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參加港珠澳旅遊團
❶ 在香港如何船游港珠澳大橋
08:00-18:00廣州出發 船游港珠澳大橋(免港澳通行證)
08:00起義路與惠福路交界十字路口(青雲書院)公園前J出口集合出發(具體以導游通知為准),抵達珠海。→【珠海圓明新園】→午餐自理→船游【港珠澳大橋】(乘船游覽90分鍾)近距離體驗港珠澳大橋→【灣仔海味市場】→返回廣州
08:00-19:30廣州出發 車游港珠澳大橋+野狸島(需香港簽注)
08:00起義路與惠福路交界十字路口(青雲書院)公園前J出口集合出發,乘車出發珠海野狸島,又被稱作"名亭公園", 位於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東部的情侶路邊,是離珠海市區最近的海島,西距大陸400米,南距菱角咀1.5公里。 面積為0.291平方公里。珠海歌劇院"日月貝"就坐落在此島上。
午餐已含
前往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乘【粵港穿梭巴士】登港珠澳大橋(乘車游覽40分鍾,含往返雙程):乘粵港巴士游覽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長約6.75公里,沿途欣賞鋼索塔「風帆雙塔」、「海豚三塔」、「中國結雙塔」、海底隧道、東西人工島等跨世紀工程。遊玩完畢後,結束行程,返回溫馨的家。08:00-17:00深圳出發 港珠澳大橋+銅鑼灣(需香港簽注)
◆08:00 福田口岸集合,在導游的帶領下乘坐穿梭巴士前往香港落馬洲,隨後換乘旅遊大巴前往香港。
◆09:30 香港落馬洲乘車前往香港仔避風塘(贈送項目,30分鍾)
香港仔避風塘是指香港仔與鴨脷洲之間海面的避風塘。香港仔原為一個極具傳統特色的漁村,而香港仔避風塘一直以來都是本地漁民的庇護港,數百漁村居民仍保留著以漁船為家的傳統生活方式。贈送特色懷舊項目:乘坐【舢舨船】游覽香港仔漁港;穿越水上人家,即可飽攬昔日漁港的風貌,觀賞世界海上餐廳之一的【珍寶海鮮舫】,又可以近距離參觀現代化千億遊艇。
◆12:00 市區中餐(約 30 分鍾),餐標港幣 100 元每人
◆13:00 銅鑼灣商業區自由活動(約 60 分鍾)
香港銅鑼灣位於香港島的中心北岸之西,是香港的主要商業及娛樂場所集中地。區內有多家大型百貨公司及大型商
場,包括:崇光百貨、時代廣場、利舞台廣場以及世貿中心。銅鑼灣購物區亦是世界租金第二貴的地段,僅次於
美國紐約的第五大道,現在銅鑼灣已成為尖沙咀以外最重要的旅遊區。在銅鑼灣到處可見香港百年交通工具-叮叮車
(又叫雙層有軌電車),它行駛的路線是香港最繁華的商業中心,這種只有香港島才有的交通工具,實際上是
一種雙層有軌電車,由於開車時司機踩到踏腳車子會發出"叮叮、叮叮。.."的聲音而著名,故人們喊它"叮叮車"。叮
叮車已成為香港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深受香港人喜愛。
◆15:00 指定時間集合,乘坐旅遊巴士前往香港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辦理離境手續(約 15 分鍾)過境後乘坐專用穿梭車「金巴」,乘車約 40 分鍾前往珠海公路口岸。(在金巴行駛過程中不可以下車游覽,遊客只能在港珠澳大橋的香港關口及珠海關口停留及拍照留念)
◆17:00 珠海珠澳口岸出關後集合返回深圳市區(約 3 小時 左右車程)
人員集齊後乘車回深圳市(下車點:深圳大北門或深圳大劇院)。如果不需要返回深圳的遊客在珠海的珠澳口岸散團08:00-17:00深圳出發 港珠澳大橋+大嶼山(需香港簽注)
◆08:00 福田口岸集合,在導游的帶領下乘坐穿梭巴士前往香港落馬洲,隨後換乘旅遊大巴前往香港。
◆10:00 抵達東涌纜車站乘纜車上昂坪(含纜車),抵達【昂坪市集】→【寶蓮禪寺】→【天壇大佛】
◆14:00 集合乘纜車下山
◆15:00 乘坐港珠澳大橋金巴,近距離觀看港珠澳大橋,前往拱北口岸。
◆17:00 車游珠海有名的情侶路,遠觀珠海漁女→返回深圳,遊客只可於深大北門、深圳大劇院兩個地點下車。終點抵達深圳大劇院,結束愉快旅程07:40-21:30珠海出發 港珠澳+香港觀光(需香港簽注)
07:40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集合,在領隊帶領下前往香港
星光花園(30分鍾)→免稅店(90分鍾)→午餐(已含40元/人/餐,等待就餐時間巧克力店20分鍾)→太平山(60分鍾)→會展中心金紫荊廣場(30分鍾)→夜遊維多利亞港(45分鍾,含晚餐)→香港東人工島
東人工島-珠海(金巴40分鍾),21:30結束行程07:40-21:30珠海出發 港珠澳+香港純玩觀光(需香港簽注)
07:40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集合,在領隊帶領下前往香港
星光花園(30分鍾)→午餐(已含60元/人/餐)→尖沙咀海港城自由活動(90分鍾)→太平山(60分鍾)→會展中心金紫荊廣場(30分鍾)→夜遊維多利亞港(45分鍾,含晚餐)→香港東人工島
東人工島-珠海(金巴40分鍾),21:30結束行程
❷ 深圳如何座車經港珠澳大橋到澳門
)|M105路 轉 深圳蛇口-九洲復港(首班制) 轉99路 轉 3X路
5小時16分鍾(83.2公里)| 步行3.2公里 |132元
上車站華新村
乘坐時間太早
起
廣東省深圳市
步行481米至華新村(約7分鍾)
M105路(蛇口郵輪中心方向)
華新村上車
蛇口郵輪中心下車
運營時間:06:00-21:30 約15分鍾/趟27站
步行704米至深圳蛇口(約11分鍾)
深圳蛇口-九洲港(九洲港方向)
深圳蛇口上車
九洲港下車
約30分鍾/趟1站
步行329米至九洲港(約5分鍾)
99路(拱北口岸總站方向)
九洲港上車
拱北口岸總站下車
首:06:25末:21:25約11分鍾/趟10站
步行1.1公里至關閘馬路(約17分鍾)
3X路(亞馬喇前地(總站方向)
關閘馬路上車
殷皇子馬路下車
運營時間:07:00-10:00,10:00-16:00,16:00-20:00,20:00-23:00 約8分鍾/趟7站
步行518米至終點(約8分鍾)
終
澳門特別行政區
❸ 為什麼很多人説《縱橫大灣區》中是深圳被港珠澳拋棄了
「特區特不特」的爭論雖然被人為制止,後續影響卻不可小覷。這就像落了根的風濕病痛,每遇潮冷天氣,便要發作一番。
1997年,香港回歸,深圳經濟特區特下去的一大理由——照應香港回歸——似乎已經不是理由了。那麼,香港回歸之後的深圳何去何從?你對深圳的未來是看好還是看衰?你之於深圳,是到來還是離去?坊間所謂「深圳主義者」的自覺,深圳人對於深圳城市命運的理性思考,實始於此時。1997年6月來到深圳的金心異,後來寫了篇網路長文《深圳,你是到來還是離去?》,並與網路名篇《深圳,你被誰拋棄?》的作者咼中校各持「樂觀」、「悲觀」姿態,互為「黑白臉」,長期爭辯。同樣於1997年來到深圳的老亨,也是基於對「深圳問題」的執著,創辦「一切與深圳有關」的因特虎網站,專議深圳人、深圳事,並由此醞釀提出「深商說」。「深圳主義」,一時洛陽紙貴。
似乎就在深圳繁華漸褪之際,上海浦東卻正光鮮登場。巨大的反差,引發了深沉的思考,也引發了狂風暴雨般的論爭。
06
六問:嶺南,可堪承受商業文明之重?
平安、招商、中興、華為等企業總部的可能外遷是「拋棄論」的重要表徵,以至於後來每每指陳「拋棄論」不成立,都以這些企業總部依然安守深圳作為反證,卻無人深究:是企業外遷引發了「拋棄論」,還是「拋棄論」阻遏了企業外遷?
但是歷史上「粵企遷滬」確是不爭事實。
幾千年來,中華文明的主要舞台一直是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始終未能進入主流。明清以降,伴隨著西方商業力量的崛起,濱海之地先近商,廣東開始由農業文明的邊緣轉而成為商業文明的高地。廣州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最繁華的一個商業中心,這是粵商第一次在中國歷史上扮演了商業龍頭老大的角色。然而,這把老大交椅還沒坐熱,就被當時還只是個小弟的上海奪走了。五口通商以後,上海憑借地緣優勢,從小小的凇江縣一下子躍升為中國乃至世界性的商業中心。
一個被很多人都忽略了的史實是:上海商人的始祖,主要的不是寧波幫,也不是江蘇幫,而是廣東幫。近代粵商後來大多成了滬商。活躍在近代上海的廣東人不可勝數,僅廣東香山小縣,就有孫中山、容閎、唐紹儀等名流,徐鈺亭、徐寶亭、徐潤、唐廷樞、唐廷植、唐瑞芝、唐國泰、莫仕揚、鄭翼之、徐渭南等買辦,郭樂、郭標、郭泉、郭葵、郭琳爽、馬應彪、蔡昌等百貨業巨頭,方舉贊、馬玉山、鄭伯昭等實業界巨子,還有撰寫《盛世危言》的鄭觀應,藝術家鄭君里,音樂家蕭友梅,電影明星阮玲玉,武術明星盧煒昌、陳公哲……,可謂猗歟盛哉!
反觀廣東,第一個剿絲廠、第一個織布局、第一個造船廠、第一個電信局、第一個銀行、第一條鐵路……,無數近代商業的第一都是因為粵商的參與,但是當上海後來居上的時候,廣州卻在一場大火之後一蹶不振。
第一批睜眼看世界的人、第一批出洋打工經商的人、第一批海外留學的人、第一批為創建資本主義的民主共和國奔走呼號的人……,廣東人以「敢為天下先」的膽識和作為前所未有地改變著中國,但是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時間里,在商業文化和商業制度方面的創造性成就,廣州商人一千年也未曾達到。
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歷史似乎在經歷另一次輪回。改革開放自廣東始,自深圳始,成千上萬的人們南下廣東,投奔深圳,他們在早期的改革開放中篳路藍縷、胼手胝足,打造出平安、招商、中興、華為這樣的深圳名企,現在卻有可能因為浦東開發而北遷上海!正是因為「拋棄論」直截了當地揭示了這種可能,才引發了人們的共鳴,也促使人們深思:現代商業文明女神的裙裾掃過廣東之後,會不會又在上海飄落?珠江三角洲是否天然不具備產生偉大商業城市的條件?廣州、深圳是否僅僅是特殊政策背景下曇花一現的商業奇葩?嶺南到底有無成為偉大商業中心的天賦條件?萬千菁英,是該繼續南渡,還是應該北歸?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因特虎老亨開始系統研究「深商」問題,並於2006年出版第一本關於深商的專著——《深商的精神》。
在對中國商業歷史和商幫歷史的梳理過程中,老亨注意到,曾在《史記》中寫過《貨殖列傳》的司馬遷,對楚越之地為何「不是經商處」,有過一段精彩的描述:
「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耕魚,或火耕而水縟,果隋嬴蛤,不待賈而足。地勢饒食,無飢饉之患,以致偷生,無積聚而貧。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沂泗以北,宜五穀、桑麻、六畜,地少人眾,數被水災之害,民好畜藏,故秦、夏、梁、魯好農而重民。三河、宛、陳亦然,加以商賈。齊、趙設智巧,仰機利,燕、代田畜而是蠶。」
太史公的意思:江淮以南、楚越之地,自然條件比較好,人們不耕、不織,尚不至於飢寒,商業就更無必要了。沂泗以北,秦夏梁魯,天災人禍的,必須常備不時之需,所以平時要加緊耕作,發展農業;養蠶織布,發展工業;仰機取利,發展商業。
嶺南更在江淮以南、楚越之南了,古稱南越。植被之豐,水草之茂,更勝江南,更不是商業形勝之地。後來,江南商業的發展是與北方過度開發、糧草資源匱乏有關的。加之戰亂頻仍,於是衣冠南渡,繁育江南。江南糧棉絲茶要大量供應北方需求,成了大宗商品,於是開始了集約生產,長途販運。這是江南商業繁榮的肇始。
嶺南則不同,嶺南的物資救不了北方的急。逶迤峻峭的南嶺是南北交通的腸梗阻,南越的物產無法通過古代陸運系統或自然水系大規模向北方輸送,只有看起來比較希奇古怪的輕巧物件如珍珠、瑪瑙、象牙、香料、海外器物等,才可以翻山越嶺,抵達北方宮廷大院,獲得王公貴族的青睞,賺取價值不菲的回報。廣州,就是因為既能將夷人勢力屏障於外、又能將番邦珍奇納貢於上,才得以成為中國兩千年不曾關閉的對外貿易商埠。
正是這一絲未曾掐斷的聯系,使西方商業文明得以在廣州試水,得以在澳門立足,得以在香港成氣候,得以在近現代、乃至當代以來深刻地影響中國歷史的方向與進程,這是廣州商埠與古寧波商埠、古泉州商埠大大不同的地方。
當農業傳統過於沉重,商業新苗無法在本土萌發的時候,廣東成為嫁接外來商業文明的枝椏,這一點,是太史公也未曾料想得到的。
與徽商的財富得自國內貿易不同,粵商的財富得自國際貿易;與晉商的財富得自歐亞內陸也不同,粵商的財富來自浩瀚的海洋。
早在西漢初年,漢武帝平南越後即派使者沿著百越民間開辟的航線,從廣州出發,帶領船隊遠航南海和印度洋:經過東南亞,橫越孟加拉灣,到達印度半島的東南部,抵達錫蘭(今斯里蘭卡)後返航。
漢武帝時期開辟的航線,標志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端。經魏晉時期的拓展,到隋、唐、宋代,以廣州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已經空前繁榮。當時廣州與南洋和波斯灣地區有6條定期航線,其中最著名的一條航線叫做「廣州通海夷道」:由廣州起航,越南海、印度洋、波斯灣、東非和歐洲,途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長14000公里,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國際航線。
盛唐時期,每日到達廣州的海外商船11艘,一年4000多艘。每船載200人,一年有近80萬客商抵達廣州。詩人劉禹錫因此感嘆:「連天浪靜長鯨息,映日帆多寶舶來。」宋元時義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稱:「整個義大利都沒有這個城市的船隻多」。
明清海禁,只剩廣州「一口通商」,官方主導的對外貿易達到極盛,出現了財大氣雄的「十三行」。彼時的廣州城「番珠犀象如山,花鳥如海,番夷輻輳,日費數千萬金,飲食之盛,歌舞之多,過於秦淮數倍」。嘉慶10年,僅朝廷正稅,就達到1,641,971兩,而當時清政府全年財政收入不過8000萬兩。廣州因為海外貿易,成為「天子南庫」。廣東商人更是長袖善舞,獲利豐厚。十三行首富伍秉鑒個人財富多達2600萬兩,幾達國庫收入的三分之一,不但在國內擁有大量的地產、房產、茶山、店鋪和巨款,還投資美國鐵路、證券交易和保險業務。
昔日廣東商人得自海外貿易的確切財富已經無法考證。我們可以推算出十三行行商們的財富:他們多居住在廣州關西,歷史上「關西大屋」800餘座,今天還有幾十座殘存。通過大屋的排場,可以推算出屋主的殷實程度,依次類推,不難想像「行商」的財富實力。但是那些不受官方控制,被視為「走私」的民間「帆船貿易」,他們的貿易利得就無法簡單地估算了。
事實上,明萬曆年間,粵人紛紛合資造船,結成貿易團伙,冒險出海,這才是粵商作為一個獨特商幫而不僅僅是朝廷商業壟斷手段真正覺醒和崛起的開始。從那時起,「閩粵之人,駕雙桅船,挾私貨,百十為群,往來東西洋」。這些非官方商人,除了地近澳門的珠江口西岸地區的廣府商人以外,還有粵東地區的潮汕商人。他們並不僅僅固守本土,往往還主動出擊:新馬泰等東南亞地區、南北美洲、大洋州……等等,都是粵商們歷史悠久的商業領地。今天,已經成為文化遺產的開平碉樓、梅溪牌坊、赤坎歐陸商街、澄海中西合璧的商人故居……,記錄著近代廣東商人海外拓展商業的艱苦歷程和輝煌業績。這樣的業績從純粹經濟意義上講,遠遠大於官方壟斷的「十三行」,從社會意義上講更是封建商行所無法望其項背的。
正是因為商業利益比皇恩還要浩盪,重商輕官在嶺南蔚然成風。徽商其實是重仕輕商的;晉商對經商看得過於嚴重,讓人輕松不起來;江浙商人在讀書作官還是下海經商方面的內心掙扎,著實讓人痛苦;惟有閩粵之人,視經商做生意為當然,粵人尤其覺得天經地義,無可置辯。
盡管廣州是世界上唯一維系兩千年繁榮而不輟的商業大港,盡管廣州「十三行」行商一早就是「1000年來全球最富有的商人」,中原人真正注意到廣東人,還是非常近代的事。以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鄭觀應、容閎、徐潤為代表的粵派人物可以說是牽引著近代中國的潮流。這種潮流初看起來不過是除弊興利的改革、醒眼向洋的開放,最終卻是指向了與中國傳統農業文明的氣質格局大相徑庭的現代商業文明。中原文化的一切智慧與手段似乎都對付不了這群其貌不揚、口齒不清的廣東佬的討厭的攪局,原因不是別的,是廣東佬手握一枝法力無邊的「魔棒」:商業,商以興利,商以強國,商以新文,商以革政。
粵人重商,但是粵地能否成為商業文明的重心卻是個疑問。
廣州,尤其深圳,顯然不會是中國農業文明的中心城市。譬如長安,譬如洛陽,譬如開封,譬如北京、南京,那是平原的中心、車馬的中心、舟楫的中心,皇權輻輳,天地之中。深圳不是這樣的城市,深圳是山之一角,海之一隅,前面是波濤微茫,後面是重巒疊嶂,植被之厚,瘴氣之重,刀不能耕,火不能種,歷千年而不開化,良有以也。
深圳也不會是近代工商業的中心城市。近代的火輪、火車尚不能征服嶺南的蠻荒。那時的輪船噸位尚小,可以直達內河航道;那時的火車、汽車還只能在平地奔跑。地勢低平、河道縱橫、地理位置靠海而居中的上海成為近代工商業中心城市的不二之選。而廣州、香港,雖有河、海之便,而無便捷通暢的腹地,即使曾領近代工商文明之先,也不能先發先至。所以嶺南商人大多先後遷徙到上海。
今天的技術水平則完全突破了山海地理的局限。高架橋、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越崇山峻嶺如履平地;民用航空器拉近了嶺南與華北的距離,浩瀚的南海成為南中國的內湖;空調器的廣泛使用,使得嶺南亞熱帶氣候不再悶熱;現代建築技術使得依山臨海而居成為一種愜意;大型海運集裝箱運輸使得黃浦江這樣的內河航道形同擺設,而象鹽田港、維多利亞港這樣的天然良港則成為一個世界性商業城市開埠建港的根基;穀物不再是現代生活的全部食品,嶺南、東南亞的果蔬之豐,南中國海的魚鮮之富,不僅是當地人的口福,而且是新型農業相對於傳統農業的絕對優勢;環珠江口帶狀城市分布,疏密有致,絕無「攤大餅」式的老大城市弊病……
中國文明重心南移,不僅有了可能,而且是大勢所趨。
漢唐時期,黃河流域是絕對的重心;兩宋時期,重心就開始向長江流域南移。今天的華北地區、中原地區在長期過度開發之後,地力盡耗,草木不長,水源枯竭,風沙肆虐,已漸漸不適合人居。長江中下游地區雖是魚米之鄉,但是人口密度過大,農業開發已屬過度,再加上工業開發,生態系統面臨的壓力將會更大。惟有浙東、福建、廣東等地區,靠山而近海,氣候好,陽光雨水充沛;開發晚,生態系統較完整;海濱地帶狹長,與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相若,有富裕人群心嚮往之的理想居住環境。多民族、多國家、多元思想、多種文化、多年生聚……,環南中國海地區的活力和潛力,在20世紀中後期以來每每得到印證。
不僅是重商的傳統和新興工商業技術,在制度和文化方面,粵人對西方文化的寬容,對內地移民的寬容,最終也結出了善果。英國人把西方商業制度成套地搬到了香港,而深圳商人從一開始就是有理想、有文化企圖、有成建制的創新願望的。這些傳統粵商的短處被外來者和後來者悉數彌補。有此之故,新粵商完全可以承接中國文明重心的繼續南移,並悄然將商業基因成功地植入以往的農業文明的母體。我們都會是這一歷史壯舉的見證者。
❹ 港珠澳大橋旅行問題
最通暢的走法就是上海飛澳門,然後從澳門經港珠澳大橋到香港,最後從香港過關到深圳專,深圳飛上海。或者屬上海飛香港,從香港經港珠澳大橋到澳門,澳門坐船到深圳蛇口(也會途徑港珠澳大橋),第二種方法就是要兩次經過伶仃洋,一次過橋,一次海面坐船。還可以考慮上海-珠海,珠海-澳門,澳門-香港,香港-深圳,深圳-上海的線路。主要費用都是在交通上,你可以自己合計一下飛各個地方的費用。
❺ 深圳去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過哪個港口近
如果走廣深沿江高速、廣澳高速途徑港珠澳大橋約180多公里(見圖一)距離島港口最回近,如果答不走大橋途經:青朗公路、西九龍公路僅45公里左右,距離油尖旺港口最近(見圖二)。
圖二:途經:青朗公路、西九龍公路過油尖旺港到達香港特別行政區。
❻ 想游香港、澳門,看港珠澳大橋,是個人自由行還是報團好
取決於一個人的身體原因。
如果身體健康,歲數又不大。選擇自由行為好。不受時間限制。
否則,就選擇報團出行。
❼ 打造世界旅遊目的地港珠澳應如何發力
隨著港珠澳旅遊合作發展會議在珠海召開,三地的旅遊合作也步入嶄新的階段。珠海將旅遊產業視為重要的先鋒產業,正在加快融入港澳旅遊圈,推動港珠澳旅遊緊密合作。
3、打造港珠澳旅遊一體化組織保障體系
南方日報:三地旅遊合作,需要各個層面的合作,包括政府、旅遊企業、行業協會以及媒體等多方面共同參與,怎樣才能形成更好的多元共建局面?
陳南江:的確,三地旅遊合作是需要包括政府、旅遊企業、旅行社等多個層次的力量共同建設,而每一個力量的作用和發揮方向各有不同。比如在政府層面,要實現三地的旅遊合作,政府就有許多工作需要去推動,包括規劃引導、交通路網銜接、旅遊信息共享、三地旅遊項目共同營銷和推介、三地旅遊通關流程簡化、港珠澳三地旅遊發展聯席會議的協商及機制的建立等等。
在旅遊企業合作方面,要充分運用市場經濟追逐利益的特性。當三地旅遊合作、旅遊線路及相關配套逐漸完善的時候,商機也就出現。市場會比政府更快地去嘗試,事實上現在三地都已經有不少旅遊企業共同合作,開發出熱門的旅遊線路和項目。
劉學:香港、澳門旅遊行政組織體系更加市場化和專業化,因此,三地旅遊合作在行政層面的推動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珠海應該更加有效地使用市場化手段與港澳形成組織保障接軌。比如說,珠海可以推動旅遊發展中心法定機構改革和旅遊集團的資源整合,牽頭合作港澳相關機構、企業及協會,實現四類主體的分工對接,分層聯動,推動三地旅遊行業監管、聯合宣傳推廣、人才培訓的開展,通過推動珠海旅遊法定機構改革,打造港珠澳世界旅遊休閑度假區一體化組織保障體系。
李偉天:三地政府應當形成聯動推廣的局面,不能各自為政。可以參考「精彩廣深珠」的模式,由三地的旅遊局聯合成立一個組織,各旅遊局輪流派出人員擔任主席職務,對外推廣旅遊產品,對內整合旅遊資源,起到相互促進互利共贏的作用。目前珠海的名氣還不如港澳,如果能夠成立這樣一個組織,無疑可以讓珠海旅遊搭上快車,大幅提升城市知名度,進而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劉雲德:旅遊企業的行為是市場行為,有很多事情確實是政府難以解決的。舉個例子,現在很多旅行團來珠三角旅遊,基本上是深圳、香港、澳門、珠海走一圈,遊客有可能在珠海的轄區內與旅行社發生了糾紛而投訴到珠海相關部門,但實際上這家旅行社是屬於深圳的企業,珠海的監管部門往往只能做一些調查取證的工作,並不能直接處罰。所以我認為,港珠澳三地的政府部門除了大力提升自身的旅遊競爭力和吸引力,還必須通過合作監管好本土旅遊企業,這樣才能促進港珠澳三地旅遊合作的健康發展。
圖為珠海橫琴長隆海洋王國內5D城堡影院。王榮 攝
4、珠海可彌補港澳旅遊空間的不足
南方日報:具體來說,在資源共享、產品設計等諸多方面,港珠澳可以怎樣進一步整合優化?尤其是珠海要發揮哪些優勢,補上哪些短板?
劉雲德:港珠澳的旅遊合作一直很緊密。改革開放以來很長一段時間里,珠三角及港澳地區是我國旅遊業最活躍的地方。從目前來看,香港的吸引力在於時尚購物游,澳門以博彩業為中心,而珠海的優勢則應該是休閑和文化旅遊,例如珠海所擁有的溫泉、高爾夫球場、長隆海洋王國,這些在地少人稠的港澳是相對稀缺的,應該好好發展和利用。
珠海旅遊業和港澳相比,短板還是在於旅遊服務水平上。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去香港的景點玩,老人、小孩和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是有特殊通道的,而我們去長隆,所有人都只能一起排隊。
另外,提一個具體的建議,珠海應該盡快成立一個公益性的旅遊服務中心,設立全市統一的旅遊服務熱線,遊客通過撥打熱線可以咨詢旅遊信息,也可以提出建議和投訴。我們不僅可以把這個服務熱線號碼在機場、車站、旅遊景點等公共場所廣而告之,還可以通過手機簡訊、網路新媒體等手段告訴每一位抵達珠海的遊客。
李偉天:港澳兩地在旅遊業上都有先天缺陷,那就是空間狹小,自然資源不足,而珠海恰恰能彌補空間上的不足。不過珠海的短板是大部分旅遊景點散、弱、小,酒店服務水平也跟不上,比如珠海五星級酒店少,且多數老化,更缺少國際品牌的五星級酒店,這對於吸引外國遊客極為不利。三地對比來看,香港的旅遊服務水平最高。要想實現三地旅遊資源的整合,珠海首先要修煉內功,把旅遊景點的吸引力提上來,把酒店服務的水平提上來。珠海還是要加強和港澳地區合作,將來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後,把港珠澳整體打造成一個世界級的休閑旅遊度假區。
珠海的旅遊從業者或者管理者,應多去港澳地區參觀交流,學習他們的服務理念、管理經驗,推動港珠澳旅遊的一體化發展。
劉學:珠海要真正融入港珠澳國際都會區旅遊體系,就要更好地實現港珠澳三地旅遊公共服務和配套體系建設的標准化、統一化。要努力提升旅遊配套環境,可以從實現港珠澳三地的旅遊信息一體化、旅遊交通一體化、旅遊住宿一體化、旅遊餐飲一體化和旅遊購物一體化這幾個方面入手,力爭為到港珠澳國際都會區旅遊的遊客特別是國際遊客提供高質的三地無障礙配套環境服務。
5、橫琴可成三地旅遊合作試驗田
南方日報:除了內地,港珠澳可以針對哪些國家和地區進行重點旅遊推廣,設計精品線路?
劉雲德:我首推日韓。目前,日本和韓國是當前我國入境旅遊最大的兩個市場,比如說近年來每年大約有200多萬名日本人來到大陸旅遊。日韓國民收入水平較高,國土面積小,生活空間狹窄,因此度假慾望非常強烈。我建議,珠海可以組織人員去日韓宣傳推廣我們的旅遊資源。
李偉天:關鍵問題不在於向哪些地方進行旅遊推廣,而在於我們能不能提出有吸引力的、能夠整合港珠澳三地優質旅遊資源的經典線路。如今,歐美國家來中國旅遊的人並不少,有些人可能還會玩上半個月,在行程中會選取有旅遊吸引力的城市一個個遊玩。如果港珠澳能夠拿出一條經典旅遊線路來,相信是可以吸引這些歐美遊客的。另外,從東南亞國家來的遊客到香港和澳門的比較多,如果有了這條串聯港珠澳的經典旅遊線路,珠海能從中獲益不少。至於這條線路要具體選取哪些景點,需要由市場來決定。從目前來看,珠海橫琴長隆海洋度假區已經成為了珠海旅遊業的引擎,是這條線路必不可少的一站。
南方日報:根據定位,橫琴自貿片區要建設文化教育開放先導區和國際商務服務休閑旅遊基地,在港珠澳三地旅遊合作中,橫琴可以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庄偉光:旅遊業是橫琴新區的七大重點產業之一,近年來橫琴新區以現代服務業為導向,重點引進帶動性強、影響力大、發展前景和綜合效益好的大型旅遊項目,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橫琴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開業以來已累計接待遊客千萬人次,投資逾百億元的嘉華體育休閑度假項目擬將馬爾地夫式度假村主題旅遊「搬進」橫琴等等,這些高端的休閑旅遊項目進一步推動了與澳門產業的良性互動,推動服務業的發展。
作為珠江口西岸唯一的自貿試驗片區,橫琴還擁有「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政策疊加優勢,比如CEPA政策、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財稅優惠等,這使得橫琴在三地的旅遊合作中扮演著試驗田、探路者的角色。
可以預見,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深入實施以及粵港澳三地的深度融合發展,集多重優勢於一身、擁有豐富旅遊資源的橫琴自貿片區將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它將引領未來服務業的方向,助推世界級旅遊休閑目的地的崛起,真正發揮自貿區的示範、引領帶動作用。
劉學:橫琴處於珠三角的核心,地近港澳,尤其與澳門僅一河之隔,景色秀麗,氣候宜人,承擔著引領新時期改革開放發展的重大使命。
因此,珠海應發揮橫琴自貿片區的特殊區位、政策空間,以及豐富的旅遊資源這三大優勢,以建設「橫琴國際旅遊特別合作區」為突破試點,配合澳門打造「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引領珠海旅遊業的跨越式發展,為港珠澳旅遊一體化提供先行先試的實踐示範。
我認為,未來橫琴可以形成以文化娛樂產品組團、商務會展產品組團、醫療康體產品組團為主的旅遊產品體系,打造成澳門「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的縱深發展腹地,成為珠海文化旅遊組團發展核心,布局引領珠海未來旅遊跨越式發展的國際引擎項目。
❽ 只坐車經過港珠澳大橋旅遊團隊一定要香港導游嗎
不需要的,只是人為添加導游,為了多收費的
❾ 東莞有港珠澳大橋一日游嗎
有。
費用說明:
費用包含
門票
行程中所列景點的首道大門門票費
交通
全程空調旅遊巴士
餐飲
行程內所列餐食:1午餐
費用不含
其他
所有個人消費及費用包含中未提及費用。
因交通延阻、罷工、天氣、飛機、機器故障、航班取消或更改時間等不可抗力原因所導致的額外費用。
行程說明
7:30
集合:
以下上車點都可安排
道滘新大新酒店、市體育館、厚街海悅酒店、虎門候機樓、長安美匯名家、石龍富林酒店、寮步鴻圖廣場、大朗廣場、常平歐亞酒店(此為固定上車,如人數太少,安排打的前往最近上車點,報銷往返打的費)
佔用時間:約 3小時30分鍾
11:00
遊玩景點:
情侶路
情侶路
情侶路
前往【情侶路】,情侶路是珠海城市的旅遊景點之一,被譽為珠海的「萬里長城」。情侶路實際長度為28公里,遠眺港珠澳大橋的雄偉壯觀,來個世紀合照。
活動時間:約 30分鍾
11:30
午餐:
非自理 (餐標:25元/人)
用餐時間:約 45分鍾
12:15
遊玩景點:
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
前往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游覽「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港珠澳大橋】(請客人務必攜帶港澳通行證,通行證上必須有一個有效的香港簽注,否則無法乘車上港珠澳大橋):靜候8年終於等到你—港珠澳大橋!今天我們一起目睹跨海大橋風采! 抵達香港口岸後,停留40分鍾,後原路返回珠海;
活動時間:約 3小時30分鍾
15:45
自由活動:
灣仔海味市場
【灣仔海味市場】位於灣仔碼頭旁,是市區一處漁業產品的集散地,這個市場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與澳門隔河遙望,遊客可以自由閑逛,這里佔地2000平方米,貨品齊全。數百種海味珍品以本地漁民自曬自製為基礎,灣仔漁民傳統的咸魚加工製作手法,加工出的海味都是質優味美。
活動時間:約 1小時
16:45
就地散團 :
送回上車點後散團自行散團,愉快地結束行程
送回上車點後散團
行程概要 遊玩約5小時、用餐約45分鍾;提供午餐
*以上行程可能會因天氣、路況等原因做相應調整,敬請諒解。
❿ 去港珠澳旅遊 我想從香港先去珠海再去澳門 最後返回珠海 可以嗎 我辦的通行證是香港澳門各一次簽注
可以
去HK後,可以選擇坐船到珠海,也可以選擇坐新開通的港珠澳大橋的專線巴士到珠海
到珠海後,再從拱北口岸(當然也可以選擇其它的口岸)去澳門,然後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