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出國旅遊 » 4月日本富士山旅遊

4月日本富士山旅遊

發布時間: 2020-12-07 05:09:14

⑴ 日本的富士山是什麼火山

富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

富士山(日文假名:ふじさん,英文:Mount Fuji),是日本國內最高峰,日本重要國家象徵之一。橫跨靜岡縣和山梨縣的活火山,接近太平洋岸,東京西南方約80公里。

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譽為「聖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徵。作為日本的國家象徵之一,在全球享有盛譽。它也經常被稱作「芙蓉峰」或「富岳」以及「不二的高嶺」。自古以來,這座山的名字就經常在日本的傳統詩歌「和歌」中出現。日本詩人曾用「玉扇倒懸東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陽」等詩句贊美它。

富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處於休眠狀態,但地質學家仍然把它列入活火山之類。自781年有文字記載以來,共噴發了18次,最後一次噴發是在1707年,此後休眠至今。

2002年8月(日平成十四年),日本國土地理院重新測量富士山,為3775.63米。

2013年6月22日,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批准將日本富士山列《世界遺產名錄》,富士山從而成為日本的第17處世界遺產。

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是日本民族的象徵,被日本人民譽為「聖岳」。富士山位於本州中南部,東距東京約80千米,海拔3776米,山峰高聳入雲,山巔白雪皚皚。山體呈圓錐狀,似一把懸空倒掛的扇子,日本詩人曾用「玉扇倒懸東海天」 、「富士白雪映朝陽」等詩句贊美它。在富士山周圍100千米以內,人們可看到富士山美麗的錐形輪廓。自海拔2300米至山頂一帶,均為火山熔岩、火山砂所覆蓋。因此在這一地區,既無叢林又無泉水,登山道也不明顯,在沙礫中僅有彎彎曲曲的小道。在海拔2000米以下至山腳一帶,有廣闊的湖泊、瀑布、叢林,風景極為秀麗。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記載以來,富士山共噴發過18次,最後一次是1707年,此後變成休眠火山。由於火山口的噴發,山麓處形成無數山洞,千姿百態,十分迷人。有的山洞現仍有噴氣現象,有的則冷若冰霜。最美的富岳風穴內的洞壁上結滿鍾乳石似的冰柱,終年不化,通稱「萬年雪」,被視為罕見的奇觀,山頂上有大小兩個火山口。大火山口,直徑約800米、深200米。天氣晴朗時,從山頂可看到日出、雲海、影富士等大自然風光。坐落在頂峰上的聖廟-久須志神社、淺間神社也是遊客常到之地。富士山地區,春節櫻花盛開,夏季山風習習,秋季紅葉滿山,冬季白雪皚皚。山周圍各種植物多達2000餘種,為一天然植物園。每年7、8月間,日本人競相到此處登山。富士山北麓有富士五湖,從東而西為山中湖、河口湖、西湖、精進湖和木棲湖,以山中湖最大,,湖東南的忍野村,有通道、鏡池等八個池塘,總稱「忍野八海」,與山中湖相通。西湖岸邊有紅葉台、青木原樹海、鳴澤冰穴、足和天山等風景區。河口湖在五湖中交通最為方便,湖中有島,是五湖中唯一有島之湖,湖中反映的富士山倒影,被成為是富士山奇景之一。富士山不僅僅是自然奇觀,同時也是教徒崇敬的聖地。他們認為富士山是通向另一個世界的門戶。火山口被稱作神社。它在古老的日本宗教神道教中也是至關重要的。神道教的信徒們相信神靈存在在於岩石、樹木和其他自然物中。富士山的景色也有其美麗,具有常年不化的雪冠、錐形的山峰、優美勻稱的斜坡以及方圓約126千米的完美圓形基底。富士山突兀隆起在附近海平面之上。天氣晴朗的日子在80千米這外都能看到這的倩影。富士山是60多萬年以前逐漸形成的年輕火山。人們已知的噴發有18次,最後一次噴發發生在1707年,當時火山灰散落到了100千米之外的東京。不同色調的富士山。前景是山麓湖。漆成紅色的門廊通往山上的神社。山麓周長約125km(78英里),底部直徑約40~50km(25~30英里)。山頂的火山口地表直徑約500米(1,600英尺),深約250米(820英尺)。2002年8月(平成14年),經日本國土地理院重新測量後,為3775.67米,接近太平洋岸,東京西南方約80公里。

環繞鋸齒狀的火山口邊緣有「富士八峰」,即劍峰、白山嶽、久須志岳、大日岳、伊豆岳、成就岳、駒岳和三岳。富士山屬於富士火山帶,這個火山帶是從馬里亞納群島起,經伊豆群島、伊豆半島到達本州北部的一條火山鏈。

富士山下有稱為富士五湖的五座湖泊,那是攀登富士山的起點。

富士山山體高聳入雲,山巔白雪皚皚,放眼望去,好似一把懸空倒掛的扇子,因此也有「玉扇」之稱。

屹立在本州中南部的富士山是日本較高的山峰,山峰高聳入雲,山巔白雪皚皚。它被日本人民譽為「聖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徵。東距東京約80公里,跨靜岡、山梨兩縣,面積90餘平方公里。整個山體呈圓錐狀,一眼望去,恰似一把懸空倒掛的扇子,日本詩人曾用「玉扇倒懸東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陽」等詩句贊美它。四周有劍峰、白山嶽、久須志岳、大日岳、伊豆岳、成就岳、駒岳和三岳等「富士八峰」。

富士山作為日本的國家象徵之一,在全球享有盛譽。它也經常被稱作「芙蓉峰」或「富岳」以及「不二的高嶺」。自古以來,這座山的名字就經常在日本的傳統詩歌「和歌」中出現。

由於富士山的山頂被白雪覆蓋,遠處看來就像散發著銀色的光芒。因此,它被日本人稱作「聖山」。

富士名稱源於蝦夷語,現意為「永生」。原發音來自日本少數民族阿伊努族的語言,意思是「火之山」或「火神」。山體呈優美的圓錐形,聞名於世,是日本的神聖象徵。富士山是象徵著日本自然、歷史、現代的三大景點(富士山、京都、銀座)之一。

噴發歷史

距今大約1萬1千年前,古富士的山頂西側開始噴發出大量熔岩。這些熔岩形成了富士山主體的新富士。此後,古富士與新富士的山頂東西並列。約2500~2800年前,古富士的山頂部分由於風化作用,引起了大規模的山崩,最終只剩下新富士的山頂。

據估計,距今1萬1千年前到8千年前的3000年間,新富士山頂仍在不斷噴發出熔岩。此後,山頂部沒有新的噴發,但是長尾山和寶永山等側火山仍有斷斷續續的噴發活動。

史上關於噴發的文字記載有:公元800年~802年(日本延歷19~21年)的「延歷噴發」,以及864年(日本貞觀6年)的貞觀噴發,還有1707年的寶永大噴發,即富士山目前為止最後一次噴發。

1707年(日本寶永4年),富士山噴發的濃煙升到了大氣中的平流層,使富士山東南面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火山口,即寶永火山口。此次噴發使100多千米外的江戶(即今天的東京)都沉澱下了約4cm厚的火山灰,此後仍不斷觀測到火山性的地震和噴煙,而環繞富士山周圍的廣闊平原也一直有強烈的火山活動。

寶永山(ほうえいざん,Houeizan)是富士山周圍最顯眼的寄生火山錐,其形成於1707年(日本歷寶永四年)。位於富士山東南斜面,標高2693m。在寶永山的西側,有一巨大的火山口。在富士山域降下的雨雪,在地表下形成了地下水脈而湧出,主要有四個景點:忍野八海、白線瀑布、柿田川、涌玉池。

物種分布

山上有植物2000餘種,垂直分布明顯,海拔500m以下為亞熱帶常綠林,500~2000m為溫帶落葉闊葉林,2000~2600m為寒溫帶針葉林,2600m以上為高山矮曲林帶。山頂終年積雪。北麓5個堰塞湖(富士五湖:山中、河口、西、精進、本棲),映照著皚皚白雪 ,湖光山色,風景幽美,是日本的游覽勝地。辟有各種公園、科學館、博物館和各種游樂場所。山頂有巨大的火山口,直徑約800m,深約200m。

形成原因

作為日本自然美景的最重要象徵,富士山是距今約一萬年前,過去曾為島嶼的伊豆半島,由於地殼變動而與本州島激烈互撞擠壓時所隆起形成的山脈,是一座有史以來曾經記載過十幾次噴火紀錄的活火山。

山頂為直徑約八百米、深度二百米的火山口,據說在空中鳥瞰則有如一朵燦開的蓮花般美麗,不過那是極少數人才能有幸親身領會的另一種風貌。

山體呈圓錐狀,共噴發18次,最後一次噴發在1707年。雖然處於休眠狀態,但仍有噴氣現象。形成約有 1 萬年,是典型的層狀火山。基底為第三紀地層。第四紀初,火山熔岩沖破第三紀地層,噴發堆積形成山體,後經多次噴發,火山噴發物層層堆積,成為錐狀成層火山。

形成過程

富士山是典型的成層火山,從形狀上來說,屬於標準的錐狀火山,具有獨特的優美輪廓。至今為止,富士山在山體形成過程中,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先小御岳、小御岳,古富士,新富士

其中,先小御岳年代最為久遠,是在數十萬年前的更新代形成的火山。2004年4月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經過調查發現,在小御岳下發現了年代更為久遠的山體,這第四座山體被命名為「先小御岳」。

古富士是從8萬年前左右開始直到1萬5千年前左右持續噴發的火山灰等物質沉降後形成的,其高度接近標高3000m。據估計,富士山的山頂位於寶永火山口北側1~2km處。

⑵ 日本的城市,櫻花和富士山簡介

概況

日本國是亞洲東部太平洋上的一個群島國家。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同中國、朝鮮、俄羅斯相望,東臨太平洋。領土由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四個大島和3900多個小島組成,面積37. 7 7 萬平方千米。本州島是日本最重要的島嶼,面積22. 74萬多平方千米,約佔全國總面積的60%。海岸線總長將近3萬千米。

3—4世紀,日本成為統一的國家。古代日本與中國交往很多。12世紀末葉,農業發達。 絲綢、陶瓷等手工業以及水陸交通運輸發展迅速,並開展了對東南亞各地的海上貿易。1868年明治維新運動使日本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對外侵略,成為一個軍事的、封建的帝國主義國家。1894年對中國發動了「甲午戰爭」,侵佔了台灣和澎湖列島。1904年進行日俄戰爭。1910年侵佔朝鮮半島。後來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攫取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島嶼和在中國的特權。1931年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1941年12月發動太平洋戰爭。1945年8月15日,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20世紀50—70年代中期,日本經濟高速發展。1968年以後,國民生產總值超過西歐諸國,躍居世界前列。日本已成為世界上經濟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1972年9月29日同我國建交。

居民

城市人口佔76%。人口分布極不平衡,多數密集於各島沿海平原和沿河地帶,以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為中心的地區集中了全國人口的一半。人口稀少地區為北海道、山陰和四國部分地區,除北海道和北方領土有少數阿伊努人外,幾乎全是大和民族。大多數居民信神道和佛教。日語為國語,阿伊努人通用阿伊努語。外僑以朝鮮人和華僑為多。

自然環境

由於褶皺和斷層作用劇烈,加之外力作用的長期侵蝕切割,地形顯得十分破碎,海岸曲折多港灣。山地約佔全國面積的76%。北海道和本州北部的山脈多為南北走向,四國和本州南部的山脈成東西走向,兩者相匯於本州中部,稱「中央山結「,為全國地勢最高地區,其中有著名的富士山。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國最高峰。富士山最近一次爆發發生在1707年,現在仍有噴氣現象,其山體呈標准圓錐形,山頂終年積雪,有溫泉、瀑布,北有富士五湖,風景優美,日本人稱之為「聖岳」。平原僅佔全國面積24%,大多零星分布在大河的下游和沿海地區。全國最大而著名的平原是東京附近的關東平原,面積15770平方千米;其次是名古屋附近的濃尾平原,大阪、京都附近的畿內平原等。日本位於太平洋西岸火山地震帶,是一個多火山的國家,全境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佔1/3。地震頻繁,全國平均每天發生約四次,有「地震國」之稱。1923年9月1日的關東大地震,震毀東京房屋的73%和橫濱房屋的96%,死亡達15萬人。和火山活動有關的是全國溫泉遍布,共有溫泉約1200處。

河流短小,水量充沛,水勢湍急,水力資源豐富,但不利航行。其中以信濃川最長,長367千米;以利根川流域面積最大,為16840平方千米。湖泊較多,但多為小而深的火口湖,分布於高山上,濱海則有許多深度不大的瀉湖。全國最大的湖泊琵琶湖是構造湖,面積686平方千米,湖面海拔85米,最深103米。

日本群島四周臨海,除東北部海岸外,均被來自熱帶太平洋的暖流(黑潮)環繞,氣候受到海洋的調節,形成較為溫和濕潤的海洋性季風氣候,比大陸同緯度地區溫和,降水也較豐富,年平均降水量絕大部分地區為1000—2000毫米。夏季盛行東南風,東部沿海6—7月間陰雨連綿;冬季西北風由大陸經日本海吹來,天氣寒冷,北部多降雪。日本南北延伸約2400千米,各地氣候的差異很大,大致北緯35度以南屬季風型亞熱帶森林氣候;本州北部及北海道屬季風型溫帶針葉林氣候;其餘廣大地區屬季風型溫帶闊葉林氣候。位於中部的東京,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攝氏6 度,最熱月(8月)平均氣溫攝氏25度,年平均降水量1500多毫米。九州南部的鹿兒島,最冷月(l月)平均氣溫攝氏7度,最熱月(8月)平均氣溫攝氏27度,年平均降水量達2000毫米以上。北海道的札幌,最冷月(l月)平均氣溫在攝氏-6度以下,最熱月(8月)平均氣溫攝氏20度以上;根室年平均降水量為981毫米。每年8—10月間,日本西部和南部常遭台風襲擊,往往造成災害。

自然資源

地下資源種類繁多,但儲量少且分布零散。金屬礦僅銅的儲量較大,約1 0 0 萬噸,主要分布在四國北部、關東地方和九州北部。硫黃儲量8000萬噸。煤、鐵儲量較少,鐵礦石儲量約4 2 0 萬噸,較重要的鐵礦在本州東北部的釜石和北海道;九州的福岡縣和北海道的釧路、蘆別等地有煤礦,但不適於冶金和煉焦。近年在本州中部和西南部的一些地方發現鈾礦,在本州新瀉縣的阿賀近海發現油氣田。森林面積2 5 2 2 0 0 平方千米,約佔全國面積6 7 %,主要有杉樹、松樹、柏樹及山毛櫸屬、櫟屬林木等。南部多櫻樹,櫻花被視為日本的「國花」。由於暖流(黑潮)和寒流(親潮)在日本東北部沿海相匯,近海魚類豐富。水力蘊藏量約5 0 0 0 萬千瓦。日本是地熱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全國有水溫在攝氏9 0 度以上的高溫熱泉9 0 多處,大岳、松川、八丁等地建有地熱電站。

經濟概況

主要工業部門有電子、鋼鐵、汽車、電機、造船、石油化學、紡織等,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9 0 %。造船噸位長期位居世界首位,有「造船王國」之稱。紡織工業和電器電子工業在工業中佔有一定地位。工業臨海分布是日本經濟地理的一大特點,工業生產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區。從本州的東京灣到九州的北部是日本最重要的工業地帶,其中以東京區(東京—橫濱)、大阪區(大阪—神戶)、名古屋區和九州北部區為四個最重要的工業區。東京—橫濱工業區以造船、飛機製造、汽車製造、冶金、化學和輕工業最發達,首都東京是最大工業中心;近年來東京附近的千葉成了以鋼鐵工業為主的重工業中心。大阪—神戶工業區是全國最大紡織工業基地,化學、冶金、造船、機械製造等工業很發達。名古屋工業區歷來以麵粉、紡織、陶瓷等工業部門為主,現在新發展了汽車製造等工業。九州北部工業區是在本地煤炭資源的基礎上,進口礦石和廢鐵而發展起來的日本最早的鋼鐵工業基地,現在仍然是日本最大的鋼鐵產地,北九州的八幡是全國最大鋼鐵工業中心。橫須賀、神戶、長崎、大阪是主要造船工業中心。四國北部的別子以產銅聞名。北海道造紙工業發達。

日本農業用地面積狹小,農業生產集約化程度很高。主要農作物是稻子,稻田面積約佔全部耕地面積的一半。年產稻穀1 0 0 0 萬噸左右。小麥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區域,年產量約1 0 0 萬噸。其它有馬鈴薯、甘薯、蕎麥等。糧食自給不足。丘陵地區普遍種植桑和茶,茶葉為日本傳統輸出商品。海洋漁業發達,常年捕魚量在1 0 0 0 萬噸以上,位居世界前列,北海道的函館和本州的下關是最大的漁業基地。

主要貿易對象是美國、中東和亞洲。出口鋼鐵、機械、船隻、汽車、電視機、紡織品、魚產品等。絕大部分工業原料均依靠進口,鐵礦石、錳礦石、銅、鉛、鋅、鋁、鎳、煤、原油等九項最重要的工業原料對進口的依靠程度超過5 0 %,其中原油、鐵礦石、鋁、鎳等幾乎全部依靠進口。此外,還進口廢鋼鐵、羊毛、小麥、糖及其它工業原料。

交通運輸發達,已形成了以海運為主的海陸空密切結合的現代化交通運輸體系。擁有強大的船隊,與世界各地有航線相通。橫濱、神戶、東京、大阪、北九州、名古屋是重要港口。

重要城市

東京:首都。位於關東平原南端,東京灣的西北岸,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工業以印刷、橡膠製品、皮革製品、精密儀器等最發達。對外貿易多經橫濱。

大阪:日本第二大城市。為大阪工業區的核心,以機器、化學工業為主,造船、石油化學工業也很發達。附近有衛星城1 0 余座。

名古屋:工業發達,年產值僅次於東京和大阪。毛紡織和陶瓷工業居全國首位。

橫濱:日本最大海港之一,是東京的外港。對外貿易額約佔全國1 /4 。

京都:日本的故都和著名的文化、游覽和工業城市。以出產絲織品、藝術陶瓷器及其它手工藝品著名。

神戶:是日本最大海港之一,是大阪的外港。對外貿易額約佔全國3 /1 0 。工業以造船為主。

北九州:扼下關海峽,由門司、八幡、小倉、若松、戶(火田)等市鎮合並而成,為九州北部重要的工業區和交通中心,門司有海底隧道(長3 4 9 0 米)與對岸下關相通。

橫須賀:位於東京灣西南岸的三浦半島,扼東京灣口。工業以船艦製造為主,還有機械製造、食品加工等。

札幌:北海道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鐵路樞紐。工業以食品加工和印刷為主。城西3 5 千米的小樽為其外港。

其它

重要節日:國慶日1 2 月2 3 日。建國紀念日(紀元節,日本紀元的開始)2 月1 1 日。櫻花節3 - 4 月。

與我國建交日:1 9 7 2 年9 月2 9 日。

貨幣:日元。

時差:比格林尼治時間早9 小時;比北京時間早1 小時。

國花:櫻花。

國鳥:綠雉。

國名釋義:日出之國。

譽稱:櫻花之國(櫻花有3 0 0 多個品種)、火山地震之邦(有2 0 0 多座火山,活火山佔1 / 4 )。

民俗:傳統服裝為和服。

日本旅遊有哪些熱門景點

1.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也是日本民族的象徵,被日本人民譽為「聖岳」.富士山位於本州中南部,東距東京80千米,面積90.76平方千米,海拔3776米,山峰高聳入雲,山巔白雪皚皚.山體呈圓錐狀,似一把懸空倒掛的扇子,日本詩人曾寫下"玉扇倒掛東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陽"等詩句來贊美它.自日本有文字記載以來,富士山共噴發過18次,最後一次是在1707年,此後它就變成了休眠火山。
2.東京塔:東京塔是日本最高的一座鐵塔,位於東京市內,於1958年建成. 它是仿造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建造而成的,高333米,是東京的最高點.塔身為棱錐體,有黃,白兩種顏色,鮮艷奪目.塔內有水族館,餐廳,商店,咖啡廳等設施,塔上還有兩個高達150米和250米的?望台.站在這里,東京市的景緻盡收眼底.
3.金閣寺:原為大臣西園寺恭經的別墅,修建於14世紀,後歸幕府將軍足利義滿所有,並進行了大規模的翻修和擴建。它高達三層,第二和第三層的外牆用金箔貼成,遠遠望去,金光閃閃,所以叫做「金閣寺」.在它的塔頂尾部裝飾著一隻金銅合鑄的鳳凰,更為這座建築平添了幾分美麗.寺前是以鏡湖池為中心的庭園,身影華麗的金閣倒映在鏡湖池中,寧靜優雅,別有一番景緻,堪稱京都的代表性景觀。
4.銀閣寺:銀閣寺位於京都東山山麓,1482年由足利義滿的孫子足利義政按金閣寺的造型修建.銀閣寺以清凈幽雅的獨特風格和金閣寺的光彩奪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它修建於1482年,是一座精緻的兩層閣樓.第一層被稱為心空殿,是出家人念佛修道的地方;第二層被稱為潮音閣,是禪宗佛堂.銀閣寺既是寺廟,也可以居住,這里環境優美,風景宜人。
5.白山歷史鄉村:是將日本傳統完整保存的範例。村莊靠種植桑樹,發展養蠶業而得以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幾乎被人類遺忘的山地中延續下來。為了減輕寒冷冬季的積雪壓力,居民們把屋頂傾斜度加大,建成獨特的雙層茅草陡坡頂木住宅。這種木屋一般長18米,寬10米,內有3-4層樓面,一般居住一大家族人。由於屋頂的形狀很像日本人拜神時雙手合掌的樣子,故稱「合掌屋」也稱「三角屋」。這些村莊除了在經濟繁榮上的意義外,更向世人展示了古代勞動者適應環境,發展經濟的勤勞品質和智慧。
6.阿蘇火山:東大寺、嚴島神社、平安神宮(祭奉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京都必游景點之一。)、那智瀑布、清水寺、東尋坊、櫻島、姬路城。
7.台場(或稱御台場,位於東京都東南部東京灣的人造陸地上,是東京最新的娛樂場所集中地。)
8.淺草寺(創建於628年,是東京都內最古老的寺院。江戶時代將軍德川家康把這里指定為幕府的祈願所。)
9.唐招提寺(位於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條街,公元759年為中國唐朝高僧鑒真所建。)
10.大阪城天守閣:安土桃山時代的建築。目前,天守閣內存放著有關天主教的珍貴史料,十分具有歷史價值。

⑷ 日本富士山四月份天氣情況

建議不要去,因為富士山上的美景需要在天氣很好的情況下才能近距離欣賞,即上內五合目容。2月份天氣仍有些冷,不能保證富士山的天氣很好,若天氣不好,就算遊客上五合目的話也不能看到富士山的美景,山頂不一定可見。去富士山的話應該選7,8月份。

⑸ 去日本旅遊,看櫻花的最佳時期是什麼時候

每年踏入三月的時候。

日本櫻花便由南部九州開至北面北海道,盡管櫻花優美動人,每處花期卻不過10至14天.。

拓展資料:

在日本語中,「櫻時」就是指櫻花盛開的時節,也就是春天。

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定為「櫻花節」。

櫻花綻放時很絢爛,但花期很短,開花到凋謝只不過七日之期。

整棵櫻樹從開花到全謝大約16天左右,形成櫻花美而易落的特點。

富士山(日文:ふじさん,英文:Mount Fuji)是日本國內最高峰,日本重要國家象徵之一,在全球亦享有盛譽。橫跨靜岡縣和山梨縣的活火山,接近太平洋岸,東京西南方約80公里。

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譽為「聖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徵。它也經常被稱作「芙蓉峰」或「富岳」以及「不二的高嶺」。自古以來,這座山的名字就經常在日本的傳統詩歌「和歌」中出現。日本詩人曾用「玉扇倒懸東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陽」等詩句贊美它。

富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處於休眠狀態,但地質學家仍然把它列入活火山之類。自781年有文字記載以來,共噴發了18次,最後一次噴發是在1707年,此後休眠至今。

2002年8月(日平成十四年),日本國土地理院重新測量富士山的高度,為3775.63米。2004年,淺間寺收歸了富士山3360米以上的所有權,所以富士山屬於私人土地,日本政府並沒有該山的使用權,只有租賃權。

2013年6月22日,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批准將日本富士山列《世界遺產名錄》,富士山從而成為日本的第17處世界遺產。

⑹ 日本的富士山是什麼火山

【繪畫】 江戶時代日本著名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以富士山為題材創作了46幅的連續版畫《富岳三十六景》(約1831年)。當初畫家計劃按照題名只畫36幅,但後來因廣受歡迎,又加畫了10幅。其中,描繪了富士山雄美壯觀的作品《凱風快晴》和《山下白雨》等都廣為人知,這兩幅畫也被人親切地稱為「赤富士」與「黑富士」。(《富岳三十六景》之中,還有一幅描繪海浪的《神奈川沖浪里》的傑作非常有名)。 【文學】 如前所述,富士山作為和歌的題材被廣泛使用。此外,也有一種說法:在《竹取物語》中,許多武士將長生不死的靈葯在最接近天的富士山上燃燒,因此,這座山名為「富士山」、「不死山」或「不盡山」。(日語中,「不死」和「不盡」的發音都與「富士」接近) 近代作家太宰治在1939年(昭和14年)創作的小說《富岳百景》中,有一段「月見草與富士山最為相配」的文字廣為流傳,現在的山梨縣富士河口湖町的御坂山腰處立有刻著這段文字的石碑。 直木文學獎獲獎者新田次郎根據本人在富士山頂氣象觀測所的工作經驗,寫成了關於富士山的許多作品。他的獲獎作品《強力傳》便是描寫富士山的挑山工的生活的小說。此外,新田次郎還寫有《死在富士》、《發怒的富士》,《芙蓉的人》,《富士山頂》等作品。 【宗教信仰】 富士山頂設有富士山本宮淺間大社,用於祭祀富士山的神靈。因此,在富士山八合目以上除去登山道和氣象觀測所之外的385萬平方米土地,都屬於該神社所有。但是,由於無法確定靜岡縣和山梨縣的邊界,因此沒有取得土地所有權登記。 淺間大社內供奉的神靈,為在記紀神話中出現的女神「木花開耶姫命」(コノハナサクヤヒメ,Konohanasekuyahime)。但是,目前仍不清楚從何時起這位女神成為了護佑富士山的神靈。 在古代的常陸國風土記中記載有關富士山神和築波山神的傳說。據說,天神拜訪富士山神的住處,請求留宿,但是被主人以正在齋戒為由拒之門外。後來天神拜訪築波山神,也請求留宿,結果受到了歡迎。因此,此後築波山上人流不斷,而富士山卻遭到了終年積雪的懲罰。 平安時代的文學作品《更級日記》中,記載了當時一些人認為富士山神可以決定朝廷次年的人事更替的觀念。 到了江戶時代,攀登富士山也在平民百姓中流行起來。平民們由於對富士山強烈的信仰,特地在江戶各地堆起了許多富士冢。所謂「富士冢」,就是在能夠眺望到富士山的地方用土堆起的人工小山丘,在山丘頂部也建有淺間神社供人參拜。因此,不能去富士山的人也能夠在當地體驗一下攀登富士山的感覺。這樣的富士冢很多被命名為「淺間山」或者「朝熊山」。另外從港灣眺望到富士山的地方,也有建立淺間神社的石碑的風俗。 在高漲的富士山信仰的背景下,江戶時代誕生了許多以富士山信仰為基礎的神道教佛教混合的新宗教。這些宗教在江戶進行施教,建立組織,許多都達到對幕府構成威脅的規模,因此遭到了幕府的鎮壓。這些宗教在明治維新中得以保存,與現在的實行教、丸山教和扶桑教等都有著淵源。即使在現代,也有許多以富士山信仰為基礎的組織,例如奧姆真理教和法華三法行等都在富士山的山麓設立總部。 【其他】 在日文中,如果要說假名「ふ」(發音Fu),往往會說「富士山的ふ」(富士山のふ)。 1984年到2004年為止印刷的5000日元紙幣和2004年以後印刷的1000日元紙幣背面都使用了富士山的畫面。 為保護富士山景觀的完整性,以及考慮到富士山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日本政府放棄了在富士山上修建游覽索道車的計劃。 富士蘋果(Fuji Apple)為蘋果的品種之一,但與富士山未有直接關系。

⑺ 4月底5月初准備日本自由行,想遊玩大阪、箱根、富士山、東京。 目前打算大阪3天、箱根一到兩天、東京

規劃再好的攻略,難保不會有變動。
而且別人想去的地方不一定你想去。專
別人自己能去的地方屬,你也不一定能去。(語言不通)
自由行最好是找當地的導游幫你安排線路和介紹好玩的地方。
國內的人查查資料是永遠不會明白的,除非你想體驗一下滿大街找車站看地圖的快感。
ps:預約當地導游推薦溜溜地球APP,接送服務這些都是明碼實價還有平台做保證,去搜一下把。

⑻ 4月份到5月份在日本富士山腳下的溫泉酒店泡溫泉會不會太熱了

不會,上星期去也才15度左右,挺舒服的。去立山還能看雪

⑼ 日本的著名景點

1、京都清水寺 清水寺是日本京都最古老、最知名的佛教寺廟,於1633年建成。清水寺坐落於音羽山之上,以周圍秀麗的風景著稱。 清水寺得名於腳下的清水瀑布,瀑布高13米。這里曾一度允許遊人從寺廟窗口跳下直入水中,不過出於安全問題的考慮,這種行為現在已被嚴令禁止。而「從清水寺跳下」這句話已經成為「做事大膽」的代名詞,作為日本俗語流傳下來。

2、姬路城 姬路城是日本保存最為完好的城堡之一,始建於1331年,被公認為日本最偉大的三大城堡之一,與松本城和熊本城齊名。 姬路城是日本保存最為完好的城堡之一,始建於1331年,被公認為日本最偉大的三大城堡之一,與松本城和熊本城齊名。

3、廣島和平公園 1945年8月6日,日本廣島上空一枚原子彈無情的落下,煙塵落定之後僅剩一片廢墟。政府在廣島重建過程中,決定保留原爆屋頂(原子彈爆炸遺址),以時刻提醒和告誡人們戰爭的殘酷,原爆屋頂也成為和平公園的中心。

4、京都金閣寺 金閣寺是日本最美麗的建築之一,專為舉辦佛教紀念活動所設。金閣寺至高的兩層樓被金葉全部包裹,金閣寺也因此得名。

5、新干線 提起日本的新干線,子彈頭列車,相信有很多人的思緒會飄到兒時所熟悉的卡通人物鐵膽火車俠吧。新干線是日本復雜鐵路系統的中心。新干線列車最高時速可達300公里每小時,全程無任何道路和鐵路與其交錯。

6、富士山 富士山不僅是日本最高的山峰,也是國家的象徵。在描畫日本的無數藝術作品中,無不見富士山的影子。 這六個日本的著名景點,你去過幾個?

⑽ 富士山上開有櫻花嗎櫻花什麼時候開放滿意追加、

四月上旬時富士山櫻花最好,具體見下L:
櫻花祭
桜祭り(さくらまつり)
櫻花是日本的國花。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中旬,是日本自南至北櫻花開放的季節,人們在櫻花樹下擺上豐盛的酒宴,或合家歡聚一堂,或邀請三五好友,一邊吟詩作畫,一國開懷暢飲,一醉方休。青年男女們在櫻花叢中追逐嬉戲,談情說愛,更多的人是攜帶米酒和櫻花等,每年都吸引著眾多遊客。上野公園、新宿御園、千島淵公園、隅田公園等,也是觀櫻名園。

富士山:
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是日本民族的象徵,被日本人民譽為「聖岳」。富士山位於本州中南部,東距東京約80千米,面積90.76平方千米,海拔3776米,山峰高聳入雲,山巔白雪皚皚。山體呈圓錐狀,似一把懸空倒掛的扇子。
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記載以來,富士山共噴發過18次,最後一次是1707年,此後變成休眠火山。由於火山口的噴發,山麓處形成無數山洞,千姿百態,十分迷人。有的山洞現仍有噴氣現象,有的則冷若冰霜。最美的富岳風穴內的洞壁上結滿鍾乳石似的冰柱,終年不化,通稱「萬年雪」,被視為罕見的奇觀
在日本,比新年更熱鬧的時節在4月,因為4月是櫻花盛開的時節.

一進入3月,幾乎所有的日本人就開始盼望著櫻花的盛開.等到天氣轉暖,第一朵櫻花終於在料峭的春風中綻開笑臉,一年一度的賞櫻活動便從此拉開了序幕.報紙上,電視里,不斷傳出"某地櫻花盛開","某日舉辦櫻花祭"的消息,歡天喜地的日本人裝扮一新外出賞櫻,女人們穿上和服,小孩子花枝招展,連寵物們也穿紅著綠,喜氣洋洋.隨著櫻花由南向北次第開放,整個日本列島便沉浸在一片花的海洋和節日的喜慶之中.

一樹樹的櫻花,彷佛一團團粉紅的雲,飄在山坡上,馬路邊,公園里,庭院中,甚至田野的溝溝壑壑間.

櫻花作為一種風景,一種象徵,甚至一種精神,已成為日本特有的文化.日本人賞櫻的習俗由來已久.據記載,從江戶時代開始,賞櫻就已成為春季的民間活動.江戶時代是日本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可謂"國泰民安",老百姓豐衣足食以後,便開始關注精神享受,盛開於早春的櫻花從此成為日本人心目中的靚點.

櫻花熱烈、純潔、高尚,嚴冬過後是它最先把春天的氣息帶給日本人民,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定為「櫻花節」。在這個賞花季節,人們帶上親屬,邀上友人,攜酒帶餚在櫻花樹下席地而坐,邊賞櫻、邊暢飲,真是人生一大樂趣。
櫻花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奈良時代(710—794年),說到花,就是指梅花,到了平安時代(794--1192年),櫻花成了主角,詠櫻花的歌比詠梅花的歌要多5倍。而且日本很早就有了賞櫻花的活動。7世紀,持統天皇特別喜愛櫻花,多次到奈良的吉野山觀賞櫻花。另外,據說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次賞櫻大會是9世紀嵯峨天皇主持舉行的。當初,賞櫻只是在權貴間盛行,到江戶時代(1603—1867年)才普及到平民百姓中,形成傳統的民間風俗。
櫻花的生命很短暫。在日本有一民諺說:「櫻花7日」,就是一朵櫻花從開放到凋謝大約為7天,整棵櫻樹從開花到全謝大約16天左右,形成櫻花邊開邊落的特點。也正是這一特點才使櫻花有這么大的魅力。被尊為國花,不僅是因為它的嫵媚嬌艷,更重要的是它經歷短暫的燦爛後隨即凋謝的「壯烈」。
「欲問大和魂,朝陽底下看山櫻」。日本人認為人生短暫,活著就要像櫻花一樣燦爛,即使死,也該果斷離去。櫻花凋落時,不污不染,很乾脆,被尊為日本精神。

櫻花是最受日本人喜愛的花種,白雪似的櫻花,象徵日本武士道絢爛而短暫的美學。日本語中,「櫻時」就是指櫻花盛開的時節,也就是春天。在春天櫻花盛開的時候,到櫻花開得最燦爛的地方,一邊吃著壽司,喝著日本酒,一邊陶醉在漫天飛舞的「花吹雪はなふぶき)」中,是日本人一年裡最重要的事情。
賞櫻花,日語寫作「花見」。花見(Hanami)是日本獨特的賞花方式,每當春天櫻花季節展開之際,群聚於各地賞櫻名所,席坐粉白花樹下,大家舉杯高歌,談笑春日,盡情捕捉爛漫春光。這般原味的大和風情,「花見」一詞甚至被納為英文專有名詞,意為日人賞櫻盛宴。日本人賞櫻花的歷史悠久,一般認為源於平安時代在宮中舉行的櫻花宴。慶長三年(1598年)3月15日,豐臣秀吉在京都醍醐寺舉行的賞花會(歷史上稱「醍醐の花見」),以其豪侈華麗而名標史冊。而花見成為日本平民百姓的年中行事則是江戶時代以後的事情。
4月的日本充滿了櫻花的味道,無論是公園或是街道,都遍布盛開的櫻花樹,使得如盆景般精緻的日本越發顯得嬌美了。
作為日本的國花,櫻花深受日本人與遊客的喜愛。目前日本的櫻花種類共有300多種,櫻花的花季是4月,由南往北依次盛開,最早可以觀賞到櫻花的是沖繩島,而最姍姍來遲的櫻花則是全日本最寒冷的北海道。櫻花的花期不長,盛開的時間一般為10天,就如一片粉色的雲彩由南往北飄過整個日本。
櫻花綻放時,在公園及街道的賞花處,便可聞到淡淡的花香和欣賞到紅色、粉紅色和白色的櫻花。每當這時,日本各地都會舉行大大小小的「櫻花祭」,親朋好友圍坐在櫻花樹下,取出各自准備的便當(飯盒),飲著香檳或是日本清酒,談笑風生,身邊還不時有花瓣隨清風掠過,賞花的人群無論是認識或是不認識的,都會不時點頭打招呼,甚至交換食品。與其說是賞花,不如說是賞花讓大家有了一個真正的「家庭日」和「友誼日」,難怪日本人樂此不疲,甚至有些公司將賞櫻花列為公司的「指定項目」。
在日本賞櫻花最有特色的地方當屬箱根了。在這個風光明媚的旅遊勝地里,不但可以一邊泡溫泉一邊賞櫻花,還可以遠眺沉靜優美的富士山。
箱根位於東京西面90公里處,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旅遊勝地之一,周圍群峰環繞。而箱根本身早在40萬年前就曾有過幾次火山爆發,形成一座與富士山相似的圓錐形火山——箱根山,後由於中央部分沉降,形成了一個大火山噴口,在火山口積存的水就形成了明眸皓齒的蘆之湖。現在在箱根山的中央,遊客仍可望到冒出蒸汽和硫煙的景色。而箱根作為日本指定的國立公園,還有不少的名勝古跡值得遊客觀賞。
4月,當春色降臨箱根的時候,櫻花由箱根山腳、山腰及山頂相繼開放。由於花期較長,遊客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可以觀賞櫻花,加上箱根隨處可見的熱氣騰騰、煙霧彌漫的日式露天溫泉和小巧玲瓏、古色古香的日式旅館,因此每年都吸引大量遊客到此觀光度假
春季的日本,從三月初的九州開始,直到五月中旬的北海道為止,一路由南而北,這一條「櫻花前線」推進到哪裡,櫻花就輪番張揚到哪裡,熱鬧的櫻花宴也由南而北蔓延。櫻花由全綻到花謝,只有三五天,一旦遇到下雨,燦爛櫻花可能翌日就劃下句點,雖然花期短暫,日本人還是熱熱鬧鬧地設宴慶祝,宛如一場快樂的櫻花嘉年華會。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