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城市旅遊
① 內蒙呼和浩特市內一日游怎麼安排遊玩路線最合適
具體行程:
1、上午:建議9:30之前到達呼和浩特機場,之後乘坐12路到二建預制廠下,換乘市區旅遊觀光巴士到內蒙古博物館下,即可達到。內蒙古博物館,一幢富有民族特色的白色建築,樓頂塑有蒙古民族喜愛的迎風賓士的白色駿馬,象徵著內蒙古的吉祥與騰飛,又具現代意識。通過多年的考古發掘,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收藏的化石標本相當可觀,形體龐大的恐龍、猛獁象、披毛犀化石骨架以及中生代、新生代幾個標准動物群化石,吸引著大量的國內外觀眾。
2、午飯:自帶干糧,也可到附近的餐館吃午飯。
3、下午:吃完飯後,到之前下車的站點,可以乘坐市區旅遊觀光巴士線公交,到清真寺。清真寺,也稱禮拜寺,是伊斯蘭教穆斯林禮拜的地方。早期清真寺的建築簡朴無華,其後隨著穆斯林建築藝術的發展,結構嚴整、雄偉壯麗和帶有裝飾藝術的建築群相繼出現。不少外國穆斯林朋友和港澳同胞表示,通過來寺參觀訪問座談和禮拜,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逛完清真寺後,乘坐市區旅遊觀光巴士線到達青城公園。青城公園,園內楊柳參天、繁花似錦,百鳥啼鳴,是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內主要游覽地之一。現青城公園前身為龍泉公園,此處原有一座山崗名為「卧龍崗」,崗下有一湧泉,水流淙淙不斷,甘甜清澈,泉名為老龍潭,又名龍泉。現在經過多年的修建,園內花草樹木繁茂、湖水寬闊、波光瀲灧、湖畔柳暗花明,湖面遊船眾多。每逢夏秋之季,荷花盛開。荷花池的西南連接著養魚塘,常有釣魚愛好者執竿垂釣。園內還有東北虎、非洲獅、梅花鹿、青羊、黑熊及各種活潑可愛的猴類,並建起了兒童樂園。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在青城公園已成為一座綜合性的公園,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
4、晚上:按原來的公交返回,乘坐到新華廣場下;也可以散步到新華廣場,只有0.49公里。到了之後,先確定要休息的酒店,之後逛逛夜市,品嘗呼和浩特的特色小吃。
②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周邊有什麼景點可值得旅遊
蒙 豐 錦 綉 園
蒙 牛 工 業 園 區
蓯蓉狩獵山莊園區
白石頭溝生態旅遊區
哈素海旅遊度假村
南山生態百亭公園
大窯文化遺址
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位於呼和浩特市區東北33公里的保合少鄉大窯村南山和前乃莫板腦包梁。
兩處遺址均為舊石器時代早、中、晚期較大規模的石器製造場,其年代為距今50萬年至1萬年。經多次發掘,地層中出土大量石器,其中龜背型刮削器是"大窯文化"的代表器物。此外,還發現了人類用火後的灰燼遺跡以及腫骨鹿、披毛犀等哺乳動物化石。
大窯文化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保存有大窯文化遺址發掘剖面,化石出土地點及大窯文化遺址出土文物陳列。
長 城
昭 君 墓
昭君墓,又名"青冢",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呼和浩特南郊九公里處。建於漢代,墓高三十餘米,巍峨壯觀。墓園青松垂柳,花草繁茂。民間對昭君墓有"辰如峰、午如鍾、酉如樅",一日三變之說,為呼市八景之一。
昭君墓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跡,也是歷史上民族友好的象徵。
萬部華嚴經塔
萬部華嚴經塔,俗稱"白塔",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呼和浩特東郊17公里處,建於遼代聖宗年間,為原古豐州城內一佛教寺院的藏經塔。塔高55.5米,八角七級樓閣式,塔體造型優美、工藝精湛,裝飾藝術具有時代特徵。塔表塑有金剛、力士、菩薩、佛等塑像36尊,塔內嵌有金代石碑,逐層壁上留有漢文、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藏文、八思巴文、蒙古文等歷代遊人書寫的題記,這些題記如實地反映了呼和浩特地區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情況,是歷代各民族間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
大 召
金 剛 座 舍 利 寶 塔
烏 素 圖 召
烏素圖召位於市區西北的烏素圖村,是指慶緣、長壽、法禧、廣壽、羅漢、察哈爾、葯王等七座寺廟的總稱,主寺慶緣寺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烏素圖召以其獨特的慶緣寺壁畫,法禧寺的《松布堪巴經》雕版和三世活佛羅卜桑旺扎勒的醫術而聞名於世。
喇 嘛 洞 召
清 真 大 寺
將 軍 衙 署
公 主 府
內 蒙 古 博 物 館
內蒙古博物館位於呼和浩特市中心,新華大街和中山路交匯處,是全區唯一的省區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國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博物館。
內蒙古博物館珍藏品達十餘萬件(套)。其中,古生物化石標本時代全、門類多,為世界矚目;中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物,構成歷史文物藏品的特點;民族文物中,蒙古族的藏品位居全國博物館之首;反映內蒙古近現代革命斗爭歷史的文物,是博物館文物藏品的特色,舉辦有長期對外開放的四個基本陳列。
內蒙古博物復館:位於呼和浩特製市區中心,是自治區一級的綜合性博物館。內蒙古博物館大樓,既富民族特色,又具現代意識。2007年,為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中央人民政府贈送給內蒙古自治區的民族團結大鼎收藏於此,並收藏建館時內蒙古、山西等地博物館捐贈的藏品若干。
呼和浩特博物館(清公主府):位於呼和浩特市北一環海拉爾大街公主府公園周圍。府第共5進,有過廳、大廳和內院,門前立照壁,東部有假山、池沼。據抄本《公主府志》載,府中先後居住順治第四女靜宜公主、多爾袞的曾外孫女和碩格格、康熙第六女夠恪靖公主。國家級文物單位,呼和浩特市博物館所在地,周圍有公主府公園、滿族風情園,以及傅作義將軍所制烈士紀念碑等,免費開放。
大召寺: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內,蒙古語名「伊克召」,意思為「大廟」,始建於明代,是呼市內最大的黃教寺廟,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設活佛的寺廟。
④ 呼和浩特市區有哪些旅遊景點
內蒙古博物館:位於呼和浩特市中心,新華街東口。坐西朝東,主樓高大,兩側廊略低,樓頂有騰躍白馬標志。1957年興建,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陳列展覽面積3500平方米。 博物館分4部分:內蒙古革命文物陳列、內蒙古古生物和古人類陳列、內蒙古民族文物陳列、內蒙古歷史文物陳列。匈奴、東胡、烏桓、鮮卑、突厥、契丹、女真、黨項、蒙古等少數民族文物佔有重要比重,其中匈奴王冠飾和帶飾、鮮卑貴族步搖冠飾、漢代鎏金及瑪瑙馬飾具、珍珠團龍袍等文物,屬罕見珍品。館內文物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點。地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新華東街27號。開放時間:夏季:9:00-17:30 冬季:9:30-17:00 周一全天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五塔寺位於呼和浩特市舊城東南部,原名金剛座舍利寶塔,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為五塔寺。塔始建於清雍正年間,高約16米,塔身均以琉璃磚砌成,塔身下層是用三種文字刻寫的金剛經經文,上層則為數以千計的鎏金小佛。地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五塔寺後街與石羊橋路交匯處西50米路南 (東街芳清園小區對面)。開放時間:08:00~18:00
⑤ 呼和浩特市周邊好玩的旅遊景點
1.昭君博物院4A景區
地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小黑河鎮百什戶村
⑥ 呼和浩特周邊的旅遊城市
應該說旅遊景點吧,有輝騰錫勒草原(烏蘭察布),希拉穆仁草原(包頭),響沙灣(鄂爾多斯),老牛灣(清水河),神泉(托縣),召君墓,成吉思汗陵(鄂爾多斯)
⑦ 呼和浩特市裡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伊利集團工業旅遊
內蒙古呼和浩特十大旅遊景點排行榜 呼和浩特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是國家520家重點工業企業和國家八部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5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是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唯一指定乳製品生產企業,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唯一一家同時服務奧運會和世博會兩大國際頂級盛事的乳品企業。伊利集團是中國大型乳品企業中唯一一家民族企業,十多年間累計納稅80多億元,為公益事業投入6億多元。
哈達門國家森林公園
內蒙古呼和浩特十大旅遊景點排行榜 呼和浩特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哈達門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武川縣,距呼和浩特市27公里。佔地面積36平方公里,園內峰巒疊嶂,溝壑縱橫,怪石林立,飛瀑滾玉,林密草深,遮空蔽日,優美的自然風光成為許多野生動物的快樂家園,有斑羚、梅花鹿、狼、狐狸,青羊,啄木鳥、百靈等。自然景觀有頑石潭、三疊瀑、小峽谷、水簾洞、一線泉、瀑布泉、飛來石、蓮花峰、雙駝峰、松鼠峰等。還有避暑山莊、飯店、游泳池,溪流小橋,蒙古包群、888級台階等旅遊設施。這里自然美獨樹一幟,也以其曾是古代王公貴族的狩獵區,神秘地吸引著廣大的遊客。
蒙牛工業旅遊區
1999年8月,隨著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呼和浩特和林格爾縣一片荒地上成立,內蒙古旅遊業又增加了一個亮點—工業旅遊。通過在生產車間設計參觀通道等方式展示蒙牛牛奶、冰淇淋、酸奶、乳酪、奶粉等消費者所喜愛的產品的生產、加工到成品的全線生產流程,從而展現蒙牛企業文化,讓廣大的消費者了解蒙牛,信任蒙牛,熱愛蒙牛。蒙牛工業旅遊區佔地面積33萬平方米,已建成亞洲最大的冰淇淋生產線。蒙牛液態奶生產線和企業文化對遊客最有吸引力。建有全封閉游覽通道,有專職導游負責遊客的接待、講解和管理工作。
敕勒川草原文化旅遊區(哈素海)
哈素海是黃河變遷而遺留的牛軛湖,屬大黑河水系的外流淡水湖泊。過去曾稱陶思浩西海子,俗稱後泊兒。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稱。它位於呼和浩特西70公里的土默特左旗境內,水面面積32平方公里,水深2米左右,湖底雜草叢生,水質肥沃,盛產草、鰱、鯉、鯽、團頭魴、武昌魚等魚類及河蝦蟹。湖面蘆葦盪內繁衍著各種鳥類,凌空起飛時盤旋在煙波浩渺的湖面上,岸邊涼亭水榭柳綠成蔭,碧水青山相映成輝,組成一幅十分壯觀的圖景。
呼和浩特大召寺
蒙語稱「依克召」,意為大廟。漢名原為弘慈寺,後改名無量寺,位於呼和浩特市舊城區。明隆慶年間(1567~1572),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明代譯作「俺菩」)受封為順義王後,與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歸化城(呼和浩特前身)和弘慈寺。萬曆八年(1580)寺成,因供奉銀佛像,俗稱銀佛寺,蒙古文史籍中有稱「阿勒坦召」的。清康熙年間(1662―1721),擴展召廟規模,大殿改覆黃琉璃瓦。佛殿內有高2.55米的銀鑄釋迦牟尼像。
神泉生態旅遊風景區
神泉生態旅遊風景區由黃河兩岸分布組成。左岸為古典園林景區,景區佔地面積42萬平方米,其中翡翠湖18萬平方米,主要景點有神泉、茶樓、戲台、珍禽觀賞園、游樂場、翡翠湖盪舟、黃河母親廣場、噴泉廣場、黃河大舞台、酒店、旅遊商品店、餐飲等;右岸為庫布其沙漠游樂園,旅遊項目有沙漠沖浪、滑沙、騎駱駝、沙漠卡丁車、沙漠越野、野營俱樂部、沙雕區、鳳鳴谷服務區、沙漠游樂區等。兩個景區由跨黃河840多米索道連接,黃河有豪華游輪、渡輪和黃河漂流,也具有古典園林氣息和自然地域風貌的景觀,給遊客提供了一個優美的環境。
內蒙古博物院
內蒙古博物院位於呼和浩特市東二環與新華東街交匯處西北側,與內蒙古烏蘭恰特建築毗鄰,主體建築面積5萬余平方米,造型獨特,設備先進,由陳列展廳區、文物庫房區、觀眾服務區、業務科研區及多功能廳等各部分組成。博物院集合了強烈的現代元素、地域表徵與民族特色,是濃縮了中國北方億萬年來生態變遷史與草原文明發展史的一部「網路全書」,也是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標志。
大青山太偉運動休閑度假村
太偉滑雪場位於內蒙古、太偉高爾夫球場內,距市區僅20分鍾車程、距白塔機場8分鍾車程,整個滑雪場佔地約16736㎡,雪道約500米,滑雪場朝陽、背風,春夏鳥鳴澗幽,秋冬和風煦日、暖意融融。特殊的氣候使這里的雪呈規則的顆粒狀,更易於獲得良好的滑雪感受。當降雪量不足時,雪場備有足夠的造雪設備進行人工造雪,以保證最佳的滑雪厚度,太偉滑雪場是內蒙古西部最大、風光最美、配套設施最全、交通最便利的旅遊滑雪場。
昭君博物院
昭君博物院地處呼和浩特市南郊,是由王昭君墓及其一系列紀念建築設施組成,佔地面積205畝,是國家4級景區。王昭君墓,蒙古語稱為特木爾烏兒虎,意為「鐵壘」,文獻記載亦稱「青冢」,從唐代開始有明確記載。據考證,它由漢代人工積土夯築而成,高達33米,底面積13000平方米,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象徵民族團結、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歷史豐碑。王昭君,名嬙,字昭君,西漢時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省興山縣)。
白石頭溝生態旅遊區
白石頭溝生態旅遊區白石頭溝生態旅遊區位於金山開發區北的土默特左旗實驗林場內,面積28平方公里。旅遊區內山高嶺峻,層巒疊嶂,夏秋之際,草木蔥蘢,山花盛開,溪水潺潺,清風習習,自然環境十分優美。白石頭溝生態旅遊區溝口建有「五一水庫」。1980年,呼和浩特市園林局在這里興建了呼和浩特青山公園。2003年,旅遊區重新進行了規劃建設。建成後的旅遊區主要由一門、二帶、八區組成。
⑧ 呼和浩特市區內有什麼好的旅遊景點
公 主 府 :
公主府位於新城區賽罕路公主府街11號。建於清代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是清康熙皇帝的六女兒和碩恪靖公主居住過的府邸。公主府現佔地面積18000平方米,古建築面積4800平方米,房舍60餘間,為四進五重院落,是塞外保存較為完整的一處清代古建築群體,具有較高的歷史、科研和藝術價值。公主府內現舉辦有呼和浩特歷史文化名城展覽、土默特蒙古族、滿族、回族民俗展覽。將 軍 衙 署 :
將軍衙署位於呼和浩特市新城西街。是清代綏遠將軍管轄呼和浩特地區、漠南蒙古及統領大同、宣化等地駐兵的辦公衙門,衙署始建於清代乾隆元年,按清一品封疆大吏衙署的格式營造,磚木構制,佔地約3萬平方米。整個建築分為內外兩層,院內廳堂三進,前為公廨,後為內宅。自清代乾隆二年至民國六年,先後有74位"將軍"在此續任。
將軍衙署內舉辦有清代內蒙古八旗,清將軍衙署復原陳列等展覽。喇 嘛 洞 召 :
喇嘛洞召,漢名"廣化寺"。位於土默特左旗畢克齊鎮北8公里處。 喇嘛洞召由銀洞、佛爺府、經堂等組成。銀洞兩側的懸崖峭壁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岩刻造像。岩刻採用了深淺不同的浮雕技法,線條粗獷有力,形象生動古樸,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喇嘛洞召三面環山,寺前山泉淙淙潺潺,逶迤蛇行;寺後白雲繚繞,祥光籠照;兩旁蒼松翠柏,怪石嶙峋;加上山風習習,野香縷縷,更顯得佛地生輝,猶如仙境。清 真 大 寺 :
清真大寺位於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通道南街,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是呼和浩特市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清真寺院。寺內建有聖殿、講堂、穆斯林浴室和一座高達33米的望月樓。清真大寺集宗教文化和建築藝術於一體,成為呼和浩特市的一大景觀。哈素海:
蒙古語哈拉烏素海的簡稱,意為黑水湖。位於大青山南麓,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西部,呼和浩特西70公里,距包頭80公里,交通便捷。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