象山景點介紹導游詞
① 象山導游詞400個字左右
象山縣是中國浙江省寧波市下轄縣,位於東海之濱,居長三角地區南緣、浙專江省東部沿海,位於象屬山港與三門灣之間,三面環海,兩港相擁。唐神龍二年(公元706年)立縣,因縣城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由象山半島東部及沿海608個島礁組成,陸域1175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800公里,占浙江省海岸線的六分之一。轄有10鎮5鄉3個街道,象山戶籍人口50.33萬人。
② 象山影視城導游詞
象山影視城,坐落於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大塘港生態旅遊區,以靈岩山為大背景,結合了內當地的山、岩、洞、水、林容等自然景觀,集影視文化與旅遊休閑於一體。於2006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影視基地」,2012年11月7日,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象山影視城位分為一期和二期兩個區塊。一期項目主要是為《神鵰俠侶》而建,包括古戰場、襄陽城等八個景區和160多個單體建築;二期項目包括「春秋戰國城」「西遊記樂園」「經濟型賓館」「貴賓樓」和「攝影棚」。2012年9月開始建造三期的民國城。
2015年8月15-16日,4萬人次參加象山影視城第二屆潑水節。
③ 用英語介紹隨州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的導游詞
山水名勝與文物古跡二者兼備。長江三峽馳名世界。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人譽「第一山」的道教名山武當山為道教聖地。武漢黃鶴樓公園、宜昌三峽大壩旅遊區 、宜昌三峽人家風景區、十堰武當山風景區、恩施巴東神農溪纖夫文化旅遊區是湖北省的五個國家5A級風景名勝旅遊景點。 黃石礦冶文化歷史悠久,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為我國首座國家礦山公園,擁有「亞洲第一天坑」。
黃鶴歸來銅像 一覽亭 仙棗亭 受降紀念碑 松月軒
落虹橋 日晷台遺址 迎輝亭 棋盤山 鴿子坪
大門樓 映霞亭 雙龍橋 勝利廣場 武漢受降堂
中山公園茹冰園 四顧軒 武漢劇院 武漢月湖 武漢民族村
武漢科教大廈 武漢抗洪紀念碑 湖北劇場 武漢廣播電視塔 武漢佛教協會
順風洋行舊址 彭劉楊三烈士塑像 石門峰名人公園 施洋烈士紀念碑 施洋烈士紀念館
辛亥革命炮台舊址 孫中山銅像 孫中山紀念碑 詩碑廊 落梅軒
古銅頂 蛇山鵝池 金猴嶺原始森林 神龍燕子洞 呂仙洞
毛澤東詞亭 奇章亭 石照亭 首義槍聲紀念雕塑 武漢大學櫻花大道
武漢鐵門關 漢口道勝銀行舊址 郢州城垣遺址 月湖知音橋 中山公園張公亭
中山艦紀念館 白沙洲長江大橋 三皇殿 長江二橋 藏經閣
東湖寓言園 二七紀念碑 印心石屋 雙面觀音塑像 武漢大學法學院舊址
武漢大學體育館舊址 國立武漢大學文學院舊址 漢江口 馬滄湖 抱冰堂舊址
抱膝亭 警鍾樓 同治黃鶴樓 勝像寶塔 奧略樓
蛇山橋 三國詩碑 俄租界工部局舊址 俄國領事館舊址 法界宮
落雁風景區 長江大橋橋頭堡 中華基督教信義大樓舊址 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遺址 漢口路伽碑路高級住宅區舊址
漢口美國領事館舊址 漢口英國匯豐銀行舊址 武漢英國領事館舊址 武漢宋慶齡舊居 武漢市革命博物館
武漢大學科技會堂 武漢動物園水族苑 岳飛亭 一攬亭 黃鶴樓景區擱筆亭
高峽平湖 龍門河國家森林公園 高山平原 古犀牛洞 燕子埡
張飛擂鼓 長陽人遺址 白羊寨 白馬洞 石門洞
麥城 興文塔 金獅洞 古龍溪漂流風景區 宜昌南津關
下牢溪 燈影峽 大水井建築群 晴川閣三楚勝境 晴川閣禹碑亭
蛇山乖崖亭 蛇山『洞天別境' 晴川閣景區朝宗亭 黃鶴樓景區歸鶴浮雕 昭化寺
磨山景區庄王出征雕塑 黎元洪墓 江漢路步行街雕塑 崔顥題詩圖 青島路景明大廈
匯豐銀行舊址 花旗銀行舊址 國立武漢大學學生宿舍舊址 國立武漢大學學生俱樂部舊址 國立武漢大學圖書館舊址
龜山向警予烈士墓 龜山三國城三國鼎立大鼎 龜山三國城群英道 龜山三國城魯肅墓 龜山三國城赤壁大戰全景畫館
龜山黃興銅像 龜山紅色戰士公墓 龜山高山仰止牌坊 古琴台景區知音浮雕 古琴台知音亭
東湖景區魯迅廣場 東湖瀕湖畫廊 德國領事館舊址 陳潭秋紀念館 長春觀太清殿
巴公房子舊址 白鯽豚館 磨山朱碑 翠帷蘊誼 常春花苑
磨山杜鵑園 磨山櫻花園 磨山景區雕塑 東湖楚風一條街 沙市中山公園
荊州市荊州碑苑 荊州春秋閣 荊州樊妃冢 荊州盆景園 十堰市人民公園
三峽國家地質公園(湖北段) 刁汊湖 昭仁寺 洪山寺 劍口景區
洪山仙人洞 洪山坪落湖村 大洪山 麋鹿島 陸水湖
長江三峽工程壇子嶺旅遊區 白雉山風景區 東漢一條街 偃月湖廣場 武聖廣場
關公文化園 二七烈士紀念碑施洋烈士墓 孟浩然紀念館 路易·艾黎舊居修復暨紀念館 曹禺紀念館
董必武紀念館 楚文化館 龍王廟文化牆 興山明妃村 馬鈴岩風景區
三峽人家風景區 萬里長江第一閣 李時珍墓 鄂州梁子島生態旅遊度假區 鄂州市博物館
天堂湖景區 甘泉洞風景區 空山洞麗人湖 柴埠溪國家森林公園 曾侯乙墓景區
黑龍潭景區 元明塔 大冶雷山風景區 中華山景區 大洪山風景區
能仁寺 白潭湖風景區 蓮花山旅遊區 古金山寺 照面井
讀書洞 秭歸屈原故里 中原突圍的策源地 錦綉園高新農業觀光園 青龍山熊河風景區
楚皇城城址 襄陽城 太乙洞風景區 鄂南龍潭 虎伏天門
銅鼓絕頂 闖王陵墓 九宮山森林公園 炎帝神農烈山風景名勝區 浠水三角山風景區
黃岡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 壇子嶺景區 昭君台 玉泉風景區 湯池旅遊風景區
車溪民俗風景區 宜城張自忠將軍紀念館 湖北谷城縣薤山旅遊度假區 漁梁洲 李曾伯紀功銘摩崖
咸寧潛山國家森林公園 奧陶紀地質公園 雙峰山風景區 米芾紀念館 保康野花谷自然風景區
老塔山 戰國長城遺跡 襄樊襄王府綠影壁 湖北保康縣湯池峽溫泉度假區 湖北保康縣五道峽自然風景區
多寶佛塔話珍奇 澄水洞旅遊區 仙人石 羅漢肚 長春谷
缽盂攬勝 筲箕兜 珍珠湖 珍珠泉 三眼橋
九峰律寺 山下游覽區 北海近代建築 湖泗瓷窯址群 武漢九峰國家森林公園
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 蛇山風景區 赤壁遺址 龍泉山楚王陵王妃墓 中山艦
木蘭湖風景區 大智門火車站 武漢大學早期建築 首義園 鸚鵡洲
九峰山摩崖 沔城風景名勝區 湖北武漢華泰湯遜湖旅遊度假區 江漢關大樓 明楚王墓
施洋墓 漢正街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 荊州關公館 荊州石首糜鹿自然保護區
洈水湖 梨園 拜將台 「一·三」慘案遺址 房縣神農峽景區
賽武當自然風景保護區 紅坪峽自然保護區 神農頂風景區 大九湖景區 張居正故居
荊州長江天鵝洲白暨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觀魚台 「六·一」慘案遺址 十八里長峽自然保護區 伏龍山自然風景區
溫泉寺 荊州古城歷史文化旅遊區 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 桃花島 濱湖公園
大岳太和宮 華陽崖 凌虛崖與誦經台 南岩宮 文昌祠
唐崖土司城遺址 連珠塔 龍麟宮水利風景區 土王城遺址 太平塘摩崖
八寶山 黃金洞 仙佛寺石窟 石柱觀 滿山紅烈士陵園
凌虛岩 龍麟宮 水鏡湖風景區 雕龍遺址 武漢國民政府舊址
玉泉寺景區 玉泉鐵塔 巴東埡 古德寺 洪山公園
「八七」會議會址 咸寧溫泉 卓刀泉 天津橋 瓊台三觀
古梭羅樹 神農架自然博物館 星斗山自然保護區 紫宵殿 古隆中
夔門 馬渡河小小三峽 西陵峽 瞿塘峽 大寧河小三峽
中華鱘魚館 報恩寺 仙人橋-仙女像 三楚名山--玉泉山 大峽谷
白雲劍跡 睿功聖德碑樓 高吊腳群樓成楚市 楚祖祝融遙觀星 荊州古城朝宗樓
「惟楚有材」楚才園 石寶寨 「長陽人」遺址景區 巴山峽至伴峽景區 百島湖景區
隔河岩景區 丹水景區 九灣景區 龍舟坪景區 天柱山景區
武落鍾離山景區 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五峰山 興文塔 界頭
關門峽 七娘山 獨嶺佛光 河心石 姊妹杉
象鼻山 後河原始森林 白溢寨 長生洞 柴埠溪大峽谷風景區
滄海泛舟 白雲曉月 回龍晨鍾 農家社火 萬獸朝聖
古寨烽煙 青龍洞 環城公園 九龍淵公園 鳳凰廣場
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亭 文星樓 張居正墓 樊姬墓 大禹息壤
雞公山舊石器時代遺址 張飛一擔土 春秋閣 關廟 得勝街與洗馬池
卸甲山與擲甲山 關公刮骨療毒地 馬跑泉與落帽冢 點將台與拍馬山 公安門
洈水水庫 顏將軍洞 洪湖 烏林古戰場 生態旅遊在洪湖
獅子山 楊林山 華容古道 龐公渡 救曹田
放曹坡 葫蘆口 子龍崗 倉庫垸 漢壽祠
報國寺 三閭寺 濯纓台 荊台 章華台
三江口 內荊河 東荊河 洪湖風光 護國仙山真武祖師廟
南廓古梅 泮宮翠柏 離湖讀騷 鶴澤觀漁 璇台涌月
錦水晴嵐 獅子山 章台曉霽 糜鹿自然保護區 黑狗淵
萬里長江第一獸 江陵抗戰紀念園 走馬嶺遺址 劉郎浦 照影橋
綉林山公園 望夫台 南嶽山森林公園 烈士紀念碑 三千年古銀杏
仙人洞 紅軍樹烈士陵園 傅家竹園 鹿角峰 雞頭腦
啞口水庫 龍泉寺 三菱湖風光 桃花山風景區 天鵝洲生態風景區
胡家花園 石家河遺址 溫峽漂流 太平寨 尚書墓
忘歸島 花山夜明珠 龍門吐珠 大壩齊天 溫峽水庫
莫愁鄉 磨棋觀 三泉湖 間歇泉 鴛鴦柳
通天洞 綠林古寨 天河度假村 屈家嶺文化遺址 太子山國家森林公園
虎爪山森林公園 掇刀開發區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 娘娘寨 白雲樓
龍泉公園 溫泉山莊 荊門市博物館 空山洞風景區 姑嫂橋
十里水畫廊 吞天門 美人潭 駱駝峰 鴛鴦溪
象山風景區 漳河水庫 文峰塔 元佑宮 文峰塔
大口國家森林公園 莫愁湖 黃仙洞 新、舊紅門 內外明塘
九曲御河 碑亭 琉璃影壁 龍鱗神道 內、外羅城
一陵兩冢 玄妙觀 封江生態旅遊區 古樂編鍾 中華山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 炎帝神農故里--隨州厲山 黑龍潭風景區 徐家河旅遊度假區 三潭風景區
李漢俊陳列室 曹禺著作陳列館 南門河游園 章華台 漢江民俗風景區
田關河旅遊風景區 借糧湖 潛江市森林公園 返灣湖風景區 湯池
鄂中革命烈士紀念館 陶家湖古城遺址 戰國墓群 三冢 門板灣遺址
周恩來總理紀念館 應城人民公園 蒲騷故城遺址 孔廟 應城市革命烈士紀念館
文峰塔 霍城 南河溶洞 觀音泉 仙女山 仙女廟
神靈台 馬城台 西畈麥秋 南崗梧雨 涢水晴波 鳳山春曉
櫻桃古渡 車蓋名亭 謫仙桃岩 碧霞台 司馬書室
鳳凰台 紫金台 白兆山 太平寨 解放山水上游覽區
李白紀念館 錢沖古銀杏群落 太白公園 槎山雙泉寺 梁代古剎泗洲寺
高山鋪戰役遺址 仙人台風景區 雲界寺 卧龍松 太陽神廟
捨身崖 龍頭石雕 龜馱經書 龍門資教寺 橫崗山風景區
達城廟 望夫石 碧仙洞 老龍仙洞 三角廟
石門 千年茶花 三角山風景區 雷劈石 觀音泉
鐵索橋 火焰洞 烈士墓 涼亭洞 雙峰尖
財神洞 賽老寺廟 雲丹山水庫 太平水庫 線粉槽瀑布
爛 泥 灘 雲丹山日出 太平避暑山莊 太平森林公園 四祖正覺禪寺
雨湖 玄妙觀 李時珍紀念館 白蓮河斗方山旅遊風景區 聞一多紀念館
浠水縣博物館 三角山旅遊風景區 浠水洗馬太平寨風景區 麻橋金橋月山生態公園 桃花勝景
天堂明珠 懸崖風雨 仙人壁立 麻姑仙蹤 羊角嵯峨
峴山 魚梁洲 大洪山名泉 南嶽寺 杉樹坪秦嶺冷杉林原始群落
雙峰山旅遊度假區 鴛鴦溪 娘娘寨 顯陵雙塋城城牆 鍾祥少司馬坊
明顯陵 南岩 三峽大壩 野人谷 柴埠溪
「洞天福地 」太清洞 英國領事館 魚泉河漂流 保康九路寨 南岸咀
楊家溪漂流 情人泉 黃龍洞 天台山 白潭風景區
平湖天堂河 高嵐風景區 桃花沖森林公園 保康溫泉 高貴三潭/徐家河
抱璞岩 習家池 炎帝神農故里 九宮山 既濟水電公司宗關水廠舊址
仁濟醫院 漢口慈善會 唐生智公館舊址 保安洋行(英)舊址 廣東銀行舊址
東方匯理銀行(法)舊址 格非堂 文華大學學生宿舍 第一紗廠舊址 夏斗寅、徐源泉別墅
瞿雅各健身所舊址 文華大學文學院 三佛閣山門 中華循道公會弘道會 基督教救世堂
聖若瑟女子中學 寧波會館 江蘇會館 民權路清真寺 漢口電燈公司舊址(英)
金城裡 洞庭村 江漢村、六也村 同興里 大陸坊
楊森花園 上海村 周蒼柏公館 中央信託局舊址 武漢衛戍司令部
平漢鐵路南局 新泰大樓舊址 華商賽馬公會 華商總會 信義公所
俄國巡捕房舊址 美國領事館舊址 德國工部巡捕房 安利英洋行舊址 日信洋行舊址
聚興誠銀行 大孚銀行舊址 浙江實業銀行舊址 漢口橫濱正金銀行舊址 交通銀行舊址
首善堂 湖北省圖書館 漢口水塔舊址 四明銀行大樓舊址 怡合村
季凡諾夫公館 咸安坊 日租界軍官宿舍 江漢關監督公署 亞細亞火油公司(英)舊址
日清洋行舊址 中國實業銀行 鹽業銀行舊址 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舊址
金城銀行舊址 大清銀行 台灣銀行(日) 舊址 漢口美國海軍青年會舊址 聖若瑟天主堂
上海街教堂 四祖寺塔 軍民合作飯店 東山寶塔 升天塔
象山四泉 新四軍鄂豫挺進縱隊司令部駐地舊址 中共鄂豫邊區委員會舊址 十里古墓群 馬家垸遺址
紀山古墓群 荊家城遺址 黃歇冢 鐵鞭古祠 舍利寶塔
普山遺址 寨山遺址 硯池山 陶谷墓 大成殿
斗方禪林 碧玉流石刻群 靈潤橋 釋迦多寶如來石塔 塞墩遺址
高塔寺塔 黃梅焦墩遺址 百二河景區 大余灣 百年鍾樓
楚波亭 禹柏 江夏楚王陵寢群 珞珈山18棟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
永利銀行 博學中學鍾樓 文華大學禮拜堂———罕見的希臘神廟式建築 翟雅閣健身所 博學中學教堂
漢陽共勉街牌坊———彌足珍貴的明代建築 李凡洛夫公館———俄羅斯民居之經典 國貨商場舊址 蕭耀南公館 珞珈碑路房子
塗堃山公館 大冶鄂王城 楚天第一大夫第 美最時洋行(德) 三教街公寓
「百年洋店」——德明飯店 天主教鄂東代牧區主教公署 立興洋行(法) 英文楚報館 麥加利銀行(英)舊址
④ 用導游詞介紹一個景點,300字
導游詞介紹一個景點如下:
1、大家好!我是一位小小導游。今天,我就給出大家介紹一下著名的世界遺產——長城。毛主席曾經說過:「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你們要登長城做好漢了!祝賀你們!你們知道嗎?長城被列入「世界」遺產的時間是1987年12月。長城是中國的像征,身為中華兒女的我們,又怎麼能不驕傲呢?
2、長城總長約6700千米,最有名的八達嶺長城隨山勢起伏,南北兩邊都有高峰聳立著。大家請跟我來。看,長城主要由關隘、城牆和烽火台三部分組成的。城牆是長城的主要工程,特別堅固,是用巨磚、石條等材料砌成的。關隘就是長城沿線的重要駐兵據點。
3、遊客們,我先介紹到這里了,請大家漫步欣賞。大家注意了,在游覽時,不要亂丟垃圾,亂塗亂畫,愛護長城這一人們用血汗換來的世界遺產。
⑤ 有沒有關於寧波旅遊景點的導游詞最好長一點的,急用。謝謝啦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寧波游覽參觀.
我們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有必要了解一下這個城市的情況,大家來到寧波也不例外,那麼我呢現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城市的情況及風土人情.寧波位於浙江的東北部,東海之濱中國海岸的中部,是浙江的第二大城市,是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副省級單列市和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規權利的城市.是我國著名的港口城市和文化名城.全市共轄餘姚、慈溪、奉化三個縣級市,鄞縣、寧海、象山三個縣,市區分江東、江北、北侖、鎮海、海曙五個區,市區面積1033平方公里,人口120餘萬.寧波簡稱」甬」,是一個象形字,上如鍾鈕,下如鍾形,中間兩橫如鍾帶,因寧波境內有一山峰似覆置大鍾,故名.早在周朝就有了」甬」地的稱謂.寧波古時稱明州,因有四明山得名.唐開元二十六年(738)朝廷置明州,州治在今鄞縣鄞江鎮,到明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採納了一個鄞縣讀書人單仲友的建議,取」海定則波寧」之意,改寧波一直沿用至今.
寧波的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溫度16攝氏度,四季分明,春夏兩季雨水較多,但容易受到台風的影響,秋季涼爽,東無嚴寒.
來到寧波,我們要從什麼角度去了解它?它又是怎樣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呢?我們可以概括的認為寧波共有四張名片.我們先打開第一張名片,這張就是寧波裝,俗話說:」雲想衣裳花想容」,中國人用」衣食住行」來概括生活的最基本內容,而衣拍在最前面.韓非子說:」人無羽毛,不衣則犯寒」,到了現代社會,服裝不僅僅是人類用來禦寒護體的,更是人類智慧文明最直露和最實用的審美物化體現,自1998年中國首家服裝博物館在寧波誕生,人們已經在討論」北有大連,南有寧波」的話題,中國自有龍袍以來,有意義的服裝變革大抵只有兩次,一次為公開實用的胡服騎射,二為作宣言的中山裝.從前的人們除他們的住宅外,都是靠衣服來表示地位的尊卑,完全限制了個性特徵,而西服的出現卻能體現出人類對於健全體魄的憧憬,在」五口通商」後,外出謀生的寧波裁縫,用高超的祖傳手藝,給外國人(當時稱紅毛人)製作西服,因此,」紅幫裁縫」應運而生,一把剪刀,一把尺子,到中國的第一件中山裝,第一套西服,第一家西服店,都出自寧波人之手.寧波服裝在」紅幫」的培育下,由小樹苗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20世紀90年代,寧波服裝步入了它的黃金期,現有1600餘家企業,年服裝生產力佔全國的12%左右.寧波的服裝業被認為是未來中國服裝業中最有希望與中國服裝業一爭高低的一個板塊.好,現在大家都各自檢查一下,各位身上穿的是否有寧波的服裝,如果沒有,晚上等我們住下來後,大家趕快去買,因為在將來,也許你會因穿有寧波服裝而驕傲,(開個玩笑).寧波服裝名牌可以說是群星燦爛,」雅戈爾」、」杉杉」、」羅蒙」2001年的服裝節上,國際服裝界巨子-77歲高齡的皮爾.卡丹先生動情地說:」我被寧波迷住了!」還驚嘆在中國竟有這么好的服裝企業,而」杉杉」卻在天一閣,上演了一台」天一夜宴」,在世界名模陳娟紅、馬艷麗等的超凡演示下,把江南園林深厚的文化底蘊,淋漓盡致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寧波的第二張名片是」寧波幫」.當然大家不要誤會是江湖上的」黑幫」,而是許許多多在外闖盪的寧波人的統稱.」寧波幫」的發祥地位於中心城市北緣的慈溪龍山,」寧波幫」的典型代表和領袖人物就是虞洽卿,字和德,人稱」阿德哥」,清同治六年出生於龍山,家境貧寒,7歲喪父,平時在海邊拾泥螺,雨天才去讀書,叫」讀雨書」15歲到上海學生意,有時下雨,母親做的鞋就不捨得穿,夾在腋下,赤腳進店,後來在傷害聞名後,人們戲稱」赤腳財神」,這就是」寧波幫」赤手空拳打天下的一個典型形象,虞洽卿一生以」寧波幫」為依託,也為它的崛起和走向世界建立了功業,他領導寧波旅戶同鄉會時興建的會館大廈,至今屹立於上海西藏路、南京路路口.」寧波幫」幫寧波,虞洽卿發跡後熱心故里公益事業,1906年捐資興辦龍山學堂,兒童免費入學,建設龍山碼頭等.」寧波幫」的名人還有香港環球航運集團名譽主席包兆龍跟世界船王包玉剛,有影視名人邵逸夫,當代學者余秋雨,這些都是為家鄉建設作出了許多貢獻的人,鄧小平那句話:」要把全世界的寧波幫都動員起來建設寧波」至今讓新老寧波人激動不已.
寧波的第三張名片是「寧波港」。唐朝天寶十一年(752),三艘日本譴唐使船由東瀛來華,緩緩駛入明州港,標志著古代寧波港的正式開埠.明州港,唐宋時與廣州、揚州,元時又與廣州泉州並列為我國對外開埠的三大港口.而在鴉片戰爭後,寧波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北領的上海崛起後地位削弱,曾一度衰弱,1916年秋,孫中山先生攜夫人宋慶齡從上海乘船來寧波,在經乍浦洋面時,曾說:」吾立國以後,勢必在此建立東方第一大港」,可惜壯志未躊,身先死.到了1978年,中國政府制定了對外開放的政策,庄嚴的作出在寧波興建東方大港的決定,經過20幾年的艱苦創業,寧波港由一個區域性的內河港,發展成為集內河港、河口港、海港於一體.而甬江是寧波交通世界的黃金水道,甬江由流淌著古越文化遺韻的姚江個洋溢著四明風採的奉化江相擁而成,一路奔流,注入東海.寧波港分貨港和漁港,貨港以北侖港為代表,漁港以象山的石浦港為代表.北侖港到2000年,貨物吞吐量就突破了一億噸!現以擠身世界億噸大港的行列,蓬勃發展的寧波七港,已與世界上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建立了通航聯系,北侖港擁有中國大陸絕無僅有的20萬噸級礦石碼頭和25萬噸級原油碼頭.寧波新世紀工程第一條就是要把寧波港建設成為國際深水中轉樞紐港.而石浦港是中國四大漁港之一,與舟山群島相連通,瀕臨東海的寧波,人們對海洋的感情是深厚的.」海洋固大,竭澤而漁必致無魚,取之無度必將無物」』就是說海洋雖然浩瀚,過度的捕撈漁民也就無魚可捕,而海洋中也將沒有任何東西存在,所以」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類自己」.因此就有了2000年中國的開漁節,什麼叫開漁節?它就是漁民們自發在每年的7-9月份進行停止捕魚作業,稱」禁魚期」.而到了9月15號後就進行祭海儀式,舉行一系列的文化活動,祈禱平安和豐收,謳歌大海,稱」開漁期」.在祭海儀式中,讀罷祭文後,參祭隊伍從祭壇走想大海,三次鞠躬行禮,將稻穀、花生、紅棗、核桃、水果等五過,拋向遠方,然後就向大海獻酒,接下來就是18名兒童手捧玻璃魚缸,讓蟹、蝦、幼魚們生還大海,以示漁家後代對大海的感激和反饋之意,最後100名男女青年三步一叩首,以虔誠熱烈的舞姿祈禱大海,願大海不再哭,願海波盪漾,潮汐有序,願船兒歸來魚滿倉...
那麼寧波的第四張名片就是」寧波景」.寧波於1999年榮獲全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稱號.寧波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它有淵源流長的歷史文化,充滿氣節的斗爭風范,漫步天下,闖盪四海的英雄業績.它的東面是海天佛國普佗山,南有奇山綉峰雁盪山,西有美麗米人的西湖,北有國際大都市上海,形成了一個圈帶似的旅遊網.那麼它的自身究竟有哪些景點?請允許我先賣個關子,我會帶大家逐個的去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寧波簡稱"甬",位於我國海岸線中段,浙江寧紹平原東端,即東經120°55'至122°16',北緯28°51'至30°33'。東有舟山群島為天然屏障,北瀕杭州灣,西接紹興市的嵊縣、新昌、上虞,南臨三門灣,並與台州的三門、天台相連。是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副省級計劃單列城市和有制定地方性法規權力的"較大的市",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全市轄鄞縣、象山、寧海三個縣,餘姚、慈溪、奉化三個縣級市。市區設海曙、江東、江北、鎮海、北侖五個區。全市總面積9365平方公里,總人口535萬,其中市區面積1033平方公里,人□120萬。
寧波境內主要山脈有四明山和天台山兩支。四明山又名句余山,是天台山脈的支脈,橫跨本市餘姚、鄞縣、奉化三縣(市),並與嵊縣、新昌、天台三縣連接。山巒起伏,蜿蜒連綿,危崖壁立,森林茂密。四明山,據志書載:"四明山周圍八百里,二百八十峰,峰峰相次,中頂五峰,狀如蓮花,疑近星斗,山頂極平正,有方石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這就是四明山名稱的來歷。天台山,主幹山脈在天台縣,寧波境內為其餘脈,有4大分支從寧海縣西北、西南入境,經象山港延至鎮海、鄞縣東部諸山。
寧波有漫長的海岸線,港灣曲折,島嶼星羅棋布。全市海域總面積為9758平方公里,岸線總長為1562公里,其中大陸岸線為788公里,島嶼岸線為774公里,佔全省海岸線的三分之一。全市共有大小島嶼531個,面積524.07平方公里。寧波境內有兩灣一港,即三門灣、杭州灣、象山港。這些灣港,因有錢塘江、甬江及眾多溪河注入,夾帶著大量泥沙和營養物質,為灘塗和近海生物繁殖提供了豐富的養料。
寧波沿海潮汐屬不正規半日期潮型,一天有兩個高潮和兩個低潮。平均高潮為吳淞零點以上3.14米,最高潮位4.86米,平均低潮位1.47米,最低潮位為0.31米。三門灣、象山港、甬江的潮差自南向北遞減,甬江鎮海口外的潮流,每逢農歷初一、十五朔望日漲於十一時一刻。市區"三江口"的潮汛則朔望日漲於一時。
寧波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河流有餘姚江、奉化江、甬江,餘姚江發源於上虞縣梁湖;奉化江發源於奉化市斑竹。餘姚江、奉化江在市區"三江口"匯合成甬江,流向東北經招寶山入海。整個甬江流域,因雨量充沛,水資源豐富。
寧波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2℃,平均氣溫以七月份最高,為28.8℃,一月份最低,為-4.2℃。全市無霜期一般為230天至240天,作物生長期為300天,適宜於糧、棉、油料等作物的生長。年平均降水量為1300至1400毫米,五至九月,佔全年降水量的60%。
寧波歷史悠久,是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發祥地。春秋時期為越國境地,秦時屬會稽郡的郭、貿、句章三縣,唐時稱明州;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取"海定則波寧"之義,改稱寧波,一直沿用至今。寧波在唐時與揚州、廣州並稱中國三大對外貿易港口。宋時又與廣州、泉州同列為對外貿易的三大港口重鎮。鴉片戰爭後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⑥ 有沒有介紹景點的導游詞
黃鶴樓導游詞
各位嘉賓,大家好,今天我們瀏覽武漢市最著名的名勝,千內古名樓--黃鶴樓容,黃鶴樓坐落在武漢市武昌的黃鵠山上,它與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騰王閣一道並稱為中國江南三大名樓,且以其歷史之悠久,樓姿之雄偉而居三樓之首,享有天下絕景的美譽,
黃鶴樓導游詞
。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其間屢毀屢建,不絕於世。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黃鶴樓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名勝建築,它代表了一個國家的興衰。自從清同治十年黃鶴樓被毀後,人們一直盼望黃鶴樓重建江城,但一直未能如願,直到改革開放後,黃鶴樓才又重現江城,這反映了我們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今天我們參觀的黃鶴樓是以清代黃鶴樓為藍本,於1981年動工修建,1984年建成的,距離最後一座黃鶴樓被毀時間整整一百年。
我們知道,大自然中的鶴有很多種類,有灰鶴、白鶴、丹頂鶴、黑頸鶴,但沒有黃鶴,那麼武漢的老百姓為什麼要給自己家鄉的標志性建築取名為黃鶴樓呢?這個美麗的名稱來自於一個「賣酒遇仙」的神話傳說。
⑦ 寫一篇介紹茶峒的導游詞400字
邊城茶峒即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邊城鎮,原名茶峒, 地處湘黔渝三省交界處,「一腳踏三省」。
文學大師沈從文的著名中篇小說《邊城》把茶峒優美的風景、善良的風俗和淳樸的人情等融為一體,勾畫出田園牧歌般的邊城風貌,引得國內外無數文人騷客前來觀光采風,從而帶動了當地旅遊業。2005年茶峒正式更名為邊城鎮。為與國內其它以邊城為名的地方相區別,媒體常以邊城茶峒指稱該地。
這里西與重慶秀山縣接壤,南與貴州松桃縣接壤,界以一河相隔,以土家族、苗族、漢族人口居多,具有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
自然美景
茶峒城始建於嘉慶八年(1803年),全以青石築成,堅固巍峨。此城背靠太山,左依九龍山,右傍香爐山,面朝風鳴山;城由群山環抱,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因位於湘、黔、川三省交界處,有「一腳踏三省」之稱。此城城垣逶迤,河水悠悠,青石道整潔風雅,吊腳樓古色古香,白塔聳立,古渡擺舟;垂柳下的石級上,仨倆姑嫂在捶衣洗菜,清水江上,四五漁民正放鷺鷥叼魚——好一幅如詩如畫、美輪美奐的風情。評論家司馬長風說:「《邊城》是古今中外最別致的一部小說,是小說中飄逸不群的仙女」,而茶峒城就是這位仙女的人間化身。
離開花垣縣城25公里地,在酉水河邊,茶峒小鎮安靜地伏在那裡。它的模樣浮現在沈從文的記憶里,是這樣的:「茶洞地方憑水依山築城,近山的一面,城牆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臨水的一面則在城外河邊留出餘地設碼頭,灣泊小小篷船……貫穿各個碼頭有一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著陸,一半在水,因為餘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設有吊腳樓」,直到今天,這種展現優美意境的人文自然環境依然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
人文歷史
沈從文與邊城
以《邊城》為代表,沈從文在他的湘西系列中藉助鄉村生命形式的美麗,提出了他的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哲學。「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文學創作所要負載的內容,而茶峒的風俗民情正符合這種人生哲學。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這是沈從文《邊城》的開首語,茶峒的風土人情也由此逐漸展現在讀者的腦海中,並最終在《邊城》發表後的七十一年即2005年更名為了「邊城」,這怕是沈大師始料未及的。
歷史沿革
邊城茶峒由於地理位置險要,歷史上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清嘉慶七年(1802),這里建成了一座石堡城,設東西南北4門,門樓上各有4座炮台,420個垛口。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的殘兵敗獎經此地逃往四川。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也是從這里推進大西南。解放後,城牆城門雖被毀壞,但翠翠島、吊腳樓、石板街依然保存完整。
近年來,建起了34級石級石頭台階組成的近萬米沿河觀光帶。如今茶峒舊貌換新,城內有吊腳樓,城邊有河,河中有島,島上有林,林中有碑,碑中有文,成為聞名世界的邊城。
2005年6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茶峒鎮更名為邊城鎮。
傳統民俗
如今茶峒還是老習慣,每逢農歷w五、十趕集,叫趕「邊邊場」。早上八、九點鍾,三省邊界的各族人民便三五成群,向茶峒匯集。無論男女老少,大都像節日出門做客似的,經過收拾打扮,特別是青年婦人,一律盛裝,胸前的銀飾和耳上的大耳環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當然,也有不少穿T恤、牛仔褲,腳蹬「松糕鞋」的新潮少男少女。中午時分,集市進入高潮。這時候廣場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集市上除了百貨、土產攤檔各色貨物斑駁雜陳之外,有拔牙的游醫,占卦的相士,照相的,補鍋的,鬮雞的,甚至還有最古老的染布缸。也有個別赤膊短褲的壯漢,肩扛長管火銃,高挑幾只羽毛斑斕的野雞,昂昂然在人叢中穿行。最熱鬧的地方莫過於熟食攤檔,柴火灶煙火四燎,大湯鍋沸騰翻滾。男女老少圍攏周邊,手捧大碗滿頭大汗吃辣椒米粉。茶峒的「邊邊場」是很吸引人的,它保留了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
自然人文
茶峒城始建於嘉慶八年(1803年),全以青石築成,堅固巍峨。此城背靠太山,左依九龍山,右傍香爐山,面朝風鳴山;城由群山環抱,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因位於湘、黔、川三省交界處,有「一腳踏三省」之稱。此城城垣逶迤,河水悠悠,青石道整潔風雅,吊腳樓古色古香,白塔聳立,古渡擺舟;垂柳下的石級上,仨倆姑嫂在捶衣洗菜,清水江上,四五漁民正放鷺鷥叼魚——好一幅如詩如畫、美輪美奐的風情。評論家司馬長風說:「《邊城》是古今中外最別致的一部小說,是小說中飄逸不群的仙女」,而茶峒城就是這位仙女的人間化身。
離開花垣縣城25公里地,在酉水河邊,茶峒小鎮安靜地伏在那裡。它的模樣浮現在沈從文的記憶里,是這樣的:「茶洞地方憑水依山築城,近山的一面,城牆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臨水的一面則在城外河邊留出餘地設碼頭,灣泊小小篷船……貫穿各個碼頭有一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著陸,一半在水,因為餘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設有吊腳樓」,直到今天,這種展現優美意境的人文自然環境依然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
旅遊信息
交通指南
茶峒地處湘西州花垣縣西北邊境,距縣城25公里,北臨張家界荷花機場(距離147km),東臨銅仁機場(距離120km),南靠枝柳鐵路吉首站(距離71km),西靠渝懷鐵路秀山站(距離50km),更有吉茶、張花高速以及G209、G319國道在縣城交匯,自古以來有西南門戶之稱,是湘黔渝三省(市)邊區重要的交通中心、商貿中心和物資集散地。
航班:可乘飛機到長沙下,在長沙有直接去茶峒的大巴。
火車:這是相對便捷的方式。坐火車到吉首下,出站後乘坐到花垣的車,或者打車去汽車西站換乘去花垣的巴士,到邊城公園或者涼水井下車,再轉乘去茶峒的公交。
汽車:張家界汽車站——花垣汽車站。每天一班,13:40——17:40,票價47元,到達後可換乘去茶峒(邊城)的中巴,票價10元以內。
美食信息
在茶峒當地的農家飯庄可以品嘗到各種地道的茶峒菜,菜品美味且價錢也不高。這些美食有米豆腐、血粑鴨子、苗家酸魚、鳳凰腌羅卜、苗家菜豆腐、苗家酸菜豆腐湯等。碰到農歷二、八還可以趕「邊邊場」,很是熱鬧。
在這里可以吃到油炸河蟹、口味龍蝦、蒿草粑粑、油炸水蜈蚣、血粑鴨、大鍋盤鱔、油炸竹蟲、燜田螺、鬆脆蜂蛹、麻辣知了等地地道道的湘西菜,價格也不貴,每道菜不超過20元。
最佳旅遊時間
最佳旅遊時節:4月—10月。
⑧ 導游詞象山公園作文310字
放假抄了,我和爸爸媽媽去桂林象山公園玩。
走進象山公園,遠遠看去象鼻山就像一頭大象,它的鼻子在水裡吸水,背上背著一座寶塔,眼睛正瞪著我們,好像在說:「歡迎你們的到來!」
我們來到第一觀景台,那裡有一隻展翅高飛的金鳳和一隻張牙舞爪的金龍,邊上還有它們的九個兒子,有的騰雲駕霧,有的吐出美麗的水花。真是千奇百怪,形態各異。
我們來到江邊的沙灘上,那裡有七隻頑皮的小象,我覺得很稀奇,摸摸大象的頭、鼻子、耳朵,冰冰涼涼真好玩。這些調皮的大象,有的站著,有的趴著,還有的躺著,真是千姿百態。
最後我們來到第二觀景台,從這里看象鼻山不像大象,像一隻正在向前爬的大刺蝟,大自然真神奇啊!
我愛桂林,我更愛桂林的象鼻山,象鼻山我會回來看你的!
⑨ 象鼻山導游詞怎麼寫
你好!
—————————————————————————————————————————
導游詞
~~~親愛的遊客們大家好,我是本旅行社的導游xx,下面我將帶領大家到世界自然遺產之一的桂林象鼻山游覽。
象鼻山又稱象山。明代詩人孔鏞寫道:「象鼻分明飲玉河,西風一吸水應波。青山自是饒奇骨,白日相看不厭多。」這一百看不厭的象鼻山位於城南灕江和桃花江的江流匯合處。山形酷似一頭巨象,伸長鼻子臨江吸水,因而得名。
象鼻與象身之間的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范成大說它「其形正圓,望之端整如月輪」。水月洞里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則構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觀,使歷代詩人吟詠不止。洞內外崖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餘件,其中以宋代愛國詩人張孝祥、范成大和陸游的作品最為有名。陸游雖然沒有到過桂林,但對這里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把詩和信札寄給當時任昭州(今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太守的朋友杜思恭。杜思恭則「命工刻與崖石,與世人共之」。
象鼻山的山腳有石級小路通上山頂。山頂平展,綠樹成蔭,當年太平軍在此架炮攻城。在山頂的東端有明代的實心磚塔,因嵌有普賢菩薩像而得名普賢塔。塔身好似圓形寶瓶,又像劍柄,又有人稱之為瓶塔或劍柄塔。
說起這座塔還有一段這樣的傳說,據說一年玉皇大帝到人間視察,經過桂林時他的那頭神象突然病倒,玉帝扔下它就走了。當地人見了就對它精心救治,終於使它恢復了健康。為了報答桂林人的恩情,神像沒有走,而是留下來幫助人們。玉帝知道後十分惱怒,就派人捉拿神象回天庭治罪。雙方戰了幾天,神象覺得口渴,就把鼻子伸到灕江中喝水。托塔李天王見有機可乘,就擲出寶劍插入神象背部,神象連同插在背上的劍一起化成石山。
象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創與唐代的雲峰寺,寺內陳列著太平天國的歷史文物。在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塔,這里原來還有個開元寺。唐代的鑒真和尚第五次東渡日本失敗,漂到海南島,在北歸的途中,經過桂林時,居住於開元寺,在此主持大典,講法傳經。可惜古寺早廢,只留下這座佛塔敘說當年盛事。象鼻山,景色優美,是桂林山水的象徵和桂林城的標志,最令中外遊人喜愛。
本景點的講解到此結束,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觀,注意不要讓孩子到水邊玩耍,以免掉入水中!
—————————————————————————————————————————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⑩ 介紹風景名勝的導游詞(短的)
重慶概況導游詞 各位尊敬的客人:大家好! 歡迎來到重慶旅遊。我叫╳ ╳ ╳,是╳ ╳ ╳旅行社的專職導游,持證號碼是 ╳ ╳ ╳號。乘坐的車輛是╳ ╳ ╳公司的旅遊車,駕駛員是╳ ╳ ╳。今天我們能為大家服務,感到十分高興和非常榮幸。我們的責任是是安排和照顧好大家載重慶的吃、住、行、游、購、娛,努力維護好大家共同利益。希望大家的此次旅行愉快和順利。 另外,為了保證大家安全,按照重慶市旅遊局的規定,駕駛員開車期間不使用手機,他的手機由我暫時保管。如果我們在工作中有什麼不對之處和服務有什麼不周到的地方,敬請大家指出,我們一定會改進,同時也歡迎大家投訴,重慶市旅遊投訴電話號碼是:╳ ╳ ╳ ╳ ╳ ╳ ╳ ╳。 重慶給遊客第一印象和最深印象是什麼呢?到過重慶的都會這樣回答:重慶的山、重慶的水、重慶的城、重慶的夜、重慶的火鍋、 重慶的美女等等。不錯,這都是重慶最有代表性的,但這還不是重慶的全部。 重慶是中國內陸的特大城市,懸掛在聯合國大廳的世界地圖上,僅僅標出了中國四個城市的名字,其中一個就是重慶。我們這座城市,自然地理獨特,人文地理鮮明。到這里來的每一個人幾乎都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心靈震撼力。在中國,你無法找到一個城市能和重慶類似。在重慶,你不難體驗到傳統與現代、歷史與未來的交匯和撞擊。 到重慶旅遊,定會讓你覺得不虧此行,因為重慶是一座大氣磅礴的「山水之城」,是一座時尚韻律的「動感之城」,是一座熱情奔放的「激情之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之城」,是一座朝氣勃勃的「青春之城」。 現在,請大家跟我一道了解重慶、認識重慶。 一、山水之城——重慶山環水抱的地形地貌和城市稟賦 重慶被稱為「山水之城」,是因為重慶北有大巴山,東有巫山,東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婁山,地形大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起伏較大。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分布著典型的石林、峰林、溶洞、峽谷等喀斯特景觀。整個重慶市層巒迭嶂,起伏不平。重慶主城和很多區縣城市完全坐落在山上,是一座典型的「山城」。 重慶除了山多,再就是水多。重慶境內江河縱橫,長江幹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流程長達665km,嘉陵江自西北而來,三折入長江。長江幹流重慶段,匯集了嘉陵江、渠江、涪江、烏江、大寧河等五大支流及上百條小河流,加上長壽湖、小南海、青龍湖等湖泊,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在5,000億m3左右,每km2水面積全國第一。我們幾乎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重慶整個城市都屹立於水中。 重慶的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夏熱冬暖,濕潤多陰,氣溫高,雨季長,霜雪少,陰天多,濕度大。春夏之交總是晚上下雨,白天放晴,這種獨特的氣候景象造就了充滿詩意的「巴山夜雨」。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在重慶作《夜雨寄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重慶夜雨的氣候特色。「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巴山夜雨成為深情思念的意境和重慶詩意棲息地的象徵。 重慶市區最突出的特點是山水連綿、起伏有致、立體感和層次感極強。市區坐落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周圍群山環抱,主城三面環水。整個城市依山而建,臨江而築,層疊而上,長江、嘉陵江穿城而過,在朝天門匯合後滾滾東下。市內坡峭路陡,樓房重疊錯落,山和城融為一體。城在山中,山在水中,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即是城,城即是山。因此,重慶既是「山城」,又是「江城」。作為大型城市,重慶是全國唯一完全建在兩江環繞的山上的城市,主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27.1%以上,建築群和自然界融成一片,構成了具有獨特魅力的山水園林城市。而且,重慶山水園林是自然的原生的山、水,不需要加上假山假石,這在別的大城市很少找到。 「有山無水不秀,有水無山不壯。」 山是重慶的傲骨,造就了重慶人的大氣與豪放,水是重慶的柔情,給予了重慶人靈動與聰慧。 是山和水鑄就了重慶城市的靈魂, 重慶人的氣質。孔子雲,「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現代化大都市重慶 開門見山,出戶見水,推窗見綠,與自然如此的零距離,是我們重慶人莫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