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裝備
Ⅰ 出門旅行必備的裝備有哪些
要帶的裝備都取決於你這次出門旅行的目的地以及要辦的事。不過不管去哪應該都有幾樣必須要帶的東西。比如手機、充電器、充電寶、ipad、護照(不一定)、銀行卡、紙巾等等。這些必須要帶的東西可以用一個物件裝起來,這里推薦個品牌,Baubax夾克,這些基本的東西都可以帶在身上。另外就是換洗衣服、洗漱用品、依據個人習慣要帶的東西等等。這些可以裝在一個小行李箱里就可以了。
Ⅱ 背包客旅行基本裝備清單要哪些
1,
准備一個合適的背包:由於長途旅行負重大,背包不能局部負重過大。應該保證均勻受力,不會造成局部負重時間過久而受傷。另外背包本身具有防水功能,保證背包內部物品乾燥。最後就是背包一定要結實不然背包受損就不在是個工具而是個累贅。
順帶說句:你可能不止一個包,因為你不止一個目的地。
2,
帳篷和睡袋,如果選擇野營在外。帳篷和睡袋則是必不可少的物品。帳篷重量自然是選擇輕便又質量可靠的。防水性要好,如果是高山大風地區,還要有防風性能。另外需要配備的就是睡袋或者防潮墊了,在溫度低的地方一個溫暖的睡袋可以讓你有一個不錯的夜晚。若是雙人出行,為了減輕負擔可以選擇雙人帳篷,畢竟一個雙人帳篷比兩個帳篷還是要輕上一些的。
注意:帳篷搭建在平坦安全,遠離山溝的地方,最好不要迎大風。考察周遭環境比較安全。天氣惡劣時應提前找好安頓的地方,切勿草率扎營。
3,
手機和移動電源。如果手機信號覆蓋地區,手機的gps功能還是比較實用的,而且必要時能與外界聯系也很重要。配備移動電源則是考慮手機續航,或者一些移動設備比如數碼相機的電量問題,
注意:如果登山包防水性不是很理想最好將數碼產品用塑料袋包裝好。大多數情況還是用袋子包好穩妥。
4,
軍刀和打火機和指南針,軍刀是野外出行必備工具,同樣具有防水防風功能的打火機也是野外必備的工具(當然一定要注意野外用火安全,切勿造成火災)指南針則是比數碼產品可靠的指向工具雖然簡單但是實用。軍刀最好選擇多用途的野外生存的軍刀,有比較實用的開罐器,鋸子之類的功能。
注意:如果是不熟悉情況的野外,又不能確定信號條件,紙張地圖和實物指南針還是更加可靠些。
5,
救生手電筒:一個續航時間長的手電筒也是非常重要的裝備,一般要選用專業的野外使用的手電筒,具有亮度大,使用時間長,防水耐摔。畢竟在夜間有光會帶來很大的安全感。也可行選擇頭燈,但是個人偏愛手電筒(當然只是個人偏愛而已)
注意:如果手電筒本身不能放水,則注意不要因進水導致故障,野外遭遇下雨天氣還是比較普遍的。
6,
食品和水:食品和水是很重要的東西,水一般需要一個比較牢固的水壺裝著,並且每到一個安頓點要補充好。食物則選擇一些能充飢的食物比如牛肉乾,麵包再搭配一些充能食物,比如葡萄乾巧克力。葯品方面一般說來只要身體不適就因該停止野外行走一般不會帶著很多備用葯。但是夏天出行正氣水還是很有用的葯物,清涼油之類的防蚊蟲叮咬的葯物也很受用。
提示:軍用水壺野外比較實用,可以用於加熱煮東西。採納喲
Ⅲ 長途徒步旅行必帶裝備,
一、 服裝篇
1、 沖鋒衣褲(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3、 排汗內衣(戶外運動後保持身體乾燥)
4、 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
5、 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汗衫T恤……)
二、 鞋襪篇
1、 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保護叫腳踝)【必需】
2、 輕便運動休閑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
3、 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 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5、 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
三、帽子、眼鏡
1、 遮陽帽(圓邊的、棒球帽式的、隨便喜好,能擋太陽就行) 【必需】
2、眼鏡(運動型的更好一點,主要功能是遮陽)
個人裝備用品:
一、 背包篇
1、 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必需】
2、 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背負,15-30L不等)
3、 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4、 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二、 野營篇
1、 睡袋(長途宜帶體積小的羽絨睡袋,節省空間,還有就是根據季節的需要帶)【假如帶第一個,後面的都帶】
2、 睡袋內膽(長途旅行不露營的話,只要帶個防臟的抓絨或者棉的睡袋內膽就可以了)
3、 帳篷(普通露營的話,一般的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長途遠行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
4、 帳篷地席(保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
5、 防潮墊(普通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沖氣墊讓你更舒服,)
6、 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必要是時可以作為攝影的反光板)
三、 照明篇
1、 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 【必需】
2、 手電筒(作為備用的照明,還是比較可*的)
3、 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4、 熒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5、 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必需】
6、 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
四、 炊具篇
1、 爐頭(讓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東西,小資用品之一)
2、 氣罐(配合爐頭使用,注意攜帶安全)
3、 套鍋(有灶台了,沒鍋可不行,燒飯、燒湯、煮麵、煎蛋都*他了)
4、 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麼都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5、 燒烤爐(自駕車活動可以攜帶的腐化用品)
五、 水具篇
1、 戶外水壺(可以有效的防腐,顏色比較酷)【必需】
2、 軍用水壺(帶一個飯盒,這點比較實用)
3、 水袋(野外穿越時或自行車旅行時比較管用)
4、 保溫水壺(冬天出去,喝一口熱水是一種享受)
5、 凈水器(比較專業,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 凈水葯片(攜帶方便,凈水效果一般,但可滿足要求)
六、 通訊篇
1、 手機(最常用的聯系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必需】
2、 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范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 GPS(全球定位系統,專業的玩具,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可以選擇】
4、 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系方法之一) 【這個建議帶上,很小很關鍵】
七、 其他篇
1、 登山杖(使用得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
2、 洗漱包(用處不說了,井井有條而已)
3、 個人衛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凈水器葯品,個人葯品,)【必需】
4、 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必需】
5、 背包捆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保護繩)
6、 地圖(無論是長途還是短途,都用得著的工具)
7、 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 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軍刀(覺得男人身上都應該帶一把,小到削蘋果,大到砍數,都可以用)【建議】
10、 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記時和鬧鍾等功能)【建議】
11、 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禦寒)
12、 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濕,方便背包內的整理)
13、 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
14、 小型望遠鏡(增加你的視力所及范圍)
15、 針線包(萬一衣物壞了,縫縫補補總是要的)
16、 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或帳務的需要)
17、 備用電池及充電器(很多東西用得到電池)【建議】
18、 充氣枕(長途坐車或飛機時的理想伴侶)
19、 葯品(感冒葯、消炎葯、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綳帶、創可貼、維生素葯片、眼葯水、紅花油……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攜帶)【必需】
20、 備用食品(壓縮餅干、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能量棒……)【必需】
Ⅳ 徒步旅行需要哪些裝備
徒步旅行的基本裝備如下:
一、背包
背包的大小要看出行路線遠近而定,一般在本市周邊出行30升左右即可。如果出滬做長途出行的話,MM們要有一個55升左右的背包,GG要有一個65升以上的背包。面料要結實,輕度防雨,在購買時如果背包沒有自帶防雨罩,同時買一個背包防雨罩。
二、鞋子
鞋子的好壞將直接關繫到人身安全,一定要選擇一雙好的登山鞋。最好是高邦的,可以保護踝骨,因為人在長時間徒步時踝骨很容易受傷。最好是GX防水透氣面料,並且一定要選購品牌的鞋子。鞋子要大半碼或者一碼,如果作長途旅行或者己知有涉水,就應該准備一雙溯溪鞋做為備用,以免到時濕透鞋子。
三、服飾
1、沖風衣褲:最好是防水的沖鋒衣褲或快乾衣褲。在長途徒步登山時千萬不要穿牛仔衣褲,因為如果出汗或下雨。
2、內衣褲:建議貼身衣服建最好不要穿全棉的,因為全棉的內衣吸汗性比較好,在高寒地帶由於內衣濕透會讓你覺得寒冷,可以買類似「天蠶衣」之類的內衣褲。如果是夏天,休閑一點的長袖襯衫T恤和長褲就可以了。
3、帽子和頭巾:可以選擇一頂一般的運動帽,最主要是能遮陽光,也可以選寬檐帽,不僅可以遮陽還可以防雨,在高寒地帶帽子還能夠減少頭部的散熱。在天熱的時候可以選擇一條頭巾,頭巾的散熱性比較好,也比較舒適。
4、墨鏡:用於遮陽,夏天時更為重要,山頂在太陽直射下會睜不開眼。但同時也會會帶來視覺的誤差,所以在陰天或危險路段時請慎用。
5、手套:無論是上山或下山,不論是天冷還是天熱,都需要有一雙手套。因為在亂草中和山石中行走時會給你起到有很大的保護作用,但要注意一點的是,帶著手套會降低手的敏感度。
6、襪子:選擇一些厚實的襪子,因為長途爬涉,如果襪子太薄,很容易磨破腳,如果襪子薄可以穿兩雙。
四、保護勞防裝備和葯品
1、護膝和護踝:如果准備做長距離的徒步,那有必要帶一雙好的護膝和護踝,特別在下山的時候由於負重,膝蓋會承受很大的壓力,並且膝蓋的損傷是很難恢復的,或許有的損害會影響一生。往往在徒步中會有碎石路段,所以也該有一雙護踝。
2、葯品:一個人在出行的時候必須帶著常備葯品,在很多活動中將來不及得到別人的幫助,並且在有的葯品裝包過程中盡量的放在容易快速拿到的地方。醫葯箱中應備有:雲南白葯(粉狀,噴霧劑)、蛇葯、感冒葯、創可貼,綳帶、止血帶、紗布、止瀉葯。不過在集體出遊的時候可以公共購買些共同葯品,比如凈水片,十滴水等等這樣可以減輕負重。
3、防曬霜:特別在夏天戶外運動中,因為日光直射容易燒傷皮膚嗎,可以少量攜帶。
4、毛巾和洗漱用品:最主要用於擦汗。在行軍時可以用一個快掛掛在容易取到的地方,出汗的時候可以直接擦汗。在有溪水的時候可以洗臉,這樣會很方便。另一個用途是在灰塵多的地方可打濕蒙在口鼻處,抵擋灰塵。盡可能帶小的牙膏。
五、戶外露宿裝備
1、帳篷:在帳篷的選擇上最重要的是防水指數要好,其次是防風性能。要注意的是重量問題。一般的帳篷重2.5公斤左右,如果超過3公斤以上的在購買時請慎重。建議盡可能不要買單人帳,因為雙人帳和單人帳的份量相差無幾,並且一般都會是集體活動,如果雙人帳還可以相互減負。
2、睡袋:睡袋的選擇由於材質關系,價格相差很大,對人而異,要選擇一隻適合在零下5度左右的睡袋,因為此標准睡袋的適用期比較長,既使在夏天,夜晚的山頂氣溫也會很低。可以考慮買一個睡袋內襯(方便洗滌)。睡袋並不需要常洗,每次活動回來只要在太陽下照射就行了。
3、防潮墊:防潮墊的選擇和睡袋一樣,有多樣化,價格相差也很大,有自動充氣似的,有手動充氣的,有防滑的。一般買一個能用的便宜的比較合適的就行。不過別忘了配一個防潮墊套。
六、戶外行動必備品
1、頭燈或手電筒:在夜行或露營中,一定要配有頭燈或手電筒(最好是頭燈)。帳篷燈可以暫不考慮。如果准備長進間夜行一定要備足電池。
2、繩子:繩子是急救的必備工具,大致可分動力繩和靜力繩,又有主繩和保護繩之分。團隊出行特別是一些登山難度較高的穿越活動中,繩子是必備的,這樣可以提高活動的安全性。
3、防潮袋:對於防潮袋可以自己掌握。因為在行軍特別是溯溪時可以把比如照相機、手機、錢包、證件等所有零散物品放放其中,當然也可以將食品放在其中。不會因為在涉水摔倒而濕掉。
4、雨衣:有一件雨衣會免去淋雨之苦。當然有很多沖風鋒本身的防水性就比較好。
5、刀具:多次的出行活動大家認為最適用的刀具就是軍刀,因為它的刀很鋒利而且功能很多。要將刀放在最容易取到的地方,平時不用的時候不要亂扔,要保護好它的鋒利性,在戶外有很大的用途。比如:如果在戶外被毒蛇咬傷,或許就會用它來開口放血。
6、火種:最好是可以防風防火的,不過在高山上是不行的,缺氧情況下根本點不燃。一般可以帶粗一些的火柴,還有一種據說可以點一萬次的火柴。最重要的是該擁有一個防水防潮極俱的火柴罐。
7、爐具、防風板、個人餐具:有爐具就可以喝上熱的水,吃上熱的飯。不過並不一定要人人擁有。一般一個爐具和一個扁罐可以滿足三個人的三頓口糧。如果有爐具就配上防風板。最好帶一隻可以用來煮燒食品的餐具。
8、通訊裝備:一個團隊活動有必要有對講機,這樣領隊和壓隊可以控制行軍的速度和知道隊伍行軍情況,有緊急情況下便於聯系。個人可以配一個救生哨。但千萬不要沒事的時候亂吸一氣。否則很容易讓人緊張和誤會。
9、GPS:現代科技用於經緯度的確定,對於戶外迷路,野外定位很好的幫助。有條件的可以裝備一個,沒有的可以備上地圖。
10、指南針:不一定要擁有,但如果想擁有千萬別買假貨,否則會很危險,市面上各種指南針很多,軍用的應該比較合適。
11、水袋和水壺:至少擁有一隻一升的水壺,當然帶水的時候似行程而定,如果要穿越一天的無水區,要帶足三至四升水。
12、垃圾袋:每次出行必須帶好垃圾袋,它可以用來裝臟鞋放在帳蓬里,最重要的是做為徒步者,在野外留下的只是腳印。
13、快掛:用途很多,比如可以掛毛巾,也可以把帶走的垃圾用快掛掛在包的後側等等。
14、食品:一般短途(兩三天的活動)可以帶一些方便麵和麵包,方便包裝的榨菜以便大量出汗後補充鹽份,但是要說的一點就是方便麵其實是最沒有營養的食品,在做長途徒步中並不合適帶方便麵,一般可以帶些米和臘肉紅辣椒之類的東西,還一定要帶足合適的壓縮餅干(迷路或者其他時可以備用),可以帶一些牛肉乾,巧克力之類可以快速補充體力的食品,也可以帶一些含有維生素葯片和糖.其他零食自己選擇,不主張帶口香糖。
15、關於攝影器材:如果長途行程,不要帶太重太大的相機,越小越好,最好是數碼相機。更不要帶三角架以增加負重。
16、證件:最好帶著身份證,或其它有效證件。
Ⅳ 徒步旅行需要那些裝備
戶外裝備清單露營裝備:
帳篷:一般分三季帳、四季帳和高山帳。按使用人數可分單人、雙人、三人、多人帳。一般戶外店普遍銷售的是三季雙人帳,即春夏秋普通休閑露營活動常用,結構分雙層、單層帳。雙層帳外賬防雨,內帳透氣,在夏季天晴可不加外賬,因此雙層帳越來越普遍。帳桿分玻璃纖維桿和鋁合金桿,鋁合金桿較輕。
四季帳較少見,可在冬天使用,但也較為厚重,價格較高。
登高山特別是雪山,應用高山帳篷,通風、保暖、透氣且非常結實,能防12級大風,一般旅遊帳篷不適合高山地區。
背包:根據容量分小型背包30升以下,中型背包30-45升、大型背包45-80或更高。根據目的地攜帶的裝備選擇背包。一般周末兩到三天的野外露營活動,45-60升的背包合適(帳篷、防潮墊可未掛置頂)。戶外中大型背包一般都有良好設計的背負系統,使背負重量均勻分散到背上和腰上,並可調節。背負系統好壞是衡量背包好壞的重要因素。
睡袋:普通氣候條件可以用杜邦棉或其它棉的睡袋,根據溫標(睡袋保暖溫度的指標)選擇睡袋。在高山或高寒地區以高質量的羽絨製成的睡袋較好,一般1.5-2公斤的充填絨量即可。羽絨睡袋因容易壓縮,體積、重量都小,越來越受歡迎,但價格也較貴。
防潮墊或氣墊:物理防潮墊或充氣睡墊,用於與地面潮氣隔離,保持體溫及睡眠質量。
沖鋒衣褲:沖鋒衣泛指防水透氣的功能性外套,區別與雨衣是其透氣性,讓身體汗蒸汽容易揮發,保持身體的乾爽與舒適。著名的防水透氣材料品牌是Gore-Tex。
炊具與餐具:野外炊具一般指爐頭和燃料(氣罐)用於野外煮食燒水,攜帶非常方便。爐頭分油爐和氣爐,氣爐搭配氣罐較為常用。油爐又稱萬用爐,配合煤油、白汽油等使用,但價格貴,並且需要經常清理維護。餐具包括適用不同人數的套鍋、碗、刀叉筷子。
登山鞋:登山與野外行走,全方位對腳部提供良好的保護與緩沖,大大減緩疲勞。分登山鞋、徒步鞋,還有根據目的地型的其他功能鞋。
頭燈:戴在頭上的燈具,用於夜間活動,走夜路或營地活動,解放雙手。
水瓶/水袋:著名的SIGG水瓶和太空杯等。而水袋是專業水具,用於在行走中直接飲水。
另外,常見戶外裝備還有望遠鏡、防水袋、登山杖、各種刀具(瑞士軍刀)、指南針、功能手錶、GPS等等。
登山技術裝備:
登山繩:主繩直徑9-11毫米,長度在45m以上,常用長度為:45m、50m、60m.承受力在1500kg以上。輔助繩直徑6-8mm,承受力在800千克左右。登山繩一般為尼龍制,外有尼龍衣,有一定的彈性。 在攀岩中兩端分別與保護者和攀岩者相連。攀冰、登雪山時最好使用不吸水的干繩。
岩石錐:打入岩石縫中,用於懸掛繩索,起保護作用。
岩石釘:先用手鑽在岩石上打洞,再將岩石釘放入,擰緊,用於懸掛繩索,起保護作用。
安全帶∶用於攀岩、下降、攀冰、登山、探洞(縱)、爬繩、過草繩橋。是由尼龍
吊帶制,由雙腿帶和腰帶組合而成。
上升器:陡峭地形上升或保護時和安全帶、主繩配合使用。
繩套、吊帶常作為設保護點時使用。
鐵鎖(主鎖):現代登山用鐵鎖多為鋁合金製成,承受沖擊力在2000kg以上。在攀岩、攀冰、登山及其它冒險中用途廣泛。
冰鎬:是登冰雪坡地的重要工具之一,也可用於自我保護。
冰錐:用於攀冰,在冰壁設置保護點用。
冰爪:通過堅硬冰雪地形,捆紮在高山靴上的防滑器械,底面和前面有突出的尖齒,可在冰面上扎牢, 起到防滑和攀岩作用。
雪套:目的是防止風雪灌入高山靴內。
雪杖:在較緩的地形中代替長冰鎬,並兼探裂縫之用。
頭盔:防止雪塊、冰塊、石塊等飛落而造成意外。
雪鞋:積雪特別厚時,具有防止深陷的作用。
小冰鎬:指長度不超過55cm的冰鎬,多為鋼指,主要用於攀冰。
下降器:利用主繩下降時使用,鋁合金、鋼制。常用的有8字型、桶型,日字型。
高山眼鏡:防止冰雪地區性的強紫外線照射,防風避免雪盲。
羽絨衣物:高山高寒地區登山最有效的防寒衣物。
防風雨衣褲:在風雪天氣里用來抵擋風雨雪的襲擊。
毛衣褲:行進中有時無需羽絨服時,實用的防寒服裝。
手套:羽絨手套、毛手套、手套在冰雪作業時都應准備。 .
高山靴:為內外兩層的雙層靴,內靴為保溫防寒、外靴質硬、防水、防風、應付各
種環境,便於捆紮冰爪。
襪子:毛襪也是必備的防寒物品,手、腳是在高寒地區最易凍傷的部位,因此手套和襪子必須多攜帶一些備用。
防寒帽:頭部保暖之用,最好無帽檐。
冰錐:用於冰上的固定點,現一般使用合金的螺旋式。
雪錐:雪地上固定保護點的器械,根據積雪的深淺和硬度使用不同長短形狀的雪錐,多為鋁制。
炊具:攜帶型套鍋、套碗等,高山、高寒地區最好用吊式的。
指北針:辨別方向及輔助使用地圖。
手鑽;在岩石上打洞,以便放置漲岩釘。
滑輪:在長時間,長距離的攀登中,用主繩通過滑輪將過多過重的裝備拉上去。在過懸空處,利用主繩橋,將滑輪放置在主繩上,利用鐵鎖與自身的安全帶結合滑向目的地。
扁帶:在攀登中需要休息或做其他事時,將其放在保護點上,起自我保護作用。
夜壺:夜間方便器皿,攀登高海拔雪山時非常實用。
攀岩鞋:一種緊裹腳面的鞋,鞋底及鞋幫下半部分由防滑性極好的橡膠製成。
雪鏟:有鋁合金、塑料兩種,主要用於雪山營地整理和挖雪洞用。
掛環:鋼制,用鏍母將其與岩釘擰在一起,用來掛繩、鎖,起保護作用。 [編輯本段]如何選購戶外裝備背包 400 (一個入門型的登山包,什麼品牌不重要,但千萬不要搞那些一百來塊的外貿貨)
帳篷 350 (鋁竿的,防風雨性能都不錯,可以用很久不用升級)
登山鞋 500 (鞋子的重要性值得你花這個價錢,要求盡可能高的防水性能,其次才是透氣性)
睡袋(冬天)200 (普通中空棉的就可以了,羽絨的太貴)
(夏天)80 (抓絨睡袋)
沙灘鞋 150 (不要貪便宜搞那些仿冒的,要選擇正規的戶外品牌)
防潮墊 50
頭燈 50
▲這些加起來要 1200 這種檔次的裝備,就不用講究什麼牌子了,只要是正規廠家出產的,質量都是有保證的。以上為必須配置 。
以下裝備建議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也准備好
登山杖 200 (要搞就搞個比較正規的,不要搞那種四五十塊的便宜貨,那種還不如砍條竹子)
套鍋 200 (專為野外用餐設計,裡面配有炒鍋,1-2個煮鍋,湯勺,飯勺,幾個小碗,)
爐頭、氣罐 (也是專為野外炊事設計,避免自己打柴,生火的麻煩,特別是下雨天使用方便) 便宜的爐頭100塊左右,好一點的在300以上,區別在於熱效率高,省氣,放鍋上去以後穩定性好, 一次性的氣灌大約十幾二十塊左右。
防水袋 (裡面可以放些怕水的東西,如相機,手機,干凈衣服,當然也可以把臟衣服放在裡面防止弄臟其他物品,作用類似塑料袋,但密封性很好,很結實, 必要的時候可以往裡面吹氣在水面上做漂浮物用,漂起兩三個人沒問題。)
地席 (一張大約2*2或者1.5*2米的料子,有點象帳篷外帳,鋪在地上可以防水,臨時放點東西,或者墊著坐在上面活動,打帳篷的時候墊在帳篷底下可以保護帳篷底,重量大約只有幾量,帶上保證你每次出去總會用的上。)
水壺 (一個瑞士原產的SIGG水壺,可以保證你在那幾天遊玩的時候裝的水不會發臭)
沖鋒衣、褲 (100%防風,可以防中到大雨,有一定的透氣性,具體性能如何,要看你捨得花多少銀子, 便宜的幾百快,貴的幾千,主要是針對冬季,高海拔地區,低溫地區的活動設計)
快乾衣、褲 (主要性能就是被打濕以後能迅速乾爽,主要針對夏季、雨季,低海拔山區設計)
戶外運動服裝裝備選購須知:
戶外環境是瞬息萬變的,當下清風徐徐.陽光照耀,不到10分鍾之間馬上霧氣逼近,接著就狂風驟雨;在山下傾盆大雨,走入高山中反而陽光普照。這更突顯了運動服裝裝備選擇的重要性,才能保障戶外活動者的健康與舒適。
所以要根據三層穿法的概念去調整服裝准備:
內層:舒適層(lomgotysnle)
中層:保暖層(或絕緣層)(msalation)
外層:保護層(protection)
內層(lomgotysnle)的定位是〝舒服〞,只有舒服才能真正解讀排汗內衣的功能。尤其是通風透氣、排汗吸汗功能良好的運動內褲,最好選擇陰囊袋運動內褲。目前市場上有來自台灣的kingstyle(王者風范)運動內褲,其獨特的陰囊和陰莖隔離分割放置,通風透氣,還對陰莖順向定位放置,是戶外運動必備裝備。
再來是中間層(msalation),它是真正的保暖層,但是要分2方面設定:
靜態休閑類:它只要絕對的舒服和保暖就可以了,羽毛和先進科技的超綱人造纖維是不二選擇動態活動類:它不只是保暖,更是要將活動時的多餘熱量散發出來,不殘留在身體和衣服上,我想阿留申系列(polortecaleutim)是最佳的選擇。
最後是保護層(protection),它的意義是阻隔外在環境對人體的影響,而且更進而能多句幫助身體將多餘的熱量排出,所以它的材質是非常特殊的〝防水透氣材質〞(),因為科技的進步,已經有數種防水透氣布料的發明;經測試的結果,在〝乾燥靜態〞的環境下,各家功能大同小異相差無幾,但是在〝潮濕動態〞的實際戶外中,它的防水透氣性能就顯得差距很大;尤其是戶外活動琳琅滿目,選購時要留意其設計方向是否能滿足你。
背包選購須知:
在從事戶外活動時,背包的功能可說舉足輕重。它不僅在你活動時,緊緊地貼著你,它同時還必須配合你的步伐波動起舞;為了使你的戶外活動沒有缺憾,它必須能提供足夠的空間和功能。所以,在選購背包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根據從事的戶外活動,選擇合適的款式
例如,滑雪者的需求一定不同於騎自行車的人;爬爬郊山,就一定和爬大山的需求不同(更遑論需要扎營過夜的情形);如果同時還要從事攀岩、溯溪等活動時,也要考慮相關設備是否能與背包做完美的結合,同時不耗損多餘體力。
2、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背包,才是值得選擇的背包
例如Lowe-alpine所獨立研發的世界專利APSBackSystem,就為登山者細心設想,發展此型內架式負重系統,讓背包更精確的成為登山者的助力,而非阻力,有效的減少山難的潛在危險。
3、取得背包結構的充分信息
為了獲得完美的戶外活動旅程,出發前、將專業背包的功能了解透徹,以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境界,是很必要的功課。例如細部配件的使用方法,如何細部調整背負系統等;這些訊息有賴專業銷售人員的告知說明,還有購買者的用心學習喔!?模擬實境,於活動前操作演練。光說不練也不夠,只有實際背背看才知道。尤其是從事冒險級的登山活動,或海外長期自助旅行者,背上的行囊、就是自己第二個家,選購時怎可不慎!
戶外休閑運動鞋選購須知:
在戶外路面、可能布滿大大小小的碎石,同時有著崎嶇的、陡峭的坡度,所以平時在健身房或球場所穿的球鞋,都無法保證腳部不受傷害;這時,具有高摩擦力止滑鞋底,經防水處理鞋面及包邊條,可保護腳踝、腳跟的高密度泡棉,和強力吸震中底的專業登山健行鞋,才是戶外活動的第一選擇。
運動鞋合腳及舒適性最重要;記得要買比平常略大一號的鞋,因為戶外運動襪比平常的襪子厚實,同時登高山時更需要在里層再穿上排汗內襪,所以試穿時、一定要穿上兩層襪子。接著將腳趾往前頂,此時腳後跟需留有1趾的空隙;再將鞋帶綁好,踩上15度斜角的踏台,以測試腳尖及腳板側是否舒適。
最後再穿上兩只鞋子,四處走走,甚至試著上下樓梯,要直到確認完全舒適無虞才行。一般新鞋子至少每天試穿1-2小時,連續穿1星期,這樣才不至於在初次長途登山、健行時,嘗到「打腳」的痛苦滋味。使用防水保革油,可以延長鞋子的壽命、增強防水效果,每次長征後最好要保養一次。
Ⅵ 旅遊的話都要該准備什麼裝備
1、證件准備:出門旅行須帶能證明自己真實身份的有效證件,如成回人需帶身份證(夫妻需帶結婚答證)小孩需帶戶口簿、軍人需帶軍官證或士兵證等等。
2、必備衣物:應根據季節和旅遊經過地及目的地的氣侯環境進行准備,衣服、褲子應寬松、柔軟,以棉質的為佳;鞋子以旅遊鞋為宜,鞋底不能打滑。
3、必備物品:晴雨傘、太陽帽、電筒、水壺、相機等有關物品。
4、葯品准備:感冒葯、消炎葯、跌打損傷葯、清熱降火葯等,這些葯品出發前不妨帶些,以備不時之需。
5、費用准備:不管是參團旅遊,還是自助旅遊,都應帶足旅遊費用。在山區或偏遠地區旅遊時,應提前准備好現金。
Ⅶ 旅遊的裝備都有哪些
出門必帶的東西有以下:
身份證件:身份證、簽證、護照、學生證或者是其他優惠證件。
現金是一定要攜帶的,因為雖然移動支付非常的發達但是許多情況下依然現金為王:比如手機沒電的時候、手機沒網的時候,不支持移動支付的地方。這些情況下現金就很重要了。同時,銀行卡也應該隨身攜帶,可以取錢。證件同樣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如果沒有證件(身份證、駕駛證、護照等),可能寸步難行。
內衣褲、外衣褲、夏天帶一件長袖、襪子、睡衣、太陽鏡、裝衣服的袋子、舒服的鞋子。收納袋,用來整理行李,保鮮袋,用來放置各種雜物。
感冒葯,暈車葯,創可貼,腹瀉葯等。也可以到當地在購買。每個人還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准備一些對症葯品。
可以住當地民族特色的民宿,可以通過小程序<旅小築>來預訂,每天還有免費入住名額可以搶,可以說是非常的劃算了。住民宿一般都可以認識更多的朋友,認識更多旅伴,而且民宿的老闆都很熱情好客,會給你提供很多當地的旅行建議和規劃。
Ⅷ 城市旅行需要哪些裝備好
除了樓上說的還可以帶上剪刀,折疊水果刀,手電筒,碘伏,創可貼,暈車葯,止瀉葯,風油精,太陽鏡,防曬霜,針線包,牛肉乾,葡萄乾,水這些也是必不可少的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