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旅遊產業
① 國外有哪些著名旅遊景點
1.威尼斯水城威尼斯水上城市是文藝復興的精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上帝將眼淚流在了這里,卻讓它更加晶瑩和柔情,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
2.尼斯湖尼斯湖亦譯內斯湖,位於英國蘇格蘭高原北部的大峽谷中,湖長39公里,寬2.4公里。面積並不大,卻很深。傳說這兒住著一隻水怪,因此吸引了大量遊客。3.倫敦塔橋倫敦塔橋是從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泰晤士河上共建橋15座),也是倫敦的象徵,有倫敦正門之稱。
4.埃菲爾鐵塔埃菲爾鐵塔 ,鐵塔設計新穎獨特,是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是法國巴黎的重要景點和突出標志。
5.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標志性建築物。在它是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偉與細膩於一身,它被譽為哥特式教堂建築中最完美的典範。6.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
7.凱旋門巴黎凱旋門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巴黎市四大代表建築之一。這座雄偉的建築是為紀念拿破崙1806年2月在奧斯特爾里茨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而建的。
8.盧浮宮盧浮宮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始建於1204年,歷經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
9.羅馬競技場義大利古羅馬競技場羅馬斗獸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
10.普羅旺斯普羅旺斯是世界聞名的薰衣草故鄉和倍受遊人青睞的旅遊勝地。
11.比薩斜塔比薩斜塔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鍾樓,於義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跡廣場上
12.克里姆林宮克里姆林宮高大堅固的圍牆和鍾樓、金頂的教堂、古老的樓閣和宮殿構成了一組無比美麗而雄偉的藝術建築群。是俄羅斯國家的象徵,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是歷史瑰寶、文化和藝術古跡的寶庫,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譽。
13.帕特農神廟帕特農神廟 ,在希臘首都雅典衛城坐落的古城堡中心,石灰岩的山崗上,聳峙著一座巍峨的長方形建築物,神廟矗立在衛城的最高點,這就是在世界藝術寶庫中著名的帕特農神廟。這座神廟歷經兩千多年的滄桑之變,如今廟頂已坍塌,雕像盪然無存,浮雕剝蝕嚴重,但從巍然屹立的柱廊中,還可以看出神廟當年的豐姿。
14.米蘭大教堂米蘭大教堂 ,義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又稱杜莫主教堂,位於義大利米蘭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米蘭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麓奧隆那河畔,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名城,是義大利的第二大城市
15.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② 國外旅遊業的發展是怎樣的
國外的旅遊業比中國的規范多了,都是穩定的,有根據的收入,因為要報稅,所以你收入多少政府都知道。
但是在中國就不一樣了,中國的旅遊業還在萌芽時期,也許因為這樣,才有發展吧。
③ 中國的旅遊業與外國同行有什麼區別
中國的旅遊還是傳統的跟團游占據主導,而國外則更注重自由行的體驗
④ 我國旅遊業海外客源市場的基本現狀
我國入境旅遊業主要海外客源市場分析
(1) 主要近程市場
日本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強國,亞洲第一大經濟強國,生活水平高,帶薪假期長,又有強烈的旅遊意識,是亞洲最大的旅遊客源國,每年有幾千萬人出遊。始終是中國第一大客源國,近年來,來華遊客均在200萬人次左右,2001年來華人數近240萬人次。
韓國市場始於1992年中韓兩國建交後,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1999年達99萬人次,2001年近170萬人次。韓國遊客商務型多,訪問地點多集中在東北地區和沿海城市,韓國市場開拓餘地還很大。
東南亞五國(新、馬、泰、菲、印尼),每年給我國帶來180萬~200萬人次的市場規模,這個市場相當穩定,因為這五個國家,也是我國遊客最早到國外旅遊的目的國,有來有往,市場穩定可靠。2001年實際來華185萬人次。此外,印度、巴基斯坦、蒙古、尼泊爾,也都有遊客前來,但有的遊客數量不夠大,有的如蒙古,雖人數已列入我國15大客源國,也有近40萬人,但只是邊境游,效益不高,均沒形成一定氣勢和規模。當然,也有少數「富人」開始到北戴河度假,但人數太少。亞洲地區有8個國家進入我國15大客源國,來華人數近600萬人次,占入境外國人約1/2,創匯收入大約佔2/5。
(2)主要遠程市場
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國旅遊市場,,在出國旅遊人次上位居世界第一。在美國出國旅遊市場上,中國是亞洲「最新的」旅遊目的地。我國對美國遊客最有吸引力的在於悠久的歷史、神秘的東方文化。
加拿大作為世界上主要的國際旅遊客源國之一,加拿大在國際旅遊開支方面一直位居世界第七位,是比較穩定的客源生產國。加拿大來華遊客在其出國遊客總數中所佔比例不高,因而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
英國是世界上主要的國際旅遊客源國之一。英國一直是我國旅遊業比較穩定的客源市場。英國作為中國的一個國際旅遊客源市場,大有潛力可挖。
⑤ 國外旅遊業的提問
旅遊消費是綜合性的消費,旅遊產業是帶動功能很強的產業,它包括食、住、行、游、購、娛等六大要素,從法國、英國等一些歐洲國家及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來看,他們重視旅遊產業之間的聯動,對一些景點是免費參觀,一些主要知名旅遊景點是實行低收費,以提高遊客的可進入性和延長遊客滯留時間。據世界旅遊組織公布的資料,旅遊部門每直接收入1美元,相關行業收入能增加4.3美元,這說明旅遊收入是多方面的,應當綜合評價。本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精神,筆者匯集了一些海外支持旅遊業發展的做法以供參考。
立法確定 國家總體支持。美國、英國、義大利、日本、巴西、墨西哥、泰國、韓國都制定了相應的旅遊法,保證和支持本國的旅遊業的發展。美國頒布的是《全國旅遊政策法》,英國的是《旅遊發展法》。另外,有的國家頒布的是旅遊基本法,有的是旅遊組織法。雖各有側重,但主要是以立法形式保證旅遊業的發展。
利用財稅手段給予支持。很多國家通過直接投資或減稅或設立旅遊發展基金的形式支持旅遊業的發展。巴西規定,政府每年向旅遊公司投入一定的資金,經旅遊委員會批准建造的飯店10年內免除一切聯邦稅收;英國在旅遊設施竣工後可接受旅遊委員會給予的建造費用20%的資助金,每建一間標准客房資助1000英鎊;墨西哥旅遊法規定設立全國旅遊發展基金;韓國設制旅遊開發基金,提供資金補助私人補助,政府放寬對旅遊業的限制,將旅遊業與其他主要出口業置於同等位置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對合資旅遊工程項目在分享利潤、關稅和特種執照稅方面實行減稅,對國外旅遊者購買的物品實行買前減稅和出關退稅;新加坡和泰國徵收旅遊稅其稅率僅為營業收入的10%;在以色列,投資者無論內資還是外資,只要看重投資建設旅遊部導向的重點旅遊項目就可獲得總投資額25%的政府補貼,並且購置旅遊車免稅;土耳其政府建立「旅遊周轉金」;哥侖比亞旅遊法規定,旅遊自由區的公司自然人或法人、合夥人或股東的利息、股金和利潤都免去所得稅,對特定的旅遊服務免收營業稅,設立旅遊業促進基金會;秘魯旅遊企業財產稅只交法定的80%,服務稅由18%減為3%—6%;澳大利亞對旅館、飯店、度假地、餐館等基建開發實行所得稅減免;菲律賓規定旅遊業企業頭10年任何時候發生經營性虧損可在虧損發生後的6年中從征稅收人中扣除。其他如法國、巴西、瑞士、澳大利亞等國還為休閑旅遊提供財政補貼。
制定休假制度。法國勞動法規定,職工每年有30天帶薪休假,其中僱傭者有義務給予幾天以上連休假,連休假必須在每年5月1日到10月31日之間, 剩餘假日的部分可另外集中使用。英國規定,職工獲得休假的方式因個人具體條件而定。泰國規定,如果存在1年以上的僱傭關系的,1年就能有6天以上帶薪休假。巴西根據勞動法規定 帶薪休假的30天必須一次用完。美國各企業或組織都有年度休假天數計劃,為了便於連休,規定斷續的假日可連成4—5天的連休。日本最近也推出三天連休制度為職工休假提供便利。
實現低門檻政策。歐洲及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對遊客進出力求低門檻和手續簡便。義大利的邊境檢查只需查看護照,就可入行入境。歐盟之間各國進出統一免簽證,並且出入手續很簡便。在旅遊景點,西方國家更多的是免收門票,更不會存在像我國某些景區內重復收費甚至拍攝點也收費的現象。
游覽.拍照.購買紀念品.娛樂.品嘗當地風味
⑥ 國內外鄉村旅遊發展歷程
(一)國外發展歷程
1.萌芽—興起階段,在19世紀初,城市人開始認識農業旅遊價值,並參與了鄉村農業旅遊,如法國、義大利。
2.觀光—發展階段,在20世紀中後期,鄉村觀光農業發展,形成農業和旅遊相結合的新產業,如西班牙、日本、美國;
3.度假—提高階段,在80年代以後,觀光農業由觀光功能向休閑、度假、體驗、環保多功能擴展,如日本、奧地利、澳大利亞。
(二)國內發展歷程
1.初創階段(自發階段)1980年代中後期-1994年
農家樂興起
1986年,成都「徐家大院」的誕生標志著「農家樂」旅遊模式拉開了鄉村旅遊的序幕。
1989年4月,「中國農民旅遊協會」正式更名為「中國鄉村旅遊協會」
1994年,「1+2」休假制度頒布並實施。
2.全面發展階段1995-2001年
鄉村假日經濟
1995年5月1日起實行雙休日,1999年又將春節、「五一」、「十一」調整為7天長假。
2000年,國務院46號文明確了「黃金周」的概念。
1995年「中國民俗風情游」旅遊主題與 「中國:56個民族的家」宣傳口號帶遊客深入少數民族風情區;
1998年「中國華夏城鄉游」旅遊主題與 「現代城鄉,多彩生活」宣傳口號吸引大批旅遊者湧入鄉村。
3.縱深發展階段2002-2006
助力「三農」問題解決
2002年,我國頒布了《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檢查標准(試行)》標志著我國鄉村旅遊開始走向規范化、高質化
2006年,明確提出「中國鄉村旅遊年」,將鄉村旅遊的角色提到了更突出的位置,「新農村、新旅遊、新體驗、新時尚」全面推動鄉村旅遊提升發展。
2006年8月,國家旅遊局發布了《關於促進農村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鄉村旅遊是「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重要途徑。
2005年國家開始實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發展適度規模經營,2006年我國健全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
提升轉型與
4.可持續發展階段2007年至今
產品轉型,產業升級
2007年國家規范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2008年健全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克服了鄉村旅遊發展受土地制度制約。
2007年,「中國和諧城鄉游」和「魅力鄉村、活力城市、和諧中國」的提出帶動了農村風貌大變樣。
2007年,國家旅遊局和農業部聯合發布了《關於大力推進全國鄉村旅遊發展的通知》推動鄉村旅遊發展。
2008年,三次長假調整為「兩長五短」模式及帶薪休假制度法制化。
2008年,《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使鄉村旅遊的經營模式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和多樣化。
2009年,《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提出鄉村旅遊富民工程。
⑦ 國內外有哪些比較知名的旅遊規劃公司
五千年文化旅遊。國內著名的杭州宋城,大唐芙蓉園、西溪濕地、九寨千古情、休閑博覽會項目都是他們團隊做的。
⑧ 我國旅遊業的國際客源由外國人和什麼構成
結構:
中國旅遊主要客源國市場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香港、澳門和台灣同胞及僑胞,另一部分是外國人(包括已經加入外國國籍的海外華人)。作為海外旅遊者,港、澳和華僑遊客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是中國海外客源市場的主體。
特點:
外國遊客來華旅遊,其目的包括觀光休閑,探親訪友,服務員工,會議商務及其他目的。在所有的外國遊客中,男性歷來所佔比例較大,是我國客源市場的主體,大多數遊客的年齡集中在25~64歲。客源入境方式以2008年統計數據為例,中國的所有海外客源中,在對入境方式的選擇上,徒步所佔的比重最大,佔56.48%,這其中主要的一部分遊客來自於我國的香港及其他邊境國家和地區。排在第二位的入境方式是以汽車為主的交通工具,佔25.13%,接下來才是飛機和船舶,選擇火車的入境遊客最少,佔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