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旅遊安全嗎
1. 哥倫比亞都有哪些著名景點
哥倫比亞是一個美麗動人,神秘和充滿情調的國度。首都波哥大充滿色彩,擁有多個博物館、哥倫比亞藝術館和未來風格的建築。特昆達馬瀑布就在附近。在加勒比海沿岸,可愛的卡塔赫納市以它的16世紀風格的建築物和寺廟廣場成為旅遊熱點。哥倫比亞的西南地區是風光迷人的馬格達萊納河谷(MagdalenaValley),峽谷、瀑布、茂密的植被、不同尋常的石碑和聖阿古斯丁的巨石文化遺址,為這里築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從丘陵起伏的加勒比海島普羅維登到北部海岸的聖瑪爾塔。
2. 哥倫比亞薩爾托酒店生意好到爆,卻因遊客的原因不得不被迫倒閉,是何緣故
因為遊客在這里的自殺率太高了,所以才被迫倒閉。這是建於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中期的哥倫比亞酒店,它坐落在風景如畫的哥倫比亞大瀑布只有幾十米的懸崖峭壁上。於是這座造型古典、又靠近大瀑布的酒店一時間成為很多遊客擠都擠不進的最佳住宿地,很多遊客都慶幸自己搶到了這么一鋪床位。
有遊客猜測先前被定為「自殺」的遊客大抵是因為瀑布的風景太美令人忘乎所以,所以身臨仙境無法自拔,忍不住欣然躍下,當然這個解釋還是有些勉強。各位看客,你拜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現在,特肯達馬瀑布已經成為了哥倫比亞國迎接眾多遊客的旅遊勝地。
薩爾托酒店也被改建成了特肯達馬瀑布博物館。走到這里,就會看到滿布綠植的山間,有一條巨大的水流洶涌而下,氣勢磅礴而又聲勢浩大,宛如一條流動的白練。如果站在瀑布的腳下,就會感覺到水珠不時飛濺在身上,周圍一片騰騰水霧,抬眼望去,周圍是一片綠意忽隱忽現,有一種朦朧而又神秘的美感。
3. 十二月份去哥倫比亞旅遊要注意什麼
哥倫比亞十二月平均溫度是19℃~28℃。
白天平均28℃,建議穿棉麻面料的襯衫、薄長裙、薄T恤等清涼透氣的衣服。
夜間平均19℃,建議穿單層棉麻面料的短套裝、T恤衫、薄牛仔衫褲、休閑服、職業套裝等舒適的衣服。
哥倫比亞十二月日均氣溫最高的城市是阿帕太德(31℃)、阿勞卡(32℃)、巴蘭卡韋梅哈(32℃)、巴蘭基亞(32℃)。
哥倫比亞十二月日均氣溫最低的城市是阿帕太德(23℃)、阿勞卡(21℃)、巴蘭卡韋梅哈(23℃)、巴蘭基亞(24℃)。
4. 哥倫比亞旅遊簽證難嗎
哥倫比亞簽證一般分為短期商務簽和工作簽證,最後就是你希望的旅版游簽,其中短期商務簽比權較好拿,只要填寫相關的表格即可,但一般也只給45天,而且不能續簽,不能延期,到期只能離開。工作簽證則需要這邊的注冊公司來跟你提供邀請函。
如果一家人要來哥倫比亞旅遊,比較簡單,填寫表格,然後把南方在銀行的存款列印一份出來,一般有一個2萬塊錢就可以了,然後把表格郵寄到哥倫比亞駐中國大使館,在北京,然後等待,一般會叫你去面簽,有人翻譯成中文給你聽,當然你必須先對哥倫比亞的旅遊景點熟悉,如SAN ANDRES,等著名景點。
5. 哥倫比亞的旅遊
哥倫比亞的名勝古跡名揚世界,公元16、17世紀所建的大學、博物館、天文台、教堂等古老建築迄今保存完好。凡是去過哥倫比亞的人都會被當地人民悠閑的生活和友好的態度所折服。偉大的拉丁精神充斥在這個國家的任何一個角落,而那些加勒比沿岸具有殖民地色彩的小城、壯觀的國家公園、宏偉的安第斯山脈和美麗的熱帶雨林。
作為拉美重要的旅遊中心之一,哥倫比亞旅遊資源較發達。哥倫比亞是一個旅遊國家,境內有十分豐富的旅遊資源,名勝古跡名揚世界,是世界最美的土地之一。哥倫比亞的地貌多變,山河壯麗,這里既有純美的熱帶海灘和茂密的雨林,也有山頂被皚皚白雪覆蓋的安第斯山脈和鬱郁蔥蔥的咖啡種植園,還有著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城喀他赫納和熱鬧繁華的首都波哥大。在哥倫比亞的喀他赫納和波哥大有不少服務和設施一流豪華大酒店。 主要旅遊區有:卡塔赫納、聖瑪爾塔、波哥大、聖安德列斯和普羅維登西亞群島、麥德林、瓜希拉半島、博亞卡等。哥倫比亞的名勝古跡名揚世界。公元16世紀、17世紀所建的大學、博物館、天文台、教堂等古老建築保存完好。
波哥大市中心的一座著名廣場是以民族英雄西蒙·玻利瓦爾的名字命名的。廣場中央聳立著博利瓦爾騎著駿馬的高大雕像,四周裝有帶彩燈的噴泉,每到夜晚,彩燈大開,泉水四射,流光閃爍,五彩繽紛。廣場四周聳立著形態各異的雄偉建築。富麗堂皇的聖卡爾洛斯宮,是一座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古老建築,曾後先後作為聖菲皇家圖書館和獨立後的國家總統府。當年博利瓦爾曾在宮內居住過,院內有他親手栽種的胡桃樹,1828年9月25日,他為躲避一次暗殺,曾從臨街的窗戶一躍而下,逃到聖阿古斯丁河石橋下隱藏了兩個小時才倖免於難,在這扇窗戶上,還懸掛著記載此事經過的木牌。坐落在傅利瓦爾雕像後面的國會大廈,修建在波哥大建城時的遺址上,內有反映奴隸獲得自由時狂歡場面的大型壁畫,橢圓形玻璃大廳是舉行隆重宴會的地方,大廈建築式樣別致,格外引人注目。
哥倫比亞波古老教堂眾多,有著名的聖伊格納西奧教堂、聖弗朗西斯科教堂、聖克拉拉教堂、貝拉克魯斯教堂等。聖伊格納西奧教堂建於1605年,教堂內擺設在祭台上的一件件金製品,製作精美、巧奪天工,是出自古代印第安人之手的稀世珍品。 哥倫比亞發布了新的國家品牌形象和口號「The Answer is Colombia」,由Sancho BBDO和BBD聯合設計,而JWT(智威湯遜)、RepGrey和MEC負責廣告推廣。哥倫比亞的是一個以多樣性著稱的國家,在設計哥倫比亞的國家品牌形象的時候,一直想准確和著重地強調反映這一點。
哥倫比亞發布新國家品牌形象標識的主logo是幾個顏色明亮的幾個圖形圍著「CO Colombia」堆在一起,其中「CO」尤為突出,「CO」代表的是哥倫比亞的頂級國家域名「.co」。 哥倫比亞黃金博物館
哥倫比亞黃金博物館坐落於首都波哥達市聖坦拉斯公園東側的一片綠樹叢中,是世界上收藏黃金器物最多的地方,館內收藏著26000多件價值無法估量的古代印第安人使用過的金器,還有許多玉石製品,還珍藏著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哥倫比亞黃金博物館再現了印第安人早年的文化和斗爭的歷史。黃金博物館里的這些陳列品,有著不平凡的歷史。歷史上,哥倫比亞是盛產黃金的國家,是傳說中的黃金之國,早在2000多年前就盛產黃金。
據統計,從16世紀初到19世紀末,哥倫比亞年產黃金平均約3500公斤,在整個西半球居第一位。展品中有各種造型美觀的裝飾品,從頭上戴的金簪,到脖上戴的項鏈;從串掛在鼻孔上的鼻環,到戴在手腕上的手鐲;從掛在胸腹前的方形金片,到保護男人腹部的飾物,應有盡有。參觀博物館的重頭戲,是頂樓龐大的貴重物品室,每一次只允許20個人入內,這是一間完全黑暗的房間,但當燈光打開,室內一萬兩千多件黃金物品霎時光芒奪目,身後的印地安音樂伴隨傳出,此時才真能感受當初黃金印加帝國的神秘與真實。
西帕基拉鹽礦大教堂
西帕基拉鹽礦大教堂坐落於哥倫比亞昆迪納馬卡省的山下面,臨近城市西帕基拉(Zipaquirá),距離波哥大約50公里,是一座地下羅馬天主教堂。這座地下教堂被認為是哥倫比亞最偉大的建築之一,深受遊客歡迎,也是當地信徒朝聖的必到之地。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當地政府處於安全考慮關閉了這座鹽礦,並將其改建成目前的地下教堂。西帕基拉鹽礦大教堂被哥倫比亞人視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十分宏偉,被譽為巴倫比亞最知名、最具成就感的建築,享有「現代建築寶石」的美譽。這座教堂不僅是重要的宗教聖地,還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遺產,是哥倫比亞人的智慧結晶。教堂內有4殿,各長120米,高74米,共有14根柱子,柱子、神龕、畫像等皆在鹽礦石上雕成,堪稱一地下建築奇觀。除此之外,還可觀賞鹽礦牆壁、壁畫、礦工雕塑、禮拜堂、神像、地下商場、鹽礦石工藝品、苦難點、坑道等。
波哥大
波哥大(西班牙語:Bogotá),1991年至2000年曾名聖菲波哥大(西班牙語:Santafé de Bogotá)是哥倫比亞的首都和昆迪納馬卡省的省會。大多數居民是混血兒。它是哥倫比亞最大的城市,是拉美最大,最現代化的城市之一,也是南美洲發展最快的都市。
波哥大位景色秀麗,四季如春,名勝古跡眾多,保留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因此被譽為「南美的雅典」。該城市是一座具有南美特色的歷史文化古城,城內的許多名勝古跡蜚聲於世。
波哥大在哥倫比亞的行政地位是「首都地區」(Distrito Capital),由中央政府直轄。它是哥倫比亞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和政治、經濟、文化和工業中心。他有多個大學、高校,以及眾多博物館和名勝,年平均氣溫14℃、四季如春。
麥德林
麥德林位於南美洲安地斯山脈北部,屬於安蒂奧基亞省,是哥倫比亞第二大城市。該城市是安蒂奧基亞省重要的大學、商業、工業、科技區域,也是節日慶祝和夜生活的好去處,拉丁格萊美獎獲得者搖滾音樂家胡安尼斯就出生在這里。
21世紀,隨著麥德林地鐵的建設,工業得到發展,安全和教育也得到提高,使之成為旅遊城市。該城市海拔較高,麥德林河穿城而過,向北流淌,造就了溫和的春季氣候,使之獲得了「春城」的美譽。麥德林擁有40多個博物館、美術館和展覽館,已經成為這個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安蒂奧基亞博物館為麥德林最重要的博物館,也是哥倫比亞最知名的博物館,此外,麥德林現代藝術博物館、礦物博物館、麥德林天文博物館、麥德林美術館等也比較受歡迎。
桑塔瑪瑞亞鬥牛場
從16世紀開始,哥倫比亞開始盛行鬥牛,當哥倫比亞獨立後,這項傳統被保存了下來,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想要在哥倫比亞觀賞精彩的鬥牛,就需要去波哥大的桑塔瑪瑞亞鬥牛場。
桑塔瑪瑞亞鬥牛場坐落於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建成於1931年,由當時的農民桑塔瑪瑞亞捐贈自己的土地而建立(Ignacio Sanz de Santamaria),因而鬥牛場以其名字命名。鬥牛場可容納14500人觀賞比賽,每當到了比賽的日子,這里就會人山人海,人們為鬥牛士歡呼。在鬥牛場的外部有一尊佩佩·卡塞雷斯(Pepe Cáceres)的雕塑,佩佩·卡塞雷斯為哥倫比亞至知名的鬥牛士,被認為是哥倫比亞最傑出、最優秀的鬥牛士,人們都對其崇敬不已。
玻利瓦爾廣場
玻利瓦爾廣場在波哥大市中心,原名中心廣場。1536年西班牙殖民者來到這里,瘋狂屠殺印第安人,並把他們趕出了家園。1538年西班牙統治者開始在這塊灑滿印第安人鮮血的土地上興建波哥大聖菲城。如今的玻利瓦爾廣場上仍然殘留著當年造城的遺跡。1819年大哥倫比亞共和國成立後,為了紀念共和國的締造者、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爾,將中心廣場改名為玻利瓦爾廣場。
玻利瓦爾是拉丁美洲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1810年玻利瓦爾組織的武裝起義隊伍,將西班牙總督趕出委內瑞拉,他成為美洲獨立解放的旗手。波哥大玻利瓦爾廣場上矗立的神采飛揚的玻利瓦爾雕像,是由義大利著名雕刻家皮耶特羅·泰內拉尼精心製作的。雕像前,常有人們敬獻的鮮花。廣場四周形態各異、風格不同的建築,雄偉壯觀。雕像周圍有四個飾著彩燈的噴泉,夜晚,廣場上燈火輝煌,噴泉噴出的水柱水花四濺,整個廣場絢麗多彩。
拉斯拉哈斯教堂
拉斯拉哈斯教堂坐落於哥倫比亞納里尼奧省伊皮亞萊斯,身處由瓜伊塔拉河所形成的峽谷之中,為世界上唯一的山谷教堂,名字源於一種頁岩沉積石,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教堂之一。
拉斯拉哈斯教堂建造於1916年,是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為哥特復興式建築,關於教堂的建造還有一個故事。1754年的時候,美國人瑪麗亞·穆埃塞斯(Maria Mueces)和其聾啞的女兒在一場暴風雨中被困山谷,她的女兒令人意外的竟開口說話,說「朋友們在呼喚我」,並且看到了聖母瑪利亞在一塊石頭上顯靈,最後她們在一塊大沖擊岩石上被發現救起。第一座建在山谷的教堂建成於18世紀,在1802年的時候被替代,目前的教堂建造於1916年,在深邃的峽谷中高高矗立,高100多米,50米高的橋梁連接了教堂和峽谷邊緣。
蒙波斯的聖克魯斯歷史中心
蒙波斯的聖克魯斯歷史中心是主水域沿岸的一個典型的殖民小鎮,對今日國家的完整扮演了重要的經濟和戰略角色。蒙波斯於1540年建立於馬格達萊納河河岸旁,在西班牙統治南北美洲時扮演著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從16世紀至19世紀這個城市逐漸發展到跟河流平行,一些主要街道都擔當著河堤的作用。其建立時與城市周圍景觀和諧地融合。
現在大部分建築物仍保留原來的使用目的,提供了一幅西班牙殖民地的特殊的畫面。蒙波斯三個廣場的每一個都由一座教堂裝扮著,除了那些宗教的紀念碑外,這些教堂是當地歷史的主要見證。在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的許多形式的磚房有露台和瓦頂,窗戶由金屬花格所裝飾。
雖然許多建築都被當地居民所佔用,這些建築物與建於十七世紀以後的一排排商店相比鄰。這座城市中更為舒適的房屋由榛木和圓塊和茅草頂棚構成,整體布局協調並細膩。
6. 三月份去哥倫比亞旅遊要注意什麼
哥倫比亞三月平均溫度是20℃~29℃。白天平均29℃,建議穿棉麻面料的襯衫、薄長裙、薄T恤等清涼透氣的衣服。夜間平均20℃,建議穿單層棉麻面料的短套裝、T恤衫、薄牛仔衫褲、休閑服、職業套裝等舒適的衣服。哥倫比亞三月日均氣溫最高的城市是阿帕太德(30℃)、阿勞卡(34℃)、巴蘭卡韋梅哈(32℃)、巴蘭基亞(32℃)。哥倫比亞三月日均氣溫最低的城市是阿帕太德(24℃)、阿勞卡(22℃)、巴蘭卡韋梅哈(24℃)、巴蘭基亞(24℃)。
7. 哥倫比亞旅遊有什麼風俗習慣嗎
哥倫比亞習俗禮儀
2013-11-14 15:24:00 中國食品科技網
位於南美洲西北部的哥倫比亞共和國,全國面積114.1748萬平方公里。人口3361.3萬,其中印歐混血人佔57%,白人佔20%,黑白混血種人佔14%。 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哥倫比亞人喜愛鮮花,首都聖菲波哥大人更是愛花成癖,鮮花把這座號稱「南美的雅典」的大城市裝扮得像座大花園。
服飾禮儀
哥倫比亞城市居民衣著已經基本歐化,他們在正式社交場合穿西裝,打領帶。女孩從小就開始佩戴用白色珠子串起來的掛鏈,隨著年齡的增長逐年增加。有的成年婦女的掛鏈有100多條。
儀態禮儀
哥倫比亞人舉止安詳,不急不躁,凡事喜歡慢慢來,請當地人做一次飯,常常需要等上個把小時。他們召喚人時,流行的手勢是掌心向下,手指與整隻手一同擺動。交了好運則用食指與小拇指伸直做牛角狀。
相見禮儀
哥倫比亞人與客人相見,常施握手禮。男子在見面或離開時,習慣與在場的每一個握手。哥倫比亞考卡省山區的印第安人與客人見面時,從不把身邊的孩子攆到一邊,為的是讓他們從小就長見識,學習與外人相處的本領。
餐飲禮儀
哥倫比亞人的主食是大米和玉米,也常品嘗各類麵食,愛吃豬肉牛肉,喜愛中國的蘇菜,滬菜和京菜。當地人在宴請時,很注意餐桌的布置,認為把餐桌布置得美觀能顯示主人的熱情和雅趣。他們用餐時使用刀叉。
喜喪禮儀
哥倫比亞城鎮居民的婚禮普遍歐化,多到教堂中舉行。但一些少數民族仍保持自己的傳統婚俗。哥倫比亞人死後一般採用火化或土葬兩種形式,在有些地區,為了增加守靈的悲哀氣氛,還花錢專門請來哭喪婦。
商務禮儀
到哥倫比亞從事商務活動的最佳時間是每年3~11月。名片可用中文與西班牙文印製。產品銷售說明書也須印有西班牙文加以對照。
哥倫比亞商人辦事節奏較慢,但有著很強的自尊心。因此在商務活動中要有耐心,送禮最好的時間是商務談判結束後的一個輕松的社交場合。
旅遊禮儀
哥倫比亞交通運輸業發達,尤其是空運,全國有機場近600處,其中國際機場10餘處。當地公共汽車較擁擠,必須保管好自己的錢物。坐計程車免小費,行李每件費用20比索。
主要禁忌
哥倫比亞人絕大多數信奉天主教,還有少數人信奉基督教,當地人最忌諱13和星期五,也不喜歡紫色。
8. 哥倫比亞旅遊需要給小費嗎
計程車免小費,行李一件小費20比索。飯店、旅店小費占總費用的10%~15%。其他每次可給10~20比索。
9. 去哥倫比亞旅遊,10000元人民幣可以生活多久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都大有提高,在滿足於生活現狀之餘,很多國人都會選擇在閑暇時間出門旅遊,在當今社會,無論是國內游還是國外游都非常受驢友們的喜愛。說到國外游,很多驢友對歐美國家和東南亞國家比較熟悉,我們平時也比較少聽聞國人去南美洲遊玩。其實南美洲也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哥倫比亞就是其中一個受歡迎的國家,但是由於簽證比較困難,很多驢友對這個國家的了解比較淺,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好好介紹一下這個國家。
總的來說,哥倫比亞的生活消費會比我國北上廣的高很多,如果省吃儉用,1萬塊錢大概可以在哥倫比亞生活3周左右,如果住的和吃的都比較高檔的話,1萬塊可能就無法支撐一周的生活費。不知道有沒有驢友去過哥倫比亞旅遊呢?對那邊的物價有什麼看法嗎?歡迎留言一起分享!
10. 哥倫比亞人為什麼喜歡在新年的時候去旅行
在中國每逢農歷新年就是分散在各地的人們集體奔赴在春運的歸家路上,而哥倫比亞就跟我們完全不同,哥倫比亞人過的是陽歷新年,在新年前夕的時候哥倫比亞的街頭會出現很多拉著行李箱閑逛的本地人。
哥倫比亞人也會吃年夜飯,他們的年夜飯上有火雞、豬肉等常見的拉丁美洲國家菜品,還有用香蕉葉包裹玉米粉、肉類、豆類等混合的餡料的「塔馬爾」特色食品,有點類似於中國的肉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