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區免費旅遊景點
① 江西吳縣有什麼旅遊景點
江西吳縣著名景點
天平山、靈岩山、光福鎮、東、西洞庭山、甪直、陽澄湖
② 誰能詳細地介紹一下蘇州著名的旅遊景點
另:早上從杭州去蘇州的拙政園,杭州到蘇州要2個半小時,好好逛拙政園至少要花2個小時,因為建議您第二天回去!
截至2010年4月19日,整個大蘇州地區:AAAAA景區點3家5點,AAAA景區點20家,AAA景區點16家,AA景區點9家,共50家
蘇州市拙政園 AAAAA 蘇州市東北街178號
蘇州市周庄古鎮景區 AAAAA 崑山市周庄鎮全福路121號
蘇州吳江市同里古鎮游覽區 AAAAA江蘇省吳江市同里鎮中川南路1號
蘇州市虎丘山風景名勝區 AAAAA 虎丘山門內8號
蘇州市留園 AAAAA 蘇州市留園路338號
蘇州市獅子林 AAAA 園林路23號
蘇州市網師園 AAAA 蘇州市闊家頭巷11號
蘇州樂園 AAAA 蘇州新區金山路87號
蘇州盤門景區 AAAA 蘇州市東大街1號
蘇州白馬澗生態園 AAAA 蘇州高新區華山路西南側
蘇州市寒山寺 AAAA 蘇州市寒山寺弄24號
蘇州市西園戒幢律寺 AAAA 蘇州市留園路西園弄18號
蘇州角直古鎮游覽區 AAAA 蘇州市吳中區角直鎮
蘇州木瀆古鎮 AAAA 蘇州木瀆鎮嚴家花園東側
蘇州西山景區 AAAA 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西山鎮金庭路
蘇州穹窿山景區 AAAA 吳中區藏書鎮兵聖路穹隆山麗
蘇州市東山景區 AAAA 吳中區東山鎮
蘇州吳江市靜思園 AAAA 蘇州吳江市松陵鎮雲梨路919號
蘇州常熟市虞山-尚湖風景區 AAAA 常熟市尚湖環湖南路(尚湖)
常熟市寺路街(虞山)
常熟方塔古跡名勝區 AAAA 蘇州市常熟市方塔園
常熟服裝城購物旅遊區 AAAA 常熟市商城中路1號
崑山市千燈古鎮游覽區 AAAA 崑山市千燈鎮尚書路1號
蘇州崑山市亭林園 AAAA 崑山市馬鞍山東路1號
蘇州崑山市錦溪古鎮 AAAA 崑山市錦溪鎮旅遊公司
蘇州定園 AAA 蘇州虎丘普福路1號
蘇州何山公園 AAA 蘇州高新區長江路462號
蘇州鎮湖刺綉藝術館 AAA 蘇州高新區鎮湖街道綉館街1號
蘇州光福景區 AAA 蘇州吳中區光福鎮司徒廟西側
蘇州荷塘月色濕地公園 AAA 蘇州相城區黃橋街道太陽路
蘇州工業園區白塘生態植物園 AAA 蘇州工業園區現代大道南施街北
蘇州張家港市東渡苑景區 AAA 張家港市塘橋鎮東渡苑
張家港市香山風景區 AAA 張家港市香山風景區
張家港市梁豐生態園 AAA 張家港市市區沙洲東路
崑山巴城陽澄湖景區 AAA 崑山市巴城鎮湖濱中路15號
常熟市梅李聚沙園 AAA 常熟梅李鎮通塔路1號
吳江震澤師儉堂 AAA 吳江市震澤鎮寶塔街12號
吳江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動中心 AAA 吳江市松陵鎮中山南路體育路口
蘇州太倉市太倉公園(弇山園)AAA 太倉市城廂鎮縣府西街40號
蘇州太倉市南園公園 AAA 太倉市城廂鎮南園東路7號
蘇州柳亞子故居 AA 吳江市黎里鎮中心街30號
蘇州吳江市盛澤先蠶祠 AA 蘇州吳江市盛澤鎮五彪路口
吳江平望小九華寺 AA 吳江市平望鎮小九華寺1號
吳江慈雲禪寺 AA 震澤鎮寶塔街
吳江震澤公園 AA 吳江市震澤鎮公園路
王錫闡故居紀念館 AA 吳江市震澤中學校園東側
蘇州張家港市張家港公園 AA 張家港市區港城大道
太倉張溥故居 AA 太倉市新華西路57號
太倉王錫爵故居 AA 太倉市新華東路60號
③ 蘇州吳中區有哪些旅遊景點
吳中區旅遊景點主要是太湖一帶
石公山,掛牌50,優惠價:40
林屋洞,掛牌50,優惠價:40
蘇州海洋館。掛牌130,優惠價:80
蘇州雕花大樓:掛牌60
陸巷古鎮:掛牌50
優惠咨詢:0512
6512
6909
網路HI一般在線
④ 蘇州的旅遊簡介
市轄區:
吳中區 (面積 672平方千米,人口571851 人。郵政編碼215128)
(駐長橋街道) 長橋街道/越溪街道/郭巷街道/橫涇街道/香山街道/蘇苑街道/龍西街道/城南街道/角直鎮/木瀆鎮/胥口鎮/臨湖鎮/東山鎮/光福鎮/西山鎮
相城區 (面積 416平方千米,人口361082人。郵政編碼215131)
(駐元和街道)元和街道/太平街道/黃橋街道/北橋街道/望亭鎮/黃埭鎮/渭塘鎮/陽澄湖鎮
金閶區 (面積 37平方千米,人口210832人。郵政編碼215008)
(駐石路街道) 石路街道/留園街道/虎丘街道/白洋灣街道/彩香街道
平江區 (面積 22平方千米,人口232053人。郵政編碼215005)
(駐平江路街道) 觀前街道/平江路街道/蘇錦街道/婁門街道/城北街道/桃花塢街道
滄浪區 (面積 25平方千米,人口322922人。郵政編碼215006)
(駐雙塔街道) 雙塔街道/南門街道/胥江街道/吳門橋街道/葑門街道/友新街道
虎丘區 (蘇州高新區)面積 258平方千米,人口349518人。郵政編碼215004)
(駐獅山街道) 獅山街道/橫塘街道/楓橋街道/鎮湖街道/滸墅關鎮/ 通安鎮/東渚鎮
工業園區:
人口304761人(駐婁葑鎮) 婁葑鎮/唯亭鎮/勝浦鎮
縣級市:
常熟市(駐虞山鎮)(面積1263平方千米,人口1061410人。郵政編碼215500)蘇州市行政區劃圖
虞山鎮/梅李鎮/海虞鎮/新港鎮/古里鎮/沙家浜鎮/支塘鎮/董浜鎮/尚湖鎮/辛庄鎮
崑山市(駐玉山鎮)(面積 927平方千米,人口679846人。郵政編碼215300)
玉山鎮/巴城鎮/周市鎮/陸家鎮/花橋鎮/澱山湖鎮/張浦鎮/周庄鎮/千燈鎮/錦溪鎮
張家港市(駐楊舍鎮)(面積 813平方千米,人口893039人。郵政編碼215600)
楊舍鎮/塘橋鎮/金港鎮/錦豐鎮/樂余鎮/鳳凰鎮/南豐鎮/大新鎮
吳江市(駐松陵鎮)(面積1192平方千米,人口793172人。郵政編碼215200)
松陵鎮/盛澤鎮/同里鎮/汾湖鎮/平望鎮/橫扇鎮/七都鎮/震澤鎮/桃源鎮
太倉市(駐城廂鎮)(面積 642平方千米,人口463825人。郵政編碼215400)
城廂鎮/沙溪鎮/瀏河鎮/浮橋鎮/璜涇鎮/雙鳳鎮/陸渡鎮
[編輯本段]二、自然環境
蘇州地處溫帶,屬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全市地勢低平,平原占總面積的55%,水網密布,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主要種植水稻、麥子、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蘇州市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素有「人間天堂」之美譽。
蘇州地區河網密布,市區是江南水網的中心和全國河流最密集的地區,周圍是全國著名的水稻高產區,農業發達,有「水鄉澤國」、「天下糧倉」、「魚米之鄉」之稱。這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因其從古至今繁榮發達、長盛不衰的文化和經濟,被譽為「人間天堂」,素有「絲綢之都(絲綢之府)」、「園林之城」的美譽。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而有「東方威尼斯」、「東方水都(東方水城)」之稱。現今的蘇州已經成為「城中有園」、「園中有城」,山、水、城、林、園、鎮為一體,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古韻今風、和諧發展的國際化大都市。2004年曾經成功舉辦世界遺產大會。2006年又舉辦了第三屆全國體育大會。
[編輯本段]三、交通情況
蘇州自古有京杭運河貫穿而過。現有京滬鐵路以及312,204等多條國道經過蘇州。蘇州周邊有上海虹橋機場,浦東機場,無錫碩放機場。2007年蘇州正在建設輕軌 。預計2012年左右投入使用。其高速公路密度達到德國水平,是交通部授予的公路交通樞紐城市。
[編輯本段]四、歷史文化
蘇州建城於公元前514年,吳王夫差的父親闔閭命楚國叛將伍子胥建闔閭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春秋時期,這里是吳國的都城,至今還保留著許多有關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跡。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稱蘇州,沿用至今。蘇州城建城早,規模大,水陸並行,河街相鄰,古城區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為國內外所罕見。 蘇州園林甲天下,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中國四大名園中,蘇州就佔有拙政園、留園兩席;「吳中第一名勝」虎丘深厚的文化積淀,使其成為遊客來蘇州的必游之地;而唐朝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令古今遊客爭相來訪楓橋,聞聽寒山寺的鍾聲。 姑蘇城外自然風光秀麗,靈岩、天平、天池和洞庭諸山,點綴於太湖之濱,形成了富有江南風情的湖光山色。 蘇州既有園林之美,又有山水之勝,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加之文人墨客題詠吟唱,使蘇州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天堂」。 蘇州園林是文化意蘊深厚的「文人寫意山水園」。古代的造園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能詩善畫,造園時多以畫為本,以詩為題,通過鑿池堆山、栽花種樹,創造出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被稱為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在園林中游賞,猶如在品詩,又如在賞畫。為了表達園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園林建築與景觀又有匾額、楹聯之類的詩文題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園「遠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潔(拙政園「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盪怡然自得的(怡園「畫舫齋」),還有表現園主企慕恬淡的四園生活的(網師園「真意」、留園「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充滿著書卷氣的詩文題刻與園內的建築、山水、花木自然和諧地揉和在一起,使園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產生出深遠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靈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拙政園和留園更躋身「中國四大名園」之列,網師園也頗負盛名。
蘇州發現了許多遠古文化遺址,尤其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為豐富,著名的有趙陵山遺址、少卿山遺址、綽墩遺址、草鞋山遺址、羅墩遺址等,其中趙陵山遺址1992年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遺址重大發現之一。天堂蘇州,東方水城——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蘇州是中國著名古都,曾為春秋之吳國、戰國之越國、三國之孫吳、元末之張吳等多個政權的首都,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城市,經著名史學家顧頡剛先生考證為中國第一古城。她是吳文化的發祥地和集大成者,亦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是傳統文化發達、歷史底蘊深厚、風景秀美如畫的城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的蘇州園林和其他大量的自然景觀和歷史古跡。蘇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逾4200年,是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典型的園林城市。是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古城的古跡密度在中國僅次於北京和西安,列全國第三位.一般認為,蘇州城始建於公元前514年,已歷經2500多年的滄桑。蘇州也是中國最精緻的城市,古城基本保持著古代「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三縱三橫一環」的河道水系和「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古跡名園」的獨特風貌。其中蘇州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蘇州園林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雙遺產」集於一身.現在進入國家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預備清單的有蘇州古城歷史街區和江南水鄉古鎮.蘇州是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迄今有九座園林列世界文化遺產之列.崑曲和以虞山派為代表之一的古琴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蘇州現有2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常熟),3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崑山周庄、吳江同里、蘇州角直),7個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蘇州東山、蘇州西山、蘇州光福、蘇州木瀆、吳江震澤、太倉沙溪、崑山千燈),還有一大批保存較好的古鎮(如吳江的黎里、盛澤,崑山錦溪,太倉瀏河等)、古村落(吳中區的東山村、明月灣)。
[編輯本段]五、名稱由來
相傳商代末年,周君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幼子季歷。季歷有子昌,古公亶父認為昌有興王業的才能,想把君位傳給季歷再傳於昌。泰伯、仲雍了解了這一意圖後,為尊重父意,避讓君位而逃避到當時被稱為荊蠻之地的江南。並隨鄉入俗,自行「斷發文身」。表示他們已是荊蠻之人,而不能再回去繼位了。他們的這一義行,以及他們帶來的周族先進的文化和農業生產技術,受到了當地居民的擁護,在梅里(今無錫縣梅村)泰伯被擁立為君長,國號為「勻吳」(勻吳的「勻」是荊蠻語的發聲詞,無實際意義,勻吳即吳。由於筆誤,勻吳也被誤寫為勾吳)。
從泰伯起十九傳至壽夢繼位稱王(公元前585年),吳國始有確切紀年。隨著吳國的崛起,梅里的都城已日益不能適應國家發展的需要了,而位於太湖東北岸的蘇州,由於自然條件十分優越,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壽夢二十五年(公元前561年),正式將都城遷至蘇州。並經過多年的不斷經營,具有相當規模。可是由於史籍沒有記載,當時城址已無從查考。自此,當時的蘇州稱為吳國。
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下令伍子胥督造水陸雙棋盤格局的城池,自此,蘇州的地理位置沿革致今。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在吳都城設會稽郡、吳縣,自此,當時的蘇州稱為吳縣,或有時稱為吳州。公元589年,隋改吳州為蘇州(以蘇州城西姑蘇山得名,蘇州的名稱始此。另姑蘇山由吳王闔閭建姑蘇台得名,現山上仍有遺跡)。公元778年,唐朝設蘇州為江南唯一的「雄州」(唐制州分七等,「雄州」為二等),從此,蘇州名稱被固定作為通稱。公元1113年,宋改蘇州為平江府。綜合歷史變革,蘇州有很多的別稱:姑蘇、吳、吳縣、東吳、平江、吳中等等。又由於蘇州城內河道縱橫,又稱為水都、水城、水鄉,十三世紀的《馬可波羅游記》將蘇州贊譽為東方威尼斯.蘇州古城被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稱贊為」鬼斧神工「。
[編輯本段]六、蘇州方言
蘇州話,一種吳語方言(英文Goetian),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長期以來一直是吳語的主要代表方言之一(上海話也是吳語的代表方言,但實際上蘇州話和上海話差別很小,蘇州話比上海郊區一些吳語方言更容易被上海市區人理解)。
蘇州話以軟糯著稱,所謂吳儂軟語(儂作人解)就是由此而來。崑曲和評彈都使用蘇州話,並流行於整個吳語太湖片。現代新派蘇州話有28個聲母,43個韻母,7 個聲調,這個聲韻調系統也是吳語的一般情況。而老派的蘇州話則具有27個聲母,49個韻母,7調。蘇州郊區很多都保留了翹舌音聲母,故部分地區具有33個聲母。
蘇州話是吳語的代表,在歷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近代中國有四大白話:京白、韻白、蘇白和粵白。而蘇白無疑是江南地區最流行的語言。由於江南地區的發達,較多蘇州人能夠從勞動中解放出來,從事其他行業。其中讀書是蘇州人從事較多的行業。從唐代到清代,蘇州地區的狀元佔有所有狀元的很大的比例,明清一度達到五分之一。上層社會的精英中較多的也是蘇州籍。蘇白在明代從江南的流行語言成為士大夫的流行語言。越劇、崑曲、評彈都以蘇白為標准音,甚至一開始的京劇都曾使用過蘇白。古人雲:「善操海內上下進退之權,蘇人以為雅者,則四方隨之而雅,俗者,則隨而俗之。」上層社會,尤其是江南地區的上層人物大多以蘇州話為榮。甚至不同地區的人交流也有使用蘇州話的。和官方「普通話」京白相對而言,蘇州話在當時社會的地位相當於民間的「普通話」。
姑蘇城被大明士紳名流列為游學天下必得一游的五大都會之一,上至後妃宮眷、官宦妻女,下至民間匹婦乃至江湖藝女,更以穿著蘇式服裝,學說蘇白,操唱吳歌,引為驕傲。尤其對各式妓女來說,衣必吳妝,話必蘇白,擅長吳歌,成為必備之技能,非如此不足以自抬身價。
《海上花列傳》是最著名的吳語小說,作者江蘇松江府人韓邦慶。全書由文言和蘇白寫成,對話皆用蘇州方言是該書的鮮明特點,使用蘇白也是19世紀興起的吳語小說的共同特點。
[編輯本段]七、蘇州戲曲
蘇州,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重點保護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一座具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蘇州不但為中華民族創造了豐富富的物質財富,也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寫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其中,蘇州的戲曲藝術尤令人矚目,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蘇州是昆劇和蘇劇的故鄉。被人們譽為戲曲藝術瑰寶的昆劇,興起於元末明初時的崑山太倉一帶,自明代隆慶、萬曆之交,至清代康熙、嘉慶年問,昆劇由於得到革新而迅速興盛,其時在蘇州城鎮、鄉村,人們對昆劇迷戀到了如醉如狂地步,組織業余班社,舉行唱曲活動,一年一度的虎丘曲會,幾至「傾城闔戶」,「唱者千百」。在昆劇鼎盛時期,以蘇州為中心,其流布范圍幾乎遍及全國各大城市,獨霸劇壇二百餘年。昆劇的繁榮,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演員,也出現了一批著名的作家,為後人留下了一大批著名的傳奇劇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州的戲曲事業,在黨的「推陳出新」、「百花齊放」方針指引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為了搶救和繼承昆劇、發展蘇劇,早在五十年代初,中共蘇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對蘇、昆劇工作就十分重視。全國重大昆劇活動,也都在蘇州舉行,這對蘇州的戲曲藝術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一些新劇目的創作和演出,如昆劇《竇娥冤》,蘇劇《醉歸》、《竇公送子》,京劇《李慧娘》,滑稽戲《滿意勿滿意》等,在全國產生了一定影響;同時也培養了一批優秀演員。近半個世紀來,蘇州地區的戲曲藝術有了可喜的發展。
蘇州戲曲源遠流長。歷史上無數劇作家、曲家、演員對戲曲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可是以往的地方史志中很少記載。如不少演員的演劇事跡和藝術成就已湮沒無傳,或僅在一些筆記中見到他們的名字和一些片段記述;不少劇目,僅留存其名或殘曲。又如近代的「薪盡火傳」的昆劇傳習所的某些史實,因往事已久,即使當事者回憶,已盡難一致;當年曾演出過名劇的舞台,不少已遺跡難尋。由此可見,編纂戲曲志是帶有一定程度的開創性和搶救性。
[編輯本段]八、綜合經濟
2008年,全市經濟在高平台上繼續實現穩定增長,產業發展更趨協調,結構升級調整優化,發展方式有效轉變。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0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3%。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2436億元,比上年增長15.5%。三次產業的比例為1.6:62.0:36.4,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按現行匯率計算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
全市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668.91億元,比上年增長23.5%。全年地方一般預算支出619.55億元,比上年增長24.7%。
全市工業總產值達到22103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8630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0%和15.3%。
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51.75億元,比上年增長24.1%。
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為8800億元和6580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1328億元和770億元。
全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718.08億元,比上年增長19.3%,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7.5%。商品房施工面積為7036.91萬平方米,增長15.4%;竣工面積為1481.24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0.9%。商品房屋銷售面積1007.36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7.4%,其中住宅銷售面積830.26萬平方米,下降49.8%。全年實現商品房銷售額573.42億元,下降41.8%,其中住宅銷售額為459.38億元,下降44.5%。
市區二手房交易成交面積187.21萬平方米,其中住宅100.19萬平方米。全市拍賣、招標和掛牌交易用地3200.13公頃。
全市實現旅遊總收入724億元,比上年增長13.5%;接待境外遊客21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6.5%;旅遊外匯收入9.78億美元,增長10%;接待國內遊客5270萬人次,增長10%。
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228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其中出口總額131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7%。
全市新增注冊外資163.4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1%;實際利用外資81.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5%。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11.16億元,比上年增長10.3%。
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67元,比上年增長12.3%;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680元,比上年增長11.5%。
全市出生47772人,出生率為7.6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96‰,戶籍人口出生嬰兒性別比為104.1。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629.75萬人,比上年增加5.32萬人,其中市區戶籍人口238.21萬人,比上年增加2.91萬人。
[編輯本段]九、科技教育
科技
2006年全市組織實施省級以上科技項目358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42項,省級項目216項。127項科技成果獲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其中江蘇省獎13項。全年專利申請量12874件,比上年增長89.9%,其中發明專利2002件,佔15.6%;專利授權量4855件,比上年增長46.5%,其中發明專利180件,佔3.7%。大力促進產學研和區域科技合作,創新創業的平台和載體建設成效顯著,新建、擴建了6個科技創業園,累計科技創業孵化器26個,創業孵化面積突破100萬平方米。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4000億元,達4016.73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32%。全市新認定省級以上高新技術產品487個,累計已達2126個。當年新增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162家,年末實有總數達到844家,新增國家認定的軟體企業48家。人才發展環境得到優化,高層次人才隊伍進一步壯大,全市引進各類人才12.4萬人,引進留學歸國人員352名。
教育
2006年蘇州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不斷完善,教育資源配置日趨合理。全市初中畢業生升學率為97.5%,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提高,高考錄取率為84.4%,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2.3%。新增勞動力人均受教育年限達14.54年。全市實施九年制免費義務教育,小學在校學生35.15萬人,初中在校學生21.25萬人,普通高中在校學生11.21萬人。職業教育實現優質化、規模化,職業中學在校學生2萬人,技工學校在校學生2.89萬人,畢業生0.6萬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8.27萬人,畢業生1.65萬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13.06萬人,畢業生2.27萬人;成人高等學校在校學生3.85萬人,畢業生0.53萬人。全市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達到30個,雙語教育實驗學校達到120所。獨墅湖高等教育區和國際教育園入駐師生超過10萬人。
⑤ 靠近蘇州吳中區寶帶西路,有哪些旅遊景點適合一個下午遊玩
木瀆啊,公交512就到木瀆底站,一個下午走馬觀花的遊玩應該是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