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什倫布寺旅遊景點介紹
❶ 扎什倫布寺海拔高度是多少
扎什倫布寺的海拔高度應該在4000米以上。
扎什倫布寺位於西藏日喀回則市,日喀則大體處於喜馬拉雅山系中答段與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中段之間,南北地勢較高,其間為藏南高原和雅魯藏布江流域。日喀則地形復雜多樣,基本上由高山、寬谷和湖盆組成,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❷ 布達拉宮和扎什倫布寺哪個歷史悠久
布達拉宮早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時期的唐朝。
扎布倫寺始建於明朝正統年間。
望採納
❸ 扎什倫布寺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扎什倫布寺推薦理由:扎什倫布寺是西藏日喀則地區最大的寺廟,為四世之後歷代班禪專駐錫之地。它與屬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
2、強巴佛大殿
3、靈塔殿
4、錯欽大殿
5、展佛台
6、班禪新宮
7、曬佛塔
還有189條相關問答,更多扎什倫布寺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❹ 扎什倫布寺的寺院布局
扎什倫布寺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周圍築有宮牆,宮牆沿山勢蜿蜒迤邐,周長3000 多米。寺內有經堂57間,房屋3600間,整個寺院依山坡而築,背附高山,座北地向陽,殿宇依次遞接,疏密均衡,和諧對稱。
❺ 扎什倫布寺的中英文介紹
扎什倫布寺在日喀則的崗巴縣境內,崗巴縣沒有在邊境線上,所有去那裡不有辦理邊境通行證,在日喀則需要辦理邊境通行證的是:聶拉木、吉隆、薩嘎、樟木等。
❻ 著名的藏傳佛教寺廟扎什倫布位於哪個地區
扎什倫布寺,也稱「吉祥須彌寺」,全名為「扎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專結勒南巴傑瓦林屬」,意為「吉祥須彌聚福殊勝諸方州」,是西藏日喀則地區最大的寺廟,為四世之後歷代班禪喇嘛駐錫之地。寺廟位於日喀則市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是後藏地區最主要的旅遊景點,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
扎什倫布寺是黃教六大名寺之一,意為「須彌福壽」寺。建築面積達30萬平方米,是後藏最大的寺院。1447年9月,由宗喀巴的第八弟子、一世達賴根敦珠巴在帕竹政權的資助下修建的。他也是第一個把黃教傳到後藏去的人。公元1600年,四世班禪羅桑確吉受扎什倫布寺之邀,擔任了該寺第16任法台。自此,扎什倫布寺成為歷代班禪額爾德尼的駐錫地。後經歷代班禪不斷擴建,扎什倫布寺才逐步成為銅佛高聳、金碧輝煌,雕刻精美、壁畫生輝的宏偉建築,並成為後藏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的中心。
❼ 扎什倫布寺夏季「跳神」節簡介
藏族節日繁多,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有節日。藏傳佛教在中國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成為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西藏的節日由於受其深刻影響,而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有的已演化成純粹的宗教節日。
藏歷年的確定,是與藏歷的使用有密切的關系的,藏歷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農歷丁卯年(公元一0二七年)開始的。從此,藏歷的用法便沿襲下來。 藏歷年是藏族傳統節日。每年藏歷正月一日開始,三至五天不等.藏歷十二月初,人們便開始准備年貨,家家戶戶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種子,培育青苗。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戶陸續用酥油和白面炸油子餜(卡賽),油餜子的種類很多,有耳朵狀的「古過」,有長形的「那夏」,有圓形的、「布魯」等等。
雪頓節,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節日之一,每年藏慶七月一日舉行,為期四、五天。雪頓是藏語譯者,意思是「酸奶宴」,於是雪頓節便被解釋為喝酸奶的節日。按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規定,每年藏歷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為禁期,大小寺廟的喇嘛不許外出,以免踩死小蟲,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後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時,農牧民拿出酸奶敬獻,形成雪頓節 。
大佛瞻仰節,是西藏的日喀則僧俗民眾每年藏歷五月間在扎什倫布寺舉行大佛瞻仰節。扎什倫布(藏語音譯「吉祥須彌山」)寺,喇嘛教格魯派(黃教)第四大寺。在西藏日喀則尼色日山下,為歷世班禪的駐錫地 。
祈禱節是藏族地區最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動,也是民間性的節日活動,藏語叫「莫郎切波」。在州內藏區,有兩類這種盛會,一是格魯派的祈禱節;一是藏族原有的宗教,本波教的祈禱節,這兩個祈禱節相同,每年舉行兩次,一次是在農歷六月十五,一次是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三。正月的祈禱節比夏季的祈禱節要隆重。州內還有本波教的寺廟和信徒,他們至今還保留著濃厚的原始宗教的習俗。前來參加盛會的人們,在正月十三或十四要去轉一圈尕米寺後的聖山--小西天。正月十五一早,寺里僧侶喇嘛,披上新袈裟,由寺內樂隊吹響的大、小銅號,隨後全寺和尚齊聚經堂誦經,並由活佛安排這一天各人的責任。近12時,和尚們向前來朝覲的各地香客和觀眾,表演「跳神」節目(也稱訪仙舞),跳神的內容既有歌頌歷史上藏漢團結的故事,也有根據本波教經典故事而編跳的舞等 。
沐浴節,藏語叫「嘎瑪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節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歷史。在藏歷七月六日至十二日舉行,歷時7天。藏族人民按佛教說法,青藏高原的水具有八大優點,即一甘、二涼、三軟、四輕、五清、六不臭,七飲不損喉,八喝不傷腹。因此七月份被人們稱為沐浴的最佳時間。時值夏末秋初,萬里高原風和日麗,天高雲淡。無論是城市、農村還是牧區,男女老少全家出動,來到河邊溪畔歡度一年一度的沐浴節。屆時,藏族人民攜帶帳篷和酥油 茶、青稞酒、糌粑等食品,紛紛來到拉薩河畔、雅魯藏布江邊,來到青藏高原千江萬湖旁爭相下水,盡情在水中嬉戲,游泳。他們在河灘草坪樹蔭下搭起帳篷,圍上帳幕,鋪上卡墊。老年人在河邊洗頭擦身,年輕人在河中洗澡游泳,孩子們在水裡嘻戲打水仗,此時的婦女們也毫無顧忌地盡情沐浴,把身體和全家的衣物都洗得乾乾凈凈。休息時,一家人圍坐在帳篷里,品嘗芳醇的青稞酒和噴香的酥油茶。帳篷里時時飄出陣陣歡聲笑語。沐浴節這七天中,人們不僅天天來到河邊沐浴,還要把家裡所有的被褥統統清洗干凈,所以沐浴節既是藏族人民所喜愛的傳統節日,又是一年一度最徹底的、群眾性的衛生活動。
望果節已有1500多年歷史,是西藏人民渴望豐收的傳統節日。「望果」是藏語譯音,「望」藏語意思是田地、土地,「果」意為轉圈,意為「繞地頭轉圈」。雅魯藏布江中游和拉薩河兩岸的農村,非常盛行過「望果」節,其他地方也有,但節日稱呼有所區別,拉孜、定日一帶,稱為「雅吉」,即舒服的夏日;工布巴拉雪山周圍是半農半牧區,稱為「 幫桑」,即吉祥草地,時間差不多,都在莊稼黃熟,准備開鐮之前舉行。解放前,藏族是在 「鳥王」——大雁南飛的季節到來之前過望果節。望果節是藏族重要的文化現象,關於它的 來歷、儀式、地或性特色 多姿多彩。
轉山會 ,藏族傳統節日,又稱沐佛節、敬山神。流行於甘孜、阿壩藏族地區。每年農歷四月八日誕辰時,有九龍葉水為其沐浴,故又稱沐佛節。每年這一天,甘孜藏區遠近群眾身著民族服裝,匯集到跑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們先到寺廟里燃香祈禱,焚燒紙錢。然後轉山祭神,祈求神靈保佑。轉山後,支起帳篷進行野餐,演藏戲。唱民間歌謠,跳鍋庄舞、弦子舞,騎手們還進行跑馬射箭比賽。在此期間,人們還要舉行物資交流活動和其他文化體育活動。
......
❽ 大昭寺和扎什倫布寺哪個地位重要
大昭寺是西藏重大佛事活動的中心。五世達賴喇嘛建立「甘丹頗章」政權後,回「噶廈」政府的機構答便設於寺內,主要集中在庭院上方的兩層樓周圍。許多重大的政治、宗教活動,如「金瓶掣簽」等都在這里進行。扎什倫布寺是西藏日喀則地區最大的寺廟,位於日喀則市城西的尼瑪山東面山坡上。扎什倫布寺為四世之後歷代班禪駐錫之地,可與達賴的布達拉宮相媲美。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扎什倫布寺是全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感覺大昭寺地位稍微超然一點吧。扎什倫布寺早前更像個地方首府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