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周邊游
⑴ 三河古鎮一日游該怎麼玩
三河平常沒有什麼好玩的,但過節就熱鬧了,過一陣子就是中秋國慶了,你可以趁這個時間去玩,到時候人很多的,街上有許多賣工藝品、小吃的,還有許多民間娛樂,有套圈、打汽球、扔沙包,還有唱戲的,三河小吃非常有名,到時你來了就知道了。三河要門票景點有:楊振寧舊居八元一人;鶴廬三元一人;孫仲德紀念館二元;劉同興隆庄八元;三河水上游八元;古娛坊八元;望月閣八元。古街古建築隨便看不要錢的哈。玩過當然要吃了,三河小米餃特別好吃,米粉蝦、豆腐面魚湯、酥鴨、馬蹄酥、茶干米酒等
⑵ 三河古鎮自助游
古河,古橋,古居,古茶樓。都是些比較古老的建築了。小吃是米餃。還有鵝毛扇
⑶ 如果到三河古鎮遊玩,哪六處古跡很值得一去
眾所周知,位於合肥西南的三河古鎮,是省城合肥目前唯一的一處5A級景區,作為合肥5A級景區的獨苗,三河古鎮有哪些最好玩的景點呢?
話說在三河古鎮之內,有許多橋,其中,有一座古橋最為特殊,它就是始建於宋代的三縣橋,之所以叫三縣橋,是因為這里地處三縣交界地帶,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一橋跨兩岸,雞鳴三縣聞”!
⑷ 三河古鎮有什麼好玩的
就是看看徽派建築,那有原始的石板路,還可以吃點風味菜。比較著名的景點是楊振寧舊居,國粹樓。那裡民風蠻純朴,物價也不高,如果想放鬆心情的話,去那裡遊玩還不錯。
⑸ 三河周邊有什麼休閑好玩的地方
地理位置
三河鎮,地處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處,與舒城、廬江縣相鄰
古鎮掠影1(16張)行政上屬於合肥市肥西縣。 此地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古名鵲渚、鵲尾(渚)、鵲岸等,後因泥沙淤積,漸成陸地。南北朝後期稱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鎮(詳見《附錄》中《三河鎮歷史變遷考》一文)。自隋、唐至清代,皆屬廬州府合肥縣,1949年1月25日解放,設三河市(縣級)。1950年4月撤市設區,屬肥西縣。1956年復設三河鎮(區級),直屬縣。編輯本段區位優勢
肥西縣最大港口
三河為 巢湖西岸水陸交通要沖,是本縣最大港口,水路經
古鎮掠影2(16張)豐樂河、杭埠河上通舒城、六安縣境,下通巢湖、長江;陸路通合肥、上派、廬江、舒城。80年代以來,三河到上派、合肥每天有國營、個體客車數十班次,客運已由原來的水路為主變為公路為主了。1985年,鎮北橫跨豐樂河的公路橋建成通車,汽車可駛入鎮內,公路貨運量也逐漸增大。
典型的水鄉古鎮
三河古鎮的水邊房屋
唐宋以後,三河周圍的河湖灘地逐漸興築圩田,綿延數十里,使這里成為魚米之鄉。三河鎮很早就形成一個以米市為主的繁華商埠。清嘉慶《合肥縣志》記載:「三河為三邑犬牙之地,米穀廩聚,匯舒、廬、六諸水為河者三,河流寬闊,枝津回互,萬艘可藏」。據1933年統計:三河港年平均輸出大米100萬石,為巢湖各港之冠。此外,舒城西山所產竹木柴炭等林產山貨順杭埠河而下,在此集散。來自下江(上海、南京)的日用百貨也由此批發,流向鄉間,使三河成為巢湖西岸和大別山東麓的一個重要商品集散中心,素有「買不盡的三河」之說。清光緒《舒城縣志》記載:「三河鎮百貨交通,為廬郡南一大都會」。 1938年夏,日軍侵佔三河86天,燒殺搶掠,對三河鎮摧殘極大。後來日軍在抗日軍民打擊下退出三河,合肥、蕪湖等淪陷區居民大量湧入,三河人口達七、八萬人,日夜開市,形成畸形「繁華」,號稱「小南京」。1945年抗戰勝利後,淪陷區居民回到原地。1946年後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內戰,在三河徵集軍糧;加之通貨膨脹,三河商業遭受沉重打擊,日漸蕭條。1949年1月 解放後始重新發展。據1950年調查統計:全鎮有各種行店1067家。 1956年,國家對私營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組織成合作店、組;大米運銷
三河古鎮中的小河
著名的古戰場
春秋時期,即為吳、楚兩國交爭之地。《左傳·昭公五年》「鵲岸」之戰就發
三河古鎮
生在此。南北朝時,此地為戰略要地,發生多次大戰。明末,張獻忠農民起義軍攻下三河,繳獲雙桅巨舟300餘艘,建立了水軍。晚清咸豐年間,太平軍攻下三河,把它作為皖北重要據點,築大城一座,環以九壘,屯儲糧草軍火,接濟天京、廬州。1858年11月(咸豐八年十月),太平軍青年將領陳玉成、李秀成在此聚殲湘軍悍將李續賓及曾國藩弟曾國華等清軍6000餘人,史稱「三河大捷」。文物古跡:舊有鵲亭、大王廟、鐵佛寺、李忠武公(李續賓)祠、萬年台等,今已不存。現存除幾條古街道外,還有太平軍城牆遺址、城隍廟、古碑、三縣橋等。1951年,三河鎮出土太平軍銅炮兩尊,現存南京太平天國展覽館[1]。
皖中商品走廊
三河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自古水陸通衢,車船輻輳,百貨交通,商賈雲集,甚是繁榮,曾於1949 年設市,當時人口5.6 萬,被譽為皖中商品走廊,是典型的中國水鄉古鎮。21世紀的三河正在締造新的輝煌,21世紀的三河旅遊業展開了騰飛的翅膀。開放、和諧、美麗、神奇的三河,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業發展得天獨厚,日新月異。三河鎮把旅遊業確定為「十五」期間三河經濟的龍頭產業,按照「高起點,新思路,大手筆,創一流」的要求,堅持高起點規劃,把三河納入合肥大旅遊經濟發展圈;高標准建設,打造「合肥頂級,安徽精品」的旅遊產品;優化旅遊環境,把三河建成最適宜人類旅居的城鎮;壯大旅遊產業,使旅遊業成為三河經濟發展的支柱,努力塑造「經濟強鎮、生態新鎮、歷史名鎮」的旅遊城鎮形象。世紀之交,千年更替,改革開放的三河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三河。三河人民熱情好客,珍重友情,渴望海內外朋友到三河觀光旅遊,投資興業,並分享三河經濟騰飛的歡樂。編輯本段古鎮歷史
三河古鎮水城
太平天國農民戰爭中,太平軍在安徽三河鎮殲滅湘軍精銳李續賓部的一次著名戰役。 1858年(太平天國戊午八年清咸豐八年)夏,太平軍佔領皖中重鎮廬州(今合肥)。清廷命江寧將軍都興阿、浙江布政使李續賓自湖北進援,收復廬州。9月,都興阿、李續賓率軍萬餘人自湖北入安徽,22日攻佔太湖後,兵分二路:南路由都興阿率領進圍安慶,北路由李續賓率領進圖廬州。 李續賓於連陷潛山、桐城、舒城後,11月3日率5 000餘眾進逼三河鎮。 三河鎮位於豐樂河、杭埠河、馬槽河交匯處,地當水陸要沖,是廬州的南面屏障。太平軍在這里構築城牆,外築磚壘9座,憑河設險,廣屯米糧,接濟廬州、天京(今南京)。李續賓率部抵三河外圍後,11月7日,決定以14營兵力,分路進攻城外各壘。 太平軍守將吳定規指揮所部依託磚壘頑強抗擊,於斃敵千餘後撤入城內繼續抵抗。 湘軍大舉來犯,吳定規向正在蘇北的前軍主將陳玉成頻頻告急。陳玉成聞報後決定率部兼程往援,並奏調後軍主將李秀成部同往。 11月7日,陳玉成趕至三河鎮西南30里的金牛鎮;14日李秀成趕至三河鎮東南25里的白石山。 兩支大軍,號稱10萬,連營數十里,截斷了湘軍的退路。李續賓屢勝氣驕,面對太平軍強大的援軍,拒絕退守桐城之議,反於15日深夜,派7營兵力,分左、中、右三路,夜襲金牛鎮,企圖僥幸取勝。 陳玉成抓住湘軍冒險出擊的有利戰機,以少部兵力正面迎戰,主力則從湘軍左翼抄其後路。次日凌晨,大霧迷漫,咫尺莫辨,陳玉成部迅速擊潰了左路湘軍,並乘勝切斷中、右兩路的歸路,將敵圍困在煙筒(墩)崗一帶。李秀成部聞訊趕來參戰,吳定規部也自鎮內出擊,三支太平軍相互配合,分割穿插,聚殲敵人。李續賓得知大隊被圍,便親率4營前往救援,連續沖擊數十次,亦無法突破太平軍的包圍圈,只得撤退回營,閉壁堅守。 這時太平軍已多路逼近,守壘湘軍已無鬥志,7座營壘迅速被攻破。 李續賓突圍後,陷入泥淖中,被太平軍擊斃(一說自殺)。 17、18日,太平軍將其餘營壘逐一攻破,全殲李續賓部。 三河之戰,太平軍集中優勢兵力,包圍分割,全殲勁敵。 陳、李兩軍乘勝南進,連克舒城、桐城,迫圍困安慶的都興阿退回鄂境。 湘軍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年余不敢東犯。[1]編輯本段古鎮名人
三河美食三河飲食,以徽派菜系為底蘊,融百家菜系之長,堪稱中國飲食的一大奇葩,聞名遐邇,傳統宴席—「八八席」、「八四席」,無不傳遞著久遠飲食文化的底蘊,「三河酥鴨」、「米粉蝦」、「豆腐面魚湯」等名菜無不展示水鄉的風韻,「三河小米餃」、「三河馬蹄酥」讓你回味無窮,還有三河茶干、三河米酒,工藝品三河羽毛扇更讓人流連忘返。至今,仍保存明清民謠《十大捨不得》:「一捨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二捨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1]編輯本段主要特產
三河古鎮油紙傘具有 400多年的生產歷史,三河古鎮油紙傘製作工藝於2009年在蕪湖「中國第八屆國際旅遊商品博覽會」上喜獲設計和製作金獎。
三河古鎮油紙傘
古代油布傘傳統技藝,油紙傘的原材料主要是毛竹、桑皮紙和桐油。從開料起到製作完畢,一把傘要經歷60多道工序,使用上幾十種工具,單是各種零件就達30多種。所有工序中,目前只有鑽孔等幾個工序可以採用電動工具,算是脫離了手工,其他的工序依然採用人工完成。製作完一把傘大約需要半個月,「還得看天氣,太陽大了不行,陰雨綿綿也不行。」氣候主要會影響傘骨的成型和紙面的平整,造成彎曲或起殼。一把傘反復撐收千與次不損壞,清水浸泡24小時不脫骨,傘頂五級風中行走不變形,任憑烈日曝曬亦不彎曲變形。 傘面花色多種多樣,僅染色就有20餘種,有的緋紅如晨曦,有的蔚藍加凈空,有的翠綠如碧水;或單色,或套色,五彩繽紛。在秀麗的傘面上,又經刷、噴、畫多種工藝,描繪上古鎮風景、花烏、山水等圖案,為三河古鎮油紙傘錦上添花,更顯美觀大方。 傘面採用三河古鎮風景,故名三河古鎮傘。三河古鎮油紙傘採用印染、貼畫,手繪,印刷等方法,繪有古鎮八景、小橋,流水,人家,徽派庭院,花卉、山水和仕女,有大紅、棗紅、和平藍、墨綠、桃紅、桔黃等二十幾個品種,具有外型美觀、選料講究、設計精美的特點。編輯本段三河民俗
三河民俗文化豐富多彩,體現了中國南北文化的交融。至今,春節至元宵節期間,民間仍自發舉辦耍龍燈、鬧旱船、河蚌舞等活動,特別是保持著挨家挨戶的拜年,討喜糖的風俗,小孩每逢初一早上都召集好夥伴拿個袋子去討糖果,不管認識不認識,只要說聲新年好!恭喜發財,都能得到一大把糖果,拜完年把糖果賣給小店換點花炮玩,其樂融融。端午節時,人們做粽子、玩龍舟。中秋節仍玩火把。婚喪娶嫁,仍抬花轎、請「良玩」,踩雲片糕表示步步高升。保存著淳厚的民風。編輯本段「八古」景觀
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三河鎮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條河流貫其間而得名。三河鎮以水鄉古鎮為特色,薈萃了豐富的人文觀景,形成了江淮地區獨有的「八古」景觀,即古河、古橋、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樓和古戰場。歷史上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商家雲集之地。 它清澈透明,晶瑩如鏡,俯瞰水面,水中游魚,岸邊垂柳,水地雲頭,皆歷歷在目。自小南河碼頭乘遊船,順流泛舟,你可以一邊品著香茗,一邊悠閑地欣賞錯身而過的兩岸風景,盡情享受「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光,洗去都市的塵埃。 三河鎮上連片的古民居飛檐翹角、雕梁畫棟,是皖中地區少見的晚清建築群。白色的碼頭牆,小青瓦敷蓋的雙坡屋頂。梁檁椽柱雕花彩繪,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額,懸掛於門楣上的八角玲瓏的掛燈,深幽的一人巷長滿的青苔,無不透溢濃郁的古風神韻。身臨其境,不禁讓人發思古之幽情。 古街從古碼頭起,沿小南河,向南綿亘2公里。 路面全用青色的大塊條石鋪砌而成,首尾相連,線條方正明晰,經歷千百年風吹雨打,人行車壓,石面十分光滑,街寬至三米,兩側店房鱗次櫛比,多為清明時期建築。 三河乃廬南水鄉古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傳統飲食文化源源流長。它取南北菜系之長, 集徽、川、淮揚菜之大成,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菜餚風味。色香、味醇、價實,為南來北往旅客之青睞。既有高檔佳餚,也有普通土菜。客人食之,滿嘴油津,滿口流香,令人回味悠長,不管你是文人雅士或是村野大眾,到此都能一飽口福。三河古名「鵲渚」,也是聞名遐邇的釀酒之鄉。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在此全殲湘軍李續賓部,取得輝煌的「三河大捷」,流下「鵲渚十里聞酒香,三河美酒醉英王」的美談。
⑹ 三河古鎮旅遊景點介紹
三河古鎮旅遊景點有劉同興隆庄、董寅初紀念館、大夫第、楊振寧舊居、孫立人故居、鶴廬、仙姑樓、桃花島、望月閣、舒城縣萬佛湖景區、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肥西縣紫蓬山風景區、廬江縣周瑜墓、廬江縣金孔雀溫泉度假區等。
1、劉同興隆庄
明清時期一家著名的商家,主要經營米、布、鹽等。 整座劉同興隆庄為五進八廂三十二間房屋。臨街是一幢二層木樓,二進為走馬轉心樓,後三進都是平房。第三進是敞廳,用於接待來客;四進是香屋,用於祭祀祖先;五進是居住宿舍,建築面積約有700平方米。
2、董寅初紀念館
集中展示董寅初先生不平凡的生平。主要分為六個展廳:一廳人傑地靈,二廳家世淵源,三廳書香一脈,四廳抗日救國,五廳實業救國,六廳代代領導結情深。
3、大夫第
明清時期文職官員的私宅。其陳列了展示明清傢具及建築構件。主要有同治六年,五部尚書(工部、刑部、戶部、兵部、吏部)朱鳳標題寫的《大夫第》匾額,明代櫻木整面方桌、紫檀木、花梨木圈椅、楠木櫃子、金絲楠木拔步床、清早期祖容畫像等。
4、楊振寧舊居
集中展示楊振寧教授的成長圖片和文學資料以及一些科學互動。楊振寧教授的母親是三河人,1937年底為了躲避戰亂,楊振寧曾於此客居求學。
5、孫立人故居
孫立人家族世代居住在三河,孫立人1900年12月8日出生於三河的八扇巷,從出生一直到八歲外出求學這段時間,就一直居住在這里。現重新修復的孫立人舊居為典型的皖中徽派住宅,共分為兩進。
第一進是圖片和文字展,主要介紹孫立人的生平,包括漫漫求學路、家世淵源、發憤圖強、行健不息須自強、留學美國、「八一三」淞滬會戰等幾個板塊。一二進中間為一個天井院,院兩邊主要展示孫立人當年部分作戰地形的圖片。第二進為兩層小樓,樓下是會客廳,二層為一木質小樓。
⑺ 河北三河有什麼好玩的地
三河要門票景點有:楊振寧舊居八元一人;鶴廬三元一人;孫仲德紀念館二元;劉同興隆庄八元;三河水上游八元;古娛坊八元;望月閣八元。古街古建築隨便看不要錢的哈。玩過當然要吃了,三河小米餃特別好吃,米粉蝦、豆腐面魚湯、酥鴨、馬蹄酥、茶干米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