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去北京旅遊
A. 冬天去北京旅遊要注意什麼
據專家介紹,冬季出遊要注意的事情其實有很多,但是有幾項是核心的內容,一定要留意: 「紀律一」:防寒保暖是首要任務 冬季的旅遊線路,特別是賞雪玩雪的線路,一般都會在北方地區,而北方冬天的氣溫大抵在0℃— -30℃,有的地方甚至是低於-30℃,所以對於南方市民來說,防寒保暖是最重要的。去年去了哈爾濱旅遊的小方就深有感觸,因為事前沒有留意天氣預報,對當地的氣溫估計過高,穿得少,所以一下飛機就被當地的冷天嚇到了,以為是年輕人,挺一挺就過去了,沒想到回家以後,手腳都患上了凍瘡,現在提起來都心有餘悸。所以,冬季到北方旅遊,羽絨衣(最好連帽,去高寒的地方一定要戴帽子,因為人體50%以上的熱量是從頭部和頸部散失的)、高領厚羊毛衣、羽絨褲、手套等等的裝備必不可少,還要減少皮膚暴露部位,如果是前往秦嶺、長江一線以北,則必須穿上高筒雪地棉鞋。 紀律二:備用葯品不可少 冬季天氣寒冷,容易得感冒,所以出門,要記得預備羚羊感冒片等易於攜帶,治療傷風感冒的葯品。另外北方地區愛吃冷盤,不習慣者易「鬧肚子」,需備上黃蓮片、保濟丸等葯片。北方地區氣候乾燥,南方體質的市民還需帶備夏桑菊、黃老吉等清熱沖劑。 紀律三:保濕不能掉以輕心北方地區的保濕是很多遊客都會忽視的問題,很多南方遊客到了哈爾濱等北方地區之後,就會流鼻血,他們大多都會不解。原來是乾燥惹的禍,以哈爾濱為例,一般的空氣濕度都是在20%左右,跟南方地區動輒80%—90%的濕度比起來,相差太大了。如果沒有喝上足夠的水,會導致毛細血管破裂而引起流鼻血。 「七項注意」 一個也不能少冬天出遊,保證了保暖、備葯、保濕三項核心內容的「貫徹實施」後,還有很多細節需要留意,專家給我們列出了如下「八項注意」: 注意防滑 冬季北方路面多有冰雪,路面較滑,穿塑料底的鞋容易滑倒。最好穿橡膠鞋底的雪地防滑棉鞋或球鞋,盡量不要穿皮鞋,否則行動不便。在往年的許多例子中,老人家應該是重點防滑的對象,所以經驗豐富的導游,都會對長者多加提醒。另外,「寒從腳下起」,從保暖的角度講,鞋也是重要的一環,一雙輕巧而保暖的鞋子是征戰冬季旅遊的必備「武器」。 注意相機保暖 電子快門的照相機和攝影機,在-20℃以下時,就會出現電池容易「放電」、快門不能按下等相機「失靈」的問題。因此,在戶外拍攝完之後,要及時將相機放進外衣兜里「保暖」,用時再拿出來。此外,提醒一句,一定要多准備電池。 注意防雪盲 北方冬季多下雪積雪,雪的反光比較大,出門需要佩戴太陽鏡,保護眼睛。如果不幸患上雪盲症的話,治療的辦法是立刻到黑暗的地方,蒙住雙眼,把冰濕布放到額前,防止高溫加劇疼痛,一段時間後讓眼睛慢慢恢復。 注意滑雪安全 對於滑雪這種速度快、靈敏性強的全身運動,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高超技術的人,運動前都必須做好准備活動。遊客應選擇安全防護設施齊全的滑雪場,並將個人防護設備配備齊全,遵守滑雪場的規章制度,進入與自己滑雪水平相當的滑道。只有當滑雪者的技術水平達到能安全地停住,並能避開滑雪道上的障礙物和其他滑雪者時,才能去較高水準的雪場滑雪。滑雪前應學習一些基本的醫學知識和急救常識,如受傷時的處理,骨折後應採取的措施等。發現他人受傷,千萬不要手忙腳亂隨意處置和搬動,應盡快向雪場救護人員報告。 注意溫泉細節 如果溫泉水溫過高,人從溫度較低的空氣中驟然浸入泉水裡,一般很難適應。所以要先用手或腳試探水溫是否合適,再進入溫泉泳池,並應該從低溫泉到高溫泉,逐步適應溫泉水溫。一般溫泉浴可反復浸泡,每次為20到30分鍾。如果一次浸泡的時間過長,容易出現暈眩、全身乏力。當您在泉水中感覺口乾、胸悶時,就應該上池邊休息,喝點飲料補充水分。溫泉浴亦是一種中等強度的運動,在令身心得到全面放鬆的同時,靈敏度和注意力也會有所下降。所以,駕車人士在泡過溫泉後,一定要休息兩個小時以上方可駕車。 注意酒不保暖 冬季旅遊者的膳食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3項營養素以及礦物質、維生素的攝取量都要超過平常,不能像平時一樣過分地強調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要糾正喝酒取暖的錯誤觀念。酒精和水不能產熱,相反,酒精能刺激體表的血管,使體表血液循環增加,人感到「發熱」,實際上人體在丟失熱量。注意防搶防盜 冬季接近年關,而且處於客流出行高峰期,也成為了偷盜等犯罪行為的高發期,遊客應注意保管好自身財物,提高防盜、防搶意識。
B. 冬天去北京旅遊好嗎
我在北京上學 ,到北京旅遊別選冬天,風太大了,實在受不了,就算碰上風小的時候,外面天氣也不會好,很冷,如果陰天就更慘,總之很不盡興。北京的秋天最美了,氣溫合適,天很藍,什麼公園的都很好玩,出門也方便。
C. 北京有哪些適合冬天遊玩的地方
1、北海抄公園
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中心區,城內景山西側,在故宮的西北面,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屬於中國古代皇家園林。
2、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3、東壩古鎮
東壩古鎮又有壩上、北壩等稱謂。位於北京市東郊,距朝陽門十餘公里,堪稱古都北京東郊的「門檻」,歷來被人視為京東重鎮。
4、盧溝橋
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豐台區永定河上。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此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宛平城的中國駐軍奮起抵抗,史稱「盧溝橋事變」(亦稱「七七事變」)。 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5、煙袋斜街
煙袋斜街位於北京市地安門外大街鼓樓前,屬西城區廠橋地界。北京什剎海煙袋斜街於2010年11月10日正式由國家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等單位授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D. 南方女孩冬天去北京旅遊要注意什麼
問題:本人第一次去北京,因是南方人,沒感受過北方的冬天,去北方,要准備什麼保暖的東西?回答: 1、保濕。多喝水,女生要准備超強力的保濕乳液。出門時最好備有帽子、圍巾等來保暖。 2、北方室內有暖氣,在室內必須脫外套,所以裡面的衣服要和外套一樣好看。 3、多備幾條毛褲防冷,不願意穿毛褲想穿裙子的話,建議打底褲要穿厚厚的,裙子最好穿皮裙或毛線裙,能保暖,在北京,冬天一定不能讓自己凍著。 4、靜電現象幾乎無法避免,如果要穿褲襪,最好用防靜電的洗衣液處理一下。頭發最好紮起來,披著很容易引起靜電。 5、在北方冬天的雪天里最好買雙棉鞋,很多南方人穿的鞋底是塑膠的,走在冰上很容易滑倒,所以出門旅遊,鞋也是很重要。 6、北京天氣乾冷,南方人皮膚很容易缺水,緊接著就會出現那最讓人頭疼的干紋,隨時注意皮膚的保濕,增強皮膚的抵抗力,可選用清爽型、親水性護膚品,原來冬季使用的含油多的護膚品應盡量少用。 7、注意風沙對皮膚的影響,平時皮膚較敏感的人外出時尤其要注意用紗巾、口罩等遮擋,避免風吹。飲食上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少食刺激性強、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如海鮮、筍類等。
E. 冬天去北京旅遊需要准備什麼
1、能抵禦零下10度氣溫的羽絨服,最好帶帽子的,冬季北京大風降溫天氣經常有,羽絨服的另一個好處是穿脫都容易,北京冬季供暖,室內溫度保證在16度以上,從室外進到室內經常需要脫衣服,穿脫衣服就很困難了。
2、能真正保暖的手套。零下若干度的天氣,即便美景當前,沒有手套的話,也很難把手從衣兜拿出來按相機快門的版。
3、橄欖油或者其它的潤膚替代品。北京冬季的空氣非常乾燥,南方來權的人皮膚不適應,全身上下很容易發癢難耐。
4、潤唇膏。不抹唇膏的話,嘴唇很容易乾燥開裂出血。
5、水壺。北京天氣乾燥,南方來的人必須多喝水補充水分。
(5)冬天去北京旅遊擴展閱讀:
一、故宮
故宮在人們心中一直威嚴神聖的地方,是一座世界上少有的木質結構建築群,整體布局整齊劃一,中規中矩,十分值得國人驕傲。
找上一個好的天氣去參觀故宮,就能完美的領略故宮的恢弘壯闊,重溫古人歷史情懷。但是,大家一定要預留好時間,因為故宮面積有15萬平方米,即便快速瀏覽故宮,也至少需要1天以上的時間才能全部看全。
二、頤和園
頤和園遊玩時間四季皆宜,不光如此頤和園還是現如今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雄偉壯闊,大家風范,將北方園林的特色體現的淋漓盡致。行走在頤和園,看過昆明湖的清澈湖水,長廊的經典壁畫,還有冬季的深冬雪景也是非常值得一看。
三、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是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北方的重要防禦工程,在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以威武雄壯的氣勢,盤踞在山脈之上,象徵著東方的威嚴不容侵犯,也象徵著國力昌盛。
看著這些陡峭險峻的長城,不禁由衷贊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不過八達嶺長城不適合節假日去,行人較多,3月-5月和9月-11月為最佳。
F. 冬天去北京旅遊有哪些注意事項
冬天去北京旅遊要抄注意:准備適合遠足的鞋子、保暖措施到位、防霧霾設備、多喝水、注意皮膚保濕、注意財物安全。
G. 冬天適合去北京旅遊嗎我南方的
故宮天壇頤和園長城鳥巢水立方之類的經典經典我就不多說了~ 網路一查攻略多的是~對於這些經典景點我只推薦下雪的時候去看慕田峪長城~還是蠻給力其他看個人愛好了~
個人認為來北京一是體味古都韻味而是感受現代化城市~
因此我一般都推薦去逛逛胡同~從前門出發一路往北~沿著北河沿(故宮旁邊的護城河)逛到府右街(中南海以及國家機關警衛局)再上景山看看故宮全景之後走地安門北海後海南鑼鼓巷~
這一路下來基本上北京遺留下的那點東西就都看到了~有興趣的話你也可以到西四東四安定門去看看胡同不過也沒剩多少了基本都改成了旅店~
現代化的地方就去逛逛國貿上上中央電視塔把~帶著老人來看看北京全景也挺好的~現在地鐵線也發達了基本哪兒都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