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海旅遊景點介紹
① 海邊旅遊景點推薦及介紹
拉迪格島德阿讓海灘
該海灘出自塞席爾,位於馬達加斯加島東北部,臨近非洲海岸,是一個充滿異國情調、超凡脫俗的海灘景緻。因為這里的自然環境未遭開采,所生活步調是很悠閑的,自行車和馬車就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到達德阿讓海灘,你還會發現很多有趣味的景緻,快去漫遊其中吧。
小皮皮島瑪雅灣
通常說到泰國的島嶼,最容易想到的島嶼就是普吉島、芭提雅等等,其實還有一個瑪雅灣也是萬萬不可錯過的打卡景點,它位於安達曼海華麗的皮皮群島,從普吉島坐船一小時,便可抵達這座森林覆蓋的熱帶天堂,這里碧波盪漾,沙灘潔白,還有潛水的好地方值得體驗呢。
波拉波拉島馬蒂拉海灘
這是典型的南太平洋海灘,水晶般清澈的藍綠色環礁湖,白色的沙灘,搖曳的棕櫚樹,溫暖的微風,讓悅禾遊客體驗飄飄然的感覺是何種味道。
薩拉索塔西耶斯塔海灘
曾在年度十大海灘評選中,這片雪白的佛羅里達海灘排名第一。這里的沙子置地是如此的精緻,感覺就像滑膩的嬰兒爽身粉、或糖粉;另外海灘也是極其大的,還有諸如飛盤、沙灘排球等活動可以玩耍。
② 旅遊景點介紹
旅遊景點很多,選一個介紹,樓主作個參考吧:
喀納斯簡介:喀納斯是蒙古語,意為「回美答麗富饒、神秘莫測」,喀納斯湖位於布爾津縣境北部,距縣城180公里,湖面海拔1374米,面積44.78平方公里,是一個座落在阿爾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比著名的博格達天池整整大10倍,湖水最深處達196米左右。湖面碧波萬頃,群峰倒影,湖面還會隨著季節和天氣的變化而時時變換顏色,是有名的「變色湖」。喀納斯湖呈彎月形,湖東岸為彎月的內側,沿岸有6道向湖心凸出的平台,使湖形成井然有序的6道灣。每一道灣都有一個神奇的傳說。
景區特色:湖周重巒疊嶂,山林尤如畫屏。不同的植物群落層次分明,色彩各異。每至秋季更是萬木爭輝:金黃、殷紅、墨綠各呈異彩。葉茂,枯葉朽木上苔蘚、野草遍生。林間空地草甸如菌,山花鮮艷。風 靜波平時湖水似一池翡翠,隨著天氣的變化又更換著不同的色調,自晨至也換變著風采。每當煙雲繚繞,雪峰、春山若隱若現,恍若隔世。
③ 凌海的旅遊景點
班吉塔 石塔有三層樓高 朝南有金色佛像
岩井寺森林公園 有峰巒山谷
翠岩山 有一座嵯岈嶙峋,奇而秀麗的群山
雙井寺 歷史悠久
佛光寺 建於乾隆年間 風景優美
茶山 有山有水 有放生湖
④ 凌海娛樂體驗,凌海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凌海旅遊
茶山
茶山位於錦州市城北18公里處的凌海市余鎮茶山村,風景區內群山環抱,有茶山、石虎山、關山、望城山、幽宮、棋盤山,山下清澈見底的放生湖、茶山湖麗水縈繞,山前夾極河水潺潺流過,兩岸綠樹成蔭,景色宜人。 茶山為火山岩地質結構,因海底火山岩爆發,岩漿擠壓形成了獨特的山勢貌,山峰陡峭,山石千姿百態,有金蛇出洞、猛虎咆嘯、三猴並立、玉兔望月、猿人懷谷、飛天俠女、熊貓卧頂、鸚鵡登山、雙鹿齊奔等憨態殊姿,讓人領略到大自然巧奪天工的藝術美。
茶山寺主峰陡峭,「茶山寺」、「禪」一些大型摩崖大石刻迎面躍入眼簾。在懸崖峭壁上鑿有佛龕,雕刻著如來、彌勒和燃燈佛像,山崖東面有人工開鑿的石蹬,迂迴到山頂,山上有一口水井,常年不枯。據說,當年茶山寺的和尚吃水就要攀岩到山頂的水井提水。山下有一棵古松,旁邊就是茶山寺遺址。茶山礦泉水資源豐富,水質清澈,爽口宜人,含有18種以上微量元素,有潤膚容顏,延年益壽這功效。
茶山以盛產茶葉而得名,主要有金桂茶、綠葉茶、虎皮茶、腎心茶、扶手茶等,按民間傳說方法烤制出來的茶葉,用茶山礦泉水浸泡,茶水清香濃郁,健脾益腦,補腎治病,堪稱東北一絕。
岩井寺森林公園
岩井寺森林公園峰巒兀立、山勢連綿、步步趨險、溝谷縱橫。森林生態和物種的多樣性保護較好,不僅有較強的景觀價值,還具有科考價值。
岩井寺森林公園有三殿寺和小洞寺兩座寺廟,均為依自然岩洞而建。洞內高5.6米,寬10餘米,原有古跡在日偽時期遭到破壞,僅在洞壁上留有佛光跡兩處。 寺門前,有一棵20米高的古松參天,寺內有壁畫多幅,漢白玉佛像25尊。這里常年香火不斷,清煙繚繞,似入仙境。相傳唐王李世民在北寧閭山老爺嶺被關公解救後,在回中原的路上在此處滯留,見此處風景瑰麗,特封名「三殿寺」。
岩井寺森林公園位於錦州城北,乃兵家必爭之地,努爾哈赤進兵復州,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很多戰斗都發生在這里。特別是在遼沈戰役時,留下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的典故就在這里產生。
⑤ 廈門的風貌概況 著名景點介紹
廈門的景點充滿了很濃的閩南地方人文風趣,很值得你游記一番,下面八景供你選擇...祝你玩得開心!
1、千年古剎---南普陀:
位於廈門市層巒疊翠的鷺島名山五老峰南麓,坐北朝南,依山面海,風景秀麗。因寺院位於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之南方向,故名為「南普陀寺」。南普陀寺,殿閣依山層層升高,層次分明。中軸線上的主殿高低俯仰相從,參差錯落有致,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奇妙的是南普陀寺寺後的五老峰有東西兩座山峰,有鍾鼓兩山,鍾山上有一石頭,懸在峰頂,狀如古鍾,旁邊有一石頭,似鍾錘橫架;在鼓山上,旁邊有兩塊大石頭如鼓槌並懸,作擊鼓之狀。鍾鼓山和鍾鼓樓,兩兩相對,奇趣天成,是廈門人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對應成趣、和諧統一的傑作,成為南普陀寺的天然標志。
2、廈門華僑博物院:
博物院是以華僑歷史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為中國唯一的僑辦博物館。位於福建省廈門市峰巢山西側,由已故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於1956年9月倡辦。 該院佔地5萬平方米,是一座用優質潔白花崗石砌成的宮殿式大樓,分3個陳列館。 博物院有歷代的銅器、陶瓷器、雕刻和書畫藏品;有關華僑史的實物、圖片、資料,獸類、鳥類、水產、岩石和礦物標本;還有日本、歐美各國的銅器、陶瓷器、書畫、工藝品及東南亞等國的文物。
3、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城堡為半地堡式,面積1.3萬平方米。附屬設施有東西護炮炮座、暗道、彈葯庫、兵房、官廳、山頂瞭望廳等。具有歐洲風格,又有中國明清時期建築風格。被稱為「炮王」的大炮從德國購進,是世界上現存在原址上最古老和最大的十九世紀海岸炮,被列入《2000大世界吉尼斯記錄大全》。炮身長13.13米,重50噸,可360度旋轉,有效射程16000米。還有一門世界上最小的火炮,長僅11厘米,重0.22公斤,口徑0.8厘米,與世界上最大的大炮「克虜伯大炮」相映成趣。炮台前沿建有「望歸台」、「盼歸台」,遊客可通過望遠鏡瞭望金門所轄的大擔島和小擔島。榮光寶藏博物院設在胡里山炮台原兵營,博物院分「世界奇石陳列館」、「世界古代戰炮陳列館」、「世界古代寶劍陳列館」、「世界古代火槍陳列館」、「古樹化石展示」五個部分。其中鎮院之寶「黃河之水天上來」,來自緬甸,重2.5噸,畫面上有一條自東北到西南的節理紋脈,似是黃河之水天上來。
4、萬石植物園:
廈門園林植物園俗稱「萬石植物園」, 背靠五老峰南普陀寺、廈門大學,緊鄰中山路商圈,是一座圍繞萬石岩水庫精心設計的秀麗多姿、四季飄香的游覽園林,位於廈門市區東南獅山北面。萬石植物園萃集了廈門大小八景的「天界曉鍾」、「高讀琴洞」、「萬石鎖雲」、「中岩玉笏」、「太平石笑」諸景點,且有百十餘處摩岩石刻。萬石岩位於萬石水庫以南,山上奇峰怪石遍布,林木繁茂,文物薈萃。在萬石岩當中,有一精巧的殿堂,名為萬石蓮寺。天界寺在萬石岩西側的醉仙岩,昔日寺僧晨間撞鍾108下,聲聞遐邇因而有「天界曉鍾」之稱,為廈門小八景之一。
5、廈門環島路:
全程31公里,路寬44~60米,為雙向6車道,綠化帶80~100米,是廈門市環海風景旅遊主幹道之一。環島路依坡就勢,有的凌海架橋,有的穿石鑽洞,通過綠化、小品等充分體現了亞熱帶風光和廈門特色,形成了一條集旅遊觀光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濱海走廊,是一條原始與現代,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的生態路。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藍天、大海、沙灘、綠地和四季花開不斷的美好圖畫。被評定為廈門新二十名景之一。其中從廈門大學到前埔的9公裏海岸被稱為黃金海岸線。
6、集美學村:
學村是風景薈萃的游覽區,是集美各類學校及各種文化機構的總稱。始由陳嘉庚先生創辦,耗資一億多元,總建築面積達十萬多平方米,在校師生一萬餘人,譽滿東南亞。學村包括有廈門水產學院,集美航海專科學校,福建體育學院,集美師范專科學校,集美財經專科學校等高校以及中專、中小學和幼兒園、托兒所。除校舍之外有大禮堂、游泳池、體育館、電影院、醫院、航海俱樂部等。規模之宏大,設備之完美,在國內尚屬罕見。學村的建築熔中西風格於一爐,或巍峨挺拔,或凌空欲飛,建築很富有個性,成為集美的一個象徵。 在集美中學道南樓前,長800米、寬300米的龍舟池,七座式樣各異的亭台水榭,屹立在龍舟池畔,龍脊鳳檐,雕梁畫棟,朱繞翠環,稱為「七星墜地」。池中央有兩座水榭,凌波展翼,名為「孤星伴月」,這是陳嘉庚先生親自設計修造的。每年端午節,這里金鼓齊鳴,南曲悠揚,波光水影,人聲鼎沸,七彩龍舟,劈波斬浪,別有一股豪情。這里還舉行過多次國際性龍舟競賽,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遊客。 學村裡有著名三景:
①、嘉庚紀念館:華僑領袖、愛國老人陳嘉庚先生被毛澤東主席贊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陳嘉庚紀念堂"落成後,便成為海外華僑、內地歸僑、港澳同胞、青年一代緬懷和學習陳嘉庚先生愛國愛鄉、傾資興學的光輝業績的場所。
②、南熏樓:是集美中學雄偉壯觀的15層高樓。它是陳嘉庚先生所建的具有典型嘉庚風格的代表性建築之一,結合了中國獨特的古典建築,以飛檐式的屋頂為樓的頂端。南薰樓現在是集美以及廈門市的標志性建築之一。
③、龍舟池:陳嘉庚先生於1950年在海灘上築堤圍墾外、中、內三池。外池俗稱「龍舟池」,寬300米,長800米,總面積24萬平方米。 池畔建有式樣各異的「啟明」、「南輝」、「長庚」及「左」、「右」、「逢」、「源」七個亭子。端午節舉辦龍舟賽,這里金鼓齊鳴,波光色影,人聲沸騰。岸上喝彩,水上聲嘶,競渡場面,十分熱烈。
7、"鋼琴之島"---鼓浪嶼:
鼓浪嶼面積僅1.91平方公里,是廈門最大的一個衛星島。島上岩石崢嶸,挺拔雄秀,形成許多幽谷和峭崖,沙灘、礁石、峭壁、岩峰,相映成趣。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清潔幽靜,空氣新鮮,樹木蒼翠,繁花似錦,特別是小樓紅瓦與綠樹相映,顯得格外漂亮。一條環島路,全長6公里,由道路、隧道、曲橋組成,以電瓶車代步。裡面的著名景觀有:
①、日光岩是一塊直徑40多米的巨石,位於鼓浪嶼中部偏南的龍頭山頂端,為鼓浪嶼的最高峰,是廈門的象徵。岩頂築有圓台,站立峰巔,憑欄遠眺,廈鼓風光盡收眼底,山中峰腰怪石嶙峋,在疏疏落落的樹林中,「蓮花庵」「古避暑洞」「龍頭山遺址」「水操台」「鄭成功紀念館」「寂庄花園」等建築,石洞、古城和歷代摩崖石刻隱約可見。俗話說「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廈門」,日光岩景點是鼓浪嶼的龍頭景點。
②、鄭成功紀念館坐落在鼓浪嶼日光岩北麓。建立於1962年2月鄭成功收復台灣300周年紀念日之際。是鄭成功屯兵抗清與驅荷復台的基地,至今遺址處處。至今仍存有水操台、寨門、古梁洞等遺址和大量名人紀念題刻。鄭成功紀念館還是海內外規模最大的鄭成功文物、文獻收藏中心和研究基地。
③、毓園這座恬靜美麗的園林景觀是為紀念卓越的人民醫學家、著名的婦產科大夫林巧稚教授,於1984年而建的。建築布局自然,園中屹立著林巧稚大夫的漢白玉雕像,建有「林巧稚大夫生平事跡展覽室」,鄧穎超同志親手在園中種植的兩珠南洋杉,象徵著林大夫秀逸高潔的品格。
④、鋼琴博物館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家鋼琴博物館,位於菽庄花園的「聽濤軒「,分上下兩層,陳列了原籍鼓浪嶼的旅澳鋼琴收藏家胡友義先生提供珍藏的40多架古鋼琴,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琴等。展現世界鋼琴發展史,突現鼓浪嶼鋼琴之鄉的形象。碧海環抱的鼓浪嶼有個很藝術的雅稱叫「琴島」,是"音樂家搖籃",小小鼓浪嶼有鋼琴600台,其密度居全國之冠。只要你漫步在各個角落小道上,就會不時聽到悅耳的鋼琴聲,悠揚的小提琴聲,輕快的吉他聲,動人優美的歌聲,加以海浪的節拍,環境特別迷人。音樂,已成為鼓浪嶼的特別絢麗的風景線。鼓浪嶼有許多鋼琴世家、鋼琴家、聲樂家、和著名指揮。
⑤、建築博覽館:鼓浪嶼有「萬國建築博覽館」的美稱,現存有2000多棟別墅,有208棟被鑒定為保護的歷史風貌建築。許多建築有濃烈的歐陸風格,羅馬式的圓柱,哥特式的尖頂,伊斯蘭圓頂,巴洛克式的浮雕,門樓壁爐、陽台、鉤欄、突拱窗等爭相鬥妍,異彩紛呈,洋溢著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色彩。真是千姿百態,爭奇斗勝,各具風姿,美不勝收,使遊人大開眼界,大飽眼福。
⑥、菽庄花園:菽庄花園原是台灣富紳林爾嘉的私家花園,五十年代起獻給政府辟為公園。林爾嘉對花園精心設計,力求再現板橋別墅的風貌,又具江南園林的韻采,利用不大的一灣坡地,創造出無限的空間,把四周能看到的景物全部納入花園懷抱。園內設有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招涼亭、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觀潮樓、小蘭亭等10景,並把台北板橋別墅里的小板橋也搬了來,小巧別致,獨具一格。四十四橋上的渡月亭,是菽庄觀海賞景的最佳點。
8、文曾路:
是一條梅花綻放,竹影婆娑, 流水潺潺,小橋靜卧的南北走向的公路。兩側邊坡竹籬環繞,草木蔥蘢,綠意盎然,山花爛漫,儼然一個世外桃源。「怪坡」處於文屏山莊往南約 1 公里處,那裡一塊鬼斧神工的石頭上已經鐫刻上 「怪坡」 二字,另一塊石頭上則刻著「非常道」 三個字。道路兩旁的岩壁也用心修飾,儼然天成。原有的怪石、奇木、異花等一一留存,已被命名為 「花溪」, 是初具規模的文化藝術長廊,整條公路已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觀光公園
⑥ 遼寧旅遊景點大全分別是哪些景點
遼寧旅遊景點大全分別是鴨綠江、沈陽故宮、廣鹿島、綠江村、後大湖。
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移都北京後,成為「陪都宮殿」。從康熙十年(1671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間,清朝皇帝11次東巡祭祖謁陵曾駐蹕於此,並有所擴建。
⑦ 遼寧旅遊山水旅遊景點介紹
你說的范圍比較的呢,因為遼寧有很多城市的可以去的呢,特色也是不一樣的呢,沈陽故宮 、葫蘆島興城海濱 九·一八事變博物館 沈陽怪坡 鴨綠江 張氏帥府 大孤山 、寧遠古城 清河省級旅遊度假區 等等地方都是不錯的選擇的呢,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制定出行計劃的呢
⑧ 遼寧錦州市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旅遊景點有:醫巫閭山風景區、遼沈戰役紀念館、筆架山風景區、北普陀山、萬佛堂石窟、廣濟寺古建築群、奉國寺、崇興寺雙塔
特產小吃有:溝幫子熏雞、北鎮豬蹄、溝幫子水餡包子、錦州小菜、北鎮麵茶、錦州燒烤(非文化物質遺產)、錦州榮鵬烀餅。
僅供參考!
⑨ 遼寧省各個城市的旅遊景點依次介紹一下
1、沈陽
沈陽故宮:又名清沈陽故宮,是中國目前僅存最完整的兩大古代宮殿建築群之一,也是一處包含著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古代遺址。有古建築114座,500多間,在各個陳列室還藏有大量明清時期的珍貴文物,至今保存完好。
整座皇宮氣勢巍峨,富麗堂皇,處處彰顯著皇族的宏偉氣派,內部「宮高殿低」的建築風格,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絕無僅有。設有兩個存包處和兩個講解服務站,分別位於大清門和斯文門入口處。
⑩ 遼寧省凌海市具體資料
時間:2009-01-22 來源: 作者: 【中國凌海】2495平方公里的綠色大地,68.7公里的藍色海岸線,西鄰中國北部一類開放口岸錦州港,東接新興石油城盤錦市,南臨美麗富饒的遼東灣。平海相抱,浪花簇擁,八面來風,一方熱土。這就是遼寧省五點一線環渤海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最北方的沿海開放城市——凌海。她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充滿無限生機的渤海之濱錦州灣畔,在連接東北平原與華北平原的遼西走廊上,放射出瑰麗的光芒,彰顯著無窮的魅力! 凌海地處關內外的咽喉地帶,環抱英雄城市——錦州。市區距錦州港、錦州機場各30公里,京哈鐵路、京沈電氣化鐵路及京沈、錦阜、錦朝高速公路、國道102線貫穿全境,市、鄉、村公路縱橫交錯,織就了稠密的現代立體交通網路。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發達的交通環境為凌海跨越式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改革開放以來,凌海多業並舉,構築了以金屬冶煉、農副產品深加工、建材石材、服裝紡織、機電製造和精細化工為主,汽車零部件、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正在崛起的現代產業格局。其中,以沈宏、華龍、華宇為主的金屬冶煉壓延業出口量位居全國前列,去年,鉬鐵產量近1.8萬噸,佔全國總產量的22.4%,產值70多億元,被譽為中國的「鉬鐵之鄉」。新開工的1500噸多晶硅項目總投資15億元,年產值可達37.5億元,成為東北最大多晶硅生產基地。以優質高效現代農業為核心,精心打造綠色品牌。凌海是東北三省最大的外貿菜生產出口基地,遼寧的商品糧基地、瘦肉型豬生產基地和水果生產大市。全國聞明的「百合小菜」、「建業韭菜」、「魏家西瓜」、「邦特豬肉」、「和森小米」等綠色無公害農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堅持放手、放開、放活原則,凌海第三產業發展突飛猛進。信息、金融、保險、旅遊、家政服務、物流配送等行業蒸蒸日上;功能設施齊全、服務理念先進的多家星級賓館使您賓至如歸;行動電話、程式控制電話聯通世界各地,國際互聯網覆蓋全境。各業的快速發展帶動全市經濟不斷躍上新台階。2007年,全市有100多種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年出口創匯4億美元,始終位居錦州出口創匯榜首。凌海在遼寧省44個縣(市)中異軍突起,躋身綜合經濟實力十強行列。進入21世紀以來,凌海正大力挖掘區位優勢,承接港口輻射,整合區域資源,激活生產要素,努力打造錦州對外開放前沿區、臨海產業新興區和濱海開放新城區。新規劃的125平方公里凌海大有臨海經濟產業區,被納入遼寧省「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重點支持區域,享受「五點一線」部分優惠政策。 凌海是中華文明的曙光「紅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境內有多處史前文化遺址。境內十三峰與關外第一山醫巫閭山一脈相承,像一位飽經滄桑的長者,對凌河兒女講述著遠古舊事。當年乾隆皇帝東巡路過十三峰,驚詫於關外這座清新秀美的所在,欣然揮毫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巍峨天外見芙蓉,雨夜新天羅帶成。自是閭山行盡處,畫圖雲擁十三峰。」這畫圖般的十三峰也正是一代梟雄張作霖的安眠地之所在。西北的翠岩山地勢陡峭、山峰如簇、奇絕秀美,山上殿閣軒昂,文化古跡甚多,吸引著大批遊客觀光。坐落在其腳下的忙牛屯村是當年遼沈戰役東北野戰軍錦州前線指揮所所在地,目前,這里已成為全國紅色旅遊黃金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凌海還是現代著名作家蕭軍的故鄉,當年他就是從這里走向文壇,走向革命聖地延安的。蕭軍紀念館和蕭軍墓就坐落在市區內的蕭軍公園,中國蕭軍研究會每年都要來這里召開年會,研究蕭軍文化,弘揚蕭軍精神。蕭軍紀念館內藏有蕭軍文稿、蕭軍研究資料及蕭軍生前收集的書刊、字畫等文物4086件,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83件,毛主席與蕭軍先生交往的書信,在這里也有收藏,目前已接待參觀來訪的知名學者、海外華僑及國際友人等15萬人次。新建成的蕭軍故居和蕭軍廣場每年接待遊客也不下萬人。作為全國教育、文化、體育工作先進市,凌海有著重視文化教育的優良傳統。城鄉多個休閑廣場,各種文化設施、體育場館一應俱全,極大滿足了城鄉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凌海山、平、窪、海俱全,資源富足,種類繁多,物產豐富,氣候宜人。全市耕地面積120萬畝、宜果宜林山地面積45萬畝、灘塗18萬畝、10米等深線近海水域資源98萬畝,盛產海參、對蝦、文蛤、海蟄、梭魚、河豚魚、梭子蟹等產品,是遼寧省重要的水產品生產基地,產品遠銷東南亞、歐美等地區,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凌海電力充足,是全國電氣化建設先進市,電網供電總容量達411.6兆伏安。特有的風能資源達100萬千瓦以上,每年可開發利用20至30萬千瓦。總投資30億元的國電電力風電項目即將陸續並網發電。品種多樣的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已探明的黃金、煤炭、膨潤土、花崗岩、石灰岩等金屬和非金屬礦藏20多種,其中花崗岩儲量數十億立方米,其質地優良,是北京人民大會堂主要建築材料。充足的水資源是這塊土地給予凌海兒女的寶貴財富,大、小凌河水系遍布全境,可利用的水資源總量達5.2億立方米。凌海位於世界八大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路線上,每年初春和深秋都會有丹頂鶴、白鸛、大雁等百種鳥類雲集這里。10萬公頃濕地資源,正申請為國家保護區,每到秋天,這里稻穀金黃、瓜果飄香、紅海連天、風景如畫。 大海,賦予了凌海人開闊的視野、寬廣的胸懷、奔放的性格和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如今,提供優惠政策、完善基礎設施、強化服務功能,已成為凌海人全方位建設誠信凌海、禮儀凌海、靚麗凌海、和諧凌海,讓凌海真正成為有識之士投資熱土的庄嚴承諾和具體實踐。面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遼寧省「五點一線」沿海戰略深入實施的大好機遇,凌海確定了「一年邁大步,兩年上台階,三年再造一個新凌海,全省位次向前排」的宏偉目標。目前,全市上下正沿著這一清晰脈絡,扎實有效地積極向前推進。省級大有臨海經濟產業區、百里濱海工業帶、近海精品養殖區、海濱文明城鎮群、沿海特色農牧區等生機勃勃、日新月異,一個欣欣向榮的新凌海正意氣風發、信心十足地走出凌海面向全國邁向世界。 歡迎國內外企業家來凌海投資興業! 歡迎各方朋友到凌海觀光旅遊! 中國凌海歡迎您! 【城市概況】凌海市(原名錦縣)位於渤海遼東灣畔,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座美麗的沿海開放城市,素有「遼西走廊上一顆明珠」之美譽。1993年11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凌海市地理位置介於北緯40°48』-41°26』,東經120°42』-121°45』之間,全境環抱遼西中心城市錦州市區,全市轄19個鄉鎮(場)、2個街道辦事處和260個行政村,總人口為53.7萬,有滿族、回族、蒙古族、朝鮮族等15個少數民族。凌海市自然地貌結構大體分為「四山二水四分田」,境內「山、平、窪、海」俱全,土地總面積2495平方公里(行政區域面積2638.5平方公里)。2008年,我市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快速增長,地區生產總值突破百億元大關,預計實現130億元,增長2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預計實現6億元,凈增2億元,增長46.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實現47億元,增長36.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實現47億元,增長42.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實現27億元,增長25.9%;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實現6500元,增長14.5%。經過艱苦工作和不懈努力,重點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總規劃面積125平方公里的大有臨海經濟產業區被省列為 「五點一線」重點支持區域,集中供熱工程如期供暖,濱海公路凌海段開工建設,爭取亞行貸款工作進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