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應縣木塔必去景點推薦

應縣木塔必去景點推薦

發布時間: 2020-12-20 07:08:25

A. 雲岡石窟 恆山懸空寺 雁門關 應縣木塔,這四個景點我們怎麼安排合理呢我們是學生,不是自駕游

基本沒有普通的客車!
建議找家規模大、信譽好的旅行社跟團!
山西友誼國際旅行社旗艦店推薦:
大同雲岡石窟、恆山、懸空寺二日游

B. 應縣木塔在應縣的具體地址在哪從大同到應縣木塔景點怎麼走,自駕游。

地址:山西應縣金城鎮遼代文化城 ;應縣木塔距離大同約75公里,沿大運高速向朔州方向行駛,在應縣出口下高速,沿途有標志牌可到達景區。下載山西旅遊客戶端一看就明白了。望採納。

C. 應縣的名勝古跡有什麼

應縣的名勝古跡推薦如下:
應縣木塔
應縣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專省朔州市應縣城內西北屬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中國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也是唯一一座木結構樓閣式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各層均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八根,木柱之間使用了許多斜撐、梁、枋和短柱,組成不同方向的復梁式木架。有人計算,整個木塔共用紅松木料3000立方,約2600多噸重,整體比例適當,建築宏偉,藝術精巧,外形穩重庄嚴。

凈土寺
凈土寺位於應縣城內東北角。據清代《應州志》載,凈土寺於「金天會二年(1124)僧善祥奉敕創造,金大定二十四年僧善祥重修」,距今已有860多年的歷史。大雄寶殿是全寺之主殿,為金代原物,深廣各3間,平面呈方形大殿設覆斗形大花板,以梁袱劃分9格,分別作成9個藻井,中部的斗8藻井最大,藻井下飾以天宮樓閣,作混金彩畫。另外8個藻井呈八角形,雕刻精細,色澤花麗,是少見的金代珍品。凈土寺除大殿尚保存完好外,其餘全都在「文革」中拆毀。

D. 一個外地朋友要來應縣木塔旅遊,讓你當它的小導游,把你要說的話寫出來

全稱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因其全部內為木構,通稱應容縣木塔。塔總高67.31米,是中國現存唯一的純木構大塔,與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埃及金字塔並稱世界四大奇塔,內有兩顆舍利。 應縣木塔在寺南北中軸線上的山門與大殿之間,屬於「前塔後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呈平面八角形。 第一層立面重檐,以上各層均為單檐,共五層六檐,各層間夾設暗層,實為九層。因底層為重檐並有迴廊,故塔的外觀為六層屋檐。 應縣木塔各層均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八根,木柱之間使用許多斜撐、梁、枋和短柱,組成不同方向的復梁式木架。 應縣木塔是我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也是唯一一座木結構樓閣式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類型:宗教場所

最佳季節:5月-10月最佳。 朔州冬季長而寒冷乾燥,夏季短而炎熱多雨,春季日溫差大風沙多,秋季短暫且氣候溫和。

E. 應縣木塔是哪裡的旅遊景點

山西應縣

F. 山西應縣都有哪些景點

那是應縣最好的旅遊景點,世界上最高的木結構塔。.
殊海寺殊海寺,位於小石口村南1.5公里處聞名的南麓山崖之中,寺中有一泉池,滿而不溢,取之不枯,飲亦爽口,甜潤心扉,俗稱「西滴水」。寺周圍群峰環繞,山林叢茂,流水潺潺,風鈴震動,悅耳可聽。給人一種自然凈土的休閑仙境。鎮子梁龍潭湖旅遊渡假區鎮子梁龍潭湖旅遊渡假區,位於縣城東8公里,北依龍首山,南靠古安邊鎮遺址,水庫面積為62萬平方米。龍首山數萬畝樟子松林常年鬱郁蔥蔥,景色宜人,可供遊客徒步圍獵,置身於自然;庫內遊艇隨您領略北方難有的江南水秀;沙灘浴會使你回到孩期童年的夢境。它將成為集旅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塞外江南渡假景區。石柱山石柱山,距縣城南20公里恆山系脈,群峰環繞,草深葉茂,百鳥爭鳴,從溝底望去,展現給您的是一幅寬約二百米、高約三十五米由六菱形石柱組成的自然峭壁矗立於半山崖上。據地質專家考證,距今約有四、五千萬年,由於火山爆發,將地下六十公里深處土地幔的超基性岩快速噴發至地表,受冷凝固,形成了六面體形的柱狀解理後經洪水沖刷裸露山崖之中,形成今日景觀。這種景觀在世界上極為罕見,國內少有,是旅遊觀光的一大勝景。跑馬梁跑馬梁距縣城30公里,屬恆山山脈,山蒼林密,綠草叢深,雲低如帶,百花爭艷。在群山懷抱中,山頂上現出一塊6600平方米,開闊平坦,小草如毯,花香蝶戲,百鳥爭鳴,迴音悅耳的自然牧場。據傳是宋代楊家將駐守「雁門關」時,楊六郎因此地山峰環繞,樹木深茂,蔭蔽如密,設千軍馴馬場,為全軍保障立下赫赫戰功。

G. 應縣木塔周邊還有哪些景點

應縣位於山西省北部,轄屬朔州市。東鄰渾源,西連山陰,北毗懷仁,南接繁峙、代縣。地理區界為東徑112°58'-113°28',北緯39°20'-39°42'之間,總面積為1708.03平方公里。人口共28萬,地處塞外高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自然環境秀美。
應縣漢置劇陽縣,北魏置繁峙郡,唐末置金城縣,後唐以金城縣置應州,民國元年改州為縣。應縣歷史悠久,文化發達,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曾誕生過一王(晉王李克用)、兩帝(後唐庄宗李存勖、後唐明宗李嗣源)、三宰相(後唐安重誨、金朝高汝礪、清初鮑承先)、三皇後(李氏,石敬塘之妻;蕭氏,還興宗耶律宗真皇後;郭氏,宋仁宗皇後)。文人學士數不勝數,科第之盛,晉北少見,正可謂「學問傳世,英雄輩出」。縣境內旅遊資源較為豐富,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有60多處。
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即公元 1056年,迄今已有946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現存最古最高的一座木結構樓閣式建築。塔高67.31米,相當於20多層樓房高,總重約為7400噸。木塔外觀平面八角,五層六檐,各層間夾設暗層,實為九層。木塔的構造全靠木頭的鉚榫咬合相互鉤連一起,結構嚴謹,渾然一體,尤為奇特的是全塔竟未用一顆鐵釘。木塔共用不同形式的斗拱達54種,遠望雄偉壯觀,近視百尺蓮開,人們把木塔稱為「斗拱博物館」。這座建築奇特,技藝高超,抗震性強的木塔,在我國古建築史上是罕見的,是獨一無二的;在世界木結構建築史上亦屬孤例。它與埃及的金字塔、法國的艾菲爾鐵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並列為世界四大名塔。它是中華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往今來,歷代君臣,地方官吏以及文人墨客都曾登臨木塔,並留下不少墨寶。「峻極神工」、「天下奇觀」這兩匾是明朝兩位皇帝成祖朱棣、武宗朱厚照對木塔的極高評價。而「釋迦塔」匾顏體書風,結構嚴整,筆力遒勁,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為後人所敬仰和驕傲。
凈土寺凈土寺,俗稱北寺,位於城東北隅。始建於五代後唐,後破疲。金天會二年(1124)原址重建。全寺建築分布在東西兩軸線上。西軸南端為山門,其後正中有金代舍利塔,塔高10米;塔北有天王殿,塔的東西各有鍾鼓樓一座,還有東西配殿;北端為大雄寶殿。東軸南端是禪室,正中為佛堂,後有藏經樓3間,兩層兩檐。寺於1969年絕大部分被毀,現正逐步恢復修繕,現存大雄寶殿為金代原物,廣深各三間,平面呈方,單檐歇山頂。歷經數朝,多次修葺,尚存原貌。
大殿藻井,建築構圖,巧麗嚴謹,分為九格,中部最大,成天宮樓閣,作混金彩畫。其它8個藻井則呈八角形、正六角形、長六角形、菱形等。各藻井、梁、袱平座雕有龍鳳圖案。整個藻井雕工精細,色澤華麗,繁復多端,用上萬塊木頭組成,是我國罕見的古代藝術珍品。1965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殊寺

文殊寺。位於縣城東南15公里小石村,是古時應州13大寺之一。相傳文殊菩薩說法於此,而故名。據縣明志載:「遼乾統六年(1106)初建,明洪武六年(1373)、成化二十年(1484)、正德元年(1506)重修」。寺廟信徒相奉,香火盛旺。寺中植有古松,枝冠如龍,長勢挺拔。迄今已有600多年。元代曾有人贊頌:「霜皮老乾勢如龍,傲盡叢林無盡風。本示渾然千古質,不原泰人大夫封」。
現存正殿3間,東西配殿各3間。殿內石雕佛像仍為珍貴文物,壁畫是研究當地明清彩繪的少有實物資料。

殊海寺

殊海寺,位於小石口村南1.5公里處聞名的南麓山崖之中,寺中有一泉池,滿而不溢,取之不枯,飲亦爽口,甜潤心扉,俗稱「西滴水」。寺周圍群峰環繞,山林叢茂,流水潺潺,風鈴震動,悅耳可聽。給人一種自然凈土的休閑仙境。

大安寺

大安寺,在縣城東南15公里的東崔庄村南,佔地面積6840平方米。元延佑二年(1315),仁宗皇帝為獨峰和尚敕建,洪武二年(1369)重修。元末明初之際,是當時高僧壁修和尚修行之地。壁峰曾獲元順帝召見兩次,賜號寂明園明大禪師。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灣又召至南京與其講經說法,後留居南京輔導佛法。洪武五年(1372)圓寂於南京。朱元璋特命大學士宋廉親撰碑文,將壁峰舍利塔立於大安寺,以照千秋,現此碑尚存,但已殘缺。據此民間傳言,朱元璋父母家敗,背景離鄉,行乞應州,至大安寺,母腹劇痛,產子寺中,此嬰氣宇不凡,敏智過人,為朱元璋也。
原寺院規模宏偉,殿宇生輝,惜「文革」破毀。現增通順,籌資重建大殿,新塑佛像,信徒眾贊,香火旺盛。此寺院文化底蘊深厚,具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

鎮子梁龍潭湖旅遊渡假區

鎮子梁龍潭湖旅遊渡假區,位於縣城東8公里,北依龍首山,南靠古安邊鎮遺址,水庫面積為62萬平方米。龍首山數萬畝樟子松林常年鬱郁蔥蔥,景色宜人,可供遊客徒步圍獵,置身於自然;庫內遊艇隨您領略北方難有的江南水秀;沙灘浴會使你回到孩期童年的夢境。它將成為集旅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塞外江南渡假景區。

石柱山

石柱山,距縣城南20公里恆山系脈,群峰環繞,草深葉茂,百鳥爭鳴,從溝底望去,展現給您的是一幅寬約二百米、高約三十五米由六菱形石柱組成的自然峭壁矗立於半山崖上。據地質專家考證,距今約有四、五千萬年,由於火山爆發,將地下六十公里深處土地幔的超基性岩快速噴發至地表,受冷凝固,形成了六面體形的柱狀解理後經洪水沖刷裸露山崖之中,形成今日景觀。這種景觀在世界上極為罕見,國內少有,是旅遊觀光的一大勝景。

跑馬梁

跑馬梁距縣城30公里,屬恆山山脈,山蒼林密,綠草叢深,雲低如帶,百花爭艷。在群山懷抱中,山頂上現出一塊6600平方米,開闊平坦,小草如毯,花香蝶戲,百鳥爭鳴,迴音悅耳的自然牧場。據傳是宋代楊家將駐守「雁門關」時,楊六郎因此地山峰環繞,樹木深茂,蔭蔽如密,設千軍馴馬場,為全軍保障立下赫赫戰功。

H. 應縣木塔在什麼地方了有什麼好玩的么

人們現在在旅遊過程,喜歡看一些自己未知、未見過的風景和建築,主要是通過這些,能夠了解到一些古代的民俗風情,畢竟很多人對古人的生活還是很感興趣的。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則是一座位於南宋的木塔,它已經歷盡了近千年的時間,及時如此,木塔經歷了地震、戰爭,等很多的自然災害,仍然是屹立不倒的。

故事是很感人的,這些傳說,無疑不代表著人們對魯班的憧憬。木塔之所以如此的建築,它是因為周邊的一些特殊環境,再加上當地對它進行一些保護,等諸多因素導致木塔千年不倒,它還是有著實質的原因!對於這么堅固的木塔,你會來看看它嗎?

旅遊地點:應縣木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

I. 應縣周圍有哪些旅遊景點

應縣位於山西省北部,轄屬朔州市。東鄰渾源,西連山陰,北毗懷仁,南接繁峙、代縣。地理區界為東徑112°58'-113°28',北緯39°20'-39°42'之間,總面積為1708.03平方公里。人口共28萬,地處塞外高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自然環境秀美。
應縣漢置劇陽縣,北魏置繁峙郡,唐末置金城縣,後唐以金城縣置應州,民國元年改州為縣。應縣歷史悠久,文化發達,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曾誕生過一王(晉王李克用)、兩帝(後唐庄宗李存勖、後唐明宗李嗣源)、三宰相(後唐安重誨、金朝高汝礪、清初鮑承先)、三皇後(李氏,石敬塘之妻;蕭氏,還興宗耶律宗真皇後;郭氏,宋仁宗皇後)。文人學士數不勝數,科第之盛,晉北少見,正可謂「學問傳世,英雄輩出」。縣境內旅遊資源較為豐富,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有60多處。
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即公元 1056年,迄今已有946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現存最古最高的一座木結構樓閣式建築。塔高67.31米,相當於20多層樓房高,總重約為7400噸。木塔外觀平面八角,五層六檐,各層間夾設暗層,實為九層。木塔的構造全靠木頭的鉚榫咬合相互鉤連一起,結構嚴謹,渾然一體,尤為奇特的是全塔竟未用一顆鐵釘。木塔共用不同形式的斗拱達54種,遠望雄偉壯觀,近視百尺蓮開,人們把木塔稱為「斗拱博物館」。這座建築奇特,技藝高超,抗震性強的木塔,在我國古建築史上是罕見的,是獨一無二的;在世界木結構建築史上亦屬孤例。它與埃及的金字塔、法國的艾菲爾鐵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並列為世界四大名塔。它是中華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往今來,歷代君臣,地方官吏以及文人墨客都曾登臨木塔,並留下不少墨寶。「峻極神工」、「天下奇觀」這兩匾是明朝兩位皇帝成祖朱棣、武宗朱厚照對木塔的極高評價。而「釋迦塔」匾顏體書風,結構嚴整,筆力遒勁,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為後人所敬仰和驕傲。
凈土寺凈土寺,俗稱北寺,位於城東北隅。始建於五代後唐,後破疲。金天會二年(1124)原址重建。全寺建築分布在東西兩軸線上。西軸南端為山門,其後正中有金代舍利塔,塔高10米;塔北有天王殿,塔的東西各有鍾鼓樓一座,還有東西配殿;北端為大雄寶殿。東軸南端是禪室,正中為佛堂,後有藏經樓3間,兩層兩檐。寺於1969年絕大部分被毀,現正逐步恢復修繕,現存大雄寶殿為金代原物,廣深各三間,平面呈方,單檐歇山頂。歷經數朝,多次修葺,尚存原貌。
大殿藻井,建築構圖,巧麗嚴謹,分為九格,中部最大,成天宮樓閣,作混金彩畫。其它8個藻井則呈八角形、正六角形、長六角形、菱形等。各藻井、梁、袱平座雕有龍鳳圖案。整個藻井雕工精細,色澤華麗,繁復多端,用上萬塊木頭組成,是我國罕見的古代藝術珍品。1965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殊寺

文殊寺。位於縣城東南15公里小石村,是古時應州13大寺之一。相傳文殊菩薩說法於此,而故名。據縣明志載:「遼乾統六年(1106)初建,明洪武六年(1373)、成化二十年(1484)、正德元年(1506)重修」。寺廟信徒相奉,香火盛旺。寺中植有古松,枝冠如龍,長勢挺拔。迄今已有600多年。元代曾有人贊頌:「霜皮老乾勢如龍,傲盡叢林無盡風。本示渾然千古質,不原泰人大夫封」。
現存正殿3間,東西配殿各3間。殿內石雕佛像仍為珍貴文物,壁畫是研究當地明清彩繪的少有實物資料。

殊海寺

殊海寺,位於小石口村南1.5公里處聞名的南麓山崖之中,寺中有一泉池,滿而不溢,取之不枯,飲亦爽口,甜潤心扉,俗稱「西滴水」。寺周圍群峰環繞,山林叢茂,流水潺潺,風鈴震動,悅耳可聽。給人一種自然凈土的休閑仙境。

大安寺

大安寺,在縣城東南15公里的東崔庄村南,佔地面積6840平方米。元延佑二年(1315),仁宗皇帝為獨峰和尚敕建,洪武二年(1369)重修。元末明初之際,是當時高僧壁修和尚修行之地。壁峰曾獲元順帝召見兩次,賜號寂明園明大禪師。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灣又召至南京與其講經說法,後留居南京輔導佛法。洪武五年(1372)圓寂於南京。朱元璋特命大學士宋廉親撰碑文,將壁峰舍利塔立於大安寺,以照千秋,現此碑尚存,但已殘缺。據此民間傳言,朱元璋父母家敗,背景離鄉,行乞應州,至大安寺,母腹劇痛,產子寺中,此嬰氣宇不凡,敏智過人,為朱元璋也。
原寺院規模宏偉,殿宇生輝,惜「文革」破毀。現增通順,籌資重建大殿,新塑佛像,信徒眾贊,香火旺盛。此寺院文化底蘊深厚,具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

鎮子梁龍潭湖旅遊渡假區

鎮子梁龍潭湖旅遊渡假區,位於縣城東8公里,北依龍首山,南靠古安邊鎮遺址,水庫面積為62萬平方米。龍首山數萬畝樟子松林常年鬱郁蔥蔥,景色宜人,可供遊客徒步圍獵,置身於自然;庫內遊艇隨您領略北方難有的江南水秀;沙灘浴會使你回到孩期童年的夢境。它將成為集旅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塞外江南渡假景區。

石柱山

石柱山,距縣城南20公里恆山系脈,群峰環繞,草深葉茂,百鳥爭鳴,從溝底望去,展現給您的是一幅寬約二百米、高約三十五米由六菱形石柱組成的自然峭壁矗立於半山崖上。據地質專家考證,距今約有四、五千萬年,由於火山爆發,將地下六十公里深處土地幔的超基性岩快速噴發至地表,受冷凝固,形成了六面體形的柱狀解理後經洪水沖刷裸露山崖之中,形成今日景觀。這種景觀在世界上極為罕見,國內少有,是旅遊觀光的一大勝景。

跑馬梁

跑馬梁距縣城30公里,屬恆山山脈,山蒼林密,綠草叢深,雲低如帶,百花爭艷。在群山懷抱中,山頂上現出一塊6600平方米,開闊平坦,小草如毯,花香蝶戲,百鳥爭鳴,迴音悅耳的自然牧場。據傳是宋代楊家將駐守「雁門關」時,楊六郎因此地山峰環繞,樹木深茂,蔭蔽如密,設千軍馴馬場,為全軍保障立下赫赫戰功。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