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國外農場旅遊

國外農場旅遊

發布時間: 2020-11-26 04:35:46

A. 今天看了一個朋友的游記,是說自己受邀大豆農場去美國參觀農場並旅遊的,說的很美,農場值得去旅遊

國外農場,尤其是美國,基本上都是大農庄,有些大豆農場的田園氣氛非常濃厚,還是值得去看看的,不像咱們,所有的旅遊景點都是人滿為患。

B. 國外有哪些著名的農業生態旅遊觀光園

美國迪斯尼樂園內觀光農業區的先進栽培模式

農業觀光園建設是當前我國農業轉型實現增長方式轉變的一種趨勢模式之一,它把農業功能從傳統的單一生產功能,轉變為生產觀光相結合的多元化功能;給農場經營者拓展了發展空間,增加了利潤,通過觀光園建設吸引人氣,推進農產品的銷售流通;而且可以帶動農家樂、休閑、養生、渡假三產的發展;觀光園是一個發展農業綜合體的很好切入點,目前我國觀光園建設科技含量低,創新靈感少,沒有給觀光者帶來震撼的效果;主要問在於規劃設計創新度不夠,高科技元素結合少,經營者視野狹窄信息量少,不知從何入著手;以下為美國迪斯尼樂園的農業觀光項目,現摘錄供農場主參考。

C. 國外旅遊農業的發展對我國發展農業旅遊有什麼借鑒

一、引言

旅遊農業是一種新型旅遊產業,是藉助農業優勢和農業資源開發的旅遊項目,它是旅遊業和農業的交集,也是我國旅遊業和農業發展的新途徑、新領域。目前,我國的城鎮化建設使建築設施越來越多,而人們的活動空間在逐漸減少,有限的公園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在這種形式下,人們更希望返璞歸真,回歸自然,於是旅遊農業萌芽並發展期來。相對而言,我國的旅遊農業發展速度較慢,在旅遊農業的政策保障、項目開發、產業帶動、推廣宣傳、管理經營都呈現落後狀態。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盡快提高我國的旅遊農業發展速度,這是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分析國外旅遊農業特點

在國外,美洲和歐洲旅遊農業的發展史又上百年歷史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旅遊,也更多鍾情於純綠色的環境旅遊。義大利專門成立了「綠色農業旅遊」企業,吸引了萬名以上的本國和外國休閑度假者。在西班牙國家中海濱度假旅遊效益要低於農業旅遊的效益,西班牙的農業旅遊已經成為西班牙旅遊業的中流砥柱。開發農村旅遊有著自然環境的優勢,使人們能夠走近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可見農業旅遊是個有發展潛力的旅遊項目。

(一)國外農業旅遊有政策優勢

國外旅遊農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或者行業協會的組織。特別是行業協會能夠根據農業資源的優勢,以農業旅遊內部為立足點,使農業發展能夠在旅遊業的協同下得到全面發展和良性發展。行業協會還有對旅遊業約束行為,使旅遊業和農業能夠完美結合在一起,形成特色旅遊。

追溯歷史,歐洲在十九世紀就開始了有組織的開發農業旅遊,義大利在1865年就有了全國旅遊協會組織機構,這個機構專門為旅遊業服務。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法國是盛行農業旅遊,並成立了全國性質的旅遊組織,並打造了農業旅遊收入占旅遊總收入的四分之一的記錄。美國是在1962年開始快速發展農業旅遊的,由於美國政府的政策支持,農業旅遊業才逐步發展起來,政策中規定了農業旅遊要確保農業的良性發展細則。而在日本,很久以前就已經開始了農業旅遊,成了了行業協會,打造田園風光旅遊和配套的服務設施。西班牙國家還制定了農業旅遊的立法,使農業旅遊在西班牙國際占據一定的地位,而且,西班牙國家還制定了許多旅遊標准,這些帶有強制性的標准使西班牙的農業旅遊蒸蒸日上。

在科技政策中,國外的農牧業主人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科技培訓和旅遊知識輔導,讓當地農牧業主人在旅遊中發揮自己優勢的同時也要有意識保護自己的資源。通過旅遊知識的培訓,當地農民有了保持環境衛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為遊客提供了無污染、純天然、環境優雅的旅遊服務;在整體宣傳方面法國式各個國家的典範,在法國,通過各種媒體、網路大力傳送農業旅遊信息,吸引國內外遊客前來休閑度假,體驗返璞歸真的田園生活。法國的這個網路宣傳包括了教學農場、探索農場、騎馬農場、農產品農場、點心農場、露營農場、暫住農場、狩獵農場,此外還有農場客棧對外服務。法國政府為了達到宣傳的目的,還影印了指導手冊和宣傳手冊,極力塑造法國農業旅遊形象;在農地管制方面大力提倡政府財政支持,同時放鬆管制,促進農業旅遊發展。日本的四賀村的村民就是在鄉土上建造住宿小屋,形成特色,來吸引觀光旅遊之人。紐西蘭的彩虹農場是個面積很小的農場,然而牧場主確匠心獨具的打造了欣賞珍惜種羊、趕羊入圈,剪羊毛、擠羊奶、餵羊羔系列旅遊項目,每年都要大批量接待國內外旅遊者,創收了客觀的經濟效益;在經濟政策方面,政府給予農業旅遊低息貸款、投資、補貼、減免稅收等。在阿根廷國家中,無論個人還是團體都可以享受旅遊弄業貸款,而且政府還給予一定的補貼;在隨意休閑方面瑞士做出了示範,瑞士的稻草之旅可以參觀農場,可以夜宿農場,也可以享受農場美味,參與旅遊的還可以有遊客的寵物。總之,國外的旅遊模式各有千秋,並且都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

(二)國外旅遊內容分析

在國外,農業旅遊內容繁多、模式獨特。在歐洲國家,農業旅遊最為常見的就是農業旅館,他們的農業旅遊旅館按照需求分為兩類。其一是農牧業主人出租自己的平房,遊客自己料理炊事,在租來的小平房中賓至如歸,進行請享受田園風光主人的樂趣;其二,同農家人生活在一起,享受最簡單的農家服務。在歐洲的各個國家中,多元化的農業旅遊越發興盛起來。以休閑娛樂為主的騎馬農場、教學農場、露營農場、探索農場等,還有以美食為主要特色的農場飯店。在奧地利、芬蘭、英國農村、法國等國家,農場既提供住宿業,又提供旅遊休閑活動。而且,農場內部設有足球場、釣魚場、園林、賽馬場供游者娛樂。在美國,還開通了鄉村文化遺產旅遊,在傳統藝術和傳統文化的感染下吸引來很多遊客。馬來西亞整合本國花的優勢開辟了花卉旅遊,花展、花賽、花車,項目齊全,打造各種花的主題,吸引國際遊客。

三、國外農業旅遊經驗

國外農業旅遊形式多樣,憑借科技水平、民俗文化、資源稟賦,收獲了一定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這些效益的取得與國外的行業協會、政府、鄉村旅遊機構分不開的。

1、行業協會的支撐作用。政府和農戶之間的業務關系是行業協會來聯系的,他是二者之間的業務紐帶,是經營者和農業旅遊主管橫向交流的組織者。行業協會的建立為農業旅遊提供項目交流服務和技術服務,可見行業協會對農業旅遊發展起到一定作用。在美國,國家旅遊基金協會在推廣項目、執行計劃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提高了美國休閑廣場和聯邦旅遊的在農業旅遊界的知名度。

2、開發農業旅遊產品,整合旅遊優勢。國外農業旅遊有一定的主動性,主動協調上下游之間、旅行社和旅遊景點之間的關系,還有酒店、科研單位等企業單位,組成一個聯盟,互惠互利,大力開發旅遊產品和旅遊項目,同時利用電台、電視、網路、報刊等渠道進行整合營銷。

3、發動居民創造和諧的社區環境。農業旅遊的主要資源來自農村的生活環境,這些資源的經營者是農民本人,所以國外發動居民,共同提高農業旅遊意識,打造和諧的社區環境。在國外,政府鼓勵居民組建旅遊社或者旅遊團體,以旅遊業作為副業來發展經營,攫取農業旅遊帶來的經濟效益。同時,居民、社區農民在旅遊中讓遊客盡情享受具有濃郁風情的鄉野風光,避免與遊客發生沖突,構建和諧的農業旅遊區。

4、協調旅遊功能,收取農業旅遊效益

國外農業旅遊在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很關注農村旅遊環境的保護,也十分注意旅遊給農村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見國外農業旅遊收取效益的同時用品牌塑造形象,而且十分關注農業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5、政府給予農業旅遊以政策鼓勵和資金扶持。在國外的農業旅遊發展中,政府具有一定的管理和調控機能。政府出買呢制定一些和旅遊相關的政策法規,這些法規里包括了安全、環保、建築、經營等。在這方面日本國做的很到位,它的農業旅遊法律體系很健全。此外,1999年美國加州也制定實施了農場家庭住宿法,再者,法國在信貸上給予農業旅遊以一定支持。而英國以專項撥款方式促進農業旅遊發展。

四、吸納外國農業旅遊的成功經驗

和國外比較,我國的農業旅遊發展速度緩慢,然而,我國卻是個農業大國,有很多可以開發的農業旅遊資源,無論是農林牧漁還是生態環境空間都具備很大的潛質。我國首次嘗試農業旅遊的是上海市舉辦的南匯桃花節,這項活動為我國的農業旅遊拉開了帷幕,迎來了序曲。繼而北京、廣州、程度等地相繼開發了農業旅遊。1998年我國國家旅遊局舉行了一次住農家院、吃農家飯、看農家景、做農家活的華夏旅遊,2001年我國把農業旅遊納入發展的重點。可見幾年間,我國的農業旅遊發展勢頭好,資源底蘊豐厚。然而,無序的空間布局、不明的市場定位、不足的文化保護、嚴重的環境破壞、過低的中和效益,沒有做到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統一籌劃,均衡發展。所以,結合我國當前發展現狀,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為己用。

1、重視環境保護。我國的農業旅遊過於人工化、城市化,而且為了追求利益,無顧於環境的破壞,這種舍本求末,誇張農業旅遊功能的做法既約束了農業旅遊本身的發展,使其失去原本應該有的特色,也破壞了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旅遊應該帶動農村發展,而且要合理開發和利用,使有效的土地創出更大的利益。在開發的同時要首先考慮到環境保護問題,使之良性發展。

2、培育旅遊旅遊特色。我國的農業旅遊大多項目雷同,缺乏個性,加之單一的營銷方式和薄弱的宣傳都制約了農業旅遊發展。應該憑借資源優勢打造品牌特色,塑造形象旅遊,擴大宣傳力度,使之產生良性效應。

3、注重農村旅遊的協同效應。在發展農業旅遊的同時要關注綠色產品的生產和農特產品的推廣,既滿足人們的旅遊觀光的需求,也激活人們對農產品的購買慾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以農為本、以旅促農的發展目標。打造出農產品的品牌特色,做到農業旅遊和農產品促銷的雙重效益共贏,進而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速度,提高我國農業的競爭能力,為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基礎。同時,還要依託政府的優惠政策和資金補助,大力發展農業旅遊。

五、結論

通過對國外農業旅遊的探析,並結合我國農業旅遊的發展現狀,發現國外農業旅遊的許多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只有向發達國家看齊,憑借我國農業資源的優勢,建立適合我國的農業旅遊模式,大力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為拉近我國城鄉距離奠定基礎。

D. 最近有一款國外農場游戲很火,,我忘記叫什麼名字了。。

是叫 模擬農場 嗎

E. 舉例簡述世界各國農家生態旅遊發展和現狀

(1)義大利。義大利是世界上旅遊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在義大利的旅遊業中,農業旅遊屬於新興的生力軍,是近幾年發展勢頭迅猛的旅遊產業。義大利在1865年便成立了「農業與旅遊全國協會」,形成了早期的農業旅遊。經過了20世紀80年代的發展期和90年代的成熟期,到1996年為止,義大利全國20個行政區,已全部開展農業旅遊活動,其中尤以托斯卡那大區最為突出,每年接待國內外農業旅遊者高達20萬人次。

(2)法國。法國既是歐洲第一農業大國,也是世界旅遊業大國,這為法國的農家生態旅遊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20世紀70年代,法國國內掀起了建造「第二住宅」的風潮,並開辟人工菜園活動。各地農民積極響應,紛紛推出了農庄旅遊,並組建了全國性質的聯合經營組織。近年,法國人又推出了全新的「農庄旅遊」業,將農業旅遊徹底產業化,全國有1.6萬戶農家建立了家庭旅館以供遊客體驗農家生活樂趣。1988年,法國設立了農業及旅遊接待服務處,並結合此後法國農業經營者工會聯盟、國家青年農民中心和法國農會與互助聯盟等專門農業組織,聯合成立了「歡迎您到農庄來」的聯合經營組織,吸引眾多的遊客前來旅遊。現在,這種農業旅遊能夠為法國農民帶來每年700億法郎的收益,相當於全國旅遊收入的1/4。

(3)西班牙。西班牙是歐洲除瑞士之外山地最多的國家,發展鄉村旅遊有著良好的自然條件。西班牙的鄉村旅遊在1986年前後開始起步,1992年以後快速發展,目前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海濱旅遊,成為西班牙旅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西班牙人非常重視鄉村旅遊,有36%的西班牙人的假期是在1000多個鄉村旅遊點度過的。鄉村旅遊使西班牙的農村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也使農村的設施和環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西班牙農民只佔全國總人口的4%,但農業產值卻很高。過去5年裡,西班牙的鄉村旅遊增長了93%,其中89%的遊客是西班牙本地人。這個數字意味著每年有超過200萬的西班牙人遠離城市到內地的農村旅遊。

(4)美國。在美國,農業旅遊業被稱為是「鄉村旅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之後,旅遊業逐漸成為了世界上發展勢頭最強勁並且持久不衰的產業。而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鄉村旅遊就開始在美國長盛不衰。

這是由於一方面,美國政府發現鄉村旅遊與傳統的工業相比,投入更少,收益卻更大;不需要大量的破壞環境,甚至有助於環境的保護;對於員工的技術要求也相對較低。美國農村一直地多人少,開展鄉村旅遊不僅彌補了農業勞動力的短缺,還能幫助農場主就近推銷農副產品。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產生了對於鄉村生活的獵奇、回歸大自然的心理,越來越多的遊客不滿足於對美國幾個窗口城市的走馬觀花式的游覽,他們更加想要深入了解美國內部地區的文化、歷史、風光。再加上人口普遍老齡化,使得鄉村旅遊在美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美國的農業旅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國聯邦政府和地方各級政府把發展旅遊業作為振興農業地區經濟的重要手段。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農場主在鄉村旅遊的內容和項目上不斷推陳出新,以吸引更多的遊客。除了採摘果品、飼養小動物、垂釣比賽、露營野炊等傳統活動,還新增了綠色食品展、珍稀動物展覽、農場博物館、鄉村音樂會等活動,引來了源源不斷的遊客。

到了20世紀90年代,全美農業地區經濟普遍下滑,但農業旅遊成了唯一有所增長的領域。根據美國旅遊行業協會的統計顯示,46%的美國成年人在2005—2007年間曾參加過鄉村旅遊。在美國夏威夷,2005年全州有4800多座農場從事鄉村旅遊,其產值達到3500多萬美元,其中38%左右來自農產品的直接銷售。

(5)馬來西亞。1985年,馬來西亞根據農業部的計劃,建立了一處農林旅遊區,作為農林示範、農林生態保護,開展農業旅遊參觀。從1992年起,將7月2~9日定為一年一度的「花卉節」,以花卉為主題,發展農業旅遊。隨著花卉生產的興起,以及政府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實現了花卉的基地化、產業化,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從而吸引了更多的遊客,使馬來西亞旅遊業連年創下佳績。1994年旅遊業外匯收入達到90億馬幣,成為排名第三的產業。1995年,馬來西亞成功舉辦了國際花卉展銷會,成為東南亞地區權威性的國際花卉展。

(6)日本。相對於歐洲,亞洲的農家生態旅遊起步較晚。其中,日本的農業旅遊發展相對較早。其特點在於各地的農場結合當地的農業生產特點,營造富有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設立貼心的富有特色的服務設施,以此吸引了大批的國內外遊客。日本的農家旅遊活動豐富多彩,旅行社組織遊客參與春天下農田插秧、秋天收割、捕魚撈蝦、草原放牧、牛棚擠奶等一系列體驗性極強的務農活動。參加的人員有研究人員、學生、職員、公司白領等。

在日本的岩手縣有一座具有百餘年悠久歷史的民間綜合性大農場,名為小井農場。自1962年以來,農場先後開辟觀光農田40公頃。農場中分立了多個主題的區域,動物農場專門用來飼養各種家禽家畜以供人們觀賞逗玩,同時也可以學習到一定的飼養知識;遊客在欣賞完牧場館擠牛奶的表演以及奶油的加工過程後,還能購買到新鮮出爐的奶製品;別具特色的農具館,展示了各種各樣新奇古怪的農業用具,從日本古代的耕作工具到現代化的機器工具都一一陳列於其中,遊客們能夠在這里了解到日本農業發展的歷史。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展,在日本也興起了很多的觀光型農庄。人們只需要購買一張門票便能夠在農庄內自由的觀賞各種瓜果蔬菜、花草樹木,同時也有一些農庄提供了採摘樂趣的體驗活動,欣賞之餘還能夠帶走自己採到的新鮮蔬果。

1979年,日本大分縣前知事平松守彥先生提出的以「立足本地,放眼全球,自立自主,銳意創新,培養人才」為基本理念的一村一品運動,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振興了大分縣的農村經濟,取得了顯著成效。在這項運動中,很多村莊都將自己的傳統風俗文化作為特色品牌大力宣傳和弘揚,吸引了大批的遊客慕名而來。

近年來,務農旅遊在日本也逐漸升溫。東京一家旅行社每年以春天的插秧和秋天的收割為中心,組織遊客去農村體驗農民生活,直接享受大自然的恩惠。去沿海地區的旅遊團還可以參加捕撈虹鱒魚和採集、加工海帶等活動。

(7)韓國。韓國的鄉村旅遊起步比較晚。近幾年,在一些大城市周邊的漁村出現了很多「觀光農園」和「度假鄉村」。這些農園提供城市居民可以休閑、體驗、收獲的活動,滿足了城市人放鬆身心的需求,農民也從中獲得了可觀的收入。有特色的是,在一些漁村中有規定20人以上的團體遊客在村內的食堂用餐,而零散的遊客則會被分配到經過專業培訓的農戶家中去享受農村式的聚餐,讓遊客吃得開心、吃得健康。這些觀光農園最初多是農民自發組建的。隨著韓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年輕人都進入城市尋找工作,農村勞動人口下降,僅依靠種植糧食獲得的收入也不斷減少,而很多農戶的一些房屋被閑置。於是,在這樣的契機下,一些農村居民搞起了農家樂一類的鄉村旅遊,讓城裡人來農村吃吃飯、參與勞動,之後收取客人一定的費用。沒想到,這樣的農家旅遊一下受到了城市居民的熱烈歡迎,周末或節假日來農村進行這樣休閑旅遊的人越來越多。由於生意的紅火,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效仿這種形式的農家旅遊,經營著自己的農庄。不久之後,韓國的農業部門也發現了這種旅遊模式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道路,於是大力提倡和推動鄉村旅遊的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利於鄉村旅遊發展的政策。韓國農村經濟研究院提供的資料表明,韓國農村觀光和民俗市場的規模,2001年約為28400億韓元,到2005年達到了51100億韓元。

F. 西方發達國家農家生態旅遊發展對我國有何借鑒之處

(1)強化政府的主導作用。旅遊業是一個涉及面廣的產業,政府宏觀管理功能發揮的好壞,對農家生態旅遊的發展狀況影響很大。通過學習國外成熟模式,我們發現,國外的農家生態旅遊是建立在農業高度發達的基礎上,農民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狀況,自主積極地投入到發展農家生態旅遊的行動中去,很多鄉村自己成立了旅遊企業組織和指導農戶改造農舍,發展農家生態旅遊。而在我國,由於目前農村經濟的市場化程度還不高,農民的自我發展意識不強,農家生態旅遊發展的初期很大程度上要靠政府的引導和管理體制上的支持;同時,基礎設施和旅遊服務設施條件相對落後,政府要為他們創造一個優良的基礎設施環境。而且,隨著農家生態旅遊規模的不斷擴大,農家生態旅遊在空間集聚的同時,也出現了空間競爭,要形成區域旅遊合作格局,發揮政府的支持和宏觀協調能力十分重要。

(2)圍繞鄉村特色開發旅遊產品。農家生態旅遊的本質特性是鄉村性。通過分析國外鄉村游的情況可以發現,遊客們喜歡參觀仍然維持小農生產的農場,追求淳樸的生活,享受在田間漫步、趕羊群的樂趣。很多國外的鄉村都致力於保護村莊的原始風貌,修葺老舊的農舍,放棄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工具而還原舊時的人力耕作,為的是能更好地展現傳統的鄉村氣息,吸引遊客前來體驗享受。而在國內,一些農家生態旅遊地為接待遊客而興建豪華旅店,傳統建築逐漸被現代建築所替代,使農家生態旅遊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遊客反而無法得到他們原本期望的田園生活。因此,要在體現鄉村特色的基礎上發展農家生態旅遊,這樣才能真正吸引遊客。

(3)發揮地區特色優勢。只有走個性化發展之路,農家生態旅遊才能真正使旅遊者的旅遊活動豐富多彩。國外的農家生態旅遊大多能夠根據村莊獨特的農家文化和風俗習慣,發展出屬於自己特色的旅遊模式,滿足遊客新鮮感和獵奇心態。而我國的農家生態旅遊由於起步較晚,且急於盈利創收,所以發展模式不免千篇一律。

近幾年,國內的農村也開始意識到農家生態旅遊特色的重要性。許多村莊著重發展了獨具特色的農家生態旅遊方式,舉辦多種多樣的鄉村活動,如舉辦地方文化節慶。中國地域遼闊,地域文化差別較大,成為農家生態旅遊的驅動力之一,地方戲劇、傳統手工藝、繪畫、音樂、器具、生活方式等都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國內農家生態旅遊發展可以經常舉辦文化節慶,既有利於擴大知名度,也有利於延續地方文化傳統,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

(4)注重人才培訓。農家生態旅遊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的競爭。在農家生態旅遊發展之初,特別是在進行農家生態旅遊規劃的時候,非常需要旅遊專業人才的「外腦」,以快速引導農家生態旅遊走上正軌。而在農家旅遊的經營過程更是需要大量的專業管理和服務人員。立足自己培養服務人員和導遊人員,這樣有助於增強服務的特色,同時還能為當地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在國外,由於農村發展程度較高,農業人員數量較小,所以,在農家生態旅遊的人才培養上各國都不遺餘力。反觀我國,由於農村人口眾多,人才培訓成本十分高昂,再加上對農家生態旅遊的認識還不夠全面。所以,農家生態旅遊的人才培訓大多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甚至忽略培訓過程。很多農民急於通過農家生態旅遊創收,直接放下農具創辦起農家生態旅遊。無論在農業的專業知識還是旅遊服務規范上都達不到合格水平,導致了旅遊質量下降,收入減少的情況。因此,對於我國的農家生態旅遊發展要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培訓,不斷提升農民辦旅遊的能力。

G. 國外農家生態游中的村莊博物館模式是什麼樣的

村莊博物館往往產生於有突出特色的農村之中,一般有靜態的設施展示和動態的生活展示兩種形式,是兼具區域性、文化性的民俗展示園地。以德國的鄉村博物館為例,佔地面積大約在25公頃,全部是按照百年前的風格建造,館內陳列著各種老式的農宅、各個時期的農耕用具以及一些模擬以前農家生活狀態的模型,讓遊客在參觀的同時了解國家農業的變遷和發展歷史。一些農庄博物館為了原汁原味地展現舊時代農村的勞動情況,會讓農戶們在館內完全以畜力或人力耕種,完全不使用化肥,用農場的樹木製作木炭。農業產量雖然不高,但是農產品以健康、新鮮大受歡迎。館院內的土地,是由經營者以租賃的方式提供給當地農民耕種,按照古老的租佃制度,農民需要向經營者繳納10%收獲量的糧食給博物館或者當局。挪威、瑞典等國也積極地推行這種旅遊方式,並把它與農村文化遺產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結合起來,強調村莊在旅遊中的整體性開發和有機成長。1900—1940年,挪威就建成了111座類似的鄉村博物館。

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有一座別具一格的博物館。博物館內風景迷人,舊式的農宅和鄉村建築透露出一股質朴的氣息。這里既是遊人參觀游覽、了解羅馬尼亞農業發展歷史和風土人情的著名景點,也是學生們在假期里快樂的庄園。這座博物館建於1936年,館內珍藏了豐富多彩的雕刻、刺綉及彩陶藝術,向人們展示了羅馬尼亞不同時期傳統文化的藝術成就。

而在日本、泰國等地則以靜態展示為主的農村博物館居多。這類博物館多是以古老的農村建築為基礎改造而成,通過規劃設計,復原舊時的農家生活場景、重現農業的發展歷史,讓遊客感受到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同時也作為周圍地區青少年的假日課外活動基地,讓更多的孩子獲得更多的相關知識。在日本的埼玉縣舊島田家就是這樣一所農家博物館。博物館選取了村中最典型的房屋作為主場館,按照傳統的農村風貌裝修。當旅客們前來參觀時,館內的工作人員會奉上當地特色的綠茶及烤番薯。館內到處放置著可供遊客翻閱的參觀指導手冊,而博物館前的指示牌上則清楚地標明了該村過去的土地利用情況,並與現在的土地利用圖像進行對比,讓遊客能很直觀地了解到農村的變遷。所以,這類農村的博物館往往就能成為城市人緬懷鄉村生活,農村當地人追憶往昔勞動歲月的場所。

H. 國外體驗性農家旅遊有哪些分類

(1)教育式的農家旅遊。這類農場除了觀光旅遊之外,最大的功能便是教育。經營者通過在農庄中收集、設計一些城市裡完全接觸不到的農業設施,舉辦一些原汁原味的傳統文化活動,讓遊客在參與的同時也能獲得新的感受、學習到新的知識。

在法國,政府向土地擁有者租用或購買土地,然後將一部分作為農業部門所屬培訓中心的教育農場,或由市政府辟為「自然之家」教育中心,另一部分租給農作愛好者耕種。巴黎郊區最大的教育農場規模有上萬畝*「畝」為非法定計量單位,1畝=667平方米,1公頃=15畝。土地,場內修建了展廳、步道;開設了牛舍、擠奶室、奶製品加工車間等設施,展示奶製品生產的全過程,供學生和遊人參觀。

(2)家庭農園農家旅遊。家庭農園,就是指把城郊或者城市周圍的閑置土地出租給城市中沒有土地的居民耕種。在法國,這種模式的農園被稱為「家庭農園」,德國則稱為「小庭院」。在出租給城市人的同時,經營農戶會傳授相關的農耕知識,並且提供各種種子和勞作工具;租用者則需要支付給經營者一定的租用金和保證金,並且到每次收獲的時候將產出全部或者大部分上繳給經營者。

I. 歐洲三大農庄是如何搞旅遊度假的

1、義大利托斯卡納度假農庄

(1)概況

托斯卡納是義大利中部的一個大區,緊鄰拉齊奧大區的背部,西鄰第勒尼安海,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以其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農業遺產而聞名世界。托斯卡納農業旅遊發展的最初動力是為了應對城市化的一種政策,是農村地區發展的一種策略,但經過20多年的發展,鄉間遍布著成千上萬的農庄,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整體性的國際旅遊品牌,每年能夠為農場主帶來了高於農業收益 2~3 倍的收人。

(3)案例解析

開發一些市民農園,滿足都市居民的「田園夢」,一方面,市民田園以租賃的方式為山莊獲取一定的收入;另一方面在市民農園里種滿綠草鮮花及蔬菜等綠色植物,把山莊包圍起來,構成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居民輸送大量的新鮮空氣,調節空氣的濕度和溫度。

J. 之前看到過一個網站,是關於去國外別人的農場打工旅遊的,請問是什麼

你要看去的是什麼國家.
1.紐西蘭有提供類似這種的打工簽證給大陸. 這個在紐西蘭簽證的網站上可以找到類似信息.
2.如果是美國的話有一個W&T項目.這個項目現在很多中介在做.不知道你看到的網站是什麼
3.然後東南亞國家我有一個朋友去過馬來西亞的農場.
4.英國貌似有敬老院的那種,但是我沒有研究過.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