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縣栗子坪度假山莊
⑴ 石棉縣地震有么有傷亡
2018年5月復16日,雅安市石棉縣的制4.3級地震沒有人員傷亡。
2018年5月16日16時46分四川石棉縣發生一次3.2級地震和兩次4.3級地震。地震發生後,四川省地震局立即啟動應急處置程序,並派現場工作組趕赴震區。5月17日上午,匯總了安順彝族鄉的安順場、麂子坪村、新場村、擦羅彝族鄉福龍村、栗子坪彝族鄉元根村和石棉縣縣城的8個地區受災情況。震害情況主要表現為個別房屋脊瓦掉落,1戶石砌結構偏房維護牆倒塌和1戶空心磚砌體結構房屋牆體外閃,其他房屋基本完好,震中附近局部路段有崩塌、滑坡現象,無人員傷亡情況報告。
⑵ 三國中,諸葛亮七擒孟獲,孟獲的地盤今在哪裡
根據正史記載並無孟獲此人,但是當時西南少數民族確有孟姓大族。諸葛亮七擒孟獲也是虛構的。真正的歷史是,蜀國雖然多次派兵平叛,但是西南仍舊反復叛亂。
孟獲占據的地區大體上相當於現在的雲貴兩省以及川南地區。這個地區實際上直到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才真正將其納入中央的直接控制之下。
據《漢晉春秋》有載,蜀漢先主劉備死亡前後,孟獲(彝族)追隨益州郡大姓雍闓起兵反蜀漢,並誘煽夷人同叛。漢丞相諸葛亮到南中親征,百戰百捷。
聞知有一個名叫孟獲的人,向來被本地的夷人和漢人所敬仰,於是發兵攻打孟獲並在盤東擒獲了他。諸葛亮採納了參軍馬謖的建議,赦免了孟獲來換取蜀漢南方的民心。後來南中平定,孟獲隨諸葛亮回到成都,擔任御史中丞。此後直到諸葛亮死前,蜀漢南方都沒有人敢再次叛亂。
(2)石棉縣栗子坪度假山莊擴展閱讀:
關於孟獲其人,學界一直是有爭議的。民國時雲南地方史志專家張華爛先生作《孟獲辯》稱孟獲是「無是公」,他認為:「陳壽志(指陳著《三國志》)於南中叛黨雍闓高定之徒,大書特書,果有漢夷共服之孟獲,安得略而不載?其人身被七擒,而其名即為『獲』,天下安有如此湊巧之事?」
黃承宗認為,雖然孟獲的生卒時間無法考證,但孟獲是實有其人的。孟獲的籍貫和家世,多與南中大姓有關。雲南昭通第三中學內著名漢代「孟孝琚碑」是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在昭通縣縣城南十里白泥井出土的。該碑記載漢代孟姓在歷史上是南中的最著名的兩個大姓之一。
⑶ 石棉縣栗子坪鄉怎麼坐車到攀枝花
現在班車都跑高速,你還是需要坐短途車到石棉縣城,坐大巴到西昌,再轉車到攀枝花(石棉好像還沒有直達攀枝花的車)。
⑷ 石棉縣栗子坪到冕寧還有多遠
石棉栗子坪往南就是冕寧縣境內了
到冕寧縣城走京昆高速約六十多公里
走108國道要稍遠一些
大巴一般一個半小時,自駕一個小時左右即可
祝你好運!
⑸ 新津縣到石棉縣栗子坪鄉多少公里
石棉縣地處四川省西南部,雅安市最南端,東連漢源、甘洛縣,南接越西、冕寧縣,西依九龍、康定縣、北與瀘定毗鄰。幅員面積2678平方公里,距離省會成都市365公里,距雅安市城區210公里。
⑹ 石棉縣的行政區劃
1952年11月,將今栗子坪鄉孟獲村從冕寧縣劃歸石棉縣。
1954年8月,將田灣鄉劃歸瀘定縣。
1956年1月,將王崗坪由漢源縣劃歸石棉縣,縣境域至此固定。 2013年,全縣生產總值58.67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9.2%,增速同比2012年回落3.8個百分點。分產業看,同2012年相比,第一產業增加值4.76億元,增長2.8%;第二產業增加值44.75億元,增長10.4%;第三產業增加值9.16億元,增長7%。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8.4:76.1:15.5調整為8.1:76.3:15.6,百元GDP創造稅收和財政收入分別為14.4元和5.1元。
2013年,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30.03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2.3%,佔GDP的51.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23.86億元,增長12.4%;第三產業增加值4.57億元,增長10%。
2013年全年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0001萬元,下降29.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24769萬元,增長33.9%。全縣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6.3億元,同比增長13.2%。 2013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9.0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2.9%。實現農業增加值4.76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8%。全年糧食總產量26957噸。
2013年,國家工商總局通過「石棉枇杷」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報審核。制定黃果柑、枇杷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箱、統一果品規格等銷售的制度。同比2012年新增有機認證面積2.138平方千米,有機認證品種3個。 2013年,園區綜合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入駐企業達到40戶,實現產值58億元,比2012年增長14%。
到2013年,石棉縣已建成電站247處,裝機容量277.72萬千瓦。全縣水電企業完成發電量105.4億度,實現產值31.3億元,同比增長3.7%;全部水電行業上繳稅金5.26億元,占兩稅收入的62.4%。
2013年,規模以上企業達40戶,規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發電量91.2億度,同比2012年增長1.1%;鐵合金15.37萬噸,同比2012年增長318.9%;重鈣55萬噸,同比2012年增長38.6%;化成箔738.74萬平方米,同比2012年增長25.8%;水泥5.7萬噸,同比2012年下降43.6%;電解鋅6.38萬噸,同比2012年下降7.9%;碳化鈣1.63萬噸,同比2012年下降54.5%;碳化硅0.48萬噸,同比2012年下降24%;黃磷2.73萬噸,同比2012年下降5.4%。
2013年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41.9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1%,佔全縣經濟的比重為71.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30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3.3%,佔全縣經濟的比重為51.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69.66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7.4%;主營業務收入58.9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2.5%,其中上億元的16戶,4戶超過5億元,利潤總額達到4.78億元。 旅遊
2013年,石棉縣成功創建為四川省鄉村旅遊示範縣 ,安順場成為「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區震後首個創建成功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栗子坪國際生態度假旅遊區啟動建設,圓滿舉辦2013年四川花卉(果類)生態旅遊節分會場暨石棉縣第三屆黃果柑生態旅遊節,新增星級農家樂10家、星級民宿接待點16家,全年接待遊客110.9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7.56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30.9%、41.5%。
商貿
2013年上半年,石棉縣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6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9.4%,其中:批發業增長13.3%、零售業增長7.7%、住宿業增長15.3%、餐飲業增長18.0%。
金融
2013年,石棉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58.37億元,同比2012年末增加9.66億元,增長19.8%,各項貸款余額49.39億元,同比2012年增加8.45億元,增長20.6%,投向中小微企業佔比達79.6%。
固定資產投資
2013年,石棉縣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2.28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3.2%。其中,大崗山投資25.83億元、工業4.95億元、基礎設施5.47億元、民生及社會事業工程10.06億元。新開工項目40個,全年建成投產項目37個,項目建成投產率69.8%,新增固定資產20.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