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有什麼旅遊景點
1. 鳳凰古城的主要景點
鳳凰古城的主要景點有:沈從文故居、楊家祠堂、熊希齡故居、沱江、虹橋、烏龍山風景區、山江古苗寨等等。
1、沈從文故居
許多人來鳳凰都是為沈從文而來。因為《邊城》、《湘西》、《從文自傳》等自他筆下流出的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沈老曾經生活學習創作的地方位於鳳凰古城營街,是一座具有濃郁湘西特色的四合院,具有明顯的明清建築風格。院落別致小巧,室內陳列了一張張珍貴的照片與藝術品。
2、楊家祠堂
其設計獨具匠心,精巧細致。門窗上都有細致的鏤空雕花,是鳳凰城內保護的最好的祠堂,精美絢麗。 戲台為單檐歇山頂,穿斗式結構,檐下如玉斗拱,台柱雕龍刻鳳。正殿為抬梁式建築,山牆為貓背拱,分為一明二暗三間。
3、熊希齡故居
位於鳳凰古城北文星街內的一個小巷裡,往東200米便是秀麗的沱江。故居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結構,比較矮小但很精緻,故居現存房屋4間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於苗族情調,環境幽靜安謐,建築古老質朴。
4、沱江
沱江河是古城鳳凰的母親河,她依著城牆緩緩流淌,世世代代哺育著古城兒女。坐上烏蓬船,聽著艄公的號子,看著兩岸已有百年歷史的土家吊腳樓,別有一番韻味。順水而下,穿過虹橋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便展現於眼前: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悠然而生。
5、虹橋
原名卧虹橋,又稱「風雨樓」,建於明洪武初年。位於是鳳凰的中心,從這里去哪兒都很方便。在虹橋上看整個鳳凰城,沱江兩岸的如畫風景盡收眼底。
虹橋分為上下兩層,一層主要是商鋪和雜貨店,二層是民俗文化樓,裡面藏有從古到今所有關於虹橋風雨樓的書畫作品,也是個觀光和喝茶的好地方。
2. 遼寧一處小眾旅遊景點,200米的鳳凰洞,洞口有尊觀音雕像嗎
說到鳳城這座城市,很多人還比較陌生,它是遼寧丹東市代管的一個縣級市,森林覆蓋率高,山多林密,野生資源繁多;今天小旅帶大家走進鳳城一個小眾旅遊景點,鳳凰洞全長約200米,上通觀音閣,相傳是鳳凰棲身之地,在洞口立有一尊觀音雕像,旁邊還有鳳凰山著名的清泉,據說是觀音點化,供神仙飲宴用水。洞內兩側的壁畫精美漂亮,讓人嘆為觀止。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 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 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遼寧鳳城鳳凰山是奉天四大名山之一,被譽為“萬里長城第一山”,夏季清幽涼爽、環境宜人,是遼東著名的避暑勝地,泉洞清幽也是鳳凰山的特色,鳳凰洞是鳳凰山半山腰位置的一個洞,你可以選擇穿過山洞繼續上山,也可以選擇右邊的天梯,或者是左邊的山谷。
鳳凰洞以它優美和奇特的天然結構而居洞穴之首。全長二百米,只要身臨其洞,就是在盛夏之時也會感到涼風習習,雨季還會聽到瀑涌之聲。因為他還沒有位於山的上部分,所以在這邊的遊客還是很多的,再加上道路非常的狹窄,難免會遇到排隊的情況。不過大家多走走這些景點,或者是多參觀一下,會能夠更好的感受到鳳凰山的驚險。千萬不要感覺這點路就難了,後面的路會更難,也千萬不要感覺這樣就放棄了,因為只有爬到山頂才能體會到鳳凰山的美。
你聽說過遼寧鳳凰山的鳳凰洞嗎?從鳳凰洞爬山是爬到山頂的最快的捷徑。從西山景區路口,解放記念塔的台階處開始上山,路過鳳凰洞附近,有條分岔口,一條難的,一條易點的,終點一樣。很多人選擇難的洞口往上爬,洞口很窄,不過還好,銅把手,鐵鏈子什麼的拽緊了倒不危險。進入鳳凰洞後唯一的進光的天頂,要是上邊的樹葉少的話更加完美了。
3. 從洞口石江至張家界旅遊景點需要多久時間
你從洞口那邊過來到張家界,時間早的話可以當天玩天門山,如果晚的話就要第二天再玩,天門山一天,森林公園2天,黃龍洞,寶峰湖,一起。都玩的話差不多要4-5天時間左右。
4. 有「全國最美大學」之稱的廈門大學有哪些必去的打卡之地
作為喜歡在校園里邊瞎逛游的大一同學,來答一波!!
記得我第一次來廈大的時候,就被她的顏值所征服。
過了半年,每天走在校園里邊,仍然要感嘆:真的好好看哦!
頌恩樓和他的夥伴
頌恩樓其實還有一個小名不告訴你,是嘉庚三(我也是最近才知道),頌恩樓和他的夥伴包括嘉庚一二三四五五個兄弟,頌恩樓在最中間,是廈大的地標式建築,也是這五兄弟里邊的主樓。不管你從西村校門進還是白城校門進,都得經過他,因為他通往眾多遊客心嚮往之的芙蓉隧道。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5. 三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三亞的景點主要分為三大區域,西線景點(南山、大小洞天、天涯海角、西島)位於三亞的西邊,從三亞灣出發的路途比較近些;東線景點(蜈支洲、貝殼館、蝴蝶谷、呀喏噠)位於三亞的東邊,從大東海或亞龍灣出發路途比較近些;市內景點(美麗之冠、鹿回頭)。周邊景點(猴島、分界洲島、興隆植物園、五指山、尖峰嶺);溫泉景點(南田溫泉、田園溫泉、七仙嶺溫泉、興隆溫泉);戶外玩游 (錦母角、綠野小島、皇後灣、情人灣、東鑼島、西沙)體驗漁家樂,感受原生態海洋。
天涯海角
位於三亞市西郊23公里處,背負馬嶺山,面向茫茫大海。 海灣沙灘上大小百塊 磊石聳立,「天涯」、「海角」和「南天一柱」巨石突兀其間,昂首天外,崢嶸壯觀。史載,「天涯」兩字為 清雍正年間崖州知州程哲所題,銘刻在一塊高約10米的巨石上。(岩石下方有郭沫若詠「天涯海角」的三首詩題刻)「海角」兩字刻在「天涯」右側一塊尖石的頂端,據說是清未文人題寫。這兩塊巨石通稱「天涯海角」。 離「天涯」摩刻左側幾百米,有一尊高大獨立的圓錐形巨石,這就是「南天一柱」奇景。它擎天拔地,有獨立 南天之勢。如今,這里已建 起風格獨特的園林式建築和「天涯購物寨」等,還開展多項海上游樂項目,遊人可乘摩托艇到大海中瀟灑一番。 天涯海角在山坡上,正開辟為自然風光漫遊區,一批與三亞有緣的歷史名人雕像,將在此矗立。
天涯海角往前800米就是天涯鎮,裡面可以坐快艇出海在海上看天涯海角。多給船長一些錢的話可以去看四季平安等海石。還有海龜,鯊魚等(被老漁民養在船上的)。浪大的話很刺激。
6. 雲南自駕游最佳路線
一、重慶出發路線全程共1,513.7公里
重慶-宜賓-昭通-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梅里,原路返回。
二、成都出發路線全程1710公里
成都-西昌-瀘沽湖-麗江-大理-怒江-秋那桶-怒江-大理-麗江-虎跳峽-中甸-德欽梅里雪山-中甸-稻城亞丁-新都橋-雅安-成都。
三、深圳出發路線全程共2,123.5公里
深圳市-南寧市-昆明市-大理市-麗江地區-玉龍雪山-虎跳峽-長江第一灣-香格里拉。
四、南寧出發路線全程共1,325公里
南寧-大新-靖西-德保-那坡-富寧-碩山-開遠-彌勒-石林-宜良-昆明-楚雄-大理-麗江。
五、上海出發路線全程2700公里
A20外環線--A8滬杭高速--杭金衢高速--厚黎高速--昌傅--向西經過新余--宜昌--320國道--萍鄉--醴陵--株洲--湘邵高速--邵陽--320國道--洞口--台江--麻江--上瑞高速--貴陽--貴黃高速--安順--320國道--普安--曲靖--曲保高速--昆明。
六、北京出發路線全程9710公里:
北京-京石高速-京珠高速-石家莊-石太高速-太舊高速-太原環城高速-大運高速-運風高速-西潼高速-西安繞城高速-西漢高速-二河高速-108國道-綿廣高速-成綿高速-成都繞城高速-成雅高速。
108國道-310省道-攀枝花(港城大道東段-港城大道中段-渡口大橋-金沙江大道西段-310省道-蘇鐵東路-蘇鐵中路-蘇鐵西路)-310省道-308省道-220省道-308省道-麗江。
(6)洞口有什麼旅遊景點擴展閱讀
雲南自駕游前列出准備物品清單,出發前根據清單清點,雖不能說有多完善,但必備物品基本齊全了。
1、數碼產品:相機、手機、筆記本或數碼伴侶、GPS導航儀、車載對講機(切記充電器和數據線一定別忘了)
2、日用品:濕巾、洗漱品(毛巾、牙刷、牙膏)、內衣褲、襪子、睡袋、電筒、餐巾紙、垃圾袋(塑料袋)、日記本、帽子、傘、梳子、護膚品(防曬霜30倍、 補水噴霧),靠枕(納西媽媽強烈建議)。
3、衣物:短袖、長袖外套一兩件即可(雲南天氣十八變,請准備毛衣和短袖換著穿),七八月份記得帶上一件雨衣出行。
4、證件及資料:身份證、駕照、地圖(可以聯系納西媽媽索取麗江當地最新路況地圖)、路書、 各地客棧聯系電話。
5、葯品:創可貼、風油精(雲南蚊蟲多)、暈車葯、止瀉葯。
7. 從洞口石江至張家界旅遊景點需要多久時間
你坐汽車抄或坐火車,到張家界市區火車站/汽車站。
到站後,離天門山就1公里。天門山山頂游覽時間一般為3-4小時。
離森林公園30公里,坐汽車要1個小時多。森林公園面積大,一般要2天遊玩,門票可以4天內隨意進出。
隔大峽谷有60公里,坐汽車2個小時多,遊玩只要3個小時左右。
8. 急,溫州是不是有個叫洞口的旅遊景點啊,誰知道說下具體地址或者交通方式怎麼到那
是洞頭,我就是溫州人。那裡是個海島,去吃海鮮,釣魚最好。有些地方要票,有些地方不用票的。以前去洞頭得坐船,現在駕橋了,去洞頭只用開車去就好了。望採納。
9. 為什麼沒有永安的旅遊景點
人文景觀
吉山
福建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鄉,以歷史文化、抗戰文化馳名八閩。清康乾時期,吉山村文風大盛,建有萃園、淇園、圖南山館等九座書院。抗戰時期,福建省主席府邸就落戶此地,震驚中外的「羊棗事件」也發生在這里。當時,我國新聞界巨子、著名國際軍事評論家就在這里被國民黨頑固派逮捕。山明水秀、小橋流水人家是吉山的鄉村名片。
貢川
古稱「大儒里」,名稱為宋高宗皇帝所賜。只因兩宋時期,貢川陳姓家族就出了陳瓘、陳淵兩位理學家,世稱「一門雙理學,九子十科名」。如今的貢川擁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城牆、會清橋、筍幫公棧、陳氏大宗祠。筍幫公棧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最早的筍業同業公會會址。 筍竹節
永安是「中國筍竹之鄉」,漫山遍野的竹林、歷史悠久的制筍業,使得永安成為「閩西八大幹」――筍乾的主產地。永安的筍干被稱作「閩筍」,筍幫公棧是我國現今最早的筍業同業公會舊址。竹筍還孕育出中國第一架飛機的誕生。中國國內第一架飛機的製造者李寶焌,依靠上海的永安筍干行資本家巨額資金資助,於1912年在南京研製了中國第一架飛機。2002年起,永安在每年的10月18日舉辦一年一度的「福建·永安筍竹節」,時致今日,筍竹節期間同時舉辦小吃文化節己成為很受市民歡迎的活動。
安貞堡
清代建築,位於槐南鄉洋頭村,是福建省罕見的大型土堡,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我國古建築專家學者譽為「閩中建築奇葩」。
永寧橋古戲台
清雍正二年建,該橋兩端一處為「靈元宮」,祀奉趙公元帥神位,另一處為戲台。戲台牆壁記載有清光緒年間至民國年間十幾個戲班演出的劇目,劇種有大腔戲、小腔戲、木偶戲等。這種集橋梁於戲台為一體的古建築在福建省十分罕見。牆壁上書寫的劇班和劇目又是研究福建省戲劇發展史的珍貴史料。
文廟
始建於明朝景泰年間,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面積八千多平方米,有戟門、大成門、東西兩廡、大成殿等建築。內設抗戰進步文化陳列館、儒家文化陳列館等。
大腔戲
明代中期誕生於永安市青水畲族鄉的古老戲曲,屬江西弋陽腔的一個流變。因是「大鑼大鼓唱大戲、大嗓子唱高腔」,故稱作「大腔戲」。2005年大腔戲被福建省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劇目有明代「四大傳奇」之一的《白兔記》等。
打黑獅
打黑獅又稱「儺面舞」,是永安青水畲族鄉的一項獨特民間武術舞蹈表演。打黑獅的原意是鎮邪驅儺,現已成為節慶期間的一種民間表演活動。
旅遊
永安山清水秀,林木蓊鬱。有面積18.5平方公里的天寶岩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有完好的中亞熱帶原始森林;有列為福建省十大風景區之一的桃源洞風景區,其中「一線天」尤負盛名;有列為省級風景區的鱗隱石林,人稱之為僅次於雲南路南石林的「福建石林」。此外貢川古城和槐南安貞堡為難得的人文旅遊資源。天寶岩自然保護區:位於永安市東三十七公里處。全區山地面積為一百二十五公頃,原始森林覆蓋率達百分之九十六點七,是福建省重點自然保護區之一。區內環境的多樣性決定了森林植被類型的多樣性和特殊性,構成天寶岩保護區景觀資源的主體,使它不僅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也具有很高的旅遊價值。
保護區處在我國亞熱帶中部偏南,植被為栲樹林、甜櫧林、青罔櫟木荷林、木荷甜櫧林等常綠落葉林。在天寶岩海撥約1300米處,發現我國目前面積最大的長苞鐵杉混交林1085畝,其中純林200畝。區內已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各級珍稀植物十五種,是研究珍稀植物的極好場所。區內大部分植被為次生和原生狀態,尤其核心區基本處於無人干擾的自然狀態,在研究群落的自然演替方面,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是理想的科研基地和教學實習場所,被有關專家譽為「天然的生物種質基因庫」。
桃花澗:桃花澗發源於永安市上坪鄉龍貢村和荊坪村的高山,自東向西流經銅盤村,進入桃源洞景區後注入沙溪。桃花澗幽寂深邃,原始古樸,象一條銀色的緞帶,纏繞在群峰碧嶺之間。古時桃花澗兩側盛長桃樹,暮春時節落英繽紛,滿澗流紅,因而得名。桃花澗漂流從銅盤村開始經百丈岩後到達桃源洞口,全長7公里,是桃源洞游覽之精華。小澗兩側青山若屏,山環水繞,相映成趣。來這里漂流,猶如置身童話世界,可以感受到驚、險、奇、趣。主要景點有:迎賓潭、三蛙喚雨、神龜冥想、幽谷長潭、虎峽潭、水上一線天等。
九龍湖:九龍湖因溪流九龍十八灘而得名,是建造安砂水電站形成的人工湖。面積33平方公里,蓄水6.4億立方米;湖區東起安砂,西至清流嵩口坪,長達百里。湖上船隻暢通,兩岸林木森森。每當春夏季節,九龍湖大壩溢流,茫茫湖水從92米高處傾注而下,形成瀑布。其聲似萬馬奔騰,數里外可聞,300米內被浪花濺起的水霧迷漫,分外壯觀。
安砂雙塔,在安砂鎮下游五里外的九龍溪兩岸山頭,左為步雲塔,右名仰世塔,兩塔隔河相望,其勢威而美,故有「雙塔挺立鎖九龍」之說。
桃源洞: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桃源洞位於福建省永安市城北9公里205國道旁。景區規劃總面積28.78平方公里,分別由桃源洞、百丈岩、修竹灣、葛里、栟櫚潭五大景區組成,分布在沙溪河的兩岸。古時桃源洞一帶山上有許多栟櫚樹,所以歷史上又稱為栟櫚山。據有關記載,唐代就有頭陀僧結廬於葛里,五代後晉時期建有栟櫚寺。明代萬曆年間(公元1605年)當地安砂人兩郡司馬陳源湛捐資建有亭、台、樓、閣十餘處,取「世外桃源」之意改名為桃源洞,並在入口120米高的峭壁上36米高處刻有「桃源洞口」四個大字。南宋宰相李綱和左正言鄧肅曾在此隱居、讀書,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曾游覽此地,並都留有詩句。
從此桃源洞名聞遐爾。桃源洞景區,面積為0.74平方公里,是五大景區中的主要部分,也是目前開發較為完善的游覽區。這里丹霞地貌和豐富的植被形成奇峰峭壁、綠海林濤和碧水丹山。主要景點有:桃源洞雕塑、桃源洞口、鎖洞橋、觀音大仕殿、一線天、古井、望象台、跨虹橋、仙人棋盤、閬風台、古寨門等20餘處,其中「一線天」堪稱全國之冠。[桃源洞雕塑] 大門右側雕塑,由廈門大學藝術學院蔣志強教授設計製作,於2000年5月開始施工,至7月完工。雕塑規格為寬4米×高3米×厚2米,重達30噸,兩塊石頭的中央,下部空間象似「桃源洞口」;上部兩塊石頭的夾縫象似「一線天」。作品採用自然石頭為基本造型,與桃源洞的主題呼應,玲瓏凸兀的造型,襯出桃源洞的古靈精怪,給桃源洞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
作品整體的藝術造型別具匠心,構造簡單而又讓人遐想,凌亂而又不失秩序。作品的正面是國家風景名勝區的標志,背面鐫刻上桃源洞的簡介,體現了桃源洞獨特的自然風景。[桃源洞口] 特殊地貌形成兩邊懸崖對峙,這條小澗叫桃花澗,從景區深處流出,我們的游路也將沿著高山峽谷的縫隙向內延伸。桃源洞本沒有「洞」,無論是步行,還是泛舟游覽,都給人一種洞口的感覺右壁的懸崖高達120米,「桃源洞口」四個大字刻在36米高處,是明萬曆年間,辭官回永安的名士陳源湛於公元1605年所題,每字兩米見方。下面小字每字也有50公分見方,是陳源湛寫的一首七律《桃源洞》詩:介破巉岩一澗流,探奇乘漲弄扁舟。懸崖高削千尋玉,幽壑寒生六月秋。點岫煙雲閑去住,忘機鷗鳥自沉浮。武陵人遠桃空在,臨眺躊躇意未休。這座丹崖赤壁氣勢雄偉,是桃源洞景區引人注目的景觀之一。這種景觀是由於礫砂岩重力崩塌及風化片狀剝落作用而產生懸空面,再加上流水的長期侵蝕,便形成了向內凹的巨大岩壁。
[一線天] 一道大山裂縫,就象用刀劈出一樣,絕壁裂處,直透崖端,高90米,全長120米,共206個台階。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於明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記敘了這一奇觀:「上辟山巔,遠透山北,中不能容肩,蓋之乃受,累級斜上,直貫其中。余所見『一線天』數處,武夷、黃山、浮蓋,未曾見若此之大而逼、遠而整者」。每當午時,晴空麗日,陽光直射,翹首仰望,只見天光一線,壯麗無比。從地質學角度分析,一線天的形成是由於地殼運動,岩石逐漸上升,經擠壓形成一條縫隙。這條縫隙稱為地質節理。岩層表面這一節理縫隙最容易受流水侵蝕,形成了與節理走向完全一致的平直狹窄的深溝,即形成「一線天」這一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觀。桃源洞風景區「一線天」達6條之多,這在國內同為丹霞地貌景觀的景區中為數不多,也是桃源洞最為佳絕的景觀。
貢川古城:貢川古城位於距桃源洞風景區10公里處的貢川鎮,是福建省現存最完整的古鎮之一。鎮內古城牆至今保留較好,它建於明嘉靖年間,長2000多米,高79米。明末城堡內建有書院,藏書十萬冊。城堡外有建於明末清初,造型別致的會清橋。
鱗隱石林:位於永安市西北13公里的大湖鎮,總面積1.21平方公里,有「福建小桂林」稱譽。附近還有新石林、翠雲洞、壽春岩、洪雲洞、十八洞、石洞寒泉六個景片。這里聳立著奇形怪狀的石柱196座,怪石擬人狀物,千姿百態,最高的36米。據考證,在距今五千萬年以前,這里原來是海底,由於地殼運動,才形成現在這樣的石林景觀。
鱗隱石林依地勢分為兩大片:其一為「別有天」,這里有石門初步、妙哉亭遺址、十笏山河、仙猴抱桃、地下迷宮等20個景點;其二為「卧龍潭」,有吟風弄月、遠眺台、攬勝窗、點額、獨樂洞等景點。沿螺旋形石階而下,潭口僅容一人,深15米,洞廳寬敞,可容四、五十人,相傳為龍王居所,洞頂鍾乳似蓮花,遊客到此大有探幽尋古之慨。在鱗隱書院遺址前,蓋有四角亭,附近遠有翠屏峰、丈人峰、駱駝峰,山頂有回雁峰、飛石疊林,耳環石、象鼻石、仙人浴室等奇觀異景。在距石林一公里的地方,還有洪雲洞,洞深80米,洞內鍾乳石千姿百態,幽靜安適。又距石林一公里的階山,頂上是小石林,洞中有大廳,可容百人,是明、清時的公園,1992年起,修復了道路及亭三座。「翠雲岩洞」在坑源村叉圳有岩畔,洞深90米,壁光滑,地平坦。石上有類似手指,腳踩的印模。「十八洞」在黃獅岩中,大小孔無數,主洞深80餘米,高者十餘丈,可容百人,小者只能匍匐而入。此外,在洪雲洞附近山上,有一片更大的石林,已在進一步開發。
永安北陵:位於永安市西南5公里處,集古代文化、抗戰文化、佛教文化、吉山酒文化於一體,具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摩崖石刻、竹筏游覽、春谷山莊、沙灘燒烤、抗戰遺址、清代民居、天然泳池、寶應寺等10餘個景點和休閑垂釣、旅遊馬車項目。
甘乳岩風景區:地處小陶鎮大陶洋盆地的西陲,位於永安到連城205線中段,距國道8公里。現已開發可供觀賞的有眾多的溶洞群和小石林群,長百米的大石廳可容納千人集會,地下河潺潺流水,七級瀑布為同類溶洞所罕見。
根據地質部專家考察,認為甘乳岩有大型穿洞和塌陷天窗,還有豎井地下河等奇觀,若進一步發展是一個具觀光、旅遊、探險等特色的豐富景點,同時又能形成甘乳岩-湖口溫泉-冠豸山一條旅遊風景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