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風陵渡旅遊景點
❶ 風陵渡在哪裡
山西省芮城縣西南端。
風陵渡位於黃河從北到南,繼而從西折東的轉折處,南同蒲鐵路的終點,即今芮城縣西南35公里的風陵渡鎮。
風陵渡正處於黃河東轉的拐角,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沖,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其名字是因附近的風後陵而取的。相傳黃帝六相之一的風後,與蚩尤作戰被殺,埋葬在這里,後來建有風後陵。
津即渡口,所以後稱風陵渡。明清時在此設巡檢司和船政司,管理防守和運輸事宜。這處「雞鳴一聲聽三省」的渡口,歷史上一直以擺船渡河,來連接陝豫二省。正是「挽輸今正急,忙煞渡頭部」。
而今,一座鐵路大橋將南同蒲路和隴海路連接在一起,把黃河天塹變為通途。1500米長的黃河大橋飛跨南北兩岸,連接三省人民。鳳凰咀上的引黃電灌站,吞波吐浪,灌溉著萬頃良田。登臨河岸邊的鳳凰嘴上,遠眺潼關,太華、崤函歷歷在目,腳下黃河波浪滔滔,氣勢雄偉。
拓展資料
風陵渡,現在已發展成一個鎮,有永樂宮、大禹渡等景點。
樂宮位於芮城縣城北約三公里處的龍泉村東,離風陵渡約1小時車程。永樂宮是一處很有影響的古建築,以壁畫藝術聞名天下。
這里的壁畫是我國現存壁畫藝術的瑰寶,可與敦煌壁畫媲美,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永樂宮原來一處道觀,為奉祀中國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呂洞賓而建,原名"大純陽萬壽宮",因原建在芮城鎮永樂鎮,被稱為永樂宮。
永樂建於元代,施工期長達110多年。1962年因為三門峽水庫水位誤測,將位於黃河岸邊的永樂鎮永樂宮整體搬遷至現在的芮城縣。
老潼關與風陵渡隔江相望,分別隸屬陝西、山西兩省,兩岸相隔不過300米,陸路交通繞行風陵渡公路大橋則約有10公里遠。
老潼關雖已拆除,仍有部分遺址遮掩在廢墟之中,如古城牆、水坡巷、十二連城等,十分具有發掘潛力。潼關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遺址無多,更顯珍貴。在探古尋蹤的過程中,收獲的不只是鮮活的悠長歷史,還有百感交集的懷古情思。
風陵渡_網路
❷ 風陵渡黃河大橋是哪兩個省的交界
風陵渡黃抄河公路大橋是國家交通部和山西省重點建設項目,橋址北岸位於山西省南部的芮城縣風陵渡鎮境內,南岸在陝西省潼關縣港口鄉。大橋建成通車後,成為山西省晉煤外運的又一條大通道。大橋最大跨徑114米,下部工程為鑽孔樁,樁徑1.5米,樁長60米。全橋分為主孔橋和邊孔橋,主孔橋為87米+7×114米+87米,邊孔橋為5×87米,全橋長1409.64米。[
滿意請採納
❸ 黃河四大古渡口
1、扎陵湖渡口
扎陵湖渡口位於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西部。據歷史記載,公元年,唐朝文成公主遠嫁西藏。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從長安西行,經天水、蘭州、入青海民和到樂都縣、西寧市,又過湟中縣鎮海堡,湟源縣日月山。
達共和縣倒淌河、切吉草原、再由黃河北岸西上,來到黃河源頭鄂陵湖、扎陵湖(柏海),與吐蕃王松贊干布相會,然後渡黃河經玉樹地區,再西南行,過藏北黑河,逕達拉薩,開辟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唐蕃古道」。
2、黃河沿渡口
繼扎陵湖渡口之下,黃河上源的第二個渡口就是黃河沿渡口。位於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政府所在地黃河沿鎮。它是自唐代開始,我國從內地通往西藏的重要驛站和古渡口,千百年來人們只靠牛、羊皮筏子過渡。
解放後,於1966年在此渡口處建造了黃河源頭第一座鋼筋混凝土橋——黃河沿公路大橋。它把兩岸的山川草原連接在一起。大橋北端,綿延的瑪拉驛山在草原上宛如一隻馬蹄窩窩,黃河沿就居其間。
3、拉加寺渡口
是九曲黃河第一曲——瑪沁縣的一個文明古渡。它位於今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拉加鄉黃河北岸,原屬同德縣。歷史上同德縣是青海南部的交通要道,果洛地區的牧民到貴德、湟中、西寧等貿易集散地必經之路。
是那裡的畜產品和內地的工、商、農產品的運輸要道,又因在同德南部的黃河北岸拉加地方,是青南各地的貿易集散交易點,加之黃河兩岸有許多牧業區和農產區及古文化遺址,拉加盛產砂金。故牧民稱此地為「拉加從蘭木」(即拉加商道)。因此在拉加寺附近的黃河上勢必開辟渡口。
4、尕馬羊曲渡口
尕馬羊曲渡口處九曲黃河第二彎,即位於青海省興海縣與貴南縣交界處的黃河上,西岸為興海羊曲地方,東岸為貴南縣境。尕馬羊曲渡口是自古貫通興海與貴南,乃至海南州及青海各地的黃河關津渡口。
(3)黃河風陵渡旅遊景點擴展閱讀:
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❹ 風陵渡黃河文化園被香港泰德忽悠
鍾德苗,一個在風陵渡小有名氣的公司老闆;黃河文化園,山西風陵渡經濟開發區一個急需資金注入的商業項目;香港泰德國際投資集團 (以下簡稱「香港泰德」),一個名頭不小、「資金雄厚」的外資投資公司。2008年7月,看好黃河文化園項目的「香港泰德」表示,願意注入數億元與鍾德苗的公司共同開發,雙方一拍即合。
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在拖欠當地借款、機械費、材料費等40多萬元,收取數家工程隊施工保證金幾十萬元之後,「香港泰德」「人間蒸發」了。
「他們給我留下的是一個幾乎爛尾的工程,給我造成了幾百萬元的損失。」面對現狀,鍾德苗欲哭無淚,憂心忡忡。
佔三省地利
新年第一天的上午,風陵渡鎮北浮雲山腳,冬日的斜陽清冷地照在一堆堆形似丘陵的裸露黃土上,旁邊是一個個佔地數百平方米、深四五米的大坑。鍾德苗介紹,這些大坑是黃河文化園住宅項目的基礎部分,2008年秋開挖後,因「香港泰德」風陵渡項目部一直沒有支付工程款和材料費,停工已經一年多了。
「這里原本是一座非常漂亮的門樓,那兒原來有一座假山……」鍾德苗邊走邊向記者指點著,所指之處均空空如也,沙石遍地,到處都是推土機施工和碾軋過的痕跡。附近,一排排洋房主體結構已經完工,卻淹沒在雜草蓬蒿中,呈現出一副破敗之景。
誰能想到,這曾是一個被當地人極為看好、引以為榮的項目。
「一水分南北,中原氣自全。雲山連晉壤,煙樹入秦川。」自古以來,風陵渡就是黃河上最重要的渡口。風陵渡經濟開發區位於山西省西南端,處於黃河東轉的拐角,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華北、西北、華中三大地區之界。
風陵渡鎮北的浮雲山,雖然不高,卻能俯瞰平川,遠眺黃河,山姿俊逸,風光旖旎。山上有唐衛國公李靖的墓碑。2002年,風陵渡開發區做出規劃,在這里建設一座集休閑、娛樂、度假為一體的黃河文化園。
曾被當地政府部門授予「優秀企業家」稱號的新大地旅遊開發公司總經理鍾德苗,2004年先後拿到了項目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2005年7月,鍾德苗獲得了項目的《國有土地使用證》。
根據規劃,黃河文化園項目分兩大部分:山腳的住宅區項目,包括商品住宅、商務中心、活動中心、健身中心、幼兒園、養老院等配套設施;山上的休閑旅遊區項目,在制高點修建黃河母親壇,在中軸線修建天街雲梯,雲梯下修建祈福廣場,雲梯兩側修建以黃土窯洞、農家小院為特色的民俗風情度假村以及游樂城等設施。
2005年底,風陵渡黃河文化園宣布開工建設。
2006年農歷正月十一至正月二十,風陵渡經濟開發區黨委主辦、新大地旅遊開發公司承辦的山西風陵渡首屆黃河文化節在黃河文化園廣場舉行,隆重的開幕式後,還演出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節目,舉行了民間社火表演。當時,園內的主幹道已開通,主要設施已完成設計,一期住宅項目開始動工修建,二期工程也已完成可行性報告。鍾德苗憧憬著,項目建成後,成為晉、秦、豫金三角地區一道亮麗的風景。
引來「金鳳凰」
從項目前期准備到正式啟動,鍾德苗投入了大量資金,然而項目工程浩大,繼續建設還有很大的資金缺口,這讓鍾德苗感到力不從心。錢從何來?除了招商引資,別無他法。他的這個想法也得到了風陵渡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領導的支持。
幾年來,鍾德苗多次去廣州、上海招商引資,先後邀請了多個投資商前來考察洽談,但都沒有什麼效果,黃河文化園項目進展緩慢。
2007年底,黃河文化園住宅項目的一期工程已初具規模。然而,受金融危機影響,鍾德苗公司的財務狀況惡化,資金短缺,銀行又收緊了貸款項目的審批,一時間,黃河文化園的開發建設難以為繼。
2008年4月,一位朋友向鍾德苗介紹,「香港泰德」在安徽省全椒縣的項目被中國城鄉小康發展促進中心定為示範基地之一。該公司實力雄厚,有望爭取到投資。鍾德苗當即奔赴安徽省全椒縣,令他高興的是,該公司董事局主席夏侯泰德對黃河文化園項目非常感興趣,表示願意合作開發建設。
在安徽,夏侯泰德向鍾德苗介紹了「香港泰德」打造新農村建設小康示範基地的建設情況,展示了「新農村建設《全椒》示範基地」的牌匾,介紹說,「香港泰德」「是一個具有全新投資理念的投資機構,從事投資及投資銀行業務資本運營及項目的收購兼並、企業上市,主要為亞太地區提供直接投資及投融資合作,針對亞太地區大型的基礎建設和交通能源開發領域提供收購、兼並、風險投資」。「集團目前下屬控股泰德國際建築集團有限公司、泰德國際證券(香港)有限公司、泰德國際基金發展有限公司、泰德國際物流集團(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小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泰德國際環洋鋼有限公司等9餘家企業,是一家從事金融、物流、房地產開發、能源、進出口、文化傳播等多種業務的綜合性跨國經營集團公司。」
隨後,夏侯泰德還介紹了自己先後被「中國××基金會」、「中國××產業基金會」等單位聘任為副會長職務,出示了有關證件。鍾德苗非常欣慰,他沒想到自己能和如此有實力的國際集團公司展開合作。
很快,2008年7月1日,「香港泰德」派人到風陵渡實地考察,7月8日,「香港泰德」北京代表處李金偉主任與新大地旅遊開發公司簽訂了項目合作合同書,委派高翔為風陵渡項目部經理。合同約定:新大地旅遊開發公司提供建設黃河母親壇及相關設施的旅遊、休閑、度假、娛樂等建設用地500畝,住宅建設用地110畝,並完成主幹道路、供排水、路燈、綠化等設施;「香港泰德」負責全部建設資金及涉及的所有費用約6億元,負責按計劃確定的項目內容和工作進度實施,負責施工、經營、財務全過程管理。
投資沒到位
合作伊始,「香港泰德」風陵渡項目部經理高翔稱,一段時間後,「香港泰德」的資金會從全國各地的其他項目調撥過來,請合作方先期承擔「香港泰德」風陵渡項目部的吃、住、行及辦公等所有費用。鍾德苗一口應允,他覺得數億元的資金不是個小數目,需要時間籌措可以理解。「香港泰德」的投資無疑是個「香餑餑」,許多工程隊從上海、溫州、大連等地來到風陵渡承包工程,希望從這個大項目中分一杯羹。黃河文化園所在的西章村的施工隊佔得先機,率先進場施工,只是人工費、機械費、材料費均先墊付,大家認為,這么有實力的集團怎麼會拖欠這點小錢呢?
開工後不久,鍾德苗發現建起沒多久的黃河文化園門樓被拆掉,山腳的假山被夷平,綠化也嚴重被毀。原來,「香港泰德」風陵渡項目部稱,原來的設計標准不夠高,所有景觀都要按照新的規劃重建。由於施工、經營、財務全由「香港泰德」風陵渡項目部管理,鍾德苗雖然心痛卻也無可奈何。
接著,「香港泰德」風陵渡項目部展開工程招標,宣稱:為考察工程隊的實力,保證建築材料及時供應,投標單位需向泰德公司支付一定數額的保證金,施工開始後,泰德公司再向施工單位分批付款。同時,「香港泰德」風陵渡項目部為中小企業量身制定融資方案,並提供准備融資文件、制訂可行性報告等方面的服務,向前來咨詢的企業收取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的咨詢費。
2009年春,「香港泰德」風陵渡項目部經理高翔離開,工程陷入停頓。施工單位陸續來找鍾德苗索要欠款,原來「香港泰德」風陵渡項目部收取了數家施工單位的保證金數十萬元,墊付人工費、機械費、材料費的工程隊則來索要工程費用。找不到「香港泰德」風陵渡項目部的負責人,他們只好來找合作單位新大地旅遊開發公司。
鍾德苗感到有些不妙,不斷給「香港泰德」風陵渡項目部經理高翔和「香港泰德」北京辦事處打電話,每次都被告知數億元的投資很快就到,鍾德苗只好耐心等待。不料,2009年11月後,「香港泰德」再也聯系不上了。「香港泰德」的投資一直不能到位,致使黃河文化園成了一個「爛尾」工程,2010年1月1日,記者在風陵渡黃河文化園項目所在地看到,項目停工後,山腳的植被破壞嚴重,風起時黃土飛揚。由於沒有採取圍擋、降塵等措施,不僅污染環境,還有安全隱患。
住宅區內,一些鐵藝的院牆銹跡斑斑,庭院荒涼。鍾德苗嘆息說,在與「香港泰德」合作之前,一部分未出售的房子本來還有希望賣出去,現在卻無人問津了。簡單統計,造成的損失已達數百萬元。開發可有期?
2010年1月1日,黃河文化園所在的西章村的一位村幹部告訴記者,「香港泰德」共拖欠村裡施工隊人工費、機械費、材料費等40餘萬元。
來自四川的雷兵是一家施工隊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自己曾向「香港泰德」風陵渡項目部支付了15.6萬元的保證金,據了解,像他一樣向「香港泰德」風陵渡項目部支付保證金的施工單位共有6家。現在都與「香港泰德」失去了聯系。
為了得到工程,一些施工隊的負責人到處籌借保證金,如今「香港泰德」失去蹤跡,正常的施工難以開展,債主經常上門逼債,不少施工隊的負責人有家不能回,甚至連手機都不敢開。
風陵渡經濟開發區社會事務局主管該開發區的教育、衛生、旅遊等部門的行政事務,局長蘇伍德對記者說,開發區十分重視招商引資工作,對黃河文化園的項目建設提供了諸多優惠政策給予支持,並多次參與了黃河文化園項目的招商引資洽談。在與「香港泰德」簽合同之前,他們查驗了「香港泰德」提供的《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證》《稅務登記證》《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等相關證照,證照非常齊全。至於投資行為的真偽,作為招商引資的當地部門和企業很難判斷。
一年來,鍾德苗不得不離家在外,他耐心等待「香港泰德」資金到位的消息,同時一直關注「香港泰德」在安徽省全椒縣項目的進展。2009年11月11日,一個令他失望的消息傳來,據媒體報道,安徽滁州市全椒縣的建築商在承包公路建設工程時,向「香港泰德」董事局主席夏侯泰德支付了一百多萬元的保證金,路還沒建好,夏侯泰德就從當地消失了,投資更是無從談起。全椒縣的建築商已經尋求法律幫助,當地公安部門也已經對這起案件進行立案偵查。
1月3日,記者撥打鍾德苗提供的「香港泰德」相關人員的兩部手機,均無法撥通。
目前,鍾德苗和雷兵正在搜集相關證據,打算聯合其他支付保證金的施工單位到當地公安部門報案。但他們仍然抱有幻想,有一天,「香港泰德」的6億元投資能到位。
「黃河文化園項目確實不錯,許多投資商都看好這個項目。如果有公司或個人願意合作開發,借鑒我們的一些也許不錯的想法,說不定真的能搞出點名堂。」蘇伍德和鍾德苗希望,能把黃河文化園項目繼續做下去。
❺ 風陵渡的傳說有哪些
軒轅黃帝,他當時是中國北方一個部落的首領。這條河流和黃帝一個姓,叫黃河。就在那時,也是在中國的北方,沿著這條長長的河流,文明的曙光開始照臨中國大地,黃河上的交通要塞被人們稱為渡口。
黃帝要和一個叫嗤尤的南方部落首領,在黃河邊展開格鬥。這是歷史傳說中在中國發生的第一次較大規模戰爭——黃帝戰嗤尤。今天,也只有黃河曾經看到過這一場惡戰。黃帝手下一個的叫風後將領,在這次交戰中被嗤尤殺死了。
四千多年後,黃河幾乎懷抱了整個中國的北方。在地圖上,依然可以尋找到傳說中風後戰死的地方。
就在風陵渡鎮南邊的一塊玉米地里,相傳就有四千多年前風後的陵墓。也許就是從那時,風後陵墓邊這個黃河渡口,就有了一個名字——風凌渡。
今天的風陵渡,一座現代化的黃河鐵路大橋,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就已出現。它是橫貫東西中國的大動脈,有了這座鐵橋黃河天塹變通途。
風陵渡——雞鳴一聲聽三省。這是黃河向東折去的一個拐角,也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的咽喉要沖。因為它的險要地位,歷經了戰爭的磨難。
今天,風陵渡成為了黃河金三角旅遊區,它最出名的燒餅夾肉,曾經伴隨著歲月流轉。今天它醇香的味道,依然飄散在這里人們平和的生活里。
❻ 運城旅遊景點哪最好
風陵渡·大禹渡·茅津渡
奔騰咆哮的黃河,一出龍門,被秦嶺山脈阻攔,於是掉頭向東,浩浩盪盪,蜿蜒於寬達10多公里的河道上,穿中原,過齊魯,馳騁千里,匯入渤海。沿途山川險要,良田萬頃,車馬如潮,景色宜人。在黃河北岸的我省境內,從上流到下流,相繼有風陵渡、大禹渡和茅津渡三大著名渡口。自古到今,為晉陝豫的交通要沖和軍事重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風陵渡位於黃河從北到南,繼而從西折東的轉折處,南同蒲鐵路的終點,即今芮城縣西南35公里的風陵渡鎮。這里,相傳是黃帝賢相風後發明指南針戰敗蚩尤的地方。風後歿後,黃帝把他葬在他戰斗過的地方,謂之風陵。舊址在今鎮東里許,其地稱風陵堆。由此,渡口稱風陵渡,集鎮則演變成風陵渡鎮了。風陵渡,古稱風陵關,唐聖歷元年( 689),於風陵堆南置關,叫風陵津。明清時在此設巡檢司和船政司,管理防守和運輸事宜。這處「雞鳴一聲聽三省」的渡口,歷史上一直以擺船渡河,來連接陝豫二省。正是「挽輸今正急,忙煞渡頭部」。而今,一座鐵路大橋將南同蒲路和隴海路連接在一起,把黃河天塹變為通途。1500米長的黃河大橋飛跨南北兩岸,連接三省人民。鳳凰咀上的引黃電灌站,吞波吐浪,灌溉著萬頃良田。古老的風陵渡已增添了現代化的風韻,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四方客人。
大禹渡在芮城縣東南的神柏峪。相傳大禹治水時,休息於柏樹之下俯察河勢,並乘船東下,鑿開三門,導河入海。後人將此樹稱為神柏,並建廟以祀,其地則稱「大禹渡」。七十年代這里修建了大禹渡電灌站,分兩級揚水,提水為八個流量,總揚程為 214米。河岸的抽水泵房,能夠根據水位漲落升降而上下滑動。建有四萬立方米的沉沙池,使泥沙排入黃河,清水抽上去澆灌良田,受益面積為 28.6萬畝。電灌站周圍,新建碑廊,新辟花團,增設待濟亭、觀河樓、望岳亭等仿古建築,使遊人增加游興。還可以從二級站腳下的人行道拾級而上 113級台階,在神柏下翹首遠望,滾滾黃水迎面撲來,遊船往來盪漾,詩情畫意躍然大河之上;又可以登船游弋,參加「黃河風情游」,兩岸高山密林,田園風光盡收眼底,氣象萬千。如果再品嘗一下黃河鯉魚的美味,更是別有一番情趣。
❼ 艾青詩選中風陵渡的主旨是什麼
《風陵渡》一詩,記錄了艾青乘坐渡船渡黃河到潼關去的心境。詩一開始就以四個排比句勾勒出了一幅渡河圖。「風吹著黃土層上黃色的泥沙,風吹著黃河的污濁的水,風吹著無數的古舊的渡船,風吹著渡船上古舊的布帆。」此刻的風陵渡口,處在一個風的世界裡。
讀這四句詩,我們彷彿置身河面,渡船在水上出沒,耳邊是船工號子,壯闊、悲涼。而它更深的層次,是以民族戰爭為背景的,有著戰亂的潛質。接下來,詩人寫了他在渡船上的心情。渡船在險惡的浪上顛簸,風一刻也不停地撕扯著布帆,生命被風浪掌控著,或許,即刻就會被鯨吞。
這感受是真切的,心理活動也是真實的。此刻,一切存在於僥幸中。然而,深藏在艾青心底的,是對光明永不妥協的追求。潼關,就在對岸,那就是他的目標,他就是沖著它渡河的。因為,潼關守衛著祖國的平安。
《風陵渡》
艾青
風吹著黃土層上的黃色的泥沙
風吹著黃河的污濁的水
風吹著無數古舊的渡船
風吹著無數渡船上的古舊的布帆
黃色的泥沙
使我們看不見遠方
黃河的水
激起險惡的浪
古舊的渡船
載著我們的命運
古舊的布帆
突破了風,要把我們
待到彼岸
風陵渡是險惡的
黃河的浪是險惡的
聽呵
那野性的叫喊
它沒有一刻不想扯碎我們的渡船
和鯨吞我們的生命
而那潼關啊
潼關在黃河的彼岸
它庄嚴的
守衛著祖國的平安
一九三八年初 風陵渡
(7)黃河風陵渡旅遊景點擴展閱讀:
艾青,1910年3月27日生於浙江金華,現代文學家、詩人。艾青在30年代初走上詩壇,他作品深沉而憂郁的抒情風格受到了人們普遍的注意。抗戰爆發後,艾青事實上已成為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
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稱之為"艾青的時代",他的創作不僅開了一代詩風,而且深刻影響了這一時期乃至40年代後期的詩界。
《風陵渡》中詩人對現實充滿信心。面對著苦難和斗爭,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命運都賦予這時代,這祖國的土地。他向著「中國的農夫」、「土地墾植者」、「少婦」和「母親」,訴說起自己這「農人的後裔」的「流浪與監禁」的身世和「憔悴」的生命
❽ 運城風陵渡有什麼好玩的
黃河大橋
❾ 黃河流經哪幾個省哪幾個自治區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僅次於長江。
目前,山西省已經開始建設沿黃扶貧旅遊公路,這條公路規劃里程1295公里,穿越4市19個貧困縣66個鄉鎮254個建制村及30多個旅遊景點。旅遊公路起點位於忻州市偏關縣老牛灣,終點位於運城市垣曲縣王茅鎮寨里村。
假以時日,伴隨著這條公路的建成,依託黃河形成的旅遊資源,沿線的旅遊業一定會再上台階。人們欣賞中華民族母親河,也將更簡單,更全面,更直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