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陸豐旅遊團

陸豐旅遊團

發布時間: 2020-12-04 04:47:52

① 陸豐市甲東鎮石清村有什麼旅遊村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泰山、蒙山、青島嶗山、膠東半島海濱、淄博博山回、青州 國家歷答史文化名城:曲阜、濟南、青島、聊城、鄒城、臨淄、周村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淄博、泰安、濟寧、青州、蓬萊、濰坊、臨沂、棗庄、臨清、滕州、莒縣、煙台

② 陸豐碣石的旅遊發展

旅遊事業來帶旺百業。碣石鎮旅遊自資源得天獨厚,蜚聲海內外的玄武山元山寺具有八百七十多年歷史,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玄武山旅遊區是著名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旅遊區開放以來,每年接待中外遊客100萬人(次)以上,2005年旅遊業務純收入達到2300萬元。此外,以玄武山旅遊區為龍頭,以歷史文化名城為依託,把玄武山、文化公園、古衛城遺址、濱海旖旎風光逐步開發連成一條旅遊專線,形成旅遊網路。旅遊事業的迅速發展,帶動了各行各業的興旺發達。

③ 游紅宮紅場和澎湃故居作文300字

我們廣東呢有三個民系:一是廣府人,以珠江三角洲為主,二是客家人,主要分居在梅州河源等地,三就是潮汕人啦在粵東一帶。三個民系有不同的語言,習俗,因為他們是由不同的途徑來到我們廣東的。很久很久以前,在嶺南這片土地上只有猛獸和土著即南越人的時候,就像現在的非洲大陸,聽說那時我們這邊大象,鱷魚也很多的,秦始皇派了50萬士兵過來這邊駐扎,後來還派了很多的女人過來,人們聚集在現珠江三角洲那一帶生活慢慢和那些南越人通婚形成我們現在的廣府人,講白話。所以廣府人可以說是當地人,本地人也不為過啦,因為當時的廣東的第一代君主趙佗就自稱自己是南越王啦。第二批來廣東的是潮汕人,他們是福建的漁民打魚打到這邊來,看到風景不錯,食物也充足就留了下來,還有一些是中原混戰逃過來的內陸人,後來形成講潮汕話的潮汕人。第三批也是因為混戰逃過來的中原人,他們剛剛到廣東發現南有廣府人,東有潮汕人,只好待在粵北這些荒山野嶺里,相對於這些地區的原居民而言,他們是客,所以稱為「客家人」。但不管是什麼民系的人,其實都是廣東人啦,所以我相信在我們車上會有潮汕人啊,廣府人啊,客家人等。(提問:請問車裡面有沒有潮汕人啊?),有啊,來來,我來提問提問好嗎?請問潮汕包括那幾個市呢?對了,汕頭,潮州,揭陽,還有沒有呢?喲,有人說汕尾也是吧,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汕尾也是潮汕地區,大家同不同意?反正跟汕頭有同一個字,有頭就有尾嘛!其實啊,汕尾並不屬於潮汕地區的哦,它只是剛剛好名字跟汕頭有同個字而已,其實在很久以前,汕尾這帶人也是福建的漁民移居過來,跟潮汕人的區別在於潮汕那邊的是爬山爬過來的,汕尾這邊的是游水過來的,所以會有點差別,不信?等一下你到了汕尾觀察下他們說的話是不是很像福建的閩南語,而不同於潮汕話。 汕尾是比較特殊的,古代的時候屬於惠州那邊的,近代又被劃到汕頭那邊去,所以既有客家人的習俗,又很像潮汕人,反正現在的世界走相同一,就無所謂是哪個民系的啦,那汕尾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原來是因為汕」的意思是海灘的高處,而這里又以美麗濱海風光著稱,故得名「汕美」,「美」與「尾」諧音,後來就把「汕美」叫做汕尾。汕尾港早在宋初就成為商埠,曾經是「舟楫雲集」之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有「小香港」之稱。跟汕頭沒什麼關系。現在的汕尾包括了汕尾城區,海豐縣,陸豐市,陸河縣等。有5271平方公里,總人口213萬,如果要算上港澳同胞,海外僑胞的話還要另加百萬人。在全國,可能會有不少朋友,甚至在廣東的朋友也許連汕尾的名字都未聽說過,或也僅限於聽說而已,並不真正對汕尾有多少了解其實,只要提起汕尾的另一個名字——海陸豐,則恐怕普天之下,就算是海外,也沒有幾個人會不知曉的了!如就有這樣一句民諺:「天上雷公,地上海陸豐。」有人對它作了這樣的詮釋,堅韌而彪悍的民風,總是孕育著躁動的期待,總是積淀變革的渴望,蓄勢待發之後爆一聲:嗨,咱們的海陸豐!汕尾市,就是基本上是在原海豐縣、陸豐縣的基礎上設立的!說到汕尾,是絕對避不開「海陸豐」這幾個字的!「海陸豐」在全國、在海內外的知名度,要遠較「汕尾」為高,要響亮得多!(近年來,有不少人紛紛提議,要將汕尾市改為「海陸豐市」,甚至連本地的省人大代表也將此正式做為提案,提交到了省九屆人大進行審議!) 現在許多人對海陸豐人的評價最多的就是兇悍,狠.,打架都是一村一村為單位的,確實,海陸豐人確實很兇悍,這其實跟海陸豐人民在抗日及革命所表現出來的英勇是一樣的.當時很多人是「石敢當」,拿著棍棒鋤頭把那些反動派打得落花流水,所以才有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海豐蘇維埃政府。這個小小的苗頭點燃了當時混亂的中國大地,之後紅色政權就遍地開花啦。不過大家不用擔心自己好像去到一個野蠻之地一樣,現在的海陸豐人民已經溫和了很多,跟我們沒什麼差別,只是在一些風俗方面跟我們不太一樣。特別是語言方面,O(∩_∩)O哈哈~我來給大家show幾句,隨便教你們幾句吧。其實汕尾不單語言特別,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不一般哦,我總結了一下,一個是信仰方面,一個是吃方面。首先是信仰,如果你在廣州,肯定看不到家家戶戶門柱上掛著神牌,家裡面還供著菩薩,財神等等。他們每天都要向家裡各個神上香,每個月的初一,十五會隆重擺果擺肉燒紙錢,如果遇到佛但,神旦要前往寺廟去參拜。所以一年到頭這邊土地都會香火繚繞,俗話說有神佛信仰的人民大多都是民心向善的,這句話不是說假的,等一下大家到了汕尾可以觀察下路邊有沒有設立一些石柱,上面刻有南無阿彌陀佛的字樣哦,如果你到中國其他地方去肯定看不到得,而那裡每一路況不好或者經常發生車禍的路段甚至一些十字路口都有這些石柱,這些石柱不是政府搞的,而且當地人自發捐錢設立,為的是提醒過路人注意交通安全,也祈願佛祖保佑每一個在此經過的人。不過說回來,汕尾的人信仰卻有點混亂哦,在我們中國有各種各樣的信仰,其中信眾最多的無非就是佛教,道教,還有基督教。但是在這里他們不僅道教的神也信,佛教的佛也是他們供拜的對象,在大大小小的當地寺廟里你有時會發現財神爺也會有。在當地人的家裡你可能發現觀音菩薩香爐的下面有個土地神的神台。所以我們可以說他們有點迷信,因為他們什麼都信,只要是可以保佑他們的,他們很樂於捐錢去修各種各樣的寺廟,也樂於用大把錢請寺廟的和尚幫他們家的車,房,等等開光,甚至是手腕上小小的手鏈。這群靠海的人民,還信仰著另一個偉大的神,就是媽祖啦,媽祖,又稱天妃、天後、天上聖母、娘媽,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古代在海上航行經常受到風浪的襲擊而船沉人亡,船員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問題,他們把希望寄託於神靈的保佑。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還立天妃神位供奉。之前有沒有人聽過媽祖的事跡?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夫婦住在福建的某個海邊,已生過五個女兒,十分盼望再生一個兒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賜麟兒,可是這一胎又是一個女嬰,父母大失所望。就在這個女嬰將要出生前的那個傍晚,鄰里鄉親看見流星化為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晶瑩奪目,照耀得島嶼上的岩石都發紅了。所以,父母感到這個女嬰必非等閑之女,也就特別疼愛。因為她出生至彌月間都不啼哭,便給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稱她為林默娘,默娘。 林默幼年時就比其他姐妹聰明穎悟,八歲從塾師啟蒙讀書,不但能過目成誦,而且能理解文字的義旨。長大後,她決心終生以行善濟人為事,矢志不嫁,因為她在村裡的威望,父母順從她的意願。她專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業,平素精研醫理,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災,人們都感頌她。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只要能為鄉親排難解紛,她都樂意去做,還經常引導人們避凶趨吉。人們遇到困難,也都願意跟她商量,請她幫助。 生長在大海之濱的林默,還洞曉天文氣象,熟習水性。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有少礁石,在這海域里遇難的漁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們傳說她能「乘席渡海」。她還會預測天氣變化,事前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傳說她能「預知休咎事」,稱她為「神女」、「龍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是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與世長辭之日。這一天,湄洲島上群眾紛紛傳說,他們看見湄峰山上有朵彩雲冉冉升起,又恍惚聽見空中有一陣陣悅耳的音樂……。 從此以後,航海的人又傳說常見林默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漸地普遍供奉媽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順利。媽祖逝世時鄉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於同年在湄洲島上建廟祀之,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湄洲媽祖廟。祖廟於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擴建,日臻雄偉。明永樂年間(1403年-1424年),航海家鄭和曾兩次奉旨來湄嶼主持御祭儀式並擴建廟宇。至清康熙時,已形成了具有五組建築群的「海上龍宮」。可惜,原有金碧輝煌的建築群已廢圯,現存原建只剩下「林默的父母祠」,規模較小。近年來,湄洲祖廟進行了大量的復原修建工作,已初具規模。莆田湄洲島的上媽祖廟,天津的天後宮,澳門的媽祖閣,台灣北港的朝天宮和鹿港媽祖廟為我國天後宮有名的大廟。同樣在汕尾也有很多媽祖廟,特別是在靠海的地方,幾乎是每一村必有一媽祖廟,而最大的要屬城區里那個鳳山媽祖廟啦,她是汕尾人民、旅居台港澳同胞及海外僑胞尋根問祖的聖地。同時鳳山祖廟作為汕尾港歷史沿革的佐證,反映了當地古、近代的漁業、農業、商業貿易、交通運輸以及文化藝術、傳統習俗和民間信仰,是汕尾港的發祥地。裡面有汕尾鳳山媽祖雕像。又稱「天後聖母」,高16.83米,由468塊花崗岩雕造而成,是大陸規模最大的媽祖雕像。雖然我們的行程沒有鳳山媽祖,不過很幸運在我們酒店的旁邊就有一個當地最為古老的媽祖廟,每一年紅海灣的漁民要出海的時候,都要到哪去祭拜,所以等一下我們到了酒店,不妨在下海游水前先到媽祖廟去拜拜哈。另外一個汕尾的特色是吃方面的,可能我們都是廣東人,都知道廣東人最會吃的啦,天上飛的,地上爬的,什麼沒吃過啊,特別是廣州人要排到全中國最會吃的第一位,吃遍南北,吃遍天上地下左右東西海內外。不過你不一定吃過汕尾的小吃哦。在汕尾特別是在海豐非常好吃,小小的城區竟然有一條幾千米的美食街,每天最為繁華的地方。車來車往人人的目標就只有一個:吃!所以那條美食街可以從早旺到第二天凌晨。各種美食特色小吃啦,甚至在某些地方也可以吃到很多的野味。但最著名的是這里的麻魚粥,魚丸,海鮮,還有菜粿,小米,牛肉片等等,但最特別要數菜茶啦,如果你上網路去查還不一定可以查得到得美食,它是海陸豐最為特色的小吃啦,用濃濃帶有茶香的豬骨湯做底,加上經過香油炒過得各種當季最新鮮的蔬菜伴上開水燙過的粉絲,還有瘦豬肉,蝦米,臘腸等做成最香,爽,鮮的菜茶,當地人也叫做燈菜。在每一年元宵節前後家家戶戶必吃的食物。現在不用等到元宵節就可以在一些餐廳吃得到啦。不過我們這一次就沒有緣分吃到這種小吃,因為這種小吃流行在海陸豐,在紅海灣就只有市場那裡有一家小排檔有,不過味道並不正宗,有興趣大家可以去試試。說到吃,肯定要介紹一下我們這兩天的伙食啦,當然是以海鮮為主的啦,特別是紅海灣的蝦姑,就是廣州人眼裡的賴尿蝦啦,跟我的手掌這么大,肉質鮮美,而且只只蝦姑裡面都有很多的蝦膏,除了蝦姑,你們還會品嘗到當地很出名的魚丸,用最鮮的魚製成的,魚肉最美味另類吃法,還有牛肉餅,牛肉丸,它的彈性可以美一顆兵乓球,咬在嘴裡,香在心裡,回味無窮。如果吃不過癮,晚上有大大小小的一百多家的排檔供你們去選擇,想不想聽著海浪聲吃海鮮呢?如果想就要好好計劃晚上的行程啦。除了吃的讓我們嘴饞,汕尾這個地方還有很多地方值得你們以後去走走的,比如前面我提過的一點,海豐的蘇維埃政權所在地——全世界第二座紅宮紅場,(第一座在俄羅斯的莫斯科)裡面有近代革命詳細的各種介紹,也可以到哪去緬懷我們那些偉大的革命者,特別是連周恩來都佩服的澎湃烈士啦,可能孫中山你們一定熟悉得不得了,但是澎湃也是個出現中學歷史書上的人物,雖然不及孫中山偉大,不過他所創造的功績在海陸豐人民的心裡卻比孫中山還要重,在那裡沒有人不認識澎湃這個人,甚至那些小學生每一年都要到紅宮紅場去宣誓才能成為一名共青團員,在他們的作業里也一定會有一篇關於澎湃的作文。而他的成長經歷竟然跟孫中山有幾分相似哦,童年時都受過一些有先進思想的人的影響,長大後都先後到過日本留學,在日本搞了很多反對日本侵略的活動。澎湃其實出生在海豐最為富裕的家族裡,他家可以說是當地最大的地主啦,每年收租一千六百多擔外,還放租仔四百多擔,並有廁圍四座(就是那時的公告廁所,當時時沒什麼化學肥料的啦,最好的肥料就是公共廁所里的糞便啦,所以當時彭家把廁圍租給農民,每年可以收入很多錢的。)魚媼三口(就是在沿海海灘圍墾而成的一種既可以養魚,又可種一造水稻的地方,面積常常是從幾十畝到百餘畝,收入很大)房產六十多間,又經營雜貨店,魚行和杉行,油廠等等。總之是非常有錢啦,而且他們家男女老少補上三十口,被統轄的農民男女老幼不下千五百餘人,所以平均每一個人有五十個農民做奴隸。不過他家雖然富,卻沒有權,家族裡無人在「朝中」做官,他爺爺經常自嘆自己有錢無勢,所以十分期望自己有個能在朝廷里當官的子孫,可以光耀門庭,後來澎湃出生了,他爺爺找人算命說他以後可以帶來家族很多的榮耀,所以從小澎湃就被當做掌上明珠,倍加寵愛。他童年的時候做過很多頑皮搗蛋的事情都沒怎麼受到懲罰,甚至之後提出要去日本留學的時候,家人也只能順其意。不過他讀書倒是真的很厲害,當時什麼先進思想都源源不絕進入他的腦袋裡,特別是社會主義的民主思想,導致了他後來沒幫他家族帶來興旺,反而成了最激烈的破家仔。從日本回來後,他覺得要改變當地的現狀必須先從教育抓起,當了教育局長,不過隨著他的革命越搞越大,他的生活倒是越過越清苦了,後來在成立農會的時候,他當著很多農民群眾的面把他家那些租約,房產等等一一燒盡。一夜間,他家從最大的地主變成跟困苦的農民階級一樣。幸好那時,他爺爺已經過世了,不然肯定氣得跳起來。因為他這樣的決心,六個人的農會發展到了千人,萬人。甚至陸豐,惠州那邊的農民粉粉站起來加入了農會。他也先後到了很多地方去宣傳,發展各個地方的農會,你們知道嗎?其實廣州的農講所就是在澎湃的影響下建立的,他是農講所的第一屆主任,毛澤東才是第二三屆的主任。後來條件成熟的時候,澎湃就領帶了海豐人民成立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就在紅宮紅場里,我這樣簡單的幾句並不能描繪出當時革命的艱苦和澎湃的努力。但是他是真的做到啦,把海豐農民帶離了封建的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可以說,澎湃是發展農民革命的第一人。不過天妒英才,他不幸在上海被捕,雖然周恩來等人盡力營救,但最後還是秘密被殺了。他跟孫中山一樣終身投入在解救中國人民的革命里,但不同的是他不是病在床上,而是在革命的戰場上。和他一起還有他的妻子蔡素萍,她在澎湃的影響下也是一個非常出名的革命烈士。澎湃的事跡無法在這里一一述說,如果你們對他感興趣的話,可以到他的故居去走走看看,他的故居是非常有特色的,是棟結合西洋風格的小樓房,聽說周恩來也在裡面住過呢。除了澎湃,其實海豐這邊還出過很多的名人,比如近代革命里很出名的軍HUA政要陳炯明,音樂家馬思聰等等。景點呢?也有很多,比如陸豐的玄武山,褐石旅遊區。。。海豐的蓮花山,大家都聽過深圳的蓮花山,廣州的蓮花山,這蓮花山可到處都有啊,但是最高的還是屬海豐的蓮花山,而且終年香火旺盛,是個宗教盛地,大大小小的寺廟很多,最出名的是雞鳴寺和蓮花寺,l裡面還有個蓮花山旅遊度假區,有海豐的幾大景。當然目前最受歡迎的就是今天要去的紅海灣啦,它其實是個半島來的,而且當地人不叫紅海灣,紅海灣其實海域的名稱,他們叫遮浪,意思就是那個半島遮擋住大海的海浪,所以紅海灣有個很出名的特色就是大海有一邊海浪濤濤,一邊靜如湖泊。它的形狀就像緊握拳頭向外伸出的大拇指啦。廣東有很多海邊,比如廣州往西有上下川島,有陽江閘坡,陽西沙扒灣,有放雞島,中部有深圳的大小梅沙,往東有惠州巽寮灣,汕頭的南澳島,等等各個海域看起來都差不多,但細察會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沙質方面尤數紅海灣不排第一,也排第二,在水質方面清澈無比,而且風光無限,是深圳附近的情人最佳的婚紗拍攝地啦。如果你們今天去到絕對不會後悔的哦。一定要好好玩哈。度過愉快的兩天游紅宮紅場和澎湃故居作文300字

④ 深圳北站高鐵如何到陸豐市玄武山旅遊區

深圳北站坐高鐵到陸豐站,坐高鐵快線到水乾路口,就幾分鍾時間。。然後在馬路上等去碣石的班車。東海到碣石的班車都會經過這里。然後在玄武山下車。

⑤ 陸豐市樂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廣東省陸復豐市制樂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由省市旅遊局批准,經省工商局登記注冊,並足額繳納質量保證金的一家旅遊企業。公司座落於陸豐市東海鎮建設路南49號,許可證號:L-GD02000。經營范圍包括提供省內外旅遊,代理出境港澳游;旅遊咨詢;酒店預訂;租車;代訂飛機票;火車票;代辦簽證;自由行等全方位的旅遊服務。代理出境港澳游;旅遊咨詢;酒店預訂;租車;代訂飛機票;火車票;代辦簽證;自由行等全方位的旅遊服務。廣東省陸豐市樂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由省市旅遊局批准,經省工商局登記注冊,並足額繳納質量保證金的一家旅遊企業。許可證號:L-GD02000
法定代表人:唐玉嬋
成立時間:2015-02-15
注冊資本:3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158100003469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陸豐市東海鎮建設路南49號

⑥ 陸豐免費旅遊景點哪些

玄武山:玄武山位於汕尾市 陸豐碣石鎮,元山寺建在玄武山南麓,佔地15公頃,是佛道兩教合一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汕尾地區一處歷史悠久、馳名海內外尤其是東南亞的名勝古跡,並且是閩南語系百姓的佛教信仰中心。寺內保存有大量寺藏歷史文物,現已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威紀念亭:張威紀念亭位於陸豐市的龍山的龍山中學內。龍山中學是汕尾市一所頗有名氣的中學,它始建於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距今已有250年的歷史。
青銅時代遺址:遺址距今約2500多年,約為西周至春秋時代。在這里發現了青銅斧、青銅鈴、青銅石簪的石范,說明這一遺址當時是一處很重要的青銅器鑄造工場。
甲秀書院:甲秀書院位於汕尾陸豐市甲子鎮北門內。甲秀書院建於明代,歷來為粵東文人會萃講學之所, 至今院內仍保存著不少歷代的石碑石刻。
陸城風景區:陸城風景如畫,發源於陸河綠色走廊的螺河從城西滾滾奔流入海,其支流東河自陸城中間穿過,龍山宛如一巨龍雄盤城東,城南是浩瀚大海,整座城依山面海,是一座古老而又充滿勃勃生機的濱海城市。
田尾山海底公園:田尾山「海底公園」位於碣石鎮南部的田尾山淺澳區域,距離碣石鎮市區不足10公里。旅遊區「神、海、沙、石」兼備,海岸岬角與港灣交錯,山崖突兀,綠樹婆娑,風光旖旎。

⑦ 粵東的旅遊資源

揭陽是粵東古邑,見諸史載已有2200多年。市域內旅遊資源豐富,史、嶺、江、海各揚其勝,擁有聞名遺跡的山海勝景,情韻獨持的園田風光,風格迥異的寺廟古跡,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特色鮮明的地方文化,四季名花佳果飄香,人傑地靈,名人輩出,軼事廣傳,素有「海濱鄒魯」、「國畫之鄉」、「小戲之鄉」、「水果之鄉」、「著名僑鄉」之美譽。市區榕城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慣來被譽為「水上蓮花」。揭陽倚山瀕海,山川毓秀,名勝古跡甚多,主要旅遊景點有: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榕城、揭陽學宮、雙峰寺、黃歧山風景區、桂竹園風景區;惠來金海灣植物園、神泉海角甘泉和海市蜃樓、百花峰、銘湖岩。其中揭西縣是更是奇山秀水,富有大洋度假村、京明溫泉度假村、黃滿磜瀑布群、廣德庵洞天、百潭谷勝地、錢坑石靈寺風景區、錢坑古寨、棉湖古鎮、龍潭飛瀑、霖田祖廟等著名景點。
近年來,揭陽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旅遊業發展,經幾年的奮斗開拓,全市現已形成「一線九區」旅遊總體格局。「一線」就是榕江水上游覽線。「九區」即黃歧山名勝風景區、榕城仙橋桂竹園岩游覽區、揭東金獅旅遊區、揭西大洋旅遊度假區、惠來南海海濱浴場度假區、惠來粵東金海灣植物園俱樂部、惠來濱海名城已經逐漸完善。普僑區永華果林旅遊村、揭東埔田生態農業旅遊區。「一線九區」加上原具有一定規模的70多處景點,將形成揭陽的旅遊系列產品,並逐步形成以市區為軸心,向全市各地輻射,連接潮州、汕頭、梅州、汕尾的大旅遊網路。全市旅遊初具規模。已發展成為可供廣大市民遊玩、觀光、休閑、登高、避暑、度假的好去處。
揭陽八景是原揭陽縣最為歷史悠久的景色風貌。
推薦景點:黃岐山風景名勝區--譙樓--揭陽學宮--揭陽城隍廟--榕江西湖--北回歸線標志塔 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之美稱,是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著名僑鄉。汕頭位於北回歸線上,屬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陽光充沛。全年平均氣溫在22℃左右,7月中旬至8月初是全年最熱的時節,氣溫大約在35℃左右,冬季最冷的時候一般也在5℃以上。全年適宜旅遊。它也是中國唯一市區擁有內海的城市,以美麗的喬木鳳凰樹開的金鳳花為市花。到汕頭旅遊主要是看海。
推薦景點:南澳島--觀海長廊--龍泉岩風景區--海灣大橋--汕頭大學--北回歸線標志塔--方特歡樂世界藍水星--礐石風景區--中信酒店度假村--北山灣度假村--靈山寺--青雲岩風景區--蓮花峰風景區--中山公園--石炮台公園--華僑公園--媽嶼島 潮州市處低緯度,瀕臨南海,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為21.4℃,日照為1986.1小時,雨量為1685.8毫米。極端最高氣溫為39.6℃,極端最低氣溫為-0.5℃。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終年常綠,四季如春。潮州歷史悠久,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景點:韓文公祠--廣濟門城樓---北閣佛燈--龍湫寶塔--金山古松--許駙馬府-等。 汕尾即海陸豐地區,人們習慣稱「海陸豐」 。海汕尾地區已有兩千年歷史,當地人稱為汕尾人。清代及國民時期屬於惠州府管制,舊稱「惠海陸豐」,在香港海陸豐屬於惠州館。
汕尾人民對國、共兩黨都有不可或缺的貢獻,曾是海陸豐革命根據地、海陸豐蘇維埃紅宮紅場座落在汕尾市海豐,中國第一個紅色蘇維埃政權在此宣告成立。
旅遊景點有:汕尾紅宮紅場(蘇維埃政權成立)、紅海灣(旅遊海灘)、雞門寺、蓮花山、玄武山等
民間藝術及風俗:白字戲、西秦戲、皮影戲、城隍爺廟會(方言:建照)、舞獅等,更多請到海陸豐網路了解。
藍色:美麗的自然風光、旖旎的濱海風情是汕尾旅遊的最大亮點。市區內及深汕區鮜門鎮海灘廣布、海水湛藍,蜿蜒的紅海灣、銀龍灣潮水平靜、沙灘柔軟,是天然的海濱浴場,一年四季,來此嬉戲趕海的人絡繹不絕,人們在這里不但可以體驗水上飛車、水炮等娛樂活動,還能見到海上沖浪、帆板的精彩表演,休閑娛樂的同時盡情的享受陽光沙灘,十分舒爽愜意。
綠色:汕尾的名勝古跡眾多,其中以鳳山祖廟、清雲山定光寺、玄武山元山寺最為著名,宏偉的建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人文底蘊使它們成為粵東地區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
紅色: 汕尾地區還是中國民主革命的搖籃之一,周恩來、彭湃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此生活、戰斗,留下了紅宮、紅場等眾多革命遺跡,供後人緬懷。
推薦景點:清雲山定光寺--鳳山媽祖廟--紅海灣--蓮花山雞鳴寺--澎湃故居--紅宮紅場--玄武山——鮜門旅遊國際度假鎮

⑧ 陸豐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陸豐來海岸多沙灘,奇岩怪源石,岬角與海灣錯落分布,陽光、海水、沙灘、福廟頗具特色,有「東方的夏威夷」、「粵東明珠」、「粵東旅遊的黃金海岸」之稱。全市旅遊資源以宗教資源為主,伴以景色旖旎的風光旅遊資源、濱海旅遊資源、歷史悠久的人文旅遊資源和以工藝產品為主的購物旅遊資源,五者優勢互補,得天獨厚。主要旅遊景點有「神、海、沙、石」四者兼備的碣石玄武山一金廂灘濱海旅遊區、依山隅海的「海上公園」田尾山、千年古剎河西清雲定光寺、甲子待渡山甲秀樓、甲東麒麟山、潭西法留山等。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