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旅遊景點大全
『壹』 霍邱旅遊景點,哪個最好
臨淮崗景區位於霍邱縣臨淮崗鄉境內,依託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興建。回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答程是由國家投入22.67億元建成的淮河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與長江三峽、黃河小浪底工程齊名,大壩總長度76.51公里,享有「世界第一壩」的美譽。該景區主要由臨淮崗洪水控制主體工程、治淮豐碑廣場、農民公園、柳編大市場、淮河風情園、田園度假村、何家圩濕地、淮河故道、臨淮新鎮等多個景點構成。2009年8月被批准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目前臨淮崗是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
『貳』 我是江蘇吳江人,自駕去安徽霍邱縣,順便想途中玩一下旅遊景點,請問有哪幾個景點好玩
霍邱縣是安徽六安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安徽省西部。西與河南省固始縣接壤、北與阜陽隔淮相望、東與六安、壽縣毗鄰、南與金寨相連。地處大別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地勢南高、北低,南部屬低崗丘陵地區,北部為平地湖泊河流,是淮河中游的重點行蓄洪區。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商品糧生產試點縣,是安徽省九大水產基地之一。
【水門公園】
水門公園位於霍邱縣城東北處,古稱大業陂,為公元前622年楚相孫叔敖所建,距今已有2600多年歷史。《過大業陂有懷楚相》、《築復水門塘》、霍邱縣風景(14張)《縣正堂陳示》、水門塘碑記等歷史遺存至今猶在。水面翠島浮玉,被人們譽為皖西的「千島湖」。水門塘辟為公園後,保持了「自然水」這一獨特的視角景觀。長橋卧波、亭台樓榭、曲徑通幽、蘆荻飄香。因水造景、相映成趣,呈現出錦鱗戲波、荷香蓮動、水光瀲灧的水上園林盛盛景。已被省地旅遊局和南京旅行社劃入皖西旅遊線,列為皖西三日游、霍邱一日游的主要景點之一。
【臨淮崗】
國家4A級旅遊景區。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位於淮河幹流中游,在安徽霍邱縣北20公里,位於「七十二水匯正陽」的淮河干中游正陽關以上28公里處。主體工程由主壩、南北副壩、引河、船閘、進泄洪閘等建築物組成。工程全長78公里,總投資22.67億元。這項工程2001年底動工興建,2003年11月提前一年成功實現淮河截流,2006年6月,主體工程順利通過竣工初步驗收。2007年工程全面竣工後,先後在工程區域內建起了紀念公園,進行了綠化、亮化、美化,它是省旅遊局公布的水利旅遊項目地。
【李家圩地主庄園】
李家圩地主庄園坐落在安徽霍邱縣馬店鎮以西約3公里處,是全國聞名的地主庄園。清光緒年間,曾掛過「雙千頃」牌(20萬畝)。分布在今皖豫的霍邱、金寨、潁上、固始等地。李夢庚曾炫耀「馬跑百里不吃人家草,人行百里不喝人家水」。並在上海、南京、天津、青島、大連等地開設工廠、銀行、當鋪、學校、戲院45處。解放前,土地佔有面積居全國地主庄園之首,其政治勢力僅次於四川省大邑縣大地主劉文彩。李氏家族從清咸豐初年(公元1851年)開始發跡,到民國38年(1949),歷經四世,稱霸一方,殘酷地統治和剝削農民長達100年之久。
【城東湖】
城東湖位於縣城東部,故名。自然風光優美,有著藍天碧水,「風吹草低見牛羊」。是水資源保護區,盛產銀魚、河蚌、大閘蟹、貝殼等。
【城西湖】
城西湖位於淮河南岸,縣城西側,故名。又因處於灃河尾閭,所以亦稱灃湖。是本縣最大的湖 城西湖夕照泊,也是淮河中游的天然湖泊蓄洪區。面積140平方公里,湖內綠水溢彩,有魚、菱角、芡實(雞頭)等水產品。
【臨水新景】
與河南省交界的臨水古鎮盛產美酒臨水酒,臨水「八景象」---古壁信雨與日落獨屏等,如詩如畫,綺麗醉人,皆是旅遊休閑勝地。臨水鎮古稱陽泉縣,是有名的歷史古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尤其以酒文化見長。千年銀杏樹和朱元璋出家過的西大寺見證了古鎮的變遷。
【文王大成殿】
文廟,作為作為儒家禮教精神的重要物質載體的,原名孔廟,又名學宮、聖宮、習慣稱黌學。霍邱文廟是本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位於老城內東北角,面南北與老縣委隔街相望。為二胡學習點,破損較嚴重,需要加以保護。
【華嚴寺】
霍邱華嚴寺位於城西村濱河路附近,靠近灃河。寺廟布局緊湊,規劃合理。近兩年不斷擴建修繕,香火漸盛,將成為縣城一重要景點。
【烈士陵園】
國家3A級旅遊景區。霍邱縣烈士陵園始建於1965年,是為了紀念歷次革命戰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而興建,徐向前元帥親筆題寫了「霍邱革命烈士紀念塔」。
【安陽山】
安陽山森林風景區(規劃):安陽山俗稱西大山,海拔419米,位於霍邱西鄉馬店鎮境內。山上自古就有廟宇,供奉著封神榜上的三霄娘娘(也稱「大山奶奶」),四百年來香火不斷,特別是每年十月十五大山廟會,豫皖邊區數十萬善男信女成群結隊地上山燒香祈福,場面十分壯觀,號稱「三省十縣道觀聖地」。山下是龍潭湖,浩瀚開闊的湖面與連綿起伏的西大山遙相呼應,青山綠水映襯出了一幅清秀的山水畫卷。
【另可以霍邱特產與你分享:】
城東湖大閘蟹
城東湖水質上乘,是霍邱城區居民的飲用水水源;城東湖水產養殖實行「四不準」措施,即不準投餌、不準施肥、不準施葯、不準分割精養,嚴格實行天然增長、自然增殖。湖區水草茂盛,浮游生物資源豐富,大閘蟹生長、棲息、覓食的生態條件得天獨厚。
皖西白鵝
皖西白鵝原產於安徽省六安地區,是中國優良的中型鵝種。該品種是經過長期人工選育和自然馴化而形成的優良地方品種,適應性強、覓食力強、耐寒耐熱、耐粗飼、合群性強。早期生長速長快,肉質細嫩鮮美,特別是羽絨產量高、且絨品質優。
皖西麻黃雞
皖西麻黃雞(partridge chicken)是肉蛋兼用型安徽省優質地方良種雞,具有青脛、青喙、公雞全紅羽,母雞麻黃羽的外貌特徵。麻黃雞是淮河流域勞動人民經過長期人工選育和自然馴化而形成的優良地方品種,歷史悠久,適應本地的氣候條件、耐粗飼,早期生長較快,肉質細嫩鮮美。耐受高溫高濕,且合群性強。
壽霍黑豬
壽霍黑豬生產歷史悠久,是安徽省優良地方品種之一,主要分布在壽縣、霍邱、長豐、定遠、淮南。該豬主要特徵是體型中等,偏於肉用型,全身被毛黑色,身腰較長,嘴筒長直,鼻吻特別發達。肉質好,肌纖維細、肌間脂肪沉積能力強,肉質好。耐粗飼,抗病力強,繁殖性能好。
柳編工藝品
霍邱縣的柳編工藝品,歷史悠久,起源於周朝,始興於明代,再興於清代。柳編的品種由傳統工藝幾十種的家 霍邱柳編庭日常用具發展到精編、細編、透花編、套色編、染色編、混合編(柳竹混、柳麻混、柳木混、柳草木混)等幾十種編織技巧。年年翻新創樣,樣品達2000多個種類,不但繼承了傳統手工藝,而且還發揚光大,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柳編新型工藝技術。霍邱柳編被批准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其傳統工藝並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東湖銀魚
東湖銀魚是淡水魚,見於東亞鹹水和淡水中,在中國被譽為美味。體細長,似鮭,無鱗或具細鱗,長約七至十厘米,很少長於15公分(6吋)。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魚。銀魚因體長略圓,細嫩透明,色澤如銀而得名。其產於長江口,俗稱面丈魚、面條魚、冰魚、玻璃魚等。以太湖銀魚為代表。早在明代時松江鱸魚、黃河鯉魚、 長江鰣魚,並稱中國四大名魚。
菱角
菱角又名水栗、菱實,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實,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後食用,亦熬粥食。菱角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味甘、平、無毒。具有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的功效。主要生長在城西湖。菱角(6張)
芡實
芡實(qian shi ),別名雞頭米、雞頭苞、雞頭蓮、刺蓮藕、肇實等,為睡蓮科植物芡的乾燥成熟種仁。以顆粒飽滿,均勻,粉性足,無破碎、乾燥無雜質者為佳。可入葯,有收斂固精等功效,適用於慢性泄瀉和小便頻數,夢遺滑精,婦女帶多腰酸等。另外,芡實為觀葉植物。在中國式園林中,與荷花、睡蓮、香蒲等配植水景,尤多野趣。
『叄』 從霍邱縣怎麼到壽縣古城牆以及壽縣的其它旅遊景點
霍邱汽車站坐蚌埠的車,到壽縣大圓盤下,向北走二里路就是壽縣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