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巴馬長壽之鄉旅遊景點

巴馬長壽之鄉旅遊景點

發布時間: 2020-12-07 00:27:44

Ⅰ 長壽之鄉的巴馬有什麼景點

您好,巴馬除了長壽村外,還有巴馬百魔洞景區、巴馬賜福湖長壽島、巴馬命河、水晶宮、百鳥岩等旅遊景點。懶途主推休閑度假旅遊,純玩無購物,可為您安排巴馬休閑之旅噢~

Ⅱ 想用首詩來描寫廣西巴馬長壽之鄉風景,請大家幫幫忙謝謝!

廣西山水甲天下
巴馬長壽最靚麗
山清水秀畫中游
熱情好客忘流連

Ⅲ 巴馬長壽之鄉的簡介

看壽星野浴河來中,是到巴馬源碰到的第一件有趣的事情。據當地導游介紹,裸浴是巴馬當地的風俗,每當天河暖和時,在盤陽河谷常可見村民野浴其中,無論男女老少,悠然似神仙。
盤陽河是巴馬壽鄉的母親河、長壽河。由北向南悠然而下將巴馬一分為二,更是巴馬境內石山區和土山區的界河。由於在82公里的流程中有四段是伏於地下的暗河,河水四進四齣於地下溶洞,水清見底,色如綠玉。每當春、夏、秋三季,兩岸鳳尾竹的娑婆風姿更給沿岸帶來了盈盈綠意,兩岸群山如黛,翠竹倒映在河裡,如夢幻般美麗。
因四進四齣地下溶洞而被礦化,盤陽河水中含有十分豐富的礦物質,河水一般恆溫於17-18℃,不冷不熱。長期裸浴,不僅可使肌膚滑嫩,而且可以驅疾健身。因此有人說,裸浴這一巴馬村民反樸歸真的古風,也是幾千年來這里人們長壽的秘訣。
巴馬人長壽古之有名。清朝嘉慶皇帝曾為142歲的瑤族老人藍祥高壽賜詩祝壽。1991年9月,日本國際自然醫學會確認廣西巴馬為世界第五個長壽之鄉。巴馬的長壽老人以素食為主,常以玉米粉輔以青菜、豆類和薯類,煮成糊,以茶籽油和火麻仁粉煮菜。 食粥長壽是巴馬與其他四個世界長壽鄉最大的區別。

Ⅳ 廣西巴馬長壽之鄉好玩嗎

那裡很多人養生,不過環境沒有以前好了

Ⅳ 需要一篇作文描述家鄉的特產和習俗 風景區 本人是廣西河池巴馬長壽之鄉的 作文1600/200

1991年,巴馬成為了世界五大長壽之鄉,吸引了源源不斷的「候鳥人」遷徙到此,養生棲息。可能你無法成為候鳥人中的一員,但依然可以在短暫的停留中,探索出那點滴奧秘。 這里物產珍奇,是中國香豬之鄉,火麻、茶油、礦泉水……等名聞海內外。

巴馬香豬
到巴馬旅遊沒吃上香豬肉,等於沒到巴馬。據史載,巴馬香豬自宋代以來就作為宮廷貢品。明清時期還曾飄洋過海,遠銷南洋。該豬種是當地農民用本地豬種長期近親繁殖、野地放養而形成的,體形小巧玲瓏,毛色黑白相間,嬌憨逗人,是一種珍稀肉豬,又稱「冬瓜豬」、「芭蕉豬」。以體型短小,腳矮骨細,肉質細嫩,骨頭酥軟,皮薄肉脆,味似山珍果子狸。

珍珠黃玉米
產於縣境內部分鄉村,系傳統老品種,顆粒小、圓且硬,米多粉少,生長期長,沒有施用農葯和化肥,不受任何污染。 巴馬的珍珠黃玉米營養豐富,比一般大米含的蛋白質高,食用易於消化。玉米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賴氨酸、鎂、纖維素、胡蘿卜素等,經常食用,不但有益於健康和美容,還有增進腦力和預防癌症等作用。用珍珠黃玉米製成的食物,當地群眾稱之為「長壽粥」或「黃金食」。

山茶油
巴馬得天獨厚的水質、土壤和氣候為造就優質食油創造了條件。經科學化驗鑒定,巴馬的山茶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超過90%以上,同時不含黃麴黴素等致癌物質。油質黃而清亮,純正清香,經常食用,對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症、心血管硬化、膽固醇高等疾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它既是當地群眾必不可少的生活食用油之一,也是巴馬人多長壽的秘決之一,當地群眾稱之為「長壽寶油」。

火麻
火麻是巴馬人長期食用得以長壽的重要原因之一,火麻仁可將體內多餘的脂肪、膽固醇等有害物質排出體外,既能排毒減肥,又可養陰滋補腎肝。長期食用,不僅對慢性神經炎、便秘、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有顯著療效,還有養心益血、延年益壽之功。火麻仁可榨成火麻油,被壽鄉人們稱為「長壽油」。

巴馬麗琅礦泉水
巴馬麗琅礦泉水取自巴馬獨有生命活水神仙泉。神仙泉是巴馬水崇拜文化的發祥地。幾百年來,神仙泉水因神奇的養生作用,周圍居住的百姓一直延續著對神仙泉的膜拜。巴馬麗琅礦泉水中含有近四十種大自然中適合人體的礦物質,PH值呈天然弱鹼性,小分子團的特性可加速體內循環,特別是偏硅酸、鍶的含量更是對人體的健康至關重要,成為國際自然醫學會推薦飲用水,並成為唯一被授予「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是巴馬水中極品。
掛百歲老人牌匾:很多老人小孩坐在門口互相嬉鬧,其中很多已是四代同堂。細心觀察有些家門口掛著大大的「百歲老人」的牌匾,有些甚至把老人照片掛牆頭,似乎覺得是一種榮譽。

備棺材:巴馬的家庭,凡有花甲以上老人的,都備有一口棺材,這副棺材有三層含義:第一層含義和廣東人一樣寓喻兒孫「外官發財」;第二層含義是消除老人的後顧之憂,過去俗語曰:「人生七十古來稀」,認為花甲以上年紀是離天遠離地近的年紀,就要考慮到自身的後事了,有了棺材,老人就覺得無後顧之憂。可村民經常笑著說「棺材都腐朽了,人還在」。

常用火麻油做菜:主人正用玉米面熬粥,不大會功夫該到炒菜的時候了,卻見到這樣情形,他們炒菜用的油不是豬油或大豆油,而是現場製作的火麻油,並用工具給我們做起了示範。我便興起問,油這樣榨著吃,健康嗎?主人說,這是他們特有的風俗,很少去市場買油,自己做的才是真材食料,老人們都吃了幾十年了,身體很健康。如節目裡面介紹說的一樣,這里人天天吃火麻油,火麻產品隨處可見。

火麻油味道非常奇特,剛開始覺得不習慣,吃著吃著覺得很清香,尤其是涼拌菜品吃起來很清爽不油膩。進一步了解到,火麻油還真是一種好東西,不飽和脂肪酸非常高,通便潤腸胃,含有多種抗衰老抗輻射的元素,經常吃的人膚色都非常好。

候鳥人:在巴馬當地的「候鳥人經常」結伴去爬山,鍛煉身體,出了一身汗後下山,做飯、勞作、休息。生活似乎一切都與平常人差不多。他們都說想像巴馬人一樣長壽就必需過巴馬生活。這里很多人都是過來養病的,有些還說對糖尿病等疾病有一定的幫助。

在世界長壽之鄉——廣西巴馬,有一種習俗叫做「補糧」。所謂「補糧」,就是「補充食糧」的意思。民間自古歷來就有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紀:凡家中有上了50歲年紀的人,都要經常請師公為他(她)察看生辰八字,即以天乾和地支為載體,將每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分別以天乾地支各一字組成的四組八個漢字記錄下來,作為生、老、病、死隨時查看的重要依據。看其是否有「缺糧」(缺糧就意味著生命即將終結)的跡象,若有,兒孫們就要在其「糧絕」之前舉行一次「補糧」(俗稱「送生糧」)活動,以期獲得延續壽命的效果。
這也是巴馬獨特長壽文化之一。這個習俗認為,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齡,他們的「食糧」(意即壽限)就要「斷絕」,有必要由他們的子女和孫女,尤其是出嫁女兒或其他近親來「補糧」。這樣,老人的「食糧」就不會斷絕,便能延年益壽,長命百歲。
根據民俗,「補糧」當天,已出嫁的女兒(或孫女),不論多少要將夫家生產的糧食帶上一袋,或煮上最好的飯菜帶回娘家,交給老人,由老人把糧食倒入自家的米缸,老人接上飯菜,自個兒吃用。
「補糧」是兒孫們祈求老人健康長壽的民俗事象活動。人的生老病死本該自然,但70歲以上的老人,身體機能衰退,免疫力降低。有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人為地自設了一道精神門檻,讓上了年紀的老人一旦有點小毛,便猜疑亂想,認為上帝安排給他的『糧食』就要吃完了。人生之路快到盡頭了,因而心情悶悶不悅,唯恐自己過不了七十這道檻。這時兒女就要在這一方面有所作為。用「補糧」這種方式消除老人心裡的後顧之憂。
選定「補糧」的日子,是根據老人的生辰八字嚴格選定的。按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來確定,如某老者屬金日出生,那就選土日來補,因土生金,能使金旺,故而選之。而此日有多少個良辰,該在哪個良辰舉行儀式,也挺有考究的。這一天,家裡還要派人前去師公所在的村莊把他「請」來,(事後還得派人挑上家裡獻給師公的各種禮品送到他家)。師公到場之後,就著手裁製各種紙錢冥幣綵衣之類的東西,抄寫許多待頌的經文及老人的奏章,然後念念有詞主持儀式:在堂屋裡擺上一張祭桌,桌上供著三大碗白米當著香爐,分別插上諸神牌位及老人的奏章。祭桌的四隻腳分別綁上四根去枝留頂的青竹桿兒,每根竹桿系些上谷穗和布條,另選一匹自家紡織的土布作鋪搭橋之用,布之一頭是從祭桌起始,沿著堂屋一直延伸進老人的卧室至床沿,老人坐在床前並將這匹布之另一頭揣在懷里,雙手捧著一個紅布袋作收禮裝斂錢財以及「食糧」之用。當道公宣布准備開始,到場的兒孫們便按男左女右分別排成兩列,並以跪姿嚮往老人所在的方向跪拜。老人此時穿著兒女們送來嶄新的壽衣壽鞋和壽帽,端坐床前接受孝子賢孫們的禮拜。屋裡擺滿了晚輩們等候送給老人的各種禮物,這些禮物有活禽、豬肉、大米、現金等。儀式開始後,這些禮物得一件一件地傳送,先按輩份再依年齡大小為序,即先由老人的子女(從老大開始,不分男女性別)送禮,再到侄兒侄女,最後才輪到孫輩、曾孫之輩 …… 。送禮時,每送上一件禮物,主持人都要報上送禮者的姓名和祝詞,如主持人報「大兒子送雞一隻」,這只雞即被從最小輩份最小年紀的那位起傳,象接力棒一樣左右交叉往前傳遞,一直傳遞到老人手上;主持人再報 「 大兒子還送現金100元 」,這100元錢又被依次傳遞到老人手中……老人一一笑納而毫不客氣。
禮品全都獻上後,道公要親手選切些畜禽熟肉放到一個盛了半碗飯碗里,由老人的兒子(或者女兒)送到老人床前,親手給老人一口一口地餵食。最後道公將一條紅布圍繫到老人腰際上,將那四根青竹桿兒放到老人床頭或蚊帳頂上,封燈,放炮結束。集體聚餐。
上述禮品收齊後,大米倒入備用的米缸,專供受糧者一人享用;豬肉之類不宜久留的食品當天集中聚餐就集體享用;活禽就作記號放養,待老人什麼時候想吃就吃;現金則由老人收入囊中妥善保管,慢慢開支。
「補糧」有「補生糧」與「補熟糧」之分,上述例子叫做「補生糧」;還有一種「補熟糧」的方法是:家有老人生病時,就叫他(她)已經外嫁的女兒或侄女(或女婿、侄女婿等),限於某一天按時將煮熟的米飯和肉類,用粽葉包好送來,當來到老人房門時,要高聲大叫將老人喚起,聲稱「我送糧來了,讓您吃了快快好起來!」。老人聽到此言便欣然應答:「好的,進來吧,我正等著吃呢!」。來人進入房間後要將「送來之食」一口一口地喂給老人,老人吃完之後來人還要送上一句「好啦!」。
巴馬人認為,「補糧」能給老人以一種心裡暗示與平衡,通過這種儀式,讓他(她)覺得後生們都很孝敬他(她),從而起到「定心丸」的作用,讓老人相信,自己延年益壽有了保障。這一做法就相當於醫學上所謂的「精神療法」或「心理療法」,讓老人覺得心情歡暢,無憂無慮。

Ⅵ 巴馬長壽之鄉的其他因素

火麻茶油將菜炒,素食為主鋅錳高;地下河水元素多,空氣清新人不老;晚婚晚育勤勞動,常享桃李野葡萄;知足常樂心清凈……」,在廣西巴馬流傳著以上民謠。如果說特殊的自然環境、奇特的地理狀況是巴馬人長壽的外在因素,那麼,生長在這里的各種植物食品就是致人長壽的內在因素。
所略鄉坡幫村老人黃家英,已經106歲了,老人鶴發童顏,四代同堂,耳不聾,眼不花,如今依然擅刺綉、懂草葯,樂於助人,是屯裡人人愛戴的「老祖宗」。大米、貓豆、紅薯葉、苦脈菜、火麻湯、玉米粥——這就是黃家英一天的食譜。巴馬長壽研究所所長陳進超說:「這些食品不僅沒有投放添加劑,也沒有用任何化學葯劑,都是天然的綠色食品。」
據調查,巴馬壽星們的主要食物都是當地土生土長的自然生態作物。主要糧食有珍珠黃玉米、香米、粳米、糯米、小米、紅薯、山芋、黃豆、貓豆、木薯等。蔬菜以青菜、南瓜、南瓜苗、紅薯葉、苦麻菜、野藤菜、雷公根、兒糧菜、鮮米菜等為主;同時還有竹筍、香菇、木耳、劍花等山珍。這糧食和蔬菜都是自然生長的「綠色食品」,多用農家肥種植。特別是一些野菜,是自然界中自生自長的綠色蔬菜,各種維生素含量非常高。百歲老人所食的油料以火麻油、茶油、蝴蝶果油等為主,而這些油料也都是當地綠色的特產,很利於人體健康。
巴馬人幾乎都是清淡素食者,只有逢年過節才吃些肉食品。主要喜歡吃的肉食有:巴馬香豬(當地一種體小肉嫩瘦肉多的特產豬)、黑山羊、油魚(當地盤陽河中的一種特產魚)、土雞、土鴨及野豬等類的動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巴馬的山區里種植許多豆類植物,如黃豆、竹豆、貓豆、彎豆、刀豆、四季豆、荷包豆、籬笆豆等,都是長壽老人最喜歡吃的食物。
各國醫學專家考察巴馬壽星的飲食結構後發現,他們「粗、雜、素、淡、鮮」的飲食中,具有低熱量、低脂肪、低動物蛋白、低鹽、低糖、高纖維素、高維生素的「五低兩高」特點,這符合根除現代「富貴病」的壽膳飲食結構。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每人每天攝入能量為2400大卡,巴馬人一般為1000-1400大卡,是真正的低熱量,或者說巴馬人長期「吃不飽」!
從巴馬百歲老人的一百一十例死亡原因回顧性調查資料表明,沒有一位百歲老人死於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意外或者癌症。
粗:長壽老人常年食用香米、玉米、紅薯、豆類、大米等粗糧,這是世界五大長壽地區壽星飲食的一個共同點,他們常年吃粗加工、粗製作的飯菜,很少嘗到細加工的食品,這樣的飯菜,營養保證多,破壞少。
雜:長壽老人不挑食也不偏食,除玉米為主,紅薯和豆類雜糧為補外,還配吃多種蔬菜和野菜,不但吃的食物種類雜,而且菜的做法也是以「大雜燴」為主,常把糧、肉、菜混在一起煮著吃。
素:他們常年以素食為主,很少吃葷腥,逢年過節和紅白喜事的宴席上才吃上點魚肉,而所吃的肉類,也都以巴馬特產的香豬肉為主。食用油也是以火麻仁植物油為主。
淡:長壽老人祖祖輩輩養成了吃鹽少的習慣,平均每人每天食鹽量在3克以下。
鮮:巴馬人吃的都是本地產的自然生態作物,沒有污染,都是天然的綠色食品。 中國古代醫書《黃帝內經》曰:「食飲有節,起居有常。」就是指人們要有規律的生活、要有良好的習慣。「起居律」直接關繫到疾病的預防、健康的保障,對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延年益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巴馬百歲老人大多耳聰目明,思維敏捷,精神狀態很好,正是得益於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
當我們來到巴馬,漫步盤陽河畔,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安逸、規律、恬淡」的生活畫卷。巴馬人日出而作沐浴自然,日落而息享受安寧,以「平靜的心理、豁達的眼光、溫和的舉止」面對日復一日的生活,他們「耕作不輟,平淡寡慾,無為而樂」,浸潤在怡然自得的心境中,達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
終生從事勞動,是巴馬長壽老人共同的生活習慣。90%以上的老人在10歲以前就開始從事一定的生產勞動。60%的人進入老年期(60歲)後,每天仍然從事8小時以上的生產勞動。在巴馬,六、七十歲的年輕老人還算壯勞力,八、九十歲老人算半勞力,九十歲以上的老人才退出生產勞動。很多百歲老人一生不輟勞動,不能做重體力勞動時,仍然力所能及地洗衣、做飯、揀柴火、帶重孫。
百歲老人從事生產勞動的年齡低,停止勞動的年齡高,他們退出生產領域有一個從整勞力到半勞力、從半勞力到家務勞動的勞動量遞減過程。這一過程恰好與人逐漸衰老的生理過程相吻合。巴馬老人一輩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極有規律,生活節奏長期穩定,這種行為方式與生理機能的自然規律合拍,長壽也就是自然的了。長壽老人大多住在半山腰,出門要上下坡,長期的登高運動無形中使腿部肌肉和體力得到鍛煉,不僅對保持心、肺功能也有積極作用,而且能增進大腦的協調性、平衡性,有效地防止老年痴呆 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巴馬這方孕育百歲壽星的土地,究竟蘊藏著怎樣的神奇因素?巴馬為何多人瑞? 國內外科學界與企業界的眾多專家學者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巴馬之所以有這么多的長壽老人主要得益於生態環境良好,飲食接近自然,終生體力勞動,性格開朗樂觀等。用中國傳統醫學認為的「天人合一」的觀點來解釋,即巴馬壽星之所以生命有序、恆久不衰,得益於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聞名於世的長壽村坐落在美麗的盤陽河畔
巴馬的盤陽河宛如中國古漢字「命」字,巴馬人稱命水
自然環境是主要影響因素
長壽村的陽光好,空氣好,水好,磁更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四大要素都佔全了,而且都是最好的。我們所處的環境比起長壽村的人來說,可謂天壤之別,長壽村的人健康長壽則是天經地義的。

Ⅶ 從廣西柳州到巴馬長壽之鄉自助游

自駕車你可以跟個客車就知道路線了,如果想自己知道路線圖你可以去網路地圖查找很方便的。
然後截圖下載下來就可以了。
我建議你最好坐快巴去吧,這樣也很方便,因為自駕你畢竟不熟悉路線。
對了網路地圖查自駕路線的方法你應該會吧,就是輸入兩個地名選自駕別選公交路線就出來了。

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再告訴我。
朋友祝你旅途愉快

Ⅷ 急!!廣西巴馬長壽之鄉一個有多少個少數民族居住 分別是哪些

樓主,你應該到廣西區去問哈。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