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攸縣旅遊景點大全

攸縣旅遊景點大全

發布時間: 2020-12-08 02:35:56

1. 攸縣到婺源自駕游攻略

自駕線路:
1 、黃山市(屯溪)方向到婺源:建議北京、山東、遼寧等北方省份、江蘇、安徽(不含安慶原206國道區域,這片區域高速起向經景德鎮到婺源)、上海、浙江杭州、寧波、紹興、湖州、嘉興、千島湖的游友從此方向進入婺源,從各地的高速到黃山市後,轉杭瑞高速(G56)到婺源,可在江灣 篁嶺出口下或在婺源北出口下。
2、景德鎮方向到婺源:建議廣東、湖南、湖北、南昌、九江、安徽(安慶原206國道區域)的遊客可以由此進入婺源,景德鎮到婺源是杭瑞高速公路(G56),婺源或婺源北高速出口下,約80公里,行車時間50分鍾左右。

3、上饒方向到婺源:建議福建南平、武夷山等地遊客可從武夷山——上饒(上武高速) ——德興(上德高速) ——婺源(德婺高速)出口至縣城。
4、廣州至婺源自駕路線:廣州——廣深高速——廣惠高速——贛粵高速——昌樟高速——滬昆高速——廣濟高速——德昌高速——婺源出口下至縣城。
如何避開人群
早出早歸
早出:三四月份早上六點左右需到達景區,景區此時比較安靜,可比較好的遊玩1至2小時。團隊一般在七點至七點半左右會陸續到達。早歸:旺季時提前回住地。特別是自駕的遊客,要在四點前就要准備回住地,否則晚歸有可能會遇上交通井噴。想要第一時間游熱門景區,又不希望人多,最好住在景區周邊酒店或農家或景區內酒店。
線路上錯開人群
春季旺季東線是必游也是精品熱門景區。遊客可以按以上方式錯開高峰人群,還可以從線路上做調節。由於東線精品熱門,景區與景區間交通便利,所以大家都熱愛。北線景區風景一樣優美,但景區與景區線路比較遠,一般散客沒交通工具不方便,旅行社團考慮到行程時間安排等情況,不會造成大量旅行社團集中爆發。所以北線可以優先遊玩。
旅遊小貼士:

出行:
婺源多屬山區,早晚溫差較大,特別是春秋兩季,記得適當帶外套,出門前最好查下天氣,
最好帶上雨具,防曬工作也要做好。
住宿:
婺源的住宿分為兩類,一是在婺源縣城住宿,有不少星級酒店,條件好一些,價格在100-500元之間,旺季可能有50-100元的上漲幅度。二是在村裡留宿,村裡的住宿又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專門經營食宿的賓館客棧,條件跟縣城差不多,價格在100-300元之間;另外一種是純農家住宿,有的農家可能就一兩個床位,洗澡間、電視等是公用的,價格一般在30-80元每人。因為婺源景點多而分散,所以一般會選擇在村裡的客棧或農家留宿,感受農家的純朴、自然、生態、鄉土氣息。
美食
婺源的民風很純朴,你可以直接到農家去搭飯(不要選擇知名景點的農家,他們的商業意識慢慢起來了)。可以吃到笨雞,新鮮的蔬菜,還有特色鹹菜,而且費用絕對便宜,一般10元一個人就夠了。
景點分布
向西面景德鎮方向的為西線,景點有考水、文公山、坑頭、鴛鴦湖、游山村、鳳游山等;向北面清華鎮的為北線,景點有思溪延村、彩虹橋、卧龍谷、百柱宗祠、石城、靈岩洞、理坑、篁村、浙源龍天塔、虹關、吳楚分源、嚴田古樟、長溪等景點;向東面黃山(屯溪)的為東線,景點有月亮灣、李坑、汪口、江灣、篁嶺、曉起、江嶺、硯山、溪頭百丈沖婺徽古驛、高山平湖、慶源、官坑等。

2. 攸縣都有哪些旅遊景點

新攸州十景

「地以景傳,景以人傳」。山川風貌,「以人遇之而景成,以情傳之而景別」。攸縣地處湘贛邊陲,自然景觀,多姿多彩。古人以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之結合,有《攸江十景》、《南雲八景》之雅緻,今人有自然景觀與歷史建築之分類,展現今「攸州十景」之絢麗。
一洣水四塔
縣境內沿洣水有四座連成一線、氣勢恢宏的古塔:文明上塔、中塔、下塔和凌雲塔。
文明上塔位於縣城對河洣水南岸窯灣上頭,距縣城1公里。明萬曆四年(1576)知縣徐希明建。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重修。該塔八方七層,高21米,紅石為基,青磚為體,邊長2.95米,佔地面積42平方米。第一層南面有大門,高1.5米,寬0.8米,祁陽石門額,上鐫「文明塔」3字,工整有力。塔內磚砌拱頂,有階梯右旋而上,可達第四層,四層以上內空,四向開窗門,葫蘆塔頂,直插藍天。
文明中塔位於縣城西郊洣水南岸皂角市水口山頭,距縣城約5公里許。與上塔同年為知縣徐希明建造。清乾隆七年(1742)曾倒塌,第二年知縣馮運棟邀邑紳重修。全塔用青條石砌成,六方七層,高9.7米,底層邊長3.2米,佔地35.8平方米。第二層東向有門,高1.94米,寬0.64米,塔內中心有方石柱,分層疊砌至頂部,各層均以三塊條石三向延伸至塔身邊牆內,增強了塔身牢固度。塔內無階梯,中心石柱內有洞,可攀緣上。
文明下塔位於縣城西7公里處鴨塘鋪鄉桐壩村洣水的沙洲上。該塔建造年月無確切記載,比上塔、中塔稍晚,距今約200餘年。該塔自塔基至塔頂,全以紅條石砌成八方七層,高22.35米,基腳邊寬3.45米,佔地約64平方米。全塔呈橋墩形,前尖後寬,以抗水流沖擊。據說塔基深度與塔身高相等。第一層有門,高1.7米,寬0.8米,拱頂,有階梯右旋而上,可達四層,五至七層空心,各層均有窗戶。一層內原有神龕、神像,現已無存。第二層龕內有一祁陽石浮雕立人,頭戴尖笠,手持鎖鏈,楣額有「似佛」二字,兩邊對聯:「誦大乘經,身登彼岸;現本來像,光放浮圖。」兩側原有青石碑刻,現已無存。第三層內有青石浮雕觀音坐蓮像,第四層內有哪吒鬧海浮雕。塔身處於河中,挺立中流,雖常遭洪水沖擊,久經風雨,仍巋然屹立。
凌雲塔位於縣城西10公里的馬鞍山上,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知縣趙勷偕合邑紳士建,距今170餘年,是四塔中最晚的一座。然該塔八方七層,高16米,塔基邊長4.6米,佔地面積102平方米,乃四塔中最大者。塔基及第一層為紅條石砌,二層以上為青磚砌成,內有階梯右旋而上,亦可達第4層。各層內刻有石刻龍、獅、人物浮雕。第一層楣額書「凌雲」二字,下鑲二龍戲珠浮雕,工藝精細;五層以上為空心,各向有窗門,塔尖葫蘆寶頂尚為完好。該塔地處攸縣衡東兩縣交界處,地勢雄偉,由此而東望,與文明下塔、中塔、上塔連成一線,成為一道風景線。
二靈龜峰寺
「龜峰觀濤」為「南雲八景」第一。龜峰,即靈龜峰,峰上有寺,原名張鏜庵,後改靈龜峰寺。
靈龜峰寺始建於明末,佔地面積563平方米,座東南朝西北,前為山門,楣額「威鎮靈峰」為清乾隆年間攸縣知縣張健所書。中為觀音閣,閣右為大殿。大殿為硬山頂,封火山牆,面闊三間。
靈龜峰孤峰聳峙,洣水南來,匯攸水於峰麓,西有石牛頭,南有白茅州,靈龜寺巍然屹立,俯瞰江流。清劉愈描繪靈龜峰景緻說:「孤峰江山峙,帶雨始登臨。小徑當門曲,歸帆隱霧深。亂雲吞怪石,竹景倒潭心。漫與山僧話,涼風吹客襟。」有人曾撰有「靈龜峰,峰上生風,風吹楓動峰不動;白茅洲,洲子泛舟,水推舟行洲未行」對聯,概括靈龜峰山水之美。
白茅洲在縣城東對河,隔河與靈龜峰相望。居民植竹為界,四時種植瓜、菜、姜、芋,是著名的蔬菜種植地。
三陽升仙觀
陽升觀,地處司空山群峰環繞之中。南朝官居司空的張巴玉曾在司空山修道,傳說張巴玉於梁天鑒二年(503)八月十五日白日升天,殿宇始建於唐天寶七年(748),唐玄宗有感於張司空升仙事跡,由皇廷派員選址敕建,並賜名朱陽觀。北宋政和三年,徽宗皇帝旨派荊湖南路運轉使副使程元佐修復並擴建,為附會張司空白日升天的故事,宋徽宗下詔改朱陽觀為「陽升觀」。
陽升觀前瀕南水,後靠三清峰。畫屏峰呈於前,獅子峰、鳳凰峰附於左右。案前紫蓋、香爐(峰),案下大小蓮花(峰),群峰拱衛,一水環流,陽而不露,高而不亢。全觀由東西川門、戲台、坪院、鋪屋、山門、前殿、正殿、後殿、玉虛宮、蕊珠宮、宗師堂、夫人廟等組成,從山門入前殿,從前殿至正殿,次第而登,分別設台階31級半、7級、3級,以示代表攸縣31都半,周圍7縣、3省地域,即司空影響所在。
東西川門楣額「道通天地」、「法貫古今」,飾有泥塑浮雕麒麟,山門正中楣額「陽升觀」三字,左右門楣為「雲車」、「風馬」。
宋·明清以來,陽升觀香火旺盛,明洪武元年(1368)、清嘉慶十年(1805)、道光二十五年(1843)、光緒十九年(1893),都對陽升觀進行了較大規模的修復。山門楹聯:「唐宋敕建以來名山不朽;慶光重修而後,福地長留。」概括了這一歷史。
陽升觀東一公里處的老爐峰下,建成陽升觀水電站,420米長的管道,1070級石階直上峰巔,猶如長龍上天,山頭保留了「噴頭石」、「猴面石」兩處景點。
四寶寧禪寺
寶寧寺在縣城東北50公里的黃豐橋鎮烏井村的聖壽山主峰之下,風景幽美,為一佛教勝地。
聖壽山原名烏龍山,也稱烏金山,因盛產煤炭得名。烏龍山側峰飛瀉而下,有「五虎下山」之勢。又有象形山在左、馬頭嶺在右形成猗角。頂峰石岩林立,如坐、如攀、如奔、如躍,千姿百態。其中空王台,目空一切,尤為奇特;千佛岩似百僧聽法,充滿神秘色彩。靈鷲石兀立危崖,頭部呼嘯而出,看似千鈞一發,實則穩如磐石。文殊岩古藤如須,蒼水石水花如瀑。一派「細草迷山徑,鳴泉雜鳥聲。雲排千谷暗,煙簇一林平」的景色。
唐天寶十年(751),攸縣人曠長髭,選擇了這塊集秀、幽、險、奇的風水寶地,結茅而居,開創了保寧寺。唐天佑四年(907),馬殷建楚國,以長髭法孫保寧勇禪師壽高道高,賜「聖壽」號,因賜保寧寺山名「聖壽山」。清初胡作傳有詩:「壽山靈氣鷲投鍾,朝旭含煙匝錦蓉。溪折繞堤重溯谷,崖懸絕頂又飛峰。矗凌霄漢鎮三楚,俯瞰瀟湘胚五宗。為問春秋幾甲子,如何奪得馬王封。」民國初期,了悟和尚題聯:「大千世界無雙地;不二法門第一山。」稱譽聖壽山。聖壽山勝跡,除保寧寺外,尚有楚興寺、聚龍仙、天蓬岩以及卓錫泉、禪宗樟、普同塔等。
從唐五代至宋元期間,寶寧寺香火一直很旺,成為湖南名剎和佛教南嶽、江西兩系的交往中心。曠長髭及法嗣石室、法孫勇禪師都是得道高僧,他們的語錄和行跡都在佛教典籍《五燈會元》、《景德傳燈錄》、《指月亮》等書中有記載。
據《寶寧寺志》記載,寶寧寺有殿、堂、樓閣、台共24座,譽為「十方叢林」。全院分三進,前有關聖殿、韋馭殿、鍾鼓樓,中有大雄寶殿,左有寮室齋堂,右有方丈「千人床」,後有觀音閣、祖師堂、功德堂。共有房屋100間,佔地面積14畝。
寶寧寺現存的寺院殿宇,是清光緒二年修復擴大的模式。
寺前100米處有攸河流過。一口放生塘,緊靠寺的右邊;寺後層巒聳翠,五個側峰飛躍而下,俗稱「五虎下山」;寺前有鍾山、鼓石、蓮花峰、錫杖峰;寺左有象山,寺右有馬嶺;寺後有「空王觀日」、「千僧聽法」、「靈鷲雷音」、「蒼水飛雪」、「茵石靈蹤」、「文殊化身」以及「聖壽無雙」等勝跡。
寶寧寺還有享譽中國佛教界的「三絕」、「三奇」。三絕:一是普同塔,二是祖師塔,三是《寶寧寺志》和王夫之的《寶寧寺志敘》。三奇:一是千年沉水樟,二是四季青綠的觀音芋,三是常汲不涸的千年古井。
寶寧寺在中國佛教史上有一定的聲譽和地位。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佛教界吳立民大師為寶寧寺題寫了《寶寧寺及曠長髭墓足稱國寶》的墨寶。全國著名寺廟中編修志書的在北有少林寺,南有寶寧寺,且王夫之為寶寧寺志作序,更為可貴。因此「北有少林,南有寶寧」之說盛傳中國佛教界。
2006年寶寧寺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五皮佳水洞
皮佳洞又名皮水洞、水頭洞。位於鸞山鎮皮佳村。洞長30餘華里,上為泥洞,中為石洞,下為水洞。洞內有石鍾乳凝成的田園、觀音菩薩、羅漢和石筍、石鼓、石桌、石凳等形狀。據聞,石洞可與柏市鎮的禹洞相連,也與天蓬岩洞相通。洞內有歷代文人墨客所題詩句。宋代隱士皮文通,曾卜居洞側,因而得名。下洞泉水洶涌而出,清澈明靜,四季不涸,匯成鸞山東江,有「楚水源頭」石刻在出口岩壁。
現經投資開發,緊鄰洞口修建了人工湖和農家山莊,洞內修建了游道,疏通了水路,配備了燈光,觀光游覽甚為壯觀。
更多的圖片+文字介紹:http://www.430223.com/bbs/xiangxi.asp?id=1534&page=1
攸縣旅遊網:http://www.430223.com/lvyou/

3. 攸縣酒埠江風景區詳細資料

漕泊鄉是攸縣酒埠江風景區的重要旅遊鄉鎮。近年來,該鄉在「旅遊興鄉」工作中,突出「鄉土旅遊」主題,開發鄉土觀光奇景,發展鄉土購物特產,建設鄉土居家新城,真正讓遊客「游有所處,購有所需,娛有所樂」,不虛鄉土之旅!

開發鄉土觀光奇景

漕泊是羅宵山脈的「懷中驕子」、酒埠江風景區的「掌上明珠」。

酒埠江風景區緣何魅力四射?除了酒仙湖區的「水」,更有漕泊境內的「洞」。

漕泊鄉是我省首批省級地質公園酒埠江地質公園的核心地質遺跡保護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貌景觀齊全,有奇特的溶洞、地下河、天坑、瀑布、溫泉,並與山水相依的柏市、巒山、蘭村、黃豐橋等旅遊鄉鎮,構成了天然的岩溶博物館,其中各種大型天然溶洞多達120餘個,形成國內最密集的溶洞群,已探明的大型溶洞有白龍洞、海棠洞、禹王洞、皮佳洞、鳳凰洞、青蛇洞等10多處。

漕泊鄉「白龍洞景區」,由政府「搭台」,讓民資「唱戲」,形成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多元投入,企業經營」的鄉土旅遊景點綜合開發格局。白龍洞景區主要景點有白龍洞、獻花岩、海棠洞、三洞峽、峽山書院、金仙觀、佛教勝地石濤寺、洪秀全紀念館、紅色革命勝地東沖兵工廠等。

由長江實業公司投資開發的白龍洞,以奇、險、全、美著稱。洞內鍾乳石千姿百態,琳琅滿目,洞中隱洞,樓上藏樓,構成一座令人留連忘返的地下謎宮。洞中的白龍馬、石河床、石鍾音樂、古生物化石更是「四絕」。中國地質科學院溶洞研究所所長朱學穩教授在考察白龍洞後,贊其「景賽黃龍洞,奇勝蘆笛岩」。白龍洞於前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每年吸引了10多萬遊客。

白龍洞景區的成功開發,極大地增強了漕泊鄉「挖掘鄉土旅遊珍稀資源,實現旅遊產業興鄉富民」的信心。他們積極配合縣里對酒埠江風景區的整體開發建設,主動服務,當好開路先鋒,努力創造最優發展環境。

舉全鄉之力,全民介入,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次艱難跋涉,鄉村幹部和當地農民樂為專家考察團當向導,先後發現國內罕見的一條長達10餘公里的地下陰河和一個可同時容納200人沐浴的溶洞溫泉。地下陰河位於漕泊鄉至柏市鎮之間,是湘江支流m水的重要源頭之一。陰河流經處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溶洞,水量豐富,洞內鍾乳石、石筍無數,景觀神奇。陰河入口處的山頂,是中國藏傳佛教密宗的集大成者、世界佛教協會前主席陳健民閉關修煉處———獻花岩,陰河出口處是大名鼎鼎的禹王洞瀑布,遊人到溶洞,就能夠聽見水流聲,可以看見地下陰河的一部分。溶洞溫泉位於與漕泊鄉毗鄰的柏市鎮,水溫常年處於攝氏39.8度,富含礦物質。今年10月,廣西桂林溶洞研究所的專家和英國「切爾希」溶洞探險隊對「獻花岩———禹王洞」地下陰河進行了地質地貌調查和探險;11月,美國「紅玫瑰」探險隊慕名而至,來此考察。這兩項珍稀資源給湘東名勝酒埠江風景區增添了兩道亮麗風景。專家斷言,此條地下陰河可望打造成「世界上最長地下河漂流」的旅遊品牌,攸縣溶洞群有望形成「國際品牌」。

漕泊鄉不僅「奇洞」誘人,更有「秀山」、「麗水」醉人。目前,正在開發的「太陽山景區」,宛若清水出「芙蓉」。太陽山景區位於漕泊、巒山、蘭村3個鄉鎮的交界處,以山、石、泉為主要特色,主要景點有桃源谷、仙人橋、七里峽、滴玉石瀑布、太陽山等。其中桃源穀穀長7公里,溪水繞峰穿峽,清澈如碧;兩岸危崖峭壁,怪石嶙峋,森林茂密,濃蔭匝地,是個天然的大氧吧,各種珍禽異獸,奇花異木同生共榮,構成極為雋秀、清悠的生態環境。七里峽延綿數里,峽谷曲折幽深,間或絕壁幢幢,間或瀑雨漣漣,更有「仙人橋」飛架東西,「神女峰」橫亘南北,天然美景,目不暇接。

發展鄉土購物特產

漕泊鄉充分發掘野菜資源優勢,做大做強野菜臘焙產業,進而掀起鄉土旅遊購物的綠色熱潮。

漕泊以及攸縣東部地區及江西境內的綿延幾千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嶺,是野菜生長的天然基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加上人工培育基地,野菜資源非常豐富。有些野菜如乳參、野芋等,在湖南境內都是稀有的,甚至是獨一無二的。在臘焙食品方面,漕泊的臘焙肉、豬火腿、腌魚在民間也都有傳統、有市場、有名氣。漕泊出產的一些土豬、土雞、肉牛、黑山羊,因用農家傳統方法喂養,其肉質、口味、營養成分都深受城裡人的青睞,而且存量也多。

鄉土觀光,帶動了鄉土購物。鄉黨委、人大、政府明察秋毫,迅速成立旅遊產業開發辦,以旅遊開發為契機,以野菜文化節為載體,以民俗文化村為平台,以「公司+農戶+基地+市場」的形式為產業鏈,每年還從財政中列支專項經費,用於對野菜臘焙產業實行全方位的扶持和引導,使之不斷提質增效。

今年來,漕泊鄉旅遊開發辦建立了以11家農戶為股東的100畝集中連片的股份制野菜示範園,政府從信息、技術、資金、生產、加工、銷售等方面提供一條龍服務。示範園內種植的多種野菜和新型瓜果,一上市就被消費者搶購一空。在政府的扶持下,漕聯村村主任鍾偉民,組建了湖南株洲白龍野菜臘焙食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擁有先

進的山野菜、臘焙食品兩條加工流水生產線和微菜、香椿、乳參等5個千畝人工野菜培育基地,以及上萬畝天然野菜基地,年生產加工能力達1000多萬元。公司目前已開發生產的乳參、白龍筍、山裡焙肉等20餘種鄉土特色產品,產品熱銷三湘四水,有的還打進了國際市場。其中「白龍八野」菜不僅成為湘東菜系中的「八大名菜」,而且還有著「醫食同源,葯食同用」的野菜醫療保健價值。在今年11月份舉辦的「第五屆湖南省(國際)農博會」上,「白龍八野」中的「白龍煙筍絲」獲得「金獎」。

據漕泊鄉旅遊產業開發辦分析估算,遊客到風景區消費,有80%是用於購和娛,其中50%以上是用於采購鄉土特產,今年僅野菜臘焙食品收入就高達5000萬元。

建設鄉土居家新城

漕泊鄉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努力建設體現觀光、購物、休閑、健身於一體的鄉土旅遊集鎮,營造良好的鄉土居家新城。

立足沿公路發展的帶形集鎮,著力發掘和利用集鎮及周邊環境景觀資源,盡可能地克服和減少公路集鎮的不利影響,從街道、建築、綠化和空間布局等各個角度改變渠式集鎮形象,形成收放有序的街道空間。整合白龍路西廂用地,適當集中同類功能用地,逐步形成串珠式集鎮形態,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生態的、有鮮明特色的山區鄉土居家新城———「深谷幽蘭」,使之成為集登高觀景、植物博覽、超市購物、休閑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風景區。

在集鎮中心區的入口和出口各規劃了一個交通環島,在環島中央分別設計了「門」和「白龍出洞」兩件雕塑,作為集鎮的標志性景觀。「門」的形態莊重,虛實結合,意為「歸家之門」、「開放之門」。

白龍路穿鎮而過。在白龍路北面規劃修建一個小廣場和山門,作為集鎮的公共活動中心和公園入口,敞開了街道空間,形成了一個景觀節點。

從出口往白龍洞方向,尊重道路和溪流的自然線型,規劃了兩個自然村落,盡可能地不改變村民的生活、居住環境,適當保持現有村落形態,並以此作為民俗文化農家樂基地。

在綠化種植方面,採用草地、花草和喬木搭配的原則,形成高低錯落、層次豐富的綠化效果。同時根據自然地形,形成一定的坡地,在坡度較大的地方採用地方材料護坡選景,形成一些鄉土自然景觀的微縮。

漕泊鄉今年又投入300多萬元,切實加強集鎮街道建設。鄉土居家新城那淳樸而綽約的風姿,令遊客眼前一亮!

「深谷尋幽蘭,雲靄繞青磐。梭梯欲奔月,聽笛至天明。」去過漕泊鄉的遊客,無不從內心深處發出「不可不來,還要再來」的感慨,那是對鄉土的深深眷戀,對鄉情的永恆神往……

4. 攸縣,茶陵,醴陵有滴滴打車嗎。 這三個地方有哪些旅遊景點。 這三個地方,有住宿比較便宜的嗎

復醴陵:醴陵市博物館、狀元洲制文化公園、淥江橋、淥江書院。
茶陵:茶陵雲陽山AAAA、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茶陵縣烈士陵園、鹿原陂、丹霞地貌名勝景區、湘山公園、紅軍村和紅軍牆、湘山古塔、南宋古城、紅軍學校、酃縣革命烈士紀念碑、洣泉書院、茶陵鐵犀、毛主席在茶陵的住室、三河洣水風光、雲陽國家森林公園。
攸縣:酒埠江風景區、仙人橋景區、紅軍東沖兵工廠、攸縣寶寧寺、攸縣白龍洞、攸縣梯田、攸縣靈龜寺、陽升觀、文明中塔、桃花谷。

5. 攸縣的旅遊景點

攸縣有「鸞山配鳳嶺,金水繞銀坑」的美譽。尤其是酒埠江風景區,集山湖、溶洞、地熱資源於一體,已被認定為國家級地質公園,景觀奇特多樣,有酒仙湖、百丈瀑、溫泉等水體景觀,古銀杏樹、紅豆杉、方竹等森林景觀,攸西松山觀,寶寧寺、洪秀全紀念館、紅軍兵工廠等人文景觀,已探明120多個大型溶洞,是南方地區最大的溶洞群,其中長達10公里的禹王洞地下河是中國已發現最長的地下河之一。
桃花谷
是攸縣酒埠江風景名勝區里的自然生態谷和酒埠江地質公國內的古河道,全長2000餘米。谷內環境清幽、植被茂盛、溪流清澈、碧潭飛瀑、亂石穿孔,各種奇禽異獸,珍稀植物、名貴葯材隨處可見。春天,櫻桃、杜鵑漫山紅遍:秋天,獼猴桃、野萄葡掛滿山溝。天然谷中,有山裡人家、迎客石、雙流擊石、落玉流翠、五疊泉、雙石門等主要景點。
白龍洞
白龍洞地處株洲市攸縣漕泊鄉境內,為天然碳酸鹽溶洞,長7公里,洞內景色奇秀,其發現時間不過數年,但知名度越來越大,有「奇比張家界黃龍洞,秀超桂林蘆笛岩」的美譽。白龍洞在湖南百強景點評選中榜上有名 。
酒仙湖
酒仙湖位於攸縣酒埠江風景名勝區酒埠江鎮的東南部,為國家級大Ⅱ型水庫和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它始建於1958年,1960年合閘蓄水、湖區集水面積為610平方公里,總蓄水量為 3億立方米,平均寬度為500米,最大寬度為2300米,平均水深37米,深水航道為24公里。
寶寧寺
千年古剎寶寧寺坐落在攸縣酒埠江風景區酒仙湖景區酒仙湖之濱,地處黃豐橋鎮烏井村。寶寧寺創建於唐天寶10年即公元751年,是湖南最早的佛教禪院之一。
寶寧寺為佛教南宗曹洞宗祖庭,從唐五代至宋元期間,寶寧寺香火一直很盛,成為湖南名剎和佛教南嶽、江西兩系的交往中心。寶寧寺現存的寺院殿宇,是清光緒二年修復的模式,前後有三進,殿、堂、樓、閣、台共24座。寶寧寺在中國佛教史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和地位,「北有少林,南有寶寧」之說盛極中國佛教界,一代佛學泰斗吳立民評價寶寧寺為「國寶」。
陽升觀
陽升觀,系新攸州十景之一,位於縣域東南25公里之蓮塘坳鄉,地處司空山群峰環繞之中。始建立唐天寶七年(748年)。前瀕南水,後靠三清峰,畫屏峰呈於前,獅子峰、鳳凰峰附於左右。山門有一楹聯道:「唐宋敕建以來名山不朽;慶光重修而後福地長留」,此聯概括了該觀的歷史。觀前一公里處的老爐峰下建有陽升觀電站,420米長的管道,1070級石階直上峰巔,猶如長龍上天。
桃源谷
桃源谷是攸縣酒埠江風景區的自然生態谷,是酒埠江地質公園的古河道,全長2000餘米。谷內環境清幽、植被茂盛、溪流清澄、碧潭飛瀑、亂石穿孔。山上奇禽異獸,珍稀植物,名貴葯材處處可見。春天櫻桃、杜鵑漫山紅遍;秋季獼猴桃、野葡萄掛滿山溝,人處其景心曠神怡,是一個天然氧吧、健康旅遊的聖地。經濟的飛速發展,促進了全縣的內外貿易。全縣與海內外的貿易交流往來十分活躍,可謂商賈雲集、貨暢其流。位列「湖南五大市場」之一、湘東市場之首的皇圖嶺農貿市場吸引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生意人。商城,成為湘東地區又一處火爆的商業中心
靈龜寺
據《攸縣志》同治版記載,靈龜寺始建於明末,位於城東米水河畔靈龜峰之巔,邑紳劉伯相建「元帝祠」於峰頂,縣丞余有為建「如斯亭」於山腰。後有縣衙牢吏張鏜在峰麓出家將祠名改為「張鏜庵」。明教諭楊世桂改「張鏜庵」為靈龜寺
靈龜寺位於攸縣城東1.5km的洣水河畔。其山勢一峰獨秀,如龜出穴,踞水上游,享有「梅城第一峰」之美稱。峰頂一寺,名靈龜寺,鍾鼓常鳴,香煙縷縷,奇峰古剎,巍然屹立。崗環水繞,氣象萬千。
馬鞍山
馬鞍山位於今攸縣鴨塘鋪鄉陰山港村,古陰山縣的位置就是現在陰山港這個地方,居洣水北岸,在濁江匯入洣水處。當時的陰山縣管轄包括今攸縣西北部分地區及今株洲、湘潭、衡山、安仁等部分地方。陰山港南面至今仍有大量漢墓群露出表面。凌雲塔
位於縣城西10公里之鴨塘鋪鄉陰山港村馬鞍山上,地處攸縣、衡東兩縣交界處。據《攸縣志》同治版及碑刻記載:該塔始建於清嘉慶丙子年(1816)。它是洣水四塔最晚的一座,然又是最大的一座,形制相似於上塔和下塔。但在藝術裝飾上是頗有匠心。塔高29.3米,塔基邊長4.6米,佔地面積為102平方米。該塔八方七層,第一層以下為紅條石砌成,第二層以上為青磚結構。第一層門楣額上書有祁陽石橫式草體「凌雲」2字,左邊是豎書「嘉慶丙子」,右邊相應為「合邑公建」,下鑲青石質「二龍戲珠」浮雕畫、階梯右旋可達七層。2008年,凌雲塔被評為株洲市文物保護單位。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