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旅遊帶哪些東西實惠
A. 去泰國旅遊買什麼好 必買物品清單
去泰國旅遊需要簽證的,不過可以落地簽,非常方便~
購物方面,泰國的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購物優勢,曼谷則是各類商品雲集,物美價廉;清邁是泰國手工藝品的集中地,芭堤雅的各類商品則比其它地區便宜很多。人們可以去大型購物中心購買商品,也可到泰國傳統集市一睹水上交易的熱鬧景象。
泰國購物介紹:
1、絲織品:採用泰絲製成的服裝或頭巾、領帶、沙發靠墊套等,不僅外觀精美,而且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民族風味濃郁,是饋贈親友的佳品。用泰絲製作的服裝,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一件價值5000人民幣的泰絲服裝被作為貴重禮品,贈送給參加APEC國際會議各國首腦的。
2、手工藝品:工藝精緻、想像豐富的木雕、牛角工藝品,是最吸引遊客的手工藝品,旅客可以選購一些留作紀念品。
3、皮革製品:獨具風格,有聞名於世的鱷魚皮製品,珍珠魚製品,大象皮製品。
4、泰國的東、西部盛產紅寶石、藍寶石和綠松石等,旅客可以以最實惠的價格購買到手,要比國內的便宜很多。特別是「暹邏鑽石」,造形特殊,價格非常便宜,盡管硬度不及鑽石,但那光彩照人的色澤,大受購物者歡迎。
泰國購物場所推薦:
1、加都加周未市場:是泰國最大的小販市場,營業時間周五晚到周日午夜,商品種類多,幾乎包括了泰國所有的製造和種植的產品。
2、唐人街Yaowarat地區的三聘街:是一條長而狹窄的街道,攤位貨品有金飾、廚具、日常生活用品等。
3、水門市場:臨近蔭達酒店,是各式廉價服飾雲集之處,時尚潮流的服飾頗受青年人的喜愛。
4、邦蘭鋪集市:生氣蓬勃,以成衣為銷售主角。
B. 去泰國旅遊要帶哪些生活用品
帶電熱水壺。賓館有洗頭液,洗澡液,拖鞋,熱吹風機,捲筒紙。沒有牙膏牙刷,毛巾。供應一瓶五百毫升礦泉水。大堂有免費喝的冷水,熱水,咖啡。不必給小費。外國人都不給,所以我們也不給。清邁水果不便宜。一斤多點菠蘿30B。一瓶水(1500毫升)14B。一瓶啤酒57B。一盆蝦仁炒麵180B。沒吃飽。吃
飽二盆可能三盆。只有三隻小手指粗紅蝦。清邁周末夜市就像到了義烏,許多小商品很粗糙。一件圓領汗衫短袖199B.約人民幣50元。十月份剛剛從泰國回來。
C. 去泰國旅遊需要帶什麼
1、身份證以及護照原件,為避免遺失,也可帶上身份證以及護照復印件。謹慎點就先提前簽證,以免落地簽資料不足被譴回。
2、出遊前兌換好相應貨幣,機場入境時會抽查,每人需要隨身攜帶2萬泰銖現金,(不低於人民幣4000元或其他等值外幣),銀行卡無效,還需要准備小費,每次小費約10-20泰銖,不能是硬幣,泰國人認為硬幣是給乞丐的。團隊游基本不抽查,但是個人旅遊會偶爾抽查的。
其實泰國本地很多兌換外幣,匯率比機場要便宜,很方便,用銀行卡消費也方便。
3、泰國電源插孔是二孔的話,不需要轉換器,電源插孔是三孔的需要轉換器,泰國7-11里有售轉換器。需要的同事可在國內買好再過去。
4、請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准備好暈車暈船葯、降血壓葯、胃葯等等,帶上泳衣、防曬霜、雨傘雨衣、外套以及防蚊水等等。
5、自備洗漱用品:牙刷牙膏、沐浴露、洗發水、洗面奶、毛巾梳子等等,酒店可能不提供的。
6、服飾類:來泰國旅遊選擇怎樣的服裝主要取決於旅遊的季節和行程路線。短褲,無袖T恤,沙灘鞋是最實用的。
泰國有些地方對著裝的要求很高,並且不太喜歡打扮得太過隨意的人,尤其是有些寺廟或者高級酒店,拒絕衣冠不整的人入內。
(3)泰國旅遊帶哪些東西實惠擴展閱讀
旅遊注意事項:
1、旅遊途中務必注意人身安全,安全第一,尤其進行水上活動記得穿好救生衣。做到安全文明出遊。
2、保管好個人財物,行李不隨意放在無人看管的位置上,貴重物品要收好放好。
3、自由活動請結伴同行,切勿單獨行動,夜晚盡量不要單獨外出,尤其女性。
4、進入寺廟需要脫帽,不得穿拖鞋涼鞋進內,(可在門外脫鞋),不得穿無袖襯衫、短上衣、不到膝蓋的短褲短裙進入寺廟內,請衣著干凈整潔,禁止拍攝佛像;
5、泰國人忌諱觸碰人的頭部,認為用手指向人的頭部是不禮貌的行為;泰國周圍很多王室畫像,也是不能對著國王王室畫像指手畫腳,切勿與人討論關於國王王室的話題。
6、泰國時間比中國北京時間晚一個小時;請注意集合時間是北京時間還是泰國當地時間。
7、遇見憎侶要禮讓,女性要避免觸碰憎侶,如需奉獻財物請讓男士代勞轉給憎侶。
8、泰國禁賭,盡管在房間里也不能打牌打麻將等進行賭博游戲。
D. 泰國旅遊必備物品
泰國旅遊必備物品:
1.翻譯APP
因為泰國是一個遊客很多的地方,所以當地很多人都會講英語和少量中文,但是也不妨會有很多人不會英語和中文,所以在手機裡面備一個翻譯APP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用軟體翻譯成泰語和當地人交流。
2.現金(泰銖)
前些時間有新聞報道說部分遊客因為沒有帶夠足量的泰銖而被拒絕入境,所以提醒大家還是要帶上足量的泰銖,雖然泰國可以刷卡,但是以防入境檢查。
3.信用卡
雖然現在境外很多目的地為了中國遊客可以實行支付寶支付和微信支付,但是泰國並不是全國都可以使用這兩個支付的,所以還是要帶上信用卡,在購物的時候沒有現金或是沒有手機支付等可以使用信用卡支付,而且泰國基本都可以刷卡。
4.防曬霜
想必不用多說,防曬霜永遠都是泰國旅遊的必備物品之一,不論什麼時候去泰國旅遊都需要防曬,而且去泰國旅遊最好是選用防曬指數比較高的防曬霜。
拓展資料:
去泰國旅遊應該注意的事項
1.泰國氣候較為乾燥,出行應注意飲食調配,應適當帶些必要的葯物;泰國全年的平均溫度在30度左右,非常炎熱,請准備夏季服裝,太陽鏡,防曬霜等。
2.在人經常走過的地方,如門口、房頂等禁止懸掛衣物,特別是褲衩和襪子之類。 在一些農村裡,忌贊美別人小孩子長得漂亮。
3.參觀泰國大皇宮時要求服裝整齊,不能穿短褲,迷你裙,無袖衫,拖鞋,否則不允許進入皇宮參觀;女士進入皇宮時不可穿短裙和無袖裝,男士必須穿有領子的上裝,不得穿拖鞋,男女均不得露肩。
4.參加潑水節時,重要物品不要隨身攜帶,可以交給酒店或自己妥善保管。
5.如果是自由行請注意安全,不要單獨行動,尤其在夜間,必須三五成群或由導游帶路;過街時必須左右觀看是否有車(東南亞國家的車輛是靠左行駛),並注意交通信號,避免意外。
6.不能手指僧侶,不能接觸僧侶身體,尤其女性不許與僧侶握手,在汽車上不許與僧侶鄰坐,即使是僧侶主動前來打招呼也應禮貌地拉開距離。
7.尊佛像,無論大小或是否損壞,都是神聖的,絕對不可爬上佛像拍照,或對佛像作出有損尊敬的舉動。遇見托缽化緣的和尚,千萬不能送現金,因為這是破壞僧侶戒律的行為。
8.泰國法律中,有部份是關於保護宗教的,這些法例不單指佛教,也包括國內其他信仰。不懂得宗教禁忌的人,即使並非故意侮辱宗教,也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在清真寺內,男士要戴帽,女士應穿長褲或長裙,頭發用領巾包紮。進入清真寺內也要脫鞋。
9.泰國人都非常尊重他們的國王、王後以及王室家族,因此在別人面前批評王室要絕對慎重,泰國法律有對王室不敬罪的處罰條例。
E. 去泰國旅遊需要帶什麼東西和注意事項
去泰國旅遊需要帶的東西和注意事項如下:
1、護照非常重要
去泰國旅遊要提前辦好護照,護照可以讓我們安全的旅行。護照一定要提前辦好,因為下證一般需要十天左右,而且還要簽證,所以一定要提前辦好,護照的辦理要本人親自辦理。
2、准備好足夠的錢
如果買東西多的話,一定要准備足夠的錢,即使買的東西不多,也要多准備一些,有備無患。
同時建議大家提前將人民幣兌換成泰銖,在國內兌換的話,匯率相對高一點,大約一元人民幣可以兌換5泰銖。
3、准備好防曬霜和防曬物品
泰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本土的溫度,天氣很熱,所以建議大家在去之前,准備好一些防曬用品或防曬霜之類的,為了自己的皮膚,這一點也要格外注意。
4、准備好出行的衣服
泰國全年都是比較炎熱的,衣服的話,建議大家帶上幾件夏天穿的衣服,如果去沙灘、海邊的話,順便帶上一身沙灘衣,太陽鏡最好也帶上一幅,畢竟在炎熱的天氣里,還是很刺眼的,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5、提前買好往返的機票
機票一定要提前買好,畢竟這是我們往返最重要的渠道。其次身份證、電子票行程單、酒店的預訂確認單等,都要提前准備好。
(5)泰國旅遊帶哪些東西實惠擴展閱讀:
泰國旅遊地點
泰國是佛教之邦,以其多變的景緻及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為許多旅遊者度假計劃中的獨特選擇。泰國在世界上素有「佛教之國」、「大象之國」、「微笑之國」等稱譽。
泰國廟宇林立的千佛之國,信仰為上的微笑之國;擁有海島、美食和獨特的文化,這是一個天生的旅遊國度。
泰國旅遊資源豐富,有500多個景點,主要旅遊點除曼谷、普吉、芭堤雅、清邁外,清萊、華欣、蘇梅島等一批新的旅遊點發展較快。吸引著眾多外國遊客。
曼谷泰國大王宮
曼谷泰國大王宮又稱故宮,是泰國曼谷王朝一世王至八世王的王宮。大王宮的總面積為21.84萬平方米,位於首都曼谷市中心,依偎在湄南河畔,是曼谷市內最為壯觀的古建築群。
1782年,曼谷王朝拉瑪一世帕普塔育華朱拉洛登開始興建大王宮。1784年第一座宮殿阿瑪林宮建成,拉瑪一世即遷入宮內主持政事。
以後歷代君主集泰國建築藝術之精華,不斷擴建大王宮,裝飾也日益宏雄華麗,使其達到了現存的規模。大王宮四周築有白色宮牆,高約5米,總長1900米。建築以白為主色,風格主要為暹羅式。
庭園內綠草如茵,鮮花盛開,樹影婆娑,滿目芳菲。大王宮主要由幾個宮殿和一座寺院組成。大王宮內的寺院,即著名的玉佛寺建築群。
玉佛寺
玉佛寺位於曼谷大王宮的東北角,是泰國最著名的佛寺,也是泰國三大國寶之一。建於1784年的玉佛寺是泰國大王宮的一部分,面積約佔大王宮的1/4。
玉佛寺是泰國王族供奉玉佛像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因寺內供奉著玉佛而得名。寺內有玉佛殿、先王殿、佛骨殿、藏經閣、鍾樓和金塔。
玉佛殿是玉佛寺的主體建築,大殿正中的神龕里供奉著被泰國視為國寶的玉佛像。玉佛高66厘米,闊48厘米,是由一整塊碧玉雕刻而成。
每當換季時節,泰國國王都親自為玉佛更衣,以保國泰民安。每當泰國內閣更迭之際,新政府的全體閣員都要在玉佛寺向國王宣誓就職。
每年5月農耕節時,國王還要在這里舉行宗教儀式,祈禱豐收。寺內四周有長約一公里的壁畫長廊,上面繪有178幅以印度古典文學《羅摩衍那》史詩為題材的精美彩色連環畫,並附有泰文譯詩。玉佛寺內的幾塊大瓷屏風上彩繪著中國《三國演義》的故事。
普吉島
泰國最大的島嶼、安達曼海的「珍珠」普吉島是東南亞具有代表性的旅遊度假勝地。
它的魅力首先在於它那美麗的大海,島嶼的西海岸正對安達曼海,那裡遍布原始幼白的沙灘,每個沙灘都有各自的優點和魅力,陽光普照之下,大大小小的海灘閃爍著安達曼海拍岸的浪花。
令人神往的海灘和一幢幢飯店旅館恭候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芭堤雅
芭堤雅——以陽光、沙灘、海鮮名揚天下,被譽為「東方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新興海濱旅遊度假勝地。
位於首都曼谷東南154公里、印度支那半島和馬來半島間的暹羅灣處,市區面積20多平方公里,風光旖旎,氣候宜人,年均溫度20℃左右。每年接待遊客100多萬人次,收入外匯摺合泰幣70多億銖,是泰國旅遊業的重要支柱之一。
皮皮島
皮皮島位於泰國普吉島東南約20公里處,是由兩個主要島嶼(北部的大皮皮島和南部的小皮皮島)組成的姐妹島。
柔軟潔白的沙灘,寧靜碧藍的海水,鬼斧神工的天然洞穴,未受污染的自然風貌,使得她從普吉島周圍的30餘個離島中脫穎而出,一舉成為炙手可熱的度假勝地之一。
參考資料:網路-泰國
F. 泰國旅遊必備物品清單,去泰國旅遊帶什麼東西好
泰國旅遊必備下列物品:
1、 證件; 護照、身份證是必須攜帶的,出行之前一定要檢查有沒有遺忘,最好帶上幾份復印件以備用。
2、 現金和信用卡; 去泰國旅行之前,最好兌換一些泰銖,在泰國購買小物品時,方便使用,除此之外,帶上一張Visa信用卡很有必要。
3、地圖; 自助行的朋友,需要帶好行程清單,跟團的朋友就不必了,但地圖還是最好都有一份,即便是當做紀念也好。
4、 翻譯手機; 泰語的話,我想多數人是不太會的,只是可以基礎的問號,所以有一部翻譯手機很有必要,比如小蝌蚪翻譯手機,這樣我們就可以把自己想說的話用手機翻譯出來,在泰國交流毫無壓力,
5、購買一個臨時電話卡;可以節省在外的通話費用。
6、 防曬裝備; 去泰國旅行,准備好各種防曬物品,很有必要,可帶的防曬裝備有防曬霜、太陽鏡、遮陽傘還有帽子。
7、電源轉換插頭; 在泰國還是要准備好電源轉換插頭,不然手機、相機到時沒辦法充電,整個旅行都不好了。
8、 洗漱用品; 建議帶些洗漱用品旅行裝。
9、個人必備葯品; 在泰國,除了需要帶上一些腸胃葯和感冒葯,最好帶些防蚊蟲的葯品,風油精、花露水什麼的也可以考慮帶上。
G. 泰國旅遊有些什麼東西值得買
泰國旅遊值得買東西有:Bath&Bloom、防蚊蟲葯膏、yanhee青草防蚊膏、庭潤thann SPA天然紫蘇防曬霜、BEAUTY BUFFET牛奶Q10亮白滋潤潔面乳。
1、Bath&Bloom
Bath&Bloom是泰國的傳統香薰SPA品牌,專櫃感覺有些近似於TheBodyShop與歐舒丹,但是擴散的香氣卻很遠就能聞到一些。在泰語中是Mali,象徵著母親,純正清新的味道,滋潤度很高皮膚用後不幹燥。
2、防蚊蟲葯膏
泰國是個濕熱的國家,這種情況當然防蟲蚊必不可少。泰國青草葯膏,對跌打扭傷所引起的淤血腫塊特別有效。皮膚破損禁用。平常不小心碰到手或腳或身體其它部位,有於青或傷痕久久消不跡了,這罐很管用。
是當地老百姓必備的常用葯,不僅僅對防蚊止癢有奇效,而且對跌打損傷、傷風感冒、頭暈目眩,胸腔不適、風濕腫痛、狐臭腳臭都有效果。
5、BEAUTY BUFFET牛奶Q10亮白滋潤潔面乳
幾乎每個販售護膚品的泰國店鋪幾乎都能看到這個,保濕滋潤的效果很好,很好吸收不油膩,使用後皮膚清透細膩不幹澀,有淡淡的牛奶味兒,含有蘆薈精華能很好的補充水分,具抗氧化功能,減少皺紋過早出現。
有股甜甜的味道,很溫和不刺激,敏感肌膚可以用,含有蘆薈精華有保濕功效,牛奶本身就具有美白滋潤功效。
H. 泰國旅遊必備物品清單有哪些
泰國旅遊必備物品清單有:相機 ;護照簽證,簽證最好有備份,防丟失;行李一個小旅行包就行,去泰國最重要還是玩。
1、衣服穿短袖、短褲即可(任何季節),另外准備一件長衫,泰國靠近沿海晝夜溫差大。
4、東南亞地區飲食偏酸甜辣,如果有不適的可以自備一點家裡的小菜。
(8)泰國旅遊帶哪些東西實惠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泰國是小費制國家,很多地方都需要小費,付小費在泰國也是一種禮儀的表現,客人可以根據情況自定是否給服務生小費。比如:酒店服務生幫你提取行李及整理房間,按摩師幫你按摩,騎大象,與人妖照相。
2、在泰國進入寺廟要脫鞋,服裝應整齊、端莊,最好不要穿短褲,寺廟是泰國很神聖的地方。除非必要不要當眾發脾氣,泰國人對人常是滿腔笑容,很難看到有人大聲喧嘩,或是吵架。