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旅遊鄉村
❶ 中國公認四個鄉村!(旅遊)
還有
1。丹巴藏寨:空谷有佳人
2。哈尼村落:萬千名鏡映炊煙
3。圖瓦村: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4。黎平肇興侗寨:白雲深處有人家
5。婺源:最愛村頭油菜花
❷ 國家關於鄉村旅遊有哪些相關文件和政策
國家旅遊局關於促進農村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
國家旅遊局農業部關於大力推進全國鄉村旅遊發展的通知
❸ 世界上鄉村旅遊開展得最好的國家
鄉村旅遊起源於1885年的法國,十九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大規模發展,目前鄉村旅遊在德國、奧地利、英國、法國、西班牙、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已具有相當的規模,走上了規范化發展的軌道。鄉村旅遊對推動經濟出現不景氣的農村地區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鄉村旅遊對當地經濟的貢獻和意義得到了充分證明。在許多國家,鄉村旅遊被認為是一種阻止農業衰退和增加農村收入的有效手段。鄉村旅遊開發在世界各地發展非常迅速,2001年,義大利一萬多家鄉村旅遊企業共接待遊客達2100萬人次,營業額達9000億里拉(約合4.3億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在美國就有30個州有明確針對農村區域的旅遊政策,其中14個州在它們的旅遊總體發展規劃中包含了鄉村旅遊。在以色列,鄉村旅遊開發被作為對農村收入下降的一種有效補充,鄉村旅遊企業數量逐年增多。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前東歐和太平洋地區在內的許多國家,都認為鄉村旅遊業是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和經濟多樣化的動力。
據國家旅遊局的最新測算,目前中國鄉村旅遊的年接待遊客人數已經達到三億人次,旅遊收入超過400億元,佔全國出遊總量的近三分之一。據介紹,目前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已經達到359家,遍布內地的31個省區市,覆蓋了農業的各種業態。每年的三個黃金周,全國城市居民出遊選擇鄉村旅遊的比例約佔70%,每個黃金周形成大約6000萬人次的鄉村旅遊市場,鄉村旅遊已經成為旅遊業新的增長點。
http://ke.haosou.com/doc/6064952-6278011.html
❹ 國家旅遊局擬定哪10大鄉村旅遊目的地
北京延慶區,延慶區地處北京市西北部,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生態環境優良,是首都西北重要的生態屏障。其歷史久遠,名山勝水,鍾靈毓秀。有巍峨壯觀的八達嶺長城、有離現代大都市最近的松山原始森林自然保護區,還有經一億四千萬年進化形成的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風景眾多,美不勝覽。
農民不只是種地的收入,還加上了旅遊的收入,這樣的旅遊景點能更多一點更好。
❺ 政府,國家分別對鄉村旅遊扶持政策的支持有哪些
根據旅遊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大力發展國內旅遊,積極發展入境旅遊,有序發展出境旅遊,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科學利用資源,堅持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並重,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觀光旅遊質量,大力發展休閑度假旅遊和生態、文化、紅色、鄉村、森林、濕地、草原、海洋等專項旅遊,提升旅遊業發展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設一批國家級旅遊目的地和精品旅遊線路,推進全國特色名鎮(村)建設,規范發展主題公園。加快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鼓勵旅遊公共服務主體多元化。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大型旅遊企業集團,支持民營和中小旅遊企業發展。加快中西部地區和民族地區旅遊業發展。實施人才興旅工程,推進實施國民旅遊休閑綱要。加快旅遊立法和標准化體系建設,加強旅遊誠信體系建設,規范旅遊市場秩序,提高旅遊服務質量。「十二五」時期,旅遊業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初步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1.鄉村旅遊發展。
推進實施《全國鄉村旅遊業發展綱要》,建設一批鄉村旅遊及休閑農業示範村和示範縣,加大對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扶持。
2.旅遊精品建設。
推進實施《「十二五」全國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加強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打造一批國家級城市旅遊目的地、國家級精品景區,推出一批文化旅遊演藝精品和精品旅遊線路及文物、森林、海洋、溫泉、草原、工業、科技、會展、修學等專項精品旅遊景區。
3.紅色旅遊發展。
推進實施《2011-2015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繼續加大紅色旅遊基礎設施投入,深化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精品線路、重點旅遊區建設,加強紅色旅遊與其他旅遊產品的結合,完善配套服務,提高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精品線路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❻ 國家4a最美鄉村有哪些旅遊景點目錄
2013年全榮獲 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稱號 的 是
排名不分先後
江蘇省張家港市永聯村
浙江省東陽市花園村
貴州省興義市納灰村
河南省洛陽市平樂村
山東省滕州市大宗村
甘肅省白銀市龍灣村
雲南省騰沖縣水碓村
北京市房山區韓村河村
安徽省黃山市黟縣西遞村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雪鄉村
2014年全榮獲 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稱號 的 是
山東省沂南縣竹泉村、
西藏自治區工布江達縣錯高村、
安徽省岳西縣水畈村、[1]
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河口村、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湖縣烏圖阿熱勒村、
四川省武勝縣高洞村、
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洪塘村、
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南門村、
咸陽市禮泉縣袁家村、
浙江省江山市大陳村。
❼ 國家級最美旅遊鄉村示範地
國家旅遊局公布了首批20個「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名單具體如下:
北京懷柔雁棲「不夜谷」
重慶江津李家村
河南鄭州櫻桃溝
吉林東遼鴜鷺湖
內蒙古阿榮旗東光村
湖南長沙惠潤板倉
安徽黃山黎陽創客小鎮
江西石城大畲村
江蘇蘇州吳中旺山村
浙江莫干山國際鄉村旅遊(洋家樂)集聚區
浙江甌江古堰畫鄉特色小鎮
福建永泰嵩口古鎮
廣西陽朔矮山門村
海南瓊海北仍村
雲南建水團山古村
貴州丹寨「八寨銀匠村」
四川九寨溝天堂口民俗風情街
陝西禮泉袁家村·關中印象
青海互助小庄村
新疆和田何胖子大漠綠洲生態園
❽ 中國有哪些不出名但值得去旅遊的鄉村
婺源古村、安徽宏村、福建培田古村都是不出名但值得去旅遊的鄉村。
婺源一直被稱為「中國最美鄉村」,有「書鄉」和「茶鄉」之稱,一個被油菜花簇擁的白牆灰瓦(徽派建築)的鄉村。我們的夢中是否出現過在滿是油菜花的梯田追逐、嬉戲,呼吸著絲絲香甜,放下了城市中的繁華與吵鬧,這一刻拋棄了所有的雜念。
寨子里老人和兒童居多,老人臉上留下的都是歲月的劃痕,房屋大部分都是石頭和木頭建造而成,經歷了上千年的雨打風吹依然屹立不倒,就那麼穩穩的戳在那裡,守護者這個瑤族的人民,讓這個靜謐的村子多上一份安穩。夕陽西下,這個村子不知道還能幫隨著時間走多久。
❾ 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有哪些
我國是以農業為主體的發展中國家,鄉村地域廣闊,鄉村人口眾多。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中城市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城市景觀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與此同時,鄉村是我國經濟改革最早的地區,經濟水平顯著提高。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把自然、民族文化和農耕文化融入到傳統旅遊文化中,豐富了旅遊業的內涵,是旅遊業的一朵奇葩。隨著旅遊業與農村、農業的不斷融合,將進一步帶動農村各方面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發展,成為拓展農業多功能性、促進資源高效用、滿足新興消費需求的朝陽產業。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是當今旅遊發展方向之一,具有強大的生機和廣闊的前景。早在19世紀30年代歐洲已開始了農業旅遊。義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農業與旅遊全國協會",專門介紹城市居民到農村去體現農業野趣,與農民同吃、同勞作,或者在農民家中住宿。《2013-2017年中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1]數據顯示"積極發展休閑觀光農業、鄉村旅遊、森林旅遊和農村服務業,拓展農村非農就業空間"。現代休閑觀光農業充分利用農業生產過程、農民生活和農村生態,為消費者提供休閑、觀光、體驗等服務,是實現農業多功能、高效益的新型產業。發展休閑觀光農業,不僅可以促進農民就業增收,而且可以帶動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推進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2011年,中國旅遊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目前,中國已是世界第三大入境旅遊接待國和出境旅遊消費國,並形成全球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預計2011年國內旅遊人數約26億人次,同比增長12%;國內旅遊收入約1.9萬億元,同比增長21%。入境旅遊人數1.34億人次,同比增長1%;旅遊外匯收入465億美元,同比增長1.5%。出境旅遊人數7000萬人次,同比增長22%;出境旅遊花費690億美元,同比增長25%。休閑農業與鄉村生態旅遊被認為是全球性的"朝陽產業"。發展生態農業觀光旅遊是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新舉措;是推銷名優特產品的重要途徑;是築巢引鳳招商引資的好契機;是加強城鄉交流、提高農民整體素質的新思路;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環境的重要一環;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因素。隨著涉農旅遊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國內的涉農旅遊企業越來越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行業改革和國際化的深入研究。長期對旅遊業跟蹤搜集的市場數據,全面而准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從當前旅遊業的宏觀景氣狀況出發,以涉農旅遊業的發展經營和行業需求走向為依託,詳盡地分析了中國涉農旅遊業的發展與行業需求、發展速度和競爭態勢,對涉農旅遊業的發展前景做出了科學的預測。 全國各地的發展實踐證明,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的發展不僅可以充分開發農業資源,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延長農業產業鏈,帶動農村運輸、餐飲、住宿、商業及緝互光就叱腳癸協含茅其他服務業的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致富農民,而且可以促進城鄉人員、信息、科技、觀念的交流,增強城裡人對農村、農業的認識和了解,加強城市對農村、農業的支持,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即休閑農業是基礎。鄉村旅遊是重要的營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