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鄉旅遊 » 孩子一周半適合出去旅遊嗎

孩子一周半適合出去旅遊嗎

發布時間: 2020-12-13 00:10:09

⑴ 小學一年級的小孩子請假一個星期出去旅遊合適嗎

小學一年級的話,多長點見識會比較好,一年級學業也不是很重。家長加以輔導之類的都行,就是要灌輸他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娛樂的時候娛樂,學會學習。

⑵ 寶寶一周歲多,下雨天能帶出去玩有好處嗎

寶寶太小,下雨天天氣潮濕,不過可以帶寶寶在外面小呆一會。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如果是出遊就不必了。天氣潮濕。祝你的寶寶健康。

⑶ 石家莊海悅天地好玩嗎,一周多的孩子能去嗎

挺好玩的,能去,一周多的孩子雖然還不能玩,太小了,但是可以給孩子看看不內同的環境。

海洋館容這次要以最具時尚最具特色和新潮的姿態與大家見面。

海洋館有分為水族館、淡水世界、鱘魚館、探索池、迷你吧、觀景台、水母館、珊瑚館、童樂館、海底隧道、海洋劇場、紀念品商店、4D影院、海洋餐廳等設備場所。

進入水族館一眼望去,林林總總的五彩繽紛的淡水熱帶魚將映入眼簾,讓我們和魚兒360度共處,若隱若現的缸體使對面的人影產生人錯覺,彷彿置身於水中。

作為海洋之旅的探索池,在這里我們可以親手觸摸到各種怪趣的淺海生物,都可以讓大人和孩子們全身心的沉浸在海洋生物帶來的樂趣當中。

海洋魚館這里多不勝數的魚類都讓您大開眼界,讓人驚嘆於大自然的創造力,成群結隊的魚兒在海洋的世界裡遨遊著,是難得一見的奇景,讓人陶醉其中。

⑷ 春節後一周想帶一歲半的寶寶出門旅遊,去什麼地方好呢

帶「一歲半的寶寶」「去尼泊爾,或者柬埔寨」是很不適合的!

⑸ 適合一歲半左右的孩子的親子游戲有哪些

分水果 用具:常見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橙等)、一個籃子、玩偶 玩法:將盛著各種水果的籃子放到寶寶的面前,再拿出一些玩偶,由媽媽抱著;然後對寶寶說:「大熊要吃蘋果,寶寶請你幫它拿一個XX。」隨意說出籃子內的水果,或叫寶寶拿不同的水果。 寶寶學會——認識水果 小貼士:當寶寶熟悉游戲玩法後,可增加水果的種類以增加游戲難度。 推小球 用具:一隻小球 玩法:和寶寶對坐,玩推球的游戲。 寶寶學會——平衡和手眼協調 小貼士:根據寶寶的能力,把推球的距離縮短或加長,幫助寶寶肌力的發展。 堆堆砌砌剃須膏 用具:剃須膏 玩法:媽媽先給寶寶少量剃須膏在寶寶手中,互相用手槎弄;再跟寶寶利用剃須膏在浴室的牆上堆砌各種造型。 寶寶學會——開拓思維 小貼士:媽媽在跟寶寶玩這個游戲前,先把少量的剃須膏放在寶寶的手上,看寶寶是否有過敏反應,如果寶寶感覺不舒服應該停止。 聲音謎語 用具:一部錄音機、已錄制動物叫聲或家人談話聲的錄音帶。 玩法:媽媽先把寶寶熟悉的人或物的聲音一一錄下來,如爸爸、媽媽或其他親人的講話聲、汽車的喇叭聲、狗的叫聲等。游戲開始時,媽媽按動錄音機,逐一播放給寶寶聽,然後讓寶寶說出聽到什麼聲。 寶寶學會——聽聲音,辨別不同的聲音 小貼士:剛開始時,不要選擇太相像的兩種聲音,以免寶寶有挫敗感。 玩沙玩水 用具:各種玩沙玩水的工具 玩法:在暖和的日子,帶小孩到沙灘堆砌不同形狀的沙堆,然後在沙子里加進水,看沙子有什麼變化。 寶寶學會——知道沙子的特性並能夠發揮想像 小貼士:不要因為怕把衣服弄臟而對寶寶諸多限制,玩沙玩水的時候是他想像力充分發展的時候。 響一下、停一下 用具:鬧鍾 玩法:媽媽先准備一個鬧鍾;並告訴寶寶當聽到鬧鍾響的時候做出各種各樣的動作。 寶寶學會——快速反應 小貼士:媽媽可以多一些示範動作給寶寶作參考。 倒水游戲 用具:水、量杯 玩法:把各種大小的杯子給寶寶;鼓勵寶寶用杯子裝滿水,並倒進一個大鍋中。 寶寶學會——手眼協調 小貼士:在指定時間內看寶寶能完成多少的量。 舀豆子 用具:2個小碗、湯匙、各種大小的豆子 玩法:先把各種豆子分類放碗;媽媽拿著湯匙示範舀的動作,並鼓勵寶寶嘗試去舀。 寶寶學會——手眼協調 小貼士:媽媽在這個游戲的時候,請注意不要讓寶寶誤吞豆子。

⑹ 父母一星期帶孩子旅遊不安全的理由俱體

在許多國人的傳統觀念里,父母都不太想帶著自己的孩子去旅遊,原因最主要是來自安全和價值去考慮,這樣到底好不好,作為父母我們可以看看這篇分享。
文章分享:
「孩子從小就該去旅行。」這是童書出版人、《華爾街日報》兒童教育專欄作家三川玲的觀點,本文是她與大家分享的內容。
在聊聊為什麼帶孩子旅行前,先說說為什麼很多父母不願意帶孩子去旅行。
據我的觀察和了解,原因很直接,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記不住。孩子太小,看什麼都記不住,去了也白去,浪費金錢和精力;
二、危險。小孩子出去愛生病,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安全,吃不習慣玩不好;
三、麻煩。出去帶很多孩子的東西,大人還要照顧孩子,陪孩子太累,玩得不盡興。
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原因是不是站得住腳。
首先,第一個「去了白去」的說法,最為普遍。不僅老一代父母如此,我身邊的很多年輕朋友,也抱有同樣的想法。可是,和中國的家庭教育最核心的問題一樣,這些都是父母的想法,並沒有從孩子的感受、需求出發。
我特別害怕父母的「有用論」。譬如彈鋼琴是有用的,玩沙土就是沒用的,學冰球是有用的,捉迷藏就是沒用的,補習班是有用的,過家家就是沒用的,下圍棋是有用的,玩積木就是沒用的……
沿著有用論的思路,旅行,就是瞎玩兒,既考不了級,也沒證書,既加不了分,也不能算特長,當然是沒用的,也就不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
孩子成長過程中,語數英的知識,鋼琴美術體操的技能,這些是硬功夫;性格、情操、眼界、心理等等,則是軟實力。就像一台電腦,硬體固然重要,核心競爭力其實是軟體。軟實力,是最重要、最核心、最能影響發展、最能營造幸福人生的關鍵因素。
我有一位中學同學,家境良好,品學兼優,大學畢業後,留在家鄉工作。過了幾年,他很想去南方闖盪,卻屢屢不能成行。後來,聽說他不敢去南方的最大原因,竟然是他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鄉,懼怕一個人乘坐火車。
我不想絕對地說,他的命運受錮於小時候沒有去旅行。但是,如果他曾經去旅行過,至少不至於害怕坐火車,不至於害怕陌生的環境,不至於因為畏懼的心理,喪失了改變人生的勇氣。
是的,這正是第二個困擾家長的原因,危險。旅行,就會有意外,有風險。會有吃不習慣的飯菜,會有等不到的班車,會有磕磕絆絆,甚至會生病和縫針……但是,這不正是旅行的目的所在嗎?我們不是想讓孩子更堅強嗎,不是想讓孩子會處理困難嗎,不是想讓孩子成熟成長嗎?
旅行,就是這么一門無法替代的成長課程。幾乎所有的家長,在和孩子一起旅行之後,都會發現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孩子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就是旅行的魅力和魔力所在。
最後,對嫌麻煩的家長,我想說,旅行是加強家庭凝聚力的最好時機。平時,工作忙,心情差,沒有時間陪家人和孩子。而現在有了一段完整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沒有工作的牽絆,是多麼甜蜜和愜意的事情啊。
當然,如果在旅途之中,還不斷查郵箱回郵件,開著電話會議發著微信,那的確會嫌孩子鬧,嫌孩子煩。這正說明家庭旅行的問題在於大人,而非孩子。要改變的,正是家長的心態和做法。
三個不願帶孩子旅行的原因,分析到這里。下面,我們聊聊帶孩子旅行的好處,到底在哪裡,到底有多大。我覺得,大概可以分成三堂課。
第一課,多元價值觀課。
我知道,談到旅行的好處,很多人會提到,鍛煉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性,學習多種文化的知識等等。的確,這些都是帶孩子旅行的好處。但是,我想說的,是另外一種。那就是孩子多元價值觀的建立。
我覺得,人的一生之中,有一個特別特別大的敵人,需要我們去消滅。它的名字,叫做「狹隘」。狹隘,對於一個國家,會造成閉關鎖國;對於一個民族,會造成夜郎自大;對於一個人,則會造成自以為是。而這三個層面的結果呢,則是落後,則是狂妄,則是愚昧。
還記得魯迅在為國人畫像的《阿Q正傳》里,是這樣生動地描述狹隘的:「用三尺三寸寬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人叫『長凳』,他也叫『長凳』,城裡人卻叫『條凳』,他想:這是錯的,可笑!油煎大頭魚,未庄都加上半寸長的蔥葉,城裡卻加上切細的蔥絲,他想:這也是錯的,可笑!然而未庄人真是不見世面的可笑的鄉下人呵,他們沒有見過城裡的煎魚!」
我覺得,大到宗教的矛盾、國家的紛爭、民族的仇恨,小到鄰里的糾紛、婆媳的爭斗,很多都和各自的狹隘價值觀有關。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按自己的喜好煎魚、切蔥絲、坐凳子,也就天下太平,國富民安了。
那麼,怎麼讓孩子擁有多元價值觀呢?一是閱讀,二就是旅行。讀萬卷書,不能死讀,那是獃子;行萬里路,也不能白行,那是販夫。讀書,要學會思考,旅行,也要深度旅行。兩者結合,才會真正發生作用。
第二課,多樣世界觀課。
旅行,是一種最好的、最直觀的方式,讓我們看到真實的世界、真實的生活。很多時候,我們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的東西,其實並不是天然就該如此的。
旅行,就是讓我們知曉,離開我們居住的地方,五十里、五百里、五千里之外的地方,那裡的山是什麼樣的,那裡的水是什麼樣的,那裡的房子是什麼樣的,那裡的人是什麼樣的……最關鍵的,則是那裡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
在廣州做記者的時候,我曾經去往距離廣州市僅僅一兩百公里的粵北山區。讓我無法想像的是,那裡的孩子,竟然冬天都沒有一雙鞋子穿,還要每天走十幾公里的山路去上學。這,就是真實世界的一部分。
同樣,在德國鄉村的清晨,可以看到濃密的玫瑰拱廊下,一位白發老人,手捧一本厚厚的書在閱讀;在尼泊爾,可以看到居住簡陋、穿著樸素的人們,每天早上起來,帶著滿足的笑容,去拜神和祈禱;在日本,你可以根據列車到達的時間,來校正自己的手錶;在法國,你也可能預約了一位司機,遲到一個小時,還溫柔跟你說別著急;在泰國,孩子會認真地問你,人妖是去男廁所還是女廁所;在巴黎,你會看到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聊天一邊罷工的空姐……
這些,就是不同地域、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風俗人們的真實生活。這些,所有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來自對方的動作、對方的眼神、對方的內心的交流,都是無法在家裡可以體會到的。
第三課,多重人生觀課。
旅行,還讓人知曉生命形態的多樣性,人生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性。生命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的多樣性,在於它有著無窮無盡的可能性。
生物,有數以億計的形態,僅僅螞蟻就有15000種以上,而人的生命,短短的幾十年裡,也應該有著無限的可能。出去旅行,正是知曉生命中這一秘密的最好途徑。很多人,在旅行之中,發現了人生的真諦,尋找到了自己心靈所屬。
我喜歡彼得·梅爾從紐約到普羅旺斯的旅行,後來,他改變了人生軌跡,和妻子及兩只愛犬隱居於此;我很喜歡黑塞在瑞士南部的旅行,後來,他定居於那裡的小村莊堤契諾,鄉居一隅,卻寫出影響世界的文字;我也喜歡歌德在德國圖林根林區旅行時,在基克爾漢山頂上狩獵小木樓牆壁之上,塗就的傳世名作——《漫遊者之歌》。
有好,有壞,有熟悉,有奇怪,有理解,有費解。任何地方,都有其美麗和醜陋;就如同任何一個人,都有其可愛和不足。
我相信,很少人在壯美的雪山腳下,會感受不到自然的偉大、生命的渺小;而也很少會有人,在開闊了眼界、壯大了胸懷之後,還會斤斤計較、睚眥必報。
當一個人,知道了生命的不同活法之後,就不會變成一個只會賺錢的機器,就不會只認為某種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就不會只聽命於一個聲音,就不會只做別人告訴他應該做的事……也就是說,他開始成為一個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見解、有自己的尊嚴、有自己的追求的四有新人了。
當一個人,在旅途中看到各式各樣的生活,自然會思考,別人為什麼要這么活,我自己應該怎麼去活。旅途所遇與內心的所思結合起來,明亮了眼眸,充盈了精神,體驗了生命,改變了人生——這就是旅行最偉大的意義。馬爾地夫旅遊更多可咨詢「馬代專家」。

⑺ 寶寶一周適合去哪裡玩

常去外面走走,可以更好的開闊自己的視野,現在很多人都會每年去幾個有特色的地方,更好的放鬆一下自己,對於自己的小寶寶,也想要讓寶寶去一些合適他們的地方,可以更好的鍛煉自己的寶寶,但是考慮到寶寶還小,很是糾結。那麼1歲寶寶適合去哪裡玩?

1歲寶寶適合去哪裡玩

在寶寶小的時候,如果想要出去玩,一般來說盡量不要去太遠的地方,可以去動物園,游樂場,一些風景比較好的地方。家長帶寶寶出去玩的時候,要做好准備的工作,要給寶寶帶好水,還要准備帽子等等的必備品,同時也要注意安全的問題,小寶寶還小,家長一定要跟隨在身邊。這樣可以讓寶寶更好的去玩,也能鍛煉寶寶的膽量。

適合1歲寶寶玩的玩具有哪些

建議一歲左右大的寶寶應該玩兒積木類的玩具。色彩鮮艷一些的球,還有積木可以幫助開發寶寶的智力。也可以給寶寶買一些玩具車,拼圖之類的玩具。根據寶寶的個人喜好,給寶寶買玩具。

這時候的寶寶需要玩一些,帶有語言說話的玩具。有一些帶有講故事,唱兒歌的,早教機比較好。還可以買些早教類的書籍。一歲左右的寶寶正是語言開發期,哪一些可以講故事的早教機,幫助寶寶開口說話。

寶寶的成長需要很多的關心和陪伴,家長在寶寶一出生後,也是付出了很多的關愛,想要寶寶哪個方面的成長都十分的順利,在寶寶小的時候可以帶寶寶常常去外出,這樣對於寶寶來說是很好的鍛煉,不光鍛煉寶寶的膽量,也會增加寶寶的見識。

⑻ 一周半的孩子不和同齡孩子玩只和大人玩怎麼辦

會很有粗細的,他的智力比同齡孩子出色啊。

⑼ 適合和1歲半孩子玩的親子游戲

分水果 用具:常見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橙等)、一個籃子、玩偶 玩法:將盛著各種水果的籃子放到寶寶的面前,再拿出一些玩偶,由媽媽抱著;然後對寶寶說:「大熊要吃蘋果,寶寶請你幫它拿一個XX。」隨意說出籃子內的水果,或叫寶寶拿不同的水果。 寶寶學會——認識水果 小貼士:當寶寶熟悉游戲玩法後,可增加水果的種類以增加游戲難度。 推小球 用具:一隻小球 玩法:和寶寶對坐,玩推球的游戲。 寶寶學會——平衡和手眼協調 小貼士:根據寶寶的能力,把推球的距離縮短或加長,幫助寶寶肌力的發展。 堆堆砌砌剃須膏 用具:剃須膏 玩法:媽媽先給寶寶少量剃須膏在寶寶手中,互相用手槎弄;再跟寶寶利用剃須膏在浴室的牆上堆砌各種造型。 寶寶學會——開拓思維 小貼士:媽媽在跟寶寶玩這個游戲前,先把少量的剃須膏放在寶寶的手上,看寶寶是否有過敏反應,如果寶寶感覺不舒服應該停止。 聲音謎語 用具:一部錄音機、已錄制動物叫聲或家人談話聲的錄音帶。 玩法:媽媽先把寶寶熟悉的人或物的聲音一一錄下來,如爸爸、媽媽或其他親人的講話聲、汽車的喇叭聲、狗的叫聲等。游戲開始時,媽媽按動錄音機,逐一播放給寶寶聽,然後讓寶寶說出聽到什麼聲。 寶寶學會——聽聲音,辨別不同的聲音 小貼士:剛開始時,不要選擇太相像的兩種聲音,以免寶寶有挫敗感。 玩沙玩水 用具:各種玩沙玩水的工具 玩法:在暖和的日子,帶小孩到沙灘堆砌不同形狀的沙堆,然後在沙子里加進水,看沙子有什麼變化。 寶寶學會——知道沙子的特性並能夠發揮想像 小貼士:不要因為怕把衣服弄臟而對寶寶諸多限制,玩沙玩水的時候是他想像力充分發展的時候。 響一下、停一下 用具:鬧鍾 玩法:媽媽先准備一個鬧鍾;並告訴寶寶當聽到鬧鍾響的時候做出各種各樣的動作。 寶寶學會——快速反應 小貼士:媽媽可以多一些示範動作給寶寶作參考。 倒水游戲 用具:水、量杯 玩法:把各種大小的杯子給寶寶;鼓勵寶寶用杯子裝滿水,並倒進一個大鍋中。 寶寶學會——手眼協調 小貼士:在指定時間內看寶寶能完成多少的量。 舀豆子 用具:2個小碗、湯匙、各種大小的豆子 玩法:先把各種豆子分類放碗;媽媽拿著湯匙示範舀的動作,並鼓勵寶寶嘗試去舀。 寶寶學會——手眼協調 小貼士:媽媽在這個游戲的時候,請注意不要讓寶寶誤吞豆子。 相關文章 爸爸如何與寶寶玩游戲 雞蛋小游戲讓寶寶認識科學 與寶寶做親子游戲之浴室

⑽ 小孩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做完作業能放出去玩嗎有規定玩半個小時,但每次都差不多一個小時,而且要大人叫

孩子晚上做完作業,如果不是很晚,大人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出去玩半小時或一小時左右。讓孩子出去放鬆下,這樣會讓孩子養成學習和娛樂兩不誤的習慣,更利孩子健康成長。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