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免費旅遊景點大全
A. 高平旅遊景點大全高平夢想小鎮怎麼走
下載一個手機導航是出門行走的必備。
B. 高平有什麼景點
景點
定林寺
定林寺[27]
定林寺位於高平市區東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坐北向南,前後共有四進院子。中軸線上有山門、雷音殿、三佛殿及七佛殿等主要建築。前院東西有鍾鼓樓、配殿,中院有東西廊廡,後院有東西亭、東西閣等,寺東建有禪院一所。2001年5月26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
二仙廟
二仙廟又名真澤二仙宮,位於高平市區東南10公里河西鎮西李門村。坐北面南,二進院落,中軸線上有:山門、中殿、後殿,兩側建廊廡配殿,山門外建倒座午樓一座。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廟始建於金、明清年代均有重修。[28]
羊頭山炎帝文化旅遊區
羊頭山炎帝文化旅遊區[29]
羊頭山炎帝文化旅遊區位於高平市神農鎮莊裡村,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活動的遺跡遺址在境內分布廣泛,是華夏農業文明的發源地,傳頌著「精衛填海」的神話故事,這里有炎帝居住過的羊頭山,有舉國無雙的明代「炎帝陵」石碑,炎帝行宮內的雕花石礎和正殿「西遊記」木雕圖案,為國內現存雕刻之精品。[29]
遊仙寺
遊仙寺位於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遊仙山麓,寺因山而得名,亦稱慈教寺。坐北向南,共有三進院落。從中軸線前端起,前為山門和春秋樓,面闊五間,東西各有翼樓五間。進山門入寺,迎面為毗盧殿,俗稱前殿。其後為中殿,左右各有配殿三間。中殿之後拾階而上,入後院,有七佛殿(俗稱後殿)五間,東西配殿五間。2001年5月26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
金峰寺
金峰寺[31]
金峰寺位於高平市西北山東麓,寺坐西面東,依山勢而建,現存有元、明、清建築,四進院落,中軸線上山門、前殿、中殿、後殿,中殿為元代建築,三間見方,歇山式屋頂,寺內西閣之上,有座彌勒佛金裝塑像,每當皓月東升,正好對准佛爺鼓肚,實為奇觀。寺外清潭,月影照人,清澈可觀,舊時被稱為高平八景之一的「金峰夜月」即指此而言。
C. 高平市美景有哪些
1、定林寺位於高平市城東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這里山巒疊翠,松柏環繞,風光秀麗。向東可達開化寺,西與遊仙寺毗鄰,北與七佛頂相連,南眺三峻廟、祁貢墳。寺居山之陽,寺側有定林泉,常年不涸,寺名即由此而得。定林寺建築規模宏大,坐北面南,四進院落,寺東有上下兩個偏院,創建年代不詳,至遲在唐代已有此寺。在其中軸線上分列為山門、雷音殿、七佛殿。宋、金、元、明、清各代,屢有增修。現存建築有山門、雷音殿、三佛殿、七佛殿、東西配殿、善法和羅漢二堂、止涓和問津二洞、禪堂偏院等。雷音殿、東西配殿為元代建築,其餘皆為明清遺物。雷音殿古樸雄偉,精巧秀麗。寺區周圍有鑼鼓洞、迎客松、跑馬坪、瘟神洞、磨磨石等自然景觀。定林寺西南的小大狼山,相傳長平之戰時,廉頗曾在此屯兵抗禦秦軍,現廉頗屯遺址尚存。從此處登山,經跑馬坪、蝴蝶廟、貫甲頂、小松林,到七佛山頂,一路可領略大自然的山水風光。許多遊人墨客到此游覽,都被那優美的風光陶醉,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篇。暑伏天「灑酒觀蝴蝶」,更是定林寺一大奇觀。每到暑伏天,遊人蜂擁而至,攜帶美酒,遍灑山頭,蝴蝶漫天飛舞,有幸者可看到碗口大小的珍稀蝴蝶 2、羊頭山炎帝陵位於高平市城東北17公里處的莊裡村,這里山川秀麗,風景優美,陵區周圍東、西、南三面溝壑縱橫,北面丘陵起伏,青山映翠。西望羊頭山,巍然挺拔,南眺丹河谷地,雲蒸霞蔚。晉長二級公路,由南而北,像一條美麗的玉帶,系在陵區之內。小東倉河涓涓地在腳下流淌,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就長眠於此。 莊裡村炎帝陵,俗稱「皇墳」。陵後有廟,謂之五穀廟。炎帝的陵墓,在軒轅氏黃帝時就已經有了,封參盧於潞,守其先塋,以奉神農之祀。五穀廟創建年代不詳,最遲在宋代時早已有之。該廟坐北面南,建築規模宏大,周有城牆,分為上下兩院,在其中軸線上,分列為舞台、獻台、山門、南道、正殿。原來廟院內碑石林立,約有四五十通碑。現僅存正殿五間,東西廂房十幾間。在東廂房的後牆上,有「炎帝陵」石碑一通,是明萬曆三十九年(1161)申道統所立。「炎帝陵」石碑的後面有一個甬道(現已封住),可通墓穴,墓內有盞萬年燈,常年不熄。 羊頭山是炎帝神農氏嘗五穀之地,現羊頭山上神農城、神農泉、五穀畦、神農廟等遺址遺跡尚存。有關炎帝神農氏的民間傳說更是豐富多彩。除莊裡炎帝陵是專門祭禮炎帝外,本地還有許多祭祀炎帝的廟宇,如故關的炎帝行宮,下台的炎帝中廟,市城東關的炎帝下廟,邢村的炎帝廟,永錄的炎帝廟等,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三十餘處。 炎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是中華第一大帝,是農業之神,醫葯之神,史稱農皇。莊裡村炎帝陵是我們炎黃子孫尋根問祖,謁陵掃墓的神聖之地,是中華第一陵。 3、金峰寺位於高平市西北山東麓,寺坐西面東,依山勢而建。寺院創建年代不詳。現存有元、明、清建築,四進院落,中軸線上山門、前殿、中殿、後殿,中殿為元代建築,三間見方,歇山式屋頂,寺內西閣之上,有座彌勒佛金裝塑像,每當皓月東升,正好對准佛爺鼓肚,實為奇觀。寺外清潭,月影照人,清澈可觀,舊時被稱為高平八景之一的「金峰夜月」即指此而言。為高平縣三大寺廟之一。寺內院落層疊,樓閣相連,古木參天。大雄寶殿金碧輝煌,佛雕塑像栩栩如生。殿前牌匾、碑碣、書撰皆出自名流之手,藝術價值很高。為山西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九九七年,為開發高平旅遊業,市政府確定,以金峰寺為主體,建設西山公園並列為市政府八項建設工程之一。投資幾百萬元,經過兩年的建設,對金峰寺進行了全面維修,並增建了許多景點。目前,金峰寺面貌煥然一新,室內增設了許多塑像,院內整潔秀麗。現住有僧人20餘名,來往遊人絡繹不絕。 4、大糧山景區位於高平市米山鎮,北倚七佛山,東接定林寺,南臨曲坪線,西望高速路,距市區1公里。長平之戰時,這里曾是趙軍的指揮中心、瞭望台、糧倉等所在地。趙將廉頗在此駐扎兩年之久,演繹了以沙代糧、蒙騙秦軍的歷史故事。為了紀念廉頗老將,當地群眾於明朝嘉靖年間修建了廉頗廟,後廟宇毀於歷代戰火。「大糧積雪」為高平八大景之一,聞名遐邇。 5、遊仙寺位於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遊仙山麓,山勢優美,林木蔥郁,寺居山峪,清靜幽雅。規模宏大,周設群芳套院,山門壯麗,崇樓傑閣,三進院,設前殿、中殿和七佛殿,兩廂有配殿、廂房和廊廡。創建於北宋淳化年間(990-994),金元明清屢有增修,現存前殿,仍是北宋原物。三間見方,單檐歇山,前後檐皆裝木靈花扇一堂。斗拱爽朗,用材碩大,梁架徹上露明造。中殿金代建,五開間懸山式,六架椽屋,梁架規整,結構牢固,穩健莊重,此寺為宋金木構建築中的佳作,寺外東山坡有八角七級磚落一座,是元至元七年(1290年)所築。
D. 九月二十七日晉城免門票的景點有哪些旅遊景點免費
如果辦理了山西旅遊年卡全國暢游卡,柳氏民居、珏山、王莽嶺3個景區免門票。
美麗中國山西旅遊年卡全國暢游卡,含全國655個城市5A、4A、3A級景區和免門票景區多達3800多家,各類景區還在不斷增加升級中。山西旅遊一卡通的免門票旅遊景點主要59個,包含太原市、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陽泉市、呂梁市、晉中市、長治市、晉城市、臨汾市、運城市等城市群免票景區,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22個,3A級景區37個,主題公園1個,豪華景區8個。
E. 高平大糧山是免費旅遊景點嗎
聽說現在收開門票了,不過我也不確定……
F. 晉城市高平好玩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晉城市高平好玩的旅遊景點,有羊頭山炎帝陵
G. 山西高平市一日游景點攻略
長平古戰場,炎帝陵。
H. 山西旅遊景點免費開放2020
1、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餘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築藝術博物館。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4A級景區。
2、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為兩省共有旅遊景區。南距陝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
3、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於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始建於1756年,整個院落呈雙「喜」字形,分為6個大院,內套20個小院,313間房屋,建築面積4175平方米,三面臨街,四周是高達10餘米的全封閉青磚牆,大門為城門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傳統民居建築風格的古宅。
4、平遙古城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平遙古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平遙古城被世界紀錄協會評為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
5、汾酒文化景區
汾酒文化景區,位於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鎮。汾酒是我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素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後余香、回味悠長而著稱,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
I. 關於高平的旅遊景點寫一篇作文100
高平 羊頭山
在高平、長子、長治三縣交界處,山巔有兩座石雕方形塔,塔側石雕伏羊佛龕造像,頭尾清晰,由此山狀為羊頭,故名。
羊頭山梵剎,名曰清化寺,據記載始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四七七——四九九年),原名定國寺,北齊時改名宏福寺,隋末寺廢,唐武則天天授二年(六九一年)重建,並改額清化。
今清化寺建築已不存,尚留石佛三尊、明碑一通和殿堂遺址,但寺周北魏至隋唐時期窟龕造像和石塔仍依然如故。
羊頭山石窟位於山西省高平、長子、長治三縣交界處,山巔有兩座石雕方形塔,塔側石雕伏羊佛龕造像,頭尾清晰,由此山狀為羊頭,故名 羊頭山梵剎,名曰清化寺,據記載始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四七七——四九九年),原名定國寺,北齊時改名宏福寺,隋末寺廢,唐武則天天授二年(六九一年)重建,並改額清化.
今清化寺建築已不存,尚留石佛三尊、明碑一通和殿堂遺址,但寺周北魏至隋唐時期窟龕造像和石塔仍依然如故。
羊頭山正面高峰凸起,左右山脈前伸,形如箕掌,石刻造像即分布於其間。
羊頭山石刻造像和石塔,是羊頭山歷史遺物中的精華所在。
它的分布,有的在山巔,有的在山腰,有的為窟,有的為龕,原有規模及順序已不可考,現狀可分為九區。較大窟龕二十二個,小型佛龕八十多個,窟洞平面多為方形。
還有千佛碑一通,皆魏至唐物。山巔山腰雕石塔六座,唐制,高度4─6米不等,平面方圓兩種,高者七層,密檐式,低者兩層,樓閣式,形制古樸,手法簡潔,為他處所少見。
主峰極頂列為首區,有石塔兩座,佛龕一區,龕為三塊巨石疊成,下為卧羊,中為佛龕,上為瓦隴式屋頂,龕內內置一佛二菩薩,佛像結跏而坐,面型衣飾皆屬北魏風格。
J. 山西高平有哪些旅遊景點
1、定林寺位於高平市城東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這里山巒疊翠,松柏環繞,風光秀麗。向東可達開化寺,西與遊仙寺毗鄰,北與七佛頂相連,南眺三峻廟、祁貢墳。寺居山之陽,寺側有定林泉,常年不涸,寺名即由此而得。定林寺建築規模宏大,坐北面南,四進院落,寺東有上下兩個偏院,創建年代不詳,至遲在唐代已有此寺。在其中軸線上分列為山門、雷音殿、七佛殿。宋、金、元、明、清各代,屢有增修。現存建築有山門、雷音殿、三佛殿、七佛殿、東西配殿、善法和羅漢二堂、止涓和問津二洞、禪堂偏院等。雷音殿、東西配殿為元代建築,其餘皆為明清遺物。雷音殿古樸雄偉,精巧秀麗。寺區周圍有鑼鼓洞、迎客松、跑馬坪、瘟神洞、磨磨石等自然景觀。定林寺西南的小大狼山,相傳長平之戰時,廉頗曾在此屯兵抗禦秦軍,現廉頗屯遺址尚存。從此處登山,經跑馬坪、蝴蝶廟、貫甲頂、小松林,到七佛山頂,一路可領略大自然的山水風光。許多遊人墨客到此游覽,都被那優美的風光陶醉,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篇。暑伏天「灑酒觀蝴蝶」,更是定林寺一大奇觀。每到暑伏天,遊人蜂擁而至,攜帶美酒,遍灑山頭,蝴蝶漫天飛舞,有幸者可看到碗口大小的珍稀蝴蝶
2、羊頭山炎帝陵位於高平市城東北17公里處的莊裡村,這里山川秀麗,風景優美,陵區周圍東、西、南三面溝壑縱橫,北面丘陵起伏,青山映翠。西望羊頭山,巍然挺拔,南眺丹河谷地,雲蒸霞蔚。晉長二級公路,由南而北,像一條美麗的玉帶,系在陵區之內。小東倉河涓涓地在腳下流淌,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就長眠於此。 莊裡村炎帝陵,俗稱「皇墳」。陵後有廟,謂之五穀廟。炎帝的陵墓,在軒轅氏黃帝時就已經有了,封參盧於潞,守其先塋,以奉神農之祀。五穀廟創建年代不詳,最遲在宋代時早已有之。該廟坐北面南,建築規模宏大,周有城牆,分為上下兩院,在其中軸線上,分列為舞台、獻台、山門、南道、正殿。原來廟院內碑石林立,約有四五十通碑。現僅存正殿五間,東西廂房十幾間。在東廂房的後牆上,有「炎帝陵」石碑一通,是明萬曆三十九年(1161)申道統所立。「炎帝陵」石碑的後面有一個甬道(現已封住),可通墓穴,墓內有盞萬年燈,常年不熄。羊頭山是炎帝神農氏嘗五穀之地,現羊頭山上神農城、神農泉、五穀畦、神農廟等遺址遺跡尚存。有關炎帝神農氏的民間傳說更是豐富多彩。除莊裡炎帝陵是專門祭禮炎帝外,本地還有許多祭祀炎帝的廟宇,如故關的炎帝行宮,下台的炎帝中廟,市城東關的炎帝下廟,邢村的炎帝廟,永錄的炎帝廟等,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三十餘處。炎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是中華第一大帝,是農業之神,醫葯之神,史稱農皇。莊裡村炎帝陵是我們炎黃子孫尋根問祖,謁陵掃墓的神聖之地,是中華第一陵。
3、金峰寺位於高平市西北山東麓,寺坐西面東,依山勢而建。寺院創建年代不詳。現存有元、明、清建築,四進院落,中軸線上山門、前殿、中殿、後殿,中殿為元代建築,三間見方,歇山式屋頂,寺內西閣之上,有座彌勒佛金裝塑像,每當皓月東升,正好對准佛爺鼓肚,實為奇觀。寺外清潭,月影照人,清澈可觀,舊時被稱為高平八景之一的「金峰夜月」即指此而言。為高平縣三大寺廟之一。寺內院落層疊,樓閣相連,古木參天。大雄寶殿金碧輝煌,佛雕塑像栩栩如生。殿前牌匾、碑碣、書撰皆出自名流之手,藝術價值很高。為山西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七年,為開發高平旅遊業,市政府確定,以金峰寺為主體,建設西山公園並列為市政府八項建設工程之一。投資幾百萬元,經過兩年的建設,對金峰寺進行了全面維修,並增建了許多景點。目前,金峰寺面貌煥然一新,室內增設了許多塑像,院內整潔秀麗。現住有僧人20餘名,來往遊人絡繹不絕。
4、大糧山景區位於高平市米山鎮,北倚七佛山,東接定林寺,南臨曲坪線,西望高速路,距市區1公里。長平之戰時,這里曾是趙軍的指揮中心、瞭望台、糧倉等所在地。趙將廉頗在此駐扎兩年之久,演繹了以沙代糧、蒙騙秦軍的歷史故事。為了紀念廉頗老將,當地群眾於明朝嘉靖年間修建了廉頗廟,後廟宇毀於歷代戰火。「大糧積雪」為高平八大景之一,聞名遐邇。
5、遊仙寺位於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遊仙山麓,山勢優美,林木蔥郁,寺居山峪,清靜幽雅。規模宏大,周設群芳套院,山門壯麗,崇樓傑閣,三進院,設前殿、中殿和七佛殿,兩廂有配殿、廂房和廊廡。創建於北宋淳化年間(990-994),金元明清屢有增修,現存前殿,仍是北宋原物。三間見方,單檐歇山,前後檐皆裝木靈花扇一堂。斗拱爽朗,用材碩大,梁架徹上露明造。中殿金代建,五開間懸山式,六架椽屋,梁架規整,結構牢固,穩健莊重,此寺為宋金木構建築中的佳作,寺外東山坡有八角七級磚落一座,是元至元七年(1290年)所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