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國外旅遊
『壹』 在現在國外疫情肆虐的情況下,是否支持出國旅遊
我不支持在如此疫情肆虐之際出國旅遊,將自身乃至親人朋友的生命安全置於險境,更甚者可能會成為疫情的傳播者給其他人帶來危險,如此時刻,出國旅遊風險極大,慎重、慎重。
請國民務必控制旅遊玩樂的心情,積極落實國家政府推出的疫情防控措施,這才是良好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對自己、對他們的負責。
『貳』 疫情期間旅遊網上的國外機票是否真實
你可以去查一下這個網站的口碑,如果是口碑比較好,那麼肯定是真實的,但是呢,一般來講,最好呢是購買本國的網站上的機票不要貪圖圖便宜。因為現在是特殊時期,航班取消航班變動非常的頻繁。你買了便宜的機票,又是外國的網站,你要去辦理免費改期或者全額退款,那麼會非常麻煩。交流和維權等也會有障礙。
『叄』 疫情外出旅遊注意事項
疫情期間外出注意事項:
一、注意個人衛生
外出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用流動的水和洗手液洗手,尤其在進餐前以及處理生熟的食物之間,處理以後必須洗手。
二、不生吃食物,經高溫加熱後再吃。提倡食物當餐烹飪當餐食用,隔頓飯菜及時放置冰箱,再次食用時需徹底加熱。
三、生熟食物分開
疫情期間不提倡食用涼拌菜、散裝冷葷熟食。加工和盛放生食品原料的容器及用具要與熟食的分開,使用完要及時清洗消毒。
四、盡量在家烹飪
如確有需要外賣點餐,出門取外賣應當佩戴口罩。打開外賣包裝後,應當先洗手再就餐。
五、禁止「散布謠言」
現在手機、電腦網路發展通暢,一些小道消息、謠言也會漫天飛。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練就火眼金睛,不信謠,不傳謠,時間一長,這些謠言就不攻自破。
六、禁止買賣野生動物,大家遵 守從根源上杜絕。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七、禁止「衛生死角」
長時間宅居家中,個人衛生就沒有那麼規律了,衣物也沒有出門在外那麼整潔了,細菌在這種環境下容易滋生。因此建議每個人避免衛生死角,在家裡過一段高質量的生活。
在抗戰疫情階段,我們共同努力,相信我們的國家會很快還我們一個安全的環境,相信國家,相信政府。
『肆』 近日美國國務院取消全球旅行警告,他們疫情沒事了
今年的美國依舊“作妖”,這不,就在今年的年中,美國國務院發布了一條新聞稱他們解除了針對美國公民的“第四級全球旅行警告”,這一行為可以說直接掀起一波大范圍的討論,解除全球旅行警告意味著美國公民可以去國外部分國家旅行了。美國的國務院表示有些國家的風險已經很低了,因此他們給出了相應的旅行建議的制度推行。今年自疫情發現以來,全世界都為此而深受其害,經濟損失不可估量,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也產生了十分嚴重的阻礙,但是這更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應該正面它、打敗它。而在疫情還處在十分膠著狀態和嚴重的情況下,不僅僅為自己,也要為他人著想,應該減少四處遊走,盡量不要去中高危險地區旅遊。等疫情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時,可以考慮旅遊了。
『伍』 疫情沒法出國旅遊嗎
你好朋友,是的,是沒法出國旅遊的,因為很多國家的航班還沒有開通,而且國外疫情也很嚴重,建議不要出去旅遊,謝謝。
『陸』 現在疫情可以出去旅遊嗎
看你去哪唄 安全的地方還是可以去的
『柒』 因為疫情沒辦法出行今年的國外旅遊,誰能告訴我走著瞧旅行的退款機制是怎樣的啊
聽說來很多旅行社會拖欠這次自疫情的退款,要不就是收取大量手續費,要不就是以各種理由拖延,但是走著瞧旅行還是讓我驚喜的,之前報的泰國游沒辦法去了,我就向走著瞧申請退款,他們的客服第一時間就告訴我整個退款流程,以及我需要承擔的一些費用,雖然並不是全額退款,但是我對此還是表示理解,畢竟旅行社因為臨時取消出行也承擔了巨額的費用。最後我選擇置換他們國內新上的海島時光專線,去不了國外看海就在國內看了吧~
『捌』 疫情對旅行社的影響有哪些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斷上升,旅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居民消費升級的重要反映形式之一。
2009年國務院《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提出,「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被列入國家重點專項規劃。
2018年我國旅遊業總收入高達5.97萬億元,旅遊人數累計達55.4億人;且新世紀以來的絕大多數年份里,旅遊業收入同比增速均高於GDP增速;貢獻了近8000萬個就業崗位,對國民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旅遊業的敏感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易受突發事件影響
旅遊行業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這是由行業自身特點所決定的。在發展過程中,很難完全避免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和突發事件的干擾,例如經濟危機、金融動盪等經濟因素,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非典」、禽流感、甲流等流行性疾病,地區沖突、戰爭、動亂、恐怖活動等政治因素都會導致旅遊需求下降,給旅遊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2)易受季節性因素影響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氣候差異巨大。在一年中隨著季節的變化,我國多數旅遊目的地的客源狀況會呈現出有規律的消長變化, 因而旅遊業在每年都會形成相對固定的旺季和淡季。
從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上看:
由於隔離是最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手段,而旅遊行業中幾乎所有細分領域均涉及人群聚集與社交,故而在景區關門、酒店空轉、餐館閉客、航班驟減的現狀下,2020年的經營預期完全被改變。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有必要去探究旅遊業在疫情下的真實面貌,以及後續將會如何演變。
新冠疫情:將給旅遊業帶來什麼?
短期影響已經顯現出來
如果沒有疫情,2020年原本應該擁有一個無比熱鬧的春節旅遊黃金周——按照先前各大市場研究機構的預測,2020年春節出遊人次將突破4.5億,較2019年春節增加8%,還將創造約為5550億元的消費規模。
由於疫情的突然來襲,上述預測值瞬間失去了價值,從交通和出行人數兩方面數據可以得到充分佐證:
(1)交通數據:據交通部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月18日,2020年春運鐵路發送旅客2.1億人次,同比下降47.3%;公路發送旅客12.1億人次、同比下降50.8%;水路發送旅客1689萬人次,同比下降58.6%;民航發送旅客3839萬人次,同比下降47.5%。
(2)黃金周出行人數:從2020年除夕到大年初六的春節「黃金周」(1月24日~1月30日),全國出行人數僅有1.52億人次;相比之下,2019年的春節黃金周(2月4日~2月10日),全國出行人數多達4.21億人次,驟減態勢比「腰斬」更甚。
行業低迷之勢或將在短期內持續
1、供給端:行業整體受到波及
當前,幾乎全部旅行社的員工都處於停工狀態,收入和現金流面臨挑戰;
多數景區關閉,或者採取關閉部分停車場、下調限流人數等措施來應對疫情,創收有限;很多酒店暫停營業,短期內出租率大幅下滑,營業收入受到影響;
海外疫情同樣在蔓延,國際航班紛紛取消或者停飛,出入境旅遊被加以限制。
2、需求端:國人出遊意願銳減
在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通知發布之前,就已經有不少人主動取消了春節期間及節後的旅行計劃,最大程度避免人群聚集與外出活動。
從歷史上看:旅遊行業的業績最低值將出現在疫情爆發後兩個季度,可見疫情對旅遊業業績影響持續時間之久,至於人們的出遊意願何時恢復,一切都要取決於疫情控制速度,以及境外管控措施、旅遊重振計劃的實施等等。
疫情過後的報復性反彈值得期待
相比於非典時期,新冠肺炎病毒傳染性更強,傳播范圍更廣,且在防控力度上也比非典時期更為嚴格。各省市均實施不同程度上的區域封鎖、交通管制、景區暫停開放等,大部分民眾主動或被動的隔離在家不出門,對旅遊業造成的沖擊較為嚴重。
不過,長期的隔離與居家辦公讓不少人被過久地「壓抑」,故而我們預計在疫情徹底結束後,隨著出遊信心的恢復,人們將以更加強烈的意願去策劃「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行業的報復性反彈值得期待。
按照非典時期的經驗,五一黃金周的旅遊市場很難出現明顯改觀,我們預計景區受到的沖擊可能持續半年以上;考慮到疫情結束後,各行各業普遍都會採取措施以彌補前期的損失,企業員工很難通過休年假等方式來外出旅行,故而可能要到十一黃金周期間,我國的旅遊業才會有所起色,景區和酒店的生意也會有所好轉;
『玖』 請結合「後疫情」時期國內外旅遊環境的變化,根據90後消費心理,談談旅遊消費的發展趨勢,試著論述
疫情以後,國內外的旅遊環境會還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的,但是暫時只能在國內進行旅遊,還不能到國外國外還有很多國家,他們的疫情很嚴重的,等到疫情嗯,都治理的差不多了,才能夠出國旅遊,現在只能在國內進行旅遊
『拾』 正處於疫情期間,現在是否可以跨國旅遊
正處於疫情期間,現在是可以跨國旅遊的,但是敢不敢去就不知道了,畢竟現在疫情還挺嚴重的尤其是國外,在這種全球大規模疫情下,我們還有很多人想出去玩,要知道國外的疫情可沒有國內控制的那麼好,其實如果說是有工作必須去國外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是在現在出去旅遊那可是不太劃算的,因為國外的疫情可能要比我們現在想像的嚴重,大多數的人都很震驚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國外的情況和政治咱么也不敢多說,各處紛爭不斷,疫情的話他們就當做是傳染性比較強的感冒。
我們現在在中國就挺好的,畢竟在中國至少我們的生命安全可以得到保障,而且我們每一個人的健康也可以得到保障,我們的社會也是比較穩定的,也不會出現什麼暴動之類的事情,相比之下是不是要好很多,現在我們可以選擇跨國旅遊,但是取決於你的膽子夠不夠大,我們敢不敢跨國旅遊,萬一在跨國旅遊期間被感染上新冠病毒的話,很多費用是需要自己支付的,這樣的事情做起來是不是有點得不償失,所以我們盡量不要跨國旅遊這樣的做法是很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