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太空
㈠ 未來的太空旅遊業是怎樣的
在當今世界上,旅遊業是現代文明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社會是否充滿生氣、活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同時也是許多國家撈取外匯、繁榮經濟的重要手段之一。1980年,世界各國僅旅遊業所獲得的經收益就達960億美元。因此,各國都根據本國的特點,積極開發旅遊資源,並採取一切有效措施招引遊客,大力發展本國的旅遊事業。可以想見,隨著各種高速而廉價的空間交通工具的相繼出現,特別在太空城誕生以後,太空旅遊業無疑也會成為空間工業化的一項重要內容。
太空旅遊,這是千百年來人類的共同願望。1961年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終於把這一願望變成了現實,開創了史詩般的載人航天新紀元。從那時開始,雖然在27餘年裡,已有200餘人進入宇宙空間,但太空旅遊至今仍被那些體格健壯的職業宇航員所壟斷。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太空旅遊費用之昂貴是一個重要原因。有人計算過,20世紀60年代用「雷神」導彈改進的運載火箭把每公斤有效載荷發射到空間原費用高達20萬美元。再拿「阿波羅」登月飛行用的「土星-V」號運載火箭來說吧。它能把120號的有效載荷送上近地軌道,或把50號重的「阿波羅」飛船送上月球軌道。但不要忘記,一枚「土星-V」號的造價卻高達1.85億美元。就算上月球去旅行吧,如果用「土星-V」號運載火箭,即使50噸重「阿波羅」飛船的重量全都裝載旅客,那麼每公斤體重的發射費用也得高達3700美元。一位旅遊者即使有60公斤的體重,至少得付22.2萬美元的發射費用。由此可見,這種別開生面的太空旅行,又有誰能付得起如此驚人的費用呢?
當人類歷史跨進20世紀80年代之時,美國國家航宇局創造了載人航天史上的偉大奇跡,這就是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在1981年的兩次試航和1982年的第三次試飛都獲得了圓滿的成功。因為它可以重復使用百次,這就大大降低了發射費用,為科技人員或普通遊客帶來了太空旅行的新希望。一些宇航專家認為,太空梭試航的成功,標志著普通人到太空旅行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盡管「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造成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但這一悲劇並沒有阻止人類繼續向太空進軍的步伐,太空旅遊終將成為活生生的現實。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咨詢公司——「空間-地球」公司受美國國航宇局的委託,負責研究和展望了今後幾十年空間工業化的發展前景。這家公司的經濟學家保羅·西格勒在談到空間工業化時指出,太空旅遊業肯定會發展成為「一項新興的事業」。
美國科學應用公司也是熱衷於空間工業化的另一個研究單位。這家公司曾於1978年4月15日發表了題為「空間工業化研究」的專題報告。報告不僅指出太空旅遊業是空間工業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估計,在從1985~2010年間空間工業化的時代里,單憑太空旅遊業這一項的經濟收益就可以達到15億美元之多。
應該指出,發展空間旅遊業的關鍵是發展更加先進而廉價的空間運輸系統和太空城。根據宇航專家和竭力主張空間殖民化人士的設想,不論是發展更加先進的空間運輸系統,還是建造人類盼望已久的太空城,都可能在本世紀初變成現實。到那時,人類嚮往的宇宙空間就再也不是職業宇航員的世襲領地,而變成可供全人類共同分享的樂園。換句話說,具有一般健康狀況的任何人,都有資格到空間去旅行。當然,太空旅遊者將包括各式各樣的人。有的是到空間去開展科學研究和科學實驗的自然科學家,有的則是專程到太空去體現生活的文學家、藝術家以及新聞工作者,也有到太空城參觀訪問的各國政府首腦,還有去太空城洽談貿易生意的各國商人。當然,那些朝思暮想、希望分享太空旅行之樂的普通遊客也是能夠如願以償的,不過是按順序排隊,耐心等待。也許,地質學家和探險家們,是最有希望到月球,到太陽系其他行星,到小行星上去從事實地考察任務和探險任務的了。太空旅遊者的目的盡管不盡相同,但是,太空城卻是他們非參觀不可的游覽勝地,這就為大力發展太空城的旅遊業開辟了無比廣闊的前景。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空間殖民化最積極的倡導者奧尼爾,在預言今後一百年內人類社會的發展前景時曾樂觀地指出,到2081年,將出現每秒行程500公里的宇宙飛船。在太陽系內,尤其是在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之中,將出現許多太空城群,屆時「每年將有兩億人往返於地球與太空之間。」如果他的預言能夠實現,那麼由此而發展起來的太空旅遊業豈不就對未來太空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產生出不可估量的巨大影響嗎!
㈡ 怎樣才能去外太空旅遊我想去外太空看看
目前美國就提供此類服務。不過首先,您得超有錢!
美國維珍銀河,SpaceX和Blue Origin是三家開發太空旅遊任務的公司。維珍銀河此前計劃在太空中提供短途旅行,顧客可以享受6分鍾的失重狀態,同時還能享受到獨一無二的美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凱蒂·佩里、艾什頓·庫徹以及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前都已經簽約。而一張票的簽約價格為25萬美元。
另一家競爭公司SpaceX曾宣布將最早在2018年把兩名私人乘客送往月球軌道航行,航行路線主要追隨1968年阿波羅8號宇航員所走的路線。
SpaceX表示公司已經和私人乘客接觸過,客戶已支付高額定金,估計每個座位需要8000萬美元至1.75億美元不等。
未來SpaceX預測在太空旅行市場每年至少會有一、兩單生意,而這個生意將會給公司貢獻10%~20%的收入。
太空旅行就是有錢人的娛樂。
㈢ 太陽系怎樣在宇宙中旅行
如果只在太陽系的范圍里,太陽是固定不動的,地球和其他行星圍繞著太陽不停地旋轉,這樣地球上才有一年四季的變化。
然而,在浩瀚的宇宙里,太陽率領它的家族——八大行星,正以每秒19.7千米的速度朝著武仙星座中的一點疾駛著。這一點叫作太陽向點,在天琴座的邊界,離織女星不遠。同時,太陽和銀河系裡的所有恆星,都繞銀河系中心作公轉運動。
太陽在銀河系中以每秒250千米的速度繞銀河系中心運動,大約2.6億年轉一周。若與人類相比,在人類的發展史上,100萬年是一個很長的時期,可是就這100萬年,太陽繞銀河系中心才僅僅轉了一度多一點。
如果太陽誕生50億年,那麼太陽率領它的家族才繞銀河系中心轉了約20圈。可見太陽系在銀河系中旅行時間是多麼漫長啊!太陽系是一個龐大家庭,太陽是太陽系母星,是太陽系裡唯一會發光的恆星,太陽是家長,其他主要家庭成員是繞太陽運動的八大行星,它們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㈣ 人類太空旅行多久能實現普通人也能太空旅行嗎
“太空旅遊”一直以來就是人類心中的夢想,在許多科幻作品裡都有太空旅行的情節,但是我們知道航天發射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對宇航員身體素質的要求也十分嚴格,所以說太空旅行好像離我們的生活還很遙遠。但是我們要相信的是,隨著科技發展所需的成本下降,太空旅遊可能在未來會變成主流,也許在那時候,普通人也能上太空旅行。
總的來說就是降低航天活動的成本,讓普通人也能進行太空旅行。而且一旦火箭發射的費用降低,我們進行太空礦產開採的成本也會下降。這就意味著太空經濟時代即將到來,航天活動會變得商業化。事實上許多航天公司已經開啟了太空旅行項目,比如維珍銀河公司和太空探險公司。他們推出的亞軌道太空旅行費用大約是10到20萬美元,旅行的高度是103公里。
俄羅斯航天局也開啟了太空旅行項目,他們的旅行高度是500公里左右,而且可以進入國際空間站參觀。另外還有氦氣球太空旅行,這是目前最廉價的航天旅遊項目,只不過它的飛行高度比較低,只有三十公里。總的來說,世界航天已經進入太空經濟新時代,在不久的將來,太空旅行會從夢想變成現實,那時候普通人也有機會進入太空去體驗一下宇宙浩瀚神秘的魅力。
㈤ 太空旅行有什麼優點
美國安德魯航天技術研究所已研製出一種新型推進方案,取名為「煉金師」。該方案能夠大幅度降低太空梭起飛和飛行的費用。因而,幾年來一直停留在宣傳階段的太空旅行不久將成為現實。
與以往的設計不同,太空梭將不再憑借自己的力量起飛,而是由一架類似波音777的飛機來運載。如果採用傳統的垂直推進方式起飛,太空梭需要非常大的推力才能克服重力,而採用運載飛機可節省很多花在推進劑上的費用。另外一項降低費用的舉措就是減輕安裝在運載飛機上的太空梭的重量,使之降低到通常起飛重量的五分之一。其中的奧秘在於,太空梭的燃料箱里只裝氫氣。至於推進器工作所必需的、占推進劑總重量80%的氧氣則由運載飛機和太空梭在大氣中共同生成。為此,它們需要在8000米高空盤旋3個小時之久。在盤旋的過程中,由渦輪機吸進的空氣只有20%在推進器中燃燒,剩餘的空氣從燃燒室旁邊的管道中通過。通過熱交換器使這些空氣充分冷卻,變為液態;然後在離心機中分離空氣中的其他成分;最後剩下純液氧,其中的一部分被抽取到太空梭的燃料箱里。在這之後,運載飛機和太空梭發動火箭推進器,升到5萬米的高空。在那裡,太空梭與運載飛機分離,太空梭使用自己儲備的氧氣飛入太空。
這種背負式技術還有另外兩個優點:首先,太空梭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型機場起飛;其次,起飛時的水平位置會讓旅客們覺得更舒適些。富翁丹尼斯•蒂托飛往國際空間站花了2000萬美元,但15年後,我們的太空之旅或許只需花費大約2萬美元。
㈥ 假如我的未來太空旅遊
在太空上生活是我最大的願望。我希望能有無數間小屋在太空,有高樓,別墅,平房,裡面住著各種各樣、不同膚色的人,他們來自於地球的各個國家。我就住在其中的一幢別墅里,有用不完的水和吃不完的食物,還有一群機器人朋友。我希望在月球上建一個超市,裡面出售太空飲料、牛肉、杯子、碗……。還有飯店、醫院、書店、游樂場,而且還有好多人和我一起在太空生活。並且在月球上罩上一個大大的玻璃罩,裡面充滿了氧氣,還有一個巨大的機器,能將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變成氧氣輸送進來,並且把一些太空垃圾進行處理,變廢為寶,變成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另外,還要有太空旅遊業,讓地球人坐著飛船在太空遨遊。在月球上要有全宇宙最大的磁場,隨時給月球供電,使月球上永遠是一片光明;還要有一個鍾樓,當鍾聲響起之後,整個太空上的燈全部都會熄滅,這證明天已經黑了。這就是我的未來生活。
㈦ 太陽系在宇宙中是怎樣旅行的
在太陽系的范圍里,太陽是固定不動的,地球和其他行星圍繞著太陽不停地旋轉,這樣地球上才有一年四季的變化。
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太陽率領著它的家族——八大行星,正以每秒19.7千米的速度朝著武仙星座中的一點疾駛著。這一點叫做太陽向點,在天琴座的邊界,離織女星不遠。同時,太陽和銀河系裡的所有恆星,都繞銀河系中心作公轉運動。太陽在銀河系中以每秒250千米的速度繞銀河系中心運動,大約2.5億年轉一周。若與人類相比,在人類的發展史上,100萬年是一個很長的時期,可是就這100萬年,太陽繞銀河系中心才僅僅轉一度多一點。
如果太陽誕生了50億年,那麼,太陽率領它的家族才繞銀河系中心轉了大約20圈。可見太陽系在銀河系中心旅行的時間是多麼漫長啊!
太陽系是一個龐大的家庭,太陽是家長,其他主要家庭成員是繞太陽運動的八大行星,它們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繞行星運動的眾多衛星。
另外,太陽系裡還有許多彗星以及3000個小行星。這一切,在宇宙中猶如一幅神韻天成的壯麗圖畫。
若把太陽假設為一個直徑0.01米的小球,那麼由太陽到水星的距離就是0.37米,到金星是0.72米,到地球是1米,到火星是1.5米,到木星是5米,到土星是9米,到天王星是19米,到海王星是30米,整個太陽系的直徑為80米。而實際上整個太陽系的直徑大約是120億千米。
太陽是太陽系的母星,太陽也是太陽系裡唯一會發光的恆星,也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成員,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
㈧ 太空旅行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霍金認為,「我的希望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地球人可承受得起太空飛行。
將越來越多的乘客帶入太空,將為我們在地球上的地位和作為其管家的責任帶來新的意義,它將幫助我們認識到我們在宇宙中的地位和未來。這就是我相信的我們終極命運之所在。」
查看更多《十問》
㈨ 長期在太空中旅行會給宇航員的身體帶來哪些危害
太空中沒有地心引力,所以宇航員在太空中長期都處於失重的環境下。但是,成天飄在空中「生活」,會導致肌肉出現萎縮,骨骼也會變得更加脆弱,這種現象即使在宇航員返回地面後,依然需要很長時間才能使身體恢復到正常狀態。不管是在空間站,還是在登月、登火星這樣的長期太空旅行,如果不採取必要手段,那麼宇航員身體某些部位的肌肉萎縮率將可能高達25%;而且如果航天飛船在返回地面時出現緊急情況,宇航員們將面臨更大的危險:此外,心臟也會在長期的太空旅行後變得虛弱,宇航員返回地面後有時還會因為站起來的速度過快而發生暈厥。為了保證健康,目前宇航員在太空中每天都要做兩個小時的運動。
㈩ 太空旅遊費用是多少
有人計算過,20世紀60年代用「雷神」導彈改進的運載火箭把每公斤有效載荷發射到空間原費用高達20萬美元。再拿「阿波羅」登月飛行用的「土星-V」號運載火箭來說吧。它能把120號的有效載荷送上近地軌道,或把50號重的「阿波羅」飛船送上月球軌道。但不要忘記,一枚「土星-V」號的造價卻高達1.85億美元。就算上月球去旅行吧,如果用「土星-V」號運載火箭,即使50噸重「阿波羅」飛船的重量全都裝載旅客,那麼每公斤體重的發射費用也得高達3700美元。一位旅遊者即使有60公斤的體重,至少得付22.2萬美元的發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