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鄉旅遊 » 旅遊城市困境

旅遊城市困境

發布時間: 2020-11-25 06:26:28

㈠ 農家樂變「農家哭」,鄉村旅遊如何突破困境

農家樂旅遊標簽一直都是地方旅遊局所慣用的扶貧手段之一,但是近年來因為一些不好的旅遊現象發生,農家樂這個模式頗受詬病,一些新聞中報道,遊客在農家樂中所消費的金額甚至超過了在城市中檔餐廳的消費程度,讓人哭笑不得的農家宰客現象,是造成農家樂變成「農家哭」的罪魁禍首,要想讓鄉村旅遊突破困境,那麼一定要從改變農民的思想和地方旅遊現象開始入手。

以上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多謝閱讀。

㈡ 創建全國旅遊標准化示範城市存在哪些困難

在調查中,國家統計局蘭州調查隊發現,我市在創建文明城市中還存在四大問題:一是市專民整體素質水平屬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市民的環境意識差,存在隨地吐痰、亂扔雜物、亂貼亂畫等現象較普遍;在部分公共場合,還存在吸煙、大聲喧嘩、談吐不雅及舉止隨意、不遵守公共秩序、不考慮他人感受等不文明現象。
二是城市環境還有待於進一步改善。公共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弊病仍未根除,特別是背街小巷、貿易市場等部位,還存在衛生死角、路面破損、城市「牛皮癬」等現象。在城市的居民小區、單位院落以及城區比較隱蔽的角落還存在衛生死角等。
三是公共交通秩序還有待於進一步規范。市民有過馬路不走斑馬線的情況,亂穿馬路、亂闖紅燈、亂停亂放、隨意調頭等違法違章現象還有一定程度的存在,黑出租、爭道搶行、違章超車屢禁不止。
四是政務環境還有待於進一步提升。個別窗口服務態度冷漠,效率低下,服務質量不高。

㈢ 貴州作為一座旅遊城市,為什麼還如此的貧困

貴州經濟落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僅只是因為旅遊業的發展不夠。而是有其他多方面的原因共同導致的。貴州省地處中國西南腹地,有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地貌多樣,自然資源豐富。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省份。

現在相比於其他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地區,貴州目前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就是交通。「要想富,先修路」,從古至今,這都是發展的真理,修好路不僅僅是對於旅遊業的發展大有助益,對人才引進及其他各行各業都有良好的帶動作用。以貴州省近年來對交通建設花的大力氣來看,貴州今後的發展應該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㈣ 中國當下正在衰落的十大城市,有你家鄉嗎

近年,美國曾輝煌一時的底特律申請破產,對中國城市的發展敲響警鍾。由於資源枯竭或產業衰退,中國十大輝煌城市正逐步走向衰落。

近年,美國曾輝煌一時的汽車城底特律申請破產,對中國城市的發展敲響警鍾。2011年,中國公布了一份「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共有69個城市上榜。資源型或靠單一傳統產業支撐發展的城市,經過長期過度開發使用,如今面臨著資源枯竭、產業衰退的尷尬局面。這些城市現狀如何,又該何去何從?

一、 資源城市的產業轉型之路

資源型城市似乎總難以逃脫"建設-發展-萎縮-報廢"宿命。長期依賴資源的開采,忽視產業的多元化發展,技術的創新,加上環境污染,讓城市不可避免走向衰亡。這些城市往往因資源而生,也因資源而亡。

1、鄂爾多斯:煤都神話的破滅

這個曾經名不經傳的內蒙古三線城市,創造了一系列的經濟神話--GDP一度趕超香港,房價直逼"北上廣"。鄂爾多斯的煤炭產業占經濟總量近70%,占財政總收入近50%。擁有"黑金資源"的鄂爾多斯,在煤炭產業的黃金十年裡,風頭一時無兩。可惜,煤炭帶來的巨額財富,被這座城市揮霍在房地產市場里。據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鄂爾多斯的樓市均價大約為1200元,三年後,住房均價飆升到7000元左右。

神話的破滅始於2011年底,煤炭量價狂跌,樓市出現低迷,鄂爾多斯這個富裕煤都陷進債務危機。顯然,單一依靠煤炭資源,產業結構單一,產業鏈短,粗放生產,導致環境惡化,產能落後,同時熱衷房地產的投機買賣,這讓鄂爾多斯的發展之路越走越窄,泡沫隱患重重,終於一夜之間,神話破碎。

近年來,城市產業謀求轉型,將裝備製造基地作為強力引擎,引進500強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目前全市非煤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0%。預計到2017年,非煤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將提高到50%左右,有望形成一批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工業園區和大型企業。"完成由粗放型到集約型生產的轉變。

2、 陝北神木:煤炭王國風光不再

「因煤而興,因煤而富」,神木構建了一個讓人艷羨的優質煤炭王國,擁有免費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該縣煤炭探明儲量500多億噸,幾年時間,神木先後成為陝西十強縣、中國百強縣。

同樣患有煤炭資源"依賴症"的神木,在煤炭市場低迷,資金鏈短缺背景下,出現大額非法集資案件。而且,多年對煤炭的過度開發使用,也導致當地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盡管當地官員一再否認政府財政危機,但根據《榆林市2013年一季度經濟運行分析》,今年一季度神木縣99處地方煤礦停產了42處,另外尚有50處在做基建,實際也未開工,真正正常生產的只有7處,煤炭行業無法支撐當地經濟。而依附煤炭行業的物流、商業、煤炭機械等大規模下降,導致地方財政吃緊。

面對資源的枯竭,結構單一的產業無法支撐當地經濟發展,神木縣也開始尋求產業轉型和升級。當地政府籌備慈善公益基金,卻飽受種種質疑;資源相應的產業得不到帶動;上下游的技術創新與農業創新說多做少,實業艱難,未能帶來相應的收益。轉型之路困難重重。

3、 甘肅玉門:聚散皆因油

1939年玉門老君廟第一口油井出油,解放前十年間,石油產量占同期全國總量的90%以上,奠定中國石油工業的基礎。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為玉門輸送大量人才和技術。這里繁華興盛,擁有近11萬人口,經濟發達。

然而,過度的開采,石油產量開始下滑,環境破壞嚴重。由1959年最高的140.62萬噸降至1998年的38萬噸,這個國內最早開發的油田,如今成了企業規模最小、發展困難最多的石油企業。2009年3月,玉門市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名單。

此時,這里人口已不足三萬,經濟蕭條。隨著企業的接連破產與個體戶的銳減,產業經濟的蕭條最終影響到了地方稅源的縮水,企業存款和居民儲蓄存款大量外流。而油田企業部分搬遷和生活基地的搬遷,造成了大量人口遷徙。高收入高消費群體和高勞動素質人才流出,遷入的卻是貧困群體和低素質農業人口,消費能力和生產動力嚴重缺乏。

新玉門轉向開發風電資源,成為全國第五大風電基地和甘肅第一大風電基地,建設新能源產業城。但其石化產業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還是該市主導產業,"一油獨大"的畸形產業結構還將難以改變。

4、 湖北黃石:礦竭城衰

另一個擁有豐富礦源,卻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名單的是湖北黃石。據公開資料顯示,黃石的金礦保有儲量佔全省的88%,鐵礦石保有儲量雖只佔全省儲量的23.7%,但產量居全省第一,還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江南聚寶盆"黃石市裡,企業大多有"戀礦情結"--"反正我們有礦,我們的經濟總量在全省依然排在前列。"

這座資源城市,試圖依靠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減少資源開發產值,提高製造業和農業的比重,完成經濟轉型。可是,第三產業的落後,技術生產能力不足,對資源的依賴性,城市未來的發展仍然充滿隱患。

5、 雲南東川:"天南銅都"的困境

資源枯竭城市名單上還有雲南的東川。雖然經兩千多年的開采冶煉,東川仍是中國六大產銅基地之一,銅的地質儲量仍佔全國第二位,精礦含銅量佔全國第三位,在我國有色金屬及經濟發展中東川銅業仍具有其重要地位,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可是,畢竟經過上千年的開采,礦產資源已瀕臨枯竭,加上東川以銅資源采選為主,其他產業服務於銅礦開采。這種單一的產業結構讓東川經濟發展後繼無力,一損俱損。另外中國泥石流六大分布區的川滇山區的地理位置,也讓它飽受泥石流災害的困擾,水土流失嚴重,流失面積佔全區國土面積的七成以上。

近年來,據新聞媒體報道,東川產業開始利用龍東格公路,串聯各工業節點,形成"以線串點,以點帶面"的工業經濟發展格局。同時,以特色旅遊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再就業特區的成立有效促進再就業,截至今年8月,東川的城鎮登記失業率已經下降至11.54%。東川的轉型之路越走有順暢,有望擺脫資源型城市困境。

二、單一結構城市的產業升級之路

6、 景德鎮:千年瓷都的失落

景德鎮曾以自己"千年瓷都"的身份為傲,作為世界上惟一一座依靠一種產業維系生存十個世紀而沒有中斷的城市,景德鎮的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人從事著和陶瓷相關的工作。作為歷代官窯所在,景德鎮陶瓷在解放後曾一度占據全國產量的20%,並且成為好質量的代名詞。直到現在,一提到中國陶瓷,不少人腦子里出現的第一個地理名詞,仍然是"景德鎮"。而在中國,能以一個地方作為整個產業品牌的,並不多。

然而,靠一種產業支撐的景德鎮,在銷售渠道的分崩離析,南方企業激烈競爭下,已經走上衰落之路。而僅做高仿產品,缺乏創新,"全市有幾千個一樣的作坊,做出來的東西大同小異,對於經銷商來說,這是一個壓價的好機會。"目前,景德鎮主要依靠展銷和外銷歐洲市場方式銷售瓷器,可是,缺乏資本,規模生產能力,沒有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和人才,瓷都一步步走向沒落。

單一產業結構,小作坊生產模式阻礙著景德鎮"重振雄風"。其實,憑借千年積淀的工藝技術,引進現代化管理,打開銷售渠道,景德鎮還是能走出困境,再次享譽國內外。

7、 長春:中國的底特律

汽車產業佔全市經濟總量70%的中國汽車城長春,以生產汽車零部件為主,一直試圖復制底特律的輝煌。

金融危機讓這個"一業獨大"的汽車城遭遇寒冬,也暴露高速增長背後產業結構單一,產業鏈短等種種問題。據權威統計顯示,2008年前三季度長春市累計生產汽車數量增長率同比回落17.2個百分點,其中轎車庫存高達9萬輛,庫存增長2.6倍。同時,關於長春汽車企業停產或減產的消息不絕於耳:捷達減產,新寶來、邁騰、速騰停產,老寶來、開迪生產線關停……

幸運的是,長春擁有東北三省豐富的農業資源和自身發達的交通軌道運輸產業。面對底特律危機,長春拉長農產品加工業、軌道客車製造,提高創新能力,降低對汽車工業的依賴性。

8、廣州:汽車製造負增長

汽車製造業是廣州戰略性主導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廣州汽車產業以日系為主導,許多日本汽車品牌選擇廣州為它們在中國的生產基地。

據中新社報道,自去年中日釣魚島問題爆發以來,以日系汽車為主的廣州汽車產業產值受到很大影響呈現明顯下降。廣州市經貿委主任王旭東透露,「2012年廣州汽車產業產值同比下降6.3%,其中,整車產值減少300億人民幣、汽車全產業鏈產值減少450億元,拉低廣州工業稅收約3%,全市稅收減少1%。」

繼日系車銷售"滑鐵盧",廣州實施的汽車限牌政策,也使其年汽車銷售總量銳減一半。另外,廣州還遭遇汽車產值的增長困境。自去年8月起,廣州汽車製造業總產值已連續七個月當月負增長。

《南方日報》分析,城市居民對汽車的需求最近5到10年增長迅速,對汽車的消費快接近一個平台期,盡管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但也應該提前考慮新的龍頭產業。"如果廣州不未雨綢繆的話,主導產業會出現斷層,經濟滑坡是必然的。"

廣州把目光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據《南方日報》數據顯示,市財政連續5年每年投入40億專項資金扶持戰略性主導產業發展,每年投入20億元財政專項扶持資金戰略性新興產業,採用無償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提升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新材料與高端製造產業3個千億元級新興產業群,培育突破時尚創意、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產業3個百億元級新興產業群。

9、 溫州: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絕路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市藉助廉價的勞動力,發展了鞋業、服裝、皮革、眼鏡、制筆、打火機等一批勞動密集型輕工業產業。這些產業利用成本、價格優勢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獲得飛速發展,形成產業集聚,成為溫州現有工業的核心部分。近10年來,溫州本地現有工業企業和整體外遷企業對外累計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主要集中在服裝、鞋業、塑料製品等行業。

企業借貸資金鏈斷缺,企業主選擇倉惶出逃,溫州危機震驚全國。這次危機折射出溫州製造業和商貿業結構的單一,調整緩慢,企業規模偏小、競爭力低。銷售產值超過10億元的工業企業不到50家,缺乏產業主導企業的有效帶動。

"十一五"時期,溫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居浙江省後列,其中後三年均居全省末位。另外,由於生產要素成本上升較快,區域內工業企業資本回報遞減,企業利潤無法得到保障等因素,致使溫州企業向外轉移現象突出。這些企業在外投資項目的規模、技術都遠遠超過本地。

僅僅依靠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溫州經濟發展走向衰落。這種產業模式缺乏核心技術,利潤率較低,容易受到市場環境的沖擊。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人民幣升值加快,貨幣政策的緊縮,種種因素的疊加最終壓垮了這些本來就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即使貨幣政策不緊縮,這些中小企業同樣會面臨勞動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幣升值的威脅,危機遲早會到來,等待他們的命運在這種模式誕生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轉型迫在眉睫,這不僅靠企業的努力,還需要國家政策的配合。加強中小企業的融資和借貸,為轉型提供必要資金支持。

10、 海口:房地產泡沫破滅

1993年6月之前的海南出現一股淘金熱潮1992年,網易《中國製造》中數據顯示,海南全省房地產投資達87億元,占固定資產總投資的一半。這一年,海口市經濟增長率高達83%,海南全省財政收入的40%來自房地產業。

房價高漲的背後,海口市地價由1991年的幾十萬元/畝,一路狂飆至六百多萬元/畝。無數的房地產公司開始擊鼓傳花式地炒賣這個島嶼上的地皮和房產。高峰時期,總人數不過160萬的海島上,竟然出現兩萬多家房地產公司:平均每80個人一家房地產公司。開發商在銀行大量貸款,把甚至僅僅是在圖紙上的房子高價抵押給銀行,收獲倒賣地皮所得資金。

1993年6月24日,國務院《關於當前經濟情況和加強宏觀調控意見》出台。《意見》包括嚴格控制信貸總規模、提高存貸利率和國債利率、限期收回違章拆借資金、削減基建投資、清理所有在建項目等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公開資料顯示,全省1.3萬所房地產公司中95%陷入倒閉,數千家開發商捲款逃離。

佔全國總人口數僅0.6%的海南省留下的積壓商品房數量佔全國總量的10%。全省"爛尾樓"高達600多棟、1600多萬平方米,閑置土地18834公頃,積壓資金800億元, "天涯,海角,爛尾樓"一時間成為海南的三大景觀。海南省花了7年時間,才基本完成對積壓房地產的處理。截至2006年10月,全省累計處置閑置建設用地23353.87公頃,處置積壓商品房面積高達444.82萬平方米。

憑借房地產發跡的海口,直至今天,房地產在海南稅收、固定投資的佔有較高的比例。僅靠房地產業的支撐,海口有可能會遭遇第二次的泡沫經濟。

企業產業的轉型升級,需要同時藉助國家政策和市場的自發力。政府不斷完善市場制度,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同時放鬆行業准入限制,讓企業自發地追求更高層次的產業結構。總而言之,對於資源型或靠單一傳統產業支撐發展的城市,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㈤ 中國旅遊海外市場開發目前面臨哪些困難和挑戰

第一個層面,海外投資。一方面,危機發生後,海外資本市場出現暴跌,對我國較多海外投資都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我國海外直接投資的風險也不可忽視,一些項目可能面臨著資產價格縮水、投資收益下降、投資回收期延長等一系列風險。

另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使得海外許多股市大幅縮水,資產價格大幅下降,一些公司股票估值已居歷史低位;一些公司為了渡過目前的難關,賤賣公司資產或控股權;一些國家大幅降低了外資進入門檻。這些都為我國相關企業、機構創造了一系列海外直接或間接投資的潛在機會。國際金融危機延續時間越長,破壞程度越大、經濟恢復越慢,我國海外投資的潛在機會就會越多。

第二個層面,進出口貿易。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而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的目標地也主要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因此這次危機對我國進出口將產生重大影響,尤其對我國出口導向型經濟將會帶來沖擊,一些出口導向型企業面臨著資金回收困難、訂單減少的風險。我國一般性貿易出口收入、貿易順差、外匯收入等一系列宏觀經濟指標可能都會發生重要變化。

就我國進口而言,一些國家基於生產自救可能會出台一些有利於產品出口的政策,如降低出口關稅、降低出口價格、放鬆技術封鎖等。目前,一些大宗商品如石油、銅、鐵礦石等價格大幅調整降低了我國進口相關商品的成本,這些都有利於相關商品的進口。我國企業應抓住這一機遇,根據自身的需要和能力,擴大技術類、資源類、短缺類、價格優勢類商品的進口。

第三個層面,金融證券保險業。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金融業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利率聯動、匯率波動及其對金融機構經營的影響;金融環境的變化對銀行貸款業務可能產生重要影響;海外金融機構的風險可能傳導到其設置在我國的分支機構上來。對我國證券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股價波動及其對證券機構經營、業績和對投資者投資收益的影響;股價波動對市場融資功能的影響及其對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資的影響。對我國保險業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利率波動對保險業經營及業績的影響;資本市場波動對保險業投資收益的影響。

就影響程度而言,我國金融證券保險業對外有所開放但尚不充分,這就決定了此次危機所產生的影響程度相對有限。一方面,在國際金融、證券市場沒有穩定之前,我國金融、證券市場不可能走出反向的單邊行情。另一方面,影響我國金融、證券市場未來走勢的主要因素仍是國內的市場環境和運行機制。今後我國仍會堅持金融改革、開放、創新的發展路徑,但市場監管和風險防範會進一步加強。

第四個層面,房地產業。這次危機從源頭上看是房地產市場危機。因此,由房地產市場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房地產業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首先,我國幾個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部分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有可能面臨一些海外投資客拋售房產、抽離資金的情況;其次,基於美國這次房地產市場危機的深刻教訓,我國未來會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會控制房地產虛假需求的擴大和價格的暴漲暴跌,以避免房地產市場的劇烈波動引發金融業系統性風險。

第五個層面,旅遊業。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旅遊業的影響是雙重的:一方面,受危機影響較深的國家,基於發展本國經濟、增加就業的需要,可能會出台促進本國旅遊業發展的舉措,以吸引更多境外遊客。因此,我國居民出國旅遊可能會更加便利,國內旅遊業面臨著旅遊人數分流的潛在壓力;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機引發經濟衰退的影響,海外入境的人數可能會明顯減少,這對涉外旅遊會產生較大影響。

第六個層面,勞動就業。此次危機對我國勞動就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經濟增長放緩,新增就業機會可能相對減少。因此,未來一定時期可能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二是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等金融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失業金融從業人員有可能流向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少的國家和地區。因此,我國面臨著引進海外金融人才的良好機遇,國內金融業也可能面臨著更加嚴峻的人才競爭的態勢。但從長遠來看,這種人才競爭對我國金融、證券、保險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第七個層面,經濟增長。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會對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目前我國經濟增長基礎、方式與西方發達國家明顯不同。同時,我國經濟仍是投資推動型經濟,鐵路、公路、機場、港口、電網、城市基礎實施、新農村建設等領域仍有巨大的投資空間。一旦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較深而出現GDP增速下降較多時,我國投資型經濟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八個層面,經濟地位。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恢復經濟的復雜程度、困難程度會比我國大得多。因此,在未來幾年增速趨緩的情況下,我國經濟總量與發達國家的相對差距將會縮小,我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將會上升。具體而言,一些大宗商品的定價可能會考慮「中國企業談判因素」,而不是過去那種我國「需求什麼」國際市場「炒什麼」、「漲什麼」的格局。

㈥ 北京旅遊景點裡面做生意困難么,

北京旅遊景點裡面做生意不困難,因為數量有限,而且客流量極大,但是想要在景點里做生意很難,尤其是故宮。如果兜售商品會被警衛員請走。天壇裡面是少數沒有太多警衛的,但是兜售商品的人也極多。景點門口總是堆滿了小商小販,導游一般就告訴大家不要買,所以你要是想做生意,就要先跟某些固定的導游搞好關系,然後跟警衛隊搞好關系,看看能不能跟收門票的搞好,這樣子進景點不收錢。

㈦ 如何看待當前旅行社業的困境,旅行社的現狀

學旅遊的孩子?這個題太大了,旅遊比較好的要屬一線城市,二三線的會差比較多。自助行的崛起跟團會減少很多,特別是國內團。大部分的機票和酒店以及行程路線都很透明,錢上比較難掙

㈧ 中國正走向衰落的城市,有你的家鄉嗎

近年,美國曾輝煌一時的底特律申請破產,對中國城市的發展敲響警鍾。由於資源枯竭或產業衰退,中國十大輝煌城市正逐步走向衰落。

近年,美國曾輝煌一時的汽車城底特律申請破產,對中國城市的發展敲響警鍾。2011年,中國公布了一份「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共有69個城市上榜。資源型或靠單一傳統產業支撐發展的城市,經過長期過度開發使用,如今面臨著資源枯竭、產業衰退的尷尬局面。這些城市現狀如何,又該何去何從?

一、 資源城市的產業轉型之路

資源型城市似乎總難以逃脫"建設-發展-萎縮-報廢"宿命。長期依賴資源的開采,忽視產業的多元化發展,技術的創新,加上環境污染,讓城市不可避免走向衰亡。這些城市往往因資源而生,也因資源而亡。

1、 鄂爾多斯:煤都神話的破滅

這個曾經名不經傳的內蒙古三線城市,創造了一系列的經濟神話--GDP一度趕超香港,房價直逼"北上廣"。鄂爾多斯的煤炭產業占經濟總量近70%,占財政總收入近50%。擁有"黑金資源"的鄂爾多斯,在煤炭產業的黃金十年裡,風頭一時無兩。可惜,煤炭帶來的巨額財富,被這座城市揮霍在房地產市場里。據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鄂爾多斯的樓市均價大約為1200元,三年後,住房均價飆升到7000元左右。

神話的破滅始於2011年底,煤炭量價狂跌,樓市出現低迷,鄂爾多斯這個富裕煤都陷進債務危機。顯然,單一依靠煤炭資源,產業結構單一,產業鏈短,粗放生產,導致環境惡化,產能落後,同時熱衷房地產的投機買賣,這讓鄂爾多斯的發展之路越走越窄,泡沫隱患重重,終於一夜之間,神話破碎。

近年來,城市產業謀求轉型,將裝備製造基地作為強力引擎,引進500強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目前全市非煤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0%。預計到2017年,非煤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將提高到50%左右,有望形成一批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工業園區和大型企業。"完成由粗放型到集約型生產的轉變。

2、 陝北神木:煤炭王國風光不再

「因煤而興,因煤而富」,神木構建了一個讓人艷羨的優質煤炭王國,擁有免費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該縣煤炭探明儲量500多億噸,幾年時間,神木先後成為陝西十強縣、中國百強縣。

同樣患有煤炭資源"依賴症"的神木,在煤炭市場低迷,資金鏈短缺背景下,出現大額非法集資案件。而且,多年對煤炭的過度開發使用,也導致當地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盡管當地官員一再否認政府財政危機,但根據《榆林市2013年一季度經濟運行分析》,今年一季度神木縣99處地方煤礦停產了42處,另外尚有50處在做基建,實際也未開工,真正正常生產的只有7處,煤炭行業無法支撐當地經濟。而依附煤炭行業的物流、商業、煤炭機械等大規模下降,導致地方財政吃緊。

面對資源的枯竭,結構單一的產業無法支撐當地經濟發展,神木縣也開始尋求產業轉型和升級。當地政府籌備慈善公益基金,卻飽受種種質疑;資源相應的產業得不到帶動;上下游的技術創新與農業創新說多做少,實業艱難,未能帶來相應的收益。轉型之路困難重重。

3、 甘肅玉門:聚散皆因油

1939年玉門老君廟第一口油井出油,解放前十年間,石油產量占同期全國總量的90%以上,奠定中國石油工業的基礎。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為玉門輸送大量人才和技術。這里繁華興盛,擁有近11萬人口,經濟發達。

然而,過度的開采,石油產量開始下滑,環境破壞嚴重。由1959年最高的140.62萬噸降至1998年的38萬噸,這個國內最早開發的油田,如今成了企業規模最小、發展困難最多的石油企業。2009年3月,玉門市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名單。

此時,這里人口已不足三萬,經濟蕭條。隨著企業的接連破產與個體戶的銳減,產業經濟的蕭條最終影響到了地方稅源的縮水,企業存款和居民儲蓄存款大量外流。而油田企業部分搬遷和生活基地的搬遷,造成了大量人口遷徙。高收入高消費群體和高勞動素質人才流出,遷入的卻是貧困群體和低素質農業人口,消費能力和生產動力嚴重缺乏。

新玉門轉向開發風電資源,成為全國第五大風電基地和甘肅第一大風電基地,建設新能源產業城。但其石化產業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還是該市主導產業,"一油獨大"的畸形產業結構還將難以改變。

4、 湖北黃石:礦竭城衰

另一個擁有豐富礦源,卻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名單的是湖北黃石。據公開資料顯示,黃石的金礦保有儲量佔全省的88%,鐵礦石保有儲量雖只佔全省儲量的23.7%,但產量居全省第一,還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江南聚寶盆"黃石市裡,企業大多有"戀礦情結"--"反正我們有礦,我們的經濟總量在全省依然排在前列。"

這座資源城市,試圖依靠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減少資源開發產值,提高製造業和農業的比重,完成經濟轉型。可是,第三產業的落後,技術生產能力不足,對資源的依賴性,城市未來的發展仍然充滿隱患。

5、 雲南東川:"天南銅都"的困境

資源枯竭城市名單上還有雲南的東川。雖然經兩千多年的開采冶煉,東川仍是中國六大產銅基地之一,銅的地質儲量仍佔全國第二位,精礦含銅量佔全國第三位,在我國有色金屬及經濟發展中東川銅業仍具有其重要地位,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可是,畢竟經過上千年的開采,礦產資源已瀕臨枯竭,加上東川以銅資源采選為主,其他產業服務於銅礦開采。這種單一的產業結構讓東川經濟發展後繼無力,一損俱損。另外中國泥石流六大分布區的川滇山區的地理位置,也讓它飽受泥石流災害的困擾,水土流失嚴重,流失面積佔全區國土面積的七成以上。

近年來,據新聞媒體報道,東川產業開始利用龍東格公路,串聯各工業節點,形成"以線串點,以點帶面"的工業經濟發展格局。同時,以特色旅遊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再就業特區的成立有效促進再就業,截至今年8月,東川的城鎮登記失業率已經下降至11.54%。東川的轉型之路越走有順暢,有望擺脫資源型城市困境。

二、單一結構城市的產業升級之路

6、 景德鎮:千年瓷都的失落

景德鎮曾以自己"千年瓷都"的身份為傲,作為世界上惟一一座依靠一種產業維系生存十個世紀而沒有中斷的城市,景德鎮的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人從事著和陶瓷相關的工作。作為歷代官窯所在,景德鎮陶瓷在解放後曾一度占據全國產量的20%,並且成為好質量的代名詞。直到現在,一提到中國陶瓷,不少人腦子里出現的第一個地理名詞,仍然是"景德鎮"。而在中國,能以一個地方作為整個產業品牌的,並不多。

然而,靠一種產業支撐的景德鎮,在銷售渠道的分崩離析,南方企業激烈競爭下,已經走上衰落之路。而僅做高仿產品,缺乏創新,"全市有幾千個一樣的作坊,做出來的東西大同小異,對於經銷商來說,這是一個壓價的好機會。"目前,景德鎮主要依靠展銷和外銷歐洲市場方式銷售瓷器,可是,缺乏資本,規模生產能力,沒有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和人才,瓷都一步步走向沒落。

單一產業結構,小作坊生產模式阻礙著景德鎮"重振雄風"。其實,憑借千年積淀的工藝技術,引進現代化管理,打開銷售渠道,景德鎮還是能走出困境,再次享譽國內外。

7、 長春:中國的底特律

汽車產業佔全市經濟總量70%的中國汽車城長春,以生產汽車零部件為主,一直試圖復制底特律的輝煌。

金融危機讓這個"一業獨大"的汽車城遭遇寒冬,也暴露高速增長背後產業結構單一,產業鏈短等種種問題。據權威統計顯示,2008年前三季度長春市累計生產汽車數量增長率同比回落17.2個百分點,其中轎車庫存高達9萬輛,庫存增長2.6倍。同時,關於長春汽車企業停產或減產的消息不絕於耳:捷達減產,新寶來、邁騰、速騰停產,老寶來、開迪生產線關停……

幸運的是,長春擁有東北三省豐富的農業資源和自身發達的交通軌道運輸產業。面對底特律危機,長春拉長農產品加工業、軌道客車製造,提高創新能力,降低對汽車工業的依賴性。

8、廣州:汽車製造負增長

汽車製造業是廣州戰略性主導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廣州汽車產業以日系為主導,許多日本汽車品牌選擇廣州為它們在中國的生產基地。

據中新社報道,自去年中日釣魚島問題爆發以來,以日系汽車為主的廣州汽車產業產值受到很大影響呈現明顯下降。廣州市經貿委主任王旭東透露,「2012年廣州汽車產業產值同比下降6.3%,其中,整車產值減少300億人民幣、汽車全產業鏈產值減少450億元,拉低廣州工業稅收約3%,全市稅收減少1%。」

繼日系車銷售"滑鐵盧",廣州實施的汽車限牌政策,也使其年汽車銷售總量銳減一半。另外,廣州還遭遇汽車產值的增長困境。自去年8月起,廣州汽車製造業總產值已連續七個月當月負增長。

《南方日報》分析,城市居民對汽車的需求最近5到10年增長迅速,對汽車的消費快接近一個平台期,盡管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但也應該提前考慮新的龍頭產業。"如果廣州不未雨綢繆的話,主導產業會出現斷層,經濟滑坡是必然的。"

廣州把目光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據《南方日報》數據顯示,市財政連續5年每年投入40億專項資金扶持戰略性主導產業發展,每年投入20億元財政專項扶持資金戰略性新興產業,採用無償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提升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新材料與高端製造產業3個千億元級新興產業群,培育突破時尚創意、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產業3個百億元級新興產業群。

9、 溫州: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絕路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市藉助廉價的勞動力,發展了鞋業、服裝、皮革、眼鏡、制筆、打火機等一批勞動密集型輕工業產業。這些產業利用成本、價格優勢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獲得飛速發展,形成產業集聚,成為溫州現有工業的核心部分。近10年來,溫州本地現有工業企業和整體外遷企業對外累計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主要集中在服裝、鞋業、塑料製品等行業。

企業借貸資金鏈斷缺,企業主選擇倉惶出逃,溫州危機震驚全國。這次危機折射出溫州製造業和商貿業結構的單一,調整緩慢,企業規模偏小、競爭力低。銷售產值超過10億元的工業企業不到50家,缺乏產業主導企業的有效帶動。

"十一五"時期,溫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居浙江省後列,其中後三年均居全省末位。另外,由於生產要素成本上升較快,區域內工業企業資本回報遞減,企業利潤無法得到保障等因素,致使溫州企業向外轉移現象突出。這些企業在外投資項目的規模、技術都遠遠超過本地。

僅僅依靠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溫州經濟發展走向衰落。這種產業模式缺乏核心技術,利潤率較低,容易受到市場環境的沖擊。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人民幣升值加快,貨幣政策的緊縮,種種因素的疊加最終壓垮了這些本來就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即使貨幣政策不緊縮,這些中小企業同樣會面臨勞動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幣升值的威脅,危機遲早會到來,等待他們的命運在這種模式誕生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轉型迫在眉睫,這不僅靠企業的努力,還需要國家政策的配合。加強中小企業的融資和借貸,為轉型提供必要資金支持。

10、 海口:房地產泡沫破滅

1993年6月之前的海南出現一股淘金熱潮1992年,網易《中國製造》中數據顯示,海南全省房地產投資達87億元,占固定資產總投資的一半。這一年,海口市經濟增長率高達83%,海南全省財政收入的40%來自房地產業。

房價高漲的背後,海口市地價由1991年的幾十萬元/畝,一路狂飆至六百多萬元/畝。無數的房地產公司開始擊鼓傳花式地炒賣這個島嶼上的地皮和房產。高峰時期,總人數不過160萬的海島上,竟然出現兩萬多家房地產公司:平均每80個人一家房地產公司。開發商在銀行大量貸款,把甚至僅僅是在圖紙上的房子高價抵押給銀行,收獲倒賣地皮所得資金。

1993年6月24日,國務院《關於當前經濟情況和加強宏觀調控意見》出台。《意見》包括嚴格控制信貸總規模、提高存貸利率和國債利率、限期收回違章拆借資金、削減基建投資、清理所有在建項目等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公開資料顯示,全省1.3萬所房地產公司中95%陷入倒閉,數千家開發商捲款逃離。

佔全國總人口數僅0.6%的海南省留下的積壓商品房數量佔全國總量的10%。全省"爛尾樓"高達600多棟、1600多萬平方米,閑置土地18834公頃,積壓資金800億元, "天涯,海角,爛尾樓"一時間成為海南的三大景觀。海南省花了7年時間,才基本完成對積壓房地產的處理。截至2006年10月,全省累計處置閑置建設用地23353.87公頃,處置積壓商品房面積高達444.82萬平方米。

憑借房地產發跡的海口,直至今天,房地產在海南稅收、固定投資的佔有較高的比例。僅靠房地產業的支撐,海口有可能會遭遇第二次的泡沫經濟。

企業產業的轉型升級,需要同時藉助國家政策和市場的自發力。政府不斷完善市場制度,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同時放鬆行業准入限制,讓企業自發地追求更高層次的產業結構。總而言之,對於資源型或靠單一傳統產業支撐發展的城市,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㈨ 旅遊途可能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方法

旅行時應怎樣預防感冒
為避免旅途中感冒,應注意做到:
1.不到有可能發生流感的地方或疫區去。在公共場所注意迴避感冒者,或盡量與感冒患者保持一米以上距離,這一距離較為安全,因為大多數散布於空氣的流感病菌能夠傳播的距離約一米。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如果你別無選擇要呆在擁擠的車廂或濕度很低的環境中,如飛機座艙或通風透氣極差的空調車中,那麼每隔數小時就必須飲一杯飲料,以確保健康,預防不測。
3.注意氣候變化,適時增減衣服,避免忽冷忽熱,防止風邪侵襲。風對中樞神經系統有不良的作用,它使人感到壓抑、頭痛、煩躁、精神疲乏,風為百病之長,可以攜帶多種病菌侵犯人體,寒風、熱風均可致人感冒,亦可使肌肉痙攣、關節疼痛,電風扇、空調不宜過久的對著人體吹涼。
4.每天用清水洗手、洗眼、洗鼻腔兩次以上,保持手、眼、鼻的衛生。因為,應為病菌大多都是通過孔竅進入人體的,如鼻為肺竅,肺為嬌臟,最易受邪,鼻腔內發癢、堵塞多是病邪刺激鼻腔和呼吸系統。
5.保證良好的夜間睡眠良好可以消除疲勞,恢復體能,提高免疫;細胞功效。吃飽喝好、葷素搭配、講究衛生,防止病從口入;講究營養、注重實惠,可以補充消耗、增強體能,保持精力旺盛。
6.「握固閉氣法」。天有不測風雲,當氣溫突變,風雨襲人,驟然寒冷,缺衣少穿之際,要採用此法激發潛在能量,抵禦寒邪預防感冒。方法是:雙手雙足用力緊握,五官九竅閉縮,深吸一口氣,全身用力憋緊至不能耐受後放鬆,如此反復七次,機體將處地一種應急狀態,有充實衛氣、溫煦肌膚、抗禦寒氣、防止感冒的作用。
7.「鬆弛寂靜法」。若逢赤日炎炎,酷暑煩悶,燥熱難耐可採用此法來平和心氣以泄其熱。方法是:四肢九竅、骨胳肌肉、全身內外、物質精神統統放鬆,同時略提"神"聆聽體內無音之音30秒左右,如此過一會再做,這一點是"心靜自然涼"的千古不傳之真秘。遊人不妨一用,確有安神定志、降溫息熱、預防暑溫感冒的作用。
8.「旅遊健身法」。旅遊本身可以益身怡心,是老少咸宜的健身活動。旅遊時首先應該以最愉快的心情來成行,在精神上無憂無慮、無拘無束、輕松自在,在肉體上舒筋活血,滑利關節,增強體質,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減少疾病、預防感冒。
9.「呼吸防病法」。不正確的呼吸是導致感冒或其他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人們習慣了短促的呼吸,而忽略了均勻深長的呼吸,這樣在氧氣尚未全部到達肺部時,已迫不及待地被呼了出去,所以這個呼吸范圍很小,僅僅波及肺上部或腹部,而不使用橫膈膜,因此導致呼吸過促及換氣過度,這樣,人就容易感到緊張,氣量狹窄,特別是只將氧氣吸到肺上部是簋容易患感冒的,長期下去必須會影響心肺功能,誘發心肺疾病,並能影響胃的消化功能,造成胃脹。反胃,呃逆,還可導致慢性疲勞症、傷風及各種過敏等症,使人的綜合免疫能力降低。正確的呼吸方法是根據個人當時的具體情況而定。當處在運動狀態時應盡量使用肺部容量,當處在完全放鬆狀態時,應當是鼻吸口呼,呼氣的時間是吸氣的2。5倍,以深長、均勻、柔和,無聲息為准,這樣,久而久之自感氣力充沛,精神旺盛,諸病稀少,抵禦力強。

旅途飲食與保持身體健康
旅途中保持身體健康的首要問題就是時刻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旅行中的飲食衛生,重點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注意飲水衛生。一般來說,生水是不能飲用的,旅途飲水以開水和消毒凈化過的自來水為最理想,其次是山泉和深井水,江、河、塘、湖水千萬不能生飲。 無合格水可飲時,可用瓜果代替水。
(2)瓜果一定要洗凈或去皮吃。吃瓜果一定要去皮。瓜果除了受農葯污染外, 在採摘與銷售過程中也會受到病菌或寄生蟲的污染。
(3)慎重對待每一餐,飢不擇食千萬要不得。高中檔的飲食店一般可放心去吃, 大排檔的可有選擇性地吃,攤位或沿街擺賣(推車賣)的不要去吃。旅行中雖然飢腸轆轆的情況不少,但小攤小販的食物不能去碰。如果飢不擇食,則等於拿生命開玩笑。
(4)學會鑒別飲食店衛生是否合格。合格的一般標准應是:有衛生許可證, 有清潔的水源,有消毒設備,食品原料新鮮,無蚊蠅,有防塵設備,周圍環境干凈, 收款人員不接觸食品且錢票與食品保持相當距離。
(5)在車船或飛機上要節制飲食。乘行時,由於沒有運動條件,食物的消化過程延長、速度減慢,如果不節制飲食,必然增加胃腸的負擔,引起腸胃不適。
旅行葯品與應急物品
抗生素類葯物 頭孢氨苄膠囊、乙醯螺旋黴素片、四環素片、復方新諾明適用於各種炎症,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感染。黃連素片適用於腸道感染。

牛黃解毒片 適用於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用於咽炎、扁桃腺炎、牙齦炎、口腔潰瘍等。

抗病毒葯物 板藍根沖劑適用於清熱、解毒,有抗病毒作用,主要用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咽炎。

呼吸系統常用葯 速效傷風膠囊、銀翹解毒片、復方甘草片、復方川貝片、六神丸適用於消腫解毒,用於急性扁桃腺炎、咽炎、癰疽、瘡癤等,內服外敷。

草珊瑚含片 適用於抗菌消炎、止血止痛,用於口腔及咽喉炎症。

消化系統常用葯 胃舒平、胃復安、多酶片適用於胃潰瘍、胃痛、嘔吐、噯氣、胃酸過多、胃脹,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等。

防暈車船葯 乘暈寧、乘暈靜適用於預防暈車、船等。

抗過敏葯 息斯敏片、撲爾敏、撲熱息痛片適用於抗過敏。

鎮靜安眠葯 安定適用於鎮靜、安定神經。

防暑葯 仁丹、清涼油、十滴水、莪術油、風油精、白花油等適用於防暑提神。

傷科葯 正紅花油、驅風油、雲南白葯、麝香跌打風濕膏適用於扭傷淤腫、跌打刀傷、燙傷燒傷、心腹諸痛、風濕骨痛、四肢麻木、腰骨痛、頭風脹痛、蚊叮蟲咬等。
中暑的急救
當人們在夏季長時間受到強烈陽光的照射,或停留在悶熱潮濕的環境中,以及在炎熱的天氣里長途行走過度疲勞等情況下,均容易導致中暑的發生。
在上述條件下,一旦出現大量出汗、口渴、頭暈、胸悶、惡心、全身無力、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時,應想到這是中暑的先兆。此時,要盡快離開高溫潮濕的環境,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坐下休息,喝些糖鹽水或其他飲料,在兩側太陽穴擦些清涼油,經過一段時間休息後多可恢復。
如果對中暑先兆中出現的症狀未予以重視,繼續停留在強烈陽光照射或高溫潮濕的環境中,比如海濱浴場、蒸汽浴室或擁擠的汽車中,則會出現面色潮紅,體溫升高,皮膚發熱,嘔吐、眼前發黑甚至昏迷、抽搐等嚴重症狀;若是在氣溫炎熱的天氣里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或大量運動,導致機體極度疲勞。則會出現面色蒼白,皮膚濕冷、心慌、眼前發黑甚至昏迷等症狀。此時的病人多因無力支持而難以進行自救,體弱者甚至可能因得不到及時救治而死亡。
當救助者發現有人中暑倒下時,要根據病人不同的症狀給予不同的治療。如果是因為在強烈的陽光下或悶熱的環境中停留時間過長,表現為面色潮紅、皮膚發熱的病人,要根據現有條件給予降溫處理。迅速將病人抬到陰涼通風的環境下躺下,頭稍墊高、脫去病人的衣褲,用紙扇或電扇扇風。同時用冷水擦身或噴淋,以加快病人體內熱量的散發。有條件的可用酒精擦身加散熱。也可將冰塊裝在塑料袋內,放在病人的額頭、頸部、腋下和大腿根部。若無電扇冰塊等降溫條件,也可將病人直接浸泡在河水或海水之中降溫,救助者始終保持病人頭部露出水面,以防病人溺水。上述降溫處理時間不宜過長,只要病人體溫下降並清醒過來即可。為避免皮膚很快冷卻引起皮下血管收縮,妨礙體內熱量散發。救助者還應不時按摩病人的四肢及軀干,直至皮膚發紅,以促使循環血液將體內熱量帶到體表散出。神志清醒者,可喂以清涼飲料、糖鹽水及人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氣水等清熱解暑葯。若病人昏迷不醒,則可針刺或用手指甲掐病人的人中穴,位於鼻唇之間中上1/3交界處;內關穴,位於手腕內側上方約5厘米處以及合谷穴,即虎口等。促使病人蘇醒。出現嘔吐的,應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引起窒息。對於高燒不退或出現痙攣等表現的病人,在積極進行上述處理的同時,應將其盡快送往醫院搶救。
如果是在潮濕悶熱的環境中大量活動過度疲勞,表現為面色蒼白,皮膚濕冷、心慌、呼吸困難的病人。應盡快將病人抬到涼爽通風的地方躺下,松解解衣領、腰帶,保持呼吸通暢。用冷手巾濕敷前額及頸部即可,不要給予其他任何降溫處理,以免使症狀惡化。對於昏迷不醒的病人,則可針刺或用手指甲掐病人的人中穴;內關穴及合谷穴等。促使病人蘇醒。然後給予足量的清涼飲料、糖鹽水,以補充出汗造成的體液損失。

經解救清醒後的病人,必須在涼爽通風處充分安靜休息,並飲用大量糖鹽水以補充體液損失。因此此時體內的抗中暑機能處於疲勞狀態,若再重回炎熱的環境或參加體力活動,則後果將比上次中暑更加嚴重。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