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駕旅行 » 出色旅行家

出色旅行家

發布時間: 2020-12-01 01:36:15

㈠ 「大雁大雁排隊飛,冬到南來春到北。作為空中旅行家,再苦再累都不怕」中讀音帶

(1)由行為獲得的行為來看,文中提到的大雁的遷徙行為屬於先天性行版為.是由動物的遺傳因權素決定的.
(2)②螞蟻、③蜜蜂群體內形成了一定的組織,成員間有明確分工,屬於社會行為.
(3)多數鳥類營飛行生活,其結構特徵總是與其生活相適應的.如體表被羽毛,前肢變成翼,適於飛行;身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飛行時的阻力;體內有氣囊,輔助肺完成雙重呼吸,可以供給充足的氧氣;有的骨中空,有的骨癒合,直腸很短,能減輕體重;胸肌發達,利於牽動兩翼完成飛行動作.
故答案為:(1)先天性;遺傳因素;
(2)C;
(3)身體呈流線型;前肢變成翼;雙重呼吸

㈡ 為什麼說義大利的生理學大師斯帕蘭扎尼是最優秀科學家的代表

進一步推動生理學發展的醫學家,還有義大利的生理學大師斯帕蘭扎尼(L。Spallanzani,1726~1799)。他學習過法律,做過邏輯學、玄學和博物學教授。在循環生理學上,斯帕蘭扎研究過動物從胚胎到成年心臟和血管的功能,注意到血液的流速、心臟收縮所產生的動脈擴張以及肺血液循環等問題,首次指出心臟收縮排空心內的血液,心搏給予血液的沖擊力維持著血液循環,血液通過動脈達到毛細血管;在消化生理學上,他用嘔吐和吞咽囊,並由肛門排出的方法進行自體實驗,認識到咀嚼和胃內研磨是加速食物消化的必須過程,指出胃壁的攪拌有助於食物研磨,而且對食物的整個消化過程也起輔助作用。他還探知胃液呈酸性,是胃分泌的產物,並具有凝乳作用;在呼吸生理方面,他指出了因缺少空氣而造成的動物死亡並不像以前所認為的那樣,是由血液循環停止而發生,而是由於缺氧導致神經系統障礙;斯帕蘭扎尼還修正了桑克托瑞斯關於出汗現象的解釋,通過大量實驗證明身體出汗類似於肺呼吸,在特殊情況下皮膚呼吸能代替一定程度的肺呼吸。 他的重要著作有《對尼達姆和布豐的發生論之顯微鏡的試探觀察》、《動物再生的復制手術之入門》、《由脈管的全身分布來觀察循環現象》。他研究了蛙和蟾蜍的受精作用,否定了當時的「一切由卵產生」理論。他的實驗方法是:當雄性生殖器用塗蠟的亞麻布覆蓋時,即使交配後卵也不會受精;他收集了囊內的液體,把它與卵放在一起而使之接觸時,卵就受精了。他把雄犬的精子注射到雌犬的子宮內而獲得了哺乳動物人工授精的成功。這些實驗不僅成為發生論的基礎,而且成為反對歷時數世紀之久為大家所接受並視為定論的生物自生學說的有力論證。作為不倦的研究家,淵博的思想家,豐富閱歷的旅行家和聲名顯赫的演說家,斯帕蘭扎尼是本世紀最優秀科學家的代表人物。

㈢ 最著名的探險家有哪些並介紹其故事

龐斯·德·利昂:發現「陽光國度」

探險成果:發現佛羅里達

時 間:1513年 ……

曾經有一個傳說,有一眼泉水叫做不老泉,第一個嘗到不老泉的人,將得到財富、名譽和再次年輕的機會。但問題是,沒有人知道這傳說中的泉水到底在哪裡。

西班牙探險家龐斯·德·利昂從南美洲啟航,一直走到土耳其島和聖·薩瓦多島,也沒有找到。雖然龐斯沒有找到不老泉,但是,作為第一個踏上這片土地、並將它命名為「Pascua Florida」(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佛羅里達)的歐洲人,他的確獲得了財富和名譽。

馬克·波羅:走進中國

探險成果:最早考察中國的歐洲人之一
時 間:始於1271年

在中世紀,當其他小夥伴還沉迷於彈子游戲時,馬可·波羅的父親和叔叔問他:要不要同他們一起騎馬從義大利旅行到中國。現在,讓我們看看真正不可思議的事吧:這個熱愛冒險的17歲男孩,竟然毫不猶豫答應了!

馬可說,在旅行中,他在沙漠里彷彿聽到了死神的召喚。但是,當他到達龐大而輝煌的元大都(元朝首都)時,他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一切都那麼神奇:可以買東西的紙(幣)、色彩艷麗的紋身,像神話中獨角獸一樣的犀牛…

馬可把這次旅行寫成了一本很受歡迎的書《馬可·波羅游記》。後來,就是這本書喚起了另一名義大利青年的冒險精神,他就是:克里斯多福·哥倫布。

佛迪南·麥哲倫:環球旅行

探險成果:進行了第一次環球航行

時 間:始於1519年

在佛迪南·麥哲倫的時代,人們相信地球是圓的,但是,卻沒有一個人通過環球旅行來證明這個事實。於是,證明地球形狀這件事,就成了麥哲倫義不容辭的責任。
可怕的暴風雨幾乎使他的船隊覆沒。由於食品短缺,他和他的隊員們不得不拿船上的老鼠充飢。3年過去了,只有5艘船勝利到達終點,就是這些船帶回了第一批環球航行的勇士們。

大衛·立文斯頓:「闖」入非洲

探險成果:第一次考察了中部非洲

時 間:1841年至1873年

對於蘇格蘭博士、傳教士大衛·立文斯頓來說,穿越非洲的沙漠、雨林和荒山,意味著實現了他自己的夢想。他曾與獅子搏鬥並差點失去一條手臂;他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並以英國女王的名字將它命名為「維多利亞」。
他在尋找尼羅河源頭的路上失明了。5年後,新聞記者亨利·斯丹在一個小茅屋前找到了立文斯頓博士,並提出了著名的口號:「立文斯頓博士,我想我做!」這句口號,激勵了無數後來的探險家。

羅伯特·皮爾瑞:到達北極

探險成果:最早到達北極

時 間:1909年

羅伯特·皮爾瑞和他信賴的夥伴馬瑟·漢森(另一個天才探險家),以及其他4名隊員一起向北前進。前往北極的途中,他們鏟除了15米高的冰峰,忍受著極其寒冷的天氣,遭遇過漫無邊際的大霧——那大霧彷彿是整個北美大草原燃燒冒出的黑煙。
當他們最終到達北極時,衣衫破爛的皮爾瑞激動萬分,他揮舞著妻子親手縫制的美國國旗,真實地感覺到自己正站在世界的頂端。

羅德·阿蒙森:到達南極

探險成果:最早到達南極

時 間:1911年

在向北極航行的途中,羅德·阿蒙森突然決定前往南極。因為他認為,比起考察已經被開發的土地,成為首先到達南極的人更「酷」。「我將在那裡戰勝你!」阿蒙森把這個消息傳給了他的競爭者——正在前往南極途中的探險家羅伯特·斯科特。

在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阿蒙森靠狗拖著雪橇在冰雪覆蓋的荒原上滑行。事實證明,這簡直是絕妙的主意。因為,斯科特選擇了小馬做交通工具,結果糟透了,馬蹄在雪地上不停地打滑。最後,阿蒙森比斯科特早四個星期到達南極。

㈣ 葉聖陶寫過什麼出色的作品

葉聖陶主要筆名有葉陶、聖陶、桂山等,1914年開始創作文言小說,1918年開始發表白話文作品。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散文、雜文、詩歌和兒童文學作品。
《春宴瑣譚》葉聖陶的第一部白話小說1918
《雪朝》(與朱自清等人合蓍)(詩)1922
《隔膜》(小說集)(1922)
《稻草人》(小說,早年童話集)1923
《火災》(小說集)(1923)
《線下》(短篇小說)1925
《倪煥之》(長篇小說)1929
《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話)1931
《文心》(教育)1934(與夏丏尊合著)
《未厭居習作》(散文)1935
《聖陶短篇小說集》(短篇小說集)1936
《葉紹鈞選集》(文選)1936
《略讀指導舉隅》(教育)1946,(與朱自清合著)
《兒童文學研究》1947
《精讀指導舉隅.》(教育)1948
《寫作雜談》(教育)1951
《葉聖陶童話選》(童話)1956
《葉聖陶出版文集》(文選)1958
《抗爭》(短篇小說)1959
《夜》1959《平常的故事》1959
《微波》1959
《篋存集》(詩)1960
《潘先生在難中》(短篇小說)1964
《葉聖陶散文》(散文)1983
《我與四川》(散文和詩)1984
《文章講話》(與夏丏尊合著)(教育)1997
《文話七十二講》(教育)1999,(與夏丏尊合著)

葉聖陶曾在以下報紙、雜志作過編輯、主筆或主編:
《禮拜六》 、《上海時事新報》、《上海民國日報》 、《文學周報》 、《公理日報》 、《國文月刊》 、《蘇州評論》 、《婦女雜志》、《小說月報》 、《中學生》 、《開明少年》 、《中國作家》 、《人民教育》 、《中國語文》 、《詩》 、《光明》 、《國文雜志》、《中學生戰時半月刊》

葉聖陶童話代表作:
《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種子》、《皇帝的新衣》、《玫瑰和金魚》、《月亮姑娘的親事》、《含羞草》、《快樂的人》、《芳兒的夢》、等等

㈤ 14世紀阿拉伯著名的旅行家是誰

伊本·白圖泰———為朝覲而雲游天下的摩洛哥探險旅行家

伊本·白圖泰(JcoCbuuvubi,),是中世紀最偉大的阿拉伯探險旅行家,也是最傑出的世界探險旅行家。他先後三度出遊,歷經千辛萬苦,崎嶇波折,跋山涉水,九死一生,足跡遍及亞非歐三洲許多國家和地區,歷時!(載,行程*9)萬英里。在尚處於「陸路世界」的中古時代,伊本·白圖泰完全憑藉勇氣和毅力,靠著雙腳,一步一步邁向未知的前方,把真誠和學識奉獻給沿途各國和各地區的人民,把友好和風情帶回阿拉伯世界。他的探險旅行,融貫和傳播了伊斯蘭文明,加強了伊斯蘭各地內部以及伊斯蘭與非伊斯蘭地區的交流,譜寫了一曲人類探險旅行和友好交往的不朽頌歌。(一)遍游半島碧波浩淼的大西洋和直布羅陀海峽沿岸,阿拉伯世界的西部盡頭,有一個小小的北非小城———摩洛哥的丹吉爾。"%#&年的一天,中世紀最偉大的探險旅行家之一的伊本·白圖泰,就誕生在丹吉爾的一個伊斯蘭教教法學家家庭。
伊本·白圖泰全名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拉·伊本·白圖泰,號稱阿布·阿布杜拉,又稱舍木遜丁。他是馬格裡布阿拉伯人,柏柏爾人的後裔。馬格裡布是阿拉伯文音譯,意思是西方,是阿拉伯人對埃及以西的北非地區的稱謂,指位於地中海和撒哈拉「旱海」間的一片狹長大陸,包括今天的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柏柏爾人是阿拉伯人對馬格裡布土著居民的稱呼,早在新石器時代,柏柏爾人就是馬格裡布的主人。馬格裡布命運多舛,歷史上先後受到迦太基人、羅馬人、拜占廷人和阿拉伯人等的統治。從'&#年開始,阿拉伯人大舉西征馬格裡布,遇到柏柏爾人的抵抗,最後於*"#年到達大西洋沿岸的丹吉爾,將馬格裡布諸國置於阿拉伯帝國的統治之下。隨之而來的是漫長的阿拉伯化過程。到伊本·白圖泰生活的年代,馬格裡布不僅在政治制度方面,而且在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等方面,早已阿拉伯化。人人篤信統一的一神教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不僅規定了宗教和政治模式,而且以「月印萬川」之勢,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阿拉伯人在伊斯蘭教「聖戰」的旗幟下,四齣征伐,南征北戰,東伐西討,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西班牙、北非和西亞,都成了伊斯蘭的世界。帝國疆城異常遼闊,民族構成十分龐雜,地貌地形多種多樣。扼三洲交界門戶的地理優勢,開闊了阿拉伯人的視野,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充當了中世紀文化的傳播中介,世界在此融合。伊本·白圖泰從小生活在富裕安逸的家境之中,受到良好的正規教育。他的聰明好學和執著,在兒時夥伴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母家人對他寄以厚望,希望他能繼承衣缽,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法學家,去獲取高官厚祿,光耀門庭。然而,特殊的社會背景和文化傳統,使伊本·白圖泰在年幼的心靈中,早就立下了出遊朝覲的決心。眾所周知,由於政治、經濟和宗教的原因,阿拉伯地區一直盛行出遊旅行的熱潮。阿拉伯帝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群雄割據,政權分主。為了加強各地之間的聯系,共抵外侮,平息內亂,各地區的哈里發便派出旅行者,以滿足這種政治上的需要。由此而產生了許多旅行家:("!年的伊本·海爾達宰白、(!!年的耶爾古布和古達邁、($"年的伊本·赫蓋爾等等。他們順應時勢,常去雲游各地,研究民情,了解當地的山川河流、平原沃野、海陸通道以及農副產品,以便徵收田賦,建立驛站和測定各地之間的距離。出於商業謀利的經濟需求,穆斯林的商人們,遠涉重洋,跨出穆斯林地區的邊界,到達國外,選購商品,謀取生計。他們北至中亞地區,南至努比亞,西抵直布羅陀,東到印度、蘇門答臘、中國等,足跡遍布世界各地。雖然政治上的需求和商業上的謀利,為阿拉伯地區的旅行熱潮開了風氣,然而真正將其推之於普及的,則是宗教因素。伊斯蘭教為每個信徒規定了「五功」,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將之稱為伊斯蘭教的五大「柱石」,即念功、拜功、課功、齋功和朝功。其中朝功規定,每個穆斯林,不分性別,只要身體健康,旅途安全,能自備旅費,且家屬生活有著落,一生中至少應到聖地麥加朝覲一次。在交通條件極不發達的年代裡,這條教義無疑考驗了穆斯林對安拉的虔誠,更彷彿在啟示教徒們,做任何事情,只要不畏艱難困苦,才能達到最終目的。盡管伊本·白圖泰摯愛雙親,極盡孝道,多麼不願讓父母失望,然而,對真主安拉的虔誠,無時無刻不在召喚著他,走出家園、雲游天下的念頭,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在博覽群書的過程中,先輩們留下的異彩紛呈的地理游記,更激起他濃厚的興趣:雅古特·魯姆的《地方誌》、詩人旅行家穆赫洛西洛的《各地奇異》、麥斯歐迭的《黃金草原》、阿比·比魯尼的《印度史》等,文字雋雅,內容豐贍,令他愛不釋手。對伊本·白圖泰影響尤為深遠的是《伊本·朱貝爾游記》和摩洛哥文學家伊本·賽爾德的《奇觀》,這兩位早於伊本·白圖泰的阿拉伯旅行家,一生中多次游歷東方,並死於探險途中。他們筆下的東方世界的旖旎風采牽動了這位阿拉伯青年的心,他們的敬業獻身精神更使伊本·白圖泰深受感動和鼓舞。所有這些,促使伊本·白圖泰走上了探險旅行之路,而且比他的所有前輩們走得更遠、更多,在人類探險史上留下了阿拉伯人的足跡。"%!)年*月的一個風和日麗、晴朗寧靜的清晨,!!歲的伊本·白圖泰,懷著對安拉的虔誠,對聖地的崇敬,對廣闊世界的嚮往,揮淚拜別了風燭殘年的雙親,辭別了親友和故鄉,滿懷信心和熱情地朝著心中至聖的光芒、伊斯蘭民族的聖地———麥加走去,去朝覲天房,拜謁聖墓。
就這樣,白衣飄飄、豪氣萬丈的伊本·白圖泰,走出了馬格裡布,走出了摩洛哥,踏上了歷時!(載、行程*9)萬英里的朝覲探險旅途。伊本·白圖泰從丹吉爾出發,沿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西的黎波里和埃及北線行進,首先遇到的困難是漫漫飛沙與酷熱天氣。剛出阿爾及爾城,行抵貝賈亞,伊本·白圖泰一行就患上了當地十分流行的沙漠酷熱病。熱病無情地奪取了與伊本·白圖泰同行的一位法官和另一位使者的生命。好心的底祖貝人阿布杜拉勸伊本·白圖泰稍作停留,以待病癒後再行上路。伊本·白圖泰執意不從,他的回答是:「如果註定死亡,那就死在赴聖地的途中吧。」底祖貝人被他的決心所感動,不再勉強,勸告他賣掉笨重的雜物和牲口,輕裝出發,兼程前進,免被劫掠。在通往突尼西亞城的路途中,可怕的熱病一直侵擾著伊本·白圖泰;一路上也很不安全,沿途常有當地土人出沒偷襲。為避免體弱落馬,伊本·白圖泰用阿拉伯人的纏頭巾把身子綁在馬鞍上,晝夜兼程,艱難地穿過了突尼西亞和的黎波里。從伊德富鎮開始,伊本·白圖泰跨入了埃及地區更加漫無人煙的沙漠之中。他在尼羅河岸的阿圖瓦尼城,雇好駱駝,同一批杜額目人結伴而行,開始其沙漠苦旅。時值盛夏,沙漠之中的白晝,燥熱難當,太陽高懸在朗朗晴空,無情地燒烤著大地。夜晚降臨,更加恐怖,天地上下只有黑夜和孤星,狂吠的鬣狗,攪得人無法入眠,疲於應付,有時甚至面臨整夜同鬣狗搏鬥的危險。有一次,一隻鬣狗把伊本·白圖泰的行李袋咬破,拖走一袋椰棗,吃掉行李袋中的大部分東西。伊本·白圖泰沿尼羅河順流而下,經過米索爾,進入巴勒斯坦地區。他盡情地游覽了阿拉伯半島西北部的白洛貝斯、加沙、哈利勒、阿勒頗等城,之後到達著名的大馬士革城。坐落在綠色平原上的大馬士革是阿拉伯帝國倭瑪亞王朝的首都,阿拉伯人稱它為人間天堂,「整個東方的眼睛」。大馬士革的美麗景色給伊本·白圖泰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他大肆渲染地引用了伊本·朱貝爾對大馬士革的描寫:大馬士革是東方樂園,是東方光輝的源泉,是伊斯蘭地區最好的款待處,是我所經歷的城市中的新娘,它披著馨香的百花,出現在蔥郁如綠綢的花園間,立足於無限美好的位置上,極盡裝扮之美。離開大馬士革,伊本·白圖泰與一個赴希賈茲的朝聖團結伴而行,繼續南下,進入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也是世界上最乾燥、最炎熱的地區之一。半島沙漠廣布,一望無際,在浩瀚的沙漠里,只有中部和西部點綴著幾片綠洲。伊本·白圖泰經馬安、亞喀巴,進入「入者死,出者生」的沙漠。經過兩天的行程,抵達只有潛沉在沙漠中的積水而沒有人煙的扎特·哈只,又經過同樣沒有人煙又沒有水源的貝洛代赫山谷,終於抵達塔布克的泉水邊。伊本·白圖泰和同行的信徒們,暢飲一頓,飽飲駱駝,備足飲水,稍事休整,向歐倆和塔布克之間的沙漠進發。為盡快穿過沙漠,伊本·白圖泰隨同朝聖團星夜兼程。途中的吳赫祖爾山谷和歐塔斯川穀,熱得像火獄,常因刮熱燥毒風,而致淡水斷絕,人畜死亡。惡劣的自然條件,艱難的朝聖旅途,並沒有動搖伊本·白圖泰虔誠的宗教信念和堅定的朝拜決心,相反,沿途阿拉伯世界的宗教文化,激起了伊本·白圖泰內心深處的強烈共鳴,他更加渴望觀瞻和感悟先知留下的聖跡,接觸和溝通賢達聖哲。"%!)年底,伊本·白圖泰歷經艱辛和磨難,終於到達神往已久的伊斯蘭聖地麥加。麥加位於阿拉伯半島西部紅海沿岸的希賈茲(一譯漢志)地區,是穆罕默德先知的誕生地和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境內有著名的「天房」克爾白神廟和清澈的「滲滲泉」,自古以來就是阿拉伯人的精神崇拜中心。天房又稱克爾白,意思是立方體,是麥加「禁寺」內一座方形石殿的名稱。相傳為人類始祖阿丹順天意而建,後被洪水沖毀,真主又命易卜拉欣重建。天房牆上嵌有一塊黑色隕石,被視為聖石,凡來朝拜天房的人,必親吻或撫摩黑石。天房南邊有一眼古井,即「滲滲泉」,是麥加惟一的一處水源,被奉為「聖泉」。伊本·白圖泰親眼目睹庄嚴的麥加城、雄偉的清真寺「禁寺」、珍奇的黑隕石「玄石」,不禁心花怒放,如沐春風。一路風塵,滌盪而盡,「暢快的心情,恰似從未因此受苦受難一般。」伊本·白圖泰本想赤著腳巡禮克爾白,但由於麥加氣溫很高,石頭上反射過來的灼光使他寸步難行,便穿鞋朝拜,游歷聖城。伊本·白圖泰在他的游記里,詳盡地描述了朝拜麥加的盛況:克爾白位於聖寺中央,正方形。在克爾白裡面,地面和四壁都用大理石貼面,紋理鮮明,十分美觀。克爾白的幔帳用黑綢製成,上書白字,銀光閃爍,字字生輝,從頂端到地面把克爾白整個罩住。光榮的克爾白有許多奇跡。第一宗就是只要一開克爾白的大門,聖寺就立刻沉浸在穆斯林的海洋之中。到底有多少人,恐怕只有人類的創造者真主才能數得過來。但是即使一古腦兒全部都進入克爾白裡面,克爾白也不會顯得窄小。克爾白的另一奇跡是環游者晝夜不斷,從來沒有人只見克爾白而看不到環游的人。然而,最奇特的是:麥加的鴿子和其他鳥兒從不在克爾白頂上停留,也不在其頂上飛旋。你能見到鴿子在聖寺的高空飛越,但是,一到克爾白上空,鴿子就會向一邊拐去,而不穿越克爾白的上空。玄石放置在高出地面'

㈥ 福特旅行者多錢

這一款商用旅行(商旅車)目前在大陸還未上市,據我個人了解此前還沒內有發布有關福特旅容行家2.2L柴油手動汽車的相關消息。在台灣已銷售中,以台幣兌換人民來說(頂配的)154.9萬台幣約合人民幣30.3萬,但台灣到大陸還要關稅,增值稅。雜七雜八的不知道它怎麼加的。我估摸著到 大陸 要四十萬或四十萬以上吧! 以目前國內市場的九人座車型來說,Tourneo Custom的出現可說是競爭力十足,齊全的主被動安全基準、房車化的內裝配備、靈活寬敞的車室空間運用與較低的養護成本等都是其優勢之處,甚至與同級車種相互比較之下亦是出色不少。唯獨目前全球市場仍只有單一的六速手排設定,此舉對於歐洲市場為主要目標開發的車種來說自然是無可厚非,但對於台灣市場來說接受度著實不高,要如何擴張起市場版圖則有待消費者的產品認知與口碑驗證了。
如果需要台灣 金門 那邊就有銷售 金門是離大陸最近的地方。可以進行預約購買 。金門 全進汽車 0800-811088

㈦ 歷史上教有名的探險家的故事

阿蒙森、斯科特、哥倫 布、堯茂書、余純順、張騫、鄭和、徐霞客等探險家的故事。
阿蒙森的南極探險
1911年10月9日,挪威人路爾德·阿蒙森一行5人分乘4架學撬向南極點進發,每架雪橇用13隻特別耐寒的愛斯基摩狗拉著。他們在南極冰原行進時,保持30多千米每天的速度,以旺盛的精力戰勝了高山、深谷、冰裂縫等艱難險阻,於1911年12月4日終於完成了向南極點的最後沖擊,成為世界上最先到達南極點的人。
斯科特的南極探險
1911年11月2日,英國人斯科特率領的探險隊,從南極洲的麥克默多海灣向內陸進發。斯科特一行用摩托雪橇、西伯利亞矮種馬和狗作為行軍的動力。但摩托雪撬不久就壞掉了,西伯利亞矮種馬難以適應南極嚴酷的環境,狗也凍得受不了。斯科特等人不得不自己拖著159千克重的雪橇在凹凸不平的冰原上奮力前進。在經過疲憊不堪的昌途跋涉後,斯科特等5人終於在1912年1月17日到達了夢寐以求的南極點。在返回的路上,由於極度的疲勞和難忍的寒冷,尤其是遇上了南極可怕的暴風雪,他們相繼悲慘地死去。斯科特死後留下了重達16千克的地質標本和探險家的日記、照片等物品。
漂流長江第一人——堯茂書
在長江源頭起伏險峻的通天河峽谷中,千萬年來的寂靜被一陣激越昂揚的四川號子打破了。從長江上游沖下一隻紅色橡皮船,船的兩舷閃著五個金燦燦的大字——「龍的傳人號」。一個身穿紅色救生服的青年,手操雙槳,嚴峻的目光注視著前面的激流,鎮定自若地駕駑著橡皮船,在奔騰咆哮的江水中左突右奔,飛流直下。兩岸峽谷的回聲,呼應著高昂、蒼勁的號子,讓人覺得這不是一葉輕舟在孤行,而像是千舟競發……
波激浪涌,歷經滄桑的萬里長江,在中華大地上奔流著四千萬年了,它同古老的黃河一樣,孕育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哺乳著一代又一代勤勞、智慧、勇敢的子孫。人們感謝長江,人們敬畏長江,人們歌頌長江……然而,千百年來,從未有人敢斗膽直下漂過長江。長江是龍,是猛獸,它時疾時徐,洋洋灑灑6380千米;惡浪驚天,飛奔突泄,壯哉!危哉!難怪有人談江色變。但是中華民族從來不乏降龍伏虎的英雄,且看江中那位青年,槳破飛浪,舟碾激流,競從長江源頭漂流下來了。
此乃何許人也,敢冒此天險?敢破萬古紀錄?
他的名字叫堯茂書。
堯茂書出生在四川省樂山市。茂書生長在長江邊,自幼喜歡在激流中追波逐浪,對長江有著特別深厚的感情。年齡在增長,閱歷在加深,他對長江的認識步步深化。他感到人們對長江了解的太少,他總想為長江做點什麼……
1979年堯茂書在美國地理雜志上,看到關於日本著名探險家植樹直己隻身探險北極和漂流亞馬孫河的報道後,對這位探險家的那種冒險開拓的勇敢精神欽佩不已。就在這時,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漂流長江,探索長江!
堯茂書漂流長江的決心下定了。他馬上投入到漂流的准備工作中:掌握有關長江各段的地質、水文、氣候、風土人情的資料。他決定於1985年8月中旬到達長江源頭,開始萬里長江的 漂流探險。1985年6月12日10時,堯茂書穿過布滿沼澤的草甸,越過雪峰山崗,在萬里無人的高寒區進行五日五夜,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萬里長江的源頭。6月20日下午4點多鍾,茂書將兩邊寫著「龍的傳人號」五個大字的橡皮船推下了水。第二天上午他們到達一個名叫桑地的峽谷。經過三天兩夜的漂流,行程375千米,他們在23日中午到達了長江源頭地區的第一個小村鎮——沱沱河沿,完成了漂流計劃的第一階段。7月2日,堯茂書再次下水,獨自一個向長江通天河段進行。7月6日,他在途中休息後,又劃船前進。下午,繼續漂流,他又設法闖過了煙障掛峽谷。7月7日晚,他宿在江中的一個小洲上。7月10日,他漂到七渡口。渡口以下便是通天河的下遊了。江岸山峰並攏,江中峽谷險灘甚多,水勢更大。茂書的漂流更加危險和艱難了。7月16日下午4時,茂書終於闖過了通天河,勝利完成了長江上段人跡罕至、氣候極為惡劣的1187千米的航程,到達了青海省玉樹州的直門達。7月23日上午10點47分,堯茂書告別了直門達,駛入了波濤洶涌的金沙江。這一天,堯茂書闖過了十幾個激流峽谷險灘,晚上8時收船上岸,宿在一山崖上。臨睡前,他寫下最後一天的漂流日記。然而,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7月24日,我們的漂流勇士堯茂書,在漂流金沙江上游的通珈峽時,因水流太急而翻船身亡。
中國五千年歷史中,第一位乘龍的英雄,中華民族又一位忠誠勇敢的兒子,為了祖國的尊嚴,為了「龍」的驕傲,獻出了他年輕的生命。
堯茂書離開我們去了,他在萬里長江中找到了他的歸宿。他就像萬里長江冰川源頭上最初融化的一滴春水,匯進千流百川,變為滾滾波濤,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不可阻擋之勢,沖向大海,沖向世界……

㈧ 古代出色的外交家

晏嬰(?復-前500年),字制仲,謚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山東高密人。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遠見和外交才能,作風樸素聞名諸侯。他愛國憂民,敢於直諫,在諸侯和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他博聞強識,善於辭令,主張以禮治國,曾力諫齊景公輕賦省刑,漢代劉向《晏子春秋》敘錄,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並論。 張騫,西漢漢中成固(今陝西城固)人,著名的旅行家和外交家,他曾先後兩次出使西域: 1.第一次出使:公元前139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請求大月氏與漢朝夾擊匈奴,但並不成功。至公元前126年返國。 2.第二次出使:公元前119年,他奉命出使烏孫,歷時數年才回到長安. 3.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時,他與他的副使先後到過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國,發展了漢朝與中亞各國的友好關系。同時,也因此令不少西域物產相繼傳入中國,中國絲綢等商品也大量被運往西域,從而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和文化交流。

㈨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出色的探險家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1451年他出生在義大利熱那亞。長大後當上了艦長,是一內名技容術嫻熟的航海家。他終於確信西起大西洋是可以找到一條通往東亞的切實可行的航海路線的。他堅決要把這種設想變成現實。他終於說服了伊莎貝拉一世女皇,女皇為他的探險航行提供了經費。他的大小船隻於1492年 8月 3日由西班牙啟航,第一站到了位於非洲海岸線附近的卡那利群島。9月6日從該島出發向西航行。這是一個漫長的航程,水手們感到萬分恐懼,想要返航,但是哥倫布堅持繼續前進,1492年10月12日陸地才顯現在他們的視野里。

㈩ 「我喜歡冒險,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為一個出色的旅行家」這句話英語或法語如何說

I like adventure and I want to be an excellent explorer one day.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