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旅遊景點介紹
㈠ 布拉格有哪些旅遊點哪裡比較好玩
黃金巷
黃金巷是布拉格古堡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是一條出售手工藝品的商業街,熱鬧程度與查理大橋不相上下。其實這個小巷不大,在這里的任何建築都是小小的,但是色彩豐富像童話王國里精靈的居所。黃金巷22號一間水藍色的房子就是一百多年前卡夫卡的居所,現今已經成為一家小書店。黃金巷原本是僕人工匠居住之處,後來因為聚集不少為國王煉金的術士,因而得名。
聖喬治教堂
聖喬治教堂是捷克保存最好的仿羅馬式建築,位於聖維塔大教堂後方,是紅色的外牆,有雙塔。它的旁邊就是波西米亞第一個女修道院聖喬治女修道院,曾在18世紀被拆除改建為軍營,現為國家藝廊,收藏14至17世紀的捷克藝術作品,包括哥德藝術、文藝復興和巴洛克等不同時期的繪畫作品,喜歡繪畫美術的朋友不能錯過哦!
聖維塔大教堂
聖維塔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在這里有幾個重點參觀的地方:20世紀的彩色玻璃窗、聖約翰之墓和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其實您走進教堂入口後,在左側您可以看到色彩鮮麗的彩色玻璃是布拉格著名畫家穆哈的作品,相當具有藝術價值。
火葯塔
布拉格城堡的火葯塔與舊城廣場的火葯塔一樣,原本都是守城護衛的要塞,但是後來則作為存放火葯之用。在16世紀時,國王曾讓術士居住於此研究煉鉛成金之術,到了18世紀後改為聖維塔大教堂儲藏聖器的地方,現如今則是展出中古藝術、天文學和煉金術文物的博物館。
布拉格城堡
布拉格城堡位於捷克伏爾塔瓦河的丘陵上,是捷克的要塞,一直是布拉格王室的所在地,幾世紀以來經過多次擴建,不僅保留許多雄偉建築和歷史文物,現今仍是捷克總統的居所,在這里您可以去布拉格城堡畫廊看看,其內收藏了許多古典繪畫,最早從16世紀開始,而以16到18世紀繪畫為主,涵括了義大利、德國、荷蘭等各國藝術家作品,共有4,000餘幅。布拉格城堡畫廊的原址是城堡馬廄,在改建為城堡畫廊的過程中,發掘出布拉格城堡最早的教堂-聖女教堂,部分遺跡存放在城堡畫廊中,但是要收費哦。
㈡ 布拉格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布拉格城堡推薦理由:世界上最大的古堡,集中了各個歷史時期的藝術精華,捷克總統的居所
2、老城廣場
推薦理由:布拉格最富名氣的廣場,周邊建築風格多種多樣,決定國家命運的政治地點
3、查理大橋
推薦理由:始建於十四世紀的大橋,橋上有三十尊雕像,歷代國王加冕遊行的必經之路
4、聖維特大教堂
推薦理由:捷克最大的一座教堂,歷代皇帝舉行加冕典禮的場所,有建築之寶的美譽
5、黃金巷
推薦理由:過去曾是為國王煉金的術士聚集之地,捷克著名文學家卡夫卡的故居也在這
6、布拉格天文鍾
7、老城市政廳和天文鍾
推薦理由:布拉格第一座城市自治的象徵,市政廳塔樓上的天文鍾舉世聞名
8、泰恩教堂
推薦理由:布拉格老城區最具代表性的,也是舊城廣場最古老的建築
9、高堡
推薦理由:俯瞰布拉格全城美景的觀景台,其中最有名的是高堡上的墓地,為全捷克最有身份地位的名人家族長眠之地
10、老城橋塔
推薦理由:世界哥特式建築風格最傑出瑰寶之一,塔頂下有兩句神秘咒語,值得一看
還有1148條相關問答,更多布拉格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㈢ 布拉格小鎮風景英語簡介(最好附中文翻譯)
A setting sun bathes Prague and its storied Prazsk Hrad (Prague Castle), which rises on the left. Spared destruction in World War II, much of Prague』s historical center was declared a World Heritage site in 1992.布拉格之晨。1992年,布拉格老城區市中心的很多建築都被宣布為世界遺產.
Heavenly firmament: A baroque ceiling of religious frescoes and elaborate stucco work celebrates the world of religion in the Theological Library at Prague』s Strahov Monastery布拉格久負盛名的斯特拉夫修道院的圖書館內景。巴洛克式的天花板上滿是精緻的宗**教壁畫和精細的灰泥雕刻。
No traditional costumes here: Modern-day pageantry marks the changing of the guard at the gates of Prague Castle, a complex that includes royal residences and churches.布拉格城堡門前換崗的警衛。現代與古典的交融
A city gem, Prague』s colorful Old Town Square (Staromestske namesti) dates to the 12th century. A busy marketplace in medieval times, the square became the city』s social center.布拉格之珠——色彩鮮艷的老城廣場。這座廣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2世紀。在中世紀是這里是熙熙攘攘的市場。即使在今日也是一座社交中心。
Prague boasts hundreds of architectural landmarks, including two visible in this evening shot: the 14th-century, statue-decorated Charles Bridge (Karluv Most)—from which the photo was taken—and the domed Church of St. Francis布拉格是一個充滿了古跡的厚重城市,始建於14世紀,點綴著精美雕像的查理大橋和左邊聖弗朗西斯教堂的穹頂。
Like apparitions from bygone days, Prague residents stroll across fog-shrouded Charles Bridge, the local landmark that has served the city』s inhabitants since the 14th century. 霧中的查理大橋,始建於14世紀,兩旁有精美的雕像。現在仍然在使用。
Touch of 1990s whimsy, Prague's "Dancing House," on Resslova Street, designed by Frank Gehry and Vlado Milunic, represents an upstanding Fred Astaire with a flare-skirted Ginger Rogers.90年代的建築——舞者之屋。坐落於布拉格雷斯洛瓦大街,有著名的弗蘭克·蓋里和弗拉多·米魯尼克設計。據說象徵的是立正的弗雷德·阿斯泰爾(1899-1987,著名的舞蹈家)和穿長裙的琴吉·羅傑斯(著名女演員和導演)。
㈣ 有誰知道布拉格的著名景點
查理士橋:從舊城廣場沿著查理街(karlova ulice)走向查理士橋,這段狹窄蜿蜒的街道卻聚集了許多舊城的精華,也是當時加冕御道的一部份,許多以往文藝復興和哥德式建築的房舍,目前都改為商店,在逛街購物之餘,不要忘了注意一下牆上的浮雕、壁飾,可能會有意外的收獲。譬如22號上方的新藝術雕塑—被玫瑰圍繞的女神,18號金蛇之屋的咖啡店,以及3號金井之屋雄偉的巴洛克牆壁雕刻。 國家博物館:國家博物館(narodni muzeum)矗立在瓦次拉夫廣場一端,1890年完成的新文藝復興式建築是此區相當明顯的地標。國家博物館最主要收藏是捷克古代歷史文物,其中又以礦石類的古物為最,其他還有考古、人類學、博物學等,入口門旁的雕像就是歷史和博物學之神。 國家博物館內部的大理石裝飾,與各種歷史壁畫,讓博物館更加彭蓽生輝,特別是博物館內的主要入口大廳,相當具有特色。 聖維塔大教堂:聖維塔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 聖維塔大教堂歷經3次擴建,公元929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在公元1060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公元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目前的哥德式建築,卻一直到公元1929年才正式完工。聖維塔大教堂的幾個參觀重點包括20世紀的彩色玻璃窗、聖約翰之墓和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 布拉格城堡:布拉格城堡位於伏爾塔瓦河的丘陵上,已有1000多年歷史,60多年來歷屆總統辦公室均設在堡內,所以又稱「總統府」,城堡包括以下部分。 布拉格城堡畫廊新近重新整建完畢的布拉格城堡畫廊(obrazarna prazskeho hra)必須另外付費才可進入,其內收藏了許多古典繪畫,最早從16世紀開始,而以16到18世紀繪畫為主,涵括了義大利、德國、荷蘭等各國藝術家作品,共有4,000餘幅。 布拉格城堡畫廊的原址是城堡馬廄,在改建為城堡畫廊的過程中,發掘出布拉格城堡最早的教堂-聖女教堂,部份遺跡存放在城堡畫廊中。 聖維塔大教堂聖維塔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聖維塔大教堂歷經3次擴建,西元929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在西元1060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西元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目前的哥德式建築,卻一直到西元1929年才正式完工。 聖維塔大教堂的幾個參觀重點包括20世紀的彩色玻璃窗、聖約翰之墓和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走進教堂入口,左側色彩鮮麗的彩色玻璃就是布拉格著名畫家穆哈的作品,為這個千年歷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現代感;繞過聖壇後方,純銀打造、裝飾華麗的是的聖約翰之墓,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因此葬在聖維塔大教堂中,並以純銀華麗的裝飾作為紀念。 繼續往前就是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相較於前面純銀的聖約翰之墓,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呈現出金碧輝煌的光彩,從壁畫到聖禮尖塔都有金彩裝飾,相當具有藝術價值。從外觀來看,哥德式的聖維塔大教堂有許多經典建築特色,例如大門上的拱柱和飛扶壁,都裝飾的相當華麗。 舊皇宮舊皇宮(stary kralovsky palac)是以往波西米亞國王的住所,歷任在位者對不同部份進行修繕。整個皇宮建築大致分為3層,入口一進去是挑高的維拉迪斯拉夫大廳,也是整個皇宮的重心,往上層的新領地大廳有許多早期書記的圖像;下層有哥德式的查理四世宮殿,和仿羅馬式宮殿大廳,大多數的房間在西元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毀壞,因此部份是後來重建的遺跡。 聖喬治教堂聖維塔大教堂(bazilika sv. jiri)後方有雙塔的紅色教堂就是聖喬治教堂,聖喬治教堂是捷克保存最好的仿羅馬式建築,920年完成後擴大修建多次,最近一次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教堂的基石和兩個尖塔從10世紀一直保存至今。 一旁的聖喬治女修道院是波西米亞第一個女修道院,曾在18世紀被拆除改建為軍營,現在為國家藝廊,收藏14至17世紀的捷克藝術作品,包括哥德藝術、文藝復興和巴洛克等不同時期的繪畫作品。 火葯塔這里的火葯塔(prasna vez-mihulka)與舊城廣場的火葯塔一樣,原本都是作為守城護衛的要塞,後來則為存放火葯之用。16世紀時,國王讓術士居住於此研究煉鉛成金之術,18世紀後改為聖維塔大教堂儲藏聖器的地方,現在則是展出中古藝術、天文學和煉金術文物的博物館。 黃金巷黃金巷(zlata ulicka)是布拉格古堡最著名的景點之一,觀光客的擁擠程度與查理大橋不相上下,卡夫卡曾居住過的22號,目前是一家小巧可愛的書店,當然也販售卡夫卡的作品集。 黃金巷在聖喬治教堂與玩具博物館之間,拐進一條小巷後到了這個小屋林立的黃金巷,宛如童話故事內的小巧房舍,是布拉格最詩情畫意的街道。黃金巷原本是僕人工匠居住之處,後來因為聚集不少為國王煉金的術士,因而有此名稱,然而在19世紀之後,逐漸變成貧民窟。 20世紀中期重新規劃,將原本的房舍改為小店家,現在每家商店內可看到不同種類的紀念品和手工藝品,例如16號的木製玩具、20號的錫制布拉格小士兵、21號的手繪衣服,19號的外觀最有看頭,是花木扶疏的可愛花園小屋。 黃金巷:黃金巷(zlata ulicka)是布拉格古堡最著名的景點之一,觀光客的擁擠程度與查理大橋不相上下, 黃金巷在聖喬治教堂與玩具博物館之間,拐進一條小巷後到了這個小屋林立的黃金巷,宛如童話故事內的小巧房舍,是布拉格最詩情畫意的街道。 黃金巷原本是僕人工匠居住之處,後來因為聚集不少為國王煉金的術士,因而有此名稱,然而在19世紀之後,逐漸變成貧民窟。 20世紀中期重新規劃,將原本的房舍改為小店家,現在每家商店內可看到不同種類的紀念品和手工藝品,例如16號的木製玩具、20號的錫制布拉格小士兵、21號的手繪衣服,19號的外觀最有看頭,是花木扶疏的可愛花園小屋。 舊城廣場:舊城廣場(staromestske namesti),被稱為布拉格心臟。這里是布拉格的中央地帶,鋪滿石版的道路,聚集了許多的觀光客。站在廣場中央,目光可及范圍有如一套完整的建築教材:巴洛可、洛可可、羅馬、哥德式建築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相互輝映。 廣場上有十五世紀以生命捍衛真理的捷克宗教改革先驅:j.胡斯的塑像;80多米高的蒂恩雙塔教堂;有500多年歷史的古鍾等著名建築。廣場周圍還有賣拉線木偶、捷克小吃的小商亭。廣場一角有文藝復興時期的拱形建築,現在已被改成了咖啡店、禮品店,還有不少小池攤和街頭藝人在此演出。 舊皇宮:舊皇宮(stary kralovsky palac)是以往波西米亞國王的住所,歷任在位者對不同部份進行修繕。整個皇宮建築大致分為3層,入口一進去是挑高的維拉迪斯拉夫大廳,也是整個皇宮的重心,往上層的新領地大廳有許多早期書記的圖像;下層有哥德式的查理四世宮殿,和仿羅馬式宮殿大廳,大多數的房間在西元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毀壞,因此部份是後來重建的遺跡。
㈤ 布拉格有什麼著名的景點
查理士橋:從舊城廣場沿著查理街(karlova ulice)走向查理士橋,這段狹窄蜿蜒的街道卻聚集了許多舊城的精華,也是當時加冕御道的一部份,許多以往文藝復興和哥德式建築的房舍,目前都改為商店,在逛街購物之餘,不要忘了注意一下牆上的浮雕、壁飾,可能會有意外的收獲。譬如22號上方的新藝術雕塑—被玫瑰圍繞的女神,18號金蛇之屋的咖啡店,以及3號金井之屋雄偉的巴洛克牆壁雕刻。
國家博物館:國家博物館(narodni muzeum)矗立在瓦次拉夫廣場一端,1890年完成的新文藝復興式建築是此區相當明顯的地標。國家博物館最主要收藏是捷克古代歷史文物,其中又以礦石類的古物為最,其他還有考古、人類學、博物學等,入口門旁的雕像就是歷史和博物學之神。 國家博物館內部的大理石裝飾,與各種歷史壁畫,讓博物館更加彭蓽生輝,特別是博物館內的主要入口大廳,相當具有特色。
聖維塔大教堂:聖維塔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
聖維塔大教堂歷經3次擴建,公元929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在公元1060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公元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目前的哥德式建築,卻一直到公元1929年才正式完工。聖維塔大教堂的幾個參觀重點包括20世紀的彩色玻璃窗、聖約翰之墓和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
布拉格城堡:布拉格城堡位於伏爾塔瓦河的丘陵上,已有1000多年歷史,60多年來歷屆總統辦公室均設在堡內,所以又稱「總統府」,城堡包括以下部分。 布拉格城堡畫廊新近重新整建完畢的布拉格城堡畫廊(obrazarna prazskeho hra)必須另外付費才可進入,其內收藏了許多古典繪畫,最早從16世紀開始,而以16到18世紀繪畫為主,涵括了義大利、德國、荷蘭等各國藝術家作品,共有4,000餘幅。
布拉格城堡畫廊的原址是城堡馬廄,在改建為城堡畫廊的過程中,發掘出布拉格城堡最早的教堂-聖女教堂,部份遺跡存放在城堡畫廊中。 聖維塔大教堂聖維塔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聖維塔大教堂歷經3次擴建,西元929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在西元1060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西元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目前的哥德式建築,卻一直到西元1929年才正式完工。 聖維塔大教堂的幾個參觀重點包括20世紀的彩色玻璃窗、聖約翰之墓和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走進教堂入口,左側色彩鮮麗的彩色玻璃就是布拉格著名畫家穆哈的作品,為這個千年歷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現代感;繞過聖壇後方,純銀打造、裝飾華麗的是的聖約翰之墓,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因此葬在聖維塔大教堂中,並以純銀華麗的裝飾作為紀念。 繼續往前就是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相較於前面純銀的聖約翰之墓,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呈現出金碧輝煌的光彩,從壁畫到聖禮尖塔都有金彩裝飾,相當具有藝術價值。從外觀來看,哥德式的聖維塔大教堂有許多經典建築特色,例如大門上的拱柱和飛扶壁,都裝飾的相當華麗。
舊皇宮舊皇宮(stary kralovsky palac)是以往波西米亞國王的住所,歷任在位者對不同部份進行修繕。整個皇宮建築大致分為3層,入口一進去是挑高的維拉迪斯拉夫大廳,也是整個皇宮的重心,往上層的新領地大廳有許多早期書記的圖像;下層有哥德式的查理四世宮殿,和仿羅馬式宮殿大廳,大多數的房間在西元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毀壞,因此部份是後來重建的遺跡。 聖喬治教堂聖維塔大教堂(bazilika sv. jiri)後方有雙塔的紅色教堂就是聖喬治教堂,聖喬治教堂是捷克保存最好的仿羅馬式建築,920年完成後擴大修建多次,最近一次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教堂的基石和兩個尖塔從10世紀一直保存至今。 一旁的聖喬治女修道院是波西米亞第一個女修道院,曾在18世紀被拆除改建為軍營,現在為國家藝廊,收藏14至17世紀的捷克藝術作品,包括哥德藝術、文藝復興和巴洛克等不同時期的繪畫作品。
火葯塔這里的火葯塔(prasna vez-mihulka)與舊城廣場的火葯塔一樣,原本都是作為守城護衛的要塞,後來則為存放火葯之用。16世紀時,國王讓術士居住於此研究煉鉛成金之術,18世紀後改為聖維塔大教堂儲藏聖器的地方,現在則是展出中古藝術、天文學和煉金術文物的博物館。 黃金巷黃金巷(zlata ulicka)是布拉格古堡最著名的景點之一,觀光客的擁擠程度與查理大橋不相上下,卡夫卡曾居住過的22號,目前是一家小巧可愛的書店,當然也販售卡夫卡的作品集。 黃金巷在聖喬治教堂與玩具博物館之間,拐進一條小巷後到了這個小屋林立的黃金巷,宛如童話故事內的小巧房舍,是布拉格最詩情畫意的街道。黃金巷原本是僕人工匠居住之處,後來因為聚集不少為國王煉金的術士,因而有此名稱,然而在19世紀之後,逐漸變成貧民窟。 20世紀中期重新規劃,將原本的房舍改為小店家,現在每家商店內可看到不同種類的紀念品和手工藝品,例如16號的木製玩具、20號的錫制布拉格小士兵、21號的手繪衣服,19號的外觀最有看頭,是花木扶疏的可愛花園小屋。
黃金巷:黃金巷(zlata ulicka)是布拉格古堡最著名的景點之一,觀光客的擁擠程度與查理大橋不相上下, 黃金巷在聖喬治教堂與玩具博物館之間,拐進一條小巷後到了這個小屋林立的黃金巷,宛如童話故事內的小巧房舍,是布拉格最詩情畫意的街道。
黃金巷原本是僕人工匠居住之處,後來因為聚集不少為國王煉金的術士,因而有此名稱,然而在19世紀之後,逐漸變成貧民窟。 20世紀中期重新規劃,將原本的房舍改為小店家,現在每家商店內可看到不同種類的紀念品和手工藝品,例如16號的木製玩具、20號的錫制布拉格小士兵、21號的手繪衣服,19號的外觀最有看頭,是花木扶疏的可愛花園小屋。
舊城廣場:舊城廣場(staromestske namesti),被稱為布拉格心臟。這里是布拉格的中央地帶,鋪滿石版的道路,聚集了許多的觀光客。站在廣場中央,目光可及范圍有如一套完整的建築教材:巴洛可、洛可可、羅馬、哥德式建築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相互輝映。
廣場上有十五世紀以生命捍衛真理的捷克宗教改革先驅:j.胡斯的塑像;80多米高的蒂恩雙塔教堂;有500多年歷史的古鍾等著名建築。廣場周圍還有賣拉線木偶、捷克小吃的小商亭。廣場一角有文藝復興時期的拱形建築,現在已被改成了咖啡店、禮品店,還有不少小池攤和街頭藝人在此演出。
舊皇宮:舊皇宮(stary kralovsky palac)是以往波西米亞國王的住所,歷任在位者對不同部份進行修繕。整個皇宮建築大致分為3層,入口一進去是挑高的維拉迪斯拉夫大廳,也是整個皇宮的重心,往上層的新領地大廳有許多早期書記的圖像;下層有哥德式的查理四世宮殿,和仿羅馬式宮殿大廳,大多數的房間在西元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毀壞,因此部份是後來重建的遺跡。
㈥ 布拉格有哪些小眾景點值得推薦
布拉格廣場:舊式馬車載著好奇的遊客穿梭在廣場,馬蹄撞擊著石板路發出清脆的內得得聲;城容堡的閣樓忽明忽暗閃爍的燈火,彷彿故事裡的公主會隨時出現在窗口;酒館里嘈雜的音樂和清脆的玻璃杯的碰撞聲,讓人感到溫暖與親切。此時彷彿置身在中世紀的歐洲,抑或是一個童話的世界,遊人會本能地忘卻時間的存在,掉進了時空隧道迷失在布拉格廣場。
布拉格城堡:位於伏爾塔瓦河的丘陵上,已有1000多年歷史,60多年來歷屆總統辦公室均設在堡內,所以又稱「總統府」。
㈦ 布拉格旅遊景點
遊玩路線
游覽浪漫之都布拉格,您可以在老城區和新城區體會帶著不同歷史印記的布拉格。
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已經存在900多年了,是群眾集會的場所。廣場上的老市政廳,建於1338年,是一座哥特式建築。廣場南面有著名的卡羅利努姆宮,它是查理大學最古老的建築物。卡羅利努姆宮附近有著名的伯利恆教堂。火葯門樓,是老城13座城門中的僅存者。廣場上有一座建於1410年的鍾樓,盡管鍾樓的外牆牆皮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致的自鳴鍾而聞名於世。凡是到布拉格的遊人,總要前往老城廣場觀賞這座古老的鍾樓,路經鍾樓的布拉格市民也常常停下來校對自己的手錶。每到整點,鍾上的窗門便自動打開,鍾聲齊鳴,12個聖像如走馬燈似地一一在窗口出現,向人們鞠躬。這個復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鍾,是15世紀中期由一位鉗工用錘子、鉗子、銼刀等工具建造的,至今走時准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新城區是繁華的商業區,這里有著名的瓦茨拉夫廣場、德沃夏克博物館等。另外,還有保存著中世紀風貌的小城區,這里有許多以巴羅克式風格為主的宮殿式建築。城區大多是彎曲狹小的街道,這里最著名的建築是建於17 世紀至18世紀的聖尼古拉斯教堂,被稱為布拉格巴羅克式宗教建築的典範。
住宿
作為一個旅遊熱門城市,布拉格的住宿選擇是多種多樣的,無論是星級酒店或是家庭旅館,都有多家可供選擇。這里的很多酒店是以歐元結算,也有一些旅館用捷克克朗結算,如果嫌兌換貨幣太過麻煩,使用信用卡付帳也很方便。布拉格常年擁擠。夏天旅遊旺季和5月中旬開始的音樂節期間,情況尤為嚴重。而且,夏天和冬天相比,費用也高很多。如果不想浪費時間,建議提前預定。
瓦茨拉夫廣場是布拉格旅館最密集的區域,建議住在市中心區域,這樣步行到各個景點都很方便。布拉格的住宿並不便宜,普通的旅館人均在600克朗左右,一個房間一般在1500-2000克朗之間。
飲食
布拉格城堡、舊市區廣場、瓦茨拉夫廣場等景點附近集中了很多餐廳,酒館中則可以品嘗到自釀的生啤酒。
捷克的食品大多是由德國、匈牙利、奧地利等國家的食品改良而成的。主菜用肉搭配白菜、Knediky等配菜。Knediky是一道捷克獨特的菜餚,將揉過的麵粉加上切成骰子形狀的麵包,放在模子里蒸熟後切成1厘米厚的片,做為肉類的配菜。
捷克的烤鴨,份量足,足夠二人食用,用Knediky做為配菜,口味極佳。還有各式的香腸、火腿,食用時可沾上芥末、荷蘭醬汁等,還可以喝上一杯捷克特有啤酒。
捷克美食還包括:捷克蘋果派、嫩小牛裡脊、雞蛋薄餅、捷克炸排骨、烤豬肉、烤鮮魚等。
㈧ 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介紹,圖片
捷克共和國首都--美麗的城市---布拉格(Prague)
[布拉格(捷克語:Praha,德語:Prag,英語:Prague)是捷克共和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地處歐洲大陸中心,分布在七座山丘上,有伏爾塔瓦河蜿蜒流經。人口118.3萬(2006年3月),面積496 平方公里,全市共設22 個區。平均海拔235 米,為典型的大陸性氣候,七月平均氣溫為19.5 度,一月為-0.9度。
簡史:
新石器時代,布拉格即有人類居住。
九世紀建成城堡和定居點。
舊城由波希米亞君主瓦茨拉夫一世建於1230/34年間。
1345—1378年,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波希米亞國王查理四世治下,布拉格達到鼎盛時期。在歐洲宗教改革和1618—1648 年的三十年戰爭中,布拉格具有重要地位。1621年6月21日,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羅馬教皇、西班牙貴族諸侯為代表的「再造天主教運動」鎮壓了布拉格市民起義,並處決了起義領袖。1631年和1648年布拉格先後被撒克遜人和瑞典人佔領,從此進入衰落時期。十八世紀,中歐局勢穩定,經濟重新發展,布拉格人口增多,日耳曼、西班牙、義大利貴族及商人雲集於此,對布拉格的建築風格和經濟文化生活帶來很大影響。
交通:
1845年布拉格接入鐵路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通電車。1974年建造了第一條地鐵,現已擁有A、B、C三條線路,總長20多公里。伏爾塔瓦河行駛客運航船。布拉格魯津機場97年擴建後成為年客運量達500萬人次的大型國際機場。
建築:
布拉格現擁有各類古建築物1700多處,故有「世界建築藝術博物館」之稱。該市最古老的建築為維舍赫拉德城堡,始建於九世紀下半葉。中歐第一所大學—查理大學和融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建築藝術為一體的查理橋分別興建於1348年和1357年。
逸聞:
布拉格這個名稱來自德語,當地稱它為布拉哈,意為「門檻」,其原因是伏爾塔瓦河在這里流經一個暗礁,水流湍急,酷似越過一個門檻。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古時開始建設城市時,建築師來到這里勘察,他遇見一個老人,正在鋸木做門檻,做得異常認真、仔細,建築師深受感動,城市建成之後,便命名為布拉格。
名勝:
伏爾塔瓦河將城市分為兩部分,河上建有10幾座不同時期的橋梁,最著名的是查理橋。市區的帶有尖塔或圓頂的塔式古老建築,大部分保存完好,其中以哥特式或巴羅克式建築數量最巨、最為著名。它們大多為教堂。高高低低的塔尖,毗連成一片塔林,因而布拉格有「百塔之城」之稱。在陽光照耀下,「百塔」顯得金碧輝煌,因而又被稱為「金色的布拉格」。
布拉格城堡
布拉格城堡位於伏爾塔瓦河的丘陵上,已有1000多年歷史,60多年來歷屆總統辦公室均設在堡內,所以又稱「總統府」,城堡包括以下部分。 布拉格城堡畫廊新近重新整建完畢的布拉格城堡畫廊(Obrazarna Prazskeho Hra)必須另外付費才可進入,其內收藏了許多古典繪畫,最早從16世紀開始,而以16到18世紀繪畫為主,涵括了義大利、德國、荷蘭等各國藝術家作品,共有4,000餘幅。 布拉格城堡畫廊的原址是城堡馬廄,在改建為城堡畫廊的過程中,發掘出布拉格城堡最早的教堂-聖女教堂,部份遺跡存放在城堡畫廊中。
聖維塔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聖維塔大教堂歷經3次擴建,西元929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在西元1060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目前的哥德式建築,卻一直到西元1929年才正式完工。 聖維塔大教堂的幾個參觀重點包括20世紀的彩色玻璃窗、聖約翰之墓和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走進教堂入口,左側色彩鮮麗的彩色玻璃是布拉格著名畫家穆哈的作品;教堂內有純銀打造、裝飾華麗的聖約翰之墓,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位於聖約翰墓之後,壁畫和聖禮尖塔均有金彩裝飾。
舊皇宮(Stary Kralovsky Palac)是以往波西米亞國王的住所,歷任在位者對不同部份進行修繕。整個皇宮建築大致分為3層,入口一進去是挑高的維拉迪斯拉夫大廳,也是整個皇宮的重心,往上層的新領地大廳有許多早期書記的圖像;下層有哥德式的查理四世宮殿,和仿羅馬式宮殿大廳,大多數房間在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毀壞,因此部份是後來重建的遺跡。
聖喬治教堂位於聖維塔大教堂(Bazilika sv. Jiri)後方,紅色外牆,有雙塔。聖喬治教堂是捷克保存最完好的仿羅馬式建築。920年完成後擴大修建多次,最近一次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教堂的基石和兩個尖塔從10世紀一直保存至今。
聖喬治女修道院是波西米亞第一個女修道院,曾在18世紀被拆除改建為軍營,現在為國家藝廊,收藏14至17世紀的捷克藝術作品,包括哥德藝術、文藝復興和巴洛克等不同時期的繪畫作品。
火葯塔這里的火葯塔(Prasna Vez-Mihulka)與舊城廣場的火葯塔一樣,原本都是作為守城護衛的要塞,後來則為存放火葯之用。16世紀時,國王讓術士居住於此研究煉鉛成金之術,18世紀後改為聖維塔大教堂儲藏聖器的地方,現在則是展出中古藝術、天文學和煉金術文物的博物館。
黃金巷(Zlata Ulicka)是布拉格古堡最著名景點之一。卡夫卡曾居住過的22號,目前是一家書店。黃金巷原本是僕人工匠居住之處,後來因為聚集不少為國王煉金的術士,因而得名。在19世紀之後,逐漸變成貧民窟。 20世紀中期重新規劃,將原本的房舍改為店鋪,出售各類紀念品和手工藝品。
經濟:
布拉格為捷克共和國最大的經濟中心 。
工業以機械製造為主,產品有運輸機械(汽車、機車和車輛)、機床、電機、礦山機械、建築機械、農機等。還有化工 、紡織、皮革、印刷、食品加工等。工業主要分布於城市的西南郊和東南郊。
教育與文化:
市內有查理大學(又稱布拉格大學)、工學院、音樂學院等高等院校和國家科學院、農業科學院等科研機構。劇院、博物館和美術館眾多。每年一度的布拉格之春音樂會,為世界上重要的音樂盛會。市內多公園、綠地。
名人:
弗蘭茲·卡夫卡
米蘭·昆德拉
哈謝克(1883~1923) Haek,Jaroslav 捷克作家 。1883年4月30日生於布拉格
德沃夏克
㈨ 布拉格城堡的旅遊景點
布拉格城堡畫廊
布拉格城堡畫廊新近重新整建完畢的布拉格城堡畫廊(Obrazarna Prazskeho Hra)必須另外付費才可進入,其內收藏了許多古典繪畫,最早從16世紀開始,而以16到18世紀繪畫為主,涵括了義大利、德國、荷蘭等各國藝術家作品,共有4,000餘幅。布拉格城堡畫廊的原址是城堡馬廄,在改建為城堡畫廊的過程中,發掘出布拉格城堡最早的教堂-聖女教堂,部分遺跡存放在城堡畫廊中。
聖維塔大教堂
聖維塔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
聖維塔大教堂歷經3次擴建,公元929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在公元1060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公元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建造,卻一直到公元1929年才正式完工。聖維塔大教堂的幾個參觀重點包括20世紀的彩色玻璃窗、聖約翰之墓和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
走進教堂入口,左側色彩鮮麗的彩色玻璃就是布拉格著名畫家穆哈的作品,為這個千年歷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現代感。繞過聖壇後方,純銀打造、裝飾華麗的是的聖約翰之墓,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因此葬在聖維塔大教堂中,並以純銀華麗的裝飾作為紀念。 繼續往前就是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相較於前面純銀的聖約翰之墓,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呈現出金碧輝煌的光彩,從壁畫到聖禮尖塔都有金彩裝飾,相當具有藝術價值。從外觀來看,哥德式的聖維塔大教堂有許多經典建築特色,例如大門上的拱柱和飛扶壁,都裝飾的相當華麗。
舊皇宮
舊皇宮(Stary Kralovsky Palace)是以往波西米亞國王的住所,歷任在位者對不同部分進行修繕。整個皇宮建築大致分為3層,入口一進去是挑高的維拉迪斯拉夫大廳,也是整個皇宮的重心,往上層的新領地大廳有許多早期書記的圖像;下層有哥德式的查理四世宮殿,和仿羅馬式宮殿大廳,大多數的房間在公元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毀壞,因此部分是後來重建的遺跡。
聖喬治教堂
聖喬治教堂(St.George's Basilica):聖維塔大教堂後方有雙塔的紅色教堂就是聖喬治教堂,聖喬治教堂是捷克保存最好的仿羅馬式建築,920年完成後擴大修建多次,最後一次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教堂的基石和兩個尖塔從10世紀一直保存至今。一旁的聖喬治女修道院是波西米亞第一個女修道院,曾在18世紀被拆除改建為軍營,現為國家藝廊,收藏14至17世紀的捷克藝術作品,包括哥德藝術、文藝復興和巴洛克等不同時期的繪畫作品。
火葯塔
布拉格城堡的火葯塔(Prasna Vez-Mihulka)與舊城廣場的火葯塔一樣,原本都是作為守城護衛的要塞,後來則為存放火葯之用。16世紀時,國王讓術士居住於此研究煉鉛成金之術,18世紀後改為聖維塔大教堂儲藏聖器的地方,現今則是展出中古藝術、天文學和煉金術文物的博物館。
黃金巷
黃金巷(Zlata Ulicka)是布拉格古堡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位於布拉格城堡內聖喬治大教堂和玩具博物館之間,是一條出售手工藝品的商業街,熱鬧程度與查理大橋不相上下。16世紀羅馬帝國時期,這里居住了很多冶金師,後來這條石磚便被稱為黃金巷。小巷不大,任何建築都是小小的,色彩豐富,像童話王國里精靈的居所。黃金巷22號一間水藍色的房子就是一百多年前卡夫卡的居所,現今已經成為一家小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