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北京紅色旅遊景點

北京紅色旅遊景點

發布時間: 2020-11-28 23:30:03

❶ 北京周邊紅色旅遊項目

到盧溝橋的抗日戰爭紀念館、北京十渡風景區的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北京霞雲嶺鄉堂上村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曲誕生地。

❷ 急:北京海淀區紅色旅遊景點有哪些,請一一列舉,非常感謝!!!!

軍事博物館(身份證免費領票),圓明園遺址公園,香山雙清別墅 ,萬安公墓李大釗陵園

❸ 北京紅色旅遊地

北京紅色旅遊地(周邊):
1、順義區:焦庄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
2、房山區: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

❹ 北京有哪些紅色旅遊景點 各區紅色旅遊地匯總

【導語】:北京有哪些紅色旅遊景點,都在哪個地方,小編為你整理了北京紅色旅遊地圖,希望可以幫你了解北京的歷史。 紅色旅遊,既可以觀光賞景,也可以了解革命歷史,可謂娛樂學習兩不誤。提到紅色旅遊遊玩線路,作為新文化運動發源地的北京,紅色旅遊景點比比皆是。這些線路中包括了北京幾乎所有紅色旅遊紀念地和紅色旅遊景區。在本文中,將為大家推薦北京各個城區幾條經典的紅色旅遊線路。

❺ 順義旅遊景點大全排名

1、北京國際鮮花港

北京國際鮮花港地處順義區楊鎮,總體規劃4平方公里。自成立至今,先後被確立為「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先行示範園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集花卉生產、研發、展示、交易、旅遊休閑和花卉文化創意六大功能於一體的創新型農業科技園區。

2、北京奧林匹克水上公園

北京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規劃面積1.62平方公里,又名順義水上公園,是北京奧運會水上項目比賽場館,賽後運營以來,承辦國際國內大型賽事十餘場,承接大型企業龍舟競渡、家庭日、自行車騎行等活動二百多場。場館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現已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

3、漢石橋濕地公園

漢石橋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京東平原地帶,總面積1900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約3000畝,是北京市平原地區唯一的大型蘆葦沼澤濕地。保護區內記錄到鳥類153種,包括國家Ⅰ級保護動物2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17種,野生植物292種,是許多珍稀瀕危鳥類遷徙的棲息地和中轉站。

4、中糧·祥雲小鎮

是中糧旗下全景開放式的休憩型商業街區,坐落於中央別墅區與臨空經濟帶融匯區域,毗鄰首都機場及新國展。以「國際化、高品質、漫生活、情感圈」為核心定位,雲集近200家國際零售、特色餐飲、兒童益智及創新體驗品牌等,呈現國內首家「城市微度假」主題生活小鎮。

5、河北村民俗園

河北村民俗園,國家級AAA級景區、北京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遊景區、北京市中小學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景區將自然、民俗文化和農耕文化融入到傳統旅遊文化中, 將農業生產過程、農民生活和農村生態,融入科普知識、道德教育、拓展訓練等多項內容,為消費者提供休閑、娛樂、觀光、體驗等服務。

❻ 北京紅色旅遊區已達百家了嗎

據報道,3月30日,北京市旅遊委透露,截至到2018年1月,北京市擁有市級評定和授牌的紅色旅遊景區120個。其中,15個列入國家級景點紅色旅遊景區名錄。

北京部分紅色旅遊景點位於遠郊的低收入山村,被評定為紅色旅遊景區後,參觀學習人數增加,給村莊帶來固定的經濟收入,提升了村民的生活。位於門頭溝區妙峰山鎮澗溝村的平西情報聯絡站紀念館,是北京首家以情報為主的展館,於2008年建成開放後,每年能接待15萬人次的參觀學習,直接帶動了該村的經濟收入大幅提升。

據悉截止目前北京市財政旅遊產業發展資金用於紅色旅遊景區的投資過1億元,先後修繕了一批紅色遺存,保護了一批革命文物,北京市的革命遺址、偉人故居陸續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

希望更多的紅色旅遊景區可以得到開發!

❼ 要到北京去玩,北京有哪些景點

北京十大旅遊景點

1.天安門
天安門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城樓坐落於13米高的城台上。城台有卷門五闕,中間的卷門最為高大,明清時僅供皇帝進出。兩側卷門依次略小,王公大臣按品級出入。門前有金水河,河上有雕飾精美的漢白玉橋7座。中間一橋較寬,又稱御路橋,為皇帝專用。中間卷門前後各有華表一對。每個華表高近10米,重10噸。頂部裝飾「望天吼」,下面橫插著雲板,石柱上雕刻著雲龍。門外兩旁蹲著兩只石獅。高大威猛,神態生動。石獅兩側是紅色的觀禮台。金水橋前有一片美麗的花壇。南面便是有「百里長街」之稱的北京長安街。長安街之南就是世界著名的天安門廣場。坐落於城台上的天安門城樓,重檐歇山頂,上覆黃琉璃瓦,正脊兩端鴟吻,戧脊列9尊小獸。面闊9間,進深5間,寓意皇帝的「九五至尊」。60根巨柱支撐著重檐屋頂,方磚墁地。城樓四周有漢白玉石護攔。天安門是明、清兩代舉行重大典儀的地方,凡遇皇帝登基、冊立皇後等重大慶典,都需在此舉行頒詔儀式。

2.故宮
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市中心,原為明清兩代皇宮。1914年,清遜帝溥儀被逐出「宮禁」後,成立了古物陳列所,位於紫禁城南部。1925年10月故宮博物院成立。1947年古物陳列所和故宮博物院合並,仍稱故宮博物院。1933年故宮的重要文物被運往上海、南京、四川等地。抗戰勝利後,運回北京,後來部分運往台灣。故宮博物院是以紫禁城建築群、古代藝術品收藏及宮廷史跡為主要展示內容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故宮籌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從明到清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臨朝。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清帝遜位。在此前後500餘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這里居住並對國家實行統治。辛亥革命後,這座宮殿本應全部收歸國有,但按照當時擬定的《清室優待條件》,溥儀被允許「暫居宮禁」。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共有殿宇9000餘間,都是磚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繪,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築群。故宮四面環有高10米的城牆,城牆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城外有一條寬52米、長3800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完整的防衛系統。故宮總體布局為中軸對稱,布局嚴謹,秩序井然,寸磚片瓦皆遵循著封建等級禮制,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其主體按布局和功能可以分為外朝、內廷兩大部分,外朝是皇帝舉行朝會大典和行使權力的地方,主要建築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內廷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帝後及其年幼子女居住的地方,主要建築為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外朝和內廷在中軸線上以乾清門廣場為界,前(南)為外朝,後(北)為內廷。紫禁城的布局、設計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特點,是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之大成的宮殿建築典範。故宮博物院目前對外開放面積為43萬平方米,分為以三大殿、後三宮為主的中路;以武英殿為主的外西路;以養心殿、西六宮為主的內西路;以東六宮為主的內東路;以文華殿、奉先殿、寧壽宮為主的外東路等5條參觀路線。

3.八達嶺長城
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首、全國文明旅遊風景示範區。位於延慶縣境內,距市區60公里,沿八達嶺高速路可直達。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和明長城的傑出代表。明弘治十八年(1505)八達嶺關城建成,嘉靖十八年(1539)重修八達嶺關城東門,嘉靖三十年(1551)在八達嶺關城西北三里建兵營,名岔道城,駐重兵防守,作為八達嶺的前哨陣地。萬曆十年(1582)重建關城西門,先後經歷了八十多年,將八達嶺長城建成城關相連、墩堡相望、重城護衛、烽火報警的防禦體系。明代《長安客話》說,「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是關山最高者。」八達嶺長城是拱衛京師的門戶。從八達嶺至南口,中間是一條40里長的峽谷,名「關溝」。八達嶺高踞關溝北端最高處。登上八達嶺長城,極目長天,只見群山逶迤,峰巒疊嶂,萬里長城如一條巨龍騰躍在萬古蒼茫之中。步入關溝,兩峰夾峙,一道中開,居高臨下,地勢極為險要。古人有「自八達嶺下視居庸關,如建瓴,如窺井」,「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之說。八達嶺長城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清代以來,八達嶺長城日漸荒廢,牆體、敵樓等已破爛不堪,建國後曾進行多次修繕。八達嶺長城見證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第一位帝王秦始皇東臨碣石後,從八達嶺取道大同,再駕返咸陽;遼代肖太後巡幸、元太祖入關、明朝帝王北伐,清代天子親征…….八達嶺都是必經之地。「不到長城非好漢」,偉人毛澤東的一句名言,更給登臨萬里長城賦予了革命的浪漫主義精神和重大的人生意義。八達嶺長城自1952年向遊人開放以來,迄今已經成功接待了1.3億中外遊人。歷代的文人墨客為八達嶺留下了數不勝數的詩文,八達嶺地區的風土人情、建制沿革、戰爭戰役、歷史故事傳說以及與之有關的各類著述、書法、繪畫等,無不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頁,閃耀著燦爛的光輝。今天,雄偉的八達嶺長城不僅是重要的旅遊勝地,也是我國各族人民以及全世界各國人民進行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紐帶和橋梁,更是中華民族留給全人類的歷史瑰寶。

4.頤和園
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首批5A級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城西北部的四環與五環之間,距離市中心約10公里。周邊有二十多條公交線路通達東宮門、北宮門、新建宮門等處。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護最完整的博物館式皇家園林。1750年始建,原名清漪園。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帝御園。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1886年,光緒皇帝在原基址上按原規模重建,兩年後改名頤和園,作為慈禧太後的頤養之地。曾是晚清最高統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1998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頤和園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主體框架,面積300多萬平方米,水面約佔四分之三。園中林木蓊鬱,遍布繁花野卉。前柏後松的萬壽山寓意長壽永固。昆明湖沿湖岸堤的綠柳紅桃則是一派北國江南風光。各處綠蔭中散落著廳、堂、樓、軒、閣、館、殿、亭等形式各異的古建築3000餘間,大小園林院落20餘處、建築景點一百餘座,建築面積近70000平方米。園林文物陳設琳琅滿目,4萬余件均為清朝帝後曾經使用過的生活用品,或是當時的國器。頤和園繼承了中國歷代皇家園林的傳統,又汲取了江南私家園林的造園藝術菁華,兼具北方山川雄渾宏闊的氣勢和江南水鄉婉約清麗的風韻,並蓄帝王宮室的富麗堂皇和民間宅居的精巧別致。

5.圓明園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位於海淀區中關村大街之北、清華大學以西。白頤路、清華西路均可直達景區。是在圓明園遺址上建起的一座主題性公園,是京郊皇家旅遊景區著名文物遺址旅遊勝地。1988年6月對外開放。歷史上的圓明園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同治重修時改稱萬春園)組成,三園統稱圓明園,佔地346萬平方米。是清代封建帝王,在一百五十餘年間所建造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每年大部分時間居住在圓明園悠遊享樂,並在此舉行朝會,處理政務。其時與故宮共同構成封建統治中心,被皇帝特稱為「御園」。圓明園於1860年10月慘遭英法聯軍洗劫焚毀。此後歷經戰亂等歷史變遷,殘存的一些園林景觀和建築,也完全被毀,圓明園最終淪為一片廢墟。

6.天壇
天壇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市中心3公里,位於北京正陽門東南方向,為明、清兩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禱豐年的專用祭壇,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築群。總面積273萬平方米。1918年作為公園正式對外開放。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北京即建有「沮澤」,是統治者郊祀並兼游獵的處所。金時對「南郊壇在豐宜門外」、「冬至日合祀昊天上帝、皇地祗於圜丘」,均有明確記載。元朝的郊壇在元大都麗正門東南七里,壇為三層圓形石台,壇區佔地20萬余平方米。因此,明清時期北京的天壇與歷朝歷代郊壇有著一脈相承的淵源關系。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後,於永樂四年(1406 年)開始營建宮殿城池。同時,在南郊興建郊廟,歷時14年(1420年)建成,初名天地壇。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朱厚(驄)注熜:此字應是「火」字邊,需單造。改天地合祀為分祀。天地壇遂改稱為天壇。清沿明制,天壇一稱沿用至今。從乾隆八年(1743年)起,對天壇建築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改、擴建及修繕。天壇終於形成了南北兩壇,規制嚴謹的盛朗風貌。天壇是祈谷、圜丘兩壇的總稱,有兩重壇牆環繞,將壇域分為內、外壇兩部分,均為南方北圓。壇內祭祀建築集中於內壇,內壇四面設門。連接兩壇的的軸線,是一條長360米、寬28米、高2.5米的磚石台,稱為「神道」又稱「海墁大道」,也叫「丹陛橋」。它寓意著上天庭要經過漫長的道路。圜丘壇建築群位於中軸線的南端,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祭壇。圜丘壇之北是皇穹宇。祈谷壇位於中軸線的北端,主體建築即祈年殿,壇中還有祈年門、皇乾殿、東西配殿、燔柴爐、瘞坎、磚門等建築,附屬建築有七十二連房、神廚、宰牲亭等。圜丘壇、祈谷壇的附屬建築多在其東,這種布局使天壇西部壇域開闊。內壇西天門內偏南位置建有一城濠環繞的宮城,名「齋宮」,是皇帝祭祀把前「齋戒」期間居住的宮室。天壇古松柏及古槐3600多株,多植於明清兩代,少數為元代種植。大片常綠樹木營造出的廣袤蒼茫的氛圍,形成天壇獨特的園林意境。

7.十三陵
世界文化遺產、國家4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1959年開始對外開放。1991年,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1992年,被「北京旅遊世界之最」評選委員會評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境內的天壽山麓,距市區約50公里。有公交車可達。明十三陵,是明朝(1368--1644)13位皇帝的陵墓群,陵域面積約120平方公里。巍巍的燕山山脈自西北逶迤而來,在陵域周圍形成天然屏障。環山之內,是洪水沖刷形成的小盆地,山壑中的水流在平原中部交匯曲折東去。綠樹濃蔭之中,一座座紅牆黃瓦的陵園建築,檐牙高啄,金碧輝煌,坐落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其中,成祖陵--位於北面正中位置,余陵分列左右,整體布局庄嚴和諧,賓主分明,在青山綠水的掩映下,顯得格外肅穆幽雅。明十三陵建築具有規模宏大、體系完備和保存較為完整的特點,作為中國古代帝陵的傑出代表,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具有極高的歷史和文物價值。明十三陵,作為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北京的大地上,昔日神聖不可侵犯的皇家陵寢,今日已成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明十三陵目前正式對外開放的景點有四個:定陵、長陵、昭陵、神道。

8.香山
香山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西北郊,距市區20公里,又多條公交可達。是一座歷史悠久山林特色濃郁的皇家園林。香山始建於金大定26年(1186年)時稱永安寺,距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元、明、清三朝皇家均在此建離宮別苑,為皇帝游幸駐蹕之所。乾隆皇帝在原有建築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營造,形成名噪一時的28景,並更名為「靜宜園」,為京西三山五園中的一山一園。公元1860年、1900年香山兩度遭到帝國主義劫掠,民國時期,香山被軍閥顯貴占為私人別墅,多處封閉,禁止游覽,但是也有些社會團體在這里辦一些公益事業,如香山慈幼院。1956年5月辟為香山公園,經過近50年的建設,香山已經成為既富含歷史文化,又兼有優美風光的著名景區。香山地處西山東麓之腹心,佔地面積160餘萬平方米,園內最高峰為香爐峰(俗稱鬼見愁),海拔557米。全園峰巒疊翠、澗壑交錯、清泉甘冽。獨特的自然環境,使香山有著十分茂密的綠色植被,各種樹木多達20餘萬株。其中古樹5800餘株,約佔北京城近郊古樹總量的1/4。10萬株黃櫨遍植南坡、星灑全園,每到秋季,丹霞一片,美不勝收,更是形成了馳譽中外的著名景觀--香山紅葉。陳毅元帥一首「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革命亦如此,斗爭見英雄。」的詩詞,更給觀賞紅葉賦予了高尚的革命情操。

9.中央電視塔
國家AAAA級景區,佔地15.4萬平方米,塔高405米,是北京市最高建築。坐落於北京西三環中路,是集廣播、電視、發射和旅遊、觀光、餐飲、娛樂為一體的高科技綜合性建築。1994年10月對外開放,被評為九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築」之首。中央廣播電視塔寬闊的棧橋廣場,漢白玉的退台環廊,宮燈型的塔樓,祈年殿式的塔座,完美地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的風格和現代建築的精湛。塔身燈光的夜景更是流光溢彩,分外妖嬈。設計中有綠、紅、黃、白四種燈光的變化。綠色表示大地逢春,紅色表示火熱的夏季,黃色表示秋意盎然,白色表示瑞雪兆豐年。「舉國同慶」、「紅燈高照」展現出熱烈歡快,欣欣向榮的時代風貌。塔樓上有242米的「流雲廳」、238米的露天瞭望平台、225米的富麗堂皇的室內觀景廳, 221米京城最高的旋轉餐廳;塔座內有6米的「文化環廊」、模擬「新聞主播」,0米大廳內的「山水雲樹」、電視牆等景點。

10.北京動物園
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十佳動物園、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精品公園。北京動物園是中國開放最早,飼養動物最多的動物園之一,距今已有100餘年的歷史。它位於西城區西直門外,佔地面積約 86公頃,水面8.6公頃。飼養展覽動物450餘種5000多隻;海洋魚類500餘種10000多尾。每年接待中外遊客 600多萬人次。 從清末時期的萬牲園,民國時期的農事試驗場,到建國後的北京動物園;從供皇宮貴族、官僚軍閥遊玩享樂的場所到現今的供廣大人民大眾休息游覽的場所,這中間北京動物園也曾走過一條極不平坦的道路。北京動物園的發展史分為六個階段,即晚清時期、民國時期、建國初期、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改革開放時期。縱觀90年的歷史,特別是建國後的半個世紀,我們可以看到正是由於黨和國家領導的關懷,無數動物園人的奮斗,才使得北京動物園有了長足的發展。如今的北京動物園是國家和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全國十佳動物園之一,市文明先進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點。與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動物園建立了友好聯系,許多國家及知名人士贈送給政府和人民的禮品動物都在這里飼養展出。


北京購物北京作為首都,集結了眾多商場和品牌,也是一個購物的天堂。海淀、朝陽、東城、西城四大城區,更是集大型商街、時尚購物商廈和各類特色小店為一處。購買國際大牌可以去大望路或者三里屯,想要在批發市場掃貨可以去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想要帶些老北京特色的商品回家可以去大柵欄的幾家老字型大小轉轉,想要淘些古董可以去潘家園舊貨市場。

北京美食北京是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居內地之首。北京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用料講究、製作精細,堪稱有口皆碑。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兒、豆面酥糖、酸梅湯、茶湯、小窩頭、茯苓夾餅、果脯蜜餞、冰糖葫蘆、艾窩窩、豌豆黃、驢打滾、灌腸、爆肚、炒肝等。在前門、王府井、護國寺、後海、牛街這些地方可以吃到比較正宗的老北京小吃。除了小吃以外,還可以吃到很多時尚美食,比如簋街、三里屯、工體、中關村、CBD,這些地方匯集了很多北京的特色美食。
北京小貼士最佳旅遊時間北京旅遊四季皆宜,不同季節有著各自獨特的游覽景觀。秋季是北京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此時秋高氣爽,氣候宜人,空氣質量最佳。尤其是十月下旬(霜降前後)至十一月上旬,是紅葉層林盡染的時候,著名的香山「紅葉節」也將在此期間舉行。另一個在北京旅遊觀光的好時間是,每年12月初至次年2月中旬,這個時候來北京就一定要去北京的廟會逛一逛。正月里(農歷大年三十到二月初一)是舉辦廟會最為集中的日子,廠甸、五顯財神廟、白雲觀、雍和宮、東岳廟、龍潭湖等都會舉辦規模盛大的廟會,處處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一派和諧歡樂的景象。

❽ 北京歡迎您 紅色門票 2張副券是不是能去2個景點

可以去列出來的其中兩個景點
紅票適用旅遊景區:國家大劇院、首都博物館、天壇公園、頤和園、北海公園、中山公園、圓明園遺址公園、中華世紀壇、居庸關長城、定陵博物館。
本票由正票和副券組成,無票值。紅色門票和綠色門票每張正票均配兩張副券,可供一人使用兩次;藍色門票每張正票配一張副券,限一人在一個景區使用一次。

❾ 全國有哪些著名的紅色旅遊的景點

濟源市愚公移山紅色教育基地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是濟源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投資5000萬元重點打造的一個集黨性培訓、紅色旅遊、商務會議、拓展訓練為一體的綜合性交流平台。

濟源市愚公移山紅色教育基地,位於濟源市王屋鎮中華愚公村,佔地210畝。基地以「緊扣時代脈搏,弘揚愚公精神」為主旨,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以開展紅色教育、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為核心內容,設置了系統、豐富的紅色教育課程體系。基地分為神話時代,革命年代,新時代三個篇章,重點建設了愚公村遺址院落、覺悟院、皮影館、新時代廣場、鐵卷書、科技體驗中心、「愚公」移山情景體驗區、挑戰自我訓練區、餐飲住宿生活區等情景場區,可同時滿足500餘人開展紅色教育及各類實踐活動、生活住宿的需求。其中,真切的場景體驗、現代多元的互動教學模式,使學員在感受愚公精神的同時,印象深刻、受益匪淺,倍受各級黨員幹部、廣大師生的歡迎和好評。

2018年5月被濟源市關工委確立為「濟源市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2018年6月被河南省直機關確立為「主題黨日活動基地」;

2018年7月被濟源市總工會確立為「職工教育培訓基地」;

2018年10月被濟源市直機關確立為「主題黨日活動基地」;

2018年11月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命名為「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

2018年11月被濟源市教育局確立為「濟源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次年1月授牌。

❿ 北京廟上紅色旅遊景區交通路線,怎麼去廟

公交線路:地鐵2號線 → 916路快車 → h14路,全程約104.6公里

1、從北京站步行約330米,到達北京站

2、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4站, 到達東直門站

3、步行約440米,到達東直門樞紐站

4、乘坐916路快車,經過8站, 到達南華園三區站

5、步行約320米,到達懷柔地稅局站

6、乘坐h14路,經過30站, 到達廟上路口站(也可乘坐h51路)

7、步行約3.8公里,到達廟上紅色旅遊景區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