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和旅遊景點
A. 安徽太和有什麼好玩的好吃的
香椿頭好吃哦!還有粉雞、白吉饃、胡辣湯、煎包啊!好多呢!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口水都流下來了呢?還有太和的炒麵可跟別處不一樣,好吃著呢!
B. 安徽省太和縣所有的鄉鎮有哪些
截至2016年,太和縣轄29個鎮:城關鎮、舊縣鎮、稅鎮鎮、皮條孫鎮、原牆鎮、倪邱鎮、李興鎮、大新鎮、肖口鎮、關集鎮、三塔鎮、雙浮鎮、蔡廟鎮、三堂鎮、苗老集鎮、趙廟鎮、宮集鎮、
墳台鎮、洪山鎮、清淺鎮、五星鎮、高廟鎮、桑營鎮、大廟集鎮、胡總鎮、郭廟鎮、二郎鎮、阮橋鎮、雙廟鎮。
(2)安徽太和旅遊景點擴展閱讀:
太和縣概況
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自秦朝置縣,迄今已有2000多年,元大德八年改太和縣,寓意太平祥和。境內有七處故城遺址、五處古文化遺址和元代文廟建築群等古建築,歷史名人有漢章帝師張酺(pú)、東漢清詔使范滂(pāng)、清朝兩廣總督徐廣縉等。
區位優越,交通便捷。105國道、京九鐵路、濟廣高速縱貫南北,308省道、漯阜鐵路、南洛高速橫跨東西;距阜陽4C級機場、京九線最大樞紐阜陽客運站僅30分鍾車程,2個多小時可達武漢、鄭州、合肥、南京。被稱為「華東第二通道」的商合杭高鐵在太和設站。
產業鮮明,商貿繁榮。四十萬「農商大軍」造就了生物醫葯、有色金屬再生、發製品、工業篩網四大主導產業。2013年,太和被商務部批准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
2014年,被認定為首批安徽省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2015年,現代醫葯產業集聚發展基地被安徽省政府確定為全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
文體教衛事業繁榮。擁有國家級書協會員40人、美協會員11人,省級書協、美協會員145人。共有縣級單項體育協會22個,農民體育協會31個,晨晚練點504處,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安徽省體育強縣示範縣」。
擁有兩所省級示範高中,一所國家級職業高中,本科達線率連續18年居全市第一。縣中醫院是全國示範中醫院、全國首家縣級三級甲等中醫院,縣人民醫院是全省唯一一所縣級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社會經濟發展持續增長。緊盯「皖北排頭兵、安徽十強縣」發展定位,傾力打造「醫葯高地,詩畫太和」,著力打造安徽縣域經濟「太和板塊」。
2018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72.3億元,增長10%;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財政收入45.2億元,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9.5億元,增長14%;金融機構存款余額528.8億元,增長10.2%。
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全省第三、皖北第三;財政收入總量皖北第一、全市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全省第十、皖北第五;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全省第四、皖北第三;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省第一、增速全省第六;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總量全省第八、皖北第二;金融機構存款余額全省第五、皖北第二。
C. 從安徽太和縣怎麼去八里河風景區
【旅遊指南】 景區交通:北距縣城6公里,西北至阜陽60公里;阜陽火車站轉乘從「阜陽到穎上的」長途車,40分鍾車程,10元/人,再從穎上打車至景區,30分鍾車程,20元左右,也可乘人力三輪車到景區。 旅遊住宿:太和縣鏡湖賓館(0558-8622120)、國貿大酒店(0558-2258888)、阜陽白金漢宮大酒店(0558?2298888)、文峰賓館(0558-2263751)。 當地特產:阜陽枕頭饃、戀思蘿卜、口孜大蒜、穎州櫻桃、高產優質大豆、阜陽皮絲、店集芹菜。 周邊景區:張庄公園、垓下一直、文峰塔、花戲樓、阜陽西湖、天靜宮、華祖庵、萬佛塔、南湖公園。
D. 安徽太和哪裡好玩
沒啥風景區,白天打牌等。。晚上喝酒KTV(打架)
櫻桃出來去西沙河摘櫻桃吃燒烤還可以,其他貌似沒啥好玩的,在就是狂人民路和健康路買衣服,
E. 大暑假的,推薦幾個咱太和附近的安徽漂流景點
秋浦河漂流
景點特色:皮筏漂流,全長15公里,途經14個險灘,礁石林立形態各異,乘坐回皮筏可戲水中流激情沖浪。遊客答進入景區可在河岸推石磨、踩水車,在水上餐廳品嘗秋浦漁人竹筒飯,在沙灘上自助烘烤,在河灣里嬉水捉魚,在古柳林中彎弓狩獵,是漂流休閑的好去處。
堂寨金三角漂流
景點特色:金三角漂流「險似三峽、秀如灕江」,不愧被專家譽為「皖西第一漂」。金三角漂流把驚、險、奇、趣巧妙地融入一體,有成年人驚險刺激的探險漂,還有為老年人、幼童量身定做的快樂休閑漂,真正是老少同樂、趣而無憂。大面積的原始森林滲透出甜美的山泉,產生大量的空氣負氧離子,清新怡人,益身養顏。
孔雀河漂流
景點特色:孔雀河漂流起點始於大別山掛龍尖側下,入口處在S318省道旁(鹿吐石鋪街向前3公里)村路向下。河道全長約6.6公里,總落差150米。景區峽谷地貌獨特,林木密布,竹海連山,峰巒嵯峨,奇景迭出。漂流河道天然石板河床,花石鋪底,色澤斑斕,形制完整,部分地段酷似中國傳統
F. 安徽省太和縣有哪些著名的景點大神們幫幫忙
主要景點: 太和公園 公園位於人民中路,公園風景秀麗,有亭台樓閣和娛樂設施。太和文廟與公園相鄰,文廟正門懸掛「太和元氣」四個大字的牌匾,門前的廣場就是文廟廣場,有高大的牌坊。院內有廟宇設施。 太和溫泉度假村 位於太和縣城北郊,是休閑娛樂的好地方,吸引著眾我省內外遊客。 細陽廣場 位於太和縣團結路細陽路和長征路交叉口,是新興的休閑運動之處。 櫻桃園 位於鏡湖西路,每至櫻花盛開和櫻桃成熟季節,前來觀光的絡繹不絕。 太和中學 與公園相鄰,花木繁多,狀元湖的湖水清澈,湖邊弱風扶柳,石質桌椅散發出古典色彩,更有穿首游廊漫步其間,感受個中趣味。從狀元橋上可以看到狀元湖游魚嬉戲,很可樂的感覺。狀元亭小坐,疲乏即可消失。更有古跡——著名的山陝會館,也就是現在的花戲樓。太和中學是太和最出名的游覽景點。 太和一中 位於縣中心路--人民路上、太和公園正對面、縣委斜對面。校園布局合理、景色特別,自然與人文並重,師資力量雄厚,硬體齊全、老師實力很強--縣里的兩名特級教師均在一中。同時還是省重點中學。在教學方面突出,長期在省市的各種教學比賽中,在全市遙遙領先。因此,也是太和的著名的人文景點。 萬壽山 原址位於古鎮原牆鎮糧倉附近,是古代官員的墳墓,被挖掘時裡面有大量奇珍異寶。後來,太和三角元政府大興土木,在三角元東堆出了一座「山」,這也有種沽名釣譽的味道。不過站在山頂可欣賞美麗的平原綠野,一望無際。山前有一湖泊,可以在里邊游泳健身。這里適合忙裡偷閑的人們散心踏青。 鏡湖公園 鏡湖公園,建於2009年9月,是太和最大的人工公園,是太和公園的3-4倍。位於健康東路南側,風景怡人,環境優雅,娛樂設施齊全,還有娛樂廣場等。
G. 我在安徽省太和縣,想出去旅遊,有什麼好玩的地方,近點的
省內還是有很多的,黃山,九華山,天堂寨什麼的都還不錯
H. 安徽太和縣的介紹
太和概述
太和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地處黃淮平原腹地,位於阜陽、亳州兩市之間,面積1822平方公里,人口162.7萬。
太和歷史悠久。屬古《禹貢》豫之域。春秋時為鹿上,戰國時為新郪。自秦始為縣,其後縣治幾移,縣名幾易,先後為新陽、細陽、穎陽、萬壽、泰和等。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縣治移至今地,改"泰"為"太",取《易·乾·象辭》"保合太和,利乃貞"之義。這里人傑地靈,賢才輩出,東漢清沼使范滂,聲播海內,名列八顧,清乾隆年間白蓮教首劉之協,道光年間兩廣總督徐廣縉等人,如群星璀璨,名留青史。名勝古跡,遍布境內,倪邱孤堆,七處故城遺址,元代建造的文廟建築群,都記載著太和古老的文明。
"滄桑何處問真情,一日重新訂萬年"。在這片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大地上,勤勞、智慧的太和人民正在以嶄新的精神風貌,憑著對家鄉最真摯的感情,在新的世紀里,抒寫太和更加絢麗的畫卷。
歷史沿革
沿 革
太和古為豫州之域。春秋屬宋,為鹿上。宋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39年),宋與齊楚為鹿上之盟。戰國屬魏,蘇秦說魏襄王「南有新妻」,即指本地。後歸楚,楚考烈王十年(公元前753年),由陳遷都巨陽。
秦統一後,置新陽縣,屬潁川郡。
漢置細陽、樂昌、新妻宋,並屬汝南郡。高祖二年(公元205年),益封汝陰侯夏侯嬰細陽千戶。高後二年(公元前182年),封趙王張敖子壽為樂昌侯。宣帝地節四年(公元前66年),封外戚王武為樂昌侯。東漢光武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封陳彭子陳遵為細陽侯。建武十七年(41年),以軍功封郭亮為新妻侯。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後宋公於新妻。
三國時屬魏,廢宋公國為宋縣,景初二年(238年),隸屬譙郡。
晉廢細陽。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將宋縣改屬汝陰郡。宋、齊屬西汝陰郡。北魏太和間(477~499年),廢宋縣。梁置陳留縣。
隋改陳留為潁陽縣。
唐貞觀元年(627年)廢潁陽,並入汝陰(今阜陽),境內置百尺鎮(今原牆)。
宋開寶六年(973年)於汝陰縣百尺鎮置萬壽縣,屬潁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各泰和縣,移縣治於沙河北岸(今舊縣鎮)。紹興末陷於金。金亡,復歸宋。
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泰和入潁州。大德八處(1304年),復置縣,改「泰」為「太」,縣治遷於今地,屬潁州,後屬汝寧府。
明屬鳳陽府潁州。
清雍正二年,改屬毫州。十三年,復改屬潁州府。民國元年(1912年)廢潁州府,屬安徽省。
民國3年,屬淮泗道,後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1964年,解放戰爭開始,縣境北部屬鹿毫太縣,東北部屬阜北縣。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縣。1949屬皖北行署阜陽專區。1951年屬安徽省阜陽專區。1959年1月與界首合為首太縣。同年4月恢復太和縣。
區 劃
民國初年實行區保制,全縣分區(順號取積名)、97保。
民國27年(1938年),實行區、鄉、保、甲制,全縣設3個區。34鄉(鎮)。478堡。
民國34年(1945年),調整區劃,並34鄉(鎮)為30鄉(鎮),計有:細陽鎮、趙寺鄉、望高鄉、關集鄉、三塔鄉、竹園湖鄉、龍李鄉、光蘆鄉、龍台鄉、胡集鄉、黑虎鄉、齊橋鄉、大黃鄉、高廟鄉、舊縣鄉、陳李鄉、磚橋鄉、亮集鄉、稅鋪鎮、界首鎮。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改用區、鄉、行政村制,設10區。139鄉。10區是:城關、茨谷、李興、稅黃、板黃、趙廟、洪山、光武、大新、原牆。
1950年3月增設雙浮鄉,5月增設關集區,8月31日由阜陽劃入宮集區及長春區的趙李、王營、草李、長春4鄉。
1952年7月撤稅黃區,增設稅鎮、大黃、長春、三塔、清淺、倪邱、舊縣等區,至此全縣設19區。
1953年8月,將光武、蘆村、大黃、亮集等區、鄉劃入界首縣。
1956年,全縣並為9區1鎮(城關鎮)。64鄉。1957年3月撤區並鄉,將全縣64鄉並為45鄉。1958年元月,被撤區全部恢復。
1958年9月,改全縣9區1鎮45鄉為11個人民公社。1960年12月增設洪山公社。全縣設李興、原牆、大新、倪邱、雙浮、關集、宮集、墳台、趙廟、舊縣、城關、洪山12個公社。
1961年8月,縮小農村人民公社規模,將全縣12個公社改為12區,成立71個公社。
1969年3月撤區並社,全縣成立20個公社。至此全縣設33個公社。計為:關集、城郊、大新、肖口、舊縣、雙浮、清淺、趙廟、倪邱、洪山、原牆、三塔、宮集、三堂、苗集、阮橋、稅鎮、李興、蔡廟、宋集、趙廟、墳台、水上、高廟、許寨、桑營、城關、馬集、雙廟、郭廟、長春、胡總、大廟。
1979年8月,撤人民公社恢復區制,全縣設13區(鎮)。同年12月增設宮集區、蔡廟區。
1983年5月,改人民公社為鄉人民政府,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
1985年,全縣為15區(鎮)。75鄉,5個鄉級鎮。
自然地理
太和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地理坐標東經115°25′~115°55′,北緯33°04′~33°35′。東臨渦陽、利辛,南依阜陽,西接界首,北與亳州為鄰,西北與河南鄲城接壤。東南經鳳台、淮南去合肥公里,西北經淮陽、西華去鄭州307公里。東去津浦路之蚌埠209公里,西去平漢路之漯河210公里。縣境南北長52公里、東西寬60公里,面積1820平方公里,總人口156.3萬人。
I. 安徽太和的什麼地方好
沒有什麼全國聞名的地方
太和公園,位於人民中路,公園風景秀麗,有亭台樓閣回和娛樂設施。
太和文廟,與公園答相鄰,文廟正門懸掛「太和元氣」四個大字的牌匾,門前的廣場就是文廟廣場,有高大的牌坊。院內有廟宇設施。
太和溫泉度假村,位於太和縣城北郊,是休閑娛樂的好地方,吸引著眾我省內外遊客。
櫻桃園,位於鏡湖西路,每至櫻花盛開和櫻桃成熟季節,前來觀光的絡繹不絕。
太和萬壽山,位於太和三角元東,是太和唯一的山。站在山頂可欣賞美麗的平原綠野,一望無際。山前有一湖泊,可以在里邊游泳健身。這里適合忙裡偷閑的人們散心踏青。
J. 安徽省,太和縣大家知道嗎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那隻是一些打油詩而已
,畢竟還是很不錯的
要相信我們偉大的共產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