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常州景點介紹文字

常州景點介紹文字

發布時間: 2020-12-19 16:39:20

Ⅰ 常州景點(作文)

紅梅公園,天寧寺,明城牆,大運河,恐龍園,青果巷,名人故居,很多景點呢……

Ⅱ 常州名勝古跡寫景句子不少於5個

紅梅公園 荊川公園 常州約園 近園 太湖 紅梅閣 、太平天國護王府 武進縣淹城遺址、版 常州中權華恐龍園 瞿秋白紀念館 溧陽新四軍指揮部舊址 常州篦箕巷 金壇龍山塔 武進闔閭城 文筆塔 圩墩公園 常州艤舟亭 天目湖 中華恐龍園 東南第一叢林 常州天寧寺

Ⅲ 常州有哪些名勝古跡

天寧寺 在常州市內。始建於唐永徽年間(650-655),天復年間(901-904)正式建寺,名廣福寺,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才稱天寧寺。五代以後,該寺屢毀屢建。現存的殿宇即為清代建築。全寺擁有殿堂、樓閣等大小建築400多楹,佔地面積130多畝。大雄寶殿重檐九脊頂,高約33米,殿闊26米多,殿內鐵梨木大柱高約29米多。天寧寺被稱為「東南第一叢林」。

紅梅閣 在常州市紅梅公園內。高17米,木結構,上下兩層飛檐雙重,築於2米高的土台上。始建於唐昭宗年間(888-904),後遭兵火,元代元貞元年(1295年)重建。現閣系清代建築,四周砌以圍牆,正中建一石坊,額書「天衢要道」四字,其下鋪有石階14級,整個建築氣勢雄偉。

文筆塔 在常州市紅梅公園內。因是太平講寺(簡稱太平寺)的附屬建築,又稱太平講寺塔。太平講寺為南齊高帝蕭道成所創,初名建元寺,唐乾元年間(758-760)擴建。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改稱太平興國禪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改稱太平講寺,簡稱太平寺。寺在明、清兩代曾遭火燒,現存建築主要是文筆塔。塔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清光緒年間(1875-1908)重建。此塔在1937年冬日軍侵佔常州時,塔身木構腰檐被焚,塔剎上的寶珠、承露盤被炮彈擊落。1981年5月進行重修,1982年11月竣工,文筆塔為樓閣式磚木結構塔,七級八面,高48.8米。塔基用花崗條石築成,高80厘米。須彌座高1米,每面浮雕蓮瓣。塔內有螺旋形木梯可以登上。

太平天國護王府 在常州市局前街毛家弄口。護王陳坤書於1860年(清咸豐十年)率領太平軍進駐常州,主持軍政。1864年在常州保衛戰中,英勇犧牲。王府坐南朝北,原來規模較大,現存主要是七開間回字形的大樓,中間為天井,石板地面。屋檐上有龍鳳紋和跳龍門圖案的滴水瓦,樓下落地長窗上雕刻丹鳳圖案。

瞿秋白故居 在常州市覓渡橋北廟沿河瞿氏宗祠內。瞿秋白(1899-1935),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誕生於常州青果巷82號。後因家境貧困,曾數次遷居。1912年遷此,1916年11月離開。瞿氏宗祠建於1898年,是瞿秋白叔祖瞿賡甫出資重建。宗祠共有房屋4進19間,瞿秋白家住在東廂屋,由東側門出入。

張太雷故居 在常州市大南門子和里3號(現為東風南路68弄4號)。張太雷(1898-1927),江蘇常州人。1898年誕生在常州西門外西倉街石皮場外祖父薛錦元家。婚後即租子和里3號後進平房居住。1925年在上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時,曾回常州居住於此。

清涼寺 在常州市大南門外德安橋南。創建於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原址在常州東南1.5公里處,元末焚毀。明永樂元年(1403年)移建今址,太平天國時毀於戰火,清至民國重建。在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法堂、禪堂等建築。藏經樓保存完好,木構建築,高3層,硬山頂。樓面闊7間(長28米),進深9檁(深15米)。第二層面闊3間(長13米)進深7.2米。禪堂在藏經樓南,為一回字形轉樓,面闊19.8米,進深24.4米。天王殿、清涼佛學院舊址尚存,但已改觀。

意園 在常州市後北岸。原是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狀元趙熊詔的花園,內有清初常州畫家惲南田的畫齋—望雲水榭。1860年,太平軍佔領常州,在狀元第內設立聖庫,英王陳玉成駐此理事,成為當時常州府最高的權力機構。1864年5月11日,清軍破城後,李鴻章、戈登搶劫聖庫。後趙氏後裔將大廳、花園轉讓給史姓。光緒中葉,武進縣令史干甫在聖庫原址修建花園,名為意園。園分內外,中用花牆隔開。

艤丹亭公園 在常州市東郊。艤丹亭,始建於南宋,為紀念北宋詩人蘇軾11次來常州且終老於常州而建。清代擴建為乾隆皇帝萬壽行宮。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乾隆皇帝五十壽辰,常州地方官吏、士紳、文人學士在此舉行祝壽活動,因而艤丹亭亦稱為「萬壽亭」。原建築毀於太平天國戰爭,現存建築為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宣統二年(1910年)重修。

Ⅳ 介紹常州的某一處景點,只要200字

淹城來

淹城位於常州市南面,自距市區約七公里是我國目前西周到春秋時期保存下來的最古老,據說,這也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面積約0.6平方公里,迄今已有將近3000年的歷史.現為全國重要文物保護單位。 3000年的風風雨雨,留下來的都是造化的傑作。客觀存在有的是江南水鄉充盈清澈的碧水,有的是沃野上千年遺留下來的幾何圖形般的豐碑,以及許多蘊藏在地下的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涉足其間,猶如進入世外桃源,給人古老、幽靜、深厚的感受。中央和省市有關部門決定,要加緊開發淹城,使之成為太湖風景區的著名旅遊點之一。

Ⅳ 常州景點導游詞, 急急急!!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們現在游覽的就是高靜園,是一處微縮了的江南園林。高靜園,位於市區四面環水的小島上。整個布局,頗有蘇州園林的特色,是國家首批a級景點。我先介紹一下高靜園的歷史。高靜園,原名「溧陽公園」,建於1930年,1987年更名為高靜園。大家肯定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會叫「高靜園」呢?只要您跨進這道大門,就一清二楚了。各位遊客,在我們的正前方,你抬頭所看到的這塊石頭就是著名的高靜石。據溧陽地方誌記載:相傳是愛石成癖的宋徽宗之子—宋高宗親筆題字御賜給丞相趙癸(趙癸是我們溧陽人)三塊湖石,一塊是「蒼雲」,一塊是「高靜」,一塊是「忠義」。而「蒼雲」和「忠義」兩石於時代變遷中丟失,現只有「高靜」一石歷經滄桑,完好無損。它重11噸,高2.5米,寬5.3米。說到這,有不少遊客會問,湖石是怎樣的一種石頭?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江南園林所用的岩石材料,基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山石,一類是湖石。所謂山石,就是山上開採的多面多棱的岩石,江南所產的多為黃褐色,故一般統稱為「黃石」。所謂湖石,即有溶蝕空洞的石灰岩,以太湖、洞庭湖、庭西山所產的最負盛名。自古以來,人們就非常喜歡造型奇特的石頭,孫悟空是從石頭中蹦出來的,賈寶玉則是女媧補天所剩的頑石,其中太湖石最受推崇。宋代書畫家米芾被人稱為「石痴」,他曾讓人給石頭穿上衣服,擺上香案,與石頭稱兄道弟,他將太湖石特點歸納為瘦、皺、漏、透。瘦是說石頭苗條長,多姿,風骨磊;皺指石身起伏不平,能看出有節奏的明暗變化;漏指石身里邊有孔穴上下相通,脈絡連貫;透指玲瓏多孔穴,前後能透過光線,這只不過是這些石頭的外特徵。文人士大夫所以喜歡石頭,更是把人的情感賦予石頭,對石頭的要求實際上就是對人自身修養的要求。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明式建築「清瀨草堂」,請大家站在這個臨水平台上。不要小看這個平台的作用,在江南園林中,平台是全園的觀賞中心,是游覽空間的焦點位置,正所謂「開門見山,湖山點點悠」。站在這里,大家可以盡收全園的景點。游廊兩旁的樹木是有近百年歷史的重陽木和大葉黃楊,東側還有一座聽雨亭,每次暴雨過後,小瀑布從拱橋旁的石上潺潺而下,聲音非常悅耳。細心的遊客會奇怪了,明明瀑布在右邊,為什麼聽雨亭卻在左邊,正是這一點,恰恰體現了中國畫「似遠卻近」的意境,也是江南園林的特色之一。有些遊客早已從漏窗中看到了裡面的風景。漏窗,多用於白粉牆上,其花式繁簡不同,各有妙趣,它是一個天然的取景框。我們說漏窗好,好就好在「隱隱可見」上。用《紅樓夢》中賈政的話說:「一進來,園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則有何趣?」大家一邊慢慢地走,一邊透過花窗往裡面看,你會隨著步子的移動,所看到的景色也在變化,這就叫「移步換景」或「一步一景」。並且,這樣的花窗還有通風、透光的功能。又有人奇怪了,這漏窗下為什麼單單只放一棵石筍,而不多放幾棵呢?其實在江南園林中,非常講究以少勝多,古代的文人墨客都以孤為美,因為這比較契合文人的精神氣質。再看這個門,因為它不設門扇,所以在江南園林中稱為「洞門」。這個洞門的形狀象梅花,它是梅花式洞門,在江南園林中,洞門的形式有多種,諸如:如意式,葫蘆式,菱花式等等。江南園林的造園藝術,洞門作框景,漏窗作借景,在這里發揮的是淋漓盡致。我們走入門內,右側的是錦竇亭,所謂錦竇,就是繁花似錦的意思。再看看四周的樹木,春有白玉花,秋有金銀花和菊花,冬有梅花,果真與這個名字很相稱。值得一提的是,高靜園中共有桂花88棵,秋天桂花香飄十里。在江南園林中,植物不僅具有遮蔭的功能和豐富景色的作用,若干品種還被賦於了不同的品格,松、竹、梅瀟灑挺拔、傲霜立雪,而梅花為報春花,梅花之香,濃而不艷,冷而不淡,清幽宜人,它們被稱為「歲寒三友」。菊花呢?陶淵明寫過一首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此以後,菊就成為雅、高傲的代名詞。這些樹木、花卉被廣泛種植在中國古典園林中,供遊人欣賞。與錦竇亭相通的盆景園,裡面有葡萄藤,睡蓮等植物,左側還有一個依壁半亭「晚香亭」。亭子在江南園林中非常多見,許慎曾說:「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是可眺覽、休息、遮陽、避雨的點景建築,常與山、水、綠化結合起來組景。亭形式多樣,周圍空敞的亭稱為「涼亭」,周圍安裝隔扇的稱為「暖亭」,在庭院中,有時為了節約空間,而又有了半亭,還有專門為碑而設的亭。它的建造不僅為遊人提供休息,也為園內的景觀增色,便於遊人在此更好地欣賞園內的景色。從月亮門沿台階下,我們將參觀的是太白樓。唐代詩人李白,字太白,曾三次到溧陽。太白樓為一置於高靜園內最高點的唐式建築,為紀念李白而建。唐天寶十五年,五十六歲的李白為避安祿山之亂,南下經溧陽,與草書名家張旭宴於當時的縣城,現舊縣的溧陽酒樓。酒酣興濃,即興吟出愛國詩篇《猛虎行》,其中有「溧陽酒樓三月春,楊花點點愁煞人」的詩句。後溧陽酒樓改為太白樓。唐昭宗天復三年,溧陽縣遷至今溧城鎮,原太白樓堙毀。溧陽人民為了紀念李白,康熙八年,在溧城鎮重建太白樓,並將《猛虎行》刻於樓旁。以後毀於太平天國戰火,清同治九年,樓又重建,又毀於日寇烽煙。溧陽人民為了恢復古跡,豐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於1986年撥款重建太白樓,以表達當地人民對偉大詩人李白的敬仰之情。太白樓廣場上有一個大水池,大家猜猜,它為什麼是六角形?六角形在我們生活中不多見,它指的是酒杯,也指「酒池」。池中矗立的石峰看來也醉了,成為「醉石」。再看看草坪中的一石馬,也等待醉酒的李白太久了,化成了「白馬魂」。這些形成了「醉石酒泉白馬魂,詩仙草聖共登樓」的意境。高靜園雖小,卻讓我們領略了江南園林的魅力,太白樓讓我們耳邊又響起李白那盪氣回腸的千古詩句。各位遊客,高靜園的游覽到此結束了。謝謝!

Ⅵ 常州有什麼風景名勝

  1. 天寧寺,在常州市復內。始建於唐制永徽年間(650-655),天復年間(901-904)正式建寺,名廣福寺,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才稱天寧寺。

  2. 紅梅閣,在常州市紅梅公園內。高17米,木結構,上下兩層飛檐雙重,築於2米高的土台上。始建於唐昭宗年間(888-904),後遭兵火,元代元貞元年(1295年)重建。

  3. 文筆塔,在常州市紅梅公園內。因是太平講寺(簡稱太平寺)的附屬建築,又稱太平講寺塔。太平講寺為南齊高帝蕭道成所創,初名建元寺,唐乾元年間(758-760)擴建。

  4. 太平天國護王府,在常州市局前街毛家弄口。護王陳坤書於1860年(清咸豐十年)率領太平軍進駐常州,主持軍政,1864年在常州保衛戰中,英勇犧牲。


Ⅶ 常州景點介紹

市區裡面恐龍園、紅梅公園、青楓公園,武進有個淹城遺址和動漫城,金壇有茅山風景區,溧陽有天目湖風景區和南山竹海。
市區裡面的各個公園都是免費的。

Ⅷ 常州風景名勝的

紅梅閣、東坡洗硯池、藤花舊館、唐荊川墓、太平天國護王府遺址、圩回墩村遺址、瞿秋白紀念答館、春秋淹城遺址,唐代天寧寺,南朝文筆塔,北宋蘇東坡艤舟亭等。
近年來,常州加快旅遊資源開發,推出了中華恐龍園、溧陽天目湖旅遊度假區、金壇茅山風景區等。

Ⅸ 常州旅遊宣傳語

中華龍城 江南常州
創意常州 常樂之州
應該是近兩年的,再往前的就不好找了,估計常州旅遊局的能知道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