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著名旅遊景點賞析心得

著名旅遊景點賞析心得

發布時間: 2020-12-15 20:26:18

『壹』 如何賞析旅遊景點

旅遊景點賞析的主要內容有:中國自然旅遊資源、中國人文旅遊資源、外國旅遊資源。
將旅遊資源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兩大部分,分別予以詳細的介紹。自然景觀包括山嶽名川,人文景觀包括古建築、佛教石刻、古典園林、古墓葬、歷史文化和綜合人文。最後還介紹了較著名的國外旅遊資源。全書內容豐富實用,講解詳細,圖文並茂。

『貳』 求一篇賞析文(賞析著名風景區的導游詞)

你要賞析導游詞嘛 現成的賞析文是沒有的 希望下面的內容能幫你很快的完成一篇賞析文
首先你得結合導游詞的定義來賞析它。
導游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遊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導游詞就是要「還原」歷史,「還原」生活,「還原」文化,「還原」事實。當然,這種「還原」不是用歷史學家或考古學家的眼光,而是用藝術家的眼光,加以取捨,重新組合。

導游詞就像演員的腳本。腳本為演員提供了表演的廣闊天地;而導游詞則為導游員提供了導游講解揮灑自如的廣闊平台。寫導游詞之前都要認真考慮一下,怎麼樣講會更有條理;該講什麼,不該講什麼;突出什麼,舍掉什麼;什麼是主線,用什麼細節,舉什麼例子等等。哪些遊客是能接受,哪些客人不能接受;客人對哪些感興趣,對哪些不感興趣。

導游詞只是「藍本」,而不是「定本」,它為導游提供的是一個講解的基礎,一個展示景點、也展示自己的平台。

狹義的導游詞是指旅遊局出版的本地的景點介紹等。但是,作為一名優秀導游,光掌握這個,這是遠遠不夠的,廣義的導游詞是指導游面對遊客的正式性話語,不包括閑聊。這些話語包括自我介紹,景點講解詞,沿途講解詞以及歡送語等,包括加景點的勸說性話語也是一種導游詞,總之,導游詞是一種語言藝術,死記硬背材料是不行的。

導游詞作用有三:一是引導遊客觀光游覽,二是宣傳旅遊景點。二者相輔相承密不可分。 只有在掌握豐富的資料的基礎上,經過科學系統的加工整理,並在實踐中不斷修改、豐富和完善,才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導游詞。

導游詞一般由三部分組成:

一、習慣用語。即游覽前的「歡迎詞」、游覽結束時的「歡送詞」等。

二、整體介紹。用概述法介紹旅遊目的地,幫助遊客宏觀了解,引發遊客興趣。

三、重點講解。即對主要游覽內容的詳細講述,因而是導游詞最重要最精彩的組成部分。

導游詞的寫作要求是:

一、強調知識性。

一篇優秀的導游調必須有豐富的內容,溶入各類知識並旁徵博引、融會貫通、引人人勝。導游詞的內容必須准確無誤,令人信服。

導游詞不能只滿足於一般性介紹,還要注重深層次的內容,如:同類事物的鑒賞、有關詩詞的點綴、名家的評論等。這樣,會提高導游詞的檔次水準。

二、講究口語化。

導游語言是一種具有豐富表達力、生動形象的口頭語言,這就是說,在導游創作中要注意多用日語詞彙和淺顯易懂的書面語詞彙。要避免難懂的書面語詞彙和音節拗口的詞彙。多用短句,以便講起來順口,聽起來輕松。

強調導游口語化,不意味著忽視語言的規范化。編寫導游詞必須注意語言的品味。

三、突出趣味性。

為了突出導游調的趣味性,必須注意以下六個方面的問題:(1)編織故事情節。講解一個景點,要不失時機的穿插趣味盎然訪傳說和民間故事,以激起遊客的興趣和好奇心理。但是,選用的傳說故事必須是健康的,並與景觀密切相連。(2)語言生動形象,用詞豐富多變。主動形象的語言能將遊客導入意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3)恰當地運用修辭方法。導游詞中,恰當地運用比喻、比擬、誇張、象徵等手法,可使靜止的景觀深化為生動鮮活的畫面,揭示出事物的內在美,使遊客沉浸陶醉。(4)幽默風趣的蘊味。幽默風趣是導游詞藝術性的重要體現,可使其錦上添花,氣氛輕松。(5)情感親切。導游詞語言應是文明、友好和富有人情味的語言,應言之有情,讓遊客賞心悅耳、倍感親切溫暖。(6)隨機應變,臨場發揮。導游詞創作成功與否,不僅表現其知識淵博,也反映出導游技能技巧。

四、重點突出。

每個景點都有代表性的景觀,每個景觀又都從不同角度反映出它的特色內容。導游詞必須在照顧全面的情況下突出重點。面面俱到,沒有重點的導游詞是不成功的

五、要有針對性。

導游詞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須是從實際以發,因人、因時而異,要有的放矢,即根據不同的遊客以及當時的情緒和周圍的環境進行導游講解之用。切忌不顧遊客千差萬別,導游詞僅一篇的現象。編寫導游詞一般應有假設對象,這樣才能有針對性。

六、重視品位

創作導游詞必須注意提高品位,一要強調思想品位,因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導游員義不容辭的職責;二要講究文學品位,導游詞的語言應該是規范的,文字是准確的,結構是嚴謹的,內容層次是符合邏輯的,這是對一片導游詞的基本要求。如果再在關鍵之外適當的引經據典,得體地運用寫詩詞名句和名人警句,就會是導游詞的文學品位更為提高。

導游詞的功能

1.引導遊客鑒賞

導游詞的宗旨是通過對旅遊景觀繪聲繪色地講解、指點、評說,幫助旅遊者欣賞景觀,以達到游覽的最佳效果。

2.傳播文化知識

傳統文化知識即向遊客介紹有關旅遊勝地的歷史典故、地理風貌、風土人情、傳說故事、民族習俗、古跡名勝、風景特色,使遊客增長知識。

3.陶冶遊客情操

導游詞的語言應具有言之有理、有物、有情、有神等特點。通過語言藝術和技巧,給遊客勾畫出一幅幅立體的圖畫,構成生動的視覺形象,把旅遊者引入一種特定的意境,從而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此外,導游詞通過對旅遊地出產物品的說明、講解,客觀上起到向遊客介紹商品的作用

導游詞的結構:

導游詞由標題、前言、總述、分述和結尾五部分組成。

一)、標題

二)、前言:前言部分一般寫導遊人員在陪同旅遊者參觀、游覽前表示問候、歡迎,自我介紹,實質上是一個開始。

三、總述:總述部分主要向旅遊者陳述景觀的概況和旅遊價值,對所要游覽的內容作總結性的介紹。

《故宮》總述中的一段:

這段總述向旅遊者介紹了故宮的概況、名稱的由來、佔地面積、宮殿樓閣的間數及其建築。這樣的總述使旅遊者不僅對故宮有了基本了解,而且深切感受到參觀游覽的重要意義。

四)、分述:分述部分是對旅遊者游覽的景觀進行分別陳述。按照游覽的先後順序,對景觀一一加以解說。

分述部分是對旅遊者游覽的景觀進行分別陳述。按照游覽路線的先後順序,對景觀一一加以解說。

五)、結尾:在游覽結束後,對游覽的內容做一小結,如有未到之處可做一簡要說明,最後,對旅遊者的合作表示感謝,請留下寶貴意見,並表示祝福與告別。

導游詞表達的基本要求:

1.內容清楚。內容清楚是指導游講解中心和主旨突出,材料詳略安排得當。表達既要清楚明白,又要簡明扼要。話語既要精煉簡約,又要通俗易懂。內容清楚是導游語言表達多種因素的表現,首先要對旅遊材料嚴格篩選,其次注意表述的條理,另外,語句還要准確,精煉。

2.資料翔實。所謂資料翔實是要把與旅遊景觀有聯系的歷史背景,人物生平,景色概況,景觀規模,器物特點等等逐一說清楚。

3.表達生動。表達生動是指導游詞能 具體形象地描繪出旅遊客體的狀態,嚴謹細致地介紹出旅遊價值。使遊客感受導游語言表達的美感。在寫作手法上,可運用形象的描寫,得體的引用,恰如其分的說明,把游覽對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敘述得井井有條。

『叄』 跪求某景點旅遊感想一篇,2000字左右。

本來,找了好幾家旅行社,才發現,美好的春遊途中很有可能遇到堵心的事。「車覽、美女、遠眺」字眼頻頻出現在旅行社的宣傳頁上,免費購物的陷阱也是一個接著一個,旅客回來之後經常說的就是「虧了,虧了」。遊客對導游的信任度越來越低。雖然購物都是打著自願、免費的旗號,但一家商店接著一家商店地逛,這樣的「免費購物」也是讓遊客們叫苦不迭,而且佔用了大量本來應該屬於欣賞美景的時間。

人是怪物,靜極思動,動極思靜。在單位,公事家事,大事小事,總是擺脫不了煩心的事。現在下崗了,風花雪月,事事淪桑。這時候我很希望到一個沒有人認識我的地方去旅遊,清凈耳根,明亮雙眸,讓梵鍾暮鼓,松濤清泉盪滌五臟六腑。出去旅遊最好不要結伴,當然如果有能聊得來,放得開,不摳門的二三朋友也無尚不可,但切記不要加入旅遊團。加入旅遊團最大的問題是處處受限,不自由——「上車睡覺,下車拉尿,一個小時給你景點拍照」。更不必說導游忽悠購物,讓你不好意思不買紀念品等等。這不是沒事找事,花錢找罪受嗎?在廣州話中「溫苦來辛」-----意思是:自找苦吃。

我喜歡自助游。最可貴的是自由——願意去哪裡就去哪裡,喜歡什麼時候離開就什麼時候離開,喜歡吃些什麼就吃些什麼,自己做經理,自己做導游。安全問題嗎?我好歹是個囊中不怎麼充實的大老爺們,不耽心強人剪徑,不害怕性騷擾之類的艷遇。放心大膽去旅遊,去飽口福和眼福。所謂飽口福,就是每到一個地方,先了解這個地方著名的小吃,然後打聽來去的路線,最後直奔前程。我最不喜歡廣州小吃,價錢貴且不說,品小吃其實也是吃文化。你想啊,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小吃必定有它的緣由和來歷。重慶火鍋為嘛又辣又麻?誠如大家所知,霧重慶濕度大,寒氣重。山西人為嘛喜歡喝醋?黃土高原的吃食鹼重,得用酸鹼中和才能消痰化氣。北方地域開闊,所以吃食也是用大盆裝,以海碗盛,盆盆碗碗裝著蘇東坡「大江東去」的豪氣;蘇杭一帶水網錦綉,小橋流水,景緻玲瓏,畫在人間,人在畫中,其吃食自然也是可以悅目,小杯淺盞繞搖著纏綿。
生活有了旅行就多姿多彩,如果說旅行是生活的畫板,那麼音樂就是畫板的顏料,旅行是枯燥的,快樂的,激情的,夢想的。沒有好的顏色,旅行就會失去很多樂趣,快樂是短暫的,音樂是永恆的。音樂讓快樂加持。旅行樂趣盡在音樂沉醉中。在慢慢旅途中,必須給自己找點樂子,舟車勞累讓你苦悶煩躁,艱難險阻的徒步旅行讓你身心疲憊,體力透支了會讓你毫無樂趣。旅行的快樂只是在最後短暫的停留,過程往往不如人意,讓旅行成為一種真正的享受,答案只能有一個:「音樂」。於是乎帶上MP3,好的音樂讓人愉悅!

說完吃,再說看吧!出去旅遊在城市玩是最沒意思的。古代城市的寫意莫過於清明上河圖所描寫的那樣花團箤錦,車水馬龍。而現代城市裡大都是水泥構造的森林,熱起來好像在蒸籠里坐,冷起來彷佛在冰箱里卧。無論古今,城市都市做買賣的消金窟。逛街是女人天生的愛好,一個商場接一個商場地逛,沒完沒了,最後才會選定一兩件她們可心的物品。老公不陪著,又說沒情調;老公違心陪著,那得有準備下油鍋的決心和吃大閘蟹的耐心。做老公難呀!

我想,日誌是寫給自己看的,不必那麼高明,只要我有種感覺,我想寫的好些,把我的感情表達的淋漓盡致,這樣我的情感得以宣洩,我就比較滿足了。我不是文人,真的,不過我是性情中人,也食人間煙火,嗯,我想,食人間煙火的人都是性情中人吧!我不敢說自己寫的好,可,還不錯吖?……
我每次旅遊歸來,心胸豁然開闊,回味生活又是另一番感想。旅遊就像生活中逗號,格外讓人倍覺清爽。旅遊是人生中一大快樂,不僅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更讓我們看到了自己在那樣一個世界裡的位置。究竟,是我們創造了旅行,還是旅行造就了我們?生命的本身就是一場旅行,這旅行將引領我們走去何方?歡樂的時光帶給我們做人的目標,重新煥發出青春的活力,我將以輕松愉快的心情迎接明天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建議你自由行,提供你一下自由行的路線指引,可作參考:

<第一天>:
從深圳羅湖過關→坐東鐵→紅磡總站下車→游尖沙咀→游尖沙咀海濱花園→遊星光大道→步行往→尖沙咀天星碼頭坐渡輪→過維港→再坐纜車(纜索鐵路)→到太平山頂→杜莎夫人蠟像館→游­凌霄閣→­游老襯亭→坐纜車落山→你要再游其他景點由你決定→坐香港電車→銅鑼灣下車→游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游金紫荊廣場→晚飯後→夜遊維多麗亞海港→回程→入住酒店→晚安!

提供你一下自由行的路線指引,可作參考:
http://..com/question/315057162.html

請參考我在網路空間寫的日誌《香港-----合和中心》《香港風情----深水埗》 《香港太平山》《香港香港仔》 《香港美食天堂》

『肆』 急求一篇中國某一個著名旅遊景點認識和感受的文章 1200——1500字之間,好的話 懸賞多 100分哦 親

暑期黃山行有感
早就聽到有關黃山的評價: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據說,這是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在游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後得出的結論。在他的眼裡,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盪之靈巧,峨眉之秀麗,黃山無不兼而有之。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黃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絕著稱於世。
有傳說,自從盤古開天地,造就了黃山,由於其險峻,只有善於攀爬的金絲猴來游。過了若干年後,才來到了人。第一個來者是黃帝,黃山才命了名,這是黃山名稱的由來。黃山群峰林立,黃山有72峰,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布局錯落有致,渾然天成。以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三大主峰為中心向四周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巒峭壁。

種種傳說與評價,更加深了對黃山的嚮往。帶著幾分興奮與好奇,乘著去寧波的機會,與朋友的友人一行十八人參加旅行團,專程從浙江寧波乘巴士長途跋涉來到安徽黃山,開始了三天的黃山觀光之旅。
我們當天抵達後,我們先去漂流,晚上住在黃山腳下的雲海樓酒店。第二天清晨,吃過早餐,開始上山。先是乘旅行車沿盤山公路上行,當我們的客車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盤旋前進,真佩服司機先生那熟練的駕術,看著滿山的綠色蒼翠的樹木,感覺好極了,當我的耳朵時而感覺到了耳鳴,就知道已經在海拔幾百米的高度了。從側窗往遠處眺望,雲霧繚繞,仙境般的意境如今浮現在眼睛,幸福感頓然而生。遠處的山巒,雄偉壯觀;妖嬈的雲霧,變幻莫測;無數的奇松怪石,千姿百態,美不勝收。我俯視,我眺望,我環視,我定睛,此刻就感覺到眼睛不夠用的了。不知不覺已經到達黃山口,我們再乘坐纜車上山。上了纜車,才覺得生命的微薄,第一次體會到了自己的渺小。我們在纜車上好像飛起來一樣,耳膜漲了起來,心跳也加快了,一會飛到雲里,白茫茫的一片什麼也看不見,一會飛出來,映入眼前的一座座山峰環繞,個個相連,奇峰羅列形態各異;雲在半山腰環繞,樹立於山巒間,能俯視看到遠處的雲層。一路往上欣賞黃山的美景,只感覺身在仙景中。

上山時,天氣晴朗,但是過了遂道能見度並不很好,天空中似有一層淡淡的薄霧,遠處起伏的山巒背景襯著些灰色,景物不夠清晰真可見。當時,在電視中看到過黃山的雲海,虛無縹緲,很壯觀,很有些仙境的感覺。聽導游說運氣好的話可以看見雲海,但雲海必須在一定的溫度、濕度條件才能形成,一年中沒有幾次。我們沒有趕上,很遺憾。下了纜車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如詩如畫的人間美景。面對黃山大自然的傑作,令人稱嘆,大家以驚奇的目光注視它,欣賞它,不由得贊嘆造物主的神奇!
黃山之美,是一種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意境之美,有著讓人產生太多聯想的人文之美;黃山之景時時變換,景色千變萬化,稍縱即逝,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一樣,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此行只能大致的領略一下黃山的大美,因為它每一處都是景,我們的足跡實在太小無法全部覆蓋。我們只能一步步朝著迎客松進軍了。經過一番艱苦跋涉,終於來到了傳說中的迎客松面前,仔細端詳:它一側的樹枝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態優美,樹干蒼勁挺拔,無半絲嬌柔,樹支橫空而生如錚錚鐵骨,綠得發黑的松針如鋼絲紮成,樹齡據說越千年。是黃山的標志性景觀。登黃山不來迎客松留影是沒真正來過黃山,所以慕名而來的人真是不少,都在排著隊和它合影,真可謂人山人海。迎客松旁一塊巨石,因狀若雄獅盤坐,稱為獅石。石上鐫滿「一覽眾山小」,「觀止」等石刻。和迎客松合影後,我們又向黃山的最高處峰——蓮花峰進發了。
人越往高處走,心情越激動,我們一路向山上行,山道上與我們擦肩而過的挑夫讓我深受感動,他們挑著粗重的鋼管;有的挑著成捆飲料;有的挑著換洗的被褥或蔬菜、水果;有的背著碩大的石雕和水泥,他們大都顯得很瘦弱,那沉重的擔子讓他們步子很慢,可每一步都那樣的堅實,多年的辛勞讓他們表情木然,似乎身邊一切都置之度外了,休息的時候,手中的一根短木桿就架在挑子中間,擔起時,這木桿又從另一個肩膀伸到扁擔中間,讓雙肩都分擔重物,與我們行進的速度還不相上下,確實讓人佩服。
一路拍照一路攀登,開始還能快步或一步兩個台階,慢慢的,每走一個台階都很是吃力了,還好天公作美,山上溫度只有16至21度,山上的風極清涼,如同沐浴在清澈的溪水中。不知不覺到了蓮山峰交匯處,蓮花峰是黃山最高的山峰之一,海拔1864米。我們這一行是由五個家庭成員組團的,每個家庭成員中都有老有少,加上蓮花峰地勢險峻,我們就分成了二隊。膽子大的爬蓮花峰,婦孺和小朋友就改道而行,相約蓮花亭匯合。由於平時缺少鍛煉,看到深不見底的懸崖峭壁就發顫,所以就不跟大隊登蓮花峰了。與他們分道揚鑣後,我們一路說說笑笑地走著,在談笑間一邊欣賞著黃山的奇峰怪石;其形態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各異,形象逼真。留下深刻印象的怪石有孔雀戲蓮花、犀牛望月、仙人指路等。神奇的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令人遐思無限,想像無窮的奇峰、奇石,為黃山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我們穿過小心坡、走過幸福橋來到蓮花亭,小小的蓮花成了遊客最集中的地方。這地方有小賣部,有茶水食品出售,在蓮花亭上漸漸感覺寒冷,還好上山時備了防寒衣服,這時候可以有用處了。在此可觀佳景有「龜蛇二相守梯」兩塊天生巧石,一如靈龜,一似長蛇,分守左右,維妙維肖。在蓮花亭我們匯合後又要出發了,下一目標是到天海,這一段最難走的地方就是百步雲梯和一線天。百百步雲梯一百八十多級,立於雲霧之間,如若連接天地之梯,是最險處坡度。我把它稱為:天梯。從天梯下過去,不免會心驚肉跳。大約走了四十分鍾我們就來到一線天,這里已經站了長龍,上面的人正在艱難地往上爬。一線天有一道兩壁夾成的狹長石巷,寬處不過2米,中間盤道有80多級,窄處僅半米只能容一人通過,非常之險峻。不過兩邊石壁和護欄,可以保證遊客的安全。人行其中,仰望長空,藍天僅存一線,我們爬上一線天登上鰲魚峰峰頂,鰲魚峰頂有鄒魯手書的「大塊文章」石刻,不過文章的章字下面寫錯了。導游解說是是故意的。下了鰲魚峰到天海路上要經過當年黃帝在黃山煉葯時所用的曬葯台。到了天海,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我們在這里吃飽喝足之後一小時後再登宿光明頂。
約摸四十五分鍾的光景,我們登上了光明頂,光明頂是黃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上光明頂的山路相對平緩,無需耗太多體力,從天海到光明頂這一路上基本無風景可觀,到達光明頂基本上就玩遍了。光明頂的視野相當開闊,讓人感覺不到這里是峰頂,而是一個大天台,任何季節和時辰,這里都是黃山光線最好的地方。光明頂最醒目的標志就是氣象台的那個巨大白色圓球,幾乎在黃山任何的峰頂都可以看得到。聽導游講,這里是黃山的南北交界處,以北為北海,以南為前海,此處則為天海。這時我們真正到了黃山腹地。光明頂上人潮洶涌,我們找到一處空檔,站在光明頂上,極目四望,氤氳雲煙,鍾靈毓秀,美不勝收,蒼松翠柏,蔥蔥蘢蘢;諸峰競秀,高聳入雲,各具情態。
從光明頂下來,我們順著山道下山,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加上剛下完一場傾盆大雨,山道就更加難行了。我們穿行於山巒之間,隨風飄移,時而上升,時而迴旋,時而舒展,由而展現雲海,雲海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現身時,好像滔滔白浪,淹沒時,深谷溝壑,只露出峰尖,像一座座島在海中沉浮,轉眼間,又波濤起伏,浪花飛濺。望著遠處的群山,我不禁吟起杜甫的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回來的路上,我們都回味著黃山的勝景。黃山它雖沒有富麗堂皇的廟宇,也沒有宏壯的禪院宮苑,全憑自己毫不雕飾的天姿國色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難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罷黃山後,發出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贊嘆。

『伍』 一篇《旅遊知識及景點賞析》的結課論文

大家不要誤導樓主,這種問題還是應該讓樓主自己去找答案!!

『陸』 參觀完名勝古跡的感受 400字以上

參觀的什麼名勝

給你兩篇參考:
1、
遠遠的便看見,長城猶如一條長龍,盤卧在山陵上。 爬上長城,看著人群來來往往,我心中便產生一種好奇心,從高出往下看會是什麼樣呢?於是我便隨著人群一起向上涌去。一路上我遇見了許多外國友人,想必他們也是久聞長城的大名,想來看看長城是怎樣的壯觀,宏偉.過了一會,我看見一個小房子似的堡壘,原來那就是烽火台,敵人來時,用來點狼煙的,這不僅使我想起"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抬頭仰望天空,是如此的蔚藍,再看看長城,彷彿還有很遠很遠,一直延伸到雲端.由於下起了小雨,所以我不得不下去了,我僅僅爬到了835米處.哎!真是令人遺憾啊!不過看著下面的人群,我當然十分自豪.

望著人群,我想,這便是長城的吸引力.如果長城沒有宏偉的氣勢,怎麼會吸引那麼多的遊客?我又隨著人群涌了下去..............

2、說起西安,那裡的名勝古跡舉世聞名。其中,最聞名遐邇的就是兵馬俑了。這個寒假,我就感受了一回。西安的名勝古跡很多。首先,我們就來到了堪稱「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於臨潼縣境內,從西安市裡乘車大約1個小時就到了。我們先去了秦俑博物館,那裡擺放了好多從俑坑中挖掘出的隨葬品。有將軍俑、武官俑、御手俑等,還有兩輛彩繪銅車馬。這兩輛銅馬車是迄今為止中國所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結構最復雜、製作最精美的銅鑄馬車,被譽為中國古代的「青銅之冠」。在公元前200多年,中國人就使用了青銅冶煉術,比國外早了2000多年。可見中國勞動人民是很有智慧的。怎能不讓我們為之自豪?接著,我們就到了兵馬俑一號坑。「哇!這就是兵馬俑!好壯觀啊!」這是我進到一號坑裡的一聲贊嘆。在面積最大的一號坑裡共有6000多件有用陶土做的武士俑和車馬俑。俑坑的東面是一個長廊,站著三排面向東的武士俑,他們是一號坑的前鋒部隊。長廊南邊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面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面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後衛。這些兵馬俑都是按實戰軍陣排列的。在二號坑裡,出土陶俑約1000多件,兵馬近500多匹。它的東邊是一個由弩兵俑組成的小方陣;南邊的方陣是由駟馬戰車組成的;中部是由戰車和徒手兵俑組成的方陣;北邊是戰車、鞍馬和騎兵俑組成的騎兵陣。整個二號坑就像一支整裝待發的特種部隊。三號坑位於一號、二號坑的後部,那裡僅有4馬1車和60多個陶俑。它的東邊是一條長11.2米,寬3.7米的斜坡門道,門道當初是用來向俑坑內運東西的。門道對面是一個車馬房,車馬房兩側有南廂房和北廂房。三號坑就像一個指揮機關。這三個坑俑組成一個龐大的軍事營壘,面朝東,背對著秦始皇陵,好似守衛秦始皇陵園的部隊。在這些兵馬俑中,每個都是千人千面,沒有一個是重復的。它們的樣子與真人真馬一樣,都是以1:1樣子做的。我的心裡真是暗暗佩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柒』 寫觀看紅色旅遊景點的心得,一千字以上

祖國處處是革命的熱土。但是要真正選擇一處,細細體會其中的深意,便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我對那過去的歷史是不怎麼了解的,但是難得好友相約便去了重慶一游,此行收獲頗多。

重慶之白公館、渣滓洞沒到重慶之前總惦記著一定要到白公館和渣滓洞看一看。因為在從小受的教育中,這里是江姐、許雲峰、華子良、小蘿卜頭與敵人戰斗的地方,它在我心中的位置同井崗山、延安等革命聖地一樣神聖。到了重慶才發現,這里僅被當做一個旅遊景點,並沒有他的特殊之處。就連工作人員和導游也沒有其他能推銷旅遊產品的景點賣力,人們彷彿每天都在沉睡中渡過........

之所以叫白公館是因為這里原先是一位白姓人家的房子,後來國民黨發現這里人煙稀少,很適合秘密關押共-產-黨人,所以就徵用了,名字也就這么叫了下來。

這里原是四川軍閥白駒的別墅,故名。1939 年國民黨軍統局將此地改建為監獄,1943年中美合作所改為第一監所。 監獄背靠歌樂山 ,四周高牆、電網密布,牆外製高點上有崗亭和碉堡。大門終年緊閉,只有側面開一小門與外界相通。獄內有牢房20間。

從小路行進,不多時便到了著名的渣滓洞。渣滓洞原為人工採煤的小煤窯,因煤少渣多而得名。它三面環山,一面臨溝,地形隱蔽。

1943年 白公館被改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所關押「政治犯」遷此,於1947年4月遷回。

渣滓洞分內、外兩院,內院有一樓一底的男牢16間,另有兩間平房作女牢,外院為特務辦公室和刑訊室。1946年7月,息烽監獄、望龍門看守所撤銷後,在押人員全部撤並於渣滓洞看守所。1947年4月,渣滓洞看守所一度關門,關押人員全部轉回白公館,10月,渣滓洞作為重慶行轅二處看守所,恢復關人,關押的主要有「六一」大逮捕、「小民革案」、「挺進報案」和上下川東武裝起義失敗後被捕的人員,關人最多時達300餘人。新中國成立前夕,國民黨特務縱火焚燒了渣滓洞,僅逃出15位被囚禁的革命者,其餘皆不幸犧牲。

這些都是不曾忘記的歷史,重慶之行真的讓我不禁對革命先輩們肅然起敬,不敢說受到多大啟發,只能說會更加珍惜好身邊的一切。

重慶我是第二次來,由於時間間隔太長,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這次還是一定要去看看白公館和渣滓洞的。

白公館位於重慶沙坪壩郊區,原為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1938年起被國民黨特務機關當作秘密監獄。抗日愛國將領黃顯聲,同濟大學校長周均時,愛國人士廖承志,共-產-黨員宋綺雲,徐林俠夫婦及幼子「小蘿卜頭」等借是被囚禁於此。著名的小說《紅岩》便再現了監獄內部殘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黨人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最多時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關押於此。1939年軍統特務頭子戴笠為審訊,關押的保密起見,將其選中為軍統局本部直屬看守所。原白公館大門終日關閉,從側面一小門進出,原儲藏室改為地牢,原防空洞改為刑訊洞。在院內牆上寫有「進思盡忠,退思補過」,「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等標語。

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後,白公館曾改為來華美軍人員招待所,到1945年又作為特別看守所重新關人。至解放前夕,關押的除息峰監獄撤銷後轉移來的「政治犯」如黃顯聲、許曉軒等二十餘人外,還有重慶行轅二處第二看守所寄押的劉國志、周從化、周均時、張澤後等三十人。

抗日愛國將領黃顯聲,同濟大學校長周均時,愛國人士廖承志,共-產-黨員宋綺雲,徐林俠夫婦及幼子「小羅卜頭」等皆是被囚禁於此。著名的小說《紅岩》便再現了監獄內部殘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黨人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最多時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關押於此。白公館是一處使後人緬懷英烈並為之扼腕嘆息的革命遺跡,去重慶旅遊的朋友們絕不可錯過。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