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旅遊景點作文
Ⅰ 寫去旅遊景點總分總的作文600字
你一定聽說過西湖吧,那裡環境優美,景色怡人,位於我國素有"人間天堂"美稱的杭州.
國慶節的第一天,媽媽和我就乘著飛機,飄過白雲,很快來到了杭州.杭州的大街上處處綠樹成陰,鮮花盛開,一路上讓我們贊不絕口.
我們住的酒店就在西湖邊上,從酒店的餐廳向遠處眺望,西湖三面環山,一面緊挨著市區,西湖就像一塊碧玉鑲嵌在群山之中,湖中三島,正前方的蘇堤,左前方的雷峰塔等景觀盡收眼底.聽媽媽講,西湖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水面面積達5.66平方公里.
放下行李,我們一家步行來到西湖,陣陣的桂花清香迎面撲來,我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在柳樹成陰的小道上歡快的蹦著跳著.很快我們租了一條小船,船夫輕快地搖著雙漿,小船慢慢地向湖中心劃去.
我們向著湖中三島中最大的島嶼——三潭印月劃去.不一會,我們就看到湖面有三個高出水面2米多的石潭.船夫是一位身體健壯的叔叔,他熱情地給我們講解,說:"古時候,每逢中秋,古人就在潭內點上一支大大的蠟燭,水裡就能倒映出30個月亮".你知道為什麼嗎
原來三個潭的每個潭上都有5個圓孔,晚上,蠟燭亮著,5個孔就亮了起來,三個潭就有15個亮點,再加上水中的倒映,就有30個月亮,天上水中各1個,就是32個,再加上心中1個,便有了32個月亮.
船夫還告訴我們每到中秋節這一天,湖面船來船往,人們圍著三潭嬉戲,彈唱,熱鬧非凡.當他說到這時,我不由得想起一首古詩:"明月生蒼海,三潭處處明;夜船歌舞處,人在鏡中行."
正想到這兒,突然,一隻水鷺從天上飛下,很迅速地叼起一條魚,在一個石潭邊稍微停一下,便向南邊飛去.我趕快拿起像機,把這難得的瞬間給拍了下來.也就在這時,幾百隻燕子成群結隊地在空中盤旋,它們擺成各種各樣的方陣,壯觀極了.
啊!西湖精緻秀美的景觀與大自然的樂趣和諧統一,交相輝映,真可謂"淡妝濃抹總相宜,古今難畫亦難詩"啊!
Ⅱ 寫一篇家鄉景點的作文
篇一:家鄉風景
清晨,人們迎著艷陽,騎著車子,嘴裡哼著小歌,自由自在地去工作,買賣。瞧,有一條「龍」在健身,原來是人們在跑步,有的是身強體壯的青年,有的是白發蒼蒼的老人們,還有可愛的學生們,路旁的樹也為他們招手。
中午,正是每家每戶的煙囪冒出許多煙,成了一道風景線。
午餐過後,農民真是忙的不可開交。他們又扛起鋤頭,走向田野,開始工作了。從高處一看,就像個稻草人。
到了清明節的時候,山也不再寂寞。人們紛紛地爬上山,上山的人已經是摩肩接踵了。遠遠望去,猶如一條「龍」在山上巡邏,保護著每座山。
天漸漸暗了,「那龍」也漸漸下山。瞧,那邊有位臉布滿皺紋的老人家,旁邊有位步伐矯健的青年攙扶著……「那龍」也隨著時間地流逝沖淡了!
家鄉的風景就是不經人意的,不過,有了人們的參與,家鄉每到風景都會鑲上「亮麗」的色彩!
篇二:家鄉風景美如畫-美麗的天成岩
景區內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呈連綿起伏、層巒疊嶂的丹霞地貌。擁有數以千計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態,栩栩如生。雞冠山雄偉挺拔、田螺峰獨然挺立、天馬騰雲駕霧、獅子峰張嘴長嘯、巨龜岩怡然自得、姐妹峰婷婷相立、依依相偎,還有雙獅戀、猴王峰、天榜、馬鞍峰、 巨舟峰、鴛鴦一線天、老鷹崖、古塔峰、壽星岩、天筍峰、雙馬峰、五鍾山、五虎朝獅、聖人唇、海龜石、小天下第一關、仙人浴池等等,不勝枚舉。在其中賞其峰涌瀑,觀丹崖茂林, 聽松濤鳥語,游曲溪浪,攀登臨頂,覽千峰擁翠,秀麗的丹山碧水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錦溪九節水是橫穿景區腹地的一條動態帶狀水景,婉蜒穿行於群山之間流入金湖,形成九曲十八彎。此為景區之精華所在, 集「雄、奇、險、秀、幽」之大成。溪流全長8公里,水面寬1.5一10米,深淺不一,淺則十幾公分,最深處達6米,兩岸山崖植物繁茂,鬱郁蔥蔥,環境極其自然。整條溪水輾轉於岩體裂隙巷谷之間,河谷郁閉縱深,兩岩多絕壁對峙,奇峰相間,峰迴溪轉。河谷呈「曠型,急流淺灘與平靜深潭交替相間。泛竹筏漂流,或穿梭谷底,或激流淺灘,時而游弋地縫,時而飄忽林間。鳥唱蟲鳴,花草芳馨。空氣清新、沁人肺腑,既能讓人體味「小家碧玉」的溫婉,又能讓人感觸驚濤裂岸的盪氣回腸。
景區境內植被茂密復雜,林相保持較好, 生物資源豐富,昆蟲種類繁多。其中長葉榧、江南油杉、沉水樟、紅豆樹、香果樹等8種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樹種,擁有具有欣賞和開發價值的觀賞植物275種。 區內有數十種哺乳動物、百餘種鳥類,728種昆蟲,宛如一個天然的動物樂園。
Ⅲ 寫1篇旅遊景點的作文
描寫公園的的好句好段
我上幼兒園時,最愛去的地方就是潘天壽公園。
那裡春天時,鮮花綻放,土地上冒出了幾棵綠芽,還不時有幾只膽大淘氣的麻雀來湊熱鬧。孩子們在挺拔的樹苗旁玩耍,愉快極了。
夏天時,人們穿著背心,手裡拿著一根冰棍在廣場上散步。孩子們有的拿著棒冰,喊著「好熱啊!」。有的在樓梯的扶手上滑滑梯。有的在運動器材上活動,快樂極了。還有的在打羽毛球,踢足球,打籃球。真是熱鬧非凡呀!樹,比平時顯得更綠了。路旁的幾棵大樹舒展著枝葉,「沙沙」的聲音響著,好像在說:「來吧,來吧,來我這兒乘涼吧!」
深秋即將來臨時,早晨時常常可以見到老人們的身影。他們有的在練太極拳,她們則扭著扭著地跳扇子舞。清晨時,幾朵花的花瓣上還帶有幾滴晶瑩的露珠。樹和花有的生命力不強,已經落葉了。有的樹葉子已經枯黃,慢慢地脫離樹枝,落到了地上。
冬天,北風呼嘯,狂風無情地吹打著光禿禿的樹,幾棵樹呆立在那兒,廣場上只有幾個大人,一些小孩。有時大雪紛飛,像是冬姑娘給大地媽媽彈制的棉被。這時正是孩子們玩耍的好時機。他們有的將雪球扔向對方,有的正拿著胡蘿卜、橡皮准備堆一個又大又圓的雪人。還有的正在堆雪,可能想堆一座雪山吧!
潘天壽廣場一年四季都是那麼美麗,可愛,我喜歡!
啊!我愛春天!
鬱金香王國——太子灣
在這個陽光明媚,春色撩人的日子裡,我和媽媽一齊去被譽有「鬱金香王國」美譽的太子灣去遊玩。
來到公園大門,只見兩旁都是蒼翠挺拔,鬱郁蔥蔥的樹木,似乎它們能把天空給遮起來。道路兩旁,四周,全被鮮花簇擁著。走進太子灣的中心,周圍滿是鬱金香,紅的,粉的,黃的,橙的……顏色各異,千姿百態。從遠處望去,彷彿這些鬱金香是一個龐大的營隊,它們站在一塊肥沃的土地上,整整齊齊地排著隊伍。一株株鬱金香在風媽媽的懷抱中搖曳,彷彿在給大自然跳著優美的舞蹈。鬱金香上,蝴蝶,蜜蜂,全都聚攏了,似乎在享受著春天帶給它們的希望。
走進太子灣里的小徑上,在感受春天芬芳的氣息的同時,還可以觀賞兩旁的櫻花樹。櫻花,小而潔白,它們張著一張張粉撲撲的小臉,微笑著。一陣微風吹過,櫻花的花瓣就隨風飄落下來,飄在你的頭發上,飄進你的袖管里……這種感覺還真別有一番詩意呢!
穿過小徑,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茵茵的草坪。草坪上,還有三處「生態角」。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名為『文化之旅』——的生態角了。這是一個由植物、水平台、水景的多樣組合的休閑式庭院,給人一種自然,舒適的歐陸風情的體驗:在芭蕉樹樹葉的襯托下,潔白的護欄顯得格外的引人注目。在護欄的前面,是一塊地面,上面鋪著淺棕色的地板。在地面上,放著一張玻璃茶幾,上面還放著一隻晶瑩剔透的玻璃魚缸,在陽光的照射下,玻璃魚缸顯得格外漂亮。茶幾兩旁放著兩張天藍色的躺椅,前方的花壇中植滿了奇花異草。這種庭院,在我看來簡直就是人間天堂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們的行程即將結束,但在我的記憶中,永不消失的是我對這次愉快的鬱金香文化之旅的感受。
公園的四圍,是一溜大理石的擋土牆。說是牆,也不過是半尺寬,一尺多高。既然不收門票,也無賊可防。更多的時候,倒成了行人歇息的好去處。
護牆的內側,是幾道波浪形的花圃。紫紅,碧綠,鵝黃,層層疊疊,交錯生輝,煞是好看。
被花圃擁抱的,是幾條彎彎曲曲的青石小道,以無爭的清閑伸向遠方。小道的兩旁,有幾尊三峽石,圖文並茂,敘說著歐陽修「母教開蒙、學碑初舉、洛陽結友、貶官夷陵、名動天下、為國薦賢」的生平往事。
公園最有特色的是那藏青色的大理石廣場,方方正正的,光亮照人。廣場築有兩排約一米高的弧行石牆,上用行草雕刻著歐陽修的夷陵山水詩《九詠》。常見晨光暮靄中,有鶴發老者,手握兩尺來長的毛筆,沾水為墨,揮毫自如,蘇醒著心底那段古老的知覺。行人若是路過,寧願繞道而行,也不肯踐字而行,惟恐有辱斯文,褻瀆聖觀。
回想起來,那公園我也曾多次穿行路過,卻不曾靜心歇息。只是有一次,和人約定了在公園談一項投資。許是公園也覺得銅臭味大煞風景,總之,那項投資竟是不知所終。
Ⅳ 寫一篇車門溝旅遊景點的作文
天山,我神往的山,那雄渾峭拔的山峰,那鬱郁蔥蔥的森林,都曾在我夢中多次重現。尤其是那天山博格達峰下明珠般的天池,那在池畔綠茵茵的草地上拾果皮的小姑娘,更引起我思念天山,思念天池的一片心……那是兩年前,我還在新疆讀書的時候,爸爸帶我去游覽天山環抱中的天池,天池是鑲在天山中的翡翠。當我們乘坐的汽車駛過一段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穿過一個幽深的峽谷,來到天池的池畔時,一切都令人感到那樣新奇。山,綠寶石般的山,形如一隻卧虎,林木參天的樹林,宛如一支龐大的樂隊,在「風」的指揮下,奏出了那「嘩啦啦」的山林交響曲;水,碧綠的天池水,平靜得像一面明鏡。我面對神秘的湖水,展開了想像的翅膀。這天池是王母娘娘的洗腳盆?是傳說中降妖除怪的神鏡?是山林仙人的寶貝腰帶?如若不是,它怎麼那樣清,清得可以看見池底的卵石;又怎麼那樣靜,靜得使人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啊!天池的山水,它足以讓人「醉」了……「人人沒有煩惱,無憂無慮樂陶陶……」一陣歡快的歌聲,打斷了我的自醉。我發現前方來了一位活潑可愛的當地人打扮的小姑娘。我倆交談了幾句,便一見如故,搭著肩向天池瀑布走去。來到了天池瀑布,我完全被它的美姿所吸引了。瞧,那瀑布像一條白練從天而降,濺得銀珠四散,飛沫滿天。這不正像李白詩中所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麗景象嗎?如果你稍微抬頭瞧,那朦朦的水點,就濺到你的眼睛裡。走近一步,你的衣褲便被打得半濕,讓你覺得渾身上下舒服透了!瀑布下有一泓清泉,在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那水底的石頭清晰可見,有的形若孫悟空,有的貌似大螃蟹,真是千姿百態,美不勝收。「你想什麼呢?」小姑娘忽然問我。我笑了笑沒回答。突然,她像發現什麼似的從石頭上起來,飛快地向前跑去。我追到她的跟前,才發現她的「秘密」。原來,在綠茵茵的草地上有一堆水果皮,她正跪在那兒拾呢!」你干嗎拾這個?」「你看,這是旅遊勝地,怎麼能弄臟呢?」幾句話說得我心悅誠服。我也蹲下去,跟她一起拾起來。拾完果皮,我們依依不捨地分別了。望著她遠去的背影,我領悟道:「天池山秀水美,而這里人們的心靈,比天池更美」……【簡評】讀完這篇文章,給人突出的感覺是美,美不勝收。文章層次清晰。既從「我」的足跡所至,視覺所攝的先後有次序地展開,又由淺入深,由景到人縱深發展。由景及人,讓景物美與人的心靈美自然交融。小作者先多角度地描繪了天池的位置、色彩、境界;再從色彩、形態描摹池畔山的神韻;然後寫山的靜態、動態;准確的形容與比喻,使文筆簡扼而形象。描繪天池的水,除從正面寫它的「綠」與「靜」外,又運用一組排比設問句,把水的美,美得令人心醉的意境勾勒得既生動又富有浪漫色彩。寫天池瀑布,除正面描摹瀑布的美姿外,還著重從小姑娘拾地上的水果皮以維護旅遊勝地之美的細節,頌揚了小姑娘的美好心靈。天池之美襯託了小姑娘的美好心靈,小姑娘的美好心靈為天池之美增輝,景物與人物之美交相輝映,使美的內涵更深刻豐富。
Ⅳ 寫著名的旅遊景點作文
今天,爸爸帶我到石林旅遊。我非常高興!
早晨,我和爸爸早早起來,叫了一輛計程車,從昆明去石林。剛出發時,天下著大雨。我一想,糟了!怎麼下起雨來了。可是,到半路上,雨就慢慢地停了。又過了一會兒,太陽也出來了。雨後的空氣格外清新,青山也顯得分外明媚。我一下子高興起來了。
到了石林,我們請了一位少數民族導游當向導。導游先帶我們去大石林玩。導游說:「石林的石頭非常美麗」。我們來到一個平靜的湖邊。湖水十分清澈。湖邊長了許多高大的樹,有綠的,有紅的,也有黃的。樹影倒映在湖面上,像一幅畫,非常漂亮。爸爸說:「我們在這里拍張照」,於是,我們就停下來拍照。拍完照,導游帶我們來到了一個非常壯觀的地方。那裡直立著許多高高的石頭,很像樹林。我恍然大悟,原來人們為什麼把它叫石林,是因為這里的石頭長得像樹林。爸爸租了一件少數民族的衣服給我穿上,我肩上還扛著一把劍。導游說我像個少數民族的阿黑哥。爸爸又給我拍了一張照片。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一個石洞,石洞上,長著一塊很奇特的石頭,形狀很像一隻烏龜。導游說,這是烏龜石,摸一摸,人會長命百歲。於是我們都摸了摸這塊石頭。經過這個石頭,前面是一塊較開闊的地方,路邊長了許多紅果子,在陽光照耀下,十分鮮艷。導游說:「這是我們少數民族火把節的禮物。肚子餓了,還可以拿來吃」。
又走了一會,我們來到了一塊很大的草坪,導游告訴我們:「這里已經是小石林了」,小石林的石頭沒有大石林長得高,長得大,但是很有特點。其中有兩塊石頭,一高,一低。高的像一個父親,低得像一個小孩,好像是父親在教育自己的小孩。過了一會,我們又看到一塊奇特的景觀。一個大石頭上放著一小塊小石頭,這塊小石頭很像一隻小狗,頭朝著天在汪汪地叫。又過了一會,我們又來到一個小湖邊。這里圍著很多人在觀看湖對面那塊高高細細的石頭。導游說:「那塊石頭像一個美麗的少女,傳說是阿詩瑪的化身,所以有這么多的人在這里拍照」。
終於,我們游覽完了石林。我跟爸爸講:「這里的石頭真好看,我們在杭州看不到這樣的石頭。」
Ⅵ 寫一篇關於旅遊景點的作文
黃鶴樓游記
六年級 | 600字 | 敘事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這是詩人崔顥游黃鶴樓後留下的千古絕句。去年國慶節那天,我隨家人一起,有幸目睹了黃鶴樓的風采。
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懷著高興的心情來到了黃鶴樓。一下車,遠遠的就看見了黃鶴樓,紅的牆,紅的柱,紅的瓦,巍然聳立,樓的正中,寫著四個鎦金大字:三楚一樓。
我們走進黃鶴樓,只見一幅氣勢恢宏的壁畫映入眼簾。畫上飛來一隻仙鶴,駝著一位吹長笛的老神仙。這里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在黃鶴山上開了一個酒館,有一位道士每天都來喝酒。這一天,那個道士又來了,吃完飯後,他在牆壁上畫了一隻仙鶴,他一吹笛子,仙鶴就翩翩起舞。消息傳開後,人們紛紛前往觀看,因此酒館的生意特別火。過了幾天,道士又來了,他二話不說,吹了吹長笛,牆壁上畫的仙鶴竟然飛了出來,背著道士,一去不復返了。後來,那個開酒館的人就建下了這座黃鶴樓。
這幅畫畫得栩栩如生,我看得太入迷,別人說的話我都聽不見了。這時,媽媽大喊一聲:「映雪,快上來!」我被驚醒了。我們又到了黃鶴樓的二樓,大廳正面有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瑾撰寫的《黃鶴樓記》,上面記載著黃鶴樓經歷過的風風雨雨,他多次被損壞,又多次被修好。
我們一口氣沖上樓頂,遠處的美景盡收眼底:波濤滾滾的長江水從黃鶴樓旁流過,長江大橋像一條巨龍橫卧在眼前;長江對岸是龜山,山頂上龜山電視塔高聳入雲……
巍峨秀麗的黃鶴樓啊,真是人間仙境,你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流連忘返。
Ⅶ 介紹一處旅遊景點(作文)400字語文
日月星奇石
在新鄉萬仙山景區南坪,有一塊奇石,被稱為萬仙山鎮山之寶。今年五月去萬仙山旅遊,終於有幸見到了這塊傳說中的奇石。
日月星石石面長2.28米,最寬處1.28米,最厚處1.07米,外表像魚。魚本身就是一個吉祥的像征,讓人看上去就有喜慶的感覺。讓人奇怪的是石頭本身所形萬的日月星三光同輝的圖形。石頭外表是紅色,日月星的圖案是由白色的石頭鑲嵌而成。太陽的圖案在左下方,圓形,直徑較大。月亮的圖案在太陽的右邊,在整個石頭的正中央,呈月牙狀。星星圖案被月亮所包包圍,由56
個白色石英組成。三個圖案比例適中,就像是人畫出來的一樣。
太陽、月亮、星星是天上三個發光的物體,是吉祥的象徵。在這塊奇石中它們同時出現,而且是天然形萬成,不能不令人稱奇。有人寫詩稱贊道:「天有三寶日暮途窮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三寶齊聚在南坪」。
Ⅷ 寫著名的旅遊景點作文
一、按游覽的順序描寫景物。
寫作時,要在認真觀察和記憶游覽的景物的基礎上,按照見到景物的次序,來寫所看到的景物。這樣才能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於雜亂。觀察景物,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就是定點觀察。如站在公園某一角,對公園進行由遠及近的觀察。又如我們登上塔頂,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對塔下景物進行觀察。二就是移動觀察,它又叫移步換位法。就是隨著腳步的移動變換位置,一處一處地進行觀察。選好了觀察點,就是確定好了寫作的順序。
切忌:
一、游記作文不要寫成旅遊路線圖;
二、針對你游覽的某一地留下深刻印象的景點來作文;
三、必須考慮游記的順序,空間,時間,角度(遠到近);
四、描寫不必面面俱到,要懂得刪減枝葉;
五、選著留有深刻印象的點來做發揮,其中一定要有詳略,那幾個略寫哪幾個詳寫要想清楚;
六、注意歷史事物和歷史事件,傳說的巧妙結合,更能凸顯出遊覽的意義和文章的深度;
七、借景抒情的手法應該運用;
八、人文景觀的描寫中,環境烘托是必要的,選著恰當的景色進行烘托;
九、自然景觀的描寫中,修辭手法應該運用,但是不要落俗套,好好自己去用心感受,最好有些貼切的修辭創新。
來源:網路綜合 | 作者:佚名
Ⅸ 寫自己游覽過的一處景點作文400字
寫游記的作文 游記作文600字初二
游記,顧名思義,指記述游覽經歷的文章。以下是給大家提供的關於寫一篇寫游記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龜山,在徐州九里山的北面。遠遠望去, 它真像一隻大烏龜。號稱「中華一絕」的龜 山漢墓,就開鑿在這只「大烏龜」的肚子里。 步入南面的甬道,只見一束紅色的激光 從墓內直射出來。導游介紹說:「這條墓道 長56米,打鑿得非常直,用這束激光測定, 從道口到盡頭,幾乎不差毫釐。往北19米, 還有一條和他平行的通道,如果把兩條通道 同時向西沿長,要到1000千米以外的西 安才能相交呢!」我們聽了連聲贊嘆,真想 象不出兩千多年前,我們的先人是用什麼辦 法開鑿的。
穿過甬道,我們來到墓室。墓室共 15間,面積達700多平方米,幾乎掏空了 整個山體。馬廄、兵器庫、廚房、歌舞 廳、會客廳……一應俱全,完全是仿造 墓主人——楚王劉注生前居住的宮殿建 造的。最有趣的是劉注夫人墓室內的歌 舞廳。一根粗大的擎天矗立在大廳的中 央,拱形的屋頂上有許多凸起的小石包。 抬頭仰望,那屋頂宛如浩渺的夜空,而 那些小石包,就是散落在天空中的星星。
走進北甬道,導游讓我們注意石 壁下面的石槽。她說:「這是排水 溝,它和各個墓室相通,構成了一 個里高外低的排水系統。一到雨季, 滲進墓室內的水就會自動排出墓 外。」 龜山漢墓是我們先人用鏨子蘸著 汗水寫出來的一本書哇!我們又一 次贊嘆不已。
哈爾濱歸來也有段時間了。但一直懶的寫游記。也是因為被組胚考試耽擱了。
一直認為哈爾濱是一個很有特點的城市,歐式的風情、破落貴族般的大氣與憂郁、冰冷的 __氣質與東北豪放粗獷的合二為一、冰燈、雪雕、教堂、白樺、黃昏日光下條石壘成的甬道……無一不令我沉醉與著迷。但我不願意冬季前往,雖有世界第三大的冰雪節,這會也趕不上「哈爾濱夏季音樂節」、「哈爾濱啤酒節」等露天活動,大抵就是為了排遣假期吧。
Ⅹ 介紹一處旅遊景點(作文)400字語文
長城
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始建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長城全長一萬二千多里,橫跨北京、遼寧、天津、河北、山西、寧夏、甘肅等省市。始建於秦始皇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聯成萬里長城。經過歷代的增補修築,漢、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築。現在我們能看到的長城幾乎都是明代所建。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堪稱世界奇跡。歲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當您登上昔日長城的遺址,不僅能目睹逶迤於群山峻嶺之中的長城雄姿,還能領略到中華民族創造歷史的大智大勇。現存的長城為明朝所修築由渤海之山海關伸展到甘肅省之嘉峪關,長城平均高度為7.8米,平均底部闊6.5米,而頂部為5.8米。它每隔100米便設一座長方形石台作為瞭望之用。早在1961年就被國務院發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長城的精華,這里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達1015米,地勢險要,城關堅固。位於延慶縣境內, 距市中心70餘公里, 建於明代, 是明長城在北京地區的一個隘口,為明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瓮城有東西兩門,分別曰「居庸外鎮」和「北門鎖鑰」。因南通京城, 北達延慶,東去永寧、四海,西往宣化、大同,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這段長城由關隘、城牆、城台、烽燧四部分組成,沿山脊建築,隨山勢曲折起伏, 氣勢磅礴, 宛如一條巨龍奔騰飛舞於群山峻嶺之中。萬里長城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我國已在八達嶺建成中國長城博物館。
1988年,八達嶺萬里長城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 1991年,在全國名勝四十佳評選中,八達嶺名列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