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州旅遊景點大全
㈠ 廣東省高州市各鎮圩日
總之一句話:是分農歷的,147,258,369.你各到每個圩,你看見人比較多的就是那個鎮的圩.
㈡ 廣東茂名市高州縣的歷史資料
「高州」這個地名概由「高涼郡」演變而來。高涼郡以今高州市曹江鎮銀塘管理區的高涼嶺而得名。「高涼」兩字來由,據《讀史方輿紀要》載:「高涼山,本名高梁,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故名高涼。」,高州為梁大通中(公元527--528年)正式命名。 高州府禹貢楊州南境,秦為南海郡地。漢為合浦郡高涼縣地。三國晉宋為高涼、高興郡地。梁為高州地(梁大通中(527—528年)正式命名高州)又分置電白郡,隋平陳郡廢為高涼,永熙二郡地,時茂名電白屬高涼郡,良德屬永熙郡。 唐初屬高州,貞觀八年(634年)分置潘州治茂名,二十二年(648年)又陡置高州始治高涼移治良德。天寶初(742年)改高州曰高涼郡,潘州曰南潘郡,五代屬南漢。宋開寶五年(972年)省潘州入高州仍曰高涼郡,屬廣南西路。景德元年(1004年)州廢屬竇州,三年(1006年)復置。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高州路安撫司。十九年(1280年)改總管府屬湖廣行中書省。明曰高州府屬布政司使。 本朝(清)因之屬廣東省領州一(化州)縣五(茂名、電白、信宜、吳川、廉江)。茂名縣(即今高州市)漢為合浦郡高涼縣地,隋置茂名縣(開皇18年公元578年)屬高涼郡。唐初屬高州,貞觀元年(627年)改屬南宕州。八年(634年)於縣置潘州。五代梁開平元年(907年)改曰越裳,後唐同光初(923年)復故。宋開寶五年(872年)州廢,以縣屬高州。景德元年(1004年)屬竇州。三年(1006年)還屬高州。元復屬高州,大德八年(1304年)徒高州路來治(茂名縣)。明為高州府治本朝因之。 史載明代廣東下轄十府一直屬州。領上六府廣州府、惠州府、潮州府、南雄府、韶州府、肇慶府,下四府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瓊州府,和羅定一州。統稱廣東十府一州。(南雄,清初沿明制為府,嘉慶十一年,降為直隸州,十六年,復升為府,十七年,又降為直隸州。嘉應,舊程鄉縣,隸潮州府,雍正十一年,升為嘉應州,嘉慶十二年,升為嘉應府,十七年,仍改為直隸州。)清代沿明制此時高州府轄有化州、茂名、信宜、電白、吳川、廉江等一州五縣,屬高陽雷道,府治茂名縣。由於高州轄地較大,地理位置又處於戰略要沖地帶,因此便把高州府稱為廣東下四府之首府。 「高州」的由來 高州地處粵西山區,秦以前為百越民族中西甌和駱越兩部族雜居地。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高涼縣,屬合浦郡。三國吳從合浦郡分出高涼郡,依舊設高涼縣。南朝宋國將高涼郡廢去高涼縣。梁武帝時置高州。隋朝設茂名縣,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高州為高涼郡,轄茂名。唐設潘州,治茂名縣。宋朝並潘州入高州,治電白。元朝改高州為路,仍治電白。明、清年間茂名縣為廣東省高州府台。民國時期,縣名仍舊,初隸高雷道,後隸第七行政區,道尹和專員公署均設於高州城。新中國建立後於1958年在茂名境內分置茂名市,同時改茂名縣為高州縣。1993年6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高州縣,設立高州市(縣級市)。 又內蒙古赤峰市太平地鄉哈拉木吐村古城。高州原為唐代信州,武後中以契丹早期室活部所建之城,所以《遼史》地理志又將遂州(本高州)置於頭下城。州境有土河,三韓縣,附郭,今當地居民仍有稱高州城為高麗城者。
㈢ 廣東高州有那些高中
第一:高州中學 第二:高州一中、高州二中、高州四中 第三:石鼓中學 第四:其它中學(市的其它中學、鎮的高中)
㈣ 廣東茂名高州詳細介紹
高州市,位於粵西南部,靠近南海,是廣東省省轄縣級市。海陸空交通便利,通信發達,基礎設施完善,配套服務齊全,自古以來便是一個人傑地靈,經濟文化繁榮昌盛的粵西重鎮。
高州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史稱潘州。地理座標東經110°36′46″—110°22′45″,北緯21°42′34″—22°18′49″。東西最大距離79公里,南北最大距離65公里。全市總面積327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377萬畝,耕地面積80萬畝,現有人口150萬,市府駐中山街道。轄23個鎮和5個街道辦事處。437個村委會,40個居民委員會,5770個村民小組,市人民政府駐潘州街道,郵編:525200。代碼:440981。區號:0668。
「高州」這個地名概由「高涼郡」演變而來,「高涼」兩字可能是「高高的涼爽的山崗」,高州為梁大通中(公元527--528年)正式命名。
高州府禹貢楊州南境,秦為南海郡地。漢為合浦郡高涼縣地。三國晉宋為高涼、高興郡地。梁為高州地(梁大通中(527—528年)正式命名高州)又分置電白郡,隋平陳郡廢為高涼,永熙二郡地,時茂名電白屬高涼郡,良德屬永熙郡。
唐初屬高州,貞觀八年(634年)分置潘州治茂名,二十二年(648年)又陡置高州始治高涼移治良德。天寶初(742年)改高州曰高涼郡,潘州曰南潘郡,五代屬南漢。宋開寶五年(972年)省潘州入高州仍曰高涼郡,屬廣南西路。景德元年(1004年)州廢屬竇州,三年(1006年)復置。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高州路安撫司。十九年(1280年)改總管府屬湖廣行中書省。明曰高州府屬布政司使。
本朝(清)因之屬廣東省領州一(化州)縣五(茂名、電白、信宜、吳川、廉江)。茂名縣(即今高州市)漢為合浦郡高涼縣地,隋置茂名縣(開皇18年公元578年)屬高涼郡。唐初屬高州,貞觀元年(627年)改屬南宕州。八年(634年)於縣置潘州。五代梁開平元年(907年)改曰越裳,後唐同光初(923年)復故。宋開寶五年(872年)州廢,以縣屬高州。景德元年(1004年)屬竇州。三年(1006年)還屬高州。元復屬高州,大德八年(1304年)徒高州路來治(茂名縣)。明為高州府治本朝因之 。
高州位處熱帶和亞熱帶過渡地帶,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境內分布著一江十河,及眾多的湖泊山塘,丘陵、盆地、平原交錯,其中,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十分之一以上,為種植樹農作物的和經濟作物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高州市地形復雜,地勢大體是東北高,西南低。從高空腑瞰,南狹北寬,像展翅飛翔的彩蝶。境內東北部是連綿的山地,中央腹地是起伏的丘陵,西部、南部的台地、小平原,山地及河谷小盆地相互交錯,山川糾結。錦山地面積佔51.5%,丘陵面積佔31.9%,平原面積佔16.6%。地勢最高點是東北部的棉被頂,海撥1627.3米,最低點是西南部祥山鑒江河床,海拔11.5米,高低相差1615.8米。
雲霧大山、雲開大山和大榕山伸延入來,構成大體為東北—西南走向的7條山脈:尖峰嶺—馬頭嶺山脈,棉被頂—大細垌山脈,棉被頂—青山嶺山脈,尖峰嶺—崩山嶺山脈,王江坑嶺—蜈蚣塘大嶺山脈,大近嶺—那射嶺山脈,雞公嶺—豆腐嶺山脈。高州市地貌類型可分為如下5個區。(1)東北淺切割低山區。海拔500—1627米,相對100—1000米,包括馬貴鎮、古丁鎮、深鎮鎮、大坡鎮以及長坡鎮、石龍鎮、雲潭鎮、新垌鎮等4個鎮交界區。(2)東北高丘陵區。海拔300—500米,相對100—200米,包括大潮鎮北部,深鎮鎮、古丁鎮西南部,平山鎮東部,石龍鎮東北、東南、西南部,新垌鎮東部、雲潭鎮北部及大坡鎮一部分。(3)中部中丘陵區。海拔50—300米,相對50—100米,包括東北高丘陵區以西,竇江—鑒江高州城往上河段的以東地區。(4)西北部中丘陵區,海拔100—300米,相對50—200米,包括竇江—鑒江高州城往上河段的以西地區。(5)西南淺丘平原區,海拔11—50米,相對5—40米,包括分界鎮、泗水鎮、石鼓鎮、祥山鎮、鎮江鎮大部及頓梭鎮、沙田鎮南部。其中石鼓小平原是高州主要的平原地區,與茂南相接。
㈤ 高州有多少個鎮
截止到2018年,高州市政府駐潘州街道,市區現有面積33平方公里,人口35萬。共轄個鎮,5個街道辦,轄有438個村委會、48個居委會。
23個鎮分別是:謝雞鎮、新垌鎮、雲潭鎮、根子鎮、分界鎮、泗水鎮、石鼓鎮、鎮江鎮、沙田鎮、長坡鎮、平山鎮、深鎮鎮、古丁鎮、馬貴鎮、大坡鎮、曹江鎮、荷塘鎮、南塘鎮、石板鎮、荷花鎮、潭頭鎮、大井鎮、東岸鎮。
(5)廣東高州旅遊景點大全擴展閱讀:
地理位置:
高州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屬省轄茂名市代管縣級市,東連陽春市、電白縣,南接茂南區、茂港區,北鄰信宜市,西南與化州市、西北與廣西北流市接壤,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6′46″~110°22′45″,北緯21°42′34″~22°18′49″。東西最大距離79公里,南北最大距離65公里。
氣候:
高州市位於熱帶和亞熱帶的過渡帶,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日照年平均1945.3小時,太陽年總輻射量109385.2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氣溫為22.8℃,最高溫度為37.6℃,最低溫度零下1.5℃。
地質地貌:
高州地處熱帶和亞熱帶過渡地帶,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境內分布著一江十河,及眾多湖泊山塘,丘陵、盆地、平原交錯,其中,山地面積占總面積十分之一以上。高州土壤由變質砂岩、花崗岩、混合岩、凝灰岩風化物和淺海沉積物及河流沖積物發育而成。
㈥ 廣東高州府什麼坐向
廣東高州府什麼?坐下?具體什麼坐下我也不太清楚,我也無法告知你,你可以下一個高德地圖去咨詢一下。
㈦ 廣東高州市所有地區的年例日期
高州年例日期
正月初二 雲潭鎮珍珠 、河琅管理區 正月初四 南塘鎮蔗地村、雲潭鎮 垌尾、讀崗管理區當鋪村、荔枝山村 正月初六 雲潭鎮 洞頭管理區 正月初五 長坡鎮石龍 大拜墟,鎮江鎮(低洞山村、山腰窩村、新安村、坡頭村) 不少地方年例有拜敬嶺南之母冼太夫人的習俗
正月初六 長坡鎮石龍周垌管理區古丁里坑、鎮江鎮水郁村、荷塘鎮旺久地 正月初七 長坡鎮六里塘村(小六里塘村) 正月初八 深鎮鎮橫溪一帶(梅子坪村、三進石村等) 正月初八 古丁黃沙坑尾一帶地區(化仔村、村頭村、嶺腳、高坪等) 正月初八 新垌 正月初九 平山鎮 高坡田村到大仁廟圩一帶 正月初十 寶光街道:百家坡村,坡只村,廖徑村,竹山村,秀力唐村,古丁黃沙村委附近眾村(塘化、朱崗、塘底、一洞、二洞、對面村等) 正月十一 鎮江鎮 上朋山、下朋山 大井鎮鎮圩 沙田鎮那敢村大井鎮大井村 正月十二 鎮江鎮 那射管理區大坡鎮下榕村 正月十三 鎮江鎮 鎮江鎮附近村(樁榭村、西山村、荷村等) 正月十四 金山區 長山、板橋、塘尾 沙田鎮學堂山村 正月十五 南塘鎮大壙篤村、南塘鎮新塘村、坡頭、曹江鎮帥堂管理區、荷花鎮黃頭村、東坡、水進坡,長坡鎮舊城、乾亮村、白村、南塘鎮周岸周村 正月十五 荷塘鎮松明村 石仔嶺(上潭蒲村、鳳村) 沙田鎮鎮圩、羅屋村、樂山村、大德村、結綵村 祥山鎮塘表村 正月十六 老屋村石古大部地方年例 鎮江樂山村 山口村 沙田鎮嶺頭村 荷塘鎮梘頭村 頓梭西垌管理區 正月十七 長坡鎮長坡圩 祥山鎮上車村 周坡村新屋村 坡兒村 荔枝塘村長山村 正月十八 大路山 根子鎮柏橋區 正月十九 分界鎮荷花鎮 垌尾咀村 牛頭坡村 金坑村 沙田鎮水尾村、禾坑村 曹江鎮 荷垌村 銀塘村 正月二十 石鼓鎮新陂坦村、菠蘿壙村、大山村 長坡鎮長沖村 沙田鎮曹嶺村、山心村、石櫃村、古邦村、合山村、高坡村、坡頭、古電坡村、大井鎮、大井鎮上平村 正月二十一 沙田鎮塘湖村、塘仙村、新村、水口、山背村、山翠園村、黃泥洞村 正月二十四 沙田曹嶺村委西水村,塘樓村 正月二十五 沙田鎮盧村、雞滕嶺村 正月二十六 沙田鎮官嶺村 荷塘鎮上倫道村、和平塘村、石龍陳家村 二月初一 鎮江鎮 鎮江墟 二月初二 洪福嶺村 石板鎮 賀村村 二月初三 南塘鎮荔枝村、潭頭鎮謝村 二月初六 平江區 二月初十 高州火神廟 西岸五糧, 石鼓三文田, 平山 二月十一 西岸留駕 二月十三 城區新街,西岸寶光塔 二月十六 上南關 二月十七 下南關 潭頭鎮大坡村 三月初一 荷花鎮高豐村 七月十四 根子鎮 坡子村
湛江部份農村年例日期列表
正月初二
遂溪縣黃略鎮:文車村
正月初三
遂溪縣:馬六良村 東海民安鎮:丹寮村 東海島東山鎮:調山村
正月初四
東山鎮:東山村、調邏村
正月初五
東山鎮:北山村 湖光鎮:塘北村
正月初六
麻章區麻章鎮:雲頭村、 遂溪縣:石流村、 樟鋪鎮:南巢村 麻章區湖光鎮:新圩
正月初七
吳川蘭石鎮:頓谷
正月初八
吳川吳陽鎮:蛤嶺村 坡頭:梧村
正月初九
吳川:黃坡鎮
正月初十
赤坎區:調順村 開發區:平樂村 坡頭區坡頭鎮:坡頭圩、麻斜 吳川長岐鎮:東埇油 吳川樟鋪鎮:油頭
正月十一
遂溪縣黃略鎮:黃略村 麻章區太平鎮:卜品村 麻章區麻章鎮:高陽村 吳川覃巴鎮:沙田村
正月十二
開發區:龍潮村、屋山村 霞山區:龍登村 赤坎區:文保村 麻章區麻章鎮:赤嶺村、塘邊村
正月十三
吳川市蘭石鎮:蘭石管區 麻章區麻章鎮:志滿 黃略鎮:許屋村、支屋村 赤坎區:豐厚村、福建村、文保北村 雷州:烏石 廉江河唇鎮:新屋仔村
正月十四
太平鎮:山後村、造甲村、通明村 赤坎區:新坡村霞山區:陳鐵村、樓下村 黃略鎮:塘口村、南坡村 遂溪城月鎮:城月圩 麻章鎮:暢侃村
正月十五
太平鎮:東岸村、呂宅村 霞山區:霞山村、社壇村、北月村 麻章鎮:黃外村、厚禮村、謝家村、 麻章區湖光鎮:世喬村、後厚村、舊縣村、臨西村、東嶺村 赤坎區:草蘇村 黃略鎮:南亭村 遂溪:東墟 東山鎮:調文村、文丹村 城月鎮:後溪村 吳川市蘭石鎮:庄艮管區
正月十六
吳川梅錄鎮:白廟村、山牛六村 吳川振文鎮:水口渡、三江村、三江管區 吳川蘭石鎮博崖管區:上博崖村、新屋地村 大山江:良美村 遂溪城內 霞山區:西廳村、岑擎村 麻章鎮:後北村、鴨曹村、北溝村、篤豪村 東海:文參村
正月十七
吳川樟鋪鎮:積美村 湖光鎮:世喬村、潭排村、高梅村、山毫村、東嶺村、 赤坎區:百姓村 麻章鎮:水溝村 霞山區:深田村 麻章區太平鎮:六禮村
正月十八
黃略鎮:平石村 麻章鎮:調墊村、成家村、郭家村 吳川長岐鎮:蘭溪村
正月十九
赤坎區:文章灣 麻章鎮:大塘村 遂溪:東山園村 覃巴鎮:吉兆村 大山江:下覃嘲村 石灣上博利村
正月廿一
麻章鎮:麻章圩
正月廿六
麻章鎮:邁龍村 太平鎮:調浪村
正月廿七
湖光鎮:蔡屋村
正月廿八
霞山區:石頭村、調羅村 湖光鎮:海尾村 麻章鎮:聶村 麻章區太平鎮:肖漁村 南興鎮:塘尾村 遂溪嶺北鎮:
正月三十
霞山區:新村
二月初一
麻章鎮:麻章圩、龍駕村
二月初二
麻章區湖光鎮:良豐村
二月十一
太平鎮:麒麟村、後坡村
二月十二
雷州:烏石鎮 附城鎮: 吳川:覃巴
二月十四
吳川王村港鎮:雞鳴鼓村,海沙波村,覃寮村,蛹美村
三月十五
霞山區:興隆村
二月十六
吳川長岐鎮:杜村、沙美村
二月廿三
吳川長岐鎮:傳趾村
三月廿二
南興鎮:南柳吳氏村 湖光鎮:臨東村、料村 霞山區:龍劃村
三月廿三
赤坎區:文章村
三月廿六
湖光鎮:舊縣村
三月廿七
霞山區:寶滿村
三月廿九
東山鎮:調山村等四條村(拜坡)
五月初六
吳川振文水口渡管區:白廟村
九月初一
海頭鎮:仙塘村
九月初五
赤坎區:雙港村
九月廿八
麻章鎮:大路前村
十一月廿三
霞山區:特呈島
㈧ 中國廣東省高州市
高州,廣東省茂名市代管縣級市,廣東省山區經濟強縣(市),廣東省縣域醫療中心 ,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實力長期位居廣東縣域前列。
高州位於廣東省西南部,粵西南部,東近南海,南踞鑒江平原,西連廣西,北靠雲開大山,扼粵桂六縣市要沖,東連陽春市、電白區,南接茂南區、北鄰信宜市,西南與化州市、西北與廣西北流市接壤。
高州市原稱茂名縣、高州縣[1] ,是由元代起高州府(路)治茂名縣演變而來;而「高州」這個地名則是由」高涼「演變而來。隋朝以前,高涼郡治所為今恩平、陽江一帶;隋唐以來,逐漸向西部一帶發展,政治中心也隨之轉移到今高州境內;到元明清,道、路、府、縣治所均設置在茂名縣城(今高州城),茂名縣成為粵西地區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中心。民國時期,撤府留縣。茂名縣先後隸屬廣東省高雷道、南路行政區、第七行政區、第十三行政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茂名市成立,茂名縣剩下的大部分地區與信宜縣遂改為高州縣(後來分出信宜);1993年撤縣設立縣級市,是為高州市。[1-2]
高州市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發源地,「中國民族民間藝術(木偶)之鄉」(高州木偶戲被命名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盛產嶺南三大名水果——香蕉、龍眼、荔枝,被譽為「全國水果第一縣
㈨ 到廣東高州呢
看你從哪裡出發到廣東高州,很多班車都到那裡的。
也可以自己開車,有高速路經專過的。
高州,廣東省茂屬名市代管縣級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粵西南部,東近南海,南踞鑒江平原,西連廣西,北靠雲開大山,扼粵桂六縣市要沖,東連陽春市、電白區,南接茂南區、北鄰信宜市,西南與化州市、西北與廣西北流市接壤
㈩ 廣東茂名高州有哪幾個鎮
截至2019年,廣東茂名高州有23個鎮:謝雞鎮、新垌鎮、雲潭鎮、根子鎮、分界鎮、泗水鎮、石鼓鎮、鎮江鎮、沙田鎮、長坡鎮、平山鎮、深鎮鎮、古丁鎮、馬貴鎮、大坡鎮、曹江鎮、荷塘鎮、南塘鎮、石板鎮、荷花鎮、潭頭鎮、大井鎮、東岸鎮。
1、謝雞鎮位於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東南部,地處熱帶、亞熱帶地區,屬季風暖濕氣候,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全鎮總面積103.2平方公里,下轄1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59317人,其中農業人口56181人,占總人口的94%;農村勞動力32119人,占總人口的54%。
2、新垌鎮地處高州市東部,該鎮特產豐富,盛產荔枝、茶葉等,素有「茶果之鄉」美譽。與此同時,該鎮大力發展工業,強化教育產業,取得不少喜人成就。全鎮國民經濟實力雄厚,多次榮獲「高州市農村經濟綜合實力十強鎮」稱號。
3、雲潭鎮是廣東省高州市東部邊陲門戶鎮,是革命老區。雲潭鎮距高州城區40公里,東、南面分別與電白縣那霍、黃嶺鎮接壤,東北面緊靠陽春市。全鎮80多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孕育著4萬多群眾。
4、根子鎮地處茂名市茂南區東北部,高州市東南部,北亞熱帶,屬丘陵地帶。該鎮盛產荔枝,馳名千里,是「國家白糖罌。白臘荔枝生產基地」.「國家荔枝標准化示範區」,被譽為中國荔枝第一鎮、中國荔枝之鄉,2014年又評上廣東特色新一代「嶺南魅力名鎮」。
5、分界鎮地處茂名市茂南區北部,高州市東南部,距離茂名15公里,包茂高速和汕湛高速交匯,並在鎮內分別設有出入口(汕湛高速茂名段分界北出入口,包茂高速茂名段設有分界出入口),交通區位條件優越。全鎮總面積60.6平方公里,轄12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總人口5.1萬人。
6、泗水鎮隸屬於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位於高州市東南部,東接根子鎮,南鄰分界鎮,西連金山街道、山美街道,北靠謝雞鎮,距高州市區15公里。轄12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
7、石鼓鎮隸屬於廣東省高州市,地處高州市西南部,207國道、廣(西)茂(名)公路、汕湛高速貫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全鎮總面積155.2平方公里,轄29個村委會和3個居委會,350多條自然村。
8、具有「粵西陶都」之稱的鎮江鎮地處廣東省高州市西南部,東鄰石鼓鎮,南接石鼓祥山片,西毗化州市北部,北與沙田鎮相連,是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老區,是高州市重點發展鎮。縣道632線經鎮江直通石鼓與國道207線相連,距高州市城區23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
9、沙田鎮地處廣東省高州市西部,總面積98.8平方公里。東與寶光街道接壤,南與石鼓鎮相鄰,西北通往化州及廣西。總人口43000人,轄13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老區。
10、長坡鎮位於廣東省高州市東北部,總面積242.3平方公里,轄33個村委會和2個居委會,總人口91870人(2011年數據)。
11、平山鎮是廣東省高州市下轄的一個鎮。位於高州市的東北部,瀕臨高州水庫,受水庫氣候的調節,自然條件獨特而優越,冬暖夏涼,雨水充沛。全鎮總面積144.8平方公里,轄15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人口4.2萬人。
12、深鎮鎮位於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東北部,全鎮總面積103平方公里,轄13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24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1萬人,有山地面積9660公頃,耕地面積650公頃。
13、古丁鎮位於高州市東北部,轄14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27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8800多人。全鎮總面積112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積13.8萬畝,農用地面積2.1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1萬畝,可供開發水力資源達15000千瓦,花崗岩、石灰石等礦產資源儲藏非常豐富。
14、馬貴鎮位於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北部山區,東與陽春市雙窖鎮相鄰,北與信宜市錢排鎮、合水鎮接壤,西與古丁鎮、南與大坡鎮相連,處於三市交界地帶,過境公路有省道羅水線、三馬線和縣道長馬線,交通便利。 全鎮總面積15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萬畝,林地面積17.35萬畝。
15、大坡鎮位於廣東省高州市東北部,距高州市區60公里,東部與陽春市相鄰,南部與電白縣那霍鎮接壤;西部與長坡鎮交接;北部與平山鎮、馬貴鎮毗鄰。總面積236.1平方公里,是高州市轄區面積最大的鎮,轄格蒼、朋情、坑塘等25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7.6萬人。
16、曹江鎮位於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中部,南與高州市區接壤,截止至2004年底,總面積120.6平方公里,2008年有人口7.3萬人,轄23個村委會 和1個居委會。
17、荷塘鎮位於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西部,東連寶光街道,南靠沙田鎮、鎮江鎮、北與南塘鎮、石板鎮為鄰,西接化州市那務鎮。全鎮共有33000人,轄12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全鎮總面積116平方公里,新建水泥公路縱橫東西南北,貫通全境。
18、南塘鎮隸屬於廣東省高州市,位於高州市西北部,交通順利。全鎮總面積143.8平方公里,總人口5.23萬。該鎮經濟發展良好,農業、工業發展迅速,連接幾年被評為「高州市農村經濟綜合實力十強鎮」之一。
19、石板鎮是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的中心鄉鎮之一,位於花溪區行政中心西面,距貴陽市中心20公里,距花溪區中心8公里。轄13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45個自然村寨。總人口達22583人。
20、荷花鎮是高州市西北部的一個邊陲鎮,面積103.8平方公里,轄18個村委會和一個居委會,總人口4.95萬。
21、潭頭鎮地處高州市西北部,距高州城區40公里,是一個邊遠的山區革命老區,與信宜市鎮隆鎮接壤。
22、大井鎮,位於廣東省高州市西北部,毗鄰東岸、曹江、南塘、石板、潭頭等鎮,207國道、省道「井岸線」貫穿中心鎮規劃區全境,交通四通八達。鑒江及東岸江二水交匯,美景天成。
23、東岸鎮位於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北部,與信宜市鎮隆、大成等鎮相接。全鎮土地總面積達260.4平方公里,截止至2004年,該鎮下轄27個村委會和2個居委會,總人口89000多人。
(10)廣東高州旅遊景點大全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後高州市的建制區劃沿革
新中國成立後,茂名縣先後隸屬南路專區、高雷專區、粵西行政區、湛江專區。
1958年5月12日,(在茂南地區)成立茂名市政籌備處。23日改為茂名工礦區城市籌備處。8月26日成立茂名工礦區市。
1958年9~10月,將茂名縣南部的原公館鄉和袂花鄉、鰲頭鄉的部分地域劃入茂名市;將原小良鄉劃入電白縣;將原石鼓鄉的南盛、鰲頭鄉的蘭石和龍首鄉劃入化州縣。同年11月,茂名縣與信宜縣合並為茂信縣,12月茂信縣定名稱高州縣。
1961年4月,高州縣分高州、信宜兩縣,高州縣隸屬湛江專區。
1983年,實行市帶縣制,高州縣隸屬茂名市。
1987年,根據群眾的要求和上級批准,將高州縣分界公社的山閣、燒酒、霞池、黃傑、祿村、合益、金塘嶺、福居等八個大隊劃歸茂名市,成立山閣公社,現為山閣鎮。
1993年6月,撤縣設市,高州縣改為高州市,由茂名市代管。同年12月正式舉行撤縣建市掛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