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鄉旅遊 » 孫吳周邊游

孫吳周邊游

發布時間: 2020-12-14 14:14:16

❶ 孫吳的勢力

三國東吳名將
(一)六大元老
1.張昭(156年 - 236年),字子布,出生於彭城,是三國時期孫吳的一個重要的大臣。在《三國志》中張昭排列在吳國所有大臣之首。
《三國志》對張昭的評價是「昭容貌矜嚴,有威風……舉邦憚之。」。
2.程普(生卒年不詳),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人。三國時期東吳重要將領,孫家三代元勛。
《三國志》評曰:「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權能忘過記功,其保據東南,宜哉!陳表將家支庶,而與胄子名人比翼齊衡,拔萃出類,不亦美乎! 」
3.黃蓋(生卒年不詳),字公覆,荊州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三國時期東吳重要將領,孫家三代元勛。
三國志評曰:「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權能忘過記功,其保據東南,宜哉!陳表將家支庶,而與胄子名人比翼齊衡,拔萃出類,不亦美乎! 」
4.韓當(?? - 227年),字義公,遼西令支人。三國時期東吳重要將領,孫家三代元勛。
三國志評曰:「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權能忘過記功,其保據東南,宜哉!陳表將家支庶,而與胄子名人比翼齊衡,拔萃出類,不亦美乎!
5.朱治(155年—224年),字君理,丹楊故鄣人,三國時代東吳重要將領,孫家三代元勛。
三國志評曰:「朱治、呂范以舊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聞,呂據、朱異、施績咸有將領之才,克紹堂構。若范、桓之越隘,得以吉終,至於據、異無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時殊也。」
6.呂范
(二)五大丞相
1.孫邵(163年 - 225年),山東昌樂西人。東漢未年,他在北海太守孔融手下任功曹,後來,孔融投曹操,孫邵便隨振武將軍劉繇南下江南,後孫權封他為盧江太守。222年,孫權封為吳王,孫邵為宰相。
2.顧雍
3.陸遜(183年—245年),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是三國時代吳國的大臣和主力軍師。自孫權賦予大都督以來,曾是多次率領吳國軍隊抵禦北方的魏國及西方的蜀國的核心人物。後任吳國的丞相 (244年至245年)。
陸遜最著名的戰役則是防禦劉備來襲的「夷陵之戰 」(222年)。在這場戰爭中,劉備的軍隊於密林扎連營三百里,陸遜趁機以火攻大破之,大敗劉備於夷陵,使劉備不得不退回白帝城,不久更死在那裡,也以致於蜀國後期一蹶不振。
顧雍死後,陸遜被委任為丞相,但不久因支持孫權的太子孫和而被孫權多次譴責。陸遜於245年去世,享年62歲。據《三國志》記載,陸遜是被孫權反覆的責備氣死的。
4.步騭
5.濮陽興
(三)超級大將
1.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省廬江縣東南)人,東漢末年群雄孫策、孫權的重要將領。
三國志評曰:「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群桀,新盪荊城,仗威東夏,於時議者莫不疑貳。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2.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中國三國時代人物。孫權手下一謀士,為人寬厚,甚得孫權重用。臨淮東城(今安徽定遠)人。東吳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
3.呂蒙(178年—219年),字子明,汝南富坡(今安徽阜南市東南)人,三國時期孫吳重要將領。
三國志評曰:「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群桀,新盪荊城,仗威東夏,於時議者莫不疑貳。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禽關羽,最其妙者。初雖輕果妄殺,終於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將而已乎!孫權之論,優劣允當,故載錄焉。」
(四)十二名士
1.張紘
2.諸葛謹(174年 - 241年),字子瑜。東漢末年及三國時代人物。蜀漢丞相諸葛亮的胞兄,供職與孫吳政權,也是孫吳太傅權臣諸葛恪的父親。
3.虞翻
4.嚴畯是三國時期東吳的重要文臣之一。據《三國志•吳書•張嚴程闞薛傳》中所載「嚴畯字曼才,彭城(現江蘇徐州)人也。少耽學,善詩、書、三禮,又好說文」,與諸葛瑾、步騭是好朋友,被張昭推薦給孫權作騎都尉、從事中郎。
5.闞澤(170年~243年),字德潤,會稽山陰人,三國時期的學者,性謙恭篤慎,孫權稱尊號後為尚書,嘉禾時為中書令、侍中,赤烏時為太子太傅,去世後孫權曾因痛惜感悼而食不進者數日。《三國演義》描寫闞澤是第一個識破周瑜打黃蓋的苦肉計,後自告奮勇向曹操獻詐降書,曹操識破後人面不改色,哈哈打笑,妙言讓曹操相信了詐降書,是苦肉計中的關鍵人物。
6.程秉
7.薛綜
8.陸績,字公紀,吳郡吳人,東漢末年孫權麾下官吏,官至鬱林太守、偏將軍,為《二十四孝》中懷桔遺親的主角。
三國志評曰:「虞翻古之狂直,固難免乎末世,然權不能容,非曠宇也。陸績之於揚玄,是仲尼之左丘明,老聃之嚴周矣;以瑚璉之器,而作守南越,不亦賊夫人歟!張溫才藻俊茂,而智防未備,用致艱患。駱統抗明大義,辭切理至,值權方閉不開。陸瑁篤義規諫,君子有稱焉。吾粲、朱據遭罹屯蹇,以正喪身,悲夫!」
《二十四孝》詩曰:「孝順皆天性,人間六歲兒。袖中懷綠桔,遺母事堪奇。」
9.駱統
10.張溫
11.陸瑁
12.吾粲
(五)十二戰將
1.太史慈(166年 - 206年),字子義,東萊黃縣人,東漢末年群雄孔融、劉繇將領,後投靠孫策。
三國志評曰:「劉繇藻厲名行,好尚臧否,至於擾攘之時,據萬里之土,非其長也。太史慈信義篤烈,有古人之分。士燮作守南越,優游終世,至子不慎,自貽凶咎,蓋庸才玩富貴而恃阻險,使之然也。」
2.朱然(181年—249年),字義封,本名施然,三國時期東吳重要將領。
三國志評曰:「朱治、呂范以舊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聞,呂據、朱異、施績咸有將領之才,克紹堂構。若范、桓之越隘,得以吉終,至於據、異無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時殊也。」
3.蔣欽
4.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中國東漢末至三國時代吳國的武將。
5.陳武(?? - 215年),字子烈,廬江松滋人,東漢未年群雄孫權麾下將領。曾任別部司馬,最後官至偏將軍。
三國志評曰:「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權能忘過記功,其保據東南,宜哉!陳表將家支庶,而與胄子名人比翼齊衡,拔萃出類,不亦美乎!」
6.董襲(?? - 215年),字元代,會稽餘姚人,東漢未年群雄孫權麾下將領。歷任別部司馬、揚武都尉、威越校尉,最後官至偏將軍。
三國志評曰:「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權能忘過記功,其保據東南,宜哉!陳表將家支庶,而與胄子名人比翼齊衡,拔萃出類,不亦美乎!」
後漢書對於董襲的評價:「慷慨志節、武毅英烈」
7.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三國時期的人物,通曉諸子,少有氣力,好游俠。少年時是混幫派的不良少年。後來成為黃祖部下將領。經周瑜、呂蒙推薦後,在孫權帳下為將,立下數功。
據《三國志》記載,「寧雖粗猛好殺,然開爽有計略,輕財敬士,能厚養健兒,健兒亦樂為用命」。
8.凌統(189年 - 237年,一說為217年),字公績,吳郡餘杭人,三國時期東吳重要將領。
三國志評曰:「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權能忘過記功,其保據東南,宜哉!陳表將家支庶,而與胄子名人比翼齊衡,拔萃出類,不亦美乎!」
9.徐盛
10.潘璋(—234年),字文圭,東郡發幹人,三國時期東吳重要將領 。
三國志評曰:「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權能忘過記功,其保據東南,宜哉!陳表將家支庶,而與胄子名人比翼齊衡,拔萃出類,不亦美乎!」
11.丁奉(—271年),字承淵,廬江安豐人,三國時期東吳重要將領。
三國志評曰:「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權能忘過記功,其保據東南,宜哉!陳表將家支庶,而與胄子名人比翼齊衡,拔萃出類,不亦美乎!」
12.朱恆
(六)中期四大要臣
賀齊、呂岱、潘浚、陸凱
(七)孫權的兩個女婿
全琮、朱據
(八)名門之後
張休(張昭子)
顧譚(顧雍孫)
韓綜(韓當子)
陳表(陳武子)
太史享(太史慈子)
周循(周瑜子)
陸抗(陸遜子)
諸葛恪(諸葛謹子)
呂據(呂范子)
薛瑩(薛綜子)
朱異(朱恆子)
********************
東吳主要人物列表
孫堅,字文台,吳郡富春人,大概孫武後代,破虜將軍,豫州刺史,烏程侯,後在行峴山偵察,被劉表將軍黃祖軍士射殺。
孫羌,字聖壹,孫堅兄。
孫靜,字幼台,孫堅季弟,昭義中郎將。
孫策,字伯符,孫堅長子,討逆將軍,吳侯。
孫紹,孫策子,上虞侯。
孫奉,紹子,上虞侯,被吳帝孫皓殺死。
孫權,字仲謀,孫堅次子,大皇帝。
孫登,字子高,權長子,東中郎將。
孫璠,登子。
孫希,登子。
孫英,登次子,吳侯。
孫慮,字子智,登弟,建昌侯,鎮軍大將軍。
孫和,字子孝,慮弟,孫權子,南陽王。
孫皓,字元宗,孫和子,吳國末帝。
孫瑾,孫皓長子,中郎。
孫德,孫皓弟,錢唐侯。
孫謙,孫皓弟,永安侯。
孫霸,字子威,和同母弟,魯王。
孫基,霸子,吳侯。
孫壹,霸子,宛陵候。
孫奮,字子揚,霸弟,孫權子,齊王。

孫祺,孫奮弟,孫權子,都亭侯。
孫纂,孫祺子,都亭侯。
孫休,字子烈,孫權六子,琅邪王,吳國第三代皇帝。
孫(雨+單),孫休子,豫章王。
孫亮,字子明,孫權少子,吳國第二代皇帝,廢為會稽王。
孫翊,字叔弼,孫堅三子,偏將軍,領丹楊太守,為左右所殺。
孫松,孫翊子,射聲校尉、都鄉侯。
孫匡,字季佐,孫堅四子,孫翊弟。
孫泰,孫匡子,長水校尉。
孫秀,孫泰子,前將軍、夏口督,後被迫去晉。
孫韶,字公禮,孫策賜姓孫,列入家譜,幽州牧、假節,揚威將軍,建德侯。
孫楷,孫韶子,武衛大將軍、臨成侯,後被迫去晉。
孫越,孫韶子,楷弟,右將軍,建德侯。
孫異,孫韶子,楷弟,領軍將軍
孫賁,字伯陽,孫羌子,豫州刺史,都亭侯。
孫鄰,孫賁子,夏口沔中督、威遠將軍,都鄉侯。
孫苗,孫鄰子,都鄉侯。
孫旅,孫鄰子。
孫輔,字國儀,孫賁弟,平南將軍,假節,領交州刺史。
孫興,孫輔子。
孫昭,孫輔子。
孫偉,孫輔子。
孫昕,孫輔子。
孫皓,孫靜長子。
孫綽,孫皓長子。
孫綝,字子通,孫綽子,大將軍,假節,永寧侯。
孫超,孫皓次子,偏將軍。
孫恭,孫皓三子。
孫峻,字子遠,孫恭子,丞相,大將軍,督中外諸軍事、假節,富春侯。
孫瑜,字仲異,孫靜次子,丹楊太守,綏遠將軍。
孫彌,孫瑜子。
孫熙,孫瑜子。
孫耀,孫瑜子。
孫曼,孫瑜子,將軍。
孫紘,孫瑜子。
孫皎,字叔朗,孫靜三子,左部大督。
孫胤,孫皎子,丹楊侯。
孫曦,孫皎子,丹楊侯。
孫咨,孫皎子,羽林督,為滕胤所殺。
孫彌,孫皎子,無難督,為孫峻所害。
孫奐,字季明,孫靜四子,揚威將軍,封沙羨侯。
孫承,孫奐子,昭武中郎將。
孫壹,孫奐子,鎮軍將軍,假節督夏口,後被迫逃魏。
孫封,孫奐子,自殺。
孫謙,孫靜五子。
孫河。
孫桓,字叔武,孫河子,建武將軍,丹徒侯。
孫安,孫旅叔父。
孫熙,孫旅叔父。
孫績,孫旅叔父。
吳景,孫堅舅舅,丹楊太守。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人,折沖中郎將。
太史享,太史慈子,越騎校尉。
士燮,字威彥,蒼梧廣信人,左將軍。
士廞,士燮子,武昌太守,因為士徽一事被廢。
士徽,士燮子,自署交址太守,被誅。
士祗,士燮子,因為士徽一事被誅。
士干,士燮子,因為士徽一事被誅。
士頌,士燮子,因為士徽一事被誅。
士壹,士燮二弟,因為士徽一事被誅。
士匡,壹子,中郎將,因為士徽一事被誅。
士(黃+有),士燮三弟,因為士徽一事被誅。
士武,士燮四弟。
張昭,字子布,彭城人,二張之一,綏遠將軍,由拳侯。
張承,字仲嗣,張昭長子,衛尉,都鄉侯。
張休,字叔嗣,張昭次子,羽林都督,平三典軍事,揚武將軍,由拳侯。
張奮,張昭弟,平州都督,封樂鄉亭侯。
顧雍,字元嘆,吳郡吳人,丞相,平尚書事,醴陵侯。
顧邵,字孝則,雍長子,豫章太守。

2 東吳人物資料
顧譚,字子默,顧邵子,太常,平尚書事。
顧承,字子直,顧邵子,奮威將軍,領京下督。
顧裕,雍次子,醴陵侯。
顧濟,雍少子,騎都尉。
諸葛瑾,字子瑜,琅邪陽都人,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宣城侯。
諸葛恪,字元遜,瑾長子,大將軍,荊、揚州牧,恪陽都侯。
諸葛竦,恪子。
諸葛融,瑾子,恪弟,奮威將軍。
步騭,字子山,臨淮淮陰人,驃騎將軍,領冀州牧,臨湘侯。
步協,騭子,撫軍將軍,臨湘侯。
步闡,協弟,西陵督,昭武將軍,西亭侯。
步璣,協子,臨湘侯。
步璿,璣弟。
周昭,字恭遠,中書郎。
張紘,字子綱,廣陵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
張玄,紘子,南郡太守、尚書。
張尚,玄子,侍中、中書令。
秦松,字文表,廣陵人。
陳端,字子正,廣陵人。

裴玄,字彥黃,下邳人,太中大夫。
嚴畯,字曼才,彭城人,衛尉。
程秉,字德樞,汝南南頓人,太子太傅。
劉略,劉穎弟,零陵太守。
闞澤,字德潤,會稽山陰人,太子太傅,領中書令。
唐固,丹楊人,尚書僕射。
薛綜,字敬文,沛郡竹邑人,長史,太子少傅。
薛珝,綜子,威南將軍。
薛瑩,字道言,珝弟,綜子,光祿勛,著《新議》。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
周循,瑜子,騎都尉。
周胤,循弟,瑜子,興業都尉,都鄉侯。
周峻,瑜兄子,偏將軍。
周護,峻子。
魯肅,字子敬,臨淮東城人,漢昌太守、橫江將軍。
魯淑,肅子,昭武將軍,假節,夏口督,都亭侯。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左護軍、虎威將軍,南郡太守,孱陵候。
呂霸,蒙子,孱陵候。
呂琮,霸兄,孱陵候。
呂睦,琮弟,孱陵候。
程普,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人,盪寇將軍,江夏太守。
程咨,普子,亭候。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偏將軍,武鋒中郎將,武陵太守。
黃柄,蓋子,關內侯。
韓當,字義公,遼西令支人,昭武將軍,領冠軍太守,石城侯。
韓綜,當子,石城侯。
蔣欽,字公奕,九江壽春人,湯寇將軍,領濡須督。
蔣壹,欽子,宣城候。
蔣休,欽子。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漢中太守、奮威將軍,陵陽侯。
周邵,泰子,裨將軍,陵陽侯。
周承,泰子,陵陽侯。
陳武,字子烈,廬江松滋人,偏將軍。
陳修,武子,校尉,修都亭候。
陳表,字文奧,武庶子,偏將軍,都鄉侯。
陳敖,修子,別部司馬。
陳延,修子,別部司馬。
陳永,修子,將軍。
董襲,字元代,會稽餘姚人,威越校尉,偏將軍。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升城督,折沖將軍。
甘瑰,寧子。
淩操,破賊校尉。
淩統,字公績,吳郡餘杭人,操子,偏將軍。
淩烈,統子,烈亭侯。
淩封,統子,烈亭侯。
徐盛,字文響,琅邪莒人,建武將軍,領廬江太守,都亭候。
徐楷,盛子,都亭候。
潘璋,字文珪,東郡發幹人,襄陽太守,右將軍。
丁奉,字承淵,廬江安豐人,大將軍,左右都護,假節,領徐州牧,安豐侯。
丁封,奉弟,後將軍。
朱治,字君理,丹楊故鄣人,扶義將軍,毗陵侯。
朱才,治子,偏將軍,毗陵侯。
朱琬,才子,鎮西將軍,毗陵侯。
朱紀,治子,才弟,校尉領兵。
朱緯,治子,紀弟。
朱萬,治子,紀弟。
朱然,字義封,治姊子,本姓施,後為治繼子,左大司馬、右軍師,當陽侯。
朱績,字公緒,然子,左大司馬,樂鄉督。
呂范,字子衡,汝南細陽人,大司馬,南昌候。
呂先,范長子。
呂據,字世議,范次子,驃騎將軍,平西宮事,南昌候。
朱桓,字休穆,吳郡吳人,前將軍,領青州牧,假節,嘉興侯。
朱異,字季文,桓子,鎮南將軍,大都督,嘉興侯。
朱據,異叔父,驃騎將軍。
虞翻,字仲翔,會稽餘姚人,騎都尉。
虞汜,翻第四子,監軍。
虞忠,汜弟,宜都太守。
陸績,字公紀,吳郡吳人,鬱林太守,偏將軍。

3 東吳人物資料
陸宏,績長子,會稽南部都尉。
陸睿,績次子,長水校尉。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人,本名儀,江東大族,丞相,荊州牧,江陵候。
陸延,遜長子。
陸抗,字幼節,遜次子,大司馬、荊州牧,鎮軍大將軍,都督信陵、西陵、夷道、樂鄉、諸軍事,治樂鄉,江陵候。
陸晏,抗子,
陸景,抗子,晏弟,裨將軍、夷道監,江陵候。
陸玄,字士仁,抗子,晏弟,偏將軍、中夏督,毗陵侯。
陸機,抗子,晏弟。
陸雲,抗子,晏弟。
陸瑁,字子璋,陸遜弟,議郎、曹尚書。
陸喜,瑁子,曹尚書。
陸苟,遜族子弟。
陸凱,字敬風,吳郡吳人,遜族子,鎮西大將軍,都督巴丘,領荊州牧,左丞相,嘉興侯。
陸禕,凱子,陸式從兄,太子中庶子,嘉興侯。
陸胤,字敬宗,凱弟,西陵督,都亭侯。
陸式,胤子,柴桑督、揚武將軍,都亭侯。
張溫,字惠恕,吳郡吳人,輔義中郎將。
張祗,溫弟。

張白,溫弟。
駱統,字公緒,會稽烏傷人,偏將軍,新陽亭侯。
吾粲,字孔休,吳郡烏程人,屯騎校尉、少府,太子太傅。
朱據,字子范,吳都吳人,驃騎將軍,雲陽侯。
朱熊,據子,驃騎將軍,雲陽侯。
朱損,據子。
謝景,字叔發,南陽宛人,豫章太守。
賀齊,字公苗,會稽山陰人,安東將軍,山陰侯。
賀達,齊子。
賀景,齊弟。
全綜,字子璜,吳郡錢唐人,右大司馬、左軍師,徐州牧,錢唐侯。
全懌,綜子,錢唐侯,降魏。。
全禕,懌兄子,降魏。
全儀,懌兄子,降魏。
全靜,懌兄子,降魏。
呂岱,字定公,廣陵海陵人,上大將軍,都鄉侯。
呂凱,岱子,副軍校尉,都鄉侯。
周魴,字子魚,吳郡陽羨人,裨將軍,關內侯。
周處,魴子,東觀令、無難督。
鍾離牧,字子干,會稽山陰人,漢魯相鍾離意七世孫,前將軍,假節,領武陵太守,秦亭侯。
鍾離褘,牧子,秦亭侯。
潘浚,字承明,武陵漢壽人,奮威將軍,劉陽侯。
潘翥,浚子,劉陽侯。
是儀,字子羽,北海營陵人,本姓氏,偏將軍,都亭侯。
胡綜,字偉則,汝南固始人,右領軍,鄉侯。
吳范,字文則,全稽上虞人,騎都尉,領太史令。
劉敦,字子仁,平原人,軍師。
趙達,河南人,會異術。
滕胤,字承嗣,北海劇人,都下督。
濮陽興,字子元,陳留人,太常,衛將軍、平軍國事,領青州牧,外黃侯。
王蕃,字永元,廬江人,常侍。
王著,蕃弟。
王延,蕃弟。
樓玄,字承先,沛郡蘄人,大司農。
賀邵,字興伯,會稽山陰人,左典軍,中書令,領太子太傅。
韋曜,字弘嗣,吳郡雲陽人,太史令。
韋隆,曜子。
華核,字永先,吳郡武進人,中書丞,除陵亭候。
隨春,偏將軍。
戴良,交州刺史。
陳時,交址太守。
宋謙,將領。
鮮於丹,將軍。
吳碩,裨將軍,關內侯。
張梁,裨將軍,關內侯。
饒助,永安人,襄安長。
顏連,無錫人,居巢長。
馬普,濟陰人。

❷ 請問吳國是現在的哪些地方

吳國國境,是今天的蘇皖兩省長江以南部分,以及環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回域是吳國的核心。

吳國的大答部分疆域,在今蘇州、湖州、常州、丹陽。

國都前期位於梅里,今為無錫梅村。後期位於吳,是春秋中後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在吳王闔閭、夫差時達到鼎盛。吳國鼎盛時滅亡淮夷、徐夷、州來、巢、鍾離、鍾吾、邗等一眾東夷之國和楚國屬國而疆域大為擴張,成為東南霸主。吳國還曾擊敗郯、胡、沈、陳、許、蔡、頓、魯,柏舉之戰攻入楚都迫使楚國遷都,夫椒之戰南服越,艾陵之戰北敗齊,黃池之會會盟晉。

(2)孫吳周邊游擴展閱讀:

吳國的起源:

據史書記載周太王生有三子,長子太伯、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歷。季歷的兒子姬昌聰明早慧,深受太王寵愛。周太王想傳位於姬昌,但根據當時傳統應傳位於長子,太王因此鬱郁寡歡。

泰伯明白父親的意思後,就和二弟仲雍借為父采葯的機會一起逃到荒涼的江南,定居於梅里,即今江蘇無錫的梅村,自創基業,建立了勾吳古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吳國

❸ 江蘇附近旅遊景點..

南京風景名勝漿聲燈影秦淮河 秦淮河位於南京,是南京得著名景點,因秦始皇時引淮水橫貫城中,故名秦淮河。秦淮河自古就是繁華之地,河邊夫子廟一帶得烏衣巷、朱雀街、桃葉渡等處更是熱鬧奢華異常,有詩曰:「漿聲燈影連十里,歌女花船戲濁波」、「畫船簫鼓,晝夜不絕」。 秦淮河風光帶以夫子廟為中心,包括瞻園、夫子廟、白鷺洲、中華門、以及從桃葉渡至鎮淮橋一帶得秦淮水上遊船和沿河樓閣景觀,集古跡、園林、畫舫、市街、樓閣和民俗民風於一體。 夫子廟始建於1034年,現在臨河得貢院街一帶為古色古香得旅遊文化商業街,這里供應得傳統食品和風味小吃不下200種,是品嘗南京和江蘇風味美食得絕佳去處。 烏衣巷在夫子廟文德橋南,因三國時孫吳得衛戍部隊官兵皆穿黑衣而得名。烏衣巷在古代是有名得商貿區和王公貴族得住宅區。 白鷺洲公園,相傳為中山王徐達得東花園。園中有藕香居、煙雨軒、水榭、假山等景色,園內小橋竟有15座之多。 中華門為明都城南門,是南京城門中最雄偉得一座,也是我國現存最大、最為完整得堡壘瓮城。 乘1、4、7路公共汽車或31路電車到建康路下。中山陵 中山陵位於南京鍾山東峰,是孫中山先生得陵墓,建築群依山勢而層層上升,氣勢宏偉。中山陵由著名建築師呂彥直設計施工,墓區平面形如大鍾,寓意「喚起民眾,以建民國」之意。中山陵1926年動工,1929年完成。在最高得平台有華表兩座,後為祭堂。祭堂有三個拱門,分書「民族」、「民權」、「民主」門額。「民主」門上有孫中山手書「天地正氣」直額,表達了孫中山先生奮斗得理想。祭堂得正中,為孫中山先生得漢白玉坐像,坐像得基座四周雕刻著孫中山先生革命業績。中山陵得建築風格中西合壁,鍾山得雄偉形勢與各個碑坊、門、碑亭、祭堂和墓室,連成一個大得整體,顯得十分庄嚴雄偉,既有深刻得含意,又具紀念得功能,更有宏偉得氣勢,所以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史上得第一陵」。 乘9路公共汽車可直達。玄武湖 玄武湖位於南京市城區東北部,湖水面積400多萬平方米,湖中有環洲、櫻洲、梁洲、翠洲、菱洲等五洲,風景秀美,是南京城區得著名旅遊景點。 乘1、3、33、22、35路公交車可到達。 南京其它旅遊景點: 南京長江大橋:乘10、12路公交車可到達。 中華門:乘2、16路公交車可到達。 雨花台:乘2、16路公交車可到達。 總統府:乘2、3、29、31路公交車可到達。 梅園新村紀念館:乘5、9、20路公交車可到達。 明孝陵:是朱元璋和馬皇後得合葬墓,建築古樸渾厚。乘20路公交車可到達。 紫金山天文台:乘2、11、17路公交車可到達。 南京旅遊投訴電話:3606085 民航售票處:瑞金路 電話:4589294 火車站咨詢電話:6651782 中央門長途汽車站:建寧路 電話:5503549揚州鎮江風景名勝瘦西湖 瘦西湖位於揚州西北郊,湖水蜿蜒曲折,湖面時寬時窄,兩岸林木扶疏,園林建築古樸多姿。主要景點有:長堤、徐園、小金山、吹台、月觀、五亭橋、鳧庄、白塔等。 長堤在湖西岸,從公園大門到小金山,長數百米。堤邊一株楊柳一棵桃,相間得宜,是賞春得好地方。「長堤春柳」是揚州二十四景之一。 小金山是湖中一小島,四周環水,水隨山轉,山因水活。山頂有「風亭」一座,是全園最高點。 小金山西麓為「吹台」,相傳乾隆皇帝在這里釣過魚,因而又叫釣魚台。五亭橋是揚州得標志性建築,橋上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橋。橋得造型典雅秀麗,黃瓦朱柱,配以白色欄桿,亭內彩繪藻井,富麗堂皇。五亭橋有15個橋洞,十五月圓之夜,每洞各銜一月,15個圓月倒懸水中,爭相輝映,泛舟穿插洞間,別具情趣。 乘3、4、21路公交車可到達。 揚州其它旅遊景點: 大明寺:建於南朝大明年間。乘5路公交車可到達。 個園:揚州著名得園林。乘1、11路可到達。 揚州旅遊投訴電話:7343638 揚州汽車站電話:7811188北固山 北固山位於鎮江市區東北,有前、中、後三峰。後峰為北固山主峰,北臨長江,地勢險峻,有眾多名勝古跡,被稱為「天下第一江山」。有清暉亭、衛公塔、甘露寺、多景樓、凌雲亭等主要景點。甘露寺相傳是劉備招親得地方,寺內有大殿、老君殿、觀音殿和江聲閣等建築,是我國古代著名得古剎之一。寺後還有劉備、孫權同坐過得「狠石」,寺西有孫、劉並肩賽馬得「溜馬澗」。多景樓位於甘露寺後面,是北固山風景得最佳處,是古代長江三大名樓之一;與黃鶴樓、岳陽樓齊名。米芾所書「天下江山第一樓」得匾額,高懸在樓額之上。 乘4、104路公交車可到達。焦山 焦山位於鎮江東北得長江中,因東漢名士焦光隱居此山而得名。 焦山得主建築是定慧寺,該寺始建於東漢末年,距今已1700餘年歷史。寺內亭台樓閣深藏在綠蔭叢樹中,故有「焦山山裹寺」之稱。 在定慧寺附近,是焦山碑林寶墨軒,珍藏著460 余方碑刻,僅次於西安碑林,為江南第一大碑林。其中最璀璨奪目得無價之寶是《瘞鶴銘》,被譽為碑中之王,歷代書法家稱之為「大字之祖」、「書家冠冕」。 焦山東麓得山頂吸江樓,是觀賞長江風光得佳處,登樓遠眺,大江南北,旖旎風光,盡收眼底。在吸江樓西面,綠竹幽林中還有一處「鄭板橋讀書處」,鄭板橋曾在此讀過書,因而名聞遐邇。 乘4路公交車可到達。金山 金山位於鎮江市區西北,原來是長江中一個島嶼,後因為水陸變遷,與陸地連成一片。金山因有金山寺而名聞千古,該寺建於東晉,距今已有1600年歷史。金山寺依山而建,殿宇櫛比,亭台相連,遍山布滿金碧輝煌得建築,以致令人無法窺視山得原貌,因而有「金山寺裹山」之說。 山上主要景點有夕照閣、觀音閣、留雲亭、妙高台、慈壽寺、法海洞、白龍洞、日照岩、天下第一泉等。在觀音閣內陳列著金山得鎮山四寶——周鼎、銅鼓、玉帶和金山圖;慈壽塔建於齊梁,距今已1400餘年;法海洞是金山寺開山祖師裴頭陀——法海禪師得苦修之處,洞中供有法海塑像;白龍洞洞中塑有白娘娘和小青得石像; 金山寺西有中泠泉,被唐代陸羽評為天下第一,石欄得南壁上刻著「天下第一泉」五字。 乘2、104路公交車可到達。 鎮江旅遊投訴電話:5237773 民航、火車售票處:中山西路 電話:5223156無錫太湖風景名勝 太湖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碧波三萬六千頃,連綿72峰,風景異常秀美。太湖跨江、浙兩省,沿湖城市和風景眾多,但太湖最精華得部分則是在無錫。游覽太湖,一般都是游覽無錫太湖風景區,而無錫黿頭渚又是觀賞太湖最佳之處。黿頭渚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位於太湖之濱得黿頭諸,從1918年開始建園。主要景點有橫雲小築、江南蘭園、充山隱秀、藕花深處、黿渚春濤、具區勝景、萬浪夕照等。景區沿湖植滿櫻花、楊柳,每到春天,公園內綠草如茵、春花嬌艷,沿湖楊柳依依、櫻花爛漫,湖中碧波萬頃,白帆點點...... 登上公園最高峰——鹿頂山,南望萬頃太湖遼闊壯美,北看無錫全貌盡收眼底,俯首蠡湖委婉曲折,如玉帶環繞充山。 黿頭渚最佳風景為鹿頂迎暉、萬浪橋、燈塔、長春橋。 在火車站乘1、820路公交車可到達。太湖仙島 在黿頭渚西面得太湖中,有神龜漂游似得3 個小島,當地人稱「三山」或「烏龜山」,由西鴨、大磯和小磯3 個湖島組成,後稱」太湖仙島「。三山中有二山用石橋相連,島上散養了大批野猴,使小島更增添了野趣。島上主要景點有:牌坊影壁、洞天福地、會仙橋、月老祠、鴛鴦亭、天都仙府、天門、摘星亭、天街、靈霄宮、太乙天壇。在島邊得湖上還有太湖以及全國內湖上最大得七桅帆船。沿著環島幽徑散步漫遊,微風拂面、賞日出、觀日落、宛如身入仙境。 可在黿頭渚碼頭乘旅遊船前往,該船票已在黿頭渚門票中,進園請保存好門票。蠡園 蠡園位於蠡湖畔,兩者皆是因范蠡而得名,傳說越國大夫范蠡助越滅吳後,曾與西施泛舟在五里湖上。後人為紀念此事,把五里湖改名為蠡湖。。蠡湖是太湖得內湖,又名五里湖。蠡園主要景點有四季亭、千步長廊、春秋閣等。 乘1、820路公交車可到達。太湖山水城 無錫太湖山水城位於市區西南得太湖畔,其中大部分為中央電視台無錫外景基地,主要有歐洲城、唐城、三國城、水滸城、鏡花緣城等。 歐洲城位於寶界橋北側,為歐式建築博物館,彌漫著歐洲古典文化得氣息。有宙斯神壇、凱旋門、音樂雕塑噴泉、古希臘露天劇場、法國庭園、貝倫塔、北歐鄉村小教堂、風雨橋等景點,是攝影留念得好地方。 唐城位於寶界橋南側,中央電視台曾在此拍攝了長篇電視連續劇《唐明皇》。氣勢雄偉得仿唐宮殿,逶迤得驪山。城內街道、酒肆、茶館均仿唐建造,古樸典雅。置身其間,可領略到大唐盛世得風采。 三國城坐落在太湖之濱,城內有漢代風格得「吳王宮」、「甘露寺」、「七星壇」、「烽火台」等依山建築;還有「水寨」、「轅門」、「古戰船群」等幾十個大型景點。三國城以它得天獨厚得地理條件,將1700多年前群雄爭霸得場面再現在現代人得眼前,使人充分領略漢代得歷史文化。 水滸城緊鄰三國城,是中央電視台為拍攝大型電視劇《水滸》所建。城中得宋朝風格建築是參照《清明上河圖》而建。 以上各城可乘820路公交車到達。靈山大佛 靈山大佛位於無錫馬山國家旅遊度假區得太湖畔,該處原為唐宋名剎祥符寺之舊址,後修復祥符禪寺並建造了靈山大佛。靈山大佛系露天青銅釋迦牟尼佛立像。大佛所在位置是唐玄奘命名得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大佛通高88米,佛體79米,蓮花瓣9米。靈山大佛佛體(不含蓮花瓣)由1560塊6—8毫米厚得銅壁板構成, 焊縫長達30餘公里。大佛鑄銅約700噸,銅板面積達九千多平方米,約一個半足球場大小。 靈山大佛得建成,從而在全國形成東有江蘇無錫靈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壇大佛,西有四川樂山大佛,北有山西雲崗大佛,中有河南洛陽龍門大佛得五方五佛聳峙而相呼應得格局。 乘88路公交車可到達。 無錫市其它旅遊景點: 東林書院:乘15、23、3路公交車可到達。 錫惠公園:內有「天下第二泉」、「瞎子阿炳」紀念像、寄暢院等景點。 乘15、10、2路公交車可到達。 梅園:江南賞梅勝地。乘2、88路公交車可到達。 宜興三洞:熔岩地貌,洞天世界。可從宜興市或無錫火車站乘旅遊專線車前往。 無錫市旅遊投訴電話:2727819 民航、火車、汽車聯合售票處:人民路 電話:2726844蘇州風景名勝 蘇州是我國著名得歷史文化名城和園林城市,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稱。蘇州園林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蘇州園林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樓三百九十橋」,蘇州城內大小園林不計其數,在布局,結構,風格上都有自己得藝術特色,其中被稱為蘇州四大古典園林得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得藝術風格。 留園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主要觀景建築。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東區以麴院迴廊見勝,由林泉耆碩之館,冠雲台,冠雲樓圍成庭院,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雲峰,兩旁為瑞雲,岫雲兩峰。 乘5、10路公交車可到達。 滄浪亭位於蘇州市城南三元坊內,是蘇州最古老得一所名園,為宋代詩人蘇子美所築。滄浪亭造園藝術不同尋常,未進園門,已是綠水回環,垂柳迎風。憑欄依岸,臨水山石嶙峋,復廊蜿蜒如帶,廊中得漏窗把園林內外山山水水融為一體。園內以山為主,山上古木參天,著名得滄浪亭即隱藏在山頂上。 乘1路公交車可到達。 獅子林在蘇州城東北婁門內園林路,是元代園林得代表。它以太湖石堆砌得假山巧妙著稱,很多石峰形象獅子,因而得名。假山內外上下盤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宮,咫尺之間可望而不可即。 乘2、3路公交車可到達。 拙政園始建於明朝,是我國四大古典園林之一,總體布局以水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主體建築遠香堂、見山樓十分精美。園內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粉披,是我國古典園林得典範。 乘2、3路公交車可到達。 虎丘位於蘇州城西北,風景優美,古跡眾多,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主要景點有試劍石、真娘墓、「千人石」、劍池、雲岩寺、冷香閣、天下第三泉、虎丘塔等古跡。 乘5路公交車可到達。 寒山寺位於蘇州城西,張繼膾炙人口得《楓橋夜泊》使每個到蘇州得人都想到寒山寺看一看。 乘6路公交車可到達。江南水鄉古鎮 小橋流水人家得江南水鄉,要數蘇州崑山得周庄和吳江得同里保存最為完好。 周庄位於崑山得西南,距今已有900年得歷史,「鎮為澤國,四面環水」,鎮內小河縱橫交錯,呈井字狀,臨河形成街市,錯落有致得民宅背水面街,半數以上是明清之際得建築,窄直得河道上橫卧著24座石橋,其中元至清古橋10餘座。集中國水鄉之美,被譽為「江南第一水鄉」。古鎮主要景點有:貞豐澤國牌樓、青龍橋、 澄虛道院、富安橋、「沈廳」、張廳、箬徑、雙橋,雙橋也是周庄得象徵。在曲折得小河畔,有幢名為「德記酒家」得百年老屋,民國9年(1920年),著名南社詩人柳亞子邀友4次痛飲於此,酣酒作詩,稱之「迷樓」,並賦「迷樓曲」二首。 可從崑山乘車前往周庄。 同里位於吳江市,古鎮周圍環繞五湖,河上架有49座石橋,其中自宋至清所建得有29座。古鎮有私家園林達30餘處,而明建築有10餘處,因之被稱為古代建築博物館。其中退思園是以其營造構思新穎,園林構築俱全面出名得。造園主持是當地名畫家袁龍。他突破造園常規縱向格局,因地制宜,取自西面東橫向布局,後園建築都是涉水建造,故有貼水園之稱。 嘉蔭堂在竹行街,隔河相對為崇本堂,俗稱兩堂。兩堂布局嚴謹有序,並以構築木雕精緻而出名,在兩堂之間得丁字型河道上,有太平、吉利、長慶(亦稱廣利)三座石橋。均建於清初,小巧玲瓏,當地民俗鄉人在婚娶壽慶之日、須在鼓樂聲中繞三橋而過,以示吉利。 可從蘇州坐車到吳江,再轉車前往。或直接從蘇州坐旅遊專線車前往。 蘇州旅遊投訴電話:5223227 民航售票處:人民路 電話:5222788 火車站售票處電話:7273628花果山 花果山位於連雲港市雲台山中麓,因《西遊記》取材於此,故名花果山。主峰玉女峰海拔625 米。主要景點有:海清寺、老君堂遺址、獅子岩、飛泉、十八盤、南天門、三元宮、水簾洞等。 海清寺塔建於公元1023年,經8.5級大地震至今仍屹立於雲台山麓。 三元宮是花果山得主要景觀之一,始建於唐,是一組宏偉壯觀得古建築群。三元宮得庭院中還有兩棵唐代所植得古銀杏樹,歷經千載,仍然雄偉挺拔,綠蔭蔽日。水簾洞是一處人字形得石洞,洞得左上方鐫有隸書「水簾洞」三字,壁上另有隸書「靈泉」和「高山流水,靈泉普潤」等石刻。洞內有一古泉,終年不涸,故洞口泉水紛掛,如珍珠綴簾,故名水簾洞。 連雲港市有旅遊專線車前往。 江蘇特產:雨花石、南京板鴨、桂花鴨、無錫水蜜桃、蘇綉、揚州牛皮糖、無錫惠山泥人、鎮江香醋、無錫油麵筋、無錫肉骨頭。 風味美食:南京鹽水鴨、金陵醬鴨、咸鴨肫、干絲炒蘆蒿、松鼠桂魚、炒蟹粉、揚州三丁包、煮干絲、揚州三頭宴、鎮江餚肉、蟹黃湯包

❹ 咸寧周邊哪些必玩景點

1、拜風台
又稱武侯宮。在赤壁遺址的南屏山頂。傳說是諸葛亮祭東風的七星壇遺跡。後人築台建宮,以資紀念,此後屢毀屢修。現存建築系1935年重建。有前後相連的兩殿一廳,周圍環以蒼松翠柏,襯以新建亭台,巍峨宏麗,頗具規模。前殿掛有介紹「赤壁之戰」的各種圖片;大廳陳列許多珍貴的出土文物;後殿塑有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坐像。設置的古代木製神龕,上雕五龍八仙等,結構巧妙,刻技頗精。
2、半壁山
在陽新縣城東25公里長江南岸。孤峰昂舉,懸崖如削,突兀江心,屹如關隘,與北岸田家鎮互為犄角,形勢險要。為太平軍阻擊清兵之著名戰場。清咸豐四年(1854年),太平軍為確保天京,踞此夾岸結營,並於江面橫貫鐵索3道、蔑纜7道,以阻清兵水師。同年冬,與曾國藩、羅澤南等率領的清軍英勇作戰,終因寡不敵眾,將領石鎮倉、韋以德壯烈犧牲,其餘將士跳崖殉難,致半壁山陣地失陷,橫江鐵索亦被敵人砍斷和銷熔。如今,危崖峭壁之上尚存「鐵鎖沉江」、「東南半壁」、「楚江鎖鑰」等石刻,雖屬當年清軍將領楊岳斌、彭玉麟等先後題鐫,卻成為太平軍保衛這戰略要地而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山西麓有太平軍烈士葬墓「千人冢」,墓碑猶存。

3、北伐汀泅橋戰役遺址
在咸寧市城西南15公里汀泅橋鎮西側小山崗上。此地東靠群山,西臨大湖,一橋飛架,構成天險,素為兵家必爭之地。1926年8月國民革命軍挺進武漢時,軍閥吳佩孚據此憑險抗拒,屢攻不克,最後由葉挺率獨立團奮勇攻擊,擊潰了吳佩孚的主力,佔領了汀泅橋,為北伐軍直取武漢起決定作用,獨立團因而被譽為「鐵軍」。為紀念此戰役中犧牲的英雄們,在此興建烈士墓、紀念碑、紀念亭等。墓為長方形券頂,莊重大方,周環以短牆與松柏;碑呈方錐形,巍峨挺舉,正面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北伐陣亡將士紀念碑」大字;亭呈六角,方圓頂,俏麗挺拔,頗為壯觀。北伐汀泅橋戰役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赤壁遺址
赤璧位於赤璧市境。東漢建安十三年(元二○八年),曹操率二十幾萬大軍南下,連克新野、襄陽數城,從江陵順江東下,與逆江西上的孫權、劉備五萬聯軍初戰於赤璧,曹軍失利,退回江北,屯兵烏林(今洪湖縣烏林公社),與孫、劉隔江相峙。後孫劉聯軍巧用火攻,乘東南風大起,向曹營舉火,火船藉助風勢,直沖曹軍水寨。曹軍船隻一時盡著,岸上營落,火逐風飛,烈焰沖天,一片火海,把南岸崖壁照得一派通紅,赤壁也因此得名。孫劉聯軍乘勢進攻,曹操領余部經華容小道(今鑒別縣西北)向江陵敗走,從而奠定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戰。
赤壁大戰的張天烈火早已熄減,但那赤色的懸崖絕壟,不盡的滔滔大江,大戰時的處處陣跡,贊美赤壁的碑刻和詩篇,卻一直吸引著無數的金甲武將、文人墨客。

5、九宮山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九宮山,位於湖北東南部通山縣境內,橫亘鄂贛邊陲的幕阜山脈中段,九宮山西連衡岳,凍結匡廬,廣袤數百里,總面積210平方公里。核心景區由九宮山鎮、森林公園(即自然保護區)、銅鼓包、石龍溝、闖王陵等四部分組成。九宮山奇峰聳立,幽谷縱橫,泉瀑奔涌,飛雲盪霧,古木參天,竹林似海。這里百川掛岩,千峰競秀,萬木爭艷。九宮山既有江南山峰的奇秀,又具塞北嶺岳的雄偉,雄、奇、秀、險集於一身,被譽為九天仙山。
開放時間:8:30-17:00
位置:位於湖北東南部通山縣境內,橫亘鄂贛邊陲的幕阜山脈中段
面積:210平方公里

主峰老鴉尖海拔1656.7米,被稱之為鄂南第一峰。這里春天,林木滴翠,繁花以錦;炎夏,清風徐徐,涼爽宜人;秋季,紅楓耀腦,山清水秀;深冬,銀裝玉樹,似北國風韻。相傳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湖廣著名道 士張道清尋山傳道選中此地。自此,來自湖廣、江西和河南的香客長年絡繹不絕,九宮山是成天香火繚繞,給這座名山塗上了神幻的色彩。明末以後數百年間,由於連年兵亂頻繁,山上名勝屢遭破壞,九宮山道場從此一蹶不振。建國後,黨和政府多次拔款開辟九宮山風景區。1984年12月5日,胡耀邦總書記視察鄂南時,興致勃勃地登上九宮山,對九宮山的自然風光給予高度評價。九宮山的自然風景觀,富有濃郁的神幻色彩。如今,主要勝景有八處:青松迎賓、雲湖夕照、泉崖噴雪、雲海波濤、真君石殿、伏虎天門、雲關石刻、陶姚泉洞、奇觀異景,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從武漢去九宮山共有178公里,從武漢至咸寧80公里,從咸寧經溫泉到通山縣城40公里,從通山到橫石潭鎮30公里,從橫石潭到山上雲中湖27公里,從雲中湖沿西路下山至闖王陵27公里,從闖王陵經寶石花再返至橫石潭32公里。由於是山路大客車不太方便,麵包車和依維柯比較合適。

武昌南站附近的宏基客運每半小時發一班去通山的客班車。武漢新華路長途汽車站每天有2班,早7:30和中午12:30各發一班。票價20元。從通山縣城上九宮山每半小時有一班,票價13元。

九宮山餐飲有著自己的特點,清新、自然、山菜野菜當家。吃過大魚大肉的城裡人,上山絕對要以品野山菜為樂。尤其是以不同時期竹子為原料的佳餚更具特點,如竹筍燒肉、筍干湯、竹筒飯、竹筒里蒸菜等讓你覺得好有味道,山上的菜味道較重,干豆角、厥菜、小干魚、干羅卜、平豉等這些菜對爬了山、出了大汗的人來講,會味口大開。

九宮山上既有三星級以上的酒店,也有很乾凈、很便宜的普通房間。不過山上濕氣較重,最好選擇標准雙人間,一定要詢問是否有熱水,這是最重要的住宿要求。

6、峨石寶塔
在蒲圻市西郊馬鞍山巔。塔側石岩上刻有「峨石」二字。馬鞍山雙峰壁立,重巒翠連;山麓綠水揚波,峨潭碧盈,景山幽麗。塔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全以青石砌成,七層六角,高17米,底層置門,以上各層設窗,層檐舒展,疊角飛翹,角掛銅鈴,山風吹來,鏘然遠聞。循塔內螺旋石階,可達5層。結構謹嚴,形體峭拔,古雅卓秀,數里之外,皆能見其直插天半。

7、黃蓋湖
在蒲圻市西南16公里,與湖南省臨湘縣交界。傳三國時孫吳宿將黃蓋操練水軍所在,孫權以赤壁戰功將此湖賜蓋,故名。黃蓋,字公覆,三國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市)人。初從孫堅起兵,後隨孫策、孫權征戰。赤壁大戰時,建議火攻,帶領滿載薪草、灌有膏油的船隻數十艘以「苦肉計」詐降曹操,乘機縱火,大破曹軍。此湖接元潭河、蟠河之水,經由太平河注入長江。流域跨越湖北、湖南兩省,湖面達13萬畝。煙波浩渺,鷗翔魚躍,堤柳叢繞,灘草碧連;尤當霞抹月染,雲遮霧裹時,美如夢幻。與湖東北不遠處赤壁古戰場組成一處游覽勝地。

8、龍潭探幽游覽區
以森林公園金家田為中心,觀光泉流、瀑布、森林景觀為主,有櫻花溝和翠崖谷兩大景區。一步一景,景景入畫。闖王陵距此三公里。

9、山下游覽區
以九宮山下西北邊的船埠為中心,主要有獅子洞、九宮攬勝、觀音洞、小九龍、三疊泉、卧龍松、九宮竹海等。還有李自成最後與清軍決戰的李家鋪古戰場。

10、吳楚天游游覽區
以古老廟為中心,可登高遠眺鄂贛兩省風光,在老鴉尖和銅鼓包上,可一覽眾山小;在流雲過風的風車口,可日觀修水如彩練,夜望楚天如夢境。

11、雲中湖游覽區
以九宮山鎮為中心,風景點有青松迎客、雲湖夕照、泉崖噴雪、真君石殿、陶姚仙洞、虎伏天門、雲海波濤、銅鼓擂天等景點。這一區域是以人文景觀為主的最大中心風景區。

12、李邕石室
在咸寧市東南30公里鍾台山。傳李邕曾讀書於此,故名。李邕(678-747),字泰和,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一說揚州江都(今屬江蘇)人,李善之子。唐代文學家、書法家。初為諫官,助來景彈劾張昌宗兄弟。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稱「李北海」。書法初學王羲之,繼而自創新格,筆力雄健,氣度舒緩,縱橫開合,風彩動人,時謂「書中仙手」。後被李林甫陷害。

石室位於山腰間,天然形成,容數人居,冬暖夏涼,深愜人意。其上有石台、石鍾等古跡。側臨桃花泉名勝,近傍古木盤溪景觀,歷為遊客所鍾情。

13、李自成墓
在通山縣九宮山下牛跡嶺。李自成(1606一1645),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本名鴻基,陝西省米脂人。據記載,大順永昌二年(1645年)初夏,他由武昌揮師東下南京,因形勢逆轉,征途受阻,即取道九宮山轉戰江西,不意在山下李家鋪突遭清軍襲擊,倉促突圍,單騎誤入葫蘆槽,被小源口寨勇頭目程九伯殺害,遂葬於此。建國後曾多次維修,並增建了拱橋、層台、花壇、墓碑、陳列館、休息廳等附屬建築。墓碑上書「李自成之墓」系郭沫若所題,墓後高處聳立著下馬亭,附近還有落印盪、激戰坡等遺址。南虹橋在通城縣城東南16公里鯉港河上。因形若長虹坐落塘湖之南而名。清咸豐七年(1857年)建,為邑中著名石橋之一。青石疊砌,五拱並置,長40米,高5米,寬5米,設計大方,結構堅實,卓躒宏偉。經歷百餘年風雨,迄今依然如故。碧波盪漾,夾岸樹木,煙霞掩映,異景別趣。

14、陸水湖

位於赤壁市(原蒲圻)近郊。湖北省首批公布的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68.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57平方公里,800多個島嶼鑲嵌其間,錯落有致。四十多年前,隨著三峽水庫試驗壩在桂家畈的築起而形成。這里「高峽出平湖」,群山環湖,湖中有島,「湖似戰盤藏百局,島如棋子補千圖」。湖面或開闊或狹小,狹似曲徑通幽,闊成豁然開朗。可劃小舟隨碧波盪漾,也可乘飛艇直達水滸城及桃花島、竹島、麋鹿島、鳥島等眾多島嶼。夏浴陸水湖,感覺湖水之溫柔爽貼,更是妙不可言。

君不信乎,請看徐屏泰之美文《生命之湖——陸水湖》為證:「陸水湖的水,漣漣如霧地纏繞在山的肩頭;陸水湖的山,隱隱作態地沉湎在水的懷抱——陸水湖的山水象一副塗抹在宣盡紙上的風景畫,極構圖之匠心,俱顯線條之清麗;那麼美侖美奐地舒展著,那麼風情萬種地起伏著。她用山的鍾靈攬天光雲影,她用水的毓秀成鑒湖風月。在這里,山上樹木蔥蘢,青竹挺拔,百花竟艷;在這里,水上浮光躍金,沙鷗翔集,漁舟輕發。那千山入水的玩忽,是姿態萬千的童趣,讓人在嘆為觀止時頓生返樸歸真之意;那積水成淵的幽深,是海納百川的大度,讓人在心潮起伏時頓悟了生命的豐富內涵……大小幾百個島嶼,恰若水旱盆景一般鑲嵌在粼粼的綠波上,燦燦地撩你的思緒,楚楚地勾你的魂魄……在陸水湖,只要你腦中有想,心中有象,你就會把許多朦朧的色彩讀成明麗的神光!」

中華水滸城是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的外景拍攝基地之一,包括郊野一條街和水泊梁山等主要景點。

陸水湖風景名勝區以山幽、林綠、水清、島秀而聞名遐邇,被譽為"楚天明珠"。

15、溫泉
又稱沸潭。在咸寧市南10公里溫泉鎮潛山之麓。泉出岩窟,水激石岩,沸涌如湯,霧氣升騰,映日耀彩,「溫泉虹影」為咸寧奇景之一。泉後倚潛山,峰巒疊嶂,形如展旗,山下有蘋花溪,涓涓緩流,山上有葛仙崖,崖上有壇,相傳為晉代葛洪煉丹處。前人游此者,曾留有「石割寒雲急,天吞絕壑空」、「古柏亭亭立,溫泉曲曲旋」的佳句。山腰現建有「泉山賓館」,將泉水引進房內,水溫50攝氏度左右,呈淡黃色,內含多種化學成分,對於關節炎、皮膚病、神經炎等多種疾病有一定療效。

16、星星竹海

地處湖北省咸寧溫泉,距九省通衢要地——武漢市86公里,距咸寧溫泉城區16公里。風景區最高處海拔700多米,年平均溫度為15攝氏度左右,無霜期大約260天,現有竹林面積萬余畝,覆蓋率達90%左右。

星星竹海四季景色迥異。春天,望春花開,百鳥爭鳴,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夏天,新竹抽梢,枝葉婆娑,婀娜多姿,青翠欲滴;秋季,天高雲淡,風清月明,竹海莽莽,波瀾起伏;冬時,大雪初霽,遍地修篁,瓊枝玉葉,風光旖旎。八方遊客四季游覽竹海,無不有春濃,夏涼,秋暖之感。置身萬頃碧波的竹海,只見蒼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彎彎新竹,又似柔情似水的少女;漫步竹林深處,倆旁翠竹夾道,竹葉輕拂面頰,顯得萬般溫柔、寧靜和典雅。

星星竹海現劃分為五大景區:即萬橡園、迷你園、留芳園、情人島、石龍景區。景區內翠竹亭、觀竹台、半山泉、石龍、群仙會龍、石龍戲珠、王氏天葬、天深洞、古樹林、柏樹界、蔡仙崖等主要景點星羅棋布,各顯千秋。

17、玄素洞
陸水湖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之一。相傳遠古時代通玄天師即玄素真人曾在此洞修煉。其洞長難度,洞道幽隧,神奇多變。目前已開發了3000餘米,包括玄素宮、太微宮、上清宮、通玄宮和純陽宮五大神殿。洞中的石筍、鍾乳石、石幔、石花、石田等成型造景浪漫而誇張,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神奇的傳說和無窮的遐想。

❺ 黑龍江省孫吳縣抗戰地點參觀收費嗎

尊敬的網路用戶您好!

歡迎使用網路知道!很高興為您解答!

勝山要塞國家級森林公園門票成人票:30元 兒童票:15元,別的地方基本不要錢。不過遺跡都破壞嚴重,還有分布不集中。火車站廣場有一個小小的紀念館,私人開辦免費參觀。日本關東軍「731」細菌部隊孫吳「673」支隊的概況:位於孫吳縣城西南方一處視野開闊的山丘上。北部河邊有一處未滿發電廠(俗稱北大樓),南部山上有一些遺留的小碉堡及哨所等。下面各鄉各鎮也有許多防空洞、碉堡等等。

介紹

孫吳縣勝山要塞景區在旅遊交通、游覽服務、安全和衛生、通信設施、經營管理、資源環境等方面,全部通過國家評審驗收,日前成功晉升為國家3A級景區。


勝山要塞位於孫吳縣沿江滿族達斡爾族鄉境內,黑龍江右岸、小興安嶺北麓丘陵山地之中,距孫吳縣城40公里,始建於193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侵華日軍在中國東北部精心構築的一個龐大軍事工程,由勝武屯村上大隊本部、勝山主陣地、茅蘭屯野戰陣地構成,總面積100餘平方公里。


勝山要塞森林繁茂,有野生植物85科410多種,野生動物300餘種,是集二戰遺址游和森林生態游於一體的綜合性景區。近年來,孫吳縣把勝山要塞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作為提升景區品位、改善景區環境、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的有利契機,累計投入資金2000餘萬元,完善了勝山要塞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修建了綜合服務樓、停車場、景區步道,製作安裝了中、英、俄文標志牌和觸摸屏等設施。先後成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勝山要塞已被列入全省66條精品旅遊線路重要節點。晉級國家3A級景區,將大大提升勝山要塞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對促進孫吳旅遊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解答由【謝小夫】友情提供!若有不足之處望諒解, 希望本次解答對您有幫助! 望您能及時【採納】,在此表示謝謝!有緣下次再見!!!!

❻ 孫吳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孫吳縣旅遊景區

勝山要塞國家森林公園

二門山水庫水利風景區

孫吳縣四方城遺址

孫吳火燒山景區
孫吳老黑山自然公園

孫吳日本侵華罪證陳列館
孫吳勝山要塞森林公園

❼ 三國吳國起兵的地方

公元抄279年(天紀三年),晉武帝襲下令,以賈充都督司馬伷、王渾、周浚、王戎、胡奮、杜預、王濬和唐彬等八部,分六路大舉伐吳。司馬伷等六將分別進攻建業的外圍六合、當塗,以及長江中游的重鎮武昌、夏口和江陵等地;王濬和唐彬則率領滅蜀後所得的水軍,由蜀地順流東下。孫吳方面上下離心,疏於防備,無統一對策,以致節節失敗。晉軍勢如破竹,孫吳防線快速崩潰。

❽ 長沙周邊自駕游

要看長沙周邊自駕游,首先得知道長沙周邊的地方,市內周邊無非是寧鄉、瀏陽、望城、長沙縣。本人老家是寧鄉和望城之間的,對寧鄉和望城比較熟悉,而且距離長沙非常近,先說說寧鄉吧,寧鄉是全國經濟百強縣,也是全國旅遊強縣,最出名的是花明樓(劉少奇故居)和灰湯溫泉(全國著名,可惜國慶節不是適合泡溫泉的時候),

寧鄉還有幾個很有特色的景區:

① 寧鄉千佛洞(長株潭地方唯一溶洞),形成3.6億年前,大自然鬼斧神工,洞內恆溫,冬暖夏涼。而且山水相依,非常不錯。

②寧鄉密印寺(毛主席都去留宿過的寺廟),現在建設非常宏偉壯觀,有亞洲最大的千手觀音,和千佛洞不遠,一般都是先去千佛洞,再去密印寺。

③還有一個長沙最大的湖,青羊湖,很大的水庫,可以坐船游覽,感覺非常爽。

④國寶四羊方尊的出土地也在寧鄉,現在叫做炭河裡遺址。這個寧鄉政府大力在扶持的。
以上四個景區都在一塊,寧鄉黃材鎮,現在叫做溈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⑤寧鄉還有關山景區(關羽)、鳳凰山景區、都是非常不錯的,寧鄉還有很多漂流,只可惜漂流季節已經過去了。

另外:望城最出名的就是晉港古鎮和銅官窯了,還是很不錯的。
純手工,請採納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