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國外低碳旅遊

國外低碳旅遊

發布時間: 2020-11-28 14:55:14

『壹』 誰能找到關於國外低碳旅遊發展狀況的內容啊,資源共享一下嘛

1 低碳旅遊的產生背景

低碳旅遊產生於低碳經濟的大背景下,據調查,1981年~1990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礦物燃料並排放了過量二氧化碳的結果,它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3.8~7.6nm,波長較短)具有高度的透過性,同時對地球反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如紅外線)具有高度的吸收性從而形成「溫室效應」。全球升溫帶來了非常惡劣的後果: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海岸灘塗濕地、紅樹林和珊瑚礁等生態群喪失;雨季延長,水災日益頻繁;北冰洋和南極半島冰雪融化,生物種群滅亡;傳染病病菌通過極端天氣和氣候時間如厄爾尼諾、乾旱、洪澇等擴散流行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脅。因此,溫室氣體已經到了不可不控的時期。氣候變化將增加自然災害,數十億人將受到影響,上億人將面臨飢荒的威脅。如果溫度升高超過1.5~2.5度,20%~30%的動植物物種將面臨滅絕的危險。

199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共同商討制定了《京都議定書》並在第二款中明確指出:「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2009年12月19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會議達成《哥本哈根協議》,協議維護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京都議定書》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就發達國家實行強制減排和發展中國家採取自主減緩行動做出了安排。「低碳」成為催生於全球氣候變暖的積極響應。低碳旅遊催生於低碳經濟的大背景下,長期以來,旅遊業以其「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產業特徵在中國經濟發展轉型,逐漸取得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歷史時期顯示出獨特的優勢。借用低碳經濟的理念,低碳旅遊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綠色旅遊。從旅遊活動本身來看,旅遊活動是一個包括食、住、行、游、娛、購在內的綜合活動而這些活動不可避免地帶來大量的碳排放,因此所謂「低碳旅遊」就是旅遊者在旅遊活動過程中,樹立低碳意識,將各種旅遊消費行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並盡量減少碳排放量的一種新型旅遊消費模式。

2 低碳旅遊景區的創建意義

「低碳旅遊」的意義不在於口號,在於落實。低碳旅遊景區的建設起碼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現實意義:

(1) 創新景區發展規則。

低碳景區的創建是一個系統工程,問題的錯綜復雜催生了新的景區發展規則。在諸如怎樣將低碳的衡量指標融入到現有的景區評價體系;怎樣在低碳運營模式中改革現有景區的管理模式;怎樣實現替代傳統能源的新能源、新技術;生態文化綜合效益能否最大化等等都需要制定規則予以引導。

(2) 促進區域低碳產業的整合開發。

傳統景區在低碳的建設與改造中,不可避免地將低碳的發展理念向其他產業和區域全面滲透,有利於激活區域優勢資源,構建整合互動機制,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最終實現區域其他產業的低碳進程,構建「互惠共贏」的區域發展模式。

(3) 促進民眾養成低碳的生活習慣。

在低碳旅遊景區的遊客無論在飲食、住宿、交通、通訊等各個方面都能親身體驗到低碳生活的方式並且通過景區低碳知識的宣傳,碳補償等活動深入了解低碳的意義,教育他們節約資源,主動保護生態環境,在旅遊活動結束後繼續堅持低碳生活,逐漸形成生態文明時代的生活方式。

3 旅遊景區碳排放的主要表現

旅遊景區的碳排放主要來源於交通特別是空中飛行、住宿和娛樂設施主題公園娛樂、滑雪等旅遊活動。據世界旅遊組織最新研究,2005年,來自旅遊交通和住宿業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分別為1192Mt和284Mt,全球旅遊業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約佔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5%,除去飛行貢獻值為3%;2035年以前,來自旅遊業的碳排放量約以2.5%的年均速度增長;至2035年,旅遊業交通及住宿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分別達到2436Mt和728Mt。另外,旅遊業的奢侈消費助長了負面環境影響。如普通居民一般一天用水100~300升,但星級賓館用水則達到每天500~2000升,超豪華賓館則更高。又如隨著氣候變暖,冬季雪期縮短、雪量減少,滑雪等旅遊項目不得不依賴人工造雪技術。據估算,北京市人工造雪一個冬天要用掉半個昆明湖的水量,相當於全北京市一天用水總量的1/10,是8300多戶家庭一年的用水量。因此,限制旅遊景區的碳排放應著力於以下幾個方面:

(1)低碳交通。

其一,景區內實行交通管制,可採用自行車、牲畜等作為交通工具,鼓勵步行游覽,將因運輸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最低。景區之間的換乘可安排中巴或者電瓶車定時接送客人。其二,鼓勵旅行者選用碳排放量低的交通工具,如放棄飛機,選用火車、汽車、輪船等作為出行工具,短途旅行者可徒步或騎自行車,既達到環保的目的又有益於身心健康。

(2)低碳住宿。

酒店越豪華,碳排放量一般也越高。因此在低碳旅遊景區應提倡遊客入住舒適、便捷的經濟型酒店、鄉村客棧、家庭旅館等,並且在酒店內不主動免費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提倡旅行者在住宿時自帶洗漱用品、節約用水用電等。

(3)低碳飲食。

盡量選擇旅遊目的地本地食物作為食材,避免因外來品運輸、包裝、存儲等環節所造成的能量消耗和碳排放;選擇綠色食品,避免化肥、農葯、生長激素和添加劑的使用;選擇自備餐具,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所消耗的石化產品量。

(4)低碳游覽。

遊客在游覽過程中應該講文明,做到留下腳印不留任何東西,不隨便丟垃圾;遊客還可參加植樹造林等活動,增加碳匯,以彌補因為交通運輸、履行消費所造成的碳損耗從而達到反哺環境的作用。

(5)低碳購物。

遊客通過購買旅遊目的地的土特產和旅遊紀念品惠及當地經濟,可以減少當地人為了謀生而砍樹、採石、挖礦等破壞環境資源的行為;提供低碳旅遊的各種咨詢,如配備專業的低碳導游,在講解美景的同時融入低碳的知識,查詢低碳交通工具租借點、提供低碳飲食資訊;標示「低碳營業商店」:凡響應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落實垃圾分類回收、不主動提供包裝塑料袋、優先使用當地食材的商家皆有標示。旅遊者應盡量自帶引用水,不買或少買瓶裝水,抵制過度包裝的商品,以達到減少廢棄垃圾量和資源浪費量。

4 景區面臨的低碳困境

(1)遊客的「低碳」習慣養成需要時間。

低碳旅遊是一種全新的旅遊方式,景區低碳意味著遊客很多慣常的旅行行為需要改變,如酒店不再免費提供牙刷牙膏等日用品;減少換床單的次數;用電瓶車、牲畜取代汽車等交通工具;垃圾要自己帶回家;自己隨身攜帶餐具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食用素食等。這種全新的旅遊方式對很多人的旅遊習慣提出了挑戰,如果大眾能夠接受則無疑實現了節能環保和高遊客價值體驗的雙贏,反之如果人們不能接受則勢必降低遊客的體驗價值甚至降低景區遊客滿意度。

(2)技術門檻高,中小景區難實現。

建設低碳景區,首先是引用低碳技術改變現有能源的消耗模式,涉及到景區能源供應如改變景區的能源利用模式,使用生態能源和節能環保能源如太陽能、生物能、有機能等清潔能源;交通工具替換如使用電瓶車、自行車替換汽車;建築如採用節能環保、無污染的環保材料;服務如增加低碳導游,設置低碳通訊,飲食,住宿服務以及垃圾廢物的分類回收處理等。對於資金雄厚的大型景區而言,革新技術可以通過自身的技術積累實現,而對於一般中小型景區而言,則沒有能力解決。況且,就目前我國利用新能源的技術現狀而言,完全在景區使用新能源也存在困難。據中國科學院能源領域戰略研究組研究表明,目前我國還沒有形成關於太陽能的技術規范,技術產品質量認證標准,部分關鍵設備依靠進口,一些高效、低成本、環保的技術仍然依賴國外,農林業廢棄物能源化利用率低,能源植物的培育研究進程緩慢等。

(3)成本高昂,進程艱難。

從景區經營管理來說,景區的低碳轉型需要付出的成本主要來自於技術更新、替換以及融資等方面,如自主創新技術不成熟所付出的設備購買成本;投資額大,融資渠道有限所造成的融資成本等,這些因素都導致了景區在實施低碳轉型期間的一種本能的退卻反映。

(4)景區「低碳」,優劣難衡量。

目前的景區評價標准仍然沿用著傳統的工業化標准衡量後工業化時代追求個性的旅遊業發展,在評定5A級景區時,停車場要有多大、道路要有多寬,這些硬性的標准已經完全不能適合低碳型景區。對景區的評定衡量中,經濟GDP至上一直是奉行的理念,提高遊客接待量,加大景區開發力度是景區GDP的主要增長點,然而,毫無限制地擴大遊客接待量和過分開發勢必對景區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因此在低碳經濟的要求下,現行評價體系與低碳景區評價標准不相符。

5 出路

(1)政策支持。

國家的政策支持是低碳景區建設的關鍵。國家應出台更加細化的政策法規將低碳旅遊標准化和制度化,從而加快進入低碳旅遊的步伐。從資金、政策、土地等方面加大對旅遊景區低碳項目建設的扶持力度,激勵景區及涉旅企業加快推進低碳旅遊方式,包括制定政策進一步發展壯大綠色環保企業,支持旅遊景區、景點、賓館飯店、旅遊運輸等旅遊企業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及時全面引進節能減排技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碳消耗,最終形成全產業鏈的循環經濟模式;制定行業准入標准,引入低碳旅遊指標對旅遊景區景點及相關企業進行常規考核與管理,讓低碳旅遊真正成為時尚,成為人們追求的健康生活方式。

(2)景區間要建立戰略聯盟,沖破成本、技術關。

低碳經濟背景下,景區面臨著來自於技術變革,設備更換,基礎設施以及知識的創造與傳播過程等等的共同壓力。景區之間如能結成戰略聯盟共同應對外部變化必將增強競爭力。主要有兩種模式:其一,橫向戰略聯盟。旅遊景區聯合價值鏈上處於同階段其他景區的資源與技術,以創造更大價值的聯盟系統。技術聯盟:聯合其他景區共同研究適用於低碳景區的能源、交通、基礎設施技術,整合人力、知識資源優勢,形成景區之間彼此互補,相互協調的聯盟,分攤新技術開發成本,形成企業在低碳經濟時代的新競爭優勢。營銷聯盟:組建營銷聯盟可避免同類旅遊景區在激烈競爭中所產生的負面效應,低碳旅遊是生態文明時代的新型旅遊方式,營銷模式如何創新還處於摸索階段,通過營銷聯盟,可以擴大低碳旅遊的影響力,通過分享市場營銷中的資源,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相互學習,優勢互補。其二,縱向聯盟。縱向聯盟是指景區與處於旅遊產業鏈上不同階段的其他旅遊企業合作,以增加價值的合作競爭系統。縱向聯盟主要表現為旅遊景區與旅行社的聯盟,為了降低由於旅遊線路交通的碳排放,遊客低碳知識教育,低碳行為規范,低碳景區應與旅行社保持密切的溝通,形成一種利益趨同的縱向聯盟,這將有助於增加低碳景區的客源量。

(3)構建以生態GDP至上的景區評價理念。

低碳經濟背景要求必須改變經濟GDP至上的理念,盡快建立起「生態GDP」體系,維護景區生態環境,協調人、自然與社會的關系,構建均衡、和諧的標准體系。建設一套由經濟指標、社會指標、人文指標、環境指標共同構築的反應景區總體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並將其貫穿到評價體系的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中,改變如經濟發展、生活質量、貧富差距、生存環境,以及人們對測評對象的意見、看法、期望值和滿意度,等方面指數。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