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德鄉村旅遊
『壹』 渭南市去山西旅遊路線
一日游線路
太原市
●晉陽文化日游 天龍山-晉祠-蒙山
●傅山文化1日游 大佛寺-崛圍山-竇大夫祠
●太原老城1日游 純陽宮-文廟-崇善寺-雙塔寺
●太原西山1日游 龍山-太山-店頭古村
大同市
●石窟古建1日游 雲岡石窟-九龍壁-華嚴寺-善化寺
●長城文化1日游 得勝堡-守口堡-新平堡
●地質文化1日游 烏龍峽-大同火山地質公園
●唐河峽谷1日游 覺山寺-車河村-桃花洞
朔州市
●右玉1日游 右玉精神展覽館-小南山-右衛古城-殺虎口
●雁門古戰場1日游 舊廣武-新廣武-雁門關(忻州)
●平魯區1日游 鳳凰城-明海湖-平朔露天煤礦
●應縣1日游應縣木塔-凈土寺-石柱山
忻州市
●五台山1日游 塔院寺-顯通寺-菩薩頂-黛螺頂-殊像寺-普化寺
●蘆芽山1日游 汾河源頭-蘆芽山-懸空村-萬年冰洞
●沿黃1日游 海潮庵-萬家寨-老牛灣-偏頭關
●定襄1日游 河邊民俗博物館-神湯都溫泉
●靜樂1日游 天柱山-風神山-靜居寺
陽泉市
●盂縣山水1日游 藏山-大汖古村-滹沱河漂流
●平定古關1日游 娘子關-固關-冠山
呂梁市
●沿黃1日游 水蝕浮雕-磧口古鎮-西灣古村-李家山古村
●紅色文化1日游 蔡家崖晉綏邊區紀念館-黑茶山「四八」烈士紀念館
●交城1日游 卦山-玄中寺-龐泉溝
●方山1日游 北武當山-於成龍故居
●文水汾陽1日游 武則天廟-劉胡蘭紀念館-杏花村
晉中市
●晉商精華1日游 喬家大院-平遙古城
●百里畫廊1日游 龍泉森林公園-蓮花岩-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
●綿山王家組合游 綿山-王家大院
●大寨精神1日游 大寨村-大寨展覽館-虎頭山森林公園
●太谷鄉村1日游 北洗三多堂-三台村-美寶山莊
長治市
●古建瑰寶1日游 天台庵-大雲院-太行水鄉-龍門寺
●太行山大峽谷1日游 紅豆峽-八泉峽-青龍峽
●紅色文化1日游 太行山八路軍紀念館-八路軍文化園-王家峪八路軍總部舊址-磚壁百團大戰指揮部舊址
●長子1日游 法興寺-崇慶寺-硅化木地質公園
晉城市
●太行古堡1日游 皇城相府-砥洎城-竇庄-郭壁
●炎帝文化1日游 炎帝陵-炎帝行宮-羊頭山
●陽城1日游 皇城相府-蟒河
●沁水1日游 歷山-柳氏民居-湘峪古村
臨汾市
●帝堯文化1日游 堯廟-華門-堯陵-仙洞溝
●洪洞1日游 蘇三監獄-廣勝寺-大槐樹尋根祭祖園
●襄汾1日游 丁村民俗館-陶寺遺址-龍澍峪
●吉縣1日游 人祖山-壺口瀑布-克難坡
●鄉寧1日游 戎子酒庄-雲丘山
運城市
●關帝文化1日游 解州關帝廟-常平關帝祖廟-關帝聖像景區
●河東文學1日游 鸛雀樓-普救寺-王官峪
●河東名樓1日游 鸛雀樓-春秋樓-飛雲樓-秋風樓
●黃河文化1日游 大禹渡-聖天湖-小浪底水庫
二日游線路
●太原穿越千年2日游
第一天:晉祠-天龍山-長風商務區,住太原;
第二天:雙塔寺-純陽宮-山西博物院。
●大同古建名山2日游
第一天:大同—渾源,游北嶽恆山、懸空寺,住大同;
第二天:游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遼金藝術博物館華嚴寺、九龍壁及大同古城牆。
●朔州塞上好風光2日游
第一天:游朔州古城、崇福寺,廣武古城、應縣木塔,住平魯;
第二天:游鳳凰古城,至右玉游小南山、蒼頭河、右衛古城、殺虎口長城,結束行程。
●忻州蘆芽山、萬年冰洞2日游
第一天:太原-寧武,游萬年冰洞、石門懸棺、懸空村、寧武天池,住東寨;
第二天:游汾河源頭、情人谷、馬侖草原、蘆芽山,結束行程。
●陽泉山水文化精華2日游
第一天:游娘子關及水上人家、固關長城,平定冠山,住陽泉;
第二天:游歷史文化名山盂縣藏山、大汖古村,結束行程。
●呂梁好風光2日游
第一天:游交城卦山、玄中寺,龐泉溝,住方山;
第二天:游北武當山、磧口古鎮、白馬仙洞,結束行程。
●晉中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人間仙境綿山2日游
第一天:游中國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古城—平遙,包括古城牆、日升昌舊址、縣衙、城隍廟、鏢局、明清建築保存最多的一條商業街—明清街等,住平遙或綿山
第二天:游綿山風景區,包括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中國最大道觀建築群大羅宮、天橋、佛教聖地雲峰寺、山水勝景水濤溝等,結束行程。
●長治平順山水古村2日游
第一天:游通天峽景區、虹梯關古村、岳家寨古村,住平順;
第二天:游井底古村、神龍灣景區,平順水鄉,結束行程。
●晉城悠然陽城2日游
第一天:游皇城相府、砥洎城、九女仙湖,住陽城
第二天:游國家自然保護區蟒河景區及析城山,結束行程。
●臨汾尋根祭祖、黃河風情2日游
第一天:臨汾-洪洞,游大槐樹祭祖園後返臨汾,游覽堯廟,住臨汾。
第二天:臨汾-壺口,途中游襄汾丁村,游壺口瀑布,返回臨汾。
●運城萬榮、永濟、芮城、運城晉南探秘2日游
第一天:運城-萬榮,游覽東岳廟、後土祠、李家大院,住永濟;
第二天:游普救寺、鸛雀樓,返運城游解州關帝廟。
自駕旅遊線路
●名山朝聖自駕3-5日游
太原-代縣(代州古城-雁門關,廣武長城)-應縣木塔-渾源北嶽恆山-大同(雲岡石窟、九龍壁、華嚴寺等)-五台山
●晉商民俗自駕+尋根覓祖自駕5-7日游
太原-平遙古城-靈石王家大院-洪洞大槐樹-吉縣壺口瀑布-運城解州關帝廟-永濟(普救寺、鸛雀樓等)-芮城永樂宮
●太行山水自駕3-5日游
太原-榆社雲竹湖-左權百里畫廊-黎城黃崖洞-平順通天峽-壺關太行山大峽谷-陵川王莽嶺-錫崖溝-陽城皇城相府
●晉陝峽谷自駕5-7日游
太原-偏關老牛灣、萬家寨-保德康熙棗園-臨縣磧口古鎮、西灣村、李家山村-石樓中華第一灣-永和乾坤灣-吉縣壺口瀑布-河津龍門-萬榮後土廟-永濟鸛雀樓-垣曲小浪底水庫
●歐美入境旅遊線路
線路一:
第一天:到達大同,游雲岡石窟、華嚴寺、大同古城牆,住大同;
第二天:游渾源恆山懸空寺、應縣木塔,住太原;
第三天:游中國煤炭博物館、晉祠、榆次後溝古村,住榆次;
第四天:游榆次常家莊園、平遙古城牆、日升昌票號、明清街、古縣衙、學習山西麵食製作,住平遙古城;
『貳』 急求山西各市旅遊宣傳口號! 尤其是忻州 呂梁 臨汾 陽泉 晉城 運城 根本找不到啊 好憂愁
山西 晉善晉美 華夏古文明 山西好風光 華夏神韻,晉善晉美/人文山西,晉善晉美/大山之西,晉善晉美/ 夢里老家,畫里山西/尋夢古文明,情醉新山西
1 太原市 唐風晉韻,錦綉龍城,清涼勝境 避暑都市•清涼太原/唐風晉韻,錦綉太原 華夏文明看山西,晉商風采數太原
迎澤區
杏花嶺區
萬柏林區
尖草坪區 傅山故里、不銹鋼城 傅山故里 美麗草坪
小店區
晉源區 晉之源
清徐縣 文化名城、醋都葡鄉 貫中故里 中國醋都
陽曲縣 三晉首邑,魅力陽曲 千里一曲,曲當其陽
婁煩縣
古交市
2 大同市 中國古都,天下大同
城區 產業特色化、城市靚麗化、環境人文化、民生覆蓋化、管理現代化
礦區
南郊區 攬勝南郊,走向大同
新榮區 塞北名鎮 古堡之鄉 名城生態區、古都後花園、休閑宜居地
陽高縣 塞上古風韻 魅力新陽高 美麗陽高,中國杏都
天鎮縣 邊塞文化、佛教文化、生態休閑、時尚田園
廣靈縣 塞北小江南、綠色文明地 生態廣靈、和諧廣靈 廣靈之旅——雕刻時光
靈丘縣 唐水鍾靈,魏山毓秀 紅色土地、綠色家園
渾源縣 鍾靈毓秀,塞北名城 民族融合之地,中國黃芪之鄉
左雲縣 能源重地、生態勝地、邊塞名城
大同縣 建設現代城郊型新大同縣
3 陽泉市 晉善晉美進陽泉 三晉門戶、晉冀要沖、晉東明珠、煤鐵之鄉、煤海山城/山西東大門 中共第一城 文獻名邦,生態陽泉/文獻名邦 魅力陽泉
城區
礦區
郊區
盂縣 忠義之鄉,秀美河山
平定縣 中國刻花瓷之鄉
4 長治市 太行山水,晉善晉美 太行情 上黨行——宜游長治歡迎您/神奇太行,宜居長治 冬有三亞、夏有上黨、清涼之都、避暑勝地
城區 清涼之都,綠色家園----長治城區歡迎您
郊區
長治縣 炎帝故里、煤鄉鐵府、城隍之都
襄垣縣 千年古縣,魅力名城,中國襄垣
屯留縣 古韓要地、三晉通衢 麟絳和秀,山水諧美
平順縣 上黨從來天下脊,無限風光在平順 妙在奇山秀水間——平順/雄奇山水,嘆為觀止 雄奇太行 夢幻水鄉/山水古太行 詩畫新平順
黎城縣 太行紅山,黎侯古城 暢游黎城,逸然自得 太行風景道厚重黎侯國
壺關縣 世界奇峽、天然氧吧,千里太行第一峽
長子縣 千年古縣、堯王故里、西燕國都、精衛填海——長子歡迎您 中國青椒之鄉
武鄉縣 抗戰聖地,紅色武鄉 八路軍的故鄉,子弟兵的搖籃 尋抗戰足跡,游紅色武鄉
沁縣 北方水城·中國沁州
沁源縣 神奇太岳 秀美沁源
5 晉城市 晉善晉美,盡在晉城——國際花園城市晉城歡迎您 神奇太行·經典晉城 晉善·晉美•晉城/河東屏翰、冀南雄郡
城區 一步一畫卷 一城一花園
高平市 炎帝故里 大美高平
澤州縣 澤潤古今 州通天下 山水古韻、精彩澤州 美麗澤州,魅力澤州
陽城縣 陽名天下 城載未來 品黃河文明,覽陽城美景//一城文化韻,滿目山水情 太陽之城,陽光活力之城/靈山秀水,生態蟒河/文明之源,山水人文古邑
沁水縣 沁人心扉 最美山水 千年古縣,中國沁水
陵川縣 領秀太行 清涼陵川 世界圍棋源地 太行風景之都
6 朔州市 晉善晉美 朔風朔韻 塞北朔州,宜居新城
朔城區 桑源古州 大美朔城 桑源古州 塞上明珠
平魯區 門神故里.魅力平魯 中國門神文化之鄉
山陰縣
邊塞雄風廣武城 黑色煤炭、白色乳品、綠色生態
懷仁縣 中國德鄉,天下懷仁 心懷德義、仁走天下
應 縣
讓釋迦塔走向世界,為釋迦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加油 佛祖道場,眾生和諧
右玉縣 西口風情、塞上綠洲、右玉精神 塞北之城,油畫小鎮 黃土高原的塞上明珠——右玉
7 晉中市 晉商故里,科教新城,魅力晉城 晉商故里,攬勝晉中 精輝古意,蘊藏晉中
榆次區 學府新城,大美榆次 享樂北方中國,請來山西榆次
太谷縣 谷色古香、養生太谷 谷色古香養生地 魅力無限新太谷
祁縣 喬家古風,魅力祁縣 酥梨之鄉 山西祁縣/梨苑風情·大美祁縣 晉商聖地,山西祁縣
平遙縣 平遙古城 中國明清第一城 又見平遙——等你來看我/華夏五千年,平遙第一城 何日平常心 千年逍遙游 平遙古城歡迎您
靈石縣 晉善晉美·靈石靈動 秦晉要道,川陝通衢 古鎮大院山水畫
榆社縣 晉在雲竹、大美箕榆、雲湖鶴舞、樂養仙境 半城為佛地,半城是民居
左權縣 紅色左權 歌舞之鄉 晉疆鎖鑰,山西屏障 巍巍太行山,英雄左權縣
和順縣 清涼和順 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
昔陽縣 悠遊昔陽 尋夢大寨 尋夢大寨,多彩昔陽/愛我家鄉,走遍昔陽 走進昔陽,尋訪亮劍主戰場
壽陽縣 游帝師故里,品福壽文化
介休市 三賢故里、清明源地 中國寒食(清明)文化之鄉——三賢故里介休
8 運城市 關公故里·中國運城 古中國,新運城/美麗河東,大美運城 關公故里 華夏根祖 大運之城/華夏之根、誠信之邦、大運之城
鹽湖區 華夏鹽都 德孝聖地 關公故里
永濟市 詩情畫意·美麗永濟
河津市 禹鑿龍門、魚躍龍門、相敬如賓
絳縣 天下第一縣
夏縣 華夏之根,忠孝之源,智慧之鄉,綠色之都 人文夏縣、古都夏縣、綠色夏縣 華夏第一都/古禹都·新夏縣
新絳縣
稷山縣
芮城縣 文明之源,洞賓故里,黃河明珠,生態芮城
臨猗縣 晉商源頭,中華果都,美麗臨猗
萬榮縣 中華笑城,山西萬榮 萬榮,讓笑話告訴世界/萬榮,在這里尋找最早的中國
聞喜縣 龍的故鄉,後稷故園,商王故都,晉國故土,宰相故里,風水故地
垣曲縣 美麗舜鄉 生態垣曲
平陸縣 天鵝之鄉、傅聖故里、生態平陸
9 忻州市 五台聖境 五福忻州 中國跤鄉·山西忻州/佛國五台,福地忻州 忻州山水關,京津後花園
忻府區 摔跤之鄉、八音之鄉、貂蟬故里 中國摔跤之鄉-忻府區
原平市 鋁電名城、酥梨基地、三班故里、慧遠故里、晉賢故里、將軍之鄉、書畫之鄉 秀美梨鄉·詩畫原平
代縣 大美雁門,魅力代州
繁峙縣 滹源明珠——繁峙
靜樂縣 中國藜麥之鄉 賞五彩藜景•品印加古糧•聚四海人氣•展靜樂魅力
定襄縣 安民辟壤 好運定襄 革命老區,紅色定襄;轉型跨越,騰飛定襄;山青水美,生態定襄;鍾靈毓秀,文化定襄 人說山西好風光,無限風光在定襄
五台縣 世界遺產地 美麗新五台 打造生態五台 綠染佛國聖境
神池縣 神韻池清,風光無限 天上瑤池,人間神池 月餅之鄉—神池
五寨縣 中國甜糯玉米之鄉 南有九寨溝,北有五寨溝
岢嵐縣 荷坪嵐漪 清涼山城
偏關縣 黃河入晉第一縣 三晉水電第一縣/中華長城古堡第一縣 黃河長城風情旅遊之地
河曲縣 美麗河曲 民歌的海洋 民歌的海洋,二人台的故鄉/古塞雄關,璀璨河曲 白樸故里,彰顯大美河曲文化。楊業舊籍,再譜轉型跨越新篇
保德縣 民歌之鄉、紅棗之鄉、神秘的三趾馬化石之鄉
寧武縣 軍事關隘、帝王游獵、邊塞佛教
10 臨汾市 中華根,黃河魂,堯鄉韻 帝堯之都·中國之源/文明古堯都,魅力新臨汾 堯都臨汾 鼓舞華夏
堯都區 堯都根祖文化游 溯中國源頭 尋華夏之根 鑼鼓之鄉/建堯都華表,樹堯都形象/平水洋洋樂堯天
曲沃縣 詩經山水,晉都曲沃 晉國古都、三晉之源,美麗曲沃,幸福家園 天府雄風,三晉重地/沃水懸出而瀠回
翼城縣 晉南咽喉,平陽門戶/中國翅果油樹之鄉、中國花鼓之鄉 翔山奮翼俯晉都
襄汾縣 帝堯文化之都 中國之根、禮樂之源,山西襄汾歡迎您 帝堯之都 文化襄汾/襄公陵側故汾城
洪洞縣 親情洪洞,華人老家——開放的洪洞歡迎您 問我故鄉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洪濤洞駭宣軍威
安澤縣 太行勝境、天然秀色、荀子故里·神奇安澤 荀子故里 千年古縣
浮山縣 中國剪紙之鄉 神山風韻,魅力浮山
鄉寧縣 美麗鄉寧歡迎您 鄂侯堙處祈昌寧
大寧縣 黃河之濱,幽古文明,堯帝故土,綠色大寧——開放的大寧歡迎您
汾西縣 神奇師家溝,魅力新汾西
永和縣 天下永和 大美乾坤 中國紅棗之鄉——永和
古縣 天下第一牡丹,和諧魅力古縣
吉縣 果鄉風韻/蘋果之鄉,壺口瀑布所在地 壺口瀑布濤驚世界,吉縣蘋果香甜中國/觀壺口瀑布,品吉縣蘋果,走轉型跨越之路 高天峻極化吉鄉
隰縣 傷梨花景,看紀念館,游小西天,品午城酒——魅力隰縣歡迎您 中國金梨之鄉/崇德向善好人隰縣
蒲縣 詩意山水、錦綉蒲縣、創業熱土、宜居樂園 堯王之師、蒲伊故里 蒲衣隱處懷帝師
侯馬市 晉韻古都、精彩侯馬 晉國古都 戲曲搖籃 侯馬皮影 冠傑中華 鼎新重築下馬里
霍州市 中鎮霍山 華夏州署——大美霍州歡迎您 誰不說咱霍州好/三晉明珠,精彩霍州 群峰如牆環小山
11 呂梁市 英雄厚土,魅力呂梁 白酒之源、紅棗之都、核桃之鄉、沙棘之府 英雄厚土,三晉明珠
離石區 實力新離石、魅力新離石、活力新離石、合力新離石 書香呂梁,悅讀離石 美麗鄉村離石游
文水縣 則天故里、胡蘭家鄉
交城縣 名人故里、卦山玄中、龐泉龍門、山水交城 卦山古柏、玄中祖庭、龐泉山水享譽三晉舅犯故里、呂梁英雄、華老家鄉名滿華夏 交城山,交城水
柳林縣 山水城市、商貿大縣、開放窗口 開放的柳林歡迎您
石樓縣 天下黃河第一灣 神奇石樓 太公故里
方山縣 廉吏故鄉 大美方山
中陽縣 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生態強縣,發展新區
交口縣 重耳舊里,交口新縣
『叄』 府谷地理位置,好山好水,
府谷縣位於陝西省最北端,地處陝、晉、蒙三省(區)交界處,東部隔黃河與山西省保德縣、河曲縣相望,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准格爾旗、伊金霍洛旗接壤,西部、南部與神木縣毗鄰。是陝西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陝西省規劃建設的火電載能工業園區。地理坐標為北緯38°42′—39°35′,東經110°22′——111°14′。全境呈三角形,南北長96.6公里,東西寬74.4公里。總面積3229平方公里(480萬畝)。
花塢步月度假山莊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郝家角村,這里依山傍水、古樹參天,一年四季空氣清新,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清澈見底的石馬川河在度假村前淙淙流過,黃河象一條金色的巨龍奔騰不息,黃河岸邊的棗樹、楊樹、柳樹、槐樹、榆樹、杏樹、海紅樹鬱郁蔥蔥,一派鄉村田園自然景觀,使您陶醉於世外桃園。
以綠色生態為特色,以環境健康為主題,鬱郁蔥蔥的棗樹,歐美式的別墅,古老的陝北窯洞,粗獷豪放的陝北民歌、二人台和真情演繹著不同口味的地道山曲,清雅淡素的陝北農家小吃以及香氣繚繞的黃河魚讓您垂涎欲滴。虎山擁秀——人文之美,美在天成五虎山亦名五龍山,舊府州八景之一。宋時即有寺廟,清乾隆、道光年間有過大規模的擴建和重修,1927年曾在此地召開過中共府谷縣委第一次黨代會,是府谷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年來,社會各界人士鼎力資助,北峰玉帝樓、雲霞觀等廟宇修繕一新,五虎山已打造成一個山青水秀、人文毓秀的民俗景點和生態旅遊度假區,被稱為北方的「小布達拉宮」和府州城「後花園」。
榆塞長城——萬里長城,橫亘東西府谷境內明長城東起牆頭鄉,西至新民鎮,綿延100多公里,設155個烽火台。而今部分段落夯層清晰,墩台依舊,新民龍王廟墩台、清水轉角樓墩台保存最好。據史籍記載,府谷境內長城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最初是魏國為了保障邊境的安全,曾在是境北部修築長城。
`秦源德水——九曲黃河,環繞而過府谷是黃河入陝第一縣,是為「秦源」。黃河從內蒙古君子津蓮花辿入縣境,西至龍口,河水騰波涌浪,雷吼鯨噴,甚為壯觀。兩岸皆崖石堅土,水從中流,無泛濫之患,是名為之德也。《史記》記載,秦滅六國,自以為得水德之助,因名河曰「德水」。
神龍瞻紫——極目遠眺,山水如畫神龍山位於縣城西,亦名營盤梁、將軍嶺。此山南臨黃河,背依群嶺,如巨龍昂首,嘯飲大河。登高遠眺,山水一色,雲蒸霞蔚,為府谷一大盛景。
麻鎮龍興寺位於麻鎮舊城麻鎮龍興寺,始建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是府谷保留最為完整的古廟建築群。廟內主體建築和清代壁畫保留完整。是榆林市十大佛教旅遊寺院之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府州古城府州古城始建於五代時期,是我國北方保留最完整的石頭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景點有:千沸洞、榮河書院、文星閣、文廟、城隍廟、南門瓮城、水門等,該城依山臨河氣局形勢蔚為壯觀!
古長城 長城以它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和悠久的歷史而舉世矚目。它作為中華民族龍的象徵騰空而起,距嶺摧濤,氣象萬千。它以軒昂氣概,勇於沖突一切之勢,遨遊於茫茫中華大地中,使得炎黃子孫為之驕傲,使得龍的傳人為之亢奮。縣境的長城,據史籍記載,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最初是魏國為了保障邊境的安全,曾在境北部修築長城。1981年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肆』 山襾萬榮空港新區征地案
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時期,大部分地區為晉國所有,所以簡稱「晉」;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因而又稱「三晉」。全省總面積15.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近3400萬人,省會為太原,省內轄11個地級市,119個縣、市、區。【人口】3392.58萬人(據2007年底省統計局的抽樣統計)。其中,城鎮的人口為1493.75萬人,占總人口的44.03%;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898.83萬人,占總人口的55.97%; 男性為1735.34萬人,占總人口的51.15%;女性為1657.24萬人,占總人口的48.85%;全省共有家庭戶993.21萬戶,平均每個家庭戶人口為3.37人。【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大同(第一批)、平遙(第二批)、祁縣、新絳、代縣(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第一批)、山西省臨縣磧口鎮 (第二批)、山西省襄汾縣汾城鎮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鎮 (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山西省臨縣磧口鎮西灣村(第一批)、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 (第二批)、山西省介休市龍鳳鎮 張壁村 (第二批)、山西省沁水縣土沃鄉西文興村 (第二批)、山西省平遙縣岳壁鄉梁村 (第三批)、山西省高平市原村鄉良戶村 (第三批)、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郭峪村 (第三批)、山西省陽泉市郊區義井鎮小河村 (第三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五台山、恆山、黃河壺口瀑布、北武當山、五老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山、交城龐泉溝、寧武蘆芽山、陽城莽河、五鹿山【國家地質公園】黃河壺口瀑布、寧武萬年冰洞、五台山、壺關太行山大峽谷【第一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山西省圖書館、山西博物院【土特產】山西的土特產品種類繁多。杏花村汾酒是我國古老的歷史名酒,色如水晶美玉,清香純正,味美無窮,暢銷國內外;山西老陳醋甜綿酸香,不僅調味上佳,還可消食、美容、殺菌;沁州黃小米形如珍珠,是皇家貢品;平遙牛肉色、香、味俱全;清徐葡萄,汾陽核桃,柳林木棗。太原頭腦等土產名吃也是風味各異、回味無窮。此外還有六味齋醬肉、雙合成糕點、推光漆器、晉祠大米, 隰縣金梨等。【特色菜】定襄蒸肉 五寨豬黑肉燉粉 羊雜燴 豬血灌腸【小 吃】「三倒手」硬面饃 保德碗坨 撥魚 代縣麻片 刀削麵 豆腐腦 豆沙糕 繁峙疤餅 高梁面魚魚 廣靈豆腐乾 河曲酸粥 黃糕 稷山麻花 解州羊肉泡饃 晉南醪糟 晉中油糕 砍三刀 拉麵 老勁子麻花 貓耳朵 孟封餅 面麻片 平遙牛肉平遙碗托 蕎麥圪坨 蕎面灌腸 燒麥 燒麥 神池麻花 涮羊肉 太谷餅 太後御膳泡泡糕 太後御膳泡泡糕 太原頭腦豌豆面 聞喜煮餅 忻州瓦酥 羊雜粉湯 羊雜燴 羊雜碎湯 陽城肉罐肉 陽高杏脯 陽泉飄抿曲 應州牛腰 油糊角 油麵油炸饊子 油炸饊子 莜麵 莜麵窩窩 莜麵窩窩 榆次灌腸 元宵 原平鍋魁 珍珠粥 豬血灌腸【特 產】保德油棗 玻璃圪嘣 澄泥硯 大同黃花 大同藝術瓷 代縣剪紙 代縣推光漆器 段畝硯 繁峙黃芪 仿古鐵器 汾酒廣靈小米 河曲紅果 恆山黃芪 黃河鯉魚 降龍木拐杖 晉祠大米 晉中剪紙 琉璃製品 麵塑 木碗 平遙推光漆器清徐葡萄 山西老陳醋 舒筋散 台黨參 台蘑 台硯 同川梨 銅火鍋 推光漆器 羊毛地毯 原平梨 雲岡絹人 竹葉青[編輯本段]行政區劃山西政區圖太原市:杏花嶺區 小店區 迎澤區 尖草坪區 萬柏林區 晉源區 古交市 清徐縣 陽曲縣 婁煩縣大同市:城 區 礦 區 南郊區 新榮區 陽高縣 天鎮縣 廣靈縣 靈丘縣 渾源縣 左雲縣 大同縣陽泉市:城 區 礦 區 郊 區 平定縣 盂 縣長治市:城 區 郊 區 潞城市 長治縣 襄垣縣 屯留縣 平順縣 黎城縣 壺關縣 長子縣 武鄉縣 沁 縣 沁源縣晉城市:城 區 澤州縣 高平市 陽城縣 陵川縣 沁水縣朔州市:朔城區 平魯區 山陰縣 應 縣 右玉縣 懷仁縣晉中市:榆次區 介休市 太谷縣 祁 縣 平遙縣 靈石縣 壽陽縣 昔陽縣 和順縣 左權縣 榆社縣運城市:鹽湖區 空港新區 永濟市 河津市 芮城縣 臨猗縣 萬榮縣 新絳縣 稷山縣 聞喜縣 夏 縣 絳 縣 平陸縣 垣曲縣忻州市:忻府區 原平市 定襄縣 五台縣 代 縣 繁峙縣 寧武縣 靜樂縣 神池縣 五寨縣 岢嵐縣 河曲縣 保德縣 偏關縣臨汾市:堯都區 侯馬市 霍州市 曲沃縣 翼城縣 襄汾縣 洪洞縣 古 縣 安澤縣 浮山縣 吉 縣 鄉寧縣 蒲 縣 大寧縣 永和縣 隰 縣 汾西縣呂梁市:離石區 孝義市 汾陽市 文水縣 中陽縣 興 縣 臨 縣 方山縣 柳林縣 嵐 縣 交口縣 交城縣 石樓縣[編輯本段]自然地理山西省地處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東翼。地理坐標為北緯34°34'——40°43'、東經110°14'——114°33'。東西寬約290公里,南北長約550公里,全省總面積15.6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6%。境界輪廓略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東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與河北省為鄰;西、南以滔滔黃河為塹,與陝西省、河南省相望;北依綿綿內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毗連。山西地形較為復雜,境內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種地貌類型。山區、丘陵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間。最高點為五台山的北台葉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點在垣曲縣境內西陽河入黃河處,海拔僅180米。山西表裡山河,丘陵起伏,溝壑縱橫,大部分為山區和丘陵。東界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北亘北嶽恆山、五台山,南聳中條山,中立太岳山。五台山主峰葉斗峰海拔3058米,為華北最高峰。中部由北而南分布有大同、忻州、太原、臨汾、長治和運城等盆地。主要河流有汾河、海河兩大水系。境內有大小河流1000多條,其中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條,大於40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乾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最長,全長659公里。被稱為中華民族文化搖籃的黃河,北自偏關縣老牛灣入境,飛流直下,一瀉千里,抵芮城縣風陵渡而東折,南至垣曲縣碾盤溝出境,途經19縣560個村莊,流程965公里。黃河流經晉陝峽谷,在吉縣壺口一帶河床突然下跌15至20米,流水直瀉,形成壯觀的壺口瀑布。[編輯本段]氣候條件山西地形復雜,地處中緯度地區,屬暖溫帶、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寒夏暖,四季分明,南北差異和垂直差異較大。山西地形多樣,高差懸殊,因而既有緯度地帶性氣候,又有明顯的垂直變化。山西地處中緯度,距海不遠,但因山脈阻隔,夏季風影響不大,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14°C,晝夜溫差大,南北溫差也大。西部黃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晉東南的大部分地區,平均溫度在8°~10°C之間。臨汾、運城盆地年均溫度達12°~14°C。冬季氣溫全省均在0°C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溫,7月份氣溫介於21°~26°C之間。山西無霜期南長北短,平川長山地短。大同盆地為110~140天,五台山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東部山區135~155天,臨汾、運城盆地則長達200~220天。全省年降水量在400~650毫米,但季節分布不均勻,夏季6月~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約佔全年的60%以上。全省降水受地形影響很大,山區較多,盆地較少。山西有三個多雨區,一是晉東南太行山區和中條山區,二是五台山區,三是呂梁山區。[編輯本段]歷史沿革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迄今為止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美稱,還被譽為「華夏文明的搖籃」。「女媧補天」的傳說就發生在山西。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和炎帝都曾在山西活動。我國上古時代的三個帝王堯、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為「堯都平陽(今臨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濟市)」、「禹都安邑(今夏縣)」。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北魏時,大同(當時稱平城)曾作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時。隋朝末年,李淵父子起兵晉陽(今太原市),繼而奪取長安,建立唐朝,後把太原定為大唐帝國的北都。元末明初,中原連年戰亂,災荒頻繁,而山西尤其是晉南一帶,經濟繁榮,人口稠密,成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區。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內,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幾次。洪洞縣大槐樹是當時一個主要移民站。全國不少地方流傳的「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即由此而來。明清時期,晉商和山西票號的崛起,著稱中外。西河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遺址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了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為活動的主要地區。中國史前三大偉人堯、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內建都立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政權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南部。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統治區。周代,晉國由山西境內崛興,晉文公曾為春秋五霸之一。秦、漢、魏、晉時期,山西無論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南北朝時期,山西是北朝統治的中心地帶,而且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為都,之後的東魏、北齊也曾以晉陽(今太原)為「別都」、「陪都」,這對促進山西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唐太宗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太宗認為是「龍興」之地,一直把山西作為唐帝國的腹臟地區,封太原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有唐一代,山西一直以其特殊的地位和發達的經濟、文化稱著於世。到五代十國,山西仍然對中國北方的政治、軍事形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宋遼時期,山西進一步繁榮,是中國北方經濟、文化的主要發達地區。元代,全國共11個行省,山西與山東、河北,並稱為元朝「腹地」,大同、平陽(今臨汾)、太原三城則成為黃河流域的著名都會。當時山西商業的發達、經濟的繁榮、文化的昌明,曾受到當時來中國旅行的義大利偉大旅行家馬可波羅的盛贊。明代,山西的商業迅猛發展,曾領全國之先。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後,山西的經濟、文化發展受到嚴重破壞。但是,山西人民英勇地抗擊了外敵的侵略。特別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山西人民進行了更加頑強的斗爭,在三晉大地上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百團大戰、平型關大捷、上黨戰役永垂青史。1949年4月,全省解放。9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從此揭開了山西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新篇章。幾十年來,山西人民為全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為重大貢獻。黃河流經山西,孕育了無數英雄豪傑、仁人志士。在中國的各個歷史時期,山西曾涌現出許多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歷史學家。最著名的有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晉文公重耳,有中國唯一的女皇帝、唐代傑出的政治家武則天,有中國的「武聖」、三國時期名將關羽,有唐朝名相狄仁傑、裴度,有抗擊匈奴而名垂青史的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有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的作者、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有創立「制圖六體」的西晉地圖學家裴秀,有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唐代著名詩人王勃、王之渙、王維、王昌齡、白居易,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政治改革家柳宗元,有金朝文學家、詩人元好問,有元曲四大家中的三位著名戲曲家關漢卿、白樸、鄭光祖,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學家、醫學家、書畫家傅山,清末維新派揚澤秀以及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劉光弟等。可以說,山西是人傑地靈,代不乏人。而其中晉商的足跡更是踏遍華夏、享譽全球。[編輯本段]歷史遺跡襄汾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境內有馳名中外的「丁村人」遺址,還有陶寺夏代遺址春秋晉城遺址。另外尚有漢末黃巾軍郭太部屯兵的白坡壘;以及史威村金代建築的「普凈寺」,丁村明、清居民建築等寶貴文物。山西是厚重的黃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古人類文化遺址、帝都古城、寶剎禪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畫、古塔古墓、佛道聖地、險堡關隘以及革命文物、史跡等,從北到南、珠串全省,構成了山西古今兼備,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目前,全國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築物70%以上在全省境內,具有珍貴價值的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就有119多處。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大同旅遊區的雲岡石窟、懸空寺、應縣木塔以及中國五嶽之一的北嶽恆山;忻州旅遊區的五台山、蘆芽山、代縣楊家將故地;太原旅遊區的晉祠、晉中的平遙古城、昔日晉商的豪宅大院;臨汾旅遊區的堯廟、洪洞縣的大槐樹、廣勝寺、吉縣黃河壺口瀑布;運城旅遊區的解州關帝廟、芮城永樂宮壁畫、夏縣司馬光墓、永濟黃河鐵牛、永濟普救寺和鶯鶯塔,等等。其中平遙古城和雲岡石窟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山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早在1921年,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高君宇,就在太原組建社會主義青年團,開展革命活動。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毛澤東親自率領紅軍主力渡河東征,在晉西、晉中、晉南各地遍撒革命火種。全國抗戰爆發後,八路軍三大主力挺進山西,創立了敵後抗日根據地。八年抗戰中,山西是華北抗戰乃至全國抗戰的重要戰略支點;山西地方黨組織培養了15萬名共產黨員,根據地向八路軍輸送了60萬熱血青年。解放戰爭期間,山西成為支援全國解放的戰略基地,廣大民眾積極支援前線,大批地方幹部南下或東進、西進,奔赴新區,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解放前的劉胡蘭精神,解放後的大寨精神、太舊精神、李雙良精神激勵著人們為爭取新生活不斷艱苦拚搏。「十五」時期,省委、省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全省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在2007年,山西省實現GDP 5696.2億元,同比增長14.2%。人均GDP約為1.6萬多元,超過了2000美元;財政總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200億元,同比增長38.20%,增速在全國各省市列首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565元,比上年增長15.3%,;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3000元,達到3665.7元,增長15.2%。[編輯本段]交通運輸山西省地處我國中部地區,鄰近北京、天津、鄭州、洛陽、西安、咸陽的工業中心,與上海、沈陽、武漢等城市相聚不遠,輸煤、輸電的距離較近。有同蒲、京包、大秦、石太、太焦、神黃等重要干線交會處,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目前已形成以鐵路、公路為主,航空為輔的交通運輸網路,成為華北乃至全國的重要交通樞紐。公路建設成績顯著,實現了速度與結構、質量的協調發展。2003年,全省公路共完成投資130.7億元。到2003年底,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到63122公里,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達到11399公里,占總里程的18%;高速公路達到1210公里,省會到10個市實現了「三小時高速通達」;全省94.4%的鄉鎮通了油路,96.2%的行政村通了公路,61.5%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省內太原、大同、運城、長治都有機場,其中太原武宿國際機場有航班直達北京、廣州、上海、天津、海口等30多個城市,大同至北京、廣州、上海、西安、武漢、鄭州、海口7個大城市及省內長治也有航班直達。省內有從大同到風陵渡的同蒲線縱貫南北,另外還有石太線、京包線、京原線、太焦線、邯長線大秦線、神黃線等鐵路線從省內通過,可以通達國內大部分大中城市。[編輯本段]汽車牌照A 太原市 B 大同市 C 陽泉市 D 長治市 E 晉城市 F 朔州市 H 忻州市 J 呂梁市 K 晉中市 L 臨汾市 M 運城市 N合資企業 O公安政法系統[編輯本段]自然資源山西省現有耕地553876萬畝,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高粱、玉米、豆類和薯類;經濟作物有棉花、煙葉、甜菜、胡麻、油菜籽等。大同、太原、忻州、臨汾和運城等盆地是山西省的主要農作區。近些年,雁門關外生態養殖畜牧業也發展很快,以奶牛養殖為主。山西省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煤、鋁土、鐵等為最。煤炭資源得天獨厚,分布在全省90多個縣(市、區)內。工業以能源、冶金為主,輕工業相對薄弱。山西省旅遊資源豐富,歷史古跡、風景名勝較多。較著名的有雲崗石窟、五台山寺群、晉祠、應縣木塔、永樂宮、懸空寺、壺口瀑布、解州關帝廟、洪洞大槐樹等。[編輯本段]城市手冊主要城市郵編及電話區號:太原市 030000 0351 大同市 037000 0352陽泉市 045000 0353 晉中市 030600 0354長治市 046000 0355 晉城市 048000 0356臨汾市 041000 0357 呂梁市 033000 0358運城市 044000 0359 忻州市 034000 0350朔州市 036000 0349古交市 030200 0351 介休市 031200 0354潞城市 047500 0355 高平市 048400 0356霍州市 031400 0357 侯馬市 043000 0357汾陽市 032200 0358 孝義市 032300 0358河津市 043300 0359 永濟市 044500 0359原平市 034100 0350[編輯本段]山西帝王列表春秋霸主 晉文公、胡服騎射 武靈王簡襄功烈 趙簡子、簡襄功烈 趙襄子鮮卑驕子 拓跋宏、漢國皇帝 劉 淵漢國皇帝 劉 聰、前趙皇帝 劉 曜後趙皇帝 石 勒、後趙皇帝 石 虎後唐太祖 李克用、後唐庄宗 李存勖後唐明宗 李嗣源、後晉高祖 石敬瑭後晉出帝 石重貴、後漢高祖 劉知遠北漢皇帝 劉 崇、北漢末帝 劉繼元中國唯一的女皇帝 武則天世界上採用水中倒土築壩技術建成的最高土壩工程 1961年6月竣工的汾河水庫中國自行生產的第一台拖拉機 1950年12月山西省機器公司仿美國克拉克型拖拉機試製成功抗美援朝號履帶式25馬力拖拉機。中國第一爐不銹鋼 1952年9月,太原鋼鐵公司第三煉鋼廠煉出新中國第一爐不銹鋼。我國第一座棉紡織機械製造企業 1954年建成投產的經緯紡織機械廠全國第一個車輪廠 1958年6月2日開工生產的太原鐵路局車輪廠全國第一代東方紅拖拉機 1966年國家第八機械工業部將國內自行設計的第一代東方紅拖拉機30型定點給山西試制,山西省於1969年試製成功第一代東方紅拖拉機並通過部級鑒定。全國第一台3000馬力燃汽輪機車 1969年12月,山西省大同機車廠試製成功全國第一台「長征型」3000馬力燃汽輪機車,為我國鐵路牽引動力的革新開創了新路。全國規模最大的鄉鎮制醋企業 1976年創建的山西省清徐縣第二醋廠,年產醋5000噸,是全國規模最大、產量最高的鄉鎮企業專業醋廠。全國第一台挖掘機 1977年,太原重型機械廠研製成我國第一台10立方米挖掘機。全國第一套高速線材精軋機 1982年8月2日,太原礦山機器廠製造成功我國第一套高速線材精軋機,為我國冶金軋材技術填補了一項空白。全國第一條雙線電氣化鐵路 1982年9月29日,時任山西省省委書記的王克文和鐵道部副部長李森茂為石太線雙線電氣化通車剪綵。亞洲最大的氧化鋁廠 1983年7月1日正式開工生產的山西鋁廠亞洲規模最大的制凹版廠 山西省運城地區製版廠首創中國「輸精管可復性注射栓堵法」 1984年,山西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趙生才等完成「輸精管可復性注射栓堵法」科研項目,為國內首創。中國醫學科學院專家委員會鑒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 1993年5月22日,山西省最大的水利工程項目,萬家寨引黃入晉工程奠基。這是一項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大型水利工程。全國最大的中外合作經營的露天煤礦 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全國第一個特大型礦井 1984年12月6日,我國第一個年產量為500萬噸的特大型礦井大同四台溝煤礦正式開工興建。全國最長的復線電氣化鐵路 1984年12月30日,我國最長的一條復線電氣化鐵路北京豐台經河北沙城 到山西大同的鐵路全線通車。該線全長379公里,是晉煤外運的重要通道。全國第一個反映漢民族民俗風情的博物館 位於襄汾縣城南5公里處的丁村民俗博物館,籌建於1985年,同年11月10日正式建成開館,是中國第一個建立的反映漢民族民俗風情的專題性博物館。全國最大的白酒生產基地 1986年1月,山西省杏花村汾酒廠一期擴建工程竣工,使其成為全國最大的名白酒生產基地。全國最大跨度的黃河索道橋 1986年7月28日,我國最大跨度的黃河索道橋,在山西省平陸縣南溝村與河南省澠池縣白浪村之間的黃河上架設成功。全國第一個煤炭博物館 我國第一個煤炭專業博物館中國煤炭博物館於1989年10月1日在太原落成開館。穀子營養品質遺傳規律的研究 1990年7月23日,山西省農科院作物遺傳所攻克的「穀子防秕增粒技術」通過農科委鑒定,這一理論的創立填補了我國穀子栽培學上的一項空白。全國最大的系列奶粉、飼料包裝企業集團 組建於1991年的山陰古城乳品企業集團全國單產最高的大豆品種 1993年3月,山西省農科院作物遺傳研究所李廷泉等人研究完成大豆新品種「晉豆11號」。世界最大的燃燒無煙煤電站 山西省陽城電廠世界上最大的橋式起重機 《科技日報》載: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機器廠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太重)為我國三峽工程水電站研製的世界最大、質量最好、整體技術性能最先進的兩台1200/125t橋式起重機(2001年)8月20日在太重試車成功。全國最大的楊樹基因庫 1994年7月8日,懷仁縣金沙灘建成全國最大的楊樹基因庫。該基因庫是山西楊樹局與德國技術合作有限公司開展的楊樹育種合作項目,1984年實施,已收集楊樹優良品系900多個,包含了全世界具有代表性的楊樹。亞洲最大的紡織機械製造企業 1995年8月18日,亞洲最大的紡織機械製造企業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它是山西省和全國紡機行業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發行H股的企業。全國最大的紅棗生產基地 山西省臨縣把發展紅棗作為全縣人民擺脫貧困奔小康的支柱產業來抓。1995年,全縣紅棗總產達到6500萬公斤,成為全國最大的紅棗生產基地縣,僅此一項,全縣人均收入260元。全國最大的特殊鋼生產基地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太鋼),是中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之一,是全國最大的特殊鋼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廠家和惟一批量生產電工純鐵的廠家。全國最大的煉焦煤產地 全國最大的煉焦煤生產基地是山西省西山礦務局。該礦位於太原市西15公里處,探明儲量為181.4億噸山西第一條高速公路 太舊高速公路,西起省會太原,東至與河北省毗鄰的省界舊關,穿越太行上,施工難度極大,於1996年6月15日全線通車,全長144公里,這是打開山西東大門的第一條現代化的交通要道。山西省貫通南北的高速公路 大運高速公路,北起大同,南至運城,全長666公里,縱貫山西全省,於2003年10月全線開通,它是山西省葉脈型生產力布局框架的主脈和脊樑。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產地 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是山西省陽泉礦務局。該礦務局是國家首批確認的特大型企業和全國500家最大的工業企業之一。全國民營企業第一大鋼鐵廠 位於山西省聞喜縣東鎮境內的山西省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鐵廠,是全國鄉鎮企業第一大鋼鐵廠。年產260萬噸鐵、260萬噸鋼、220萬噸材。全國最大的優質動力煤產地 山西省大同礦務局是全國最大的優質動力煤生產基地,被稱為「煤海」。煤炭儲量為375.8億噸,所產煤炭供應著全國1500多個企業,3700多家用戶,並遠銷海外。全國最大的銅礦 全國最大的銅礦是山西省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該公司位於山西省南部垣曲縣境內的中條山腹地。該礦資源豐富,蘊藏有46種礦產,是國內最大的地下開采銅礦山。世界第一的引水隧洞 山西省萬家寨引黃入晉工程中的南干7#洞(單洞)長43.5公里,比挪威「倫達思」工程的引水隧洞(28.5公里)還長15公里,比英吉利海峽地下隧洞(36公里)還長7.5公里,堪稱世界第一引水洞。國家「西電東送」大型工程神頭河曲三個項目 2002年8月20日,國家「西電東送」北通道神頭河曲三個項目正式開工。山西文物獨佔8項全國之最。山西省不可移動文物核查工作2006年全面完成,結果顯示,山西現存地面不可移動文物3.5萬余處,文物資源擁有8個全國之最。山西已公布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共有6781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119處,數量居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