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旅遊景點大全
A. 廈門大嶝島旅遊景點介紹
大嶝島,即大嶝街道,位於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東南海面,與金門島最近距離僅1800米,面積13.2平方公里,下轄9個行政村,近2萬人口。有東南沿海最純凈海域,水質、空氣質量符合國家環境一級標准,號稱「天然氧吧」,是國家白鷺自然保護區。搭乘公交到同安後再轉乘到大嶝的公交線路。去大嶝島的首要目的就是吃海鮮,其次再是逛免稅台貨。推薦進島沿著金門灣酒店方向的浯江海鮮大排擋,環境非常棒,有木屋包廂!主要是海鮮特別鮮價格又便宜。便宜又大碗,味道很地道。島上有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包括有大喇叭,八·二三炮陣地遺址,戰地坑道,空飄,海漂史跡展覽館等景點。
B. 現在去廈門旅遊穿什麼衣服
建議行程:
廈門常規旅遊景點共7個:鼓浪嶼、南普陀、湖裡山炮台、環島路、萬石植物園、海滄大橋、集美鰲園.
一般鼓浪嶼走一天方可結束其行程。特別是日光岩,是廈門第一勝景,來廈旅遊者必去之地。有「到廈門不登日光岩,等於沒到廈門」之說。登上日光岩,廈門近景、遠景全收入眼底,海風徐徐吹來,定可達到忘我的境地。在鼓浪嶼上你可看到中西文化合壁的古建築,體驗「萬國建築」稱號的另一個鼓浪嶼。鄭成功屯兵處、水操台、雕像等,夢回民族英雄當年的情景。在島上還可參觀具有閩南風俗文化的「閩俗村」,觀賞海底魚類的「廈門海底世界」。來廈門的朋友,有一部份人不去「廈門植物園」,我覺得不提倡,其實廈門植物園景區內含相當不錯,能在園內欣賞到:原生於非州的 植物、以及變味果、變色草等神奇植物。
廈門的寺廟:南普陀是相當出名的了,其它的寺廟:如廈門翔安區的梵天寺、海滄區的清礁滋濟也可一看。廈門環島路也是不可少的廈門旅遊景點,這條旅遊線路從游湖裡山炮台開 始,觀世界最大的海岸古戰炮,環島路上觀中國最長的石雕五線普(曲名為:鼓浪嶼之波)。
建議行程安排(僅供參考):
廈門精華二日旅遊:第一天:上午:鼓浪嶼(日光岩、閩俗春、港仔後沙灘、菽庄花園), 下午:皓月園、萬國建築博覽線、海底世界。
第二天:上午:萬石植物園、南普陀寺, 下午:湖裡山炮台、環島路、會展中心、集美鰲園。
到廈門一定要體驗一下海韻,建議住鼓浪嶼或離海近的酒店,酒店從二星至四星都有,價格從120—3000都有。廈門五一、十一、春節為旺季,房間比較緊張。但廈門的賓館酒店如果直接入住會比較貴,建議先在信譽度好的規模較大的訂房網站上預訂好房間,一般會是門市價的2~7折,而且在網上預訂不需要先付任何現金,只要屆時准時到達酒店前台用剛才免費注冊的卡號或訂單號再付款就行了。對於自助游來講,提前預訂好房間有至少三大好處:像E龍等大網站上提供的賓館酒店都是正規安全衛生的、價格比直接入住便宜、到達廈門後不用再考慮當晚住宿的問題了,可以盡興的遊玩了!
用餐相關:
廈門飲食海鮮居多,但不是太貴,著名的餐廳有:廈門的好清香、佳麗海鮮。中檔的有:南海魚村。一般的廈門大排檔的海鮮也不錯,在廈門街頭常見。著名的菜我個人認為:南普陀素菜、土筍冰(小吃)不錯,也很有名。其它的海鮮在其它地方也能吃到.
9.小吃:廈門的小吃太多,沙茶麵、黃則和花生湯、薄餅、海蠣煎、廈門炒麵線、春卷、麻糍、扁食等。小編我數不下去了。想方便的話,玩了鼓浪嶼到廈門輪渡, 到中山路上黃則和小吃就可吃到了.
旅遊紀念物:
購 物: 廈門的主要特產是鼓浪嶼餡餅(種類好多)、黃金香肉鬆、海產品、乾果、茶葉(烏龍茶)等。最好貨比三家哪
紀念物:< 石雕,特別是影雕值得一購啊。在鼓浪嶼上有許多紀念品小店,可進去選上一二件,說不定有你喜歡的。提醒:多看多問,貨比三家,切莫跟風,切莫貪圖小利.
到廈門旅遊購物注意事項
到廈門旅遊景點購物,特別是到鼓浪嶼旅遊購物。沿街叫賣的商家此起彼伏 到廈門購買的「基本」特產為:鼓浪嶼餡餅(正宗品牌:日光岩系列產品、陳記系列產品)、肉製品(黃金香系列肉鬆、正宗的只一家位於龍頭路的小小的店鋪,門口掛著中華老字型大小的牌子,這家小店的產品有100多年有歷史,海鮮產品、珍珠、則各家均可,就看你的眼力了,不過小編正在考查一兩家信譽好的店家與其簽訂合同後推薦給大家。影雕也是不錯的產品,也可購買。至於街邊10元錢一盒的茶葉還是算了吧,不要買了。龍眼乾多是加麵粉與糖一起做成,也不推薦購買 )。友情提醒:多看,多選,貨比
廈門小吃全攻略
廈門的風味小吃久負盛名,發展至今已有200餘種。其中尤以鹹食的燒肉粽、魚丸湯、蝦面、薄餅、芋包、韭菜盒、土筍凍、沙茶麵、油蔥稞、炒稞條,甜食的花生湯、圓仔湯、貢糖夾餅、炸麻花、炸棗、炸蒜、麵茶等最為長盛不衰。
而且,不少具有傳統特色的小吃名點,逐漸演進為精製、小型、高檔、多樣化的菜餚而躍上正規宴席,登上大雅之堂。
春卷——廈門習慣稱其"薄餅"。相傳明朝同安人蔡復一,總督雲貴湖廣軍務,經常整日批閱公文,忙得無暇吃飯,蔡夫人擔心長此以來,丈夫會餓壞身體,遂想出一個辦法:用麵皮包著菜餚,讓蔡公右手執筆,左手取食,邊吃邊寫,十分方便。
這種吃法,後逐漸流傳開來,在閩南便成了家常名品了。逢年過節,家家戶戶有吃薄餅的習慣,特別是清明節尤為普遍。
廈門薄餅、以筍、豌豆、豆芽、粉絲、豆乾、魚、蝦仁、肉丁、海蠣、紅羅卜等為主料,至於諸般佐料,則酌量搭配,但很重視用扁魚干油酥調味,吃起來脆嫩甘美,醇香可口。
油蔥果——中秋節俗稱"七月半",有以咸仔果祭祖的舊民俗。傳說一戶人家在蒸制這種供品時,孩子揭開蒸簧w一看那咸仔果半生半熟,嫌它"白淡無滋味",遂隨手把一碗肉餚倒進果中,被大人發現後,已"生米蒸成熟果"了。不過吃起來味道還不錯。
於是,人們競相仿製,歷經演變,由咸蔥果變為油蔥果。其做法是:將肉絲、孛薺丁、炸過碾碎的扁魚或蝦皮、米醬、白糖、地瓜粉、蔥白、五香粉、食鹽製成團狀,放進碗里的米漿蒸煮而成。
吃時要切開,放些沙茶醬、桔汁、蒜泥、蘿卜酸吃起來柔韌芳香,美味可口。
土筍凍——系用生長在海灘泥中的一種俗名"土筍",狀似陸上的蚯蚓的星蟲,壓破洗凈熬煮,然後連同富有膠侃Φ臏 b入小酒盞,冷卻凍成小圓塊。吃時,以醬油、香醋、辣椒醬、花生醬、芥辣、蒜泥為作料,醮著吃。
河南人周亮工清初在福建為官時,曾在其所著《閩小記》一書中贊賞過這一其貌不揚但食之美味無窮的"土筍"。
海蠣煎——海蠣煎選用海蠣中的上品"珠蚝"為主要原料,把雞蛋、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調勻,然後用適量的豬油在鍋里煎至兩面酥黃。吃時,以蒜泥、沙茶醬、芫荽等為作料,方能達到香脆細膩、美味可口之功效。 燒肉粽——粽子各地都有,但廈門獨具風味,它以糯米、豬肉、香菇、蝦米、栗子為原料,經過油拌,用竹葉包成菱形,放在湯中燜制而成,吃時,以沙茶醬為佐料,入口不膩,清香味美。
韭菜盒——韭菜盒系用麵粉拌豬油做皮,以豬腿肉、蝦仁、扁魚、孛薺、韭菜、香菇做餡,包成一個個像小盒子一樣的餅,邊沿捏成波浪形放進油鍋炸熟,食之餡鮮美,皮香脆。
炒麵線——廈門獨特名菜,系原"全福樓"、"雙全酒家"所創。烹制的方法是選用上等面線放在七成熱的油鍋里炸至赤黃色,撈上盤後用開水去油膩待用,以瘦肉、冬筍、香菇為配料,切成絲炒過,和以扁魚、蝦瀝,酌加紹興酒,然後再把炒過的面線拌配料再炒。吃時以沙茶醬、紅辣醬為佐料。
芋包——芋包夏秋季節小吃。系將檳榔芋削皮洗凈搗成生芋泥,和上少量澱粉、精鹽、攪拌均勻,在碗的內壁塗上一層油,放進預先准備好的豬肉、蝦仁、香菇、冬筍、孛薺等片絲餡料,再蓋上一層芋泥。輕輕倒扣取出放在蒸煥鎿舸抖 傘J秤脮r佐以辣椒、芥辣、沙茶醬等,味道更好。
炸五香——系將瘦肉配上青蔥、扁魚、孛薺、鴨蛋、味精、上等醬油、白糖、五香粉。攪拌均勻,用豆皮包成卷,入油鍋炸熟。切成小塊,食用時配上沙茶醬。紅辣醬、芥辣、蘿卜酸、芫荽、甜醬等佐料,味道更加鮮美。
花生湯——廈門花生湯系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滾湯開水浸泡後去膜,加水置砂鍋中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始能放糖,續熬使花生仁爛透為止。此時,花生一分為二,上浮水面,顆爛而不溶,汁液溶而水不濁,不油不膩,芳香撲鼻。
廈門的"黃則和花生湯"是廈門花生湯的代表品種,馳名於港、澳、台
面線糊——面線糊系以蝦、蚝、烯Α⒌ 說任睹蕾│鮮的海產品熬湯,與面線煮成糊。煮時要掌握好火候,達到糊而不亂,糊得清楚。
面線糊,除了海鮮作配料外,還可加鴨血或豬血或以一大串豬大腸放入面線糊中煮燉,使油脂融入其中,大腸也爛熟,再配上油條,炸蔥花、胡椒末作為調味,氣味更濃烈可口。三家,不選貴的只選對的。
C. 翔安有多少個旅遊景點都要說出來!
馬巷鎮就名列閩南四大古鎮之一.馬巷城隍廟、元威殿、林君升墓.東燒尾和黃厝的唐代窯址.井頭林君升和候濱李長庚的名人故居.大嶝田乾和馬巷亭洋的古民居群,金門人蔡貴易、蔡復一的墓葬,清代文化怪人辜鴻銘浦尾祖籍地的遺址.大嶝三島.戰地觀光園.英雄三島等.
看的聽的有:鼓吹陣、八音陣、歌仔陣、車鼓陣、宋江陣、戲燈隊、拍胸舞、跑旱船、舞獅舞龍.薌劇、高甲戲、南音、獨角戲.農民畫、文興瓷等。
D. 翔安旅遊景點哪裡好
翔安區是廈門市實施海灣型城市發展戰略,重新調整行政區劃後新設立的一個區,於2003年10月19日正式掛牌設立,是廈門市最年輕的行政區。翔安,寓意於翱翔安康。翔安地處廈門東部,地理環境優越,東北與泉州市交界,西面與同安區接壤,南隔海與金門島相望,居廈、漳、泉閩南「金三角」中心地帶,扼守閩南地區南下北上之咽喉,將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自然資源、高起點的城市建設投入,吸引海內外商家巨賈,共創翔安的美好未來。
一、對金交流門戶、歷史人文悠久
翔安區行政建制開始於晉太康三年,屬於同安縣翔風里和民安里,至今已有1720多年的歷史,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據史料記載,翔安區自古以來就是閩南重要的經濟發達地區,馬巷鎮就名列閩南四大古鎮之一。翔安境內至今還留有著名理學家朱熹的墨寶和許多的美麗傳說,也正是朱熹,為翔安帶來了重視教育的風氣,「紫陽過化」使翔安被譽為「海濱鄒魯之鄉,聲名文物之邦」。
翔安區擁有歷史悠久、豐富的文化遺產。目前境內有十四處縣(區)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有十一處的文物古跡被廈門市列入「涉台文物古跡調查」項目,其中有馬巷城隍廟、元威殿、林君升墓、被譽為「世界鍾表始祖」的科學家—蘇頌的入閩始祖蘇益的墓室、新店洪朝選墓等五處已被廈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涉台文物古跡單位」。此外,翔安目前還存有許多歷史古跡,如東燒尾和黃厝的唐代窯址,井頭林君升和候濱李長庚的名人故居,大嶝田乾和馬巷亭洋的古民居群,金門人蔡貴易、蔡復一的墓葬,清代文化怪人辜鴻銘浦尾祖籍地的遺址等。
翔安區在近現代史上還是一個革命活動頻繁的地區,新店鎮沙美村農民協會舊址、早期革命活動舊址—松山小學、彭德清紀念館、中共同安縣委舊址—山候亭祠堂、陳先查列士墓等等,都說明翔安也是一個革命老區。
翔安區是福建省的重點僑鄉,華僑歷史悠久,英才輩出,涌現出了李吉成、楊寬裕、楊錦成、許平等、陳光別、柯朝陽等一大批僑界先輩和現在活躍在海外華人社團的實業家和社會活動家。翔安還是台胞、金胞的祖籍地之一,祖籍地是翔安的台胞近40萬人。翔安是目前祖國大陸距離金門最近的地方,翔安與金門雞犬相聞,歷史上嫁娶往來頻繁,地緣、血緣、人緣、親緣交融,特別是大嶝,更是與金門關系密切,兩邊語言相同、民俗相近,至今還有很多親戚關系。大嶝白哈礁離金門最近距僅1800米,是肉眼看金門的旅遊名勝。翔安還擁有全國唯一的一個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大嶝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稱得上是兩岸的「大超市」。
翔安目前保留著良好的閩南民俗文化氛圍,現存較有特色的歌舞項目很多,有鼓吹陣、八音陣、歌仔陣、車鼓陣、宋江陣、戲燈隊、拍胸舞、跑旱船、舞獅舞龍等;地方戲曲則保留有薌劇、高甲戲、南音、獨角戲等;民間藝術有農民畫、文興瓷等。
翔安區現有普通高中3所、職業高中1所、獨立初中10所,共14所中學,其中省一級達標學校1所、省二級達標學校1所、省三級達標學校1所。翔安區現有二乙醫院1所,中心衛生院2所,衛生院3所。
二、自然資源豐富、綜合實力增強
翔安區下轄新圩鎮、馬巷鎮、新店鎮、內厝鎮4個鎮和大嶝街道辦事處以及大帽山農場,轄區總面積351.6平方公里,轄有30個村委會,81個社區居委會,現有戶籍人口26.5萬,轄區耕地面積13.37萬畝,林地面積18.97萬畝,森林覆蓋率31.75%。九溪是翔安區內最大水系,流域全長17.6公里,集雨面積98平方公里,全區小(二)型以上水庫36座,其中小(二)型水庫32座,小(一)型水庫4座,總庫量1466立方米。2004年農業總產值10億元,其中水產品佔47%,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000元。
E. 廈門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廈門是一座風姿綽約的「海上花園」。自然風光優美專,廈門的城市屬環境也非常整潔,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城市。
下轄翔安區、集美區、海滄區、思明區、同安區、湖裡區
島、礁、岩、寺、花、木相互映襯,僑鄉風情、閩台習俗、海濱美食、異國建築融為一體,四季如春的氣候更為海的魅力錦上添花。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可以說這里是全國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海水環繞、沙灘廣闊、陽光和煦,由於生態環境良好,廈門的空氣清新,棲息著成千上萬的白鷺,形成了廈門獨特的自然景觀,又因為廈門的地形就像一隻白鷺,它因此被人稱為「鷺島」;
廈門還是一個著名的僑鄉,在海外的廈門籍華僑、華人有38萬人之多,華僑也為廈門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面積:廈門島面積約132.5平方公里
人口:204萬
位置:地處福建省東南部九龍江入海處,背靠漳州、泉州平原,瀕臨台灣海峽、與台灣本島和澎湖列島遙遙相對
民族:漢族佔99.3%,還有回、滿、壯、畲、苗、高山等20多個少數民族
語言:漢語,並通行閩南方言
別稱:鷺島
市花:三角梅
景觀:鰲園、南普陀寺、日光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