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縣旅遊景點
① 郯城娛樂體驗,郯城有什麼好玩的地方,郯城旅遊
郯城新村銀杏園 沂水四門洞
一、西漢年間【東海孝婦冢】,位於城東外環路旁,墳冢高五、六米,周長80米 ,佔地近半畝,至今保存完好。在孝婦冢的墓前有石碑兩座,一個是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所立,另一個是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所建。墓碑上有「萬古流芳」四個大字,墓碑上依稀刻有「大清光緒」的年號,碑文還依稀可辨:「漢東海孝婦之故里也……千有餘歲矣」。孝婦冢二、孔子登臨處--【望海樓景區】在城東南15公里處,位於紅花鄉大尚庄村東南約2.5公里的山頂上,是一座高大的石峰,巨石錯疊,形如石樓。據傳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出訪郯國時,曾與郯國國君郯子到此登樓望海,觀看日出,後稱為孔子登臨處--望海樓。望海樓的南側有一大片紅石,層層疊疊,霞光映在紅石的上面,如同紅色的海洋,分外迷人。三、1992年9月21日,在山東省臨沂市召開的,海峽兩岸孫臏兵法暨馬陵之戰學術討論會上,一個被歷史風雲湮沒兩千多年的懸案,有了確切的解釋,來自海內外的100多名專家學者,經過實地考察和學術討論形成共識:【齊魏馬陵之戰戰址】應在山東郯城縣馬陵山。馬陵古戰場悠悠【馬陵古道】南起紅花鄉的孫家塘,北至泉源鄉的九道灣,在郯城縣境內約40公里 。 四、【郯城—廬江斷裂帶】,是中國東部一條巨型斷裂帶,總體上呈南北走向,綿延2400多公里。高峰頭鎮馬陵山西側的地震斷裂帶,是國內惟一的第四紀活斷層地貌景觀。站在馬陵山西坡,地震斷裂帶可以看到一面是淺紅色、一面是黃褐色的土地,一線之隔「涇渭分明」。淺紅色的是新生代的土壤,而黃褐色的是中生代的土壤,兩者相差的年代超過億年。如果你從中間的線上漫步而過,就實現了「一步跨躍億年」的神話。郯城地震斷裂帶,對研究中生代和新生代地質構造、地震的形成與變化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 五、郯城是「中國銀杏之鄉」,又素有「天下銀杏第一縣」的美譽。【銀杏生態公園】包括銀杏古梅園、老萬畝銀杏園等景觀。 六、【馬陵山】位於縣城東十里,南北綿延約數百里,為舉世聞名的齊魏孫龐馬陵之戰古戰場,遺跡猶存,景點眾多。有郯城【清泉寺】.望海樓馬頭清泉寺七、【紅石崖風景區】,位於郯城西南四十五華里沂河岸邊。崖下河水滔滔,崖壁陡峭,其土色殷,堅硬如石;崖上樹木參天,陰翳蔽日。其中有一棵雄銀杏樹,高37.5米,胸圍7.1米,為西漢永光年間所植。已在此修建了「銀杏古梅園」,佔地百畝。日落紅石崖八、【郯國故城】在今縣城城北,為元代所建,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縣城周圍還有於公墓、史大奈墓、廟山漢墓群等景點。
② 郯城有哪些好玩的地嗎
郯城新村銀杏園 沂水四門洞 一、西漢年間【東海孝婦冢】,位於城東外環路旁,墳冢高五、六米,周長80米 ,佔地近半畝,至今保存完好。在孝婦冢的墓前有石碑兩座,一個是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所立,另一個是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所建。墓碑上有「萬古流芳」四個大字,墓碑上依稀刻有「大清光緒」的年號,碑文還依稀可辨:「漢東海孝婦之故里也……千有餘歲矣」。孝婦冢 二、孔子登臨處--【望海樓景區】在城東南15公里處,位於紅花鄉大尚庄村東南約2.5公里的山頂上,是一座高大的石峰,巨石錯疊,形如石樓。據傳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出訪郯國時,曾與郯國國君郯子到此登樓望海,觀看日出,後稱為孔子登臨處--望海樓。望海樓的南側有一大片紅石,層層疊疊,霞光映在紅石的上面,如同紅色的海洋,分外迷人。三、1992年9月21日,在山東省臨沂市召開的,海峽兩岸孫臏兵法暨馬陵之戰學術討論會上,一個被歷史風雲湮沒兩千多年的懸案,有了確切的解釋,來自海內外的100多名專家學者,經過實地考察和學術討論形成共識:【齊魏馬陵之戰戰址】應在山東郯城縣馬陵山。馬陵古戰場 悠悠【馬陵古道】南起紅花鄉的孫家塘,北至泉源鄉的九道灣,在郯城縣境內約40公里 。 四、【郯城—廬江斷裂帶】,是中國東部一條巨型斷裂帶,總體上呈南北走向,綿延2400多公里。高峰頭鎮馬陵山西側的地震斷裂帶,是國內惟一的第四紀活斷層地貌景觀。站在馬陵山西坡,地震斷裂帶可以看到一面是淺紅色、一面是黃褐色的土地,一線之隔「涇渭分明」。淺紅色的是新生代的土壤,而黃褐色的是中生代的土壤,兩者相差的年代超過億年。如果你從中間的線上漫步而過,就實現了「一步跨躍億年」的神話。郯城地震斷裂帶,對研究中生代和新生代地質構造、地震的形成與變化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 五、郯城是「中國銀杏之鄉」,又素有「天下銀杏第一縣」的美譽。【銀杏生態公園】包括銀杏古梅園、老萬畝銀杏園等景觀。 六、【馬陵山】位於縣城東十里,南北綿延約數百里,為舉世聞名的齊魏孫龐馬陵之戰古戰場,遺跡猶存,景點眾多。有郯城【清泉寺】.望海樓馬頭清泉寺 七、【紅石崖風景區】,位於郯城西南四十五華里沂河岸邊。崖下河水滔滔,崖壁陡峭,其土色殷,堅硬如石;崖上樹木參天,陰翳蔽日。其中有一棵雄銀杏樹,高37.5米,胸圍7.1米,為西漢永光年間所植。已在此修建了「銀杏古梅園」,佔地百畝。日落紅石崖 八、【郯國故城】在今縣城城北,為元代所建,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外,縣城周圍還有於公墓、史大奈墓、廟山漢墓群等景點。
③ 郯城有什麼好玩的嗎
老萬畝銀杏園位於銀杏古梅園西側的沂河岸邊,該銀杏古林中現有百年以上銀杏樹5000餘棵,50年以上的1.8萬余棵,且連片成林,國內獨有。
歷史上著名的齊魏馬陵之戰就發生在山東郯城的馬陵山,悠悠馬陵古道南起紅花鄉的孫家塘,北至泉源鄉的九道灣,在郯城縣境內約40公里。
④ 郯城哪好玩啊
一、齊魏「馬陵之戰」遺址和清泉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縣城東北20公里處馬陵山腹地。該處年即被批准為省級國家森林公園,現有林地3萬余畝。1992年「海峽兩岸孫臏兵法暨馬陵戰址學術討論會」,來自海內外的100多名專家學者經實地考察和學術討論,形成共識,認定齊魏馬陵之戰戰址即在此處。遺址地貌存留良好,特別是獨龍澗(又名龐涓溝),為馬陵戰場核心區域,內有恨谷崖、上馬石、龐涓墓等眾多名勝古跡,而且山深林密,地形復雜,為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陳忌問壘》文中所述「隘塞死地」。
此外,該景區南北綿延20餘里,東西鋪開10餘里,內有具備開發價值景點幾十處,關聯效益非常明顯。北部九道灣(林場),山巒起伏,九曲盤繞,不僅平地突起,山川險要,而且故壘遺跡遍布,有點將台、校兵場等,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俱佳。出九道彎,越跑馬嶺,便是一、二、三、四山溝和一、二、三、四山澗,群山連綿,清泉寺遺址、奶奶廟遺址布於其中,沭水人工湖、河東老虎崖、礦泉過山隧道等景點相映。眾多山溝山澗環繞,隱伏寺廟戰場居中,入此既覺為世外桃源,又難舍尋古一夢。全景區若著意開發,所謂「文看三孔,武看馬陵」便可成現實。
二、麥坡地震斷裂帶
位於高峰頭鎮境內。距縣城東南20餘里。該景區之斷裂帶號為「天下奇觀」,全世界僅存兩處,國內唯一,是為大地震後數百年至今仍未過活躍期之自然奇觀。出縣城沿205國道南行,至高峰頭鎮駐地轉310國道東走數里,便可至「奇觀」所在地-馬陵山西坡,一面是紅,一面是黃,正可謂「涇謂分明」。有此自然奇觀,再配以山上數百畝松林灌木,若綜合開發,形成一科研教學-休閑娛樂-餐飲食宿-旅遊觀光奇特景區,可謂獨樹一幟。
三、黑龍潭風景區
位於馬陵山南段,距縣城東南30餘里。全區南北長3公里,總面積4000畝,有大小景點10餘處。其中包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黑龍潭古文化遺址和黑龍潭水庫「小三峽」、由吾仙洞、龍山文化遺址等。該區特點為人文景觀明顯,縣志中「古郯八景」即有兩處於此,為「海樓朝霞」和「由吾仙洞」;中間一馬陵古道穿行其中,再配以黑龍潭水、隱隱山月,古韻十足。
「海樓朝霞」又名「海樓雲影」,實為一自然石峰;馬陵山綿延數百里,在此處突起一峰,巨石錯疊,突兀而現,形如石樓,故名。相傳孔子至郯師郯子時,曾登此「樓」望海,後便以此山為孔望山,此樓為望海樓,史跡遂載入史志。石樓周圍怪石林立,縱橫交錯。東南亂石叢中,有一橫卧紅石女雕像,頭從頸部斷下,傳為「大奶奶廟」遺物(此處原有一廟,名為「大奶奶廟」,「文革」間拆除,有廟時,每年農歷三月十五、四月初八,兩次廟會,人山人海,熱鬧異常)。
黑龍潭邊,有一流水沖刷形成之山澗,是為「小三峽」;山澗之上,有一石洞,傳有一姓「由吾」之人在此修煉,後即稱之為「由吾仙洞」。至今仙洞遺址尚存,為一四方形石洞;洞中有一條形石台,傳為由吾坐禪和休息之地。1984年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隊,即是在此洞口西南處,發現龍山文化遺址,證明早在五千年前,此處便有人類繁衍生息。
四、古郯風景區
位於縣城周圍,可分為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兩項。前者有孝婦冢、於公墓等眾多景點,後者為神舟古栗園和雞窩山。此處開發不僅易於操作,而且位於城區,區位優勢明顯。
(1)神舟古栗園
位於縣城城區東北部,205國道和北、東外環穿園而過,形成一自然「城市公園」。全園共有百年以上古栗樹萬余株,園林面積2萬余畝。無論是面積之大還是古樹之多,均為全國之最。郯城鎮於1999年秋聘請省林業規劃設計院專家來此專題規劃設計,並定名為「神舟古栗園」。
(2)雞窩山
位於城東6公里處馬陵山中段,為一自然山林景觀,有林地數百畝並大小幾處山頭和幾條溝澗,形成一自然景點。由於其位近城區和交通方便,數年前即有人囑意開發,如建一度假村,效益看好。
(3)「古郯」景點系列
主要有郯子廟、郯子林、傾蓋亭、問官祠、豹公墩、郯國故城等。如前所言,郯文化綿延數千年,「郯子國」便獨具了自身的風采。據《中國歷史地圖集》和《劍橋世界歷史地圖集》載,郯子國是春秋戰國間最後尚存的二十四個諸候國之一,可見其存留之特色。至今,「郯國故城」(在縣城北外環中部與205國道交匯處)仍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城之北段(特別縣一中處)保存尚為完整。郯子廟、郯子林在城南10餘里郯廟村處,現存遺址並古槐、殘碑等遺物;傾蓋亭、問官祠已毀,現存遺址在縣城北十里鋪村中;豹公墩在城北1里處205國道西側,據考為徐氏始祖墓地。
(4)兩漢景點系列
以於公墓和孝婦冢最為著名。前者在縣城西外環內側,後者在縣城東外環外部,兩者相距約3公里。現城區當年為徐州刺史部並東海郡駐地,東海郡為一大郡,南抵長江,北到琅琊;徐州刺史部則為全國十三刺史部之一,可見當年郯地之輝煌。現存眾多古墓葬如勝利王朗墓、花園三墩墓等,多為當時遺葬。特別是孝婦冢(又名竇娥墩),因關漢卿曾以此為原形創作名劇《竇娥冤》而聞名,於公墓亦因墓主於公與之相聯系而名垂青史,再加隨之而演變傳世的「白溪」(「白溪秋月」亦為古郯八景之一),使藝術性更趨明顯,開發價值很大。
五、新村銀杏古林園
位於縣境西南30公里新村鄉境內,為一典型自然景觀。該園現有百年以上銀杏樹5000餘株,50-100年大樹18000餘株,且連片成林,國內獨有。另外,該鄉經10餘年努力,以銀杏為主導型的經濟已有較大發展,且隨《軍嫂》、《老神樹的子孫們》等電影、電視劇作品問世,知名度迅速提高,已成名副其實的「銀杏之鄉」。
之前,該鄉曾建「銀杏古梅園」公園,門票年收入已達50餘萬元,現早已收回投資。因此,他們對開發旅遊積極性甚高,1998年決定再建一「銀杏古林園」,將上述全部銀杏古木括於園中,現已請有關專家考察和設計完畢。按總體規劃,用10年兩期建設完畢,建成一集旅遊觀光、休閑娛樂、科教生產於一體的大型古樹園林景區。
除以上5處典型景區處,尚有馬頭古鎮、乾隆行宮遺址、一中古代冶鐵遺址、徐庄古民居、重坊孟氏墓地、小埠鳳凰嶺、花園「冷奶奶廟」、李庄江風口閘、黃山馬王墓以及南皇亭遺址等眾多景區景點。此外,何承天、於定國和孔憲鐸、於寬仁等古今郯城籍以及在郯工作過、生活過的名人大家,均為郯城留下了一筆潛在的可觀的旅遊資源。
⑤ 如何到山東郯城馬陵道齊魏古戰場旅遊
直接去郯城就可,很好找
⑥ 臨沂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1.臨沂盛能游樂復園
2.臨沂動植物制園
3.王羲之故居
4.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
5.臨沂博物館
6.沂蒙湖(橡膠壩)
7.沂水地下螢光湖
8.莒南天佛風景名勝區
9.115師師部舊址(省政府誕生地)
10.孟良崮戰役遺址景區
11.蒙山平邑龜蒙景區
12.莒南馬鬐山景區
13.費縣石林梨鄉旅遊區
14.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15.華東革命烈士陵園
16.諸葛亮文化旅遊區
17.沂水天然地下畫廊
18.指動石旅遊區
19.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館
20.臨沂中華園藝旅遊區
21.臨沂茶山園藝旅遊區
22.玫瑰湖汽車公園
23.寶泉寺公園
24.北寨漢墓博物館
25.郯城新村萬畝銀杏園
26.靈泉寺旅遊風景區
27.韓書凡藝術館
28.山東地下大峽谷旅遊區
29.沂水雪山彩虹谷旅遊區
30.知春湖度假村
31.臨沂湯頭溫泉
32.沂南漢墓博物館
33.戰工會紀念館
34.蒙山彩蒙景區
35.山東省郯城縣東馬樂園
36.齊魏馬陵戰址公園
37.沂蒙山根據地紅色旅遊區
38.沂水縣博物館
39.費縣蒙山天蒙風景區
40.沂蒙山小調誕生地
41.九間棚生態農業旅遊區
42.曾子山
43.五龍湖景區
44.栗王景區
45.卧龍源景區(諸葛亮公園)
46.厲家寨展覽館
⑦ 過年郯城人都去哪玩,郯城好玩的地方推薦
郯城旅遊資源概況 郯城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縱貫南北的馬陵山和三千多年綿延不斷的「郯國」郯文化歷史,形成了以「馬陵」、「古郯」為代表的眾多景點,其中尤以五個景區為最: 一、齊魏「馬陵之戰」遺址和清泉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縣城東北20公里處馬陵山腹地。該處1993年即被批准為省級國家森林公園,現有林地3萬余畝。1992年「海峽兩岸孫臏兵法暨馬陵戰址學術討論會」,來自海內外的100多名專家學者經實地考察和學術討論,形成共識,認定齊魏馬陵之戰戰址即在此處。遺址地貌存留良好,特別是獨龍澗(又名龐涓溝),為馬陵戰場核心區域,內有恨谷崖、上馬石、龐涓墓等眾多名勝古跡,而且山深林密,地形復雜,為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陳忌問壘》文中所述「隘塞死地」。 此外,該景區南北綿延20餘里,東西鋪開10餘里,內有具備開發價值景點幾十處,關聯效益非常明顯。北部九道灣(林場),山巒起伏,九曲盤繞,不僅平地突起,山川險要,而且故壘遺跡遍布,有點將台、校兵場等,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俱佳。出九道彎,越跑馬嶺,便是一、二、三、四山溝和一、二、三、四山澗,群山連綿,清泉寺遺址、奶奶廟遺址布於其中,沭水人工湖、河東老虎崖、礦泉過山隧道等景點相映。眾多山溝山澗環繞,隱伏寺廟戰場居中,入此既覺為世外桃源,又難舍尋古一夢。全景區若著意開發,所謂「文看三孔,武看馬陵」便可成現實。 二、麥坡地震斷裂帶 位於高峰頭鎮境內。距縣城東南20餘里。該景區之斷裂帶號為「天下奇觀」,全世界僅存兩處,國內唯一,是為大地震後數百年至今仍未過活躍期之自然奇觀。出縣城沿205國道南行,至高峰頭鎮駐地轉310國道東走數里,便可至「奇觀」所在地-馬陵山西坡,一面是紅,一面是黃,正可謂「涇謂分明」。有此自然奇觀,再配以山上數百畝松林灌木,若綜合開發,形成一科研教學-休閑娛樂-餐飲食宿-旅遊觀光奇特景區,可謂獨樹一幟。 三、黑龍潭風景區 位於馬陵山南段,距縣城東南30餘里。全區南北長3公里,總面積4000畝,有大小景點10餘處。其中包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黑龍潭古文化遺址和黑龍潭水庫「小三峽」、由吾仙洞、龍山文化遺址等。該區特點為人文景觀明顯,縣志中「古郯八景」即有兩處於此,為「海樓朝霞」和「由吾仙洞」;中間一馬陵古道穿行其中,再配以黑龍潭水、隱隱山月,古韻十足。 「海樓朝霞」又名「海樓雲影」,實為一自然石峰;馬陵山綿延數百里,在此處突起一峰,巨石錯疊,突兀而現,形如石樓,故名。相傳孔子至郯師郯子時,曾登此「樓」望海,後便以此山為孔望山,此樓為望海樓,史跡遂載入史志。石樓周圍怪石林立,縱橫交錯。東南亂石叢中,有一橫卧紅石女雕像,頭從頸部斷下,傳為「大奶奶廟」遺物(此處原有一廟,名為「大奶奶廟」,「文革」間拆除,有廟時,每年農歷三月十五、四月初八,兩次廟會,人山人海,熱鬧異常)。 黑龍潭邊,有一流水沖刷形成之山澗,是為「小三峽」;山澗之上,有一石洞,傳有一姓「由吾」之人在此修煉,後即稱之為「由吾仙洞」。至今仙洞遺址尚存,為一四方形石洞;洞中有一條形石台,傳為由吾坐禪和休息之地。1984年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隊,即是在此洞口西南處,發現龍山文化遺址,證明早在五千年前,此處便有人類繁衍生息。 四、古郯風景區 位於縣城周圍,可分為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兩項。前者有孝婦冢、於公墓等眾多景點,後者為神舟古栗園和雞窩山。此處開發不僅易於操作,而且位於城區,區位優勢明顯。 (1)神舟古栗園 位於縣城城區東北部,205國道和北、東外環穿園而過,形成一自然「城市公園」。全園共有百年以上古栗樹萬余株,園林面積2萬余畝。無論是面積之大還是古樹之多,均為全國之最。郯城鎮於1999年秋聘請省林業規劃設計院專家來此專題規劃設計,並定名為「神舟古栗園」。 (2)雞窩山 位於城東6公里處馬陵山中段,為一自然山林景觀,有林地數百畝並大小幾處山頭和幾條溝澗,形成一自然景點。由於其位近城區和交通方便,數年前即有人囑意開發,如建一度假村,效益看好。 (3)「古郯」景點系列 主要有郯子廟、郯子林、傾蓋亭、問官祠、豹公墩、郯國故城等。如前所言,郯文化綿延數千年,「郯子國」便獨具了自身的風采。據《中國歷史地圖集》和《劍橋世界歷史地圖集》載,郯子國是春秋戰國間最後尚存的二十四個諸候國之一,可見其存留之特色。至今,「郯國故城」(在縣城北外環中部與205國道交匯處)仍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城之北段(特別縣一中處)保存尚為完整。郯子廟、郯子林在城南10餘里郯廟村處,現存遺址並古槐、殘碑等遺物;傾蓋亭、問官祠已毀,現存遺址在縣城北十里鋪村中;豹公墩在城北1里處205國道西側,據考為徐氏始祖墓地。
⑧ 臨沂有什麼好玩的
1.臨沂盛能游樂園
2.臨沂動植物園
3.王羲之故居
4.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
5.臨沂博物館
6.沂蒙湖(橡膠壩)
7.沂水地下螢光湖
8.莒南天佛風景名勝區
9.115師師部舊址(省政府誕生地)
10.孟良崮戰役遺址景區
11.蒙山平邑龜蒙景區
12.莒南馬鬐山景區
13.費縣石林梨鄉旅遊區
14.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15.華東革命烈士陵園
16.諸葛亮文化旅遊區
17.沂水天然地下畫廊
18.指動石旅遊區
19.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館
20.臨沂中華園藝旅遊區
21.臨沂茶山園藝旅遊區
22.玫瑰湖汽車公園
23.寶泉寺公園
24.北寨漢墓博物館
25.郯城新村萬畝銀杏園
26.靈泉寺旅遊風景區
27.韓書凡藝術館
28.山東地下大峽谷旅遊區
29.沂水雪山彩虹谷旅遊區
30.知春湖度假村
31.臨沂湯頭溫泉
32.沂南漢墓博物館
33.戰工會紀念館
34.蒙山彩蒙景區
35.山東省郯城縣東馬樂園
36.齊魏馬陵戰址公園
37.沂蒙山根據地紅色旅遊區
38.沂水縣博物館
39.費縣蒙山天蒙風景區
40.沂蒙山小調誕生地
41.九間棚生態農業旅遊區
42.曾子山
43.五龍湖景區
44.栗王景區
45.卧龍源景區(諸葛亮公園)
46.厲家寨展覽館
八卦連環洞 龜蒙景區 臨沂動植物園 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
齊魯奇石公園 郯城新村銀杏園 郯城新村銀杏園 卧佛寺公園
新村古梅園 顏真卿故里 沂水雪山旅遊區 中華園藝旅遊區
蒼山自然保護區 漢代功曹闕 孟良崮旅遊區 蒙山國家級森林公園
石林旅遊區 王羲之故居 卧龍山佛祖洞 杏山溶洞
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 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 諸葛亮故居紀念館 茶山旅遊區
栗王景區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齊長城遺址 塔山森林公園
文峰塔 仙人洞 荀子墓 沂水四門洞
雲蒙湖水上游樂區
這些都是景區。
⑨ 臨沂有什麼景區
臨沂共來有97個景源點,詳情可以去網路旅遊看看,有很多選擇和攻略。
http://lvyou..com/li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