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印度佛教旅遊
⑴ 去印度旅行需要注意哪些
印度旅遊忠告:印度是文明古國,待人接物的講究相當多。1、「那摩斯戴」是印度人最常用的問候語,在見面和告別時,印度人總免不了說一句「那摩斯戴」,這是印地語,意即「您好」。2、婦女額頭點有吉祥痣,表示喜慶、吉祥之意,是印度民族的標志。紗麗為當地傳統服飾。3、印度教盛行「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虔誠的印度教徒一生有三大夙願:到聖城朝拜濕婆神,到恆河洗聖浴、飲聖水,死後葬於恆河。以黃牛為神,對它頂禮膜拜。4、在印度要避免一些可能會引起誤解的動作,情侶最好不要在公共場所手牽的,當然擁抱就更要避免,女士不要著無袖T恤或都是過於暴露的衣服,而且不要交叉雙腿。5、印度人一般交叉雙臂,點頭以示問好,這個時候可以以同樣的動作答復。6、此外,要注意不要使用左手,也不要跨過地上的食物或者是人。7、進屋前要脫鞋,並且千萬不要用腳掌朝向當地人或是神像。印度出遊必備物品:國外旅行所必須攜帶的物品大體相同,但是依據不同的目的地國家,所要攜帶的物品也會有所不同。在印度旅行時各方面都要多加註意。1、止瀉葯:妹尾河童先生在《窺視印度》里寫到他在印度為了不讓拉肚子拖累了行程,所以在褲子里塞了很多紙就出門了。由此可見,對於一個遊客來說,在印度擁有一瓶」強有力「的止瀉葯是多麼重要!但是比起止瀉葯,注意飲水飲食衛生以及千萬不要對路邊攤產生嘗試的沖動顯得更加重要!2、睡袋:如果你在印度選擇入住經濟型的旅館,那麼千萬別忘了睡袋!雖然這些旅館價格便宜,但是房間通常不盡如人意,床單被子可能不太干凈。有的旅館甚至提供的只是樓頂的一個帳篷,所以帶上睡袋很有必要!3、充電轉換插頭:印度使用230V電壓,插座是三插圓孔,既可以在國內買好,也可以在印度當地買。4、驅蚊液:印度大部分時間都比較熱,尤其在最熱的時候各種蚊蟲較多,記得隨身備上一瓶」six?god「。5、電筒:在南亞國家電筒是必須的。6、Lonely?Planet?India:永遠要記得印度不是一個普通的國家,而LP能為印度的旅行提供實質性可見性的幫助。但是LP有的建議並不完全值得嘗試。印度風俗禁忌:1、印度有「牛的王國」之稱,牛是當地最神聖不可侵犯的動物。在路上駕車時,千萬注意不要撞到牛,更不要配戴牛製品進入廟宇,同時最好也盡量避免以牛為攝影對象。印度還有一項特別不同的習慣,回答對方問題時若將頭歪一邊或搖頭,那是肯定的表示,可千萬別會錯了意,造成不應有的麻煩。信仰印度教的印度人實行種姓制度,打聽當地人的種姓、階級也是一件極不禮貌的事。2、不要摸小孩的頭印度等地的人們不希望別人摸自己頭上的任何一部分,他們也不喜歡去摸別人。他們認為,頭部是人體最高的部分,也是人體中最神聖無比的部分,尤其是孩子的頭,被視為神明停留之處,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絕不允許觸摸。2、被邀去吃飯不必客氣在印度人的觀念中,吃東西時要大家一起分享,獨食是小氣而不禮貌的行為,所以印度人邀請人共餐,絕不是礙於情面假惺惺,而是誠心誠意的邀請,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回絕當然令人不高興。3、不跟身份懸殊的人進餐印度、尼泊爾人很重視身份。在印度若身份不同或所屬階級有異,就不能同席共桌,一起吃飯;尼泊爾人也同樣有類似的階級劃分,在其國內,對「身份」的重視,超過了一切。4、買酒有時間限制在泰國有個規定,凌晨2時以後不準再買酒,否則會被警察處以罰款。在印度新德里,星期二、星期五、公休日以及每月第一天為禁酒日,在這些天就是神通廣大的人也休想買到酒。5、不可騎在佛像上拍照在東南亞的佛教國家,旅客如果對寺廟、佛像、和尚等做出輕率的行動,被視為「罪惡滔天」。有些不明利害的遊客,曾經由於跨坐在佛像上大拍紀念照而被刑罰。對想帶回去的佛像紀念品,也不可放置地上,因為在信奉佛教的國家購買的佛像雖然歸自己所有,但必須對它有一份敬意,如當它是一玩物,隨意放置或粗手粗腳地動它,這種行為,會引起該國人的不快。
⑵ 女孩子去印度旅遊要注意什麼
1。和印度人打招呼忌諱用左手。因為印度人如廁是用小水管沖洗的,左手會要協助清理,所以最好不要用左手給人吃的或者用左手打招呼哦。
2。大家都知道牛在印度是神聖的,牛是印度教濕婆神的坐騎。在印度不要輕易問人家哪裡可以買到牛肉製品,或者說任何對牛不敬的話語。另外,送給印度人的禮品也盡量不要是牛肉製品。當然牛奶除外。在印度農村,農家土牆面有的都會是用牛糞和泥巴混合砌成的(牛糞畢竟是草變來的一來是信奉牛的緣故,二來也是讓泥巴更好粘合的作用)
3。國內喜歡小孩會去摸他們的腦袋,在印度最好不要這樣做,因為這樣是不禮貌的行為。
4。印度宗教很多,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大部分信奉印度教,所以在印度你不清楚狀況的情況下不要隨意談論宗教,說不定你就在冒犯和你聊天的人。
5。印度人大部分是素食主義者,現代年輕人可能有一部分是食肉的,但年長的幾乎都是素食,請人吃飯一定要搞清楚對方是否是素食主義者。像我的朋友家,他媽媽是連雞蛋都不允許他吃的,不過他說他都偷偷在外邊吃。年輕人有一部分相對開放一些。
6。印度是種姓制度的國家,不要輕易詢問人家是什麼種姓的。他們一般都是在同等種姓中找對象的,不像咱們這邊只要相愛就好。
7。去印度的寺廟,大部分是要拖鞋進入的,所以最好不要穿名貴的鞋子去參觀寺廟,以免丟失了你要光著腳回家。你要是穿著耐克會不會最後連鞋帶都找不著呢?
8。印度的交通比較擁擠,三輪車比較多,而且司機很猛的,國內小城市也有這種三輪。街上真的是會有牛悠然自得的行走,即便是大城市。另外很少有國內這種計程車。如果需要計程車都是要提前預定的,我去的是印度的矽谷banglore,相當於大連,那也交通狀況一樣。國內是靠右行走,印度是靠左行走。
9。在印度一個人晚上還是最好不要出去,以免出現危險。女的最好不要穿很漏的衣服哦,熱褲還是放在家吧,不然會把你當作..
10。印度也有給小費的習慣,也有乞丐行乞,當紅燈的時候,他們也是會來敲車窗玻璃的,如果你願意,也可以適當給一些,不給他們也不會把你怎麼樣。印度就是這樣一個奇特的國家,即使他們貧富差距也大,但窮人不會那樣嫉恨富人,他們信奉這世苦行僧一樣的生活可以換來來生的好日子。當年有的印度富翁都放棄家財做了苦行僧。
11。印度的菜品很多是中國人的胃適應不了的,他們也有方便麵,maggie noodles,你可以在國內帶過去也可以在當地超市買。不過印度的超市裡的中國面條可不怎麼的,還不如咱們的掛面。印度的咖喱味道比國內要重很多。他們的辛辣調料遠比國內味道重。在中國,大部分菜上桌你是看得出原料,在印度很多你都看不出來,因為都是稀稠狀了。
12。印度的如廁用水沖的多,所以手紙比較貴。當年我為了買手紙跑了好幾個超市,看著比國內貴很多的手紙用起來心疼啊。
13。印度的蚊子不少,街邊狗也不少,要注意防止被咬傳染疾病。那些街邊的狗好像我們這邊的農家土狗。
14。印度的夏天特別熱,國內夏天熱的時候特別喜歡開窗戶,但在印度最好你關上窗戶。因為外邊的熱浪進來的話,屋裡更熱。
雖然印度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印度首飾和服裝和印度手工的熏香很有當地特點,去那邊旅遊的可以購買一些。
關於印度服飾:
全世界共有3種孔雀,即藍孔雀、綠孔雀及剛果孔雀。綠孔雀是我國雲南省的特產,剛果孔雀是非洲的孔雀,而藍孔雀則屬於印度特有,又名印度孔雀。因此,印度素有"孔雀之國"的稱譽。 印度服飾上很多喜歡用孔雀或孔雀羽毛圖案裝飾。印度天氣炎熱,紗麗在印度很受歡迎。但如果要拿到國內來估計只能當作圍巾用或舞蹈用了。印度是個顏色很豐富的國家,他們多採用植物染色,印度女人非常愛美,他們的衣服很多都是手工的,所以很難找到2件完全一樣的紗麗。
關於印度首飾:
印度婦女從小就扎耳朵眼,開始戴耳環。耳環由金、銀、銅、寶石、水晶、象骨或牛骨等材料製成,形狀和樣式各異。都市裡的印度女人善於打扮自己,一般不止一套耳環,隨服裝色彩、式樣的變化佩戴不同的耳環。貴婦人鑲寶石的耳環和金耳環價格昂貴,但來自平民百姓家的女性多用鍍金或假寶石耳環,這種耳環價格便宜,但足可以假亂真。你可以看到幾乎每個印度女人都會佩帶耳環,鼻環或臂環等。
手鐲在印度女人的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據說如果一個女人不帶手鐲,那就是寡婦了。丈夫死去,手鐲就會褪下,或者像電影情節那樣把手腕往牆上一撞,手鐲就都碎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某些地區還沿用古老的傳統,小臂帶滿手鐲一直到肘彎,大臂不帶,表示未婚,從小臂一直帶到大臂腋下,表示已婚,這種手鐲一般不是玻璃的。主要是骨頭的,合金的等等。所以經常在印度女人的手臂上能看到閃亮的手鐲。在印度人的心目中,手鐲具有幸福和長壽的含義,錫克教男女教徒佩戴銅或鐵制的手鐲,印度下層婦女則喜歡在手臂上佩戴十幾個色彩鮮艷的塑料手鐲。
關於印度熏香:
另外值得一替的是印度的熏香。印度熏香多為源於古印度瑜珈流派,極具有安神、清肺、調和神經系統等作用,由於其香料獨特,所以很早就流行於印度上流社會和歐洲市場。也許也只有宗教氣息很濃的印度才能製作出這樣的熏香來。熏香源於五千年前的印度。完全提煉於各種純天然植物。具有安神益智、放鬆情緒、幫助睡眠等功能,更是瑜伽房裡必備的輔具,在熏香中進行祈禱,冥想,以便達到做瑜伽的最佳狀態。
繁忙緊張的現代都市人,在生活的空隙,點燃一根印度熏香,在裊裊馨香中聽一段音樂,喝一杯咖啡,還是泡一個熱水澡,霎時,身心的疲憊緩緩卸下,一切都沉靜幽美了 此外,源於佛教聖地的印度香更有著招財、保平安、祈順利等祥意,更是避災祈福、拜佛祭祖的聖物。
⑶ 一個人去印度旅遊需要注意些什麼
上周末打開APP在決定選看銀河還是papa時,最終還是決定看看這部最近口碑炸裂的印度片,不僅僅是因為豆瓣評分高達9分,更是想重新燃起對印度的記憶。為了不做那個磨人的劇透黨,建議去影院觀看此片,全程幽默又感人,大量細膩的感情戲都讓觀者隨著影片起伏,印度國寶級演員米叔演技炸裂,4個姑娘也演得超好,絕對值得你去影院觀看。
當然由於南部被法國等殖民的原因,所以也有很多的法式餐廳和義大利餐廳,中國餐廳我們也吃過一次,那可是中式料理,價格與法餐相當!按照經驗,印度餐最便宜,人均在10-20元,其他的餐廳價格相當,也就在20-40元間,只是好的餐廳價格稍貴,並會額外收取稅費和服務費。一定要嘗的是當地的MASALA Tea(念起來好像瑪莎拉蒂),價格在7-20盧比之間。當然Lassi也不能錯過,類似於酸奶,有原味,芒果,鳳梨,木瓜等不同味道。
⑷ 去印度旅遊想了解下當地的文化,有關印度教有什麼冷知識
其實印度教的文化在印度當地是備受推崇的,如果說你去到印度旅遊的話,你就會發現,印專度教的知識十分的豐屬富,而如果你想要更加清楚的去了解印度本地文化的話,那麼就一定要先從印度教的文化去入手。
而在印度相關的作品之中有記載學生在學習完成之後都需要向老師行摸腳禮,其實這也是表達對人崇敬的最高禮節,現在印度很多的地區已經慢慢的將這樣的一種禮節所簡化到現在為止很少會看到了。
⑸ 去印度旅遊,有哪些不得不去參觀的佛教聖地
在印度,比較出名的佛教聖地主要有:藍毗尼園,菩提迦耶,鹿野苑這些,這些都是印度佛教的發源地,也是印度著名的景點,來到印度遊玩,這些是必去的地方。
在印度,還零星分布著大大小小各種佛教參觀聖地,如果你喜歡佛教或者信仰佛教,可以慢慢的一個個進行參觀膜拜,當然如果你覺得印度的治安環境不好,不太敢去那邊的話,泰國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佛教旅行參觀地。
⑹ 印度佛教旅遊
比較重要的有:
蘭比尼位於尼泊爾境內距印度邊境蘇納利只有20來公里的邊境小鎮魯明迪旁,是善覺王為其夫人蘭比尼建造的一座花園。據說公元前623年5月迦毗羅衛國凈飯王夫人摩耶產期將臨,按當地習俗回母家分娩,途經蘭比尼時,在一棵娑羅樹下生下了釋迦牟尼。
目前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面積7.7平方公里,佛教徒們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稱之為聖園,2500多年來前來朝拜瞻仰者絡繹不絕。聖園分為三個區:摩耶夫人祠、菩提樹(Bodhi tree)、Puskarni 池、阿育王石柱等古跡構成園林區;公元前249年,印度偉大的阿育王訪問尼泊爾在此立柱來紀念這個聖地。30多個國家佛教組織興建的寺廟為寺院區,包括中國、韓國、日本、越南、緬甸、斯里蘭卡等各具本國特色的佛塔和寺廟,以及以保護聖地為目的的綠化區。在蘭比尼,緊鄰著佛祖誕生地,幾乎每個崇尚佛教的國家,都建設了體現本國佛教特色的寺院。目前己有15個國家在此建起了27所寺院,我國的中華寺就是其中之一。是中國以佛教協會名義在海外建造的第一座寺院,1996年12月開始動工建設。它佔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由山門、大雄寶殿及禪房等組成。 屬清代宮殿式建築風格,我國許多佛教徒每年「佛誕節」期間都會來此朝拜。
鹿野苑(Sarnath,Deer Park)系印度佛教遺址,古印度佛教四大聖地之一。位於北方都貝魯勒斯地區,距瓦拉納西城10公里,薩爾納特1.6公里。佛祖最早說法傳道的地方。
那爛陀寺(Nālandā Vihāra ),據史料記載,那爛陀寺始建於公元5世紀。古代中印度佛教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在古摩揭陀國王舍城附近,今印度比哈爾邦中部都會巴特那東南90公里。
那爛陀寺規模宏大,曾有多達九百萬卷的藏書,歷代學者輩出,最盛時有萬余僧人學者聚集於此,玄奘在此從戒賢法師學習多年,義凈在此從寶師子學習十年;此外來此學佛的唐僧還有慧業、靈運、玄照、道希、道生、大乘燈、道琳、智弘、無行等法師。我國唐代第一高僧玄奘在這里學習五年。玄奘《大唐西域記》和義凈《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對那爛陀寺都有說明,而義凈對當時那爛陀寺的布局和建築樣式,敘述尤其詳細准確。那爛陀寺附近有一座中國式的玄奘紀念堂,是中國政府在1957年捐款30萬元人民幣建造的,以紀念這位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驅。
其他還有王舍城、舍衛國故城遺址等地。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84000.com/india.html佛教文化旅遊
⑺ 我們想去印度朝聖,有組織印度尼泊爾佛教朝聖旅遊的專業團隊嗎
印度尼泊復爾是佛教起源制地,釋迦牟尼佛的聖地。印度尼泊爾朝聖:佛陀四大聖地、八大聖地是印度尼泊爾朝聖必到之處。蟬友圈有在組織印度尼泊爾朝聖,行程共十五天,主要是朝聖佛陀出生、修行、成道、弘法及涅槃等最重要的十八大聖地。
【其印度尼泊爾朝聖特色】
■ 正信佛旅朝聖游學
蟬友圈佛旅朝聖游學歷時八年,宗旨為「護持四眾朝聖游學,接引大眾親近正法。」
■ 全景圓滿朝聖行程
全景行程由法師指導設計,並囊括佛陀在世時所經歷最重要的十八個地點,以順時針方向圓滿朝聖。
■ 如法講解共願共修
佛旅領隊引經據典對每個聖地以加以專業的介紹講解,並如理如法的組織引導團友禮佛、誦經、上供、打坐、繞佛等共修活動。
■ 印度宗教文化體昧
聖地安排充足時間停留,汽車交通便於近距離地接觸、觀察、體味印度的宗教生活文化,深入地了解佛陀當年所處的社會環境、人文環境、生活環境,深層次體悟佛陀的教法。
■ 安全清凈
無任何增加景點的消費及購物,有自由購物的時間。
選自蟬友圈·佛旅網 印度朝聖專題(寬宇)
⑻ 去印度旅遊,不要干這件事,否則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印度有牛的王國之稱,牛是當地最神聖不可侵犯的動物。 在路上駕車時,千萬注意不要撞到牛,更不要配戴牛製品進入廟宇,同時最好也盡量避免以牛為攝影對象。
印度還有一項特別不同的習慣,回答對方問題時若將頭歪一邊或搖頭,那是肯定的表示,可千萬別會錯了意,造成不應有的麻煩,信仰印度教的印度人實行種姓制度,打聽當地人的種姓,階級也是一件極不禮貌的事。
不要摸小孩的頭,印度等地的人們不希望別人摸自己頭上的任何一部分,他們也不喜歡去摸別人。他們認為,頭部是人體最高的部分,也是人體中最神聖無比的部分,尤其是孩子的頭,被視為神明停留之處,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絕不允許觸摸。
被邀去吃飯不必客氣在印度人的觀念中,吃東西時要大家一起分享,獨食是小氣而不禮貌的行為,所以印度人邀請人共餐,絕不是礙於情面假惺惺,而是誠心誠意的邀請,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回絕當然令人不高興。
不跟身份懸殊的人進餐印度、尼泊爾人很重視身份。在印度若身份不同或所屬階級有異,就不能同席共桌,一起吃飯,尼泊爾人也同樣有類似的階級劃分,在其國內,對身份的重視,超過了一切。
買酒有時間限制,在印度新德里,星期二、星期五、公休日以及每月第一天為禁酒日,在這些天就是神通廣大的人也休想買到酒。
不可騎在佛像上拍照在東南亞的佛教國家,旅客如果對寺廟、佛像、和尚等做出輕率的行動,被視為罪惡滔天。有些不明利害的遊客,曾經由於跨坐在佛像上大拍紀念照而被刑罰,對想帶回去的佛像紀念品,也不可放置地上,因為在信奉佛教的國家購買的佛像雖然歸自己所有,但必須對它有一份敬意,如當它是一玩物,隨意放置或粗手粗腳地動它,這種行為,會引起該國人的不快。印度蓮花地接社希望能給到您幫助
⑼ 我的論文題目是印度佛教聖地主題旅遊線路設計 選題理由是什麼 求大神幫忙
天竺游記
⑽ 印度佛教聖地旅遊需要帶什麼
帶上真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