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鄉村旅遊
Ⅰ 鄉村旅遊怎麼搞
挖掘鄉村自然生態資源和傳統文化內涵,突出鄉村優勢。與繁華大都市相比,鄉村旅遊的優勢就在於歸園田居、採菊東籬的詩意風光,在於農耕放牧、春播秋收的農業文明。鄉村旅遊開發中,應揚長避短,突出鄉村文化與城市文化的差異性。要保留地方特色鄉村建築,保持淳樸的鄉村自然風貌,營造濃郁的鄉土文化氣息,盡量避免「大而全」的規模建設。要深挖鄉村旅遊人文內涵,要鼓勵和支持旅遊扶貧村開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演藝、農事體驗、節事節慶活動,保持鄉村旅遊景區特有的「農味」、「土味」和「野味」。
創建鄉村旅遊對接機制和收益共享機制,突出農民利益。鄉村有旅遊的優勢,但還需要現代化的旅遊理念和資本來開發。創建開放的鄉村旅遊對接機制和收益共享機制,把鄉村的山水、農民的資源和現代化的旅遊理念、資本對接,促進優勢互補,帶動貧困人口致富。要支持和鼓勵專業化旅遊企業參與旅遊開發,給予優惠配套政策,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帶動貧困人口參與旅遊發展。積極推進各類旅遊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與旅遊扶貧村「結對子」,在勞動用工、農副產品采購、產品開發、宣傳推廣等方面加強對口幫扶。創新農民財產入股參與扶貧開發的新路徑,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房屋財產權以及農民集體資源和資產都可以入股合作旅遊開發。建立鄉村旅遊收益共享機制,鄉村旅遊開發不能把群眾排斥在外,要著眼於貧困人口受益、貧困戶脫貧摘帽,讓貧困農民分享旅遊開發的長期收益。
拓展鄉村旅遊路線和產業價值鏈,突出農業價值。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要拓展鄉村旅遊價值鏈,讓貧困農民旅遊收入多元化。深入挖掘鄉村優質土特產和傳統手工藝品,充分發揮鄉村旅遊的帶動輻射作用,打造地域特色農產品、小吃、餐飲、手工藝品品牌,實現產品標准化。要整體開發鄉村旅遊線路,形成鄉村旅遊合力。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定點扶貧的河北省大名縣為例,鄉村旅遊和農業資源正在進行統一整合,組團開發,科學規劃推出鄉村游線路。打造集生態農業旅遊、運河文化、回族文化、名人文化、小吃文化、紅色文化六大主題於一體的鄉村文化旅遊品牌。形成兼具人文、自然、民俗、休閑、娛樂、教育六大功能的鄉村旅遊產業模式,提供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區域鄉村旅遊體驗,增強旅遊的整體吸引力。
建立鄉村旅遊協同管理與服務機制,突出政府職能。發展鄉村旅遊,實施旅遊扶貧,涉及的點多面廣,需要上下聯動、協同推進。要加強統籌、齊抓共管。建立由旅遊、農業、文化、交通、規劃、國土、環保、財政、發展改革等部門的鄉村旅遊協同管理與服務機制。統籌解決旅遊扶貧工作中的規劃對接、用地保障、行政審批和資金整合使用等問題,將鄉村旅遊工作有機融入扶貧攻堅大局,共同推動鄉村旅遊業快速發展。要抓好頂層設計、做好規劃方案。積極探索「多規合一」,將鄉村旅遊扶貧規劃與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易地扶貧搬遷規劃、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交通建設規劃等專項規劃有效銜接,科學編制鄉村旅遊扶貧專項規劃。
強化客源市場定位與營銷推廣,突出市場作用。目前,營銷仍然是鄉村旅遊的一個薄弱環節。要准確定位目標客源,主動開拓客源市場。把周邊大中城市作為一級客源市場,組織鄉村景區對周邊主要客源地進行宣傳推介,與當地旅行社進行業務合作。由本地人游帶動外地人游,先起步,再做大,後做強,示範帶動,造勢旅遊扶貧。要廣開鄉村旅遊營銷渠道,主動作為,積極謀劃,把鄉村旅遊產品、特色小吃、特色農產品進行集中展示、捆綁營銷、聯合推介。可以利用網路新媒體營銷,支持推動互聯網企業深度參與旅遊扶貧宣傳營銷工作,充分利用網路媒體開展旅遊資源和產品的宣傳、營銷。
改善鄉村旅遊的基礎設施和衛生環境,突出需求品味。發展鄉村旅遊不僅要做到「推開門看大自然」,更要求「關上門是現代化」。政府要統一規劃引導,改善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加大對貧困地區交通、通訊、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進景點景區到干線公路的連接路建設,確保每個重點村建好停車場、旅遊廁所、垃圾集中收集站、醫療急救站、農副土特產品商店和旅遊標識標牌。加快完善鄉村寬頻信息基礎設施,提升改善旅遊接待條件。加大鄉村環境整治力度,積極實施改廚、改廁、改房、整理院落為主要內容的「三改一整」工程,打造干凈衛生、舒適整潔的居住環境。
更多關於鄉村旅遊的問題請關注51找地網。
Ⅱ 鄉村旅遊的開發思路有哪些
由於鄉村旅遊的來開發需要政府、源企業、金融機構、當地居民等各方共同參與,涉及利益體較多,所以可按照鄉村旅遊成長的協調機制,將鄉村旅遊的經營模式劃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政府主導型模式、社區居民主導參與型模式和多利益主體參與型模式。
大量實踐表明,政府主導型模式適用於鄉村旅遊開發早期階段或經濟落後的貧困地區。因為政府主導的優勢十分明顯,可構建相對公正的利益分配機制,實現政府、開發商、農民的利益均衡。
社區居民主導參與型模式又細分為兩類,一類是村民自主開發型模式,另一類是鄉村組織型模式。村民自主開發型模式常見的有有「個體農庄」模式、「農戶+農戶」合作模式、「示範戶帶領」模式等,鄉村組織型模式是由自發組織的協會或部分引導鄉村旅遊發展的模式。——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Ⅲ 鄉村旅遊有利有弊,如何正確開發鄉村旅遊
發展鄉村旅遊,首先要考慮目標人群在哪裡。我國目前市場潛力最大、發展最成熟、最普遍的鄉村旅遊類型就是將城市郊區利用起來進行鄉村旅遊的發展,因此發展鄉村旅遊項目最好是在城郊或距離城鎮兩到三小時車程以內;
其次,利用景區進行拓展,將位於景區周邊的鄉村用於鄉村旅遊發展也是一種較為便利的模式;
因此,投資者和農民在開發鄉村旅遊前,一定要以市場為導向,選擇好地理位置,並且根據目標人群的喜好以及當地的特色鄉村文化合理選擇項目。
前瞻產業研究院專家指出,在發展鄉村旅遊項目時,一定要深度挖掘當地的特色鄉土文化、民俗文化,從建築、飲食、民俗等方面全面提升當地鄉村旅遊的價值以及核心競爭力。此外,投資者和農民在發展鄉村旅遊項目時可以考慮與政府、企業、旅行社以及農民展開合作,這樣既能保證資金到位,同時也能適當擴大經營規模,降低經營風險。
Ⅳ 如何發展鄉村旅遊!具備的條件!
一、發展鄉村旅遊一定要有資源,像你說的山、水、環境優美。
二、既然是鄉村旅遊,一定要有鄉村的特色,比如說吃的農家餐有特色,其他地方吃不到。住的農家院落有特色,其他地方找不到。比如民俗方面獨一無二。。。
三、另外交通要便利,讓遊客開車能到。
四、同時各種配套設施也要齊全,比如電、網路、娛樂等等。
Ⅳ 想建個美麗鄉村游需具備什麼條件
「走哇,端午節,我請大家去農村轉轉。」6月6日,家住臨河山河墅的王彥博在微信群里與幾位老同學相約,准備來一次鄉村游。他說,夏天來了,去農村呼吸呼吸新鮮空氣,體驗體驗淳樸的農家氛圍,去蔬菜水果大棚里干點農活,比呆在家裡看電視強十倍。
不知不覺間,這種回歸田園、體驗農村的旅遊活動方式——鄉村游開始火起來。其實,早在古代,美好愜意的鄉村生活和寧靜恬然的自然風景已然成為文人游士筆下稱贊的對象。「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是孟浩然的感受;「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是陶淵明的意境。而如今,厭倦了鱗次櫛比的高樓和擁堵喧囂的交通,更加註重生活品質的城市人也把眼光投向了美麗的農家田園,鄉村游一時受到不少城裡人追捧。
鄉村游的興起不僅給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種休閑娛樂的方式,也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給農民提供了一個增收創收的渠道,也成為我市旅遊業的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旅遊產品,一個令人矚目的亮點。
鄉村游 休閑好方式
夏天來了,淹沒在水泥叢林當中的城市人,從繁忙的工作間隙當中擠出彌足珍貴的雙休日,思謀著去哪避避暑,渴望找一個離城市不遠的桃花源。其實,這也不是一件難事,「桃花源」就隱藏在我們周邊的農村裡,不過是加一腳油門兒的事。
25公里有多遠?開車只需30分鍾,這是臨河浩澎現代農業觀光園距離臨河城區的距離。6月6日,在這個城區最高溫度為32度的夏日,記者在這里感受到的是徐徐清風帶來的愜意。這個前有湖泊、後有寺廟,處處田園風光的農業觀光園里,高標準的餐飲住宿已經齊備,其他配套也正在逐步完善。炎炎夏日,來此避暑納涼,坐在樹下垂釣、打牌,去蔬菜大棚採摘,到四周環綠的蒙古包暢飲,別有一番趣味。
回到臨河城區,向西驅車15分鍾,又一處極具現代農業特色的觀光農業旅遊區已來到。這里是位於臨河區干召廟鎮永豐村五組的浩彤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農業觀光,當然要看農業,感受農村的氣息。而這兒就有一個讓你改變對農業的看法,處處稱奇、步步贊嘆的現代農業技術展示廳。廳里,看不到土地,找不到水源,陽光也被頂棚阻隔,只有一根根拳頭大的粗管盤繞其中,而蔬菜瓜果卻在這里生長得異常繁盛,讓人感嘆現代農業的神奇。待這里的配套建成後,將包括山、水、生態餐廳、高檔休閑會所、老年大學等,以及果蔬採摘、垂釣等休閑娛樂活動設施,讓人對它的前景充滿期待。
以上僅是我市鄉村游的個別代表,目前,在市政府的統一引領下, 各旗縣區正在全面規劃和利用自己的鄉村旅遊資源,把其中的小型、微型及季節性湖泊、魚池、寺廟、果園、農田防護林等作為農業旅遊的特色內容和重要景觀加以開發,以一眼望不到邊的綠色田野、能大飽人眼福的立體種植模式、能掀起人激情的滾滾麥浪、能振奮人精神的灌排水利設施、能帶來口福的河套西瓜、華萊士等田園景緻為旅遊吸引物,加以整合,並在增強旅遊資源和產品的綜合吸引力、提高當地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擴大客源市場方面取得了十分不錯的效果。
Ⅵ 開辦鄉村旅遊行業需要什麼手續
如果是景點開發,需要到市級以上旅遊局報批並辦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組織機構代碼證登記,規劃局,土地局辦理相關手續
如果是農家樂就只要辦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就可以了
Ⅶ 鄉村旅遊
鄉村旅遊作為新興的旅遊形式,是農業生產與旅遊活動的有機結合。人們也回更加渴望在典型的鄉村環境中答放鬆緊綳的神經,享受優美的田園生活輕松與愜意。遠景設計研究院鄉村旅遊規劃專家就其問題談到:對鄉村旅遊概念理解不深導致旅遊產品雷同缺乏特色,將鄉村旅遊簡單地理解為農業觀光旅遊,掩蓋其內容的豐富性,導致鄉村旅遊類型過於單一。盲目開發缺乏規劃,導致開發和運營中出現問題。鄉村旅遊的發展,關鍵點在於對特色的挖掘與合理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