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旅遊標志
❶ 旅遊中常見的一些標志符號
旅遊標識符號
標志名稱:旅1 旅遊符號 英文名稱:
國標代碼:GB 5768-1999
簡介: 問詢處標志
提供旅遊項目類別、具代表性的符號及前往各旅遊景點的指引。設在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通往旅遊景點的交叉口附近,或在大型服務區內通往各旅遊景點的…
標志名稱:旅2指引標志 英文名稱: 國標代碼:GB 5768-1999
簡介:
旅遊區方向標志
提供旅遊區的名稱、有代表性的圖案及前往旅遊區的方向。設在高速公路出口附近及通往旅遊區各連接道路的交叉口附近。
標志名稱:旅3 指引標志 英文名稱: 國標代碼:GB 5768-1999
簡介:
旅遊區距離標志
提供旅遊區的名稱、有代表性的圖案及前往旅遊區的距離。設在高速公路出口附近及通往旅遊區各連接道路的交叉口附近。
標志名稱:旅4 旅遊符號 英文名稱:
國標代碼:GB 5768-1999
簡介: 徒步標志
提供旅遊項目類別、具代表性的符號及前往各旅遊景點的指引。設在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通往旅遊景點的交叉口附近,或在大型服務區內通往各旅遊景點的路…
標志名稱:旅5 旅遊符號 英文名稱:
國標代碼:GB 5768-1999
簡介: 索道標志
提供旅遊項目類別、具代表性的符號及前往各旅遊景點的指引。設在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通往旅遊景點的交叉口附近,或在大型服務區內通往各旅遊景點的路…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標志名稱:旅6 旅遊符號 英文名稱:
國標代碼:GB 5768-1999
簡介: 野營地標志
提供旅遊項目類別、具代表性的符號及前往各旅遊景點的指引。設在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通往旅遊景點的交叉口附近,或在大型服務區內通往各旅遊景點的…
標志名稱:旅7 旅遊符號 英文名稱:
國標代碼:GB 5768-1999
簡介: 旅7 旅遊符號 GB 5768-1999
提供旅遊項目類別、具代表性的符號及前往各旅遊景點的指引。設在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通往旅遊景點的交叉口附近,或在大型服務…
標志名稱:旅8 旅遊符號 英文名稱:
國標代碼:GB 5768-1999
簡介: 游戲場標志
提供旅遊項目類別、具代表性的符號及前往各旅遊景點的指引。設在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通往旅遊景點的交叉口附近,或在大型服務區內通往各旅遊景點的…
標志名稱:旅9 旅遊符號 英文名稱:
國標代碼:GB 5768-1999
簡介: 騎馬標志
提供旅遊項目類別、具代表性的符號及前往各旅遊景點的指引。設在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通往旅遊景點的交叉口附近,或在大型服務區內通往各旅遊景點的路…
標志名稱:旅10 旅遊符號 英文名稱:
國標代碼:GB 5768-1999
簡介: 釣魚標志
提供旅遊項目類別、具代表性的符號及前往各旅遊景點的指引。設在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通往旅遊景點的交叉口附近,或在大型服務區內通往各旅遊景點的路…
❷ _____被定為中國的旅遊標志
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馬襲烏鴉、鷹(鷂)掠馬、版馬踏飛隼、凌雲奔馬權 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江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馬踏飛燕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馬踏飛燕」自出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中國古代高超鑄造業的象徵。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志。1985年銅奔馬以「馬超龍雀」這個名稱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志,並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❸ 如果有外國朋友來了解中國旅遊標志的由來,請你作一名導游,你如何介紹呢
中國國家旅遊局於1985年確定選用馬超龍雀為作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志。馬超龍雀,曾命內名容「馬踏飛燕」,後經歷史學家考證,東漢張衡的《東京賦》雲:「龍雀蟠蜿,天馬半漢。」《後漢書》也有「明帝至長安,迎娶飛廉並銅馬」的記載,故正名曰:「馬超龍雀」。
選擇「馬超龍雀」作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志,其涵義是:
1.天馬行空,逸興騰飛,無所羈縛,象徵前程似錦的中國旅遊業。
2.馬是古今旅遊的重要工具,奮進的象徵,旅遊者可在中國盡興旅遊。
3.馬超龍雀的表銅製品,象徵著中國數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歷史,顯示文明古國的偉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遊者。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雷台墓。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奔馬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
❹ 我國的旅遊標志是什麼
<全國導基>第25頁:「國際上很多國家和地區早有各種旅遊圖形標志,用以塑造和傳內播某個國家和城市的旅遊形象容。中國國家旅遊局經過多種方案的比較和研究,於1985年確定選用馬超龍雀為作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志」。馬超龍雀。曾命名「馬踏飛燕」。後經歷史學家考證,東漢張衡的《東京賦》雲:「龍雀蟠蜿,天馬半漢。」《後漢書》也有「明帝至長安,迎娶飛廉並銅馬」的記載,故正名曰:「馬超龍雀」,簡稱「天馬」。選擇「馬超龍雀」作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志,其涵義是:1、天馬行空,逸興騰飛,無所羈縛,象徵前程似錦的中國旅遊業。2、馬是古今旅遊的重要工具,奮進的象徵,旅遊者可在中國盡興旅遊。3、馬超龍雀的表銅製品,象徵著中國數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歷史,顯示文明古國的偉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遊者。
❺ 世界旅遊標志是什麼中國旅遊標志是什麼
馬踏飛燕
以下是具體介紹
主體由長城烽火台,地球和中國旅遊標志——在甘肅武威出土的漢代銅奔馬「馬踏飛燕」三個部分組成。意義如下:
——下面的銅質鍍金長城烽火台,既是中國萬里長城的標志,也是一個城堡的象徵,表明中國的旅遊業歷史源遠流長和城市旅遊業在中國旅遊業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基礎地位;
——中部的銅鑄鍍金浮雕地球,正面突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象徵著中國旅遊業是對外開放的先導產業,也表明了中國的旅遊城市要面向世界,向現代、國際化的目標奮進;
——頂部的銅鑄「馬踏飛燕」,瀟灑奮蹄於地球之上,象徵著中國旅遊業蓬勃崛起的形象和光輝燦爛的前景,也表明中國旅遊業已昂首屹立於世界。
標志物的基座,用紅櫻桃木製作,正面嵌著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頒發」的中英文字樣的鍍金銅牌,是這個標志物標識。
另外,在整個標志物的中心部位,即長城烽火台的正面,還鐫刻著這個標志物的縮影線描圖。這個圖案,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標志圖案。把它嵌在標志物中心部位,既象徵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在中國旅遊業發展中的中堅作用,也意喻著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活動正從中心城市向全國輻射。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標志物,總高66厘米,取「順利發展」之意;基座長,寬均為25厘米,取「方正」之意;凈重9公斤。整體構造採取抽象與其象結合,氣魄宏大,寓意深刻,莊重明快,造型華美,體現了力量感、權威性和尊貴氣度。它既是與「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榮譽相適應的標志物,又表現了中國旅遊業意氣風發,昂揚向上的時代風貌。
❻ 中國的旅遊標志是什麼
圖形標志是一種公共信息符號。它通過圖形表達某種事物的涵義,是能夠相互溝通的世界性語言。國際上很多國家和地區早有各種旅遊圖形標志,用以塑造和傳播某個國家和城市的旅遊業形象。
中國國家旅遊局經過多種方案的比較和研究,於1985年確定選用"馬超龍雀"作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志。
"馬超龍雀"是1969年在甘肅武威出土的東漢(公元25-220年)時期的一件青銅製品,高34.5cm;長45cm.現收藏在甘肅省博物館。
這件文物集我國當時繪畫、雕刻、冶煉鑄造藝術於一體,是件國寶。 銅馬昂首揚尾,四蹄騰空,筋骨剛健、體態飄逸,它沒有轡頭、繩索,不受任何束縛,自由、奔放、輕盈、瀟灑,賓士如飛地超過了龍雀。 馬超龍雀,曾被稱為"馬踏飛燕"。後經歷史學家考證,東漢張衡的《東京賦》雲:"龍雀蟠蜿,天馬半漢。"《後漢書》也有"明帝至長安,迎取飛廉並銅馬"的記載,故正名曰"馬超龍雀",簡稱"天馬"。 選擇"馬超龍雀"作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志,其涵義是: 1、 天馬行空,逸興騰飛,無所羈縛,象徵前程似錦的中國旅遊業。 2、 馬是古今旅遊的重要工具,奮進的象徵,旅遊者可以在中國盡興旅遊。 3、 馬超龍雀青銅製品,象徵著中國數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歷史,顯示文明古國的偉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遊者。
❼ 我國的旅遊標志是什麼
中國旅遊標志圖是根據1969年在甘肅武威出土的東漢時期青銅雕塑銅奔馬確定的。圖中的鳥是古代傳說中的風神龍雀,其速神奇,無與倫比。然而,騰空賓士的天馬更是神速非凡。它頭戴瓔珞,馬尾打結,昂首飛躍,輕輕鬆鬆地超越了風神龍雀。整個圖形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它象徵著中國旅遊事業的飛速發展。
我國新開發的著名旅遊點有哪些
近年來,我國新開發了一些較為著名的旅遊點,很值得前去一游。
1、張家界游覽區,位於湖南大庸、桑植、慈利三市縣交界處,距大庸市區34千米,為我國第一座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為11933萬平方米。全境奇峰連綿,怪石高聳,溝壑幽深,溪水潺潺。奇花異草、珍禽異獸很多。其自然風光為其他各地所罕見。
2、九寨溝,在四川南坪縣境內,是岷山山脈萬山叢中一條縱深40餘千米的山溝谷地。因周圍有9個藏族村寨而得名。從山間至河谷,遍布茂密的原始森林,因景色特異,美麗如畫,被譽為「神話世界」。整個范圍原始森林達200多平方千米,稀有珍貴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小熊貓、羚牛等。
3、九龍漈瀑布群,深藏在福建省周寧縣城南約10千米的大山腹部。在1500米的水道間,共有13級大小不等的瀑布,最佳觀瀑期為每年的4~10月份。
4、凌霄岩,在廣東陽春縣城東北60千米處。總共有3.5萬多平方米的溶洞。岩內外有河流交錯,可乘遊艇穿游其間,別有情趣。5、黑龍江省德群縣北部,訥漠爾河支流白河上游的火山公園——五大蓮池。1719~1721年間,因火山熔岩堵塞白河河道,形成五個相連的火山堰塞湖得名。
6、浙江天台山的四座千年古剎和天台奇景也均已對遊人開放。
❽ 中國旅遊標志的由來,簡潔一點
中國旅遊標志來自馬超龍雀(東漢銅奔馬),是一件國家級文物(青銅器)。東漢銅奔馬在1983年10月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志,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相關介紹:
馬超龍雀,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
(8)國外旅遊標志擴展閱讀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這是中國旅遊標志「馬踏飛燕」的出土地,被雅稱為「中國旅遊標志之都」東漢銅奔馬是在漢代社會尚馬習俗的影響下產生的具有重要價值的青銅工藝品。馬是漢代社會的重要交通工具、軍事裝備和農業生產畜力。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胡楊《傳世國寶全檔案》:「這件鑄造於兩千年前的青銅駿馬,造型生動,比例准確,四肢所呈現出的動勢完全符合馬的動作習性,令中外許多考古學家與藝術家嘆為觀止。
❾ 我國的旅遊標志圖是什麼
中國旅遊標志圖是根據1969年在甘肅武威出土的東漢時期青銅雕塑銅奔馬確定的。圖中的鳥是古代傳說中的風神龍雀,其速神奇,無與倫比。然而,騰空賓士的天馬更是神速非凡。它頭戴瓔珞,馬尾打結,昂首飛躍,輕輕鬆鬆地超越了風神龍雀。整個圖形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它象徵著中國旅遊事業的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