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交通與旅遊安全

交通與旅遊安全

發布時間: 2020-11-27 03:52:45

『壹』 為什麼說旅遊安全是旅遊交通准點服務的必要要素

因為只有在旅遊安全的基礎上才講准點服務。

『貳』 旅遊交通工具安全管理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旅遊事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然而,由於旅遊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大大降低了旅遊的安全性,嚴重阻礙了旅遊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因此,了解旅遊安全管理的現狀,採用有效的對策,改善旅遊安全管理的現狀,成為推動我國旅遊事業進一步發展的有效手段。本文通過分析旅遊安全管理的現狀,指出有效的改善對策,以期為提高旅遊安全管理的水平提供有用的參考。

旅遊安全是旅遊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可以為旅遊活動提供強大的保障,因此,重視旅遊安全,提高旅遊安全管理的管理水平,確保旅遊的安全性,成為旅遊業進一步發展的動力之一。但是,由於旅遊中存在著行業意識薄弱、旅遊設施陳舊落後、安全管理不科學等問題,給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重視安全管理,解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是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一、旅遊安全管理的現狀
(一)行業意識薄弱
我國的旅遊業處於快速發展時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而且,隨著一系列發展戰略的提出和實行,我國的旅遊業更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種現象既增強發展旅遊業的信心,又使得旅遊業中普遍存在著行業意識薄弱的問題。雖然一些管理者意識到危機不可避免,但是卻沒有制定預防、避免危機的有效計劃,另外,許多行業的管理部門缺乏必要的應急機制,沒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使得企業不能有效的化解危機,進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二)旅遊設施陳舊落後
旅遊設施是旅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性的高低直接關繫到遊客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而許多景區的旅遊設施比較陳舊落後,存在著嚴重安全的隱患,給旅遊業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同時,一些景區存在著設計不合理、資金投入不足、沒有定時檢查和維修等現象,使得旅遊設施不僅不能滿足旺季遊客的需求,而且可能會產生一些安全事故,進而給景區發展帶來良好影響。
(三)安全管理不科學
旅遊業具有很強的關聯性,而且人的不安全行為、動物的不安全行為等,都會給增加旅遊的危險性,給遊客和景區造成困擾。旅遊業的正常運營需要旅遊景區、消防、林業廳等主管部門的有效合作,但是,由於主管部門繁多,管理范圍混亂等,致使安全管理不科學,降低了安全管理的效果。而且,在旅遊業內部,僅有部分旅遊企業、旅遊管理部門設立了專門的旅遊安全管理機構或者旅遊安全管理人員,而很多旅遊企業、旅遊主管部門缺乏專門的安全管理機構或者安全管理人員。
二、改善旅遊安全管理現狀的對策
(一)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旅遊安全管理不僅僅是旅遊企業的事情,也需要其他相關的部門的支持與配合,因此,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統,是提高旅遊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旅遊企業應該加強與相關政府部門之間的合作,聯合武警、交通、消防、工商、衛生、通訊、公安等部門,建立旅遊安全管理系統,盡量避免和減少旅遊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在旅遊危機多發地區,旅遊企業應該制定旅遊危機預防和控制計劃,及時監控旅遊情況,制定科學的旅遊發展戰略、功能區域劃分、產品開發方案,以促進旅遊景區的可持續發展。另外,政府主管部門應該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引導旅遊企業健康發展,以推動本地的經濟增長。
(二)積極落實安全預警工作
警示牌可以限定遊客的活動范圍和游覽空間,確保遊客的安全。因此,旅遊管理部門應該積極落實安全預警工作,及時提醒遊客的行為,以提高旅遊的安全性。旅遊工作人員應該明確告知遊客游覽路線、游覽范圍以及不能進入的景點等,並且在景點、道路的危險處設置警示牌、標示牌等標志,提醒遊客重視警告牌,同時,工作人員應該加強對景區的巡視,及時勸阻、制止或者糾正遊客的危險行為,以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另外,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宣傳,提高遊客的安全意識,增強遊客的自我保護能力,從而確保救援工作的有效性。
(三)大力引進先進的設施
旅遊設施是推動景區進一步發展的動力之一,因此,旅遊企業應該重視旅遊設施的建設工作,大力引進先進的旅遊設施,確保旅遊設施的安全性,避免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另外,旅遊企業應該安排專門人員,定期檢查和維修旅遊設施,及時更換陳舊、落後的設施,為遊客提供良好的旅遊條件,從而推動景區的可持續發展。
(四)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旅遊景區的正常運行離不開從業人員的大力支持,因此,旅遊景區應該重視從業人員的地位,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以提高安全管理的質量。旅遊企業應該建立遊船、觀光電梯、索道等設施的安全運營制度,確保從業人員能夠合理引導遊客的參觀活動,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五)增強遊客的安全意識
遊客自身的行為也會給自己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等造成影響,因此,遊客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文明旅遊、安全旅遊,以獲得良好的旅遊體驗。在游覽過程中,遊客應該自覺遵守相關的規章制度,聽從管理人員的指揮,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從容、冷靜的處理突發問題,以維護自身的安全。
三、總結
總而言之,旅遊安全管理問題是旅遊業健康發展中必須解決問題,因此,有關部門應該建立健全安全法規,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建立安全預警系統、安全自控與互控系統以及安全救援系統,以確保旅遊的安全性。同時,應該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引導從業人員樹立安全管理意識,提高從業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以增強旅遊的安全性,促進旅遊事業的健康蓬勃發展。

『叄』 請問去俄羅斯旅遊需要在交通方式和安全方面注意什麼

俄社會治安狀況

(一)犯罪情況:

目前,俄羅斯社會治安狀況不佳,犯罪率高(據資料表明,全俄每年發生的殺人和殺人未遂案件高達3萬起,平均每天80起,但破案率極低)。恐怖主義活動、極端主義分子襲擊外國人事件頻繁發生,俄警察敲詐勒索現象嚴重,上述給俄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給民眾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構成威脅。

(二)防範措施

1、增強自我保護和防範意識;

2、入境後及時辦好居留手續;

3、外出或旅遊時攜帶並保管好證件,少帶現金或貴重物品;

4、遇警察檢查證件時,請其先出示證件;

5、晚上盡量減少戶外活動;

6、不去不健康的場所;

7、外出或乘地鐵要結伴同行;

8、遇有生人造訪不要隨意開門;

9、在俄節假日等聚會場所和年輕人較多的場合盡量不要湊熱鬧;

10、不要接受不熟悉人的邀請和饋贈;

11、每年4月20日(希特勒生日)前後,盡量減少在公共場所的活動,這期間俄「光頭黨」活動猖獗;

12、女性不要輕易搭乘陌生人的車。

(三)發生意外須知:

1、在俄境內發生被歹徒毆打、搶劫或物品被盜時,應就近向俄警方報案並將有關情況通報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

2、如遇俄警察敲詐勒索,應記住其警號、證件號碼或車牌號碼,向俄內務機關投訴並將情況通報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

3、如護照不慎遺失,應立即向當地警方報案,同時要求其出具丟失證明,並盡快向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申請補發旅行證。申請時需說明護照遺失經過(書面)、填寫申請表、提供警方證明和本人照片。

4、如在俄因違反法律被拘留、逮捕或限制自由,應請俄警方通知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使館領事官員將與當事人聯系,視情提供必要的領事保護。

5、如遇車禍或其它意外人身傷亡,請立即向俄警方報案,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將根據報案或俄方通報,派領事官員前去確認死者身份。如確系中國公民,使館將及時通知死者家屬來俄處理善後事宜,屆時使館將提供必要的領事協助。

6、如在境外失蹤,知情者或家屬應立即向俄警方報案並將失蹤者的有關情況通報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使館將敦促俄有關部門尋找失蹤者。

7、如遇錢物被盜無法回國,應立即向俄警方報案並通知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使館將協助通知家人將回國旅費匯至中國外交部財務司帳號,使館接到外交部財務司關於匯款通知後即付其回國旅費。

五、交通安全和外出旅行注意事項:

(一)交通安全注意事項:

1、俄羅斯人駕車速度快,交通事故發生率高,遵守交通規則尤其重要。您如駕車,請盡量慢行穩行,禮讓他人;不能酒後駕駛;如您駕駛的汽車出故障需下車修理時,需鎖好車門,防止車或車內物品被盜;

2、如您違反交通規則被交警予以罰款,請將罰款交到警察局指定的銀行,不要交給警察或警察局。您如步行,穿越馬路時請走人行橫道線,或走地下通道。如遇車禍,請就近即向交警報案,必要時請通報中國駐俄使、領館。

(二)外出旅行注意事項:

樹立安全意識,採取防範和自保措施,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妥善保管護照、簽證、居住手續等身份證件,事先做好復印件備份;隨身攜帶所住賓館的地址、電話和中國駐俄使、領館的值班電話;盡量幾人同行,晚間不出行;不去賭場和色情場所,不去俄青年聚眾地;遇意外事故,及時報警,必要時通報我駐俄使、領館。

『肆』 總結一下旅遊期間遇到的交通問題有哪些

(一)火車客票預定困難
火車是入境背包客在中國旅遊乘坐的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它票價低,受氣候變化影響小,安全正點,環境污染小且適合長距離移動。入境背包客旅遊過程中的不滿意地方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中87. 14%的背包客認為火車票難預定是令人最不滿意的地方,其次是衛生條件差和語言的不通,分別佔8. 26%和4. 6%。

(二)旅遊轉乘極為不便
從一個旅遊目的地到下一個目的地交通轉乘不方便,目的地各景點間缺乏便利的交通工具,這是背包旅遊與團隊旅遊相比最大的不便之處。為方便旅遊轉乘和適應旅遊業發展的需要,在公共交通聯合運輸的基礎上綜合利用各種交通運輸工具,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的聯運是經濟、合理、迅速、方便地完成旅遊者運輸需求的一種重要運輸組織形式。便捷的交通有利於開發新的旅遊目的地,促進地區旅遊經濟公平發展。與發達地區相比,偏遠地區道路不通暢極大地影響了偏遠地區旅遊經濟的發展。因此必須加強修建道路,方便旅遊者深入腹地探險開發新的旅遊目的地,使地處偏遠且旅遊資源豐富的地區有機會在旅遊經濟增長中分得一杯羹,實現旅遊經濟發展的公平性。

(三)旅遊交通標識不明確
背包客的目的地廣泛,尤其喜歡偏遠地區,如麗江古城、陽朔西街、大理洋人街等旅遊熱點地區,這些地區數年前尚不知名,都是被背包客所發現,完全通過背包客的踏勘和駐扎才得以繁榮興旺,直到現在還發揮著背包客集散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的作用。背包客在旅遊過程中主要依靠自己辨認方向,經常出入鮮為人知的小路,缺少明確道路交通指示牌的小路給其旅行帶來很多不便。因此,在這些小路的顯要位置設立統一標準的地面標識物是非常必要的。

(四)難以及時獲得有效交通信息
調查發現旅遊網站和旅遊手冊是背包客獲取旅遊以及交通信息的主要途徑,但它們側重於景點介紹、酒店預定,關於目的地路況、交通工具的選擇、天氣狀況等重要旅遊信息不能及時發布。旅遊網站開通的客票預訂、線路預訂等多項服務必須「在線預訂、離線確認、離線付款」 ,背包客無法隨時通過網路獲得所需要的交通服務和信息。

(五)缺乏有效的交通安全預警和救援機制
隨著背包旅遊的發展,旅遊交通安全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背包客對目的地環境不熟悉、對旅行線路及其道路狀況不清楚、缺乏自救經驗等,導致旅遊事故不斷發生。背包旅遊最需要保障的就是安全,尤其是那些未經開發的區域危險系數極高,接近於探險。由於缺乏專業的訓練,無法及時獲取有效信息,國內旅遊保險、預警及救援機制尚有較大缺陷,導致突發事件時有發生。

『伍』 旅遊交通工具有哪些 其安全性如何

去遠處飛機、火車(動車、高鐵)
中等飛機、火車、汽車
短途火車、汽車、自駕車、摩托、自行車

安全性,飛機的安全性最高,但是一旦出事基本就是死亡,再就是火車了,然後是汽車

快捷性也是飛機速度快啦,高鐵次之,然後動車,然後……

『陸』 近幾年來國內旅遊景區安全事故實例

強行超車導致西藏發生30人傷亡的重大旅遊安全事故
呂安
案例背景:2007年7月13日中午,在西藏318國道曲水段桃花村境內發生了一起重大旅遊交通事故。一輛西藏博達旅遊客運公司的金龍牌37座旅遊大巴(內乘遊客28人、司機1人、導游1人)在前往日喀則的途中,行駛至拉薩市曲水縣境內,因司機強行超車,導致車輛墜入離路面80米的雅魯藏布江,事故造成包括司機、導游在內的15人死亡,兩人失蹤,13人受傷。經拉薩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鑒定,此次事故系江蘇籍駕駛員范曉東超速行駛、在超車過程中臨危採取措施不當所造成的,駕駛員負全部責任。此次事故是自1980年西藏對外開放旅遊以來,發生的第一起重大旅遊道路交通事故。
發生事故的旅遊團是一個「拉薩-日喀則2日游」散客拼團,遊客分別來自四川、河北、陝西、廣東、內蒙古、江蘇、河南等地,由西藏青年旅行社、西藏中國旅行社、西藏高原散客接待中心及西藏天友交通國際旅行社等四家旅行社的門市部分別收客,交給西藏賽康旅行社接待,由其負責安排旅遊團的2天行程。
事故發生後,西藏自治區旅遊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成立了「7.13事故善後處理領導小組」,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妥善處理遇難者家屬的接待、重傷員的就地治療和後期轉院、輕傷員治療後返回原籍、遇難者保險金的賠償和支付等善後事宜。經過多次協商,涉及事故的旅行社與遇難者家屬達成賠付協議,每位遇難者家屬獲賠25萬元。輕傷員在拉薩治療期間的費用和重傷員轉往內地治療的交通費和醫療費及遇難者賠償金由西藏人保財險支付。2007年8月20日,傷員全部陸續出院、轉院回內地,遇難者家屬領取賠償後全部返回內地,事故善後處理圓滿結束。(此案例由西藏自治區旅遊局提供)
專家點評: 鄭向敏, 男, 1954年3月生,福建永春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任華僑大學旅遊學院院長、旅遊科學研究所所長,旅遊管理專業博士點導師組組長,中國旅遊安全管理專家。主要從事旅遊管理、旅遊安全、飯店管理、區域旅遊經濟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國家級旅遊安全保障體系、奧運旅遊安全研究項目3項,其他各類課題近50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20餘篇(約150萬字)。
旅遊交通事故一直是我國旅遊安全事故的主要類型,每年都造成較大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影響較為巨大。大部分旅遊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是司機臨場處置不當或危險的駕駛行為,但往往也與其背後隱藏的市場問題和管理問題有直接的關聯,西藏7.13重大旅遊交通事故即是一例。主要表現在:
一是低價團必然導致高風險。發生事故的旅行團是由4家旅行社的12個門市部收散客拼團而成,該團收費為每人180元(含兩天用車、一晚房費、三頓餐費、導游費、日喀則扎什倫布寺門票),而實際此旅遊線路的最低成本約為每人300元。低團費、零團費、負團費的存在必然導致接待旅行社通過降低服務質量、安排低檔次接待設施、僱傭非專業司機、強制遊客購物、不購買保險等方式來賺取利潤,因而低價團必然導致旅遊者個人安全風險的增加。
二是市場的爆發性增長帶來大量安全隱患。青藏鐵路通車引發了全國性的西藏旅遊熱潮,西藏地區的旅遊基礎設施和接待人員超負荷運行,內地進藏經營旅遊業務的人員迅速增加。據了解,目前拉薩1400餘台旅遊客車中,60%是內地人員掛靠公司私人經營,70%的旅行社門市部是內地人員掛靠承包,50%國內導游員來自內地,內地的一些非法經營方式和手段在西藏迅速蔓延。涉及此次事故的四家旅行社,都是由非法掛靠承包的門市部收的散客拼團而成,死亡的司機和導游都是去年上半年進藏的內地人,司機沒有達到在西藏駕車5年以上才可經營旅遊客運的規定,導游也沒有辦理正式的手續。這種市場爆發性增長、西藏地區旅遊基礎設施和人員服務條件不足、內地進藏經營旅遊業市場監管失控、散客管理混亂無序狀況必然帶來大量的安全隱患。
三是相關部門監管不嚴,監管責任沒有落實。眾多旅遊交通事故的發生與所在地交管部門的監管不力、措施不實、監管責任沒有落實有直接關聯。2007年以前,西藏的交管部門對司機超時超速駕駛甚至酒後駕車沒有嚴格的監管,因司機超速行駛、疲勞駕車、彎道不減速等違規行為而導致的旅遊交通事故屢屢發生。此次事故發生之前的半年內,西藏地區已發生了4起旅遊交通事故,共造成1人死亡、 28人受傷。
四是旅遊者安全防範意識不強。相對而言,西藏旅遊具有較大風險性,對此,業內外都有共識。但是,旅遊者普遍存在安全防範意識不強、追求低價產品、忽視旅遊保險等問題。此次事故只有旅行社購買責任保險,28個遊客無一人購買旅遊意外險,使傷亡遊客無法得到充分的賠償,給事故的善後處理帶來很大困難。
五是部分旅遊線路道路艱險、行車條件惡劣。我國西部許多熱點旅遊線路的旅遊交通條件還有待改善,大量風景秀麗的地方往往道路崎嶇、懸崖峭壁、行車條件較為艱難。經驗不足或疲勞駕駛的司機一旦碰上危險的隨機事件,容易引發旅遊交通事故。如2004年10月10日在四川省平武縣古城鎮發生一輛旅遊車墜入涪江事故、2006年4月30日在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發生一輛旅遊車與一輛轎車相撞後翻入路邊100多米落差的谷底事故,都是由此造成的。
此次事故的損失是十分慘重的、教訓也是非常深刻的,需要進行認真總結和反思。為避免此類事故再次發生,建議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對旅遊產品要素的安全評估。旅行社是組織旅遊產品的龍頭,要對所采購的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產品進行安全評估,並將評估資料備案上報,嚴禁采購不合格、沒有資質、明顯存在安全隱患的要素產品。
二是加強對旅遊者的安全教育。以零團費、負團費的危害為主題對旅遊者進行全國性的大規模案例教育,使旅遊者認識到零團費、負團費將給自身造成的風險與傷害,掃除零團費、負團費存在的土壤。
三是加大旅遊保險投保力度。以宣傳貫徹《旅行社條例》為契機,進一步推動旅行社責任險的統保工作力度,積極引導遊客購買旅遊意外保險,增強旅遊安全的保險保障能力。
四是在旅遊旺季進行旅遊交通事故的專項治理。在我國,旅遊運營車輛管理不規范、司機疲勞駕駛、不規范操作、危險路段等是造成旅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要排除以上安全隱患,應該向歐洲學習,對旅遊車、旅遊司機的准入資質進行嚴格的規范和監管,同時對旅遊司機的單次行車時長、特定旅遊線路的行車資質等進行限定,並積極鼓勵遊客對旅遊司機和車輛進行安全投訴。
五是嚴厲打擊零團費、負團費等惡性經營行為。對零團費、負團費的操作者和所涉及的旅行社,取消其相關的旅遊資質,強化旅行社之間的連帶監管。
六是加強旅遊合同管理。對旅遊格式合同進行嚴格監管,要求組團單位將旅遊要素,尤其是旅遊購物點、購物次數、發生額外行程的違約責任等條款內容明確列入合同,以提醒旅遊者謹慎購買旅遊產品,慎防陷入低價陷阱。
七是建立旅遊暗訪制度。通過暗訪調查旅遊企業的經營情況,對違反旅遊相關法規和國家安全法規的旅遊企業進行嚴厲的制裁與處罰,發現一家查處一家,規范和調整旅遊行業的經營模式。
案例背景:
2008年10月4日,廣東省肇慶市鼎湖區硯洲島發生一起旅遊安全事故。兩名隨單位組團參加拓展旅遊的旅遊者在自由活動時,違反旅遊合同約定,擅自下西江戲水、游泳,在深水處突然溺水後死亡。
2008年國慶節前夕,廣東省職工國際旅行社(以下簡稱旅行社)接受鄭州優德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廣州辦事處(以下簡稱公司)委託,組織該公司101名員工前往肇慶西江邊的硯州島開展為期兩天的拓展旅遊活動。雙方簽訂的旅遊合同特別約定,旅遊者不得擅自到西江游泳。開展活動前,旅行社團體部經理與公司負責人勘察了拓展旅遊地,該區域有禁止游泳的警示牌。雙方在簽訂旅遊合同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旅遊行程、活動安排、注意事項、有關要求等合同附件。拓展旅遊活動按照合同的約定進展順利。10月4日上午,在游覽鼎湖區硯州島、用完午餐後,公司負責人與隨團導游員協商,給予旅遊者1小時時間整理行李、稍事休息,下午4時集中乘車返回廣州。導游員隨即宣布自由活動,在告知集合時間的同時,提醒大家不要下西江玩水、游泳。當日下午約2:30時許,七、八名旅遊者擅自到沙灘戲水。約2:40時,三名遊客走到水深處突然溺水,大呼「救命」,一名遊客獲救,兩名遊客失蹤。旅遊者向110報案。公安部門接報後,及時趕赴現場,會同海事部門、當地村鎮人員搜救。10月6日上午8時許,在當地公安、海事、旅遊及所在鎮政府、村委會等有關單位努力下,於事發現場下游2公里處找到兩名失蹤者遺體。經法醫鑒定和公司領導現場確認,死者為該公司委託旅行社組織的赴肇慶旅遊的團隊成員。
事故發生後,肇慶市委、市政府和省旅遊局高度重視事件的處理。肇慶市旅遊局及時啟動旅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主要領導等有關人員,趕赴事發地點,協調相關部門。事發地鼎湖區政府組成了由公安、海事、旅遊以及所在鎮政府村委會等單位參加的工作小組,研究部署事故的善後處理工作。在當地政府以及旅遊、公安、海事等有關部門和組團社、組團單位的共同努力下,經過與死者家屬友好協商,由組團單位代表旅行社、硯州村委會與死者家屬簽訂協議,每位死者獲得經濟補償10萬元、旅行社為旅遊團購買的旅遊意外保險8萬元。死者家屬隨後返回原籍,事故善後處理結束。(此案例由廣東省旅遊局提供)
專家點評:
點評人:韓玉靈,女,武漢生人,教授,碩士生導師。現為北京旅遊發展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科研處處長、旅遊法律與產業規制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旅遊政策與規制、旅遊安全、世界遺產保護、旅遊資源保護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並完成省部級、市局級政府和行業協會互動機制、旅遊安全保障機制、旅遊景區安全研究項目、課題多項;主編國家級教材等著作十餘部;發表學術文章50餘篇。
旅遊安全需求是旅遊活動的內在要求,決定旅遊目的的實現與否。安全保障權是旅遊者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為此,《消費者權益法》明確規定了包括旅遊者在內的消費者的安全保障權。一般而言,實踐中侵害旅遊者安全保障權較為常見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安全意識淡漠。旅遊業者、從業人員缺乏應有的素質,或違反操作規程或不遵守操作規程、或不具備崗位所需要的基本安全知識,安全意識淡漠,或只注重經濟效益,從而引發旅遊安全事故,造成旅遊者人身安全的侵權事故發生。本案旅行社組織的拓展旅遊屬於依託涉水場所的特種旅遊,案發前曾降暴雨,江水泛濫;加之旅遊者對水道又不熟悉,雖然設立了嚴禁下水游泳的警示牌,卻沒有相應的障礙物阻止遊客下水;顯然旅行社選擇的區域存在安全隱患;自由活動期間,沒有安排專人巡視並及時阻止要下水的旅遊者。旅遊業者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是事故發生的不容忽視的原因。
第二、盲目銷價競爭。組團社以低於成本的價格組織旅遊活動,服務質量、接待標准、住宿條件、交通工具大打折扣。低價格必然帶來高風險:聘用不具備資質的人員、使用帶病上路的交通工具、提供簡陋的住宿設施、缺乏安全保證的游覽地等等,都為旅遊安全事故的發生埋下伏筆。
第三、提供的旅遊產品尤其特種旅遊產品或者旅遊環境不符合旅遊安全要求。在旅遊景區表現在游樂設施老化、質量不達標、缺少安全防護設施或警示標示、自然環境存在潛在隱患等。諸如雷雨天使遊客遭雷擊、迷路等。在組團旅遊活動中,旅行社即是旅遊產品的銷售者,更是旅遊要素的組合者。在設計旅遊產品時,如何避免或者減少其安全風險?如何針對可能出現的風險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是應當首先考慮的問題。
第四,旅遊行程中第三人的侵權行為。主要是指在旅遊活動中,不法分子針對旅遊者實施的搶劫、強奸、殺人、傷害等侵害行為造成的人身侵權。實踐中,這類案件容易發生在開放性的、以自然景觀為內容的旅遊景區,具有事件發生突然、防範較為困難的特點。
第五,旅遊者缺乏應有的安全意識和防範知識。如前所述,旅遊安全以旅遊本質為基礎,旅遊活動的異地性、空間的移動性又使旅遊安全問題始終伴隨著旅遊活動而存在。實踐中,旅遊者的旅遊安全防範意識不強、旅遊安全知識缺乏是較為普遍的現象。價格趨低的心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不良消費動機,導致一些旅遊者在選擇旅遊產品時過多地考慮價格因素,忽略了對提供旅遊產品者的資質和能力、旅遊產品的安全性、旅遊環境的可靠性的正確評估和判斷;忽略了對自身行為所進行的必要約束和權利行使的必要限制;忽略了對自身利益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以轉嫁旅遊活動中出現的非人為的風險。
此次旅遊安全事故的出現,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從組團社和組織單位而言,不可謂不重視旅遊安全問題,也採取了相應的防範措施,拓展旅遊在雙方的努力下進展順利。然而,悲劇在旅遊活動即將結束的不經意間發生了,兩條鮮活的生命消失了。本案再一次證明:對旅遊安全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懈怠,旅遊安全工作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的原則。本案引人思考、發人深省:
第一、確保旅遊產品的安全性,降低直至消除不安全因素。鑒於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局限性,不安全因素的存在是必然的。為此,旅遊業者提供的旅遊產品和旅遊服務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暫時沒有標準的,應保證符合人身健康和安全;對可能危及旅遊者安全的旅遊產品或者服務,要實現向旅遊者做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並在合同中予以約定;發現提供的旅遊商品和服務有嚴重缺陷的,即使旅遊者採取正確使用的方法仍然可能導致損害發生的,要及時告知旅遊者,並採取切實可行的防範措施。
第二、開展新型的特種旅遊活動,堅持安全第一。隨著旅遊者品味的提高,不斷滿足旅遊者需求、推出新型旅遊產品成為提高旅遊經營者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本案旅行社開展的拓展旅遊,又稱為體驗式旅遊,源於二戰時期英國開展的拓展訓練,是以團隊的形式,讓人們在享受自然風光的同時,通過體驗利用崇山峻嶺、瀚海大川等自然環境設計的富有趣味性、刺激性的項目,達到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的身心的雙重收獲。開展類似的特種旅遊活動在風險性及其防範方面的難度更大。這就要求旅遊經營者在產品的設計、地點的選擇、項目的安排、場所的安全系數、安全保障措施的採取等方面有更加嚴格的要求。
第三,組織單位的團隊旅遊,在旅遊合同中要明確規定旅遊過程中的組織指揮責任,並針對項目及活動地點的特殊性制定安全應急預案。旅行社接受單位委託組織旅遊活動,是旅遊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對團隊旅遊者的人身安全負有合理的保障責任。實踐中,因為是單位組團,有關負責人往往會在活動中不顧合同約定臨時動議,改變行程或變更活動內容,若隨團導游員協調能力欠缺,極易引發導游員與單位帶隊人間的沖突。為此,簽訂旅遊合同,應當明晰旅遊過程中的組織許可權和責任劃分,避免發生事故後,責任分擔困難給旅行社增加管理成本。其次,要針對開展活動環境的特殊性制定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把旅遊安全保障工作貫穿於旅遊活動始終。本案因公司負責人的意見而改變行程,且公司負責人帶頭違規與其屬下員工下江游泳,與旅遊合同對雙方責任約定不明確有直接關系。
第四,利用公益廣告、公益講堂等形式,對旅遊者進行必要的旅遊知識的教育,尤其是旅遊安全知識的灌輸。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帶薪休假制度的不斷完善,我國作為旅遊目的地會產生越來越多的旅遊者。培養成熟的、理智的、文明的旅遊者,使其養成良好的旅遊消費習慣,旅遊者有責任,政府、旅遊企業和全社會也有責任。政府有義務為旅遊者創造學習旅遊知識的條件,企業也應當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為旅遊者提供必要的旅遊咨詢服務、關於旅遊項目的詳細資料等真實信息,保證旅遊者知情權的實現。
第五,政府部門應當承擔培養旅遊者、旅遊企業的旅遊保險意識,探索建立逐步完善的社會救援體系的新路徑,確保旅遊者旅遊權益實現的責任。購買旅遊保險,是有效轉嫁旅遊風險的手段之一。長期以來,旅遊者、旅遊經營者旅遊保險意識淡漠,旅遊保險品種單一,旅遊救援體系不完善、資金缺乏保障等等現狀,為事故的善後的處理增加了難度。各級旅遊部門應當引導、鼓勵旅遊者、旅遊企業購買旅遊保險,各級保險監督機構應鼓勵保險公司積極拓展市場,開發更多的旅遊保險產品。

『柒』 旅遊交通安全風險因素有哪些

車多、人多,各類事故易發;
部分景區道路風險系數高;
陰雨天氣,大風台風天氣,雨雪冰雹等行駛環境。
來自-安全家知識社區。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