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鄉旅遊 » 甘肅省鄉村旅遊現場推進會

甘肅省鄉村旅遊現場推進會

發布時間: 2020-11-25 05:57:28

A. 政策如何推動鄉村旅遊全面開發

近年來一系列旅遊扶貧政策相繼出台:2016年,《鄉村旅遊扶貧工程行動方案》制定出台,在全國實施了鄉村環境綜合整治、旅遊規劃扶貧公益、鄉村旅遊後備箱和旅遊電商推進、萬企萬村幫扶、百萬鄉村旅遊創客、金融支持旅遊扶貧、扶貧模式創新推廣、旅遊扶貧人才素質提升等八項專項行動;2017年,《關於支持深度貧困地區旅遊扶貧行動方案》制定出台,全面實施規劃攻堅、精品開發、人才培訓、宣傳推廣、示範創建等旅遊扶貧工程,加快推動「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旅遊業發展;2018年,《關於進一步做好當前旅遊扶貧工作的通知》制定出台,對旅遊扶貧工作進行再部署、再落實,全面推進貧困地區旅遊產業發展。

阿洛是浙江湖州培訓班的學員。他回到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捧當鄉迪麻洛村後,對自己升級擴建「迪麻洛阿洛客棧」更有信心了。同時,他在安吉縣參觀時,想到可以把一些項目引進家鄉,和鄉親們一起走上旅遊致富路。自2014年以來,這樣的培訓班共舉辦了15期,有4000多名全國旅遊扶貧重點村村幹部受益。旅遊扶貧培訓已經成為旅遊扶貧工作的「常態」。

B. 第一次來康縣不知道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康縣具有開發價值的自然景觀達100多處,人文景觀50多處。著名的景區景點有:康縣陽壩自然風景區、康縣梅園河國家濕地公園、白雲山森林公園、花橋村等。

陽壩景區
陽壩
康縣陽壩自然風景區(4A級景區)位於甘肅省康縣東南部,景區總面積504.93平方公里,境內氣候溫潤、景色秀麗,有紅豆杉、香樟、白皮鬆等國列珍稀樹種近40種;有金絲猴、金貓、大鯢等國列珍稀動物36種,又自然景觀200餘處,森林覆蓋率高達70%以上,居全省之首。景區內大部分為原生態森林。

梅園河濕地公園
康縣梅園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康縣陽壩鎮,面積555.8公頃,是以永久性河流濕地為主,灌叢沼澤濕地、草本沼澤濕地組成的復合濕地,是隴南市獨具特色的天然生物園,具有典型的河流濕地生態系統特性。濕地公園建立後,不僅能夠提供巨大的生態功能,在涵養水源、維持生物多樣性、保障流域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推動當地生態旅遊業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白雲山森林公園

白雲山森林公園,主峰海拔高2500米,白雲山具華山之險、黃山之奇、峨眉之秀、張家界之靈於一身。園內風景如畫,奇峰險竣,蒼翠秀麗、花木繁茂。白雲主峰壁立千仞,直指蒼穹。2003年被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它依山面水局新穎別致,結構脫俗獨特,如畫卷垂掛白雲山頂,似彩屏直豎燕子河南。每當東方破曉,河谷里,晨霧或如輕紗,游移飄乎,變幻莫測,或似重幔,匿大橋、迷高樓,山形花影在霧海中沉浮隱現。當夕陽銜山,晚霞滿天,河面抹上淡淡的紅光,微波起伏,園林倒映,又給公園增添了「一道殘陽鋪水中」自然景觀。
1985年10月4日,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視察康縣時,曾飽醮濃墨,揮毫題寫的「白雲山公園」園名鑲嵌在大門上方,兩邊刻有隴南味純汪廷湖題寫的對聯「百世風光當代裝點多秀美,千古歲月今朝耕耘更香甜」,大門背面是全國政協常委楊植霖題寫的「留贈康縣」 一詩。

花橋村
花橋村
花橋村(4A級景區)位於白望路沿線,距康縣縣城26公里,距望關成武高速入口5公里,距隴南市70公里。花橋村景區是西北地區集鄉村養生養老、田園觀光、休閑度假、民俗體驗、鄉村旅遊培訓及農特產品加工、展示、銷售等產業鏈融為一體的鄉村旅遊景區。花橋村森林覆蓋率高達70%,年平均氣溫11℃,地理條件優越,交通便利。村莊內環境優美,基礎設施健全。2014年花橋村被列入國家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2015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同年被列為全市鄉村旅遊示範點。2016年在全省鄉村旅遊精準扶貧現場會上被授予「中國茶馬古道文化藝術之鄉」、「甘肅省鄉村旅遊培訓基地」、「全省農民回鄉創新創業基地示範區」等榮譽稱號。

茶馬古道
康縣毗鄰陝西、四川,自古是連接西南、西北的重要通道。康縣境內的茶馬古道是目前國內發現唯一有碑文佐證的茶馬古道。

C. 棲雲田園小鎮有哪些旅遊項目

榆中縣棲雲山李家莊田園綜合體2017年7月被確定為全國首批8個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之一,也是甘肅省乃至西部地區唯一一個田園綜合體試點建設項目。項目位於蘭州市榆中縣城關鎮李家莊村,距興隆山大景區2公里,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旅遊資源和城郊區位優勢。項目規劃佔地26500畝,其中核心區8300畝,按照千畝花海區、棲雲田園小鎮、生態田園區、養生養老區、田園野趣區、親子體驗區、生態養殖區、榆興農庄體驗區、智慧農業生產區等9大功能區域規劃布局,全力打造智慧棲雲田園小鎮、西坡精品民宿、農業種植、千畝觀賞花海、特色餐飲、親子體驗、開心農場體驗、康體養生養老、休閑娛樂、盆景園、森林王國、農產品檢測中心、作坊一條街、農耕廣場、民俗街、農耕博物館、棲雲畫家村等46個重點建設項目。經過近3年的發展建設,李家莊田園綜合體成效初顯,榆興農庄、千畝花海、農業種植、智慧農業產業等多渠道齊發力,不僅拓寬當地群眾的致富路,也為周邊市民提供了一個閑暇娛樂的好去處,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1 千畝花海即將綻放

提到花海,一定會先想到榆中縣花間田的千畝花海,百萬株顏色各異的鮮花相繼盛開。記者再次走進花間田景區,工作人員分工有序正在加緊為迎接五一小長假的到來做准備。

「現在正在進行花海的整體規劃布置,已經將部分鬱金香進行移栽,預計4月28日就可以對外開放。」景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花海將以鬱金香、醉蝶花、波斯菊、向日葵、虞美人、馬鞭草等為主,實現鮮花春、夏、秋三季「長跑」,將在4月28日—30日試營業,5月1日正式開園。

據了解,花海於2019年五一小長假投入運營,並根據市場需求逐步配套了彩虹橋、花間田飛索、喊泉、迷宮等網紅「打卡」娛樂景點。連續舉辦了花間田搖滾音樂節、農民豐收節暨藝術節、千人書法大賽、冰雪旅遊節等十餘場主題活動,客流量達到50萬人次,收入突破400餘萬元。

與此同時,還為當地村民提供就業平台,吸引了大量周邊就業人員務工。參與景區花卉整體布局及種植的白銀小伙林廣巍在網上看到榆中縣千畝花海建設項目相關信息後,便投入到花間田景區花海種植項目中。「我一直從事花卉種植工作,以前在其他地方打工每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現在來到這里可以拿到5000元。」林廣巍介紹,景區為當地村民提供了100多個就業崗位。正在修整鮮花的張清芳已經在花間田景區工作快三年了,來這里之前主要靠家裡的幾畝薄田為生,每年的收入不過五六千元,日子過得緊緊巴巴。而現在,在家門口就業,讓她的生活也充滿了色彩。「現在每月工資可拿到3000元左右,一邊工作一邊賞花,別有一番滋味,工作的心情和動力也跟著倍增。」

2 智慧農業大棚帶動農戶創收

恰逢周末,上午10點的榆興農庄已經接待不少遊客,大棚採摘、水上餐廳、垂釣、兒童娛樂等一站式休閑體驗,與田園風光來個親密接觸。在榆興農庄智慧農業採摘大棚,利用多項領域感測器,通過手機控制棚內卷簾、通風、澆水等日常工作,並對數據進行採集,實現不同蔬菜在同一大棚種植的場景。記者看到各類果蔬食材正享受著「日光浴」茁壯成長,碩大飽滿的草莓讓人垂涎欲滴。郭小燕一家是地地道道的榆中縣李家莊人,過去家裡經濟來源主要靠種植傳統農作物,一年收入只有4萬元左右。如今,通過「企業+農村」的經營模式,年收入可達10萬元左右。「起初是村上幫助農戶貸款建造智慧大棚,現在我家已經承包了三個智慧大棚,主要種植西瓜、西紅柿、草莓,不僅收入翻了幾番,管理也更加規范。」

D. 鄉村旅遊將會帶動鄉村振興嗎

據報道,數據顯示,2017年,我省鄉村旅遊接待遊客突破7036萬人次,實現總收入127.5億元,鄉村旅遊從業人數達到18萬人,帶動2.92萬建檔立卡戶、12.26萬貧困人口脫貧,反映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和富民效應。

打造鄉村旅遊升級版,既是推進旅遊強省戰略和優質旅遊發展的客觀需求,在提高鄉村旅遊服務質量、產品質量、環境質量、發展質量等方面下功夫,推動鄉村旅遊規模化、景區化、品牌化、特色化建設,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鄉村旅遊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設旅遊強省的中堅力量,希望鄉村振興可以早日實現!

E. 鄉村旅遊的規劃原則是什麼

(1)服務新農村建設。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鄉村交通、用水、用電、通訊等生產生活條件,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發展鄉村旅遊的共同任務,鄉村旅遊規劃應於新農村建設回話緊密結合,融為一體。鄉村基礎設施、生產生活條件好了,鄉村旅遊的發展就有了基礎。在鄉村旅遊規劃中,要把旅遊鄉村的住宿、餐飲、停車場、農產品購物點等配套設施與新農村的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結合起來,營造村容整潔衛生、村民文明友善的旅遊環境,促進鄉村旅遊的快速健康發展。

(2)突出優勢

鄉村旅遊資源數量豐富、規模宏大、種類多樣,但是同時由於鄉村產業的相似性,帶來了各地鄉村旅遊資源的相近。因此,在鄉村旅遊規劃中,要進行橫向資源類比分析,突出區域優勢,提升鄉村旅遊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突出優勢,一是要突出鄉村自然景觀優勢,引導遊客凌律獨特的鄉村風光和山水景觀。

(3)強化特色

特色是旅遊產品的吸引力,在鄉村旅遊規劃中,強化特色,一是突出原汁原味的鄉村特色,避免鄉村城鎮化和商業化。並且服務設施設計防止脫離了樸素、自然、協調的基本原則。

(4)參與性

鄉村旅遊的核心吸引力,就在於遊客的體驗參與。遊客從城市來到鄉村,在旅遊觀賞青山秋水之中獲得審美體驗,在果園中親手採摘新鮮的水果,感受著碩果累累的豐收喜悅,鄉村旅遊規劃,要提供給旅遊者採摘、捕撈、耕耘、栽種等鄉村勞作機會,讓旅遊者體會農事的艱辛的同時,獲得健身娛樂。

山合水易相關案例參考:

《河北省昌黎葡萄溝景區項目策劃》

《甘肅省白銀市鄉村旅遊發展總體策劃》

《安慧蕪湖大浦新農村建設實驗區旅遊項目策劃》

F. 鄉村旅遊模式有哪些

在新農村建設中,不是所有的鄉村都能夠發展旅遊,而是要具備一定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從各地的發展經驗來看,適合發展鄉村旅遊的有三類鄉村,一是緊靠中心城市,汽車車程在兩個小時之內的城郊鄉村;二是緊靠現有景區的鄉村;三是具有旅遊資源良好的古村落、農村風貌、高科技農業、生產活動、生活方式、民情風俗、宗教信仰及各種傳統節日為特色,以及果業、花卉等特色農業發展或自然、生態比較好的鄉村。銘智旅遊策劃總結中外鄉村旅遊模式,可以分為五種:
1、村落民居旅遊模式
村落民居旅遊模式是依託特色村寨或民居群落的村落民居建築為旅遊吸引物的旅遊發展模式。村落民居建築按發展特點分為古代與現代兩類,村落民居旅遊模式也相應分為古民居旅遊與新民居旅遊兩種。
2、民俗風情旅遊模式
民俗風情旅遊模式以鄉村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旅遊吸引物的旅遊發展模式。民俗風情旅遊模式充分突出和展示鄉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時令風俗、工藝游藝、體育競技、信仰崇拜等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
3、生態旅遊模式
鄉村生態旅遊模式以田園、草原、森林、漁港等生態環境和各種鄉村生產活動為旅遊吸引物的旅遊發展模式。鄉村生態旅遊模式以稻作的梯田、放牧的草原、狩獵的森林與揚帆的漁港為特色,把鄉村生態與鄉村生產生活結合起來,旅遊與休閑結合起來,開發梯田游、草原游、竹鄉游、花鄉游、漁鄉游、水鄉游、蕉鄉游、果鄉游等不同特色的鄉村生態旅遊。
4、現代農業旅遊模式
建設現代高新技術農業示範園區,發展現代農業旅遊是鄉村旅遊的未來趨向。山東棗庄市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區、沂南大地農業科技示範園和臨沂羅庄飛龍花卉,形成鄉村旅遊的現代農業科技游模式。主要做法是,引進國內外種植高新技術和品種,使園區內的果木、花卉、蔬菜等植物既有食用價值,又有觀賞價值。園內一般分為育苗區、栽培區、溫室區,果木、花卉特色種植區。
5、綜合旅遊模式
綜合旅遊模式是對鄉村旅遊資源進行多元開發的鄉村旅遊發展模式。隨著旅遊業多元趨勢的發展,旅遊者對鄉村旅遊的需求與選擇也趨向多元化,鄉村旅遊發展又呈現出休息娛樂、收獲品嘗、運動養生、觀光審美、學習體驗等五種旅遊類型趨向。旅遊模式是旅遊發展一定階段的產物,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旅遊消費觀念的變化,旅遊發展模式會隨之推進,旅遊資源、客源市場、消費觀念都將影響旅遊發展模式的設計,休閑度假、現代農村觀光、休學體驗等旅遊產品將受到更多的關注。

G. 甘肅一帶的農村現在發展怎麼樣能具體介紹一下嗎

甘肅地域狹長,地理差異性顯著,涵蓋了黃土高原、青藏高原、黃河流域、戈壁綠洲等多種地理單元;又是多民族聚居區,文化地理單元的異質性強是甘肅的基本特徵。甘肅省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牢牢守住“三農”基本盤,強化工作舉措,狠抓任務落實,全省農業農村各項重點工作穩步推進,農業農村發展形勢穩中向好。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是會寧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希望會寧縣以本次節會為契機,進一步夯實基礎配套設施,創新培育精品旅遊線路,著力解決“引客入寧”短板,切實推動文旅產業提質增效,努力為會寧乃至白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