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重慶大足石刻有哪些旅遊景點

重慶大足石刻有哪些旅遊景點

發布時間: 2020-12-10 18:51:29

Ⅰ 重慶5A級旅遊景點有哪些

重慶,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直轄市,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簡稱「渝」。南宋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趙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為宋光宗皇帝,稱為「雙重喜慶」,遂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
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時期的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和北山摩崖造像最為著名。大足石刻最初開鑿於初唐永徽元年,歷經晚唐、五代,盛於兩宋,明清時期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精華之大成的石刻群,其內容為釋、儒、道三教合一,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
巫山小三峽:巫山小三峽由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組成,她一池碧水,奇峰壁立,竹木蔥蘢,猿聲陣陣,饒有野趣。小三峽的特色是秀美、神奇。有人認為它有六奇,即山奇雄、水奇清、峰奇秀、灘奇險、景奇幽、石奇美,可稱為「天下奇峽」。與長江大三峽風景區毗鄰,是國家重點名勝風景區。
武隆喀斯特:武隆縣位於四川盆地東南邊緣,地處大婁山、武陵山與貴州高原的過渡地帶,長江右岸支流烏江下游峽谷區,由於受碳酸鹽岩與砂頁岩不同岩性分布的影響,產生了喀斯特地貌。數億年來孕育出了鬼斧神工般具有獨特美學價值的自然景觀,天下第一洞——芙蓉洞、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全世界罕見而稀有喀斯特系統形成的後坪天坑,是大自然的造化留給人類的瑰寶。
酉陽桃花源:桃花源集秦晉歷史文化、土家民俗文化、自然生態文化、天坑溶洞地下河共生岩溶地質奇觀於一體,距重慶主城340公里、交通條件十分便捷。桃花源風景區與陶淵明筆下描述的「世外桃源」毫釐不爽,極其吻合。
萬盛黑山谷景區:山高林密、溪河縱橫、人跡罕至,保存著地球上同緯度為數不多的亞熱帶和溫帶完好的自然生態,森林覆蓋率達97%,被專家譽為「渝黔生物基因庫」,是目前重慶地區最大、原始生態保護最完好的自然生態風景區。

Ⅱ 重慶主城到大足石刻的旅遊線路是怎麼的呢

重慶菜園壩或者陳家坪乘坐大巴,可以到達石刻大足,車票50元上下,很方便!那裡食宿方便

你追問,,給你上圖尚明!

菜園壩

地址:108路;108路;108路區間;108路區間;112路內環環線;112路外環環線;115路;168路;168路;210路;318路區間空調;318路區間空調;325路;347路;347路空調;365路;365路;618路;618路;619路;619路;809路空調;819路;859路空調;859路空調;862路環線;862路環線;872路

Ⅲ 重慶大足石刻有啥子好玩的

寶頂石刻
大足石刻寶頂山位於大足區龍崗街道東北15公里處,海拔527.83米。寶頂山摩崖造像始鑿於南宋年間,四周2.5千米內山岩上遍刻佛像,包括以聖壽寺為中心的大佛灣、小佛灣造像。以大足大佛灣為主體,小佛灣次之,分布在東、南、北三面。巨型雕刻360餘幅,以六道輪回,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像等最為著名。寶頂大佛灣處有川東古剎聖壽寺,創建於南宋。廟宇巍峨,雕梁滿目,坐落於勢峻秀、環境幽雅的林木之中。寺側南岩為萬歲樓,這是一座造型別致的二層飛檐翹角樓閣。
寶頂石刻由號稱「第六代祖師傳密印」的趙智鳳於公元1174~1252年間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歷時70餘年,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萬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寶頂山摩崖造像重點保護范圍面積7.93公頃,一般保護范圍面積37.14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53.30公頃。
聖壽寺依山構築,雄偉壯觀。南宋趙智鳳創建,後遭元、明兵燹,明、清兩度重修。現存山門、天王殿、帝釋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燈殿和維摩殿七重殿宇,為清代重建。建築面積1631.68平方米。
大佛灣位於聖壽寺左下一個形似「U」字形的山灣。崖面長約500米,高約8~25米。造像刻於東、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編為31號。依次刻護法神像、六道輪回圖、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千手觀音、佛傳故事、釋迦涅槃聖跡圖、九龍浴太子、孔雀明王經變相、毗盧洞、父母恩重經變相、雷音圖、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六耗圖、地獄變相、柳本尊行化圖、十大明王、牧牛圖、圓覺洞、柳本尊正覺像等。全部造像圖文並茂,無一龕重復。
小佛灣位於聖壽寺右側,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築為一座石砌的壇台,高2.31.東西寬16.50、進深7.90米。壇台上用條石砌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薩像,通編為9號。主要有祖師法身經目塔、七佛龕壁、報恩經變洞、殿堂月輪佛龕及十惡罪報圖、毗盧庵洞、華嚴三聖洞、灌頂井龕等。
南山石刻
南山,古名廣華山,位於大足區城東南方向五華里處。山頂上原有道觀,名玉皇觀。南山石刻造像緣起於南宋時期(公元1127~1279年),屬道教造像。明清兩代稍有增補。
一九五六年八月十六日,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宣布,南山摩崖石刻屬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重慶成為直轄市以後,又被重慶評為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處摩崖造像一共有十五龕造像。作品都以道家作品為主是南山石刻的一大特點。
北山石刻
北山摩崖造像始刻於唐末,至南宋結束,和寶頂山石刻同為大足石刻中最大石刻,位於大足區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以大佛灣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觀音坡、營盤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處。長達500多米。岩高約7米,沿崖造像。從南到北形狀若新月,龕窟如蜂房。造像5000餘尊。造像細膩精美,技藝嫻熟巧妙。除部分碑刻、塔幢和淺小龕窟殘毀外,其餘均保存完好。
北山,古名龍崗山,距大足區城龍崗街道北1.5公里,海拔545.5米。北山綠樹環繞,山頂有一傾斜白塔,塔下有兩座大佛。北山摩崖造像重點保護范圍面積7.62公頃,一般保護范圍面積21.82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28.15公頃。北山佛灣摩崖造像,開鑿於公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紹興)。造像崖面長約300米,高7~10米。龕窟密如蜂房,分為南、北兩段,通編為290號(1~100號為南段,101~290號為北段)。其中造像264龕窟,陰刻圖1幅,經幢8座。
北山摩崖造像近萬尊,主要為世俗祈佛出資雕刻。造像題材51種,以佛教密宗為主,約占總數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階教、凈土宗等。這些造像題材都是在當時民間極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產物,異於中國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細膩、藝精技絕、精美典雅而著稱於世,展示了公元9世紀末至12世紀中頁(晚唐、五代、兩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
公元9世紀末的晚唐造像題材有12種類型,以觀音及觀音、地藏合龕和阿彌陀佛脅侍觀音、地藏居多。造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紋細密,薄衣貼體,具有盛唐遺風。第5號毗沙門天王龕、第9號千手觀音龕、第10號釋迦牟尼佛龕、第51號三世佛龕、第52號阿彌陀佛龕等都是其代表作品。尤其是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內容豐富,層次分明,刻「西方三聖」、「三品九生」、「未生怨」、「十六觀」及伎樂天人、樓台亭閣等;人物造像539身,各種器物460餘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國石窟同類題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公元10世紀中葉的五代造像佔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國這一時期造像最多的地區,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造像題材有18種,出現了葯師經變、陀羅尼經幢等新內容。其藝術特點是小巧玲瓏,體態多變,神情瀟灑,紋飾漸趨繁麗,呈現出由唐至宋的過渡風格。如第53號的佛、菩薩像,既有唐代雕刻的豐滿古樸,又具宋代造像的修長身軀。第273號的千手觀音及其侍者、第281號的東方葯師凈土變相等,薄衣貼體頗具唐風,儀容秀麗又似宋刻。 公元10世紀後期至12世紀中葉的宋代造像題材廣泛,多達21種,尤以觀音最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的陳列館"。
大足石刻圖片集(3)這一時期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體現了宋代的審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個性鮮明,體態優美,比例勻稱,穿戴艷麗等特點。最具代表性的是建於公元1142~1146年間的第136號轉輪經藏窟。該窟造像以恬靜的面部刻劃反映其內心之寧靜,以玲瓏的衣冠顯其身份的高貴。以線造型,線面並重,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瓔珞蔽體,飄帶滿身,花簇珠串,玲瓏剔透,裝飾味濃;且多保存完好,宛如新刻,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其它如第125號數珠手觀音、第113號和第133號水月觀音、第155號孔雀明王窟、第177號泗洲大聖龕、第180號十三觀音變相窟等都是這一時期的珍品。這些造像的形象、姿態、性格、神情以至衣褶、飾物等,皆耐人尋味;組合變化豐富,刻工精美,步步移,面面觀,出人意料的意境層出不窮。
北山摩崖造像中,現存碑碣7通。其中,刻於公元895年的《韋君靖碑》,具有補唐史的重要價值;刻於公元1163~1189年間的《趙懿簡公神道碑》,系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蔡京所書,為書法藝術之珍品;二十二章《古文孝經碑》,則被史家們稱之為「寰宇間僅此一刻」。此外,還存有題刻、詩詞17件,造像記77件。對歷史地理、宗教信仰、石窟斷代分期、歷史人物等的研究皆具較高價值。
石門石刻
石門山位於大足區龍崗街道東20公里處的石馬鎮新勝村,海拔374.1米。造像開鑿於公元1094~1151年(北宋紹聖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刻像崖面全長71.8米,崖高3.4~5米,通編為16號,其中有造像12龕窟。此外,尚存造像記20件,碑碣、題刻8件,培修記8件及文惟一、文居道、蹇忠進等工匠師鐫名。石門山摩崖造像重點保護范圍面積1.06公頃,一般保護范圍面積1.30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5.50公頃。
石門山摩崖造像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區,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如第2號玉皇大帝龕外的千里眼像,眼如銅鈴,似能目及千里;順風耳面貌丑怪,張耳作細聽狀;二像肌肉豐健,筋脈顯露,手法誇張。第7號獨腳五通大帝,左腳獨立於一風火輪上,廣額深目,口闊唇厚,袍帶飛揚,有來去如風之勢。第10號三皇洞現存造像35身,儒雅清秀,衣紋折疊舒展,手法寫實「人味」多於「神味」。第12號東岳大帝寶懺變相龕刻像98身,以東岳大帝、淑明皇後居中,反映出公元10至13世紀(宋代)東岳世家在道教神系中的突出地位。佛教題材主要有葯師佛龕、水月觀音龕、釋迦佛龕、十聖觀音窟、孔雀明王經變窟、訶利帝母龕等。其中尤以第6號十聖觀音窟最為精美。
石門山石窟,刻於宋代,位於大足區城東石馬鎮新勝村石門山巔,因其山兩巨石夾峙如門故名。其沿岩造像,共13龕窟,或仙或釋、或諸鬼神、居於一區,皆玲瓏萬狀,鬼斧神工,精妙絕倫。1996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篆石刻
大足石刻石篆山位於大足區龍崗街道西南25公里處的三驅鎮佛惠村,海拔444.6米。據佛惠寺《嚴遜記碑》記載,造像於公元1082~1096年北宋元豐五年至紹聖三年開鑿而成。造像崖面長約130米,高約3~8米,通編為10號。石篆山摩崖造像重點保護范圍面積0.21公頃,一般保護范圍面積0.18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2.47公頃。
石篆山摩崖造像為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區,在石窟中罕見。其中,第6號為孔子及十哲龕,正壁刻中國大思想家、儒家創始人孔子坐像,兩側壁刻孔子最著名的十大弟子。這在石窟造像中,實屬鳳毛麟角。第7號為三身佛龕。第8號為老君龕,正中鑿中國道教創始人老子坐像,左右各立7尊真人、法師像。據造像記知,以上3龕造像均為大庄園主嚴遜出資開鑿,同為當時著名雕刻匠師文惟簡等雕造。
一九五六年八月十六日,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石篆山摩崖造像屬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現為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六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大足縣人民委員會公布,千佛崖摩崖造成像屬大足縣文物保護單位。石篆山以老君洞為代表作。

Ⅳ 重慶到大足石刻自助旅遊攻略

如果坐飛機到重慶,可以坐機場大巴到上清寺下車,坐計程車起步價5元便可以到菜園壩汽車站(不是遠程汽車站)。如果是火車站就更便利了,出站後朝右邊不停走,步輦兒二、3分鍾就到了,千萬別信站台上那些棒棒領路,提行李這些的。買一張車票38-42元不等便可以到3號站台候車,不要看票面上的時間,車是票出完了檢完票便可以走了,一般都要提前一點走。
到了大足,如果必要住一晚,便可以先住下來。最好的賓館目前是大足賓館,標間必要300元一睌(含早餐),還有其他的也不錯,像新華酒家,交通賓館等120塊左右,並且靠廣場和市中心又很近。
大足離寶頂有十幾千米,如果人多的話可以打計程車去,單面的話一般30塊錢,也可以殺殺價。還有一個法子,便是在大足東關坐到寶頂的客車3元錢,坐環城車1、二、3路以達到車站1元。也可以坐計程車,城內都是3元的起步價。到了寶頂,還有1里路的路程到大門口,可以坐電瓶車2元,也可以坐三輪車,三輪車必定要講好是按人算仍是按車算,免獲得時扯皮,心頭不高興。最多一個車給2元到3元便可以了。我發起步輦兒最好,逛逛看看,不跨越10分鍾就到了。
門票80元1人,大概必要2個小時的游覽時間。
吃飯可以找就近的農家樂,有些農家樂有車,可以接送。距離城區3.2千米處有一家「稻香村」風韻庄,我去吃過,感受很不錯,特別是「稻香歸元雞」,得當外地的不風俗吃辣的朋友。雞是老闆專門派人到農村收購的土雞。特色菜還有便是「涼拌紅薯粉」、「粉鍋巴湯」、「石磨土豆花」、「鄉村老臘肉」。代價不貴,吃得大喊過癮。

Ⅳ 重慶大足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大足石刻(這個是重點)
龍水湖
玉龍山
饒國梁紀念館

Ⅵ 重慶大足石刻值得去么

如果是抱著學習和了解歷史文化的心態,當然值得去,畢竟石刻的歷史年代久遠,回後期雖然有人答為的修補,但所有的佛像都是先祖遺留的寶貴結晶,大足石刻主要是寶頂山石刻和北山石刻,一個在城市郊區,一個在城區內,相隔不算太遠,寶頂石刻石窟規模最大,最壯觀,可在景點花點錢臨時請一個導游,現場解說每一個佛像的歷史由來和象徵的意義,也不枉此行的目的。如果是抱著遊玩兒娛樂的目的去看石刻,那肯定就會失望了,畢竟不是動物園和游樂場。石刻景區周邊後期擴建了不少寺廟和休息區,也有吃飯的地方和賣石刻雕刻特產的地方,總得來說,風景不錯,地方也大!

Ⅶ 重慶有幾個區有哪些有名的景區

重慶大足石刻旅遊景區 大足石刻創於晚唐、盛於兩宋,以佛教造像為主,儒、道造像並存,是我國晚期石窟藝術的傑出代表作。大足石刻藝術群,距重慶市區87公里,有石刻造像70餘處,總計10萬尊,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石刻最為著名,保存最為完好。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寶頂山造像以大佛灣為中心,近萬尊造像沿400餘米U形岩灣連續雕刻,如長卷連環畫,氣勢磅礴,雄偉壯觀。而且大佛灣石刻造像生活氣息濃郁,佛教造像更加世俗化,民族化。父母恩重經變像,全幅分為多組的連續造型,表現一個人自母腹中降生一直到老,父母是如何含辛茹苦養育子女成長為人的整個過程。深刻反映了儒家的倫理思想,是我國石窟藝術中表現「孝道」的典型作品。千手千眼觀音像的1007隻手尤如孔雀開屏展現在88平方米的崖壁上,金光閃耀,宏偉壯觀。據佛經說觀音的千隻手代表法力無邊,可拯救一切苦難,千隻眼代表智慧無量,可洞察一切危急厄運。千手千眼觀音像不但是我國千手觀音之最,也是世界佛教藝術中一大奇觀。 與寶頂山雄偉壯觀的石刻造像相比,北山摩岩造像的近萬尊諸佛、菩薩造像則以精美典雅著稱於世。北山136號轉輪經藏窟是北山石刻的代表,也是宋代石刻之精華,此窟構思巧妙,雕刻精細,「神像人化」,神采各異,被譽為「東方美神薈萃圖」。

Ⅷ 重慶5A級旅遊景點有哪些

重慶,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直轄市,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簡稱「渝」。南宋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趙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為宋光宗皇帝,稱為「雙重喜慶」,遂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
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時期的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和北山摩崖造像最為著名。大足石刻最初開鑿於初唐永徽元年,歷經晚唐、五代,盛於兩宋,明清時期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精華之大成的石刻群,其內容為釋、儒、道三教合一,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
巫山小三峽:巫山小三峽由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組成,她一池碧水,奇峰壁立,竹木蔥蘢,猿聲陣陣,饒有野趣。小三峽的特色是秀美、神奇。有人認為它有六奇,即山奇雄、水奇清、峰奇秀、灘奇險、景奇幽、石奇美,可稱為「天下奇峽」。與長江大三峽風景區毗鄰,是國家重點名勝風景區。
武隆喀斯特:武隆縣位於四川盆地東南邊緣,地處大婁山、武陵山與貴州高原的過渡地帶,長江右岸支流烏江下游峽谷區,由於受碳酸鹽岩與砂頁岩不同岩性分布的影響,產生了喀斯特地貌。數億年來孕育出了鬼斧神工般具有獨特美學價值的自然景觀,天下第一洞——芙蓉洞、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全世界罕見而稀有喀斯特系統形成的後坪天坑,是大自然的造化留給人類的瑰寶。
酉陽桃花源:桃花源集秦晉歷史文化、土家民俗文化、自然生態文化、天坑溶洞地下河共生岩溶地質奇觀於一體,距重慶主城340公里、交通條件十分便捷。桃花源風景區與陶淵明筆下描述的「世外桃源」毫釐不爽,極其吻合。
萬盛黑山谷景區:山高林密、溪河縱橫、人跡罕至,保存著地球上同緯度為數不多的亞熱帶和溫帶完好的自然生態,森林覆蓋率達97%,被專家譽為「渝黔生物基因庫」,是目前重慶地區最大、原始生態保護最完好的自然生態風景區。

Ⅸ 重慶周邊十大必去景點有哪些哪個經典最好玩

重慶周邊十大必去景點:重慶山城夜景,南濱路,金刀峽,縉雲山,南山植物園,歌樂山森林公園,鐵山坪森林公園,鵝嶺公園,廣陽島,朝天門。最經典好玩的是重慶山城夜景。

1、重慶山城夜景。

廣陽島位於重慶市主城區東面一環和二環高速公路之間,重慶長江小三峽里銅鑼峽的出口處,明月山、銅鑼山之間,距離市中心11公里,水路距離重慶港19公里,陸路距離江北國際機場32公里,行程均在30分鍾以內。全島江水環抱,白鷺棲息,自然生態一流,是重慶現代城市功能的重要基地,是重慶市獨具特色的絕版資源。

Ⅹ 重慶大足石刻 英文介紹

Dazu Stone Carvings are located in the country of Dazu i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about 120 km away from the city center of Chongqing.The carving work began in late Tang Dynasty and saw its hey day in the Song Dynasty.There are over 60,000 statues altogether and they are in 40 places of Dzau County.The statues on Mount Baoding and Mount Longgan (namey, Beishan Moutain )boast the most centralized collection ,the largest scale and the most exquisite craftsmanship of all the places,and in 19612 this area was listd by the State Council as one of the fist cultural heritage places unders state protection.And in 1999,it was listed as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by UNESCO.

14 km away from Dazu County ,stone caring on Mount Baoding were created from 1179 to 1249 ,or,In the reigns of Emperor Chunxi to Emperor Chunyou in the South Song Dynasty.The person in charge was Zhao Zhifeng,who was born in Xueliang township of Dazu County,several km away from mount Baoding.He became a monk when he was five, and moved to the western part of Sichuan Province to learn Buddhism when he was 16.Then he returned home and had the Buddhism 「Daochang」 under his care.(Buddhism 「Daochang」 refers to the place where the Buddhist doctrine is publicized with images.

He dedicated his following 70 years to this course until he passed away at eh age of 90,when the forest of statues was completed at a preliminary level.The Buddha Bay we are seeing now is the major part of the stone carvings on mount Baoding.This Buddhism 「Daochang」also includes 12 other places and extends 2.5 km.The total number of the statues is over 10,000 and some of them are titanic and imposing with various dimensions.Since the planning was unified and the craftsmanship was consummate,there are few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statues.Moreover,the statues are each in connection with each other and are eac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uddhism doctrine.Almost the entire creed of this religion is included in one generation and thus a Buddhism Daochang with a comprehensive ,rigid creed and special features was formed. This is the only Buddhism Daochang that houses huge stone carving in China.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