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吳旅遊景點介紹
⑴ 孫吳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孫吳縣旅遊景區
勝山要塞國家森林公園
二門山水庫水利風景區
孫吳縣四方城遺址
孫吳火燒山景區
孫吳老黑山自然公園
孫吳日本侵華罪證陳列館
孫吳勝山要塞森林公園
⑵ 黑龍江省孫吳縣抗戰地點參觀收費嗎
尊敬的網路用戶您好!
歡迎使用網路知道!很高興為您解答!
勝山要塞國家級森林公園門票成人票:30元 兒童票:15元,別的地方基本不要錢。不過遺跡都破壞嚴重,還有分布不集中。火車站廣場有一個小小的紀念館,私人開辦免費參觀。日本關東軍「731」細菌部隊孫吳「673」支隊的概況:位於孫吳縣城西南方一處視野開闊的山丘上。北部河邊有一處未滿發電廠(俗稱北大樓),南部山上有一些遺留的小碉堡及哨所等。下面各鄉各鎮也有許多防空洞、碉堡等等。
介紹
孫吳縣勝山要塞景區在旅遊交通、游覽服務、安全和衛生、通信設施、經營管理、資源環境等方面,全部通過國家評審驗收,日前成功晉升為國家3A級景區。
勝山要塞位於孫吳縣沿江滿族達斡爾族鄉境內,黑龍江右岸、小興安嶺北麓丘陵山地之中,距孫吳縣城40公里,始建於193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侵華日軍在中國東北部精心構築的一個龐大軍事工程,由勝武屯村上大隊本部、勝山主陣地、茅蘭屯野戰陣地構成,總面積100餘平方公里。
勝山要塞森林繁茂,有野生植物85科410多種,野生動物300餘種,是集二戰遺址游和森林生態游於一體的綜合性景區。近年來,孫吳縣把勝山要塞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作為提升景區品位、改善景區環境、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的有利契機,累計投入資金2000餘萬元,完善了勝山要塞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修建了綜合服務樓、停車場、景區步道,製作安裝了中、英、俄文標志牌和觸摸屏等設施。先後成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勝山要塞已被列入全省66條精品旅遊線路重要節點。晉級國家3A級景區,將大大提升勝山要塞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對促進孫吳旅遊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解答由【謝小夫】友情提供!若有不足之處望諒解, 希望本次解答對您有幫助! 望您能及時【採納】,在此表示謝謝!有緣下次再見!!!!
⑶ 咸寧周邊哪些必玩景點
1、拜風台
又稱武侯宮。在赤壁遺址的南屏山頂。傳說是諸葛亮祭東風的七星壇遺跡。後人築台建宮,以資紀念,此後屢毀屢修。現存建築系1935年重建。有前後相連的兩殿一廳,周圍環以蒼松翠柏,襯以新建亭台,巍峨宏麗,頗具規模。前殿掛有介紹「赤壁之戰」的各種圖片;大廳陳列許多珍貴的出土文物;後殿塑有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坐像。設置的古代木製神龕,上雕五龍八仙等,結構巧妙,刻技頗精。
2、半壁山
在陽新縣城東25公里長江南岸。孤峰昂舉,懸崖如削,突兀江心,屹如關隘,與北岸田家鎮互為犄角,形勢險要。為太平軍阻擊清兵之著名戰場。清咸豐四年(1854年),太平軍為確保天京,踞此夾岸結營,並於江面橫貫鐵索3道、蔑纜7道,以阻清兵水師。同年冬,與曾國藩、羅澤南等率領的清軍英勇作戰,終因寡不敵眾,將領石鎮倉、韋以德壯烈犧牲,其餘將士跳崖殉難,致半壁山陣地失陷,橫江鐵索亦被敵人砍斷和銷熔。如今,危崖峭壁之上尚存「鐵鎖沉江」、「東南半壁」、「楚江鎖鑰」等石刻,雖屬當年清軍將領楊岳斌、彭玉麟等先後題鐫,卻成為太平軍保衛這戰略要地而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山西麓有太平軍烈士葬墓「千人冢」,墓碑猶存。
3、北伐汀泅橋戰役遺址
在咸寧市城西南15公里汀泅橋鎮西側小山崗上。此地東靠群山,西臨大湖,一橋飛架,構成天險,素為兵家必爭之地。1926年8月國民革命軍挺進武漢時,軍閥吳佩孚據此憑險抗拒,屢攻不克,最後由葉挺率獨立團奮勇攻擊,擊潰了吳佩孚的主力,佔領了汀泅橋,為北伐軍直取武漢起決定作用,獨立團因而被譽為「鐵軍」。為紀念此戰役中犧牲的英雄們,在此興建烈士墓、紀念碑、紀念亭等。墓為長方形券頂,莊重大方,周環以短牆與松柏;碑呈方錐形,巍峨挺舉,正面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北伐陣亡將士紀念碑」大字;亭呈六角,方圓頂,俏麗挺拔,頗為壯觀。北伐汀泅橋戰役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赤壁遺址
赤璧位於赤璧市境。東漢建安十三年(元二○八年),曹操率二十幾萬大軍南下,連克新野、襄陽數城,從江陵順江東下,與逆江西上的孫權、劉備五萬聯軍初戰於赤璧,曹軍失利,退回江北,屯兵烏林(今洪湖縣烏林公社),與孫、劉隔江相峙。後孫劉聯軍巧用火攻,乘東南風大起,向曹營舉火,火船藉助風勢,直沖曹軍水寨。曹軍船隻一時盡著,岸上營落,火逐風飛,烈焰沖天,一片火海,把南岸崖壁照得一派通紅,赤壁也因此得名。孫劉聯軍乘勢進攻,曹操領余部經華容小道(今鑒別縣西北)向江陵敗走,從而奠定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戰。
赤壁大戰的張天烈火早已熄減,但那赤色的懸崖絕壟,不盡的滔滔大江,大戰時的處處陣跡,贊美赤壁的碑刻和詩篇,卻一直吸引著無數的金甲武將、文人墨客。
5、九宮山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九宮山,位於湖北東南部通山縣境內,橫亘鄂贛邊陲的幕阜山脈中段,九宮山西連衡岳,凍結匡廬,廣袤數百里,總面積210平方公里。核心景區由九宮山鎮、森林公園(即自然保護區)、銅鼓包、石龍溝、闖王陵等四部分組成。九宮山奇峰聳立,幽谷縱橫,泉瀑奔涌,飛雲盪霧,古木參天,竹林似海。這里百川掛岩,千峰競秀,萬木爭艷。九宮山既有江南山峰的奇秀,又具塞北嶺岳的雄偉,雄、奇、秀、險集於一身,被譽為九天仙山。
開放時間:8:30-17:00
位置:位於湖北東南部通山縣境內,橫亘鄂贛邊陲的幕阜山脈中段
面積:210平方公里
主峰老鴉尖海拔1656.7米,被稱之為鄂南第一峰。這里春天,林木滴翠,繁花以錦;炎夏,清風徐徐,涼爽宜人;秋季,紅楓耀腦,山清水秀;深冬,銀裝玉樹,似北國風韻。相傳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湖廣著名道 士張道清尋山傳道選中此地。自此,來自湖廣、江西和河南的香客長年絡繹不絕,九宮山是成天香火繚繞,給這座名山塗上了神幻的色彩。明末以後數百年間,由於連年兵亂頻繁,山上名勝屢遭破壞,九宮山道場從此一蹶不振。建國後,黨和政府多次拔款開辟九宮山風景區。1984年12月5日,胡耀邦總書記視察鄂南時,興致勃勃地登上九宮山,對九宮山的自然風光給予高度評價。九宮山的自然風景觀,富有濃郁的神幻色彩。如今,主要勝景有八處:青松迎賓、雲湖夕照、泉崖噴雪、雲海波濤、真君石殿、伏虎天門、雲關石刻、陶姚泉洞、奇觀異景,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從武漢去九宮山共有178公里,從武漢至咸寧80公里,從咸寧經溫泉到通山縣城40公里,從通山到橫石潭鎮30公里,從橫石潭到山上雲中湖27公里,從雲中湖沿西路下山至闖王陵27公里,從闖王陵經寶石花再返至橫石潭32公里。由於是山路大客車不太方便,麵包車和依維柯比較合適。
武昌南站附近的宏基客運每半小時發一班去通山的客班車。武漢新華路長途汽車站每天有2班,早7:30和中午12:30各發一班。票價20元。從通山縣城上九宮山每半小時有一班,票價13元。
九宮山餐飲有著自己的特點,清新、自然、山菜野菜當家。吃過大魚大肉的城裡人,上山絕對要以品野山菜為樂。尤其是以不同時期竹子為原料的佳餚更具特點,如竹筍燒肉、筍干湯、竹筒飯、竹筒里蒸菜等讓你覺得好有味道,山上的菜味道較重,干豆角、厥菜、小干魚、干羅卜、平豉等這些菜對爬了山、出了大汗的人來講,會味口大開。
九宮山上既有三星級以上的酒店,也有很乾凈、很便宜的普通房間。不過山上濕氣較重,最好選擇標准雙人間,一定要詢問是否有熱水,這是最重要的住宿要求。
6、峨石寶塔
在蒲圻市西郊馬鞍山巔。塔側石岩上刻有「峨石」二字。馬鞍山雙峰壁立,重巒翠連;山麓綠水揚波,峨潭碧盈,景山幽麗。塔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全以青石砌成,七層六角,高17米,底層置門,以上各層設窗,層檐舒展,疊角飛翹,角掛銅鈴,山風吹來,鏘然遠聞。循塔內螺旋石階,可達5層。結構謹嚴,形體峭拔,古雅卓秀,數里之外,皆能見其直插天半。
7、黃蓋湖
在蒲圻市西南16公里,與湖南省臨湘縣交界。傳三國時孫吳宿將黃蓋操練水軍所在,孫權以赤壁戰功將此湖賜蓋,故名。黃蓋,字公覆,三國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市)人。初從孫堅起兵,後隨孫策、孫權征戰。赤壁大戰時,建議火攻,帶領滿載薪草、灌有膏油的船隻數十艘以「苦肉計」詐降曹操,乘機縱火,大破曹軍。此湖接元潭河、蟠河之水,經由太平河注入長江。流域跨越湖北、湖南兩省,湖面達13萬畝。煙波浩渺,鷗翔魚躍,堤柳叢繞,灘草碧連;尤當霞抹月染,雲遮霧裹時,美如夢幻。與湖東北不遠處赤壁古戰場組成一處游覽勝地。
8、龍潭探幽游覽區
以森林公園金家田為中心,觀光泉流、瀑布、森林景觀為主,有櫻花溝和翠崖谷兩大景區。一步一景,景景入畫。闖王陵距此三公里。
9、山下游覽區
以九宮山下西北邊的船埠為中心,主要有獅子洞、九宮攬勝、觀音洞、小九龍、三疊泉、卧龍松、九宮竹海等。還有李自成最後與清軍決戰的李家鋪古戰場。
10、吳楚天游游覽區
以古老廟為中心,可登高遠眺鄂贛兩省風光,在老鴉尖和銅鼓包上,可一覽眾山小;在流雲過風的風車口,可日觀修水如彩練,夜望楚天如夢境。
11、雲中湖游覽區
以九宮山鎮為中心,風景點有青松迎客、雲湖夕照、泉崖噴雪、真君石殿、陶姚仙洞、虎伏天門、雲海波濤、銅鼓擂天等景點。這一區域是以人文景觀為主的最大中心風景區。
12、李邕石室
在咸寧市東南30公里鍾台山。傳李邕曾讀書於此,故名。李邕(678-747),字泰和,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一說揚州江都(今屬江蘇)人,李善之子。唐代文學家、書法家。初為諫官,助來景彈劾張昌宗兄弟。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稱「李北海」。書法初學王羲之,繼而自創新格,筆力雄健,氣度舒緩,縱橫開合,風彩動人,時謂「書中仙手」。後被李林甫陷害。
石室位於山腰間,天然形成,容數人居,冬暖夏涼,深愜人意。其上有石台、石鍾等古跡。側臨桃花泉名勝,近傍古木盤溪景觀,歷為遊客所鍾情。
13、李自成墓
在通山縣九宮山下牛跡嶺。李自成(1606一1645),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本名鴻基,陝西省米脂人。據記載,大順永昌二年(1645年)初夏,他由武昌揮師東下南京,因形勢逆轉,征途受阻,即取道九宮山轉戰江西,不意在山下李家鋪突遭清軍襲擊,倉促突圍,單騎誤入葫蘆槽,被小源口寨勇頭目程九伯殺害,遂葬於此。建國後曾多次維修,並增建了拱橋、層台、花壇、墓碑、陳列館、休息廳等附屬建築。墓碑上書「李自成之墓」系郭沫若所題,墓後高處聳立著下馬亭,附近還有落印盪、激戰坡等遺址。南虹橋在通城縣城東南16公里鯉港河上。因形若長虹坐落塘湖之南而名。清咸豐七年(1857年)建,為邑中著名石橋之一。青石疊砌,五拱並置,長40米,高5米,寬5米,設計大方,結構堅實,卓躒宏偉。經歷百餘年風雨,迄今依然如故。碧波盪漾,夾岸樹木,煙霞掩映,異景別趣。
14、陸水湖
位於赤壁市(原蒲圻)近郊。湖北省首批公布的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68.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57平方公里,800多個島嶼鑲嵌其間,錯落有致。四十多年前,隨著三峽水庫試驗壩在桂家畈的築起而形成。這里「高峽出平湖」,群山環湖,湖中有島,「湖似戰盤藏百局,島如棋子補千圖」。湖面或開闊或狹小,狹似曲徑通幽,闊成豁然開朗。可劃小舟隨碧波盪漾,也可乘飛艇直達水滸城及桃花島、竹島、麋鹿島、鳥島等眾多島嶼。夏浴陸水湖,感覺湖水之溫柔爽貼,更是妙不可言。
君不信乎,請看徐屏泰之美文《生命之湖——陸水湖》為證:「陸水湖的水,漣漣如霧地纏繞在山的肩頭;陸水湖的山,隱隱作態地沉湎在水的懷抱——陸水湖的山水象一副塗抹在宣盡紙上的風景畫,極構圖之匠心,俱顯線條之清麗;那麼美侖美奐地舒展著,那麼風情萬種地起伏著。她用山的鍾靈攬天光雲影,她用水的毓秀成鑒湖風月。在這里,山上樹木蔥蘢,青竹挺拔,百花竟艷;在這里,水上浮光躍金,沙鷗翔集,漁舟輕發。那千山入水的玩忽,是姿態萬千的童趣,讓人在嘆為觀止時頓生返樸歸真之意;那積水成淵的幽深,是海納百川的大度,讓人在心潮起伏時頓悟了生命的豐富內涵……大小幾百個島嶼,恰若水旱盆景一般鑲嵌在粼粼的綠波上,燦燦地撩你的思緒,楚楚地勾你的魂魄……在陸水湖,只要你腦中有想,心中有象,你就會把許多朦朧的色彩讀成明麗的神光!」
中華水滸城是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的外景拍攝基地之一,包括郊野一條街和水泊梁山等主要景點。
陸水湖風景名勝區以山幽、林綠、水清、島秀而聞名遐邇,被譽為"楚天明珠"。
15、溫泉
又稱沸潭。在咸寧市南10公里溫泉鎮潛山之麓。泉出岩窟,水激石岩,沸涌如湯,霧氣升騰,映日耀彩,「溫泉虹影」為咸寧奇景之一。泉後倚潛山,峰巒疊嶂,形如展旗,山下有蘋花溪,涓涓緩流,山上有葛仙崖,崖上有壇,相傳為晉代葛洪煉丹處。前人游此者,曾留有「石割寒雲急,天吞絕壑空」、「古柏亭亭立,溫泉曲曲旋」的佳句。山腰現建有「泉山賓館」,將泉水引進房內,水溫50攝氏度左右,呈淡黃色,內含多種化學成分,對於關節炎、皮膚病、神經炎等多種疾病有一定療效。
16、星星竹海
地處湖北省咸寧溫泉,距九省通衢要地——武漢市86公里,距咸寧溫泉城區16公里。風景區最高處海拔700多米,年平均溫度為15攝氏度左右,無霜期大約260天,現有竹林面積萬余畝,覆蓋率達90%左右。
星星竹海四季景色迥異。春天,望春花開,百鳥爭鳴,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夏天,新竹抽梢,枝葉婆娑,婀娜多姿,青翠欲滴;秋季,天高雲淡,風清月明,竹海莽莽,波瀾起伏;冬時,大雪初霽,遍地修篁,瓊枝玉葉,風光旖旎。八方遊客四季游覽竹海,無不有春濃,夏涼,秋暖之感。置身萬頃碧波的竹海,只見蒼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彎彎新竹,又似柔情似水的少女;漫步竹林深處,倆旁翠竹夾道,竹葉輕拂面頰,顯得萬般溫柔、寧靜和典雅。
星星竹海現劃分為五大景區:即萬橡園、迷你園、留芳園、情人島、石龍景區。景區內翠竹亭、觀竹台、半山泉、石龍、群仙會龍、石龍戲珠、王氏天葬、天深洞、古樹林、柏樹界、蔡仙崖等主要景點星羅棋布,各顯千秋。
17、玄素洞
陸水湖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之一。相傳遠古時代通玄天師即玄素真人曾在此洞修煉。其洞長難度,洞道幽隧,神奇多變。目前已開發了3000餘米,包括玄素宮、太微宮、上清宮、通玄宮和純陽宮五大神殿。洞中的石筍、鍾乳石、石幔、石花、石田等成型造景浪漫而誇張,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神奇的傳說和無窮的遐想。
⑷ 蘇州的名勝古跡
旅遊景點簡介:
拙政園:位於婁門內東北街178號,是蘇州園林中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座。拙政園始建於明代,王獻臣是該園第一位主人。他在嘉靖、正德年間官居監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罷官而歸,買地造園,借《閑居賦》「拙者之為政」句意,取名為拙政園。園內主要景點有:蘭雪堂、芙蓉榭、秫香館、放眼亭、遠香堂、小滄浪、留聽閣、浮翠閣等。
獅子林:位於城東北的園林路23號,是元代僧人天如禪師為紀念他的教師中峰神僧而創建的。獅子林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玲瓏眾多、出神入化,形似獅子起舞,被譽為「假山王國」,有「桃源十八景」之美譽。園中最高峰為「獅子峰」,另有「含暉」、「吐月」等名峰,建築有「立雪堂」、「卧雲室」、「指柏軒」、「問梅閣」等。
虎丘:是蘇州城的標志性景觀,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蘇州在春秋時是吳國的首都,吳王闔閭死後就葬於虎丘。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蘇州任刺史時,曾鑿山引水,修七里堤,使虎丘景緻更加秀美。宋代詩人蘇軾曾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古人在評價虎丘的特色時,曾提出:「九宜」之說,稱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
現園內主要景觀有:世界著名斜塔——虎丘塔、「天下第三泉」、斷梁殿、憨憨泉、試劍石、劍池、擁翠山莊、萬景山莊等。
留園: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乾隆末年被劉恕所得,擴建後改名寒碧山莊,時稱「劉園」。光緒初年,官紳盛康買下此園,吸取蘇州各園之長,重新擴建修葺,改名為留園。
留園共分中、東、西、北4個景區,景區間由700多米長的曲廊連接,長廊兩壁上嵌有歷代名家書法石刻300多方,人稱「留園法帖」。廊檐下有粉白花牆漏窗,圖案精美。從花牆望去,山池亭台在花樹中若隱若現,有如丹青畫卷,別有情趣。
西園寺:位於蘇州金門外下塘街,留園西側不遠處,西園寺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園放生池的總稱。
該寺始建於元至元年間(1264-1294年),本名歸源寺,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觀音殿和藏經樓等建築。其中羅漢堂特點突出,堂中央有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13米高的千手千眼觀音,在它不遠處,還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四面有四個不同面相的臉,據說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台山文殊菩薩、九華山地藏菩薩、峨眉山普賢菩薩、普陀山觀音菩薩。堂內還塑有大肚彌勒像,寒山、拾得像,關公、韋馱像等,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瘋僧」、「濟公」兩像,其傳神與妙趣橫生令人驚嘆不已,堪稱傑作。
西花園的放生池同樣引人入勝,池內有很多魚和鱉,大都是佛教徒所放生。其中五色鯉魚可與杭州玉泉媲美。池中還有一隻三百多歲的大黿,只有在炎熱天氣才出水一現。
寒山寺:位於姑蘇城外楓橋邊,始建於六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唐貞觀年間改名為寒山寺。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廡殿(偏殿)、藏經樓、碑廊、鍾樓、楓江樓等。大雄寶殿右側有一口日本友人送來的銅鍾,它是1906年由小林誠義等一批工匠鑄成的。此鍾一式共鑄兩口,一口在日本館山寺,另一口就在寒山寺,至今保存完好。
網師園:位於帶城橋路闊家頭巷11號,是一處典型的清代宅園。最初是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吏部侍郎史正志罷官後建的一座宅院,自譽藏萬卷書,取園名「萬卷堂」,自號「漁隱」。清乾隆年間,光祿寺少卿宋宗元在萬卷堂故址,營造別墅,為奉母養親之所,始名網師園,「網師」是漁夫、漁翁的意思。全園面積5400平方米,由東部的宅第、中部的主園和西部的內園三部分組成。園內主要景觀有:轎廳、大廳、梯雲室、月到風來亭、殿春庭院等。1981年建成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內的中國庭院「明軒」,就是以該園的「殿春」庭院為藍本設計建造的。
網師園最特別的是夜花園部分,崑曲、評彈、江南絲竹、古箏、笛子等曲藝節目輪流在花園中不同的廳堂演出。由於表演有中國江南特色,環境又是著名的蘇州園林夜景,對遊客了解吳地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因此極受海內外遊客的喜愛。
滄浪亭:蘇州最古老的園林,原為五代吳越廣陵王的池館。滄浪亭以清幽古樸見長,融園內的假山與園外的池水於一體,在假山與池水之間,隔著一條復廊,廊壁開有花窗,透過漏景,溝通內山外水。據說全園有108種花窗樣式,圖案花紋變化多端,構作精巧,是蘇州園林花窗的典型。
滄浪亭在假山東首最高處,上刻清代朴學大師俞樾手書「滄浪亭」3字。建築風格古樸,結構形式與整個園林氣氛非常協調。兩旁石柱上有石刻對聯一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
怡園:位於市中心人民路中段,是清光緒年間富紳顧文彬所建的私人花園。東部原為明朝尚書吳寬的舊宅,西部為顧氏擴建。東西兩部間用一道復廊相隔,復廊牆壁飾有花窗,從花窗中看東、西兩面的園景,格外幽深曲折。
盤門:位於蘇州古城牆的西南角,有著名的「盤門三景」瑞光塔、吳門橋和盤門城樓。
現存的瑞光塔為北宋磚塔,塔高43.2米,7級8面,由外壁、迴廊、塔心組成。瑞光塔中曾多次發現珍貴文物。1963年,在第一層塔壁內發現木佛兩尊,第三層塔心內取出石佛一尊以及大中祥符年間磚刻題等文物。1978年,又在第三層塔心磚龕內發現舍利寶幢、觀音、如來銅造像、木刻印刷和碧紙金書的經卷共100多卷,為五代至北宋時文物。
⑸ 蘇州吳江旅遊景點
吳江區十大旅遊景點
1.同里古鎮 AAAAA
同里鎮位於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距蘇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江南六大著名水鄉之一,面積33公頃,為五個湖泊環抱,由網狀河流將鎮區分割成七個島。2005年被中央電視台評為「2005中國魅力名鎮前10佳」。《同里志》記載,五湖環境於外,一鎮包涵於中。鎮中家家臨……
2.靜思園 AAAA
導游為2003年由民營企業家陳金根先生花費十年時間建造的私家園林,國家4A級旅遊景點,號稱「江南最大的私家園林」。雖是新園,但園中不乏百年古物。匯聚了明代太湖西山的「楠木廳」,道光元年廣東人的「揭普豐會館」,上海老城廂清代的「弘雅堂」、「拜石軒」,蘇州城區明末……
3.震澤古鎮 AAAA
震澤鎮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西南部,為江南五大桑鎮之一。鎮內慈雲塔高聳,遺「三國孫吳流風;禹跡橋拱伏,傳上古聖賢偉業;小巷悠長,古韻猶存;師檢堂、思范橋,訴說百年沉浮。天文學家王錫闡博覽群書,學究天人,兼通中西之學,其所著的《曉庵新法》三百年來稱頌學界。在繼中……
4.黎里古鎮 AAAA
黎里古鎮位於蘇州市吳江區東南30公里,地處江浙滬交界處,與同里、織里、古里共稱江南「四里」。鎮內有國家級保護單位柳亞子紀念館。黎里歷史可追溯2500年前。春秋時期,黎里在長水(即今浙江嘉興)境內。吳越檇李之戰(公元前496年)後,黎里御兒盪為吳越分界之一。鎮之……
5.蘇州灣黃金湖岸旅遊區 AAAA
蘇州灣旅遊區位於東太湖蘇州灣畔,佔地約為3000畝,依託於蘇州灣的宏偉規劃,坐擁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旅遊資源極為豐富,享有「一類空氣、二類水質」的美譽。旅遊區由東太湖生態園、蘇州灣美食新天地、閱湖台演繹秀場、蘇州灣廣場公園、翡翠島、東太湖國際遊艇俱樂部六大項目……
6.鶯湖文化旅遊區 AAA
鶯湖也叫鶯脰湖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平望鎮。相傳是吳越春秋時范蠡所游的五湖之一,以其形似鶯的脰(脖子)而得名,湖中有一個小島,名平波台,由道人周妙圓修築於明天啟六年(1626),以前,拜佛燒香船隻凡途經鶯脰湖者大多要上此台來進香,「平湖秋月」、「鶯湖夜月」之美……
7.吳江圓通寺 AAA
圓通寺位於吳江市區西郊,在朱家圩和曲尺灣之間,佔地近百畝,西依仲英大道南段,東與吳模小區相接,北靠體育路,南臨江厙路,俗稱「大廟」、「吳模廟」、「十樣景廟」。據吳江縣志書記載,該寺始建於宋淳熙年間,大約就是公元1174年—1189年之間,元代至正年間、明代洪武……
8.蘇州市青少年科技館 AAA
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動中心坐落在吳江區中山南路與體育路交匯處,佔地30300平方米,建築面積23000平方米,總投資約1.2億元,分設科普展示活動區、文化藝術培訓區、大型活動與學術會議區和辦公服務區。活動中心的特色是兩館合一。科技館館內總設備投資約2000萬,其中……
9.吳江博物館
坐落於吳江市區江陵南路的吳江博物館興建於1998年10月,竣工於2000年6月,同年7月1日對外開放。這是一座氣勢雄偉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現代化建築,佔地面積1216平方米,建築面積3653平方米,它是吳江文化標志性建築之一。館內收藏陶瓷器、青銅器、玉石器、書畫……
10.先蠶祠 AA
時代:清地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五龍路口在古代,蠶神有著重要的地位,漢族勞動人民為了向蠶神表示敬仰,並表達蠶農對來年豐收的美好希冀,所以蠶農們對蠶神進行祭祀,並衍生出許多風俗。先蠶祠是漢族古典廟堂式建築,正面門樓飛檐斗拱,氣勢軒昂。
⑹ 咸寧好玩的地方都在哪咸寧旅遊景點地圖
咸寧位於長江中游南岸,湖北省的東南部。東南與江西的瑞昌、武寧、修水接壤;西南與湖南嶽陽交界;西北至東北與荊州地區、武漢市、黃石市、黃岡地區相鄰。全區黃轄咸寧、蒲圻、通城、通山、陽新、嘉魚等縣(市),總面積12631平方公里,總人口為280萬人
咸寧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在陽新、通山等地已發現新石器時代古遺址。漢、唐時期,已有了較為發達的經濟文化。1965年,由孝感地區分離出來,成立了咸寧地區,溫泉鎮為咸寧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
咸寧林特產品極為豐富,尤以盛產楠竹、松杉木、茶葉、桂花、蜜桔、獼猴桃等著稱。咸寧市是我國著名的「桂花之鄉」,桂花質量居全國第一,產量居全國第二。趙李橋的「磚茶」,羊樓洞的「松峰」茶,咸寧的「劍峰」茶,竹木工藝,有很高的知名度。
咸寧的旅遊資源豐富。咸寧市的溫泉是沐浴,治療皮膚病、關節炎、高血壓等病的天然氡礦泉水;通山九宮山風景區景色奇特,是避暑旅遊的好去處;陽新的鳥島蛇鳥匯集;蒲圻赤壁古戰場遺址,陸水湖風光;通山的隱水大溶洞等等,各具特色,讓人流連忘返。
咸寧是一座具有山水園林特色的中等城市。根據"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水園林格局,咸寧在城市建設上力爭突出自然景緻和山水園林特色。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溫泉,規劃面積49平方公里,其中山水面積就有20多平方公里。淦水河蜿蜒九曲穿城而過,近千座大小碧綠山包鑲嵌城中,佔地面積3800畝的十六潭公園猶如一塊璞玉待琢。經過對自然山水的保護、利用和開發,一座"城中有山、山中有水、水繞城轉"的山水園林城市正逐步凸現。此外,所屬各縣市區的城區均山水相間,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格調清新,各具特色。
咸寧是一座最適合住居休閑的城市。這里天高雲淡、空氣潔凈,城市空氣污染指數常年穩定在52以下,達到國家二級質量標准,江河湖泊水質良好,大部分達到國家一、二類水質標准,最適合人們生活和居住,適合發展對環境質量要求較高的高新技術和教育產業,最能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溫泉城區內一大片依山傍水、環境清幽的寶地可供興建園林式別墅群和旅遊、療養度假村,已有一批中央和省屬單位在此修建了賓館和療養院。九宮山的雲中湖畔,已有近百家機關企業在此購建房產,休閑度假 。
1、拜風台
又稱武侯宮。在赤壁遺址的南屏山頂。傳說是諸葛亮祭東風的七星壇遺跡。後人築台建宮,以資紀念,此後屢毀屢修。現存建築系1935年重建。有前後相連的兩殿一廳,周圍環以蒼松翠柏,襯以新建亭台,巍峨宏麗,頗具規模。前殿掛有介紹「赤壁之戰」的各種圖片;大廳陳列許多珍貴的出土文物;後殿塑有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坐像。設置的古代木製神龕,上雕五龍八仙等,結構巧妙,刻技頗精。
2、半壁山
在陽新縣城東25公里長江南岸。孤峰昂舉,懸崖如削,突兀江心,屹如關隘,與北岸田家鎮互為犄角,形勢險要。為太平軍阻擊清兵之著名戰場。清咸豐四年(1854年),太平軍為確保天京,踞此夾岸結營,並於江面橫貫鐵索3道、蔑纜7道,以阻清兵水師。同年冬,與曾國藩、羅澤南等率領的清軍英勇作戰,終因寡不敵眾,將領石鎮倉、韋以德壯烈犧牲,其餘將士跳崖殉難,致半壁山陣地失陷,橫江鐵索亦被敵人砍斷和銷熔。如今,危崖峭壁之上尚存「鐵鎖沉江」、「東南半壁」、「楚江鎖鑰」等石刻,雖屬當年清軍將領楊岳斌、彭玉麟等先後題鐫,卻成為太平軍保衛這戰略要地而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山西麓有太平軍烈士葬墓「千人冢」,墓碑猶存。
3、北伐汀泅橋戰役遺址
在咸寧市城西南15公里汀泅橋鎮西側小山崗上。此地東靠群山,西臨大湖,一橋飛架,構成天險,素為兵家必爭之地。1926年8月國民革命軍挺進武漢時,軍閥吳佩孚據此憑險抗拒,屢攻不克,最後由葉挺率獨立團奮勇攻擊,擊潰了吳佩孚的主力,佔領了汀泅橋,為北伐軍直取武漢起決定作用,獨立團因而被譽為「鐵軍」。為紀念此戰役中犧牲的英雄們,在此興建烈士墓、紀念碑、紀念亭等。墓為長方形券頂,莊重大方,周環以短牆與松柏;碑呈方錐形,巍峨挺舉,正面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北伐陣亡將士紀念碑」大字;亭呈六角,方圓頂,俏麗挺拔,頗為壯觀。北伐汀泅橋戰役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赤壁遺址
赤璧位於赤璧市境。東漢建安十三年(元二○八年),曹操率二十幾萬大軍南下,連克新野、襄陽數城,從江陵順江東下,與逆江西上的孫權、劉備五萬聯軍初戰於赤璧,曹軍失利,退回江北,屯兵烏林(今洪湖縣烏林公社),與孫、劉隔江相峙。後孫劉聯軍巧用火攻,乘東南風大起,向曹營舉火,火船藉助風勢,直沖曹軍水寨。曹軍船隻一時盡著,岸上營落,火逐風飛,烈焰沖天,一片火海,把南岸崖壁照得一派通紅,赤壁也因此得名。孫劉聯軍乘勢進攻,曹操領余部經華容小道(今鑒別縣西北)向江陵敗走,從而奠定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戰。
赤壁大戰的張天烈火早已熄減,但那赤色的懸崖絕壟,不盡的滔滔大江,大戰時的處處陣跡,贊美赤壁的碑刻和詩篇,卻一直吸引著無數的金甲武將、文人墨客。
5、九宮山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九宮山,位於湖北東南部通山縣境內,橫亘鄂贛邊陲的幕阜山脈中段,九宮山西連衡岳,凍結匡廬,廣袤數百里,總面積210平方公里。核心景區由九宮山鎮、森林公園(即自然保護區)、銅鼓包、石龍溝、闖王陵等四部分組成。九宮山奇峰聳立,幽谷縱橫,泉瀑奔涌,飛雲盪霧,古木參天,竹林似海。這里百川掛岩,千峰競秀,萬木爭艷。九宮山既有江南山峰的奇秀,又具塞北嶺岳的雄偉,雄、奇、秀、險集於一身,被譽為九天仙山。
開放時間:8:30-17:00
位置:位於湖北東南部通山縣境內,橫亘鄂贛邊陲的幕阜山脈中段
面積:210平方公里
主峰老鴉尖海拔1656.7米,被稱之為鄂南第一峰。這里春天,林木滴翠,繁花以錦;炎夏,清風徐徐,涼爽宜人;秋季,紅楓耀腦,山清水秀;深冬,銀裝玉樹,似北國風韻。相傳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湖廣著名道 士張道清尋山傳道選中此地。自此,來自湖廣、江西和河南的香客長年絡繹不絕,九宮山是成天香火繚繞,給這座名山塗上了神幻的色彩。明末以後數百年間,由於連年兵亂頻繁,山上名勝屢遭破壞,九宮山道場從此一蹶不振。建國後,黨和政府多次拔款開辟九宮山風景區。1984年12月5日,胡耀邦總書記視察鄂南時,興致勃勃地登上九宮山,對九宮山的自然風光給予高度評價。九宮山的自然風景觀,富有濃郁的神幻色彩。如今,主要勝景有八處:青松迎賓、雲湖夕照、泉崖噴雪、雲海波濤、真君石殿、伏虎天門、雲關石刻、陶姚泉洞、奇觀異景,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從武漢去九宮山共有178公里,從武漢至咸寧80公里,從咸寧經溫泉到通山縣城40公里,從通山到橫石潭鎮30公里,從橫石潭到山上雲中湖27公里,從雲中湖沿西路下山至闖王陵27公里,從闖王陵經寶石花再返至橫石潭32公里。由於是山路大客車不太方便,麵包車和依維柯比較合適。
武昌南站附近的宏基客運每半小時發一班去通山的客班車。武漢新華路長途汽車站每天有2班,早7:30和中午12:30各發一班。票價20元。從通山縣城上九宮山每半小時有一班,票價13元。
九宮山餐飲有著自己的特點,清新、自然、山菜野菜當家。吃過大魚大肉的城裡人,上山絕對要以品野山菜為樂。尤其是以不同時期竹子為原料的佳餚更具特點,如竹筍燒肉、筍干湯、竹筒飯、竹筒里蒸菜等讓你覺得好有味道,山上的菜味道較重,干豆角、厥菜、小干魚、干羅卜、平豉等這些菜對爬了山、出了大汗的人來講,會味口大開。
九宮山上既有三星級以上的酒店,也有很乾凈、很便宜的普通房間。不過山上濕氣較重,最好選擇標准雙人間,一定要詢問是否有熱水,這是最重要的住宿要求。
6、峨石寶塔
在蒲圻市西郊馬鞍山巔。塔側石岩上刻有「峨石」二字。馬鞍山雙峰壁立,重巒翠連;山麓綠水揚波,峨潭碧盈,景山幽麗。塔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全以青石砌成,七層六角,高17米,底層置門,以上各層設窗,層檐舒展,疊角飛翹,角掛銅鈴,山風吹來,鏘然遠聞。循塔內螺旋石階,可達5層。結構謹嚴,形體峭拔,古雅卓秀,數里之外,皆能見其直插天半。
7、黃蓋湖
在蒲圻市西南16公里,與湖南省臨湘縣交界。傳三國時孫吳宿將黃蓋操練水軍所在,孫權以赤壁戰功將此湖賜蓋,故名。黃蓋,字公覆,三國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市)人。初從孫堅起兵,後隨孫策、孫權征戰。赤壁大戰時,建議火攻,帶領滿載薪草、灌有膏油的船隻數十艘以「苦肉計」詐降曹操,乘機縱火,大破曹軍。此湖接元潭河、蟠河之水,經由太平河注入長江。流域跨越湖北、湖南兩省,湖面達13萬畝。煙波浩渺,鷗翔魚躍,堤柳叢繞,灘草碧連;尤當霞抹月染,雲遮霧裹時,美如夢幻。與湖東北不遠處赤壁古戰場組成一處游覽勝地。
8、龍潭探幽游覽區
以森林公園金家田為中心,觀光泉流、瀑布、森林景觀為主,有櫻花溝和翠崖谷兩大景區。一步一景,景景入畫。闖王陵距此三公里。
9、山下游覽區
以九宮山下西北邊的船埠為中心,主要有獅子洞、九宮攬勝、觀音洞、小九龍、三疊泉、卧龍松、九宮竹海等。還有李自成最後與清軍決戰的李家鋪古戰場。
10、吳楚天游游覽區
以古老廟為中心,可登高遠眺鄂贛兩省風光,在老鴉尖和銅鼓包上,可一覽眾山小;在流雲過風的風車口,可日觀修水如彩練,夜望楚天如夢境。
11、雲中湖游覽區
以九宮山鎮為中心,風景點有青松迎客、雲湖夕照、泉崖噴雪、真君石殿、陶姚仙洞、虎伏天門、雲海波濤、銅鼓擂天等景點。這一區域是以人文景觀為主的最大中心風景區。
12、李邕石室
在咸寧市東南30公里鍾台山。傳李邕曾讀書於此,故名。李邕(678-747),字泰和,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一說揚州江都(今屬江蘇)人,李善之子。唐代文學家、書法家。初為諫官,助來景彈劾張昌宗兄弟。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稱「李北海」。書法初學王羲之,繼而自創新格,筆力雄健,氣度舒緩,縱橫開合,風彩動人,時謂「書中仙手」。後被李林甫陷害。
石室位於山腰間,天然形成,容數人居,冬暖夏涼,深愜人意。其上有石台、石鍾等古跡。側臨桃花泉名勝,近傍古木盤溪景觀,歷為遊客所鍾情。
13、李自成墓
在通山縣九宮山下牛跡嶺。李自成(1606一1645),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本名鴻基,陝西省米脂人。據記載,大順永昌二年(1645年)初夏,他由武昌揮師東下南京,因形勢逆轉,征途受阻,即取道九宮山轉戰江西,不意在山下李家鋪突遭清軍襲擊,倉促突圍,單騎誤入葫蘆槽,被小源口寨勇頭目程九伯殺害,遂葬於此。建國後曾多次維修,並增建了拱橋、層台、花壇、墓碑、陳列館、休息廳等附屬建築。墓碑上書「李自成之墓」系郭沫若所題,墓後高處聳立著下馬亭,附近還有落印盪、激戰坡等遺址。南虹橋在通城縣城東南16公里鯉港河上。因形若長虹坐落塘湖之南而名。清咸豐七年(1857年)建,為邑中著名石橋之一。青石疊砌,五拱並置,長40米,高5米,寬5米,設計大方,結構堅實,卓躒宏偉。經歷百餘年風雨,迄今依然如故。碧波盪漾,夾岸樹木,煙霞掩映,異景別趣。
14、陸水湖
位於赤壁市(原蒲圻)近郊。湖北省首批公布的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68.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57平方公里,800多個島嶼鑲嵌其間,錯落有致。四十多年前,隨著三峽水庫試驗壩在桂家畈的築起而形成。這里「高峽出平湖」,群山環湖,湖中有島,「湖似戰盤藏百局,島如棋子補千圖」。湖面或開闊或狹小,狹似曲徑通幽,闊成豁然開朗。可劃小舟隨碧波盪漾,也可乘飛艇直達水滸城及桃花島、竹島、麋鹿島、鳥島等眾多島嶼。夏浴陸水湖,感覺湖水之溫柔爽貼,更是妙不可言。
君不信乎,請看徐屏泰之美文《生命之湖——陸水湖》為證:「陸水湖的水,漣漣如霧地纏繞在山的肩頭;陸水湖的山,隱隱作態地沉湎在水的懷抱——陸水湖的山水象一副塗抹在宣盡紙上的風景畫,極構圖之匠心,俱顯線條之清麗;那麼美侖美奐地舒展著,那麼風情萬種地起伏著。她用山的鍾靈攬天光雲影,她用水的毓秀成鑒湖風月。在這里,山上樹木蔥蘢,青竹挺拔,百花竟艷;在這里,水上浮光躍金,沙鷗翔集,漁舟輕發。那千山入水的玩忽,是姿態萬千的童趣,讓人在嘆為觀止時頓生返樸歸真之意;那積水成淵的幽深,是海納百川的大度,讓人在心潮起伏時頓悟了生命的豐富內涵……大小幾百個島嶼,恰若水旱盆景一般鑲嵌在粼粼的綠波上,燦燦地撩你的思緒,楚楚地勾你的魂魄……在陸水湖,只要你腦中有想,心中有象,你就會把許多朦朧的色彩讀成明麗的神光!」
中華水滸城是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的外景拍攝基地之一,包括郊野一條街和水泊梁山等主要景點。
陸水湖風景名勝區以山幽、林綠、水清、島秀而聞名遐邇,被譽為"楚天明珠"。
15、溫泉
又稱沸潭。在咸寧市南10公里溫泉鎮潛山之麓。泉出岩窟,水激石岩,沸涌如湯,霧氣升騰,映日耀彩,「溫泉虹影」為咸寧奇景之一。泉後倚潛山,峰巒疊嶂,形如展旗,山下有蘋花溪,涓涓緩流,山上有葛仙崖,崖上有壇,相傳為晉代葛洪煉丹處。前人游此者,曾留有「石割寒雲急,天吞絕壑空」、「古柏亭亭立,溫泉曲曲旋」的佳句。山腰現建有「泉山賓館」,將泉水引進房內,水溫50攝氏度左右,呈淡黃色,內含多種化學成分,對於關節炎、皮膚病、神經炎等多種疾病有一定療效。
16、星星竹海
地處湖北省咸寧溫泉,距九省通衢要地——武漢市86公里,距咸寧溫泉城區16公里。風景區最高處海拔700多米,年平均溫度為15攝氏度左右,無霜期大約260天,現有竹林面積萬余畝,覆蓋率達90%左右。
星星竹海四季景色迥異。春天,望春花開,百鳥爭鳴,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夏天,新竹抽梢,枝葉婆娑,婀娜多姿,青翠欲滴;秋季,天高雲淡,風清月明,竹海莽莽,波瀾起伏;冬時,大雪初霽,遍地修篁,瓊枝玉葉,風光旖旎。八方遊客四季游覽竹海,無不有春濃,夏涼,秋暖之感。置身萬頃碧波的竹海,只見蒼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彎彎新竹,又似柔情似水的少女;漫步竹林深處,倆旁翠竹夾道,竹葉輕拂面頰,顯得萬般溫柔、寧靜和典雅。
星星竹海現劃分為五大景區:即萬橡園、迷你園、留芳園、情人島、石龍景區。景區內翠竹亭、觀竹台、半山泉、石龍、群仙會龍、石龍戲珠、王氏天葬、天深洞、古樹林、柏樹界、蔡仙崖等主要景點星羅棋布,各顯千秋。
17、玄素洞
陸水湖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之一。相傳遠古時代通玄天師即玄素真人曾在此洞修煉。其洞長難度,洞道幽隧,神奇多變。目前已開發了3000餘米,包括玄素宮、太微宮、上清宮、通玄宮和純陽宮五大神殿。洞中的石筍、鍾乳石、石幔、石花、石田等成型造景浪漫而誇張,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神奇的傳說和無窮的遐想。
⑺ 黑河必去的十大景點有哪些
五大連池風景區 錦河大峽谷 火燒山 黑河學院
老黑山 二龍泉 大黑河島 遜克沾河漂流
葯泉山 南泉 北泉 愛琿歷史陳列館
鍾靈禪寺 大沾河國家森林公園 卧牛湖 黑龍山莊度假村
冬青園 五道豁洛影視城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影視基地 《闖關東》影視基地
《焦裕祿》影視基地 嫩江農場現代農業旅遊區 孫吳勝山要塞 知青博物館
⑻ 咸寧旅遊景點哪裡好玩
咸寧位於長江中游南岸,湖北省的東南部。東南與江西的瑞昌、武寧、修水接壤;西南與湖南嶽陽交界;西北至東北與荊州地區、武漢市、黃石市、黃岡地區相鄰。全區黃轄咸寧、蒲圻、通城、通山、陽新、嘉魚等縣(市),總面積12631平方公里,總人口為280萬人
咸寧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在陽新、通山等地已發現新石器時代古遺址。漢、唐時期,已有了較為發達的經濟文化。1965年,由孝感地區分離出來,成立了咸寧地區,溫泉鎮為咸寧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
咸寧林特產品極為豐富,尤以盛產楠竹、松杉木、茶葉、桂花、蜜桔、獼猴桃等著稱。咸寧市是我國著名的「桂花之鄉」,桂花質量居全國第一,產量居全國第二。趙李橋的「磚茶」,羊樓洞的「松峰」茶,咸寧的「劍峰」茶,竹木工藝,有很高的知名度。
咸寧的旅遊資源豐富。咸寧市的溫泉是沐浴,治療皮膚病、關節炎、高血壓等病的天然氡礦泉水;通山九宮山風景區景色奇特,是避暑旅遊的好去處;陽新的鳥島蛇鳥匯集;蒲圻赤壁古戰場遺址,陸水湖風光;通山的隱水大溶洞等等,各具特色,讓人流連忘返。
咸寧是一座具有山水園林特色的中等城市。根據"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水園林格局,咸寧在城市建設上力爭突出自然景緻和山水園林特色。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溫泉,規劃面積49平方公里,其中山水面積就有20多平方公里。淦水河蜿蜒九曲穿城而過,近千座大小碧綠山包鑲嵌城中,佔地面積3800畝的十六潭公園猶如一塊璞玉待琢。經過對自然山水的保護、利用和開發,一座"城中有山、山中有水、水繞城轉"的山水園林城市正逐步凸現。此外,所屬各縣市區的城區均山水相間,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格調清新,各具特色。
咸寧是一座最適合住居休閑的城市。這里天高雲淡、空氣潔凈,城市空氣污染指數常年穩定在52以下,達到國家二級質量標准,江河湖泊水質良好,大部分達到國家一、二類水質標准,最適合人們生活和居住,適合發展對環境質量要求較高的高新技術和教育產業,最能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溫泉城區內一大片依山傍水、環境清幽的寶地可供興建園林式別墅群和旅遊、療養度假村,已有一批中央和省屬單位在此修建了賓館和療養院。九宮山的雲中湖畔,已有近百家機關企業在此購建房產,休閑度假 。
1、拜風台
又稱武侯宮。在赤壁遺址的南屏山頂。傳說是諸葛亮祭東風的七星壇遺跡。後人築台建宮,以資紀念,此後屢毀屢修。現存建築系1935年重建。有前後相連的兩殿一廳,周圍環以蒼松翠柏,襯以新建亭台,巍峨宏麗,頗具規模。前殿掛有介紹「赤壁之戰」的各種圖片;大廳陳列許多珍貴的出土文物;後殿塑有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坐像。設置的古代木製神龕,上雕五龍八仙等,結構巧妙,刻技頗精。
2、半壁山
在陽新縣城東25公里長江南岸。孤峰昂舉,懸崖如削,突兀江心,屹如關隘,與北岸田家鎮互為犄角,形勢險要。為太平軍阻擊清兵之著名戰場。清咸豐四年(1854年),太平軍為確保天京,踞此夾岸結營,並於江面橫貫鐵索3道、蔑纜7道,以阻清兵水師。同年冬,與曾國藩、羅澤南等率領的清軍英勇作戰,終因寡不敵眾,將領石鎮倉、韋以德壯烈犧牲,其餘將士跳崖殉難,致半壁山陣地失陷,橫江鐵索亦被敵人砍斷和銷熔。如今,危崖峭壁之上尚存「鐵鎖沉江」、「東南半壁」、「楚江鎖鑰」等石刻,雖屬當年清軍將領楊岳斌、彭玉麟等先後題鐫,卻成為太平軍保衛這戰略要地而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山西麓有太平軍烈士葬墓「千人冢」,墓碑猶存。
3、北伐汀泅橋戰役遺址
在咸寧市城西南15公里汀泅橋鎮西側小山崗上。此地東靠群山,西臨大湖,一橋飛架,構成天險,素為兵家必爭之地。1926年8月國民革命軍挺進武漢時,軍閥吳佩孚據此憑險抗拒,屢攻不克,最後由葉挺率獨立團奮勇攻擊,擊潰了吳佩孚的主力,佔領了汀泅橋,為北伐軍直取武漢起決定作用,獨立團因而被譽為「鐵軍」。為紀念此戰役中犧牲的英雄們,在此興建烈士墓、紀念碑、紀念亭等。墓為長方形券頂,莊重大方,周環以短牆與松柏;碑呈方錐形,巍峨挺舉,正面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北伐陣亡將士紀念碑」大字;亭呈六角,方圓頂,俏麗挺拔,頗為壯觀。北伐汀泅橋戰役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赤壁遺址
赤璧位於赤璧市境。東漢建安十三年(元二○八年),曹操率二十幾萬大軍南下,連克新野、襄陽數城,從江陵順江東下,與逆江西上的孫權、劉備五萬聯軍初戰於赤璧,曹軍失利,退回江北,屯兵烏林(今洪湖縣烏林公社),與孫、劉隔江相峙。後孫劉聯軍巧用火攻,乘東南風大起,向曹營舉火,火船藉助風勢,直沖曹軍水寨。曹軍船隻一時盡著,岸上營落,火逐風飛,烈焰沖天,一片火海,把南岸崖壁照得一派通紅,赤壁也因此得名。孫劉聯軍乘勢進攻,曹操領余部經華容小道(今鑒別縣西北)向江陵敗走,從而奠定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戰。
赤壁大戰的張天烈火早已熄減,但那赤色的懸崖絕壟,不盡的滔滔大江,大戰時的處處陣跡,贊美赤壁的碑刻和詩篇,卻一直吸引著無數的金甲武將、文人墨客。
5、九宮山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九宮山,位於湖北東南部通山縣境內,橫亘鄂贛邊陲的幕阜山脈中段,九宮山西連衡岳,凍結匡廬,廣袤數百里,總面積210平方公里。核心景區由九宮山鎮、森林公園(即自然保護區)、銅鼓包、石龍溝、闖王陵等四部分組成。九宮山奇峰聳立,幽谷縱橫,泉瀑奔涌,飛雲盪霧,古木參天,竹林似海。這里百川掛岩,千峰競秀,萬木爭艷。九宮山既有江南山峰的奇秀,又具塞北嶺岳的雄偉,雄、奇、秀、險集於一身,被譽為九天仙山。
開放時間:8:30-17:00
位置:位於湖北東南部通山縣境內,橫亘鄂贛邊陲的幕阜山脈中段
面積:210平方公里
主峰老鴉尖海拔1656.7米,被稱之為鄂南第一峰。這里春天,林木滴翠,繁花以錦;炎夏,清風徐徐,涼爽宜人;秋季,紅楓耀腦,山清水秀;深冬,銀裝玉樹,似北國風韻。相傳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湖廣著名道 士張道清尋山傳道選中此地。自此,來自湖廣、江西和河南的香客長年絡繹不絕,九宮山是成天香火繚繞,給這座名山塗上了神幻的色彩。明末以後數百年間,由於連年兵亂頻繁,山上名勝屢遭破壞,九宮山道場從此一蹶不振。建國後,黨和政府多次拔款開辟九宮山風景區。1984年12月5日,胡耀邦總書記視察鄂南時,興致勃勃地登上九宮山,對九宮山的自然風光給予高度評價。九宮山的自然風景觀,富有濃郁的神幻色彩。如今,主要勝景有八處:青松迎賓、雲湖夕照、泉崖噴雪、雲海波濤、真君石殿、伏虎天門、雲關石刻、陶姚泉洞、奇觀異景,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從武漢去九宮山共有178公里,從武漢至咸寧80公里,從咸寧經溫泉到通山縣城40公里,從通山到橫石潭鎮30公里,從橫石潭到山上雲中湖27公里,從雲中湖沿西路下山至闖王陵27公里,從闖王陵經寶石花再返至橫石潭32公里。由於是山路大客車不太方便,麵包車和依維柯比較合適。
武昌南站附近的宏基客運每半小時發一班去通山的客班車。武漢新華路長途汽車站每天有2班,早7:30和中午12:30各發一班。票價20元。從通山縣城上九宮山每半小時有一班,票價13元。
九宮山餐飲有著自己的特點,清新、自然、山菜野菜當家。吃過大魚大肉的城裡人,上山絕對要以品野山菜為樂。尤其是以不同時期竹子為原料的佳餚更具特點,如竹筍燒肉、筍干湯、竹筒飯、竹筒里蒸菜等讓你覺得好有味道,山上的菜味道較重,干豆角、厥菜、小干魚、干羅卜、平豉等這些菜對爬了山、出了大汗的人來講,會味口大開。
九宮山上既有三星級以上的酒店,也有很乾凈、很便宜的普通房間。不過山上濕氣較重,最好選擇標准雙人間,一定要詢問是否有熱水,這是最重要的住宿要求。
6、峨石寶塔
在蒲圻市西郊馬鞍山巔。塔側石岩上刻有「峨石」二字。馬鞍山雙峰壁立,重巒翠連;山麓綠水揚波,峨潭碧盈,景山幽麗。塔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全以青石砌成,七層六角,高17米,底層置門,以上各層設窗,層檐舒展,疊角飛翹,角掛銅鈴,山風吹來,鏘然遠聞。循塔內螺旋石階,可達5層。結構謹嚴,形體峭拔,古雅卓秀,數里之外,皆能見其直插天半。
7、黃蓋湖
在蒲圻市西南16公里,與湖南省臨湘縣交界。傳三國時孫吳宿將黃蓋操練水軍所在,孫權以赤壁戰功將此湖賜蓋,故名。黃蓋,字公覆,三國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市)人。初從孫堅起兵,後隨孫策、孫權征戰。赤壁大戰時,建議火攻,帶領滿載薪草、灌有膏油的船隻數十艘以「苦肉計」詐降曹操,乘機縱火,大破曹軍。此湖接元潭河、蟠河之水,經由太平河注入長江。流域跨越湖北、湖南兩省,湖面達13萬畝。煙波浩渺,鷗翔魚躍,堤柳叢繞,灘草碧連;尤當霞抹月染,雲遮霧裹時,美如夢幻。與湖東北不遠處赤壁古戰場組成一處游覽勝地。
8、龍潭探幽游覽區
以森林公園金家田為中心,觀光泉流、瀑布、森林景觀為主,有櫻花溝和翠崖谷兩大景區。一步一景,景景入畫。闖王陵距此三公里。
9、山下游覽區
以九宮山下西北邊的船埠為中心,主要有獅子洞、九宮攬勝、觀音洞、小九龍、三疊泉、卧龍松、九宮竹海等。還有李自成最後與清軍決戰的李家鋪古戰場。
10、吳楚天游游覽區
以古老廟為中心,可登高遠眺鄂贛兩省風光,在老鴉尖和銅鼓包上,可一覽眾山小;在流雲過風的風車口,可日觀修水如彩練,夜望楚天如夢境。
11、雲中湖游覽區
以九宮山鎮為中心,風景點有青松迎客、雲湖夕照、泉崖噴雪、真君石殿、陶姚仙洞、虎伏天門、雲海波濤、銅鼓擂天等景點。這一區域是以人文景觀為主的最大中心風景區。
12、李邕石室
在咸寧市東南30公里鍾台山。傳李邕曾讀書於此,故名。李邕(678-747),字泰和,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一說揚州江都(今屬江蘇)人,李善之子。唐代文學家、書法家。初為諫官,助來景彈劾張昌宗兄弟。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稱「李北海」。書法初學王羲之,繼而自創新格,筆力雄健,氣度舒緩,縱橫開合,風彩動人,時謂「書中仙手」。後被李林甫陷害。
石室位於山腰間,天然形成,容數人居,冬暖夏涼,深愜人意。其上有石台、石鍾等古跡。側臨桃花泉名勝,近傍古木盤溪景觀,歷為遊客所鍾情。
13、李自成墓
在通山縣九宮山下牛跡嶺。李自成(1606一1645),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本名鴻基,陝西省米脂人。據記載,大順永昌二年(1645年)初夏,他由武昌揮師東下南京,因形勢逆轉,征途受阻,即取道九宮山轉戰江西,不意在山下李家鋪突遭清軍襲擊,倉促突圍,單騎誤入葫蘆槽,被小源口寨勇頭目程九伯殺害,遂葬於此。建國後曾多次維修,並增建了拱橋、層台、花壇、墓碑、陳列館、休息廳等附屬建築。墓碑上書「李自成之墓」系郭沫若所題,墓後高處聳立著下馬亭,附近還有落印盪、激戰坡等遺址。南虹橋在通城縣城東南16公里鯉港河上。因形若長虹坐落塘湖之南而名。清咸豐七年(1857年)建,為邑中著名石橋之一。青石疊砌,五拱並置,長40米,高5米,寬5米,設計大方,結構堅實,卓躒宏偉。經歷百餘年風雨,迄今依然如故。碧波盪漾,夾岸樹木,煙霞掩映,異景別趣。
14、陸水湖
位於赤壁市(原蒲圻)近郊。湖北省首批公布的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68.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57平方公里,800多個島嶼鑲嵌其間,錯落有致。四十多年前,隨著三峽水庫試驗壩在桂家畈的築起而形成。這里「高峽出平湖」,群山環湖,湖中有島,「湖似戰盤藏百局,島如棋子補千圖」。湖面或開闊或狹小,狹似曲徑通幽,闊成豁然開朗。可劃小舟隨碧波盪漾,也可乘飛艇直達水滸城及桃花島、竹島、麋鹿島、鳥島等眾多島嶼。夏浴陸水湖,感覺湖水之溫柔爽貼,更是妙不可言。
君不信乎,請看徐屏泰之美文《生命之湖——陸水湖》為證:「陸水湖的水,漣漣如霧地纏繞在山的肩頭;陸水湖的山,隱隱作態地沉湎在水的懷抱——陸水湖的山水象一副塗抹在宣盡紙上的風景畫,極構圖之匠心,俱顯線條之清麗;那麼美侖美奐地舒展著,那麼風情萬種地起伏著。她用山的鍾靈攬天光雲影,她用水的毓秀成鑒湖風月。在這里,山上樹木蔥蘢,青竹挺拔,百花竟艷;在這里,水上浮光躍金,沙鷗翔集,漁舟輕發。那千山入水的玩忽,是姿態萬千的童趣,讓人在嘆為觀止時頓生返樸歸真之意;那積水成淵的幽深,是海納百川的大度,讓人在心潮起伏時頓悟了生命的豐富內涵……大小幾百個島嶼,恰若水旱盆景一般鑲嵌在粼粼的綠波上,燦燦地撩你的思緒,楚楚地勾你的魂魄……在陸水湖,只要你腦中有想,心中有象,你就會把許多朦朧的色彩讀成明麗的神光!」
中華水滸城是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的外景拍攝基地之一,包括郊野一條街和水泊梁山等主要景點。
陸水湖風景名勝區以山幽、林綠、水清、島秀而聞名遐邇,被譽為"楚天明珠"。
15、溫泉
又稱沸潭。在咸寧市南10公里溫泉鎮潛山之麓。泉出岩窟,水激石岩,沸涌如湯,霧氣升騰,映日耀彩,「溫泉虹影」為咸寧奇景之一。泉後倚潛山,峰巒疊嶂,形如展旗,山下有蘋花溪,涓涓緩流,山上有葛仙崖,崖上有壇,相傳為晉代葛洪煉丹處。前人游此者,曾留有「石割寒雲急,天吞絕壑空」、「古柏亭亭立,溫泉曲曲旋」的佳句。山腰現建有「泉山賓館」,將泉水引進房內,水溫50攝氏度左右,呈淡黃色,內含多種化學成分,對於關節炎、皮膚病、神經炎等多種疾病有一定療效。
16、星星竹海
地處湖北省咸寧溫泉,距九省通衢要地——武漢市86公里,距咸寧溫泉城區16公里。風景區最高處海拔700多米,年平均溫度為15攝氏度左右,無霜期大約260天,現有竹林面積萬余畝,覆蓋率達90%左右。
星星竹海四季景色迥異。春天,望春花開,百鳥爭鳴,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夏天,新竹抽梢,枝葉婆娑,婀娜多姿,青翠欲滴;秋季,天高雲淡,風清月明,竹海莽莽,波瀾起伏;冬時,大雪初霽,遍地修篁,瓊枝玉葉,風光旖旎。八方遊客四季游覽竹海,無不有春濃,夏涼,秋暖之感。置身萬頃碧波的竹海,只見蒼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彎彎新竹,又似柔情似水的少女;漫步竹林深處,倆旁翠竹夾道,竹葉輕拂面頰,顯得萬般溫柔、寧靜和典雅。
星星竹海現劃分為五大景區:即萬橡園、迷你園、留芳園、情人島、石龍景區。景區內翠竹亭、觀竹台、半山泉、石龍、群仙會龍、石龍戲珠、王氏天葬、天深洞、古樹林、柏樹界、蔡仙崖等主要景點星羅棋布,各顯千秋。
17、玄素洞
陸水湖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之一。相傳遠古時代通玄天師即玄素真人曾在此洞修煉。其洞長難度,洞道幽隧,神奇多變。目前已開發了3000餘米,包括玄素宮、太微宮、上清宮、通玄宮和純陽宮五大神殿。洞中的石筍、鍾乳石、石幔、石花、石田等成型造景浪漫而誇張,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神奇的傳說和無窮的遐想。
⑼ 風景名勝簡介
福建風景名勝區—靈通山風景區簡介
靈通山風景區是福建省著名風景區、省級地質公園。位於我縣西南部大溪鎮,距漳州110公里,景區面積15平方公里,主峰最高海拔1287米,由獅子、紫雲、玉屏、棲去、擎天、大帽、小帽七大峰三十六群峰組成。山體是一億兩千萬年前火山爆發時多次沉積而成的典型丹霞地貌。
靈通山又稱大峰山,明黃道周為大峰岩題下「靈應感通」四字後,人們始稱大峰岩為靈通岩,把大峰岩稱之為靈通山。相傳唐時「開漳聖王」陳元光就在靈通山獅子峰上設置巡邏台,其父陳政的墓冢也從雲霄的將軍山,遷葬在獅子峰巔;明朝大學士黃道周,大理寺正卿陳揚美、太常寺少卿陳天定等人未入仕時,都曾在靈通岩中攻讀聖賢書,這些傳說給靈通山蒙上了一層美麗而又神奇的色彩。
靈通風景區內崖壁峭立、峰巒疊翠、雄奇險幽。景觀中以險峰、奇石、飄雲、清泉為四大特色,「以險、奇、秀」稱絕。明朝大學士黃道周遊靈通山時曾感嘆道「三十有六一一與黃山相似,或有過焉,無不及者」。景區以靈通岩為中心,七峰十寺十八景,分為靈通寶鏡度假區、靈通奇觀觀賞區、青雲接待中心區、獅峰眺海游覽區朝天古寺休閑區、天堂勝景朝聖區、東川水上游樂區等七個功能區,著名的景點有:「菊花引路」、「三蟲游斗」、「仙人披被」、「三童弄獅」、「畫眉跳架」、「珠簾化雨」、「猛虎守峽」、「五鯉朝天」、「九牛拖車」、「石齋書屋」、「獅峰眺海」、「和尚背尼」等。靈通岩上的靈通寺,建於天然石洞之中,上有盤石覆蓋,下是懸崖絕壁,唯有一條「天梯」小徑可以攀登,地勢十分險要,遊人至此,無不嘆為觀止。景區內山山相連,極具自然魅力集觀光度假、宗教朝聖、娛樂休閑為一體。目前,靈通風景區正著手為靈通岩申報省級火山地質公園,這將為靈通風景區新增一抹亮麗風景,也將吸引更多的海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游覽,帶動平和旅遊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