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旅遊安全嗎
① 北歐國家芬蘭、挪威、瑞典、丹麥通用歐元嗎還有北歐航空公司安全性和服務等各方面都怎樣
北歐一般特指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和冰島5個國家,除芬蘭只使用歐元外,其他的國家都有他們的貨幣,歐元不是通用貨幣,不過歐元在這些國家也是可以使用的,但由於不普遍使用,所以他們找零時經常是當地貨幣。
北歐航空公司的安全性和服務都很好,尤其是挪威的奧斯陸機場,還是全球十佳機場呢!
② 求助,想去瑞典留學,又有點擔心現在的安全狀況
向來以安全著稱的瑞典,在今年3月也發生了恐怖襲擊。隨著移民的湧入,越來越多人有了「瑞典安全嗎」這樣的疑問。不妨看看我作為留學生的親身體會。
瑞典初印象
剛來瑞典的我,手提兩個行李箱去市中心找接機的同學。我們辦完公交卡之後一起去坐地鐵到宿舍,沒想到接機的妹子直接選擇了地鐵里的滾梯而非電梯,我當時覺得這樣會很費勁,因為我自己知道箱子有多重,而且看到了瑞典地鐵有多深邃。詫異她強壯能幹之餘就問了她原因,她說電梯裡面總會有流浪漢尿尿的味道。從那之後,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敢坐電梯。
瑞典地鐵站里沒有洗手間,走在裡面偶爾就能聞到尿的味道。如果你在周末坐地鐵的話,遇到手舞足蹈、自言自語的醉漢也是常事。不過我沒有遇過那種會對路人懷有深深惡意的人,只遇過跟我搭話的醉漢,而遇到這種情況我一般都以一走了之來應對。另外,周末的夜晚最好不要獨自出門,因為會遇到不少瘋狂的party animals。
西班牙遭遇
2016年聖誕節我跟朋友們去了西班牙,原本打算自駕從馬德里到巴塞羅那的我們因為一個義大利大叔的強烈推薦,決定在兩地之間的海濱城市瓦倫西亞停靠。也許是斯德哥爾摩的黑夜過於漫長,馬德里留給我灰濛蒙的印象,所以感覺瓦倫西亞充滿了晴朗和歡樂,街道也是干凈而又寬闊的。
我們萬萬沒有想到會經歷類似電視劇或者電影橋段的事情。我們一行四人去了海灘,車停在附近停車場上。之前聽說西班牙的小偷太多,所以當時我就沒有隨身拿東西,只揣了手機下車拍照。冬天的海灘還算清靜,那片海讓我覺得很親切。我們拍了照、玩了沙,待了20分鍾左右後打算繼續前行。剛到車附近,發現副駕駛車窗被砸爛,車邊一地的碎玻璃。車裡面的東西所剩無幾,所有的大件行李和背包全部被偷。
西班牙會說英文的人並不多,很慶幸我們遇到一位能用英語溝通的妹子,她幫我們打電話報了警。我們到了警局連比劃帶猜,等待的過程中也碰到另一車被偷來報案的中國人。他們也是租車自駕游,車前側玻璃被砸,行李也全部丟失。第二天早上我們抱有一絲希望,覺得犯人們可能會把對他們沒用的東西仍在附近。對這座城市真的又愛又恨,早上去找的時候看到了特別美的天空,即使發生了這樣的事還是有點喜歡這座城。
我們到巴塞羅那還車後,去見了當時幫我在警局通過電話進行西班牙語翻譯的朋友。因為所有東西都被偷了,迫切地讓我朋友帶我們去了市中心買日用品。結果從地鐵下來剛到百貨商場,就發現我朋友的手機丟了。西班牙好吃好玩兒,不過經歷過這一遭,建議大家去的時候一定要加倍小心,最好什麼都不帶,把重要的東西放在衣服內兜里。
瑞典的不太平
瑞典在我心裡還是蠻安全,特別在西班牙經歷這一切之後。不過之前跟中國同學聚餐的時候,聽過他們說起瑞典扒手偷遊客包的事情。自己沒遇到的時候總是覺得這是很偶然的事件,不過有一次我在地鐵遇到了兩個中國女生,她們的包在喝咖啡的時候不小心被盜。因為自己之前在西班牙護照丟了,有在瑞典大使館補辦的經驗,所以正好分享給了她們。出去玩兒的遊客們還是要多加掩飾自己的身份,加倍小心。不過,有一個挺恐怖的事情,我們班的一個瑞典姐姐,她住在一樓,家裡被小偷洗劫一空。所以不論是怎麼樣,還是要多加小心才好。
說起恐怖襲擊,當時我放學在家,但是同班的同學和他妻子恰好在市中心喝咖啡。出事的地方就在幾百米附近,當時他給我發了消息告訴我不要出門。事情就是有一輛運啤酒的大卡車被劫然後沖進了市中心的百貨商店,最後造成了5死14傷。這次事件中,瑞典政府行動很是迅速,當晚就抓捕了一名疑犯。而在地鐵戰中有炸彈的傳言放出之後,地鐵全部停運。據說當天街上人流涌動,因為正是下班時間,因為地鐵停運回家不方便的人比比皆是,大家只能在街上游盪。我特別欣賞瑞典人面對這次事件的態度,恐襲發生的街道總是充滿了鮮花、蠟燭、祝福的話語還有毛絨玩具,因為去世的人裡面有一個小女孩。如果你恰好關注瑞典新聞的話,總是會發現一些關於難民的恐怖事件,比如說烏普薩拉的難民強奸事件等等。
所以如果你問我瑞典安全嗎?我沒辦法下個定論,只能講講我的的經歷。希望大家無論如何都要加倍小心,也祝願大家都不會遇到這些危險的事情。
③ 瑞典、丹麥和挪威三個國家治安都安全嗎
這三個國家社會治安普遍較好。
④ 黑在瑞典,簽證過期一年多,想在瑞典不留任何不良記錄安全回到國內,想從芬蘭坐飛機回國,因芬蘭瑞典都
沒辦法,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你從申根區任何地方出境,都是申根國對你做出處罰,你的不良記錄也是對申根協議全體締約國。不會把你遣送回瑞典,因為你是中國籍。
至於上面那個讓你在當地買護照的,這是更嚴重的違法行為,你好自為之吧。
⑤ 瑞典移民篇瑞典的食品安全是不是真的那麼好
瑞典的自來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這表明瑞典自來水凈化標準是非常高的。瑞典有著豐富的湖泊和地下水資源,為了保護這些淡水水體,瑞典政府嚴格限制了農葯化肥的使用,以此保證地下水資源的絕對清潔,在瑞典農民使用農葯和化肥,都需要經過詳細登記備查。
此外,瑞典自來水的凈化工序也依託嚴格的標准和發達的科技來執行,這使瑞典自來水能夠達到直接飲用的標准。
根據去年最新發布的《全球食品安全指數報告》顯示,瑞典位列食品安全國家排行榜的第十四名,是食品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瑞典人吃的健康,吃的放心,很少曝出食品安全問題,這主要得益於瑞典食品安全法的嚴格規范。1986年,瑞典食品局頒布了禁止飼料添加抗生素,生長激素,推行人道畜牧;嚴禁果蔬噴灑違禁農葯,強化產銷者道德等諸多規定。此外,針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瑞典也有一套嚴格的監管流程。
在生產環節,廠商在申請使用食品添加劑時,不僅要說明使用理由和使用范圍,還必須提供有關使用多大比例的添加劑不會造成消費者健康受損的數據,這些數據和實驗必須經過嚴格核實,才能被最終決定是否能夠上市。
在包裝環節,廠商必須在所有加工食品的外包裝上註明食品添加劑的成分含量以及具體名稱,包括可能造成的過敏反應也需要明確標示。
在銷售環節,瑞典主要依託官方、民間消費者網站與大眾媒體時時追查不良產品,並公布廠商名單,一經追究責任,廠商將面臨嚴厲的懲罰與高昂的賠償。
⑥ 一個女生在瑞典安全嗎
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國家和地方。一個女生在外,當然還是要注意更多安全問題。
據有關調查顯示,瑞典到目前為止全國人口才剛接近一千萬。在斯德歌爾摩,哥德堡這樣的大城市人會稍微多一點,但延雪平這樣不太大的城市,白天出去的時候也經常是看不到什麼人。更不用說比延雪平更小的城市了。
凡事無絕對,對於女孩子來講還是晚上少出去。但迫不得已之時晚上出行也沒有什麼不安全,
中國學生由於對安全認知和防範上的培訓較少,如何在留學期間防範未然,需要對社會治安有危險的清醒認知,知道危險在哪裡,來自什麼人、或者什麼方面。有認識才談得上規避和防範,學生要知道危險的種類和相應的處理方法。幾個關鍵字大家要牢記:認知,防範、應對、逃生。
消息來源:北歐之星官網
⑦ 瑞典voc指紋鎖質量如何,這個安全嗎
剛才沒知道回答的入口,所以把內容發到別人的回答評論里了。因為感受實在太差,我一定要不吐不快,把問題發在這里,讓大家引起重視。
這個鎖一直用的還算穩定,就是指紋識別率不高,家裡人經常指紋都是好幾次才能識別,要不就得輸密碼,所以我家的鎖密碼使用率比較高。我家裡裝的是T77F這款,到今天正好一年三個月,早晨老人出門,回來輸密碼打不開,一直提示驗證失敗,我從裡面把們打開的。然後是我出門,一會兒回來,就指紋識別也失敗,跟著沒有其他操作,就在那不停的驗證失敗,夠次數以後就鎖定了。家人從裡面打開門,我把電池拆下來,一共8節南孚,但是裝回去仍然是自己驗證,不停失敗,而且這個驗證是不需要打開滑蓋,通電後就不停驗證。
聯系代理商,讓我用機械鑰匙,說實話我把機械鑰匙都找不到了。她幫忙聯系售後的技術支持,說是得明天才能來家維修,而且質保期只有一年,我超保了。我准備投訴廠家,上網各種搜索,結果發現,VOC根本沒有廠家的任何信息,沒有官網沒有製造商,能查到的都是渠道,都是代理商,你只能和你買鎖的地方協商,代理商怎麼說你都得聽著,因為你沒任何辦法,除非你把鎖換掉,可隨便買誰的鎖也不是一天就搞掂的,那今天就在家看門吧,否則你就去開酒店的房。
我買鎖之前功課做的不夠,出了問題才發現,這智能鎖遍地開花,浙江工廠藏在最後面,搞出來不知道多少品牌,經銷商滿地跑,賣完就沒人管了。可是用戶需要的是家庭安全和便捷,這種產品還是趕緊放棄吧。
我要扔了VOC,換大品牌,換進口的,是那種純進口的!
⑧ 求助,想去瑞典留學,又有點擔心現在的安全狀
據有關調查顯示,瑞典到目前為止全國人口才剛接近一千萬。在斯德歌爾摩,哥德堡這樣的大城市人會稍微多一點,但延雪平這樣不太大的城市,白天出去的時候也經常是看不到什麼人。更不用說比延雪平更小的城市了。
瑞典目前來講政府還是以不同顏色標出地域的危險系數,只要跟著瑞典政府標圖,不用獨自行動,沒什麼問題。如何在留學期間防範未然,需要對社會治安有危險的清醒認知,知道危險在哪裡,來自什麼人、或者什麼方面。有認識才談得上規避和防範,學生要知道危險的種類和相應的處理方法。
幾個關鍵字大家要牢記:認知,防範、應對、逃生。
消息來源:北歐之星官網
⑨ 瑞典:為什麼可以成為交通最安全的國家
大白天開車也要開大燈
白天行車開大燈;騎自行車要帶頭盔;小學生每學期上20課時的交通安全課;學員通過率達不到75%駕校就面臨關閉。這樣做的目標,是在公路上不發生任何一起死亡和重傷事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個道理放在交通上最恰當不過了。近年來,關於美國、德國、新加坡、日本、韓國、泰國、阿聯酋等國的交通見聞陸續見報,目的就是希望能給交通管理者和所有交通參與者一些啟示,特別是世界上交通最安全的國家「以人為先」的交通經驗。
瑞典全國人口僅有883萬,卻擁有470萬輛汽車,平均不到2人就有一輛車。車雖多,公路上卻秩序井然,萬人死亡率更是低到0.79(我國的萬人死亡率為9)。近50年來,瑞典死亡人數達10人以上的交通安全事故平均每年不足1次。能做到這一點不是偶然的。
在沃爾沃汽車博物館,這些疊得高高的椅子上的數字告訴我們系安全帶的重要性:如果時速30公里未系安全帶時發生碰撞,其危險性就相當於一個人從「30」這個數字的高度迎面摔下來。
在瑞典,每個購買環保車的人將獲得政府1萬瑞典克朗(約合1400美元)的獎勵,而且享受免費停車。公共交通要麼是酒精再生燃料驅動的汽車,要麼就是這種有軌電車。
不僅在市區,就連高速公路上也設置了大巴車專用道,以鼓勵大家乘坐公交車出行。
大白天開車也要開大燈
一走出哥德堡Landvetter國際機場,我們就被眼前的奇觀所吸引:烈日當空,所有的汽車卻都開著大燈。我們的司機對此當然早已習以為常,他告訴記者,白天行車開大燈,早在1977年在瑞典就作為法令開始實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同為北歐國家芬蘭的交通安全研究人員發現:汽車在白天打開大燈,可以減少交通事故。這一研究成果馬上被瑞典引進並列入交通法規之中。
「白天行車打開大燈,並不是為了滿足照明的需要,而是為了使其他行人和機動車司機能盡早看見自己的車,使對方盡早做准備,以確保安全。」瑞典國家公路管理局的專家認為,人的眼睛對晃動的燈光特別敏感。車輛白天開燈行駛,可以使處在遠距離或拐彎、上下坡處的行人很容易看到,特別是雨天、雪天效果更明顯。瑞典的交通法規定,機動車的前燈必須與起動裝置相連,因而無論晝夜只要車一發動,燈就自動打開,醒目地告訴別人「車輛在行駛中」。自從實行這項措施後,事故發生率明顯下降。
瑞典在交通安全治理中,對「車」的管理非常特殊。除了開大燈,為了防止機動車的機件失靈引起車禍,瑞典交通法規定,凡行駛2年以上的車,必須年年進行車檢。若查出機件損壞,停止使用。在公路上還時而抽查,發現沒按時車檢的車,勒令停車,而且還要被罰款。
市區信號燈一般只有兩米高
和中國一樣,瑞典也使用國際通用的交通規則和信號。但這里的信號燈一般只有兩米高,行人和駕車者無須仰視而行,重要路口在同一方向設立四個信號燈,不管從哪個角度都一目瞭然。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我們還能看到大街上安裝了先進的電視自動交通信號機,它能統計有多少行人在人行道上等候,當行人夠數時,就自動改變信號,禁止車輛通行並放行行人。
瑞典交通安全規劃的重點放在降低車輛的行車風險上,加強車輛的行車速度管理:高速公路限速110公里,普通公路70公里,市區街道50公里,幼兒園、學校、市中心等特定地區30公里。為了達到限速的目的,高速公路上設有自動監測器,不管是誰,超過限速,一律受罰。在這方面一件人人皆知的事件是,1994年10月,瑞典警察總監艾里克松因在斯德哥爾摩一所幼兒園前超速行駛被警察抓住,不僅當場被罰款,而且事後又在「執法者應嚴辦」的輿論壓力下丟了官。
酒後開車在瑞典可能面臨牢獄之災。從1990年起,瑞典把司機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限制由0.05%降到0.02%(我國的酒後駕車標準是0.2%)。交警在路上設點,隨時用測試器檢查司機。若查出超過酒精含量,重者坐牢兩年,輕者被扣留駕駛證一年。所以駕車外出的人,即便參加招待會和盛宴,也不敢喝酒。
此外,早在1975年,瑞典就出台了汽車前排乘客強制佩帶安全帶的政策,1996年又出台了車輛後排乘客強制佩帶安全帶的規定,1988年出台了兒童乘車時必須使用兒童座椅或緩沖椅墊的規定。當今,瑞典正在廣泛與歐盟等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合作,推廣使用面朝後的兒童乘車座椅,同時說服汽車廠家設計時就考慮這一點。
學生每學期有20課時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學習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所不同的是,我們的強制交通安全教育主要針對司機,而瑞典則注重全體公民的教育。
瑞典國家公路管理局汽車安全專員Anders Lie告訴我們,他們經常通過以往發生的車禍案例,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小學生每學期要接受20個課時的交通安全知識教育。
瑞典交通安全專家經常提到「交通文化」這個詞。他們認為,如果車、路、人這三者相互關系是對抗、沖突的,交通安全就差,車禍就多。反之,如果三者相互關系融洽、協調,車禍就少。現在瑞典一切有關交通安全的法規、技術措施、理論研究、文化宣傳都建立在對這個基本規律認識的基礎上。
和我國一樣,瑞典的交通法規中有一條「在人行橫道線處,車輛要讓行人」,而在駕駛教材中有一條「車輛在人行橫道線處讓行人時,最好與人行橫道線保持一個車位的距離,讓行人更安心地通過」,後一條不是法規而屬於交通文化,它對前一條法規起了保證和完善的作用。此外,交通文化還能解決一些交通法規無法納入的問題。例如在駕駛教材中有一條,「下雨天車輛駛過行人或自行車附近時,應減速,避免將路上的水濺到他們的身上,分散雙方的安全注意力。」
在瑞典,考駕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在這個國家並不強制要求通過在駕校學習才能取得駕照。
這里路考前要駕車到人工冰場去轉一圈,在冰上快速行駛,考官突然下令急剎車,看考生能不能立即穩住車身。「有人考了10多次,花費數千克朗才拿到駕駛證。」在瑞典開餐館的青田人林先生告訴記者,路考時,考官告訴他,並線時他看後視鏡的動作不明顯,這樣容易漏掉死角,可能發生預料不到的交通事故,考試不能通過。
1993年,考慮到許多年輕人無照駕駛車輛發生事故,瑞典把考駕照最低年齡由18歲下調到16歲。學駕駛的人要有兩年的實習期,若其間發生事故,駕駛證要被收回,還要重新學駕駛。如果駕校的學員通過率達不到75%的,政府就可以關閉它。
零傷亡是瑞典交通安全目標
近年來,瑞典每年死於交通事故的都不足600人。瑞典冬季漫長,駕駛條件惡劣,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這和瑞典各個領域內都形成了一種安全的社會意識有關。這種根深蒂固的意識從1997年起就推動了一個新的交通理念的產生:零傷亡。其目標是在公路上不發生任何一起死亡和重傷事故。瑞典的交通部門承認很難達此目標,但是它可以激起社會對道路安全的重新認識,以便引起人們對人類所犯錯誤的關注。
在採取的措施方面,重點領域從增強交通參與者的意識擴大到道路的安全設施的設計和建設,車輛的安全性設計,使得道路和車輛更加安全可靠。
根據零傷亡的長期目標,瑞典國家公路管理局制定了具體措施,包括進行道路中心隔離欄的建設,解決車輛迎面碰撞的問題;對大型運輸企業強制執行冬季使用防滑輪胎等等。在11條具體措施中,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為了規范自行車騎車安全,開展了自行車帶頭盔專項整治。所以在瑞典的大街小巷,騎自行車的人絕大多數都戴著自行車運動頭盔。
「零傷亡」之父克拉斯·廷瓦爾說:「我們已經不能接受一個僅僅由於犯了駕駛錯誤就要用死亡和終身痛苦來懲罰我們的交通系統。」
至於汽車製造商,零傷亡也要求他們加強安全工作中的合作。薩博推出了諸如酒精測試儀等汽車配件,以便完善其汽車的安全系統。而沃爾沃則於2000年設立了一個安全研究中心,專門從事安全系統的研發。沃爾沃還專門成立了一個交通事故調查部門,一旦某處出了事故,他們往往比交警和救護車反應還快,迅速奔赴現場,全面調查事故原因,然後把事故原因、現場的情況、人員傷亡情況和汽車損壞程度輸入電腦,廠家利用儲存的數據改進汽車的質量,製造出更安全的汽車。
⑩ 瑞典是歐洲汽車安全法規最嚴的國家嗎
歐洲汽車法規都採用歐盟EEC的或者聯合國ECE的,兩都法規都大同小異,沒有差別。在歐盟內汽車法規都是一個標准,所以談不上哪一個國家更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