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旅遊景點大全
A. 臨沂什麼地方景點最好
蒙山旅遊區 平邑龜蒙景區 韓書凡奇石藝術館 莒南馬髻山旅遊區 沂水雪山彩虹谷旅遊區 蒙山旅遊區蒙陰雲蒙景區天下第一木棧道 沂師范學院沂蒙湖(橡膠壩) 臨沂博物館 孟良崮戰役遺址景區 雲蒙湖蒙陰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蒙陰杏山溶洞 靈泉寺旅遊風景區 山東地下大峽谷旅遊區 沂水天然地下畫廊 沂水地下螢光湖 雪山彩虹谷景區 雪山旅遊區 沂水地下大峽谷 沂蒙山根據地紅色旅遊區 沂水文峰塔莒南馬鬐山景區 莒南天佛風景名勝區 115師師部舊址(省政府誕生地) 卧龍源景區(諸葛亮公園)沂蒙鄉村風情園 厲家寨展覽館 莒南馬鬐山風景區 莒南天佛旅遊區 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館 蒙山平邑龜蒙景區 九間棚生態農業旅遊區 曾子山五龍湖景區 沂南漢墓博物館 韓書凡藝術館 指動石旅遊區 費縣沂蒙石林沂蒙山小調誕生地 費縣蒙山天蒙風景區 知春湖度假村 郯城新村萬畝銀杏園 臨沂盛能游樂園 臨沂動植物園 八卦連環洞 文峰塔石林旅遊區 栗王景區諸葛亮故居 紀念館卧龍山佛祖洞郯城新村銀杏園中華園藝旅遊區沂水四門洞茶山龜蒙景區沂水雪山旅遊區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雲蒙湖水上游樂區齊魯奇石公園顏真卿故里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荀子墓新村古梅園蒼山自然保護區杏山溶洞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卧佛寺公園齊長城遺址塔山森林公園漢代功曹闕蒙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仙人洞沂蒙湖地下螢光湖旅遊區山東地下大峽谷臨沂大學沂河《沂蒙山小調》誕生地孟良崮諸葛亮故里華東革命烈士陵園沂水地下畫廊王羲之故居蒙山國家森林公園。路線的話,您可以手機安裝騰訊地圖。導航--選擇起點您的位置到終點站--到的景點!!直接搜索就可以選擇路線就可以了,非常簡單的!!
希望可以幫到您了
B. 臨沂市區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臨沂盛能游樂園
2.臨沂動植物園
3.王羲之故居
4.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
5.臨沂博物館
6.沂蒙湖(橡膠壩)
7.沂水地下螢光湖
8.莒南天佛風景名勝區
9.115師師部舊址(省政府誕生地)
10.孟良崮戰役遺址景區
11.蒙山平邑龜蒙景區
12.莒南馬鬐山景區
13.費縣石林梨鄉旅遊區
14.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15.華東革命烈士陵園
16.諸葛亮文化旅遊區
17.沂水天然地下畫廊
18.指動石旅遊區
19.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館
20.臨沂中華園藝旅遊區
21.臨沂茶山園藝旅遊區
22.玫瑰湖汽車公園
23.寶泉寺公園
24.北寨漢墓博物館
25.郯城新村萬畝銀杏園
26.靈泉寺旅遊風景區
27.韓書凡藝術館
28.山東地下大峽谷旅遊區
29.沂水雪山彩虹谷旅遊區
30.知春湖度假村
31.臨沂湯頭溫泉
32.沂南漢墓博物館
33.戰工會紀念館
34.蒙山彩蒙景區
35.山東省郯城縣東馬樂園
36.齊魏馬陵戰址公園
37.沂蒙山根據地紅色旅遊區
38.沂水縣博物館
39.費縣蒙山天蒙風景區
40.沂蒙山小調誕生地
41.九間棚生態農業旅遊區
42.曾子山
43.五龍湖景區
44.栗王景區
45.卧龍源景區(諸葛亮公園)
46.厲家寨展覽館
C. 臨沂市沂南縣有啥旅遊景點
沂南有沂蒙紅色影視基地、竹泉旅遊景區、智聖湯泉、諸葛亮公園
D. 山東沂南縣旅遊景點有哪些
【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
2003年9月19日,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在她的家鄉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鄉東辛庄隆重舉行開館儀式。原國家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親筆題寫了「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館名。
抗日戰爭爆發後,在中國共產黨人創建沂蒙根據地的抗日活動中,她數十次出色地完成情報傳送任務;1938年冬,已年過半百的王換於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先後任村婦救會長,艾山鄉副鄉長。由於她對黨的忠誠和積極的工作,是當時著名的沂蒙「四大娘」之一,其家成為著名的抗日堡壘戶。1939年春以後,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山東分局、山東縱隊就經常住在王換於家。同年6月徐向前、朱瑞率八路軍第一縱隊機關到沂蒙後,也較長時間住在王換於家。
從此,王換於的主要工作就是率全家照顧好領導的生活起居和撫養戰時托兒所的孩子。戰時托兒所最多時達50餘人,王換於因撫養革命後代,她的兩個兒媳婦的奶水大部分用於哺育托兒所孩子,為此王換於有4個孫子、孫女因照顧不周而先後夭折。除此之外,王換於還掩救過一大批八路軍傷病員和抗日幹部,掩藏了許多抗日物資。1940年7月,山東省政府前身--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在該縣青駝寺成立,會議出版的《聯合社會會刊》被王換於精心保存,1978年,年逾九旬的王換於將書完整上交縣有關部門,該書被征調到山東省檔案館,填補了省檔案館檔案資料的一項空白。
為昭示歷史,激勵後人,永葆革命傳統精神,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沂南縣委、縣政府決定建設「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紀念館整理製作展出資料80餘平方米,搜集文物50餘件,總投資達200餘萬元。在此期間,原國家軍委副主席遲浩田親筆題寫了「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館名和「沂蒙母親王換於故居」,並親筆書寫了「緬懷沂蒙母親,教育後世子孫」的碑文,著名作家李存葆、王光明滿懷深情撰寫了《百年老屋賦》;國家審計署和省直機關黨工委還把此地作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諸葛亮故里】
諸葛亮故里位於沂南縣磚埠鄉的陽都故城。諸葛亮,字孔明,號卧龍先生,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公元181年出生於陽都故城。約公元193年,諸葛亮13歲時隨叔父諸葛玄去豫章,15歲時隨叔父依附劉表,開始了在荊州「躬耕隴畝」的生活,歷時12年。後被劉備請出山,輔佐劉備創建蜀漢政權,成為一代名相,為後人所緬懷。
陽都故城是古代文化遺址,城內耕土下1米左右即是漢代文化層,亦發現戰國文物,陶豆和陶鬲的殘片隨處可見。故城東面緊靠沂河,河西崖有一段出土的古代城牆,石砌而成,十分堅固。北面是東沂河,河岸上約1500米長的東段故城城基至今依稀可辨。1992年,沂南縣人民政府投資40萬元人民幣在沂南縣磚埠鄉孫家黃疃修建了「諸葛亮故里紀念館」,佔地面積2700平方米,為仿古式建築。
紀念館左側豎立的穿孔漢畫像石碑,是漢代遺物。院內有千年銀杏樹一株,高23米,樹圍3.6米,樹冠覆蓋達360多平方米。紀念館三塊漢畫像石均是諸葛亮故里出土的。大殿高7米,寬9米,長12.4米,建築面積111.6平方米,大殿正中安放著諸葛亮塑像,四周是14幅壁畫,全面反映了諸葛亮一生壯麗輝煌的業績。在沂南縣城西山坡修建了「卧龍公園」(亦稱西山諸葛亮公園),此公園總投資600萬元人民幣,自1992年分兩期建設。
目前,已建成姐妹亭一處,有全國體量最大的諸葛亮銅像一尊,用銅3.5噸,身高7米,總重7000公斤;並建有浮雕,總長50米,共計14幅,每幅5.25平方米。石雕均根據《三國演義》故事雕刻而成,記載著諸葛亮的輝煌戰績。另外,有仿古建築5間,花崗岩石雕戰馬四匹,龜駝碑二尊,碑文刻有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九龍壁面向人民街,總長15.2米,由漢白玉雕刻而成。
【漢畫像墓博物館】
沂南漢墓博物館位於沂南縣城西三公里的北寨村,是在沂南北寨墓群基礎上修建的一座專題性博物館,主要向人們展示北寨墓群墓葬文化及出土遺物,傳播漢代民族文化。沂南漢墓博物館南北長66.4米,東西寬67.5米,佔地面積4017.2平方米。館內設墓室保護房、文物陳列室等。所有建築外形,集仿古與園林風格於一體,均仿照東漢時期的建築,給人們一種身處其時,身臨其境的體驗。
博物館內正中偏北位置,是原址完整保護、聞名遐邇的北寨漢畫像石墓(一號墓),該墓規模宏大,墓室結構復雜,畫像雕刻精美,內容極其豐富,是我國現已發現、保存較為完美的,為中外學者高度關注的一座漢畫像石墓。一號墓坐北向南,用280塊預制石材築成,其中畫像石42塊,畫像73幅,畫像面積44.2平方米。墓南北長8.7米,東西寬7.55米,由前中後三個主室,東三個側室,西兩個側室組成,總計為八室。室與室之間都有門直通。整個墓室的構築是由地面、檯子、支柱、牆壁、橫額、中柱、過梁、橫枋、攔角石、蓋頂石等先後順序壘築起來的,建築技術相當先進。墓門高2.74米,由門楣、橫額和東、西、中三個立柱組成。
門的橫額和立柱上均刻有畫像。立柱部分分別刻有伏羲、女媧、東王公,西王母及羽人、玉兔搗葯等祥瑞圖像。門楣橫額部分則表現出一戰爭場面。前室面闊兩間,進深兩間,從地面到墓頂高2.8米,室中有八角形擎天石柱。頂部是用石條構成幾個方形重疊而上的抹角結構藻井,既美觀又大方。前室畫像內容不少,但主題是祭祀,主要表現了墓主人死後的衷榮,分布於東、南、西三壁橫額上。肅穆虔誠的致祭者或躬立,或跪伏於地,足見墓主人的官位之高。前室四壁、北壁上橫額及八角擎天柱上,則刻有大儺驅鬼、伐鼓、擁彗和神靈、祥瑞圖像。
中室高3.12米,面闊兩間,進深兩間,亦有八角形擎天柱。中室畫像內容更為豐富,有車馬出行,豐收宴享,樂舞百戲等,主要表現了墓主人的高貴身份和富足逸樂的生活。中室的四壁,刻有蒼頡造字、衛姬請罪、堯舜禪讓、荊軻刺秦王、孔子見老子等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並有榜題「蒼頡、齊桓公、衛姬、蘇武」等12處28個漢字,這些畫像生動細膩,令人驚嘆。 後室由一個斗拱分隔成兩間,僅有一個側室,很顯然是一帶便池的廁所。拱的式樣同中室一樣,梁拱也是由整塊石頭雕成。分布於後室隔牆上的畫像,主要描寫了墓主人的閨房內的生活,有侍女持奩圖、僕人洗滌圖等。 沂南漢墓博物館一號畫像石墓以氣魄雄偉、結構謹嚴見長,表現出漢代建築藝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它是漢代民間藝術家集體創造的作品,是將兩漢建築藝術、雕刻藝術、繪畫藝術綜合起來而去粗存精,推陳出新的作品。 一號墓早年被盜,僅存有少量殘破的陶器和銅鏃,墓主姓名無考。 二號墓在一號墓的南面偏東,兩墓相距20米。是東漢晚期較大的磚石墓。除兩個耳室和一個後室的券頂完整外,其餘各室的券頂均不同程度的損壞。由於墓早期被盜,墓券頂磚的丟落,使墓室內積滿淤泥,經精細清理,出土完整和可復原的陶器、石器、銅器、銀器等80餘件及100多枚銅錢,另有鐵刀和漆器腐朽的痕跡。 沂南漢墓博物館大站東側為拓片陳列室,展有一號墓畫像拓片。圖像清晰,資料豐富,給人們參觀以更多便利。 院內東側則陳列有從沂南各地收集而來的34塊漢畫像石,內容有:車馬出行、大禹治水、祥禽瑞獸等。為研究沂南漢代歷史及漢畫像石墓分布情況,提供了大量的實物資料。
【孔明文化旅遊區】
孔明文化旅遊區為山東省重點旅遊開發建設項目,位於沂南縣城西部,規劃區總面積31平方公里,東至卧龍山路,南至團山南側,北至卧龍山北麓,西到汶河及以西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區。
中心以卧龍山、北寨村、汶河為主。目前在卧龍山東麓已經建成的有:諸葛亮銅像(1993年落成,高7米,重7噸,底座高3米),體量為世界之最;銅像前兩側各有戰馬雕塑兩尊;諸葛亮豐功偉績大理石浮雕群像,浮雕畫面14幅,組成50米的弧形牆,並有迴音效果;佔地6660平方米的諸葛宗祠以及漢街思古、武侯雙闋、智慧橋、聖賢路、御碑亭等景點。
【孟良崮國家級森林公園】
孟良崮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沂南縣界湖鎮西25公里的代庄鄉境內,經營總面積近2萬畝,經過30多年來造林、營林,已形成乾果林、防護林構成的萬畝森林規模,主要樹種有松類、刺槐、板栗、赤揚、淡竹、火炬樹、五角楓等。林場林草茂密,怪石林立,是景色優美的森林旅遊勝地。孟良崮森林公園於1992年1月被國家林業部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E. 臨沂景點大全排行榜是怎樣的
一、5A級景點——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山東省第二高峰,有山、有水、有奇石,正常購票是70元每人, 也可以團購,價格相差不是很多,蒙山的故事源遠流長,都說沂蒙好,那就一定不要錯過。
如今的蒙山森林公園結合了不少現代元素,也有了彩虹滑道、漂流、森林沖鋒車這些年輕人喜歡的東西,當然爬山是重中之中,感受森林氧吧,看珍惜植物,給孩子講講過去的故事。
旅遊一定要抱著花錢的態度,否則你絕對不會開心,也不會快樂,無論哪個景區價格都不是固定的,想玩順心了,就要多掏錢, 臨沂除了遊玩還有美食,臨沂炒雞, 燉魚都是不錯的,爬山選擇一個就可以了,既然到了臨沂溶洞也必須去看看,那些免費的小公園也都走走,畢竟是旅遊,別虛度了。
F. 山東臨沂市的沂南有哪些旅遊景點,從火車站怎麼坐車,門票為多少元,是通票么需要高手回答
你所說的這幾處景點正在開發期,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在沂南這邊門票50,有一處張靈甫指揮所,其小妾獻有花籃,下面的萬蝠洞比較有意思,但一定要帶強光手電筒。山頂的孟良崮很好,有紀念碑,更重要的有點將台,老城牆、有點歷史蘊含。比較火的在蒙陰那邊,開發得早,不過景點更是人為的,還要坐游覽車,還不如沂南這邊精緻,不過那邊山下的紀念館還可以,門票當地人30,。孔明文化旅遊區,只是些現在建的仿古建築,沒有東東,還不成規模,千萬不要上當。漢墓博物館在縣城西邊,沒幾個人,門票大概5、60元,兩間屋子大小的墳墓,裡面有幾點石刻畫像,很少有人去,只有外邊來人,縣里領導領著去,納稅的人進去要花錢的。諸葛故里在磚埠鎮的一個小村莊里,一個院子,裡面有幾棵樹,好像有棵銀杏,擺了幾塊搜集來的石刻。
不過沂南好看的地方也很多,從縣城往北十里路銅井鎮十八泉(銅井村現存三)不用錢——生態旅遊度假--竹泉村,60元,有山有水又有游樂場——自然生態村--三山溝不要錢——沂蒙影視基地--常山村60元——萬松山革命陵園免費——丹山水庫——漢墓-——縣城孔明城免費開放正好在一條線。
G. 沂南有么有好的旅遊景點
1.諸葛亮文化旅遊區
位於沂南縣城區西部。從京滬高速沂南縣出口下,沿迎賓大道北行25公里可達。距臨沂市60公里。諸葛亮文化旅遊區占據著卧龍山整個東部山體,上半部分山翠水清,風光秀美,整個山體遍布奇石,形態各異。下半部分以一代智聖諸葛亮的生平為主線,仿漢代的建築風格,建設了諸葛亮銅像、迴音壁、漢街思古、武侯雙闋、智慧橋、聖賢路、乾隆御碑亭、諸葛宗祠等景點
2.沂蒙紅色影視基地簡介
紅嫂家鄉旅遊區暨中國沂蒙紅色影視基地,位於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村,總佔地1129畝。由《中國紅嫂革命紀念館》、《常山莊村》、《沂州古縣城》、《山鄉夢影視服務中心》組成,總投資2.6億元。這里是紅嫂乳汁救傷員的真實發生地,這里是當年沂蒙革命根據地中心,這里至今保留著抗戰時期的古村風貌。到目前為止,這里陸續拍攝了電視劇《沂蒙》、《娘》、《反抗之真心英雄》、《地道英雄》、《平原槍聲》、《島城風雲》、《永不磨滅的番號》、《幹得漂亮》、《戰雷神》;電影《沂蒙六姐妹》、《鬥牛》、《誘殺》、《一個農民的1978—2008》等30餘部紅色影視劇。前來近距離觀看明星大腕,深層次感受紅色文化的遊客絡繹不絕。
3.竹泉村
竹泉村位於山東省沂南縣北部,距縣城12公里,469口人,面積1800畝。古村背倚玉皇山,中有石龍山,左有鳳凰嶺,右有香山河,前有千頃田,是中國傳統的風水寶地。村中有一泉,水邊多竹,名竹泉。泉水四季恆溫,富含人體必需的十幾種微量元素,經鑒定符合國家飲用天然礦泉水標准,村人飲用此水多長壽、無惡疾。
竹泉村旅遊度假區包括竹泉村景區、溶洞景區、香山湖景區和原始森林景區等。是一處以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會議為核心,集觀光、休閑、住宿、餐飲、會議、度假、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是山東省第一個系統開發的古村落度假區。
4.孟良崮
孟良崮旅遊區位於臨沂市蒙陰縣和沂南縣交界處,屬蒙山山系,主峰海拔575.2米,面積1.5平方公里。孟良崮旅遊區主要景點有孟良崮國家級森林公園、孟良崮戰役紀念碑和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孟良崮國家級森林公園佔地800公頃。孟良崮主峰上建有孟良崮戰役紀念碑,山下建有孟良崮戰役紀念館。
5.智聖湯泉
智聖湯泉旅遊度假村位於山東省沂南縣城度假村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標准精心打造,是集溫泉沐浴、休閑養生、生態旅遊、商務洽談、會議接待於一體的,國內一流溫泉旅遊度假景區。
智聖湯泉溫泉水日出水量達5000多立方,水溫高達78℃,富含偏硅酸、氟、碘、溴、鋰、鍶等30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溫泉區設有動感溫泉區、先天八卦養生區、孔明文化區、生態溫泉區、室內大型SPA水療、泳池區等60多個功能各異、大小不一的各類溫泉池。可同時容納2000人沐浴,日接待量可達6000餘人。同時溫泉中心為賓客免費提供休息大廳、健身房、乒乓球室、網吧、沙壺球、檯球等多種休閑娛樂項目及水果、點心、飲品等。讓您真正體驗休閑和放鬆的樂趣。品諸葛文化,沐智聖湯泉。山東智聖湯泉旅遊度假村,是您商務、會議、旅遊、休閑、度假、養生的最佳去處。
6.沂南漢墓博物館
位於沂南縣城西三公里的北寨村,是在北寨墓群基礎上修建的一座專題性博物館, 所有建築外形,集仿古與園林風格於一體,均屬東漢時期的建築,主要向人們展示漢代墓群葬文化及出土遺物,傳播優秀歷史文化。館內設墓室保護房、文物陳列室等。所有建築外形,集仿古與園林風格於一體,均仿照東漢時期的建築,給人們一種身處其時,身臨其境的體驗。
博物館內正中偏北位置,是原址完整保護、聞名遐邇的北寨漢畫像石墓(一號墓),該墓規模宏大,墓室結構復雜,畫像雕刻精美,內容極其豐富,是我國現已發現、保存較為完美的,為中外學者高度關注的一座漢畫像石墓。
7.沂南頤尚溫泉
度假村坐落在臨沂市沂南縣張庄鎮松山,是一家集露天溫泉、室內溫泉、養生理療、客房餐飲、商旅會議、娛樂休閑等功能為一體的溫泉休閑度假勝地。園區內有松山,又名七松山。七松山以石之秀、松之奇名譽四方,它西高東低,狹窄細長,玲瓏秀美,山石多以巨石、頑石為主,為清一色的火山岩,整個石山象一隻閉眼休息的巨獅,頭在西尾在東,尾部之石,似片片竹筍。「頭部」則是巨石林立,威武雄壯。山上樹木多以千年柏樹為主,形成奇異的山林景觀,渾然天成的自然風光。度假村所在的松山溫泉,泉水取自天然,出水口溫度超過55攝氏度。屬於各種溫泉水當中的優質類偏硅酸型復合溫泉。
8.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
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級森林公園(1992年)、國家級紅色旅遊區(2004年)、國家級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地質公園(2005年)。位於沂南縣孫祖鎮。
沂南景區主峰海拔536米,因宋代孟良曾屯兵與此得名。孟良崮因舉世聞名的孟良崮戰役而名居沂蒙72崮之首。公園總面積1.2萬畝。園內遍布太古界泰山變質岩,群山突兀、奇石多姿、石洞疊連,是雄、奇、險、秀、幽的一座名山。景區屬暖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動植物資源豐富,有動物12科20餘種,植物55科121種,白蝙蝠、五角楓等是稀有物種,植被覆蓋率76%。
9.紅石寨香山湖旅遊區
紅石寨旅遊度假區是山東龍騰集團繼竹泉村之後,在沂蒙山區投資開發的第二個旅遊度假區,是一處集山水生態、歷史文化、山地民居、鄉土風情於一體,具有山水觀光、文化體驗、汽車露營、商務休閑等功能的綜合性旅遊景區。其中紅石小鎮是沂蒙山民居建築風格和鄉土文化的集大成者,擁有豐厚的漢、宋和明清文化遺韻,具有獨特的山地建築畫卷和人文風味;汽車營地是一處以接待自駕游為主的山地型、鄉村型宿營地,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業態最全的汽車營地;五行園是游樂和養生主題公園,這里有盪漾快樂的海盜船、觸摸天空的摩天輪、快樂碰撞的碰碰車、激情炫動的旋轉杯、上下飛舞的自控飛機等一系列游樂設施。
10.馬泉創意農業休閑園
馬泉創意農業休閑園位於沂南縣銅井鎮馬泉山,由沂南縣盛大慶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投資興建,是一個集林果生產研發、農業科技試驗示範、生態旅遊養生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創意休閑農業園區。建成休閑採摘園3個、面積600畝,種植大櫻桃、甜柿、核桃等果品10萬余株;建設連棟溫室10000㎡,栽植名、優、特桂花樹1000餘棵;保護性移植長壽果、黃連木、沙樹等珍稀古樹70種、160餘棵,放養日本錦鯉2萬余尾,養殖孔雀、天鵝等多種名貴觀賞動物,布局奇石1000餘塊;投資1500萬元建設了3000 ㎡的接待中心和果樹研究所;投資2000萬元,建設5000 ㎡的民俗展覽館和農耕文化展覽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